军校科技期刊初审质量的思考
科技学术期刊稿件初审环节的体会

科技学术期刊稿件初审环节的体会作者:李萍来源:《科技传播》2015年第23期摘要结合实际工作,以《高原山地气象研究》为例,对科技学术期刊初审环节各项工作进行了介绍,指出了稿件初审环节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初审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科技学术期刊;初审;政治内容;科学内容;语言文字;体会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52-0174-02初审环节作为整个审稿过程的开端,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其他审稿环节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也影响到编辑部与投稿作者群体的关系。
因此,正确认识初审,做好初审环节各项工作是保证科技学术期刊质量和水平的前提。
1 正确认识初审初审是三审制中的第一级审稿,要求初审者要在通读全稿的基础上,对稿件的政治导向、思想倾向和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文化艺术价值)、稿件的具体内容、体裁、文字等进行全面审查和研究,对稿件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对稿件的质量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给出“采用”“退修及如何退修”“外审”等审稿意见,并随同稿件一起依次报送复审、终审,由终审者做出最后决定。
初审者只有对全部稿件进行认真、细致的审读,才能在全面了解稿件情况的基础上对其做出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判断与评价,从而为复审、终审提供分析和判断的基础。
笔者所在的《高原山地气象研究》,作为气象类科技学术期刊,初审主要是对稿件的政治性、科学性、语言文字进行全面审查和研究,对来稿的质量做出评价,并提出明确的审稿意见。
对那些与我刊办刊宗旨不符,或具有明显政治性错误,涉及国家机密,以及涉嫌一稿多投、学术不端等行为、学术质量差的来稿,按退稿处理并通知作者;对原创性的、质量较高的稿件提出“采用”的意见,对一些有创新点但仍需修改的来稿采用“退修”意见。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稿件多为气象行业、气象科研院所以及高等院校气象专业的学术文章,不同文章研究方向各有侧重。
因此,初审的工作量大,任务繁重,要求编辑必须结合我刊办刊宗旨,严格做好初审环节各个工作,为复审遴选出有科学价值的学术文章。
对科技期刊审稿制度的再思考

2016年第6期一、问题的提出2015年8月出版的第4期《编辑学报》刊载了张淑敏等撰写的《科技期刊编辑如何处理修后重审稿件》一文[1],文章字里行间揭示出目前科技期刊编辑部习惯执行的一种审稿制度。
文章提到,初审环节中对于符合收稿要求的稿件“编辑可送同行专家复审”,若不符合要求则“由初审编辑直接退稿或退修。
”文章反映出两个问题:其一,由社外的同行专家担任复审;其二,初审编辑可以不经复审和终审而直接将稿件作退稿或退修处理。
这似乎是结合了我国学术期刊长期以来实行的“三级审稿制度”和西方惯用的“同行评议制度”,然而仔细思量,该审稿制度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值得提出商榷。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学术期刊一直沿用的“三审制”由于与国际惯例不一致而开始受到质疑。
文[2]认为三审制沿袭了战争年代的出版思想,过于封闭,因此弊大于利,故而极力推崇同行评议审稿制度。
文[3]认为同行评议制度并非完美无缺,审稿过程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高昂,且主观性过强,易被滥用,因此提倡三审制与同行评议制度结合。
文[4]建议实行“编辑部初审—专家外审—专业编委审稿—当期责任编委终审”审稿制度。
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术期刊实行的都是改良后的“三审制”,一般的做法是将其中“复审”用同行专家外审来代替。
这种制度上的改良逐步得到了学术出版界的认同和接受[5-6]。
但随着三审制改良过程的进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误读三审制[7],对制度的执行力度也渐渐减弱。
