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关键语句
对“关键语句”的一些浅思考

◆备教视野对“关键语句”的一些浅思考◎刘思远(鄠邑区南关初级中学,陕西西安710300)摘要:从阅读的本质与过程出发,结合读者与作者两个维度,从读者水平、阅读目的、文本体式和文章写法四个方面对关键语句进行梳理和论述,发现何为关键语句其实是一个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复杂问题。
教师只有多角度、多层面对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进行理解和把握,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指导和训练学生掌握这一有用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
关键词:阅读 关键语句 读者 作者部编本语文教材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以七年级语文教材为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一般语文能力,关注具有普遍意义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如朗读、默读、精读、略读和浏览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编者曾多次提示和要求学生关注关键信息,留意并圈画出文中的关键语句。
如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的单元说明和《植树的牧羊人》一课的课前预习,就都指出要关注和勾画出文中的关键语句。
的确,关注文中的关键语句,对于了解文章大意、理清作者思路、明确写作意图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确是一种不错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
但可惜的是,对于何为关键语句,我们应该怎样关注文中的关键语句,教材却语焉不详。
以其昏昏,焉能使人昭昭?如果作为教师的我们对于何为关键语句都理解得不够深刻,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很好地掌握这一阅读方法呢?那么究竟何为关键语句?让我们先从阅读的过程和本质出发,试着对这一问题进行梳理。
阅读本质上是一种交流和对话。
如果用不太严格的定义来讲,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与作者通过文本进行交流与对话的过程。
一方面,读者的阅读水平、阅读目的会影响阅读以及对话的效果;另一方面,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法、文本体式与作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也会影响阅读和对话的顺利进行。
道理很简单,如果不是好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就不会做到真正的“倾听”,从而弄明白文本与作者的“所言”。
分析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分析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一、例题回放,明确题型例1:揣摩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说说它达效果.(2008年重庆中考《别踩疼了雪》)例2:请你分析选文第1段中加点词语“慢腾腾”的表达效果.(2009年沈阳中考《迷雾灯塔之光》)例3:联系上下文,如何理解第16段中加点词“断层”的含义.(2010年锦州中考《六床病人》)【常见题型】1、怎样理解(解读)这句话的含义。
2、分析句子在表达上的作用(表达效果或或表达上的好处)。
二、例题引领,总结方法1、分析关键词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例1、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朱自清《背影》)请分析“聪明”的含义和作用。
答案:这里的“聪明”就是笨,愚蠢,是形容词的褒词贬用,突出地表现出因未能真正理解父亲爱心的产生的自责和愧疚之情。
答题角度一:感情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或词语的感情色彩减弱。
例2: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
(丰子恺《白鹅》)请分析“厉声呵斥”的含义和作用。
答题角度二:修辞手法词语使用了某种修辞,常见的是比喻和拟人。
例3: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鲁迅《孔乙己》)请分析“排”的含义和作用。
答案:“排”是孔乙己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孔乙己在那些短衣帮面前显示阔气,炫耀自己有钱的样子,表现出他在有了酒资之后的迂腐之气例4:这类地主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有味。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答案:“看也不看”写出地主对这类饭食的厌恶,“有滋有味”写出我们的喜爱,使用对比,突出表现出了母亲的勤劳、聪慧能干,善持家务的性格特点,表达了对母亲巧于持家的敬佩之情。
答题角度四:写作手法联系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等分析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答题思路】感情色彩修辞手法+表现情感(表现内容)人物描写写作手法2009河南省中考阅读练习1:阅读《北京时间不到点》,并回答问题。
赏-析-关-键-语-句ppt课件.ppt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一、关键语句的含义
二、关键语句的位置
三、关键语句的作用Fra bibliotek四、关键语句的运用
五、关键语句的意义
赏析关键语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一、什么是关键语句?
赏析关键语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关键语句是指能提示文章的主旨、 集中体现段落及文章的中心的句子。
赏析关键语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五、关键语句有什么意义?
赏析关键语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关键语句可以使文章主旨鲜明,情 感丰富,表达内容生动形象。
2、一段话的大意需要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 进行概括。
如,课文《花钟》: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 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 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 关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 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 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 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 美丽的笑脸……
赏析关键语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1、关键语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如,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 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 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也是非常保贵的 肥料。
赏析关键语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赏析关键语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四、赏析课文《荷花》片段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 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 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 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 要破裂似的。
关键语句的赏析

