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环境条件要求一览表

合集下载

环境条件和环境试验国家标准

环境条件和环境试验国家标准

2013-7-13
标准的主要内容




2013-7-13
设备特性描述。主要是对试验设备的要求,这不是对 试验设备空载时的要求,而是只对试验设备装上样品 和夹具时的要求,这是完成好冲击试验的基础,这里 面规定了基本脉冲波形的形状、脉冲波形的容差、测 量系统的要求及安装要求等; 试验严酷等级。这一章规定了施加给样品的脉冲波形 和各种严酷等级;其范围包括是用于元器件、整机的 各种严酷等级; 条件试验。实际上讲的是冲击试验程序,告诉试验室 操作人员如何施加冲击应力及对公众方式和功能检测 的规定; 三个附录。将脉冲波形冲击响应谱的特性及其对试验 严酷等级的应用示例,特别是冲击响应谱特性对分析 产品失效和抗冲击设计非常有用。
GB/T2423.6—1995 电工电子 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b和导则:碰撞
2013-7-13
该标准的用途
碰撞试验适用于元器件、设备和其他电工电子产品,这 些样品在运输或使用期间可能遭受到重复冲击,该试验方法 提供一种确定样品承受规定严酷等级碰撞能力的标准方法。 其目的是为了确定由重复冲击所引起的累计损伤或所规定的 性能是否下降,然后利用这些资料并结合有关规范,来决定 产品是否可以接收。在某些情况下本试验也可用来确定样品 的结构完好性或作为质量控制的手段。 本试验是模拟在陆地运输的车辆上使用和被运输的样品 上所产生的效应。陆地运输所产生的重复性碰撞和颠簸通常 是严酷的,并且在不同的时间周期上呈现复杂的和随机的性 质,而且取决于路程的长短、路面的条件、卡车和拖车的类 型等,铁路运输期间的重复性碰撞主要是由于铁轨的不连续 所引起的,并且具有中等强度,铁路车辆的调车、挂钩等也 会产生更强的碰撞。对非重复性的撞击,用GB/T2423.5— 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Ea和导则:冲击》更合适。

环境条件校准温度表

环境条件校准温度表

检测环境要求及检定校准温度一览表(有了它标定仪器方便多了)
检测环境要求及检定校准温度一览表(有了它标定仪器方便多了)
检测环境要求及检定校准温度一览表(有了它标定仪器方便多了)
检测环境要求及检定校准温度一览表(有了它标定仪器方便多了)
检测环境要求及检定校准温度一览表(有了它标定仪器方便多了)
检测环境要求及检定校准温度一览表(有了它标定仪器方便多了)
检测环境要求及检定校准温度一览表(有了它标定仪器方便多了)
检测环境要求及检定校准温度一览表(有了它标定仪器方便多了)。

内审检查表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补充要求)

内审检查表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补充要求)
查人员一览表及人员档案。
1、查人员一览表及人员档案,人员的数量、专业背景、工作经历及检测能力等与所开展的检测活动相匹配。
2、查人员一览表及人员档案,本公司现有人员15人,其中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的人员3人,占总人数的30%。
符合
符合
第七条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技术负责人应掌握机构所开展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范围内的相关专业知识,具有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相关专业背景或教育培训经历,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且具有从事生态环境监测相关工作5年以上的经历。
查人员培训记录表,所有人员进行了相应的宣贯培训,人员无违法行为。
符合
第五条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建立防范和惩治弄虚作假行为的制度和措施,确保其出具的监测数据准确、客观、真实、可追溯。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其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采样与分析人员、审核与授权签字人分别对原始监测数据、监测报告的真实性终身负责。
审阅本公司体系文件是否有规定?
查公司体系文件,在质量手册中对防范和惩治弄虚作假行为作了规定,并建立的相应的程序,可确保出具的检测数据准确、客观、真实、可追溯。
符合
第六条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保证人员数量、及其专业技术背景、工作经历、监测能力等与所开展的监测活动相匹配,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的人员数量应不少于生态环境监测人员总数的15%。
现查看,实验室内有安全防护设施,并进行了定期检查,现场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符合
第十二条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配齐包括现场测试和采样、样品保存运输和制备、实验室分析及数据处理等监测工作各环节所需的仪器设备。现场测试和采样仪器设备在数量配备方面需满足相关监测标准或技术规范对现场布点和同步测试采样要求。应明确现场测试和采样设备使用和管理要求,以确保其正常规范使用与维护保养,防止其污染和功能退化。现场测试设备在使用前后,应按相关监测标准或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关键性能指标进行核查并记录,以确认设备状态能够满足监测工作要求。

