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桂林山水甲天下 1教案 长春版
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16.桂林山水甲天下(说课稿)【新版】

16.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说教材。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长春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中第五板块第三课。
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游览桂林山水的所见所闻。
课文直接描述桂林山水的句子并不多,而是着重通过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名句、一些古老的传说以及民谣等从另外一个角度为我们叙述桂林山水是“中国风景的一大奇观。
”作者引用了传说、诗歌、民谣,使桂林山水更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与大自然的亲近和谐。
说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通过引用典章来介绍名山奇景的表达方式。
3、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以及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①、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桂林山水特点的。
②、是从那些引用的典文章中体会作者对祖国名山奇景的热爱之美。
二、说教法。
在教学引导中,我按“读、思、评、品、悟”五个步骤进行。
前四步是基础,只要我对这几步工作做扎实了,学生自然就能对作品有所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参与到作品中,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领悟。
这个过程不仅是学生准确客观地再现作者的创作本意,而且是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发现作品中的种种意义,并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悟、生活阅历、文化素养,吐故纳新,形成新的价值取向,从而完成在阅读过程中对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三、说学法。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四、说过程。
(一)、激情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桂林吗?那里可是个景色秀丽的地方。
我们这节课学习有关桂林山水的一篇文章——桂林山水甲天下。
这一环节,我先激情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
学生才能够从欣赏美入手,了解课文。
2、板书课题。
(二)剖析课文1、全文是围绕两个字来叙述桂林山水的,这两个字是什么?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同学们思考:文中是如何评价桂林山水的?为什么这么说?画出具体的句子。
2019长春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6.桂林山水甲天下(教案)1

《桂林山水甲天下》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一类生字,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有感情朗读。
2.了解桂林山水奇观,从而产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基础知识掌握的生词有:各有千秋戛然而止百嶂千峰心惊肉跳三、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本文是学生在继《桂林山水》之后又一次走进了桂林山水,两篇文章的侧重点不同。
本文叙述了桂林山水的形成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更增添了奇特地貌形成的神秘。
接着又用一个传说故事来描写了独秀峰的奇特,叙述手法颇为相似。
最后描写了小县城阳朔的美丽和奇妙。
本篇文章不仅有对桂林山水的具体描写,还加入了大量的传说故事,这会让学生更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了解桂林的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文中的传说故事,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和奇特。
3.教学突破点:通过自学的方式了解课文内容,搜集资料探究桂林山水的形成过程。
四、教法设计第一课时1.导入:同学们,我们曾经学习过《桂林山水》,让我们回忆一下,谁能给大家背背其中的一段,说说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今天我们来学习朵云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看看你会有什么新的感受?2.整体感受课文。
(1)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
(2)画出文中的生词,交流其含义。
(3)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3.学习基础知识。
第二课时1.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这一段。
(2)说一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桂林山水的奇特和形成)(3)从什么地方能看出桂林山水的奇特,为什么说桂林山水是一个奇观?在文中找一找。
指导读。
(4)它的形成作者是怎么写的?(传说故事)自读,讲一讲。
(5)结合资料讲一讲桂林山水真正的形成原因是什么?2.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1)根据刚才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自学这一段。
(2)交流学习成果,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3.学习课文的最后一段。
(1)从两个方面来汇报学习。
(阳朔的优美和奇妙)(2)从哪些语句中看出了优美,说说自己的理解,并读一读。
(3)什么地方写出了阳朔的奇妙,读读相关的句子。
语文长春版第十册《桂林山水甲天下》word教案