文[8]指出目前改良版“三审制”已经名不副实,外审专家的学术水平、道德水平及主观偏见制约着同行评议制度的有效实施,而原有的三审制又被严重弱化,出现了仅由责任编辑一人即可担当全部审级审稿人的现象,从而出现了本文开头所提出的质疑。
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传统三审制与同行评议制度利与弊进行比较,引发对现行审稿制度的反思以及对适用于我国高校学术期刊的审稿制度的积极探索。
二、三级审稿制的不可替代性与硬伤2009 年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组织制定的《期刊编辑出版规程》明确规定:“审稿……可以概括为三个审级、两道程序、六个环节。
科技期刊初审要点及提高初审质量方法浅析

传播与版权chuanbo yu banQuan - 12 -2019年第2期 总第69期科技期刊初审要点及提高初审质量方法浅析周黎明(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海洋气象学报》编辑部,山东 济南 250031)[摘要] 科技期刊稿件初审作为编辑的日常工作之一,直接影响专家审稿、终审、编校以及出版的质量,是确保科技期刊学术水平和出版质量的首要环节,也是关系整体工作效率、影响出版周期的重要环节。
文章梳理和归纳了科技期刊论文初审的要点,探讨和总结了提高初审质量的方法,以期为稿件后续处理奠定良好基础,加快编辑出版工作高效快速运转。
[关键词] 科技期刊;初审要点;初审质量[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3X(2019)02-0012-03科技期刊是传播科技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其特色表现为论文发表的科学性和学术性,而审稿则是保证论文学术质量的关键环节[1]。
目前,科技期刊普遍采用“编辑初审、同行专家复审、主编(编委会)终审”的三级审稿制度[2]。
其中,稿件初审是稿件处理过程中“三审”制度的基础环节[3],也是稿件质量评价中的“第一道关口”,主要审查稿件的相关材料和信息,稿件查重检索,稿件的撰写格式、实用性、规范性,判断其是否符合期刊的办刊宗旨和选题要求,并对其学术质量进行初步审查[4-6]。
公平、合理地对待来稿是对作者科研成果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作者日后科研工作和写作的一种鼓励,有利于搭起编辑和作者良性互动的桥梁,提升期刊的声誉[7]。
认真合理地初审,对宏观把握稿件质量、减轻同行专家负担以及提高编辑加工效率都起着重要的作用[8]。
同时,初审作为稿件处理的开端,也是决定期刊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之一,对“论文出版周期”这一期刊“名声性”指标有着直接影响[9]。
因而,结合自身编辑工作的实际,尝试归纳出稿件初审要点及提高初审质量的方法,以便使编辑工作在初审环节更加得心应手,从而促进编辑工作整体的高效运转。
提高科技期刊编辑审稿质量的实践与体会

How Scientific Editor of Papers of to Improve the Review Quality Scientific Periodicals 作者: 李军纪[1];姚密红[2]
作者机构: [1]山西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山西太原030001;[2]中北大学出版部.山西太原030051
出版物刊名: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95-96页
主题词: 科技期刊;审稿质量;编辑出版
摘要: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审稿质量的现状,提出了科技期刊编辑审稿的重点内容包括学术规范和出版规范。
根据编辑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实践中提高科技期刊编辑审稿质量的方法,包括实行编辑分工责任制和强化编辑的学术自主性两个方面。
提高军队技术院校学报质量的思考

作者: 秦江敏 王荣 林平
作者机构:�空军雷达学院学报》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19
出版物刊名: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48-51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4期
主题词: 军校学报 同类高校学报 编辑思维创新 期刊评价指标
