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检验科检验方法一览表
动物检疫中实验室检验的主要方法

动物检疫中实验室检验的主要方法动物检疫是通过对动物体内的样本进行实验室检验,以便检测出一些疾病、寄生虫及其他有害生物。
以下是动物检疫中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方法:1. 细菌培养:用于检测动物体内的细菌感染,主要通过从样本中取得细菌并将其培养在适当的培养基上。
培养后,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生长速率和产生的代谢产物来确定细菌的种类和数量。
2. 病毒分离和鉴定:针对动物患病的病毒感染,可以采用细胞培养、鸡胚培养或小鼠接种等方法,将动物体内的病毒分离出来。
分离后,可以使用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PCR等技术对病毒进行鉴定和定量。
3. 血清学检验:检测动物体内的免疫反应,主要通过血液样本中的血清进行。
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可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或中和试验等方法进行测定,以确定动物是否感染某种病原体,并评估其免疫状态。
4. 寄生虫检测:用于检测动物体内的寄生虫感染,包括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
内寄生虫的检测常通过粪便检查,利用显微镜观察寄生虫卵或幼虫的存在和数量。
对于外寄生虫,可以通过沾取动物毛发或皮肤组织样本,用显微镜观察或进行分离培养来检测寄生虫的存在。
5. 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PCR、实时定量PCR和基因测序等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动物体内的病原体DNA或RNA。
这些方法在诊断疾病、监测感染水平以及进行病原体基因型鉴定等方面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
6. 组织学检查:对于一些疑难病例,可以通过组织学检查来确定疾病的诊断。
常用的方法包括组织切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可以帮助确定动物体内的病理变化和病因。
总之,动物检疫中的实验室检验方法丰富多样,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以确保动物的健康和防控有害生物的传播。
这些检验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监测和预防动物病原体的传播,保护人畜健康和农业生产安全。
动物实验室检验

临床检查1.询问病史(1)过去病史。
(2)现在病史:发病时间, 主要表现, 治疗情况, 打疫苗和驱虫, 饲养管理。
2.临床检查: 物理, 实验室, 其它仪器。
3.初步诊断。
4.死后剖解:肉眼变化, 组织切片, 微生物培养。
5.最后确诊。
动物实验室检验一、血液检验项目红细胞(RBC,×1012/L)、血红蛋白(HGB,g/L)、血细胞压积(HCT,L/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g/L)、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fL)、白细胞(WBC,×109/L)、淋巴细胞(Lymph#,%)、中间细胞(Mid#,%)、中性粒细胞(Gran#,%)、血小板(PLT,×109/L)、平均血小板体积(MPV,fL)、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二、血液生化检验项目1.酶类:丙氨酸转氨酶(ALT、GP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GOT)、碱性磷酸酶(ALP、AKP、AP)、乳酸脱氨酶(LDH)、激酸肌酶(CK)、r-谷氨酰转移酶(GGT)、淀粉酶(AMY)、脂酶(LPS)。
2.有机物: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胆汁酸(BA)、血糖(GLU)、肌酐(CREA)、尿素氮(GUN)、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①Knott’s 试验:检验血液中幼虫②酶结合免疫吸附检验(ELISA):检验犬体内的公母成虫。
4.犬心丝虫、埃立克体和莱姆病三合一检验试剂(ELISA)。
TG)。
3.电解质:钠(Na)、钾(K)、氯(Cl)、钙(Ca)、磷(P)、镁(Mg)、铁(Fe)。
碳酸氢盐(HCO-3)。
三、尿液检验项目pH、比重(SP)、潜血(OB)、蛋白质(PRO)、葡萄糖(GLU)、酮体(KET)、胆红素(BIL)、尿胆素原(URO)、亚硝酸盐(NIT)、白细胞(WBC)、抗坏血酸(Vc)。
动物检验科检验方法一览表

2002-08-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9
兰舌病诊断技术
GB/T18636-2002
GB/T18636-2002
2002-02-19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10
新城疫诊断技术
GB16550-1996
GB/T16550-2008
2008-12-31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11
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GB/T
GB/T18089-2008
2008-12-31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64-2
蓝舌病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操
作规程SN/T1165.1-2002
SN/T1165.1-2002
2002-11-25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64-3
蓝舌病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操作规
程SN/T1165.2-2002
SN/T1165.2-2002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16
H9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RT-PCR检测方法
GB/T19438.4-2004
GB/T19438.4-2004
2004-2-15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17
鸡伤寒和鸡白痢诊断技术NY/T
536-2002
NY/T536-2002