5、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并及时指正。
6、重点指导朗读,同时学习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7、请学生观察生字,说一说哪几个容易写错。
三、整体感知,初步感受
1、作者在文中具体描写了哪几处景物?
2、让学生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甲天下乡》教学设计方案
作者单位及姓名:通榆县瞻榆镇义慈小学:包铁志
电子邮箱:2467665399@
一、教学课题《桂林山水甲天下》
二、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语文
2、课时:1课时
3、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i?ct=201326592&cl=2&nc=1&lm=mp;fm=index&pv=&z=0&ie=utf-8&word=%E6%A1%82%E6%9E%97%E5%B1%B1%E6%B0%B4%E9%A3%8E%E6%99%AF%E5%9B%BE%E7%89%87&f=3&oq=%E6%A1%82%E6%9E%97%E5%B1%B1%E6%B0%B4&rsp=0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体会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意的巧妙。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的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并借助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品读文中生动的词语和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意的巧妙,感受文中所表达的热爱桂林山水,赞美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019年语文长春版第十册《桂林山水甲天下》word教学设计

2019年语文长春版第十册《桂林山水甲天下》word教学设计一、概述《桂林山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第八课。
这篇课文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水:静、清、绿;山:奇、秀、险),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
1、学习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训练学生学习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
3、通过读文和品词析句,让学生感情桂林山水的美,陶治学生美的情操,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学习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基本技能在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训练学生学习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
3、感情与体验通过读文和品词析句�让学生感情桂林山水的美�陶治学生美的情操�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这个班学生思维活跃,能够非常熟练地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用网络留言板进行写作,阅读的兴趣和表达的愿望比较强烈;学生对写景课文的学习非常感兴趣;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建立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课堂氛围。
本课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
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
本课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
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1、教学环境:电教室。
2、资源准备:教学PPT课件、桂林山水的图片。
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桂林山水是我国秀丽山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
那桂林山水的美到底美在哪儿,作者是怎样用他神奇的笔把这个“美”描绘出来的呢?今天,老师跟同学们一起,随作者去看一看桂林的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教案

桂林山水甲天下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特点和意义。
使学生掌握桂林山水的形成原因和主要景点。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桂林山水的形成原因桂林山水的主要景点介绍第二章:教学方法和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桂林山水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展示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2 教学手段使用PPT、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桂林山水的相关知识。
利用地图和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3.1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第二步:讲授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和特点(10分钟)第三步:讲解桂林山水的形成原因(10分钟)第四步:介绍桂林山水的主要景点(10分钟)第五步:学生讨论和提问(5分钟)3.2 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讲授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和特点:10分钟讲解桂林山水的形成原因:10分钟介绍桂林山水的主要景点:10分钟学生讨论和提问:5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思4.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提问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桂林山水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结合学生的反馈和自我评价,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整和改进。
4.2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5.1 教学资源使用PPT、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桂林山水的相关知识。
利用地图和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5.2 参考资料《桂林山水甲天下》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网络资源,如旅游网站、地理学科网站等。
学术期刊论文,关于桂林山水的形成原因和特点的研究。
桂林山水相关的书籍和文献资料。
桂林山水甲天下教案