摘要:对12种军队技术院校学报与12种地方同类高校学报的主要评价指标、国际著名检索系统网络数据库收录情况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同类高校学报的整体国际化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远高于军校学报。
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有:军校学报管理部门和编辑对期刊主要评价指标研究不够,指导不力;论文评价的不合理导向,致使优秀论文外流;军校学报编辑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不强。
有鉴于此,必须从机制创新和编辑思维创新着手,积极应对,以促进军校学报快速发展。
浅谈科技期刊应重视编辑的初审工作

浅谈科技期刊应重视编辑的初审工作浅谈科技期刊应重视编辑的初审工作摘要:编辑初审作为审稿的第一个环节,是评价稿件的基础。
本文笔者从“宗旨关、文字关、学术关”阐述了编辑人员初审工作的职责,列举了四个初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分析了初审之于作者、审稿专家、编辑人员三者的意义,同时提出了从重视自身专业能力、重视学术不端行为的判断能力、重视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重视编辑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等四个方面的初审能力培养,以期科技同仁能够重视编辑的初审工作,发挥好首个学术把关人的作用。
关键词:科技期刊;稿件初审;初审能力质量是期刊发展的关键,是期刊的灵魂,而决定期刊质量的关键环节就是对稿件的审查把关。
目前通行的办法是“三审制”:即编辑初审,专家审稿(同行评议),主编终审(编委会终审)。
编辑初审是对稿件内容、格式的适用性、适宜性进行初步评价;专家审稿是请同行专家从自身专业出发,考察稿件内容的创新性;主编终审是主编从全局出发,把握期刊的定位与学术水平。
其中,初审作为审稿的第一个环节,是评价稿件的基础,更是鉴别、判断稿件优劣的关键。
这本文笔者将重点谈谈初审这个环节。
一、初审的职责1.把好宗旨关。
作者时往往没有仔细阅读期刊的须知,仅凭感觉,不注重是否属于期刊的征稿范畴,不注重是否符合期刊的办刊宗旨。
针对这点,需要编辑仔细阅读文章,及时甄别,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稿件应该以最快的速度告知作者,做到“退稿不退人”,避免耽误作者另行,同时积极主动地将刊物的用稿范围告诉作者,邀请他们撰写符合期刊要求的稿件【1】。
2.把好文字关。
编辑要从稿件的形式上即编辑规范方面把好关。
检查题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要素是否齐备,图、表、单位的使用是否符合规范,计量单位是否使用正确,数据是否严谨【2】。
3.把好学术关。
初审需要从创新性、指导性、实践性出发,把好学术关,重视伦理学、论文版权申明、基金证明等相关的文件,防止作者一稿多投,为后期的专家审稿提供客观、公正的参考,也为稿件最后的取舍打下坚实的基础【3】。
提高军校科技期刊影响力的几点思考

9 9 8 种 中英文期 刊. 其 中, 军校 ( 包括 武警 ) 学报 有 1 3 种, 笔
者选取 了 8所军校学报 的评价数据和指标如表 1 所示 . 根 据 2 0 1 1 年版引证报告可知 ,在军校科技期 刊中的总被 引频次 指标 比较 高为两所军 医大学学报 , 第 三军 医大学为 3 1 5 3 , 第
1 . 1 军 校 学 报 的 发 展 现 状
军校学报属于学术理论期刊 的一种 ,它的主办方是 军
事院校 ,主要内容是本校在教学过程 中的科研成果 和水平 . 从 总体上来看 ,军校学报并没有在全 国科 技期刊和各 高校 学报 中占据较高 的地位 . 通过以< < 2 0 1 1 年版的 中国科技期 刊 引证报告》 ( 核心版 ) 中所提供的数据作为分析 源 , 对军校 学 报的影响 因子 、 总被引频次 、 综合 评价总分及其在 同类期 刊
院校的特殊性 , 需要保 密 , 从 而导致学术论 文在 审稿过程 中 无 法通过 , 从 而导致 军校学报学术水平在整体上难 以提高 ;
三是军校学报 中,其编辑们和管理部 门没有 对期 刊的主要 评价指标进行 足够 的研究 , 无法 给予足够 的知道. 1 . 2 . 2 军校学报 的 出版周期 长 , 多为双 月刊 、 季刊 , 其 发行
威性 , 以及它 的品质的高低 , 体现在期刊 的学术影响力.
1 军 校 科 技 期 刊 的 发 展 现 状 与 面 临 的 问题
军校科技期刊是军校 向军 内外展示 办学水平 和办学成 效的重要 园地 , 在培养人才 、 交流学术 以及服务 于部 队建设 中起着 十分 重要 的作用 .