检测环境条件要求一览表

检测环境条件要求一览表
检测环境条件要求一览表
序号
检测区域
环境条件要求
控制设施
备注
1
力学试验室
10℃—35℃
空调
2
化学分析试验室
无阳光直射
空调、窗帘
3
土工试验室
室内温度5℃-35℃,室内湿度<85%无阳光直射,无震动
空调、窗帘
4
检测现场
gt;50%
空调
6
水泥混凝土
温度:20℃±5℃,相对湿度:>50%
空调
7
混凝土标养室
温度:20℃±2℃,相对湿度:〉95%
空调
8
集料室
温度:20℃±2℃
空调
部分试验
9
沥青室
温度:15℃~30℃
空调
部分试验
10
沥青混凝土室
温度:15℃~25℃
空调
部分试验
11
沥青室
温度:10℃~35℃
空调
12
天平室
温度:20℃±2℃,湿度:45%—75%,无震动
空调
备注:1、注意水泥室的试验环境不能满足水泥比表面积试验(相对湿度≤50%).
2、化学试剂配置需要注意温度对水密度影响。
3、标准溶液配制需进行平行配制。
4、集料室密度试验时试验环境对水温的影响。

储能项目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储能项目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储能项目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1 总则1.1评价因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20)表1,电磁环境评价因子为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

1.2 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20)要求,详见表1。

同时根据评价单位现场调查,确定本次评价等级,详见表。

表2 本工程评价工作等级综合考虑,本工程电磁环评影响评价等级为应为三级。

1.3 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20)表3,本储能变电站工程评价范围:站界外30m范围区域内;架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

1.4 评价标准电磁环境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50Hz对应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即工频电场强度限值为: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限值为:100μT。

1.5 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电磁环境保护目标为评价范围内居住、办公等人类活动场所,本储能电站评价范围内无电磁环境保护目标。

2 电磁环境质量现状本工程已建成投产,为了解工程所在区域的电磁环境现状,评价单位对已建储能电站电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现场检测。

(1)监测布点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 24-2014)并结合现场情况进行布点。

(2)监测仪器和方法按照《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检测方法(试行)》(HJ 681-2013)进行。

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测量仪器为NBM-550工频电磁场仪/EHP-50F探头,所有测试仪器均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检测设备参数见表3。

(3)检测时间、频次、环境检测频次:每个监测点监测一次;检测时间及环境条件见表。

(4)检测结果(5)检测结果评价从上表可看出,储能站围墙外四周、进出线端及监测断面的工频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均小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工作频率为50Hz工频电场强度限值4000V/m和工频磁感应强度限值为100μT的评价标准。

质检部记录表格

质检部记录表格

质检部相关记录表格
质量记录清单
文件更改申请
质量策划实施情况检查表
内校记录表
编号:ZG-7.6-04 序号:
编号::ZC-8.1.2-02 序号:
审核组组长:组员年月日第页共页
1审核目的:
2审核依据: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
本公司质量手册第一版及质量管理体系其他文件
3审核覆盖产品:
审核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首次会议时间:月日时分
首次会议时间:月日时分
5现场审核期间请被审核方有关人员参加下列活动:
首、末次会议:最高管理者或其代表及与审核有关的管理要员参加。

审核活动:按审核日程安排,被审核方有关人员在本岗位。

6审核安排:
内审检查表
编号::ZC-8.1.2-03 共页第页
不符项报告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可另附纸叙述)
进货验证记录表
半成品检验记录
成品检验记录
不合格品报告
客户投诉处理单
编号::ZC-8.3-01 序号:
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编号::ZC-8.3-02 序号:
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一览表
编号::ZC-8.3-03 序号:
信息联络处理单
编号::ZC-8.3-01 序号:
关键控制点监控计划实施状况检查表
编号:SC-6.2-06 执行部门: 序号:
编制: 日期: 批准: 日期:
持续改进计划
合格供方评定表:
供方能力调查表
编号:GY-7.4-0.3 序号:。

09内审检查表-检测室检查表(两项不符合)