2002-08-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18
动物衣原体病诊断技术NY/T
2010-05-27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48
贝类包拉米虫病检疫技术规范
SN/T2434-2010
SN/T2434-2010
2010-01-10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49
《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派琴虫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最全的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方法

最全常见疫病实验室检测方法目录常见疫病实验室检测方法 (1)目录 (1)常见ELISA操作方法 (3)亚洲 1 型口蹄疫抗体液相阻断ELISA 检测试剂盒 (3)猪瘟抗原检测试剂盒 (6)猪瘟病毒抗体阻断ELISA试验 (12)猪瘟单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4)口蹄疫结构蛋白检测方法(3ABC-I-ELISA) (16)口蹄疫抗体液相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8)PRRS抗体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22)犬细小病毒抗体酶免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24)犬瘟热病毒抗体酶免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26)常见PCR操作方法 (28)猪伪狂犬病毒PCR诊断试剂剂盒 (28)猪圆环病毒PCR诊断试剂盒 (31)常见RT-PCR操作方法 (34)口蹄疫病毒分子检测诊断试剂盒 (34)H5亚型禽流感病毒RT-PCR检测试剂盒说明书(20次) (36)新城疫病毒RT-PCR 检测试剂盒 (38)猪瘟病毒RT-PCR诊断试剂盒 (41)凝集、血凝实验操作方法 (44)弓形虫间接血凝试验(lHA)试剂使用说明书 (44)伪狂犬病乳胶凝集试验试剂盒 (45)猪细小病毒病乳胶凝集试验〈LAT〉诊断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46)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乳胶凝集试验〈LAT〉操作程序 (47)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验试剂使用说明书及实验操作程序 (48)口蹄疫正向间接血凝试验 (51)高致病性禽流感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程序 (52)琼脂扩散试验 (54)鸡马立克氏病 (54)禽流感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 (56)荧光抗体检测 (58)猪瘟荧光抗体试验操作程序 (58)对狂犬病疑似动物脑组织的直接免疫荧光(dFA)检测 (59)血清学诊断检测常用试剂配方 (61)禽流感HA和HI试验用溶液的配制 (61)补充实验 (64)猪流感病毒H1亚型Hl试验抗原与阴、阳性血清说明书 (64)猪流感病毒RT-PCR检测 (67)猪瘟病毒RT-PCR诊断试剂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Nsp2 1594~1680变异株)RT-PCR检测实验 (69)一、布鲁氏菌病试管凝集试验抗原与阴、阳性血清 (72)二、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73)动物结核病诊断操作规程 (74)常见ELISA操作方法亚洲 1 型口蹄疫抗体液相阻断ELISA 检测试剂盒一试剂盒内含物.说明书亚洲 1 型口蹄疫阳性对照血清( 己稀释浓度为 1:8) .96 孔 ELISA 板亚洲 1 型口蹄疫阴性对照血清.液体稀释槽 3% 双氧水.U 型96孔抗原抗体反应板 25×PBST洗涤液(稀释时准确量取).封板膜豚鼠抗血清稀释液.灭活亚洲Ⅰ型口蹄疾病毒抗原 (用冰决包裹 ) 终止液.亚洲Ⅰ型口蹄疫病毒兔抗血清包被缓冲液(碳酸盐)胶囊.亚洲Ⅰ型口蹄疫病毒豚鼠抗血清底物 (柠檬酸 -磷酸盐)缓冲液片剂.兔抗豚鼠血清IgG-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物 OPD 片剂二器材准备 ( 需用户自备 )1.移液器:5-50µl移液器、0.2—10µl移液器、50—200µl移液器、50—300µl 12道移液器各一把。
动物检疫中实验室检验的主要方法

动物检疫中实验室检验的主要方法动物检疫中的实验室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生物学检验方法和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检验方法。
下面将就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传统生物学检验方法1. 细菌检验:采用培养和观察细菌的形态、生理和生化特性来鉴定细菌类型。
常用方法包括培养(如血平板培养、巧克力平板培养等)、生化试验(如革兰氏染色、卡波阿林酶试验等)和荧光抗体染色法等。
2. 病毒检验:采用细胞培养和动物接种方法来寻找病毒,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电子显微镜等方法来鉴定病毒类型。
3. 寄生虫检验:采用显微镜观察虫体形态、解剖特性和卵囊形态等来鉴定寄生虫,也可以通过特定染色(如格拉姆染色、吉姆萨染色等)和抗原抗体反应检测(如ELISA、免疫荧光染色法等)来进行辅助鉴定。
4. 真菌检验:采用菌落形态、产孢方式和新陈代谢产物等鉴定真菌类型。
常用方法包括培养、镜检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实时荧光PCR等)。
二、分子生物学检验方法1. PCR: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快速扩增特定基因片段的方法。
通过荧光探针或差异性染色剂来实时检测特定基因的扩增情况,进而判断目标生物是否存在。
2. 实时荧光PCR:在PCR反应中加入荧光染料,通过荧光信号的增强来检测扩增产物的数量,可以实时监测PCR反应的进程,并定量测定样品中的目标基因的拷贝数。
3. 序列分析:通过测定DNA或RNA序列的方法来鉴定具体的病原微生物。
常用的鉴定方法有SGS(Second-Generation Sequencing)和NGS(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4. 免疫学方法:包括ELISA、免疫印迹、免疫荧光等。
这些方法通过检测目标物质与特异性抗体的结合来鉴定目标物质的存在。
5. 基因芯片技术:通过将大量的寄生虫序列片段固定于芯片上,与待测标本中的DNA或RNA杂交,从而检测待测寄生虫的存在。