第2 9卷 第 2 期( 下)
2 0 1 3 年 2月
军队院校科技期刊发展的瓶颈与对策

第12卷第9期Vol.12 No.9207军队院校科技期刊不仅仅是指导部队工作、追踪军事发展前沿、创新理论研究的重要平台,还是国防建设、军事科研、部队人才培养、军队院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随着新闻出版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军队院校科技期刊逐渐显露出弊端。
军队院校科技期刊必须以中国出版业的新格局为重要依托,探究自身发展的新途径,从而引导读者的意识形态,实现军队领域的学术交流。
一、军队院校科技期刊的发展瓶颈(一)优质稿源获得难度大当前,军队院校科技期刊优质稿源的获得难度大,出现这个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
其一,军事期刊的发行范围具有局限性。
一般来讲,军队期刊主要分为国内发行、军内发行和国际发行这三种发行方式,院校科技期刊的发行对象主要是部队,从范围上看,涉及面并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期刊的受众群和知名度,难以吸引更多优质稿源。
其二,科技学术期刊的公开性与军队科研的机密性之间存在现实性矛盾。
军队院校期刊与其他类型期刊最大的不同就是“军”字,因此专业性更加突出,期刊特色较为明显,要想提高稿件质量,必须从科研成果的先进性、军事战略的特色性、军队发展的现实性、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入手,突出期刊的专业性和影响力。
但是军事内容保密性极强,因此对文章的处理、期刊稿件的发行内容要求较高,学术交流、宣传报道与军事机密性之间难以寻求一个准确的平衡点,从这一层面来讲,增加了对优质稿源的获得难度。
其三,受到学术风气“功利化”的影响。
当前,在期刊上发表论文多数是为了完成学业、事业、职称评级等,学术期刊平台的学术参考功能和知识传播功能逐渐弱化,多数投稿人员不能恪守学术道德底线,人情稿、职称稿、关系稿、抄袭稿的出现加强了学术浮躁风气,直接影响了优质稿源投稿率和平台占有率。
(二)学术依托力量相对不足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统计法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学术平台进行检索和搜寻,以军队办学期刊的发文量、被收录量、被引用数量、下载量为调查对象,发现了一些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第3期2017年6月空军预警学院学报Journal of Air Force Early Warning Academy V ol.31No.3Jun.2017收稿日期:2017-03-22作者简介:王荣(1972-),女,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科技期刊编辑研究.军校科技期刊初审质量的思考王荣,夏斌,贺照辉(空军预警学院,武汉430019)摘要:初审是学术期刊三审制的第一个环节,是保证期刊学术质量的第一个关口.为落实好科技期刊的三审制、保证期刊的学术质量,根据军校科技期刊的初审内涵,归纳出具有鲜明性和可操作性的初审流程;结合我院学报编辑出版的实际,提出了提高军校科技期刊的初审质量的四点建议.这为其他军校科技期刊的审稿提供了参考.关键词:军校科技期刊;空军预警学院学报;初审质量;编审制度中图分类号:E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39(2017)03-0227-04学术期刊论文是学术研究成果发表的最重要形式之一,学术期刊的质量在规范科研行为和净化学术环境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三审制是为保证学术期刊出版质量而实行的一种审稿制度,三审是指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1].目前绝大部分科技期刊采用这种审稿方式[2-7],军校科技期刊也是如此[1-2].初审是三审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后续专家复审及终审的质量.大多数地方科技期刊利用基于互联网的采编系统实现了投稿、审稿、学术不端检测、优先发表等流程,为作者创新成果的时效性提供了保障,有效提升了科技期刊的传播力[8].相对而言,军校科技期刊因其特殊性,大部分军校科技期刊无法采用互联网上的采编系统,使得其发展严重滞后于地方科技期刊,从而降低了期刊的显示度和学术影响力.例如文献[9]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军队保密工作要求、对新生事物接受度较低、编辑人员少、任务重、涉军内容越多的军校科技期刊开放性越差,造成了大多数军校科技期刊使用新媒体的滞后.其中军校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少、任务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在编辑人员少、任务重的条件下做好初审工作是大多数军校科技期刊探讨的课题.