关键语句的赏析课堂随练(一)、句子赏析的切入点: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3、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4 从句式角度赏析句子5 从标点符号角度赏析句子(二)、赏析句子的方法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词语赏析步骤:①、从句子中找出生动形象的动词、形容词、四字词语;②、具体分析这些词语分别体现了人或事物的什么特点或状(情)态,表达了(对象)的(特征、精神、情感)练习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第一类:比喻句⑴比喻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
比喻句赏析格式:本句把“______ ”(本体)比喻成“______ ”(喻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本体______的特点,(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表达了(对象)的(特征、精神、情感)。
练习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
第二类:拟人句⑴拟人是把物当成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等。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拟人句赏析格式: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______的特点(情态等)给人以______的感受。
表达了(对象)的(特征、精神、情感)。
练习:赏析下面句子①、春天,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②、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关键语句的赏析课堂随练(一)、句子赏析的切入点: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3、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4 从句式角度赏析句子5 从标点符号角度赏析句子(二)、赏析句子的方法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词语赏析步骤:①、从句子中找出生动形象的动词、形容词、四字词语;②、具体分析这些词语分别体现了人或事物的什么特点或状(情)态,表达了(对象)的(特征、精神、情感)练习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把握“关键语句”浅析

“ 关键语句 ” 比是我们开启文章“ 好 灵魂 ” 的一把 “ 钥匙” 。如果
我们在阅读 和欣赏 文章时 , 能够很 好地把握住这把 “ 钥匙” 那么 , ,
苏州园林的特点 , 语言极其精练而又形象生动。 例( )“ 6: 各种花含的色素和酸 、 碱的浓度不一样 。 花的颜色就有 深有浅 , 不浓有淡 , 有的还会变色。” 仇春霖的《 ( 万紫千红的花》 这 )
2在说 明性 的文体 中, ) 有些语 句点明了事物的特征 , 或者 阐明 了事理的规律 , 而且往往 以中心句的形式 出现 , 比较容易把握。
例( )“ 4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 , 而且 结构坚固 , 能几十年几百年
匙” 。如果我们在 阅读 和欣 赏文章 时, 能够很好地 把握住这把“ 钥
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很 明显 , ) 这个句子鲜 明地表达 了作者的主张
和观点 , 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 也是最为关键 的语句。 例( )“ 要靠想来指导 ; , 8 :做, 想 要靠做 来证 明。想和做是紧密
味, 或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 , 尤其是有些议论性的语句 , 往往点 明和
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 , 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像这样的一些语句 ,
例( )“ 9 :但是 它伟岸 , 正直 , 朴质 , 严肃 , 也不缺乏温和 , 更不用
提 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 ,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茅盾的 《 ( 白杨礼
赞》 表面上看上去 是赞美树 , ) 但它极 富内涵 , 质上礼 赞人 , 实 蕴含
着无限的含蓄美 , 的是嚼头 , 有 有的是 品味。
例 (O : 界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世界上 1 )“ 世 有不经过光射 日晒而成熟 的果实吗?”刘增 山的《 ( 秋魂 ・ 秋实》 “ ) 它 是在想 : 既然生命 已有了一个不寻 常的开头 , 就应 当有一个不寻常
朱自清《背影》重点语句赏析

朱自清《背影》重点语句赏析
朱自清《背影》重点语句赏析
1、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这句话出现在车站送别一段。
文中从两方面着笔写父子车站送别。
父亲对儿子是无微不至的,他为儿子做了一切。
儿子对父亲的这一举动在开始时并不理解,还在内心暗笑他的“迁”。
“背影”的出现,使儿子清楚地看到了一颗慈父的爱子之心,终于完全理解了父亲。
在这句话中一定要理解“聪明”一词的意思,这是反语。
这句话表达了儿子的自责和内疚,悔恨自己的幼稚无知,真正懂得了父爱。
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分本题考查的是勾画关键词语的能力。
勾画和圈点关键词语也是理解课文的`一种途径,是阅读中动手动脑的好办法,有帮助思考、促进理解的作用。
所谓关键词语,要从两方面理解:
⑴能具体体现文章中心的词语;
⑵有深刻含义的词语。
对于关键性的语句,在阅读时要画出来,以突出其重要,并仔细体味这个句子、词语的意思。
动词:走、探、攀、缩、微倾。
作用:这些动词表达出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以及他对儿子的深厚感情。
昆虫记第二章语句赏析