09内审检查表-检测室检查表(两项不符合)
提问检测室负责人邱海宇,客户要求监控试验过程时该如何处理,答只允许客户观看与自己相关的试验,同时做好实验室其他客户委托试验的保密工作
符合
7.2.1.1
实验室是否使用适当的方法和程序开展所有实验室活动,适当时,包括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以及使用统计技术进行数据分析?
检测室
查试验室使用的方法是否为现行有效标准?
查试验室各场所是否已纳入体系管理。
试验室文件涵盖了CNAS认可准则、规则、应用要求、
客户的要求
试验室各检测场所的实验室活动均有体系文件规定,并按规定执行。
符合
6.2.1
所有可能影响实验室活动的人员,无论是内部人员还是外部人员,是否行为公正、有能力、并按照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工作?
检测室
查公正性检查记录,查人员档案,查培训记录,各岗位人员是否符合要求?
检测室
查设备台账、设备说明书、设备校准验收记录与标准要求核对,能否够达到所需的设备准确度?
查设备台账、设备说明书、设备校准验收记录与标准要求核对,能够达到所需的设备准确度
符合
6.4.6
在下列情况下,测量设备是否进行校准:
——当测量准确度或测量不确定度影响报告结果的有效性?和(或)
——为建立报告结果的计量溯源性,要求对设备进行校准?
检测室
查设备是否按要求进行了校准?
查设备档案影响检测结果的可计量溯源设备均进行了校准
符合
6.4.7
实验室是否制定校准方案,并进行复核和必要的调整,以保持对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检测室
查校准是否制定了校准方案,并进行复核和必要的调整,以保持对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查设备档案,校准前制定了校准方案,方案中包括校准的参数、校准点、精度要求和校准周期等,以便送校时提出明确的、针对性的要求,并规定每次校准前进行复核和必要的调整,以保持对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最新环境检测RBT214-2017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模板(含生态环境监测测机构补充要求)

最新环境检测RBT214-2017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模板(含生态环境监测测机构补充要求)

XXXX有限公司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受控章:发放编号:总页数: 161页(含封面)质量手册(2.0/1版)XXXX有限公司发布日期:XXXX年XX月XX日实施日期:XXXX年XX月XX日日2345《质量手册》(第2.0/1版)批准令为了保证本公司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的公正性、准确性和科学性,现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163号)、RB/T 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等文件,编制了适用于本公司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运行,情况基本正常。

为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再次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进行了修订。

本《质量手册》(第2.0/1版)及相关的其他体系文件已经审定,予以发布,自XXXX年XX月XX日日起实施。

《质量手册》(第2.0/1版)阐明了本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全面描述了本公司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本公司检验检测活动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XXXX有限公司总经理:XXXX年XX月XX日6公正性声明和承诺XXXX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环境检验检测机构,为确保检验检测的公正性,特做如下声明并承诺:1、本公司是依法注册成立、并取得资质认定的独立法人检验检测机构,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报告)负责,对涉及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因自身原因导致检验检测数据出现错误、不准确或者其他后果的,本公司承担相应解释、召回报告的后果,并承担赔偿责任。

2、本公司及其人员从事检验检测活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3、本公司建立和保持维护其公正和诚信的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D 格式可以编辑
专业资料整理 检测环境条件要求一览表
序号检测区域环境条件要求控制设施备注
1力学试验室10℃-35℃空调
2化学分析试验室无阳光直射空调、窗帘
室内温度5℃-35℃,室内湿度<85%无阳光
3土工试验室
空调、窗帘
直射,无震动
4检测现场无雨、无震动
5水泥室温度:20℃±2℃,相对湿度:>50%空调
6水泥混凝土温度:20℃±5℃,相对湿度:>50%空调
7混凝土标养室温度:20℃±2℃,相对湿度:>95%空调
8集料室温度:20℃±2℃空调部分试验
9沥青室温度:15℃~30℃空调部分试验
10沥青混凝土室温度:15℃~25℃空调部分试验
11沥青室温度:10℃~35℃空调
温度:20℃±2℃,湿度:45%-75%,
12天平室
空调 无震动
备注:1、注意水泥室的试验环境不能满足水泥比表面积试验(相对湿度≤50%)。

2、化学试剂配置需要注意温度对水密度影响。

3、标准溶液配制需进行平行配制。

4、集料室密度试验时试验环境对水温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