《空军预警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1987年创刊,2009年《学报》变更为双月刊,编辑部在编3人,每篇稿件均进行学术不端检测,2012年在军队训练管理信息网上采用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网络采编系统.为提高军校科技期刊的初审质量,本文结合《学报》初审流程的实际,在分析军校科技期刊初审内涵的基础上,明确初审目的和内容,最后给出提高军校科技期刊初审质量的4点建议.1初审内涵审稿是对军校科技期刊所收到的稿件进行评价、比较、选择,进而确定刊用稿件,是控制期刊刊发稿件质量的关键.要保证军校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就必须严格执行三审制.三审由“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3个环节组成,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囊括了从来稿到定稿的整个审稿过程.初审是保证军校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环节,不可掉以轻心[10].军校科技期刊编辑部每年会收到很多来稿,这些稿件不可能都是质量高的好稿件,甚至有的所含内容是不能公开发表的,编辑如果不加甄选地送审,会增加后续复审专家的工作量,因此必须要经过甄别、取舍再送到复审专家手上,以提高专家的审稿效率.初审环节就是初步定性地选择符合军校科技期刊办刊宗旨和用稿原则的稿件,提供给专家复审,是编辑部审稿流程的第一步.具体来说,初审编辑主要从两方面来审查稿件内容.①从政治性、保密性审定来稿内容;②从学术性审定来稿是否有创新性,从而决定稿件是否进入下一个审稿环节.2初审内容初审工作首先要明确初审责任,解决初审“审什么,怎么审”的问题.一个合格的从事初审工作的军校科技期刊编辑,应能熟练地初审一篇稿件,然后给出具体恰当的初审意见.但是对于大多数半路转行成为军校科技期刊编辑的科技工作者,这需要一个过程.《学报》是我院预警探测和信息对抗学科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刊发军事指挥、军事技术和军事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为预警探测和信息对抗体系建设及人才培养服务.针对军校科技期刊作者群和期刊本身的特殊性,《学报》编辑部在办刊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了初审流程内容,保证了学报在政治上合格、技术上不涉密、不泄密以及学术创新性方面的初步审定.1)严把政治、保密关作为军校学报,政治合格与保密是《学报》生存的根本.《学报》审查内容包括:①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性的表述是否与党中央保持一致;②是否存在失、泄DOI:10.3969/j.issn.2095-5839.2017.03.016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7年228密问题;③是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如领土主权问题、涉外关系问题等.由于装备类、战术类论文容易存在泄密问题,因此,《学报》编辑部在期刊投稿须知中对所有投稿稿件要求必须出具保密证明,该证明要求经稿件所在单位的领导、业务部门及保密委员会审查签字,加盖公章,并注明“无涉密内容,同意发表”字样[11].我院使用的保密审查表中明确规定若干类涉及失、泄密问题的选题不得公开发表.2)保证稿件原创性来稿作者主要为学院研究生和教员,近年来,来自科研院(所)的外稿数量也逐步递增.为保证来稿的原创性,学报编辑部编辑在初审时采取以下预防措施:①要求作者对来稿作“文责自负”手写签名,确保不出现一稿多投、署名有争议.②确保不出现学术不端问题.《学报》对每一篇稿件都进行学术不端检测,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尽管这样,但仍不免有疏漏.在《学报》近5年刊发的625篇稿件里,出现了2起刊发时检测没有问题,刊发后发生一稿两投的情况,而且刊发在2个月内.此种事件的发生难以完全避免,只有做好检测工作,将发生概率尽量降到最低,并将已经发生此类事件的当事人列入黑名单.如果该作者再有来稿,则作为重点关注对象,防止该类事件的再发生.3)界定稿件学术性编辑审读来稿就是认知稿件中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正确判断作者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推理的严密性,找出稿件中存在的缺陷,发掘稿件的潜在价值,认真写好初审意见.在保证不涉密、原创性的基础上,初审编辑需要确定稿件是否有送审价值.学报初审编辑一般需要从两方面确定稿件的下一步去向.①判别论文内容是否在科技期刊刊载范围.通过审读投稿论文的题名及论文内容,看是否属于学报栏目可刊发的内容,如果不属于学报栏目刊发内容,应尽快返回初审意见给作者,建议作者转投适合刊发的期刊.②按照学术论文撰写格式初步判定论文的创新性.属于学报栏目刊发范围的稿件需要初步判定其创新性是否明确.首先,看论文中有无作者本人的创新内容.其次看其应用价值.对纯学术性问题,要有计算机仿真;对于实践性问题,要有可操作性的实验分析.投稿的论文只有满足这两方面要求,才可以初步判定论文具有一定的发表价值,但是从专业的角度进一步判定其创新性,需要专家复审来确定.