昆虫记第二章语句赏析摘要:I.引言- 介绍《昆虫记》第二章的背景和主题II.赏析关键语句- 分析第一句话:“当我面对池塘,凝视着它的时候,我可从来都不觉得厌倦。
”- 分析第二句话:“在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
”- 分析第三句话:“在充满泥泞的池边,随处可见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暖和的池水中嬉戏着,追逐着;有着红色肚皮的蝾螈也把它的宽尾巴像舵一样地摇摆着,并缓缓地前进;在那芦苇草丛中,还隐藏着许多不知道名字的小虫子。
”III.总结与反思- 概括本章的主题和意义- 探讨作者通过昆虫的生活习性所传达的人生哲理正文:《昆虫记》第二章以池塘为背景,描绘了其中丰富多样的昆虫生态。
通过作者的观察和描绘,我们得以一窥这个生机勃勃的小世界。
在这一章中,作者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语句,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神秘而充满生机的池塘之中。
首先,作者写道:“当我面对池塘,凝视着它的时候,我可从来都不觉得厌倦。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池塘的深厚感情,也奠定了全章的基调。
通过这句话,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昆虫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其次,作者描述了池塘中的昆虫:“在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
”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昆虫生活状态的关注,同时也传达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哲理。
这句话还暗示了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它们虽然渺小,但同样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作者详细描绘了池塘边各类昆虫的生活场景:“在充满泥泞的池边,随处可见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暖和的池水中嬉戏着,追逐着;有着红色肚皮的蝾螈也把它的宽尾巴像舵一样地摇摆着,并缓缓地前进;在那芦苇草丛中,还隐藏着许多不知道名字的小虫子。
”这句话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示了昆虫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总的来说,《昆虫记》第二章通过作者对池塘中昆虫的描绘,展示了生命的繁多和活力。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让我们对昆虫的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
小学语文关键语句品析方法指导的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关键语句品析方法指导的实践研究一、引言语文学习在小学阶段占有重要地位,而语文中的关键语句往往是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关键。
如何对关键语句进行品析,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小学语文关键语句品析方法指导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关键语句品析,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相关理论分析1. 关键语句的定义关键语句是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点睛之笔作用的句子,它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或者突出文章的重点。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理解关键语句对于把握文章的主旨和重点至关重要。
关键语句品析方法主要包括识别关键语句、理解关键语句和运用关键语句三个方面。
识别关键语句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初步确定文章中的关键语句;理解关键语句是指学生通过分析关键语句的语义、结构和逻辑关系,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运用关键语句是指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找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加以运用。
关键语句品析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对关键语句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重点,提高其阅读理解水平。
三、实践研究1. 研究背景本次实践研究选取了某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中的一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这篇课文中关键语句的品析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取了课堂教学实验法,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指导学生进行关键语句品析。
结合问卷调查和学生阅读理解测验,对研究结果进行量化分析。
3. 研究内容(1)识别关键语句在课文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识别标点符号、语调等方法,初步确定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如“小蝌蚪知道了,他们还是妈妈的儿女。
”等。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逐句进行分析,从词义、语法、逻辑关系等方面深入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引导学生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找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运用,如“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小蝌蚪最终找到妈妈的方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语句的表达作用
• • • • • •
关键语句 1.点明主旨的句子 2.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 3.总结全文的句子 4.引用的句子 5.起过渡作用的句子
关键句段的作用
• 1.从结构上回答 • 2.从内容上回答 • 3.从语言上回答
结构上(明确位置 、把握作用)
• 1.位于开头: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起下 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 的兴趣或思考 • 2.位于中间: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下 文 • 3.位于文墨: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照应前 文、照应标题)
小练笔:《他打开了我的 心灵》讲的是一位母亲 和她的孩子们共同帮助 了位陷入饥饿的陌生人 的故事。
在一次演讲会上,我的儿子向听众们讲述了这个 故事。他在最后总结时说道:“那件事对我影响很大, 它让我懂得,不管一个人的外表是怎样的,他们的内心 都应该充满善意、同情和包容。是那个陌生人打开 了我的心灵。”
内容上的作用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 抒发自己的情感而写的,因此我们要联系 内容,从情感上来理解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语言上的作用
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等方面分 析句子的作用。
《心中的七彩调色板》
讲的是“先天性色盲”尼尔在妈妈的鼓励下 用心感受色彩,最终成了一名画家。
尼尔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在回家的路上,他 看到街道上的鲜花格外娇艳,街边商店装饰的彩 纸和彩灯也灿若繁星。尼尔对自己说:“是的,我 心中有个调色板,我可以用它给我周围的人和物 都涂上绚丽的色彩。 此后,尼尔的衣服不再只是黑白两色,人也 变得开朗起来,与伙伴们融洽的交往让他知道曾 经的逃避是多么愚蠢的行为。他在美术科上也 变得活跃起来,他认真地用画笔描绘各种物体---他相信它们有着绚丽的颜色。
问题:赏析划线的句子
• 从内容上,这句话写了尼尔战胜了内心的自卑, 勇敢地和大家交流后,灿烂的心情和内心的自 信。 • 从结构上,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了点明中心的 作用,尼尔也是从这一刻起,开始战胜自我,拥有 自信,走向成功的。 • 从语言上,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 写出了尼尔走出了”先天性全色盲症“给自己 带来的心理阴影。
问题:文章引用“我“儿子的话语作总结,请从内容 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结尾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