疫情防控工作中,这些传统的生物学检验方法和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检验方法常常结合使用,以便快速、准确地确定动物携带的病原体类型,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控措施,确保动物的健康和公众的安全。
主要禽病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及结果分析

主要应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 )的血清分型。
空白对照
病毒接种
图4 采用鸡胚接种进行IBV分离
空白对照 病毒接种 病毒+抗血清 图5 采用中和试验对疑似IBV分离物进行鉴定与分型
(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3)定期检查
目的是规律性检查抗体消长水平以便及时 采取补救措施,分析各种免疫之间的相关 性,调整免疫程序。
(4)重要节点检查
30~50d检查(检查前几次免疫效果) 开产前检查(产蛋期及雏鸡保护性抗体需求
) 36~40W检查(确定抗体水平、适时补免)
3、生产发生变动时的检查
(1)日常规律性抗体监测
考虑血清学检测的目的 血清样品的采集方法 采集血清样品的数量 血清样品的标记 血清样品的贮藏及运输
(二)病原学检测方法
1、病原分离鉴定
(1)定义:指通过人工培养的方法分离出 病原体的过程。
(2)病原分离主要目的 进行疾病诊断 疾病确诊的 方法 病原学研究的基础
(3)病原分离方法
细菌分离培养:各种培养基 病毒分离鉴定:鸡胚、细胞或实验动物接种
图13 某肉种鸡群发生NDV感染后抗体检测结果
HI诊断应注意的问题
➢ HI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当临床表现无异常而检测结 果异常时往往是检测结果出了错,应提高警惕。
2、平板凝集试验(SPA)检测结果与分析
(1)可用于MG、MS、SP检查 (2)可进行血清平板和全血平板,相对来说血 清平板更准确和易于判断。
基本原理:某些病毒(如NDV)能够凝集 特定种类动物的红细胞,此即红细胞凝集 现象。这种红细胞凝集现象可以被特异性 抗血清所抑制,即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实验动物的生理、生化、免疫、血液学等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

实验动物的生理、生化、免疫、血液学等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实验动物的种类繁多,各种指标的检测方法往往各不相同,而且每个人在做动物试验时所需要检测的指标也各不相同,每个人掌握的测定方法也各不相同。
能到本版来的各位战友相信都做过动物试验,也检测过实验动物的指标,希望各位战友能将自己检测实验动物的各种指标时所使用的方法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以至于dxy能够将各位的实用方法系统的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实验动物常用指标的检测方法!抛砖引玉:一.体重的测量方法动物体重的测量一般使用普通天平或电子天平等称量仪器,在称量前应禁食(不禁水),以减少食物对体重的影响。
如果进行长期的实验时,应每隔7~10天称量一次。
小鼠、大鼠:称量可用普通的天平或者电子秤称重。
兔、豚鼠:可直接放在婴儿秤上称重,从婴儿秤圆形刻度盘上读取动物体重。
犬:经训练后可直接放在磅秤上称重。
未经驯服的犬,先将犬嘴绑好,由实验员把犬抱起站在磅秤上称重,记下读数,减去实验员体重,即为动物体重。
二.体温的测定方法动物体温测定可采用普通体温计(肛表、口表)或半导体温度计,为防止测定过程中动物挣扎,以至于挫伤肠壁或折断体温计,在测定前应先固定好动物。
肛表测温可由实验者右手固定体温计,3分钟后取出观察读数。
半导体点温度计在测定时可立即从温度表上读取温度数。
测定温度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检查肛表水银柱是否已甩下来,半导体点温度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位。
(2)环境温度对动物体温的测定有一定的影响,一般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8~28℃。
(3)测量温度时应连续测定2~3次,取平均值。
(4)插入直肠的深度取决于动物的大小,犬、猫、兔3.5~5cm,豚鼠3.5cm,大鼠、小鼠1.5~2.0cm。
为了使插入深度一致,可用胶皮管套在温度计上,作为“限止环”。
(5)每次测定时间要一致。
一般体温计放入直肠内固定时间为3分钟,而每天测定的时间也大致一样,如第一次在上午测定,以后均应在上午测定。
常用兽医实验室诊断方法

附录三常用兽医实验室诊断方法对于家畜的血液、尿液、粪便等,进行物理、化学检查,或借助于显微镜,以观察其有形物质及细胞,经常能得到关于临床诊断所需要的重要材料或数据。
所以,临床检验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临床兽医师除了必须了解常用临床检验的应用时机和解释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外,还要能够亲自操作。
在进行检验工作时,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反复实践,力求准确。
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以防止差错。
并将检验结果应和系统的临床检查密切结合,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一、血液检验血液常用检验项目有:红细胞沉降速率(血沉)、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压积的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计数等。
(一)血液的采取与抗凝采血的部位和方法根据检验项目、所需血量和动物种类的不同,可分为毛细血管采血法、静脉采血法和心脏采血法。
【毛细血管采血法】常用血液检验项目中除血沉测定和红细胞压积测定需较多量的血液外,其他各项测定用血量较少,均可在耳尖、耳缘及耳静脉处按毛细血管法采血。
采血前,先将局部剪毛,要尽量剪短,再用酒精棉球消毒,待酒精挥发、干燥后,用消毒的干燥针头迅速刺入消毒部位约2~3mm深,让血液自然流出。
如血液不易流出时,可在刺入部的上方稍加按压,但勿用力强挤,以免混入过多的组织液。
开始流出的第1滴血,可用于制作血片;然后用干棉球擦去局部的剩余血液,利用重新流出的第2滴血液作红、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若利用第3滴血液时,仍然要将第2滴血液的剩余部分擦干,使局部皮肤干燥,否则以后流出的血液易分散,不能形成滴状,不易吸取。
对犬、猫等小动物耳缘采血时,可在局部剪毛、消毒后,涂布一层凡士林,然后在局部刺入,流出的血液易成滴状,便于吸取。