此外,对于自然类综述论文,需要从2方面来初步界定其创新性.首先,看论文的新近参考文献的数量.综述类论文一般会介绍某项技术的当前研究水平、面临的挑战、技术应用前景或发展潜力等,这些内容都需要大量的参考文献来支撑,没有大量的文献做基础,就不能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及发展方向,也就写不出有分量的述评文章.参考文献一般应不少于40篇.其次,看论文结构.技术应用前景或发展潜力是一篇有价值的综述论文必不可少的内容,这部分内容需要作者有相当的学科底蕴才能完成.因而有时在初审中论文缺少这部分内容而要求作者增加时会出现作者没有能力修改而要求撤稿的情况.以上两方面都满足时该稿件可送审.4)给出初审结果《学报》初审编辑须根据稿件政审、保密审查结果和学术性,提出初审意见.稿件初审结果大致分为以下3类:①送审稿.稿件有一定的创新性,且文体、层次、论据都符合学术论文要求,只是有些地方不规范或概念不清,可建议专家复审[1].根据稿件内容选择相关学科专业审稿专家.②退修稿[12].基本符合期刊刊用要求,但在内容和结构上有明显问题需要作者补充、修改、理顺的稿件.③退稿.经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检测不合格、不符合期刊刊发内容、内容散乱、没有修改价值的稿件,作退稿处理.5)初审处理平台考虑军校的涉军性质和《学报》大部分作者使用的都是军队训练管理信息网,《学报》的网络采编系统并不是依托互联网,而是军队训练管理信息网.《学报》采用网络采编系统作为编辑日常工作平台,初审工作所在的模块只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采用网络采编系统,可以实现作者随时注册、投稿;初审编辑对来稿进行入库、给出初审意见、送审、退稿等处理,并能及时了解多篇稿件的处理情况;专家能及时看到初审编辑送审的稿件,大大提高了学报工作效率[13].网络采编系统可以实现初审流程中的以下4个功能.①稿件管理.初审编辑进入网络采编系统的编辑稿件处理系统实现对稿件的管理,包括接收网络来稿、初审、外审、退修等过程中稿件的处理.系统对每个流程设置了邮件通知和时限以及超时提醒,方便初审编辑对稿件情况的实时了解.作者可随时上网通过系统进行投稿和查询稿件处理进度.每个审稿专家都有自己的专家审稿账号,审稿专家通过账号进入系统接收审稿稿件和返回意见.②作者及审稿专家信息管理.作者在投稿时注册登记了单位和联系方式,初审编辑可根据作者登记的信息联系作者;《学报》建立了审稿专家库,包含审稿专家单位、专业、审稿范围、联系方式等信息,并定期进行信息维护.③统计数据.为了更好地了解《学报》整个年度的来稿情况,初审编辑可使用网络采编系统中的相关数据统计功能对《学报》每年来稿情况进行统计.包括稿件录用率、刊出周期、基金比例、学科统计等.例如2015年12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止,《学报》编辑部共收到各类稿件205篇,用稿率约为55.61%.根据2016年刊稿情况统计,可得到《学报》主要栏目“预警探测”、“信息、情报与通信”、“信息对抗”的用稿比例.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帮助《学报》确定来年的一些工作重点.第3期王荣,等:军校科技期刊初审质量的思考229④沟通联系.系统每一个流程都设置了邮件通知,作者和审稿专家可通过邮件链接直接进入系统.此外,系统提供留言板、来自作者的消息等方式,方便作者留意稿件进度和其他问题咨询.网络采编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学报》初审编辑处理稿件的效率,方便与作者和审稿专家的联系和沟通,对于人少任务重的期刊具有重要作用.3几点建议1)初审编辑的选定军校科技期刊在选择编辑担当初审编辑时,需要考虑以下3个因素.①具有与我院主要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军校科技期刊大多编辑人员较少,因而设立分栏责任编辑[14]有一定的困难.科技期刊的来稿大多研究内容新颖,包含从前沿学科到交叉学科内容,这就要求初审编辑必须是科技型编辑.例如,《学报》主要是我院重点学科专业交流和展示的平台,自然科学版主要设置“预警探测”、“信息对抗”、“信息、情报与通信”和“电子科学与技术”等4个栏目.“预警探测”栏目主要刊发预警探测系统发展动态、前沿理论、关键技术、装备应用等相关学术成果;“信息对抗”栏目主要刊发信息对抗系统发展动态、前沿理论、关键技术、装备应用等相关学术成果;“信息、情报与通信”栏目主要刊发军事信息系统、军事情报、军事通信和计算机辅助决策等相关学术成果;“电子科学与技术”栏目主要刊发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以及其他应用基础科学与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如果初审编辑本身不具备某一科技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就很难通过科技型思维去审读稿件.②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和理解能力.初审编辑需要通过审读稿件,初步判断论文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并在初审最后阶段综合初审意见和专家意见给出最后的稿件修改建议.另外,自然类稿件的作者都是从事理工科专业,有的作者文笔相对较差,初审编辑应善于理顺作者不通顺的语句,这就要求初审编辑自身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和理解能力.③具备职业道德,坚持学术公正、公平,切忌主观处理稿件.要求编辑本着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一视同仁,保持公平、公正、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只针对论文的优劣做出正确的判断而非因人而异[15].不应在初审中出现违反期刊出版初审流程的行为.2)初审编辑素质的提升军校科技期刊编辑大多都是先从事自然科技专业,而后从事编辑工作的.这些编辑的编辑业务知识的获得靠的是老编辑的传帮带和参加编辑业务培训.为了保证军校科技期刊编辑初审稿件的质量,要不断提高编辑自身的编辑业务水平,丰富专业知识领域;及时了解编辑出版方面的相关法规、动态等,学习编辑规范性等相关的业务知识,解决好版权等问题[15].编辑是期刊出版活动的核心和主体,科技期刊编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期刊的质量优劣[16-18].初审编辑也是一样.《学报》对高效、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建设采取了以下3种途径[19].①定期参加新闻出版总署下属机构主办的培训班,以提高编辑办刊能力和规范性.②坚持参加学术活动,提升编辑的综合素质.军校科技期刊编辑应多参加各种期刊研究方面的学术交流和研讨会议,了解科技期刊最新发展动态和信息,学习编辑新理论;在科技期刊研究领域的刊物、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学报要求编辑每年至少撰写、发表1篇研究论文.学报编辑通过撰写论文,不断提高对科技论文的理解和写作水平,不仅是提高编辑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有益于开展初审工作,是提高学报质量的途径之一.③强化编辑服务意识.初审编辑通过网络采编系统、邮件、短信、微信等与作者和审稿专家联系沟通,及时处理相关问题,与作者、审稿专家之间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报初审工作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3)外审效率的提高提高外审的效率有利于《学报》刊发稿件的进程,具体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①认真审读稿件,尽快给出初审意见.如果初审编辑不认真审读并及时处理稿件,导致大量基本条件不合格的稿件送出外审,就会使外审稿件可用稿率低,而且占用审稿专家的时间和精力.为解决这一问题,初审编辑应从学术论文创新性出发,把符合科技论文写作要求、有一定创新点的稿件筛选出来送去外审,充分发挥编辑在初审过程中的作用,改变编辑初审流于形式的弊端,真正做到编辑初审的不可缺位[4].另外,初审编辑应尽量不要因为其他工作耽误稿件初审,造成稿件积压而延误后续工作.②选择适合的审稿专家.每个审稿专家擅长的专业领域是不一样的,初审编辑需要根据稿件内容筛选擅长此稿件内容的专家进行审稿,如果有多个审稿专家可供选择,应选择其中最有效率的专家送审,以期稿件最快时间审回.③提高审稿的时效性.审稿专家本身有科研工作,初审编辑需要及时掌握专家动态,如果该审稿专家很忙或外出,应选择有空余时间审稿的专家,并在专家专心工作而未审回稿件时,提醒专家及时审回稿件.保证审稿的时效性,使可刊发的论文尽快得到处理并及时刊发;对于创新性不够的稿件,也能尽快使作者及时处理自己的稿件.4)疑难稿件的处理在初审过程中,由于初审编辑自身水平的局限,总会遇到一些疑难稿件,疑难稿件有以下3种情况:①难以界定稿件的创新点.对这种情况,初审编辑切忌自行根据自己的惯性思维判断稿件的去留,造成有创新点的可刊发稿件的流失或创新点不够的稿件耗费审稿专家的时间和精力.初审编辑应该会同编辑部有经验的编辑一起讨论稿件的去留.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7年230②难以确定审稿专家.如果稿件内容属于交叉学科,在专家库里没有对应专家审稿,初审编辑碰到这种情况,应该会同编辑部有经验的编辑一起讨论稿件复审专家的人选.③完善退修意见.有一些创新点不明确但有发表价值的稿件需要退回修改,而初审编辑可能难以给出一个明确的修改意见时,需要会同编辑部有经验的编辑一起完善退修意见,而不应草率拟定意见给作者.4结束语初审工作是军校科技期刊对稿件的初步筛选,看似简单,实则蕴含难度.本文以《空军预警学院学报》编辑部初审编辑工作为例,诠释了初审流程的工作内容,并给出了军校科技期刊提高初审编辑初审工作质量的几点建议.这为军校科技期刊落实三审制打下了基础.参考文献:[1]秦江敏,王荣.全面落实三审制确保学报学术质量[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27(5):40-41.[2]杨丽薇,姚树峰,徐楠楠,等.《空军工程大学学报》的稿件“三审制”[J].编辑学报,2014,26(1):35-36.[3]佘诗刚,林松清.责编初编和复审:“三审制”的有益补充[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2):375-379.