利用毛细血管血液时,取血动作要迅速,可做多项测定,如果操作不熟练,动作缓慢往往引起血液凝固。
利用毛细血管血液作多项测定时,一般应先作红细胞计数测定,后作血红蛋白或白细胞数测定。
【静脉采血法】马、牛、羊可由颈静脉采血(具体部位和方法,见注射法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02-19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61-1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检疫规范SN/T 1129-2007
SN/T 1129-2007
2007-08-06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61-2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操作规程SN/T 1905-2007
SN/T 1905-2007
44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检疫技术规范
SN/T 2850-2011
SN/T 2850-2011
2011-02-25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45
草鱼出血病检疫技术规范DB 43/307-2006
DB 43/307-2006
——
46
流行性溃疡综合症检疫技术规范
SN/T 2120-2008
SN/T 2120-2008
2004-2-15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14
H5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RT-PCR检测方法
GB/T 19438.2-2004
GB/T 19438.2-2004
2004-2-15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15
H7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RT-PCR检测方法GB/T 19438.3-2004
GB/T 19438.3-2004
2004-2-15
虾黄头病检疫技术规范SN/T 1151.4-2011
SN/T 1151.4-2011
2003-05-28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40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操作规程
SN/T 1476-2004
SN/T 1476-2004
2004-11-17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41
对虾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聚合酶链反应操作规程
GB/T 18936-2003
2003-01-10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12
禽流感病毒通用荧光RT-PCR检测方法
GB/T 19438.1-2004
GB/T 19438.1-2004
2004-2-15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13
禽流感病毒NASBA检测方法
GB/T 19440.1-2004
GB/T 19440.1-2004
动物检验科检验方法一览表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备注
1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诊断方法GB/T 18090-2008
GB/T 18090-2008
2008-12-31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2
口蹄疫诊断技术
GB/T 18935-2003
GB/T 18935-2003
2003-01-10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
——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50
古典猪瘟检疫规程SN/T 1379-2010
SN/T 1379-2010
2010-11-01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51
非洲猪瘟诊断技术GB/T 18648-2002
GB/T 18648-2002
2002-02-19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52
伪狂犬病诊断技术GB/T18641-2002
SN/T 2701-2010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26
新城疫病毒荧光RT-PCR检测方法DFB03-2006
DFB03-2006
2006-07-20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27
猪流感病毒荧光RT-PCR检测方法DFB09-2007
DFB09-2007
——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28
《陆生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手册》马疱疹病毒
——
——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29
猪传染性胃肠炎诊断技术NY/T 548-2002
NY/T 548-2002
2002-08-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56
猪水泡病检疫技术规范SN/T 2702-2010
SN/T 2702-2010
2010-11-01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57
水泡性口炎检疫技术规范SN/T 1166-2010
SN/T 1166-2010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16
H9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RT-PCR检测方法
GB/T 19438.4-2004
GB/T 19438.4-2004
2004-2-15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17
鸡伤寒和鸡白痢诊断技术NY/T536-2002
NY/T536-2002
2002-08-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18
动物衣原体病诊断技术NY/T 570-2002