[4]张瑞.科技期刊论文初审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4):197-198.[5]张劲,李凤.浅谈科技期刊的“三审制”[J].中国西部科技,2009,8(21):46-47.[6]严燕.从三审制入手提高期刊质量[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4):102-105.[7]韦国友.严把三审制是高职高专学报生存的保障[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6):109-111.[8]王会,王雅坤,张静茹.网络环境下中国学术期刊提升国际传播力的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9(5):51-54.[9]王荣,林平,夏斌,等.军校科技期刊运用新媒体的思考[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6,30(5):383-385.[10]蒋巧媛.学术期刊编者如何把好期刊的学术质量关[J].编辑学报,2006,18(5):357-359.[11]秦江敏,王荣,林平.筑牢保密防线提升我院学报开放办刊能力[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4,28(3):230-233.[12]刘伟,王颖,黄思敏,等.科技期刊稿件的初审[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22(4):79-81.[13]林平,秦江敏,王荣.军队科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8):178-180.[14]王健.学术论文初审采用量化指标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12):179-180.[15]胡玲玲.重视高校学报编辑的初审工作[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5):774-775.[16]师宝萍,高林.专家审稿制度与编辑队伍功能[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10):194-195.[17]李敏.科技期刊编辑素质综述[J].山西科技,2012(6):18-19.[18]李翠薇.科技期刊编辑的专业能力探讨[J].重庆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3):320-322.[19]王荣,秦江敏,林平.加强学报作者、审稿专家及编辑队伍建设的实践[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4,28(2):146-148.Reflections on initial-review quality of sci-tech journalsin military academiesWANG Rong,XIA Bin,HE Zhaohui(Air Force Early Warning Academy,Wuhan 430019,China)Abstract :Initial-review,the first link of the three-review system of academic journals,is the first gate to ensure the academic quality of journals.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three-review system of sci-tech journals and ensure the academic quality of journals,this article,in terms of the initial-review connotation of the sci-tech journals in military academies,sums up operational process of the initial-review with clarity and feasibility.The article also combine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diting and publishing in our academy,and puts forward four suggestions to enhance the initial-review quality of military academy journals,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review of other military academies ’sci-tech journals.Key words :military academy ’s sci-tech journals ;journal of air force early warning academy (JAFEWA);ini-tial-review quality ;editing-reviewing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