2010-11-01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58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检疫技术规范SN/T 1447-2011
SN/T 1447-2011
2011-05-31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59
牛副结核病检疫技术规范SN/T 1084-2010
SN/T 1084-2010
2010-11-01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60
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GB/T 18645-2002
21
马流产沙门氏菌凝集试验方法SN/T1164.1-2011
SN/T1164.1-2011
2002-08-27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22
新城疫中强毒株荧光RT-PCR检测方法SN/T1686-2005
SN/T1686-2005
2005-09-30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23
水貂阿留申病对流免疫电泳操作规程
SN/T1314-2003
猴沙门氏菌检验操作规程SN/T 1169-2002
SN/T 1169-2002
2002-11-25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30
猴志贺氏菌检验操作规程SN/T 1168-2002
SN/T 1168-2002
2002-11-25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31
赤羽病检疫技术规范SN/T1128-2007
SN/T1128-2007
2005-09-27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53-3
猪链球菌2型三重PCR检测方法
GB/T 19915.4-2005
GB/T 19915.4-2005
2005-09-27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54
猪传染性胃肠炎检疫规范SN/T 1446-2010
SN/T 1446-2010
2010-05-27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55
GB/T18641-2002
2002-02-19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53-1
猪链球B/T 19915.1-2005
2005-09-27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53-2
猪链球菌2型PCR定型检测技术
GB/T 19915.3-2005
GB/T 19915.3-2005
2011-05-31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37
锦鲤疱疹病毒病检疫技术规范
SN/T 1674-2011
SN/T 1674-2011
2011-05-31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38
贝类检测方法普通RT-PCR和荧光RT-PCR方法
SN/1635-2005
SN/1635-2005
2005-08-18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39
SN/T 1165.1-2002
2002-11-25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64-3
蓝舌病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操作规程SN/T 1165.2-2002
SN/T 1165.2-2002
2002-11-25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65
牛胎儿毛滴虫检验方法SN/T 2694-2010
SN/T 2694-2010
2010-11-01
SN/T 1088-2010
2010-11-01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68-2
山羊和绵羊布鲁氏菌病检疫规程
SN/T 2436-2010
SN/T 2436-2010
2010-11-01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69
新城疫检疫技术规范SN/T 0764-2011
SN/T 0764-2011
2011-05-20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NY/T574-2002
2002-08-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9
兰舌病诊断技术
GB/T 18636-2002
GB/T 18636-2002
2002-02-19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10
新城疫诊断技术
GB 16550-1996
GB/T 16550-2008
2008-12-31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11
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GB/T 18936-2003
2008-09-04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47
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检疫规范
SN/T 2625-2010
SN/T 2625-2010
2010-05-27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48
贝类包拉米虫病检疫技术规范
SN/T 2434-2010
SN/T 2434-2010
2010-01-10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49
《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派琴虫病
2006-01-26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62-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聚合酶链反应操作规程SN/T 1918-2007
SN/T 1918-2007
2007-05-23
国家质量监督总局
63-1
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检疫技术规范SN/T 1315-2010
SN/T 1315-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