桂林山水甲天下教案教案标题:桂林山水甲天下教案目标:1. 了解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文化背景。
2. 通过图片、视频和讲解,培养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利用地图或世界地理知识,向学生介绍桂林的地理位置,并解释桂林山水的特点。
2.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桂林山水的美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主体: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张桂林山水的图片,然后用英语描述图片中的景色和感受。
鼓励学生使用形容词和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描述的效果。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选择的图片,并向全班介绍他们的描述。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给予评价。
5. 视频观看:播放一段关于桂林山水的旅游宣传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感受桂林山水的魅力。
观看结束后,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视频中景色的印象和感受。
拓展:6. 跨文化交流:让学生分成小组,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学生进行线上交流,分享桂林山水的美景和文化。
学生可以使用英语或其他外语进行交流,了解不同文化对桂林山水的看法和感受。
总结:7. 综合讨论:引导学生回顾整堂课的内容,总结桂林山水的特点和重要性。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桂林山水的喜爱和向往,并提醒他们保护和珍惜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教案评估:- 学生的小组描述和展示是否准确、生动?- 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是否能积极参与和表达观点?- 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是否提高?教案扩展:-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桂林山水的美景。
-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如写一篇关于桂林山水的短文或设计一张旅游海报。
教案资源:- 桂林山水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 桂林山水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资料。
- 在线交流平台或工具。
教案注意事项:- 确保教案中使用的图片和视频符合版权规定。
- 鼓励学生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和观点,促进友好交流。
- 适当调整教案中的活动和内容,以适应不同年龄和能力水平的学生。
[长春版《桂林山水甲天下》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长春版《桂林山水甲天下》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76c4971ec3a87c24128c450.png)
《[长春版《桂林山水甲天下》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摘要:诵g 阁g,.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朵云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是国山水风景奇观教学目标.学会课9要会写生认识9生并借助词理词语课思.系上下了课关桂林山水甲天下传说故事可以增强景区神感3.凭借课语言材感受作者对桂林山水真诚赞美对祖国河山热爱.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教学重了行顺序并学会迁移作能学以致用教学难学会抓住特描写景物课安排课教学程课、导入新课桂林是我国广西座美丽城市也是著名游览胜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游客前往参观旅游什么呢?因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美称这美称背有哪些美丽传说呢?今天咱们共走进朵云《桂林山水甲天下》二、初指导.由课要()画出生准音顺课()画出生词及不理词语系上下理.检学情况()生词教师正音()指名音呕(ǒ)、朔()、供gōg 袍诵g 阁g(3)指名试课了掌握情况3.全班通课思考分段交流段()介绍桂林山水形成传说二段()桂林山水甲天下名称由三段(3~5)独秀蜂及桂林石头四段(6)写阳朔山水甲桂林.质疑问难三、再课整体感知二课、导入.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朵云桂林山水甲天下师下面给学们两分钟默再重温课并思考你从了到哪些容?(考学生从原迅速提取信息能力)(桂林山水是国山水风景奇观;桂林山水形成传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美称又关独秀峰传说;阳朔山水奇景)对有整体把握接下咱们具体看看这语言景物描写结构安排上有何特二、精课.全围绕两展开全这两是什么?(是奇观).谁段?其他学思考问题什么说桂林山水是国山水风景奇观?段是如何体现?(首先段开头句话总说接着分别介绍山奇水秀山与水融合说明桂林山水是山水奇景外作者段向者介绍桂林山水形成传说这与前面直接写桂林山水奇美正面描写不可以认是侧面描写突出桂林山水奇) 3独秀峰如何体现奇观?先(首先是独秀峰身孤峰屹立平地拔起其次还有关独秀峰传说桂林石头有神守增强了它奇)阳朔县山水风光又是怎样体现奇观?(段首总说这里山水风光比桂林还要其妙接着通山峰奇翠水清迂回有许多名胜童山寿阳山迎江阁等增强其奇) 5 学朗这段然回答问题 6请结合课容说说作者是按照怎样顺序介绍桂林山水?(这思路特别清晰与作者选取写景顺序有关学生写作候尤其是写景必须头脑构思景物描写顺序)全按照总分顺序先总写奇观再分别描写桂林山水、独秀峰和阳朔县奇观而且每段段首也是先总说分说给人感觉思路特别清晰7不仅结构紧凑思路清晰而且语言也很优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请你出你任写精彩句子谈谈你感受?段这里山都是座座孤峰有像竹笋有像玉簪有像宝瓶有像剑戟有象公鸡有像骆驼有像观音有像老人有像吸水象有像横卧花瓶(综合运用比喻排比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写出了孤峰千奇怪增强行气势)再比如写到童山很像宽袍袖童捧诵寿阳山形状宛如含苞待放莲花形象传神(学生可以胆谈己体会学会欣赏借鉴教师要尽力鼓励学生)三、拓展练习用段话写写乡某处景物要写出特另外要写景顺序不少00咱们再回味这有感情掌握语速声朗遍。
《桂林山水甲天下》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甲天下》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同学们,老师布置大家课前收集、阅读了有关描写祖国自然景观的文章,想一想:哪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2.今天,我们来欣赏桂林山水。
播放配乐多媒体课件或出示挂图,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3.导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提问:“甲天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读交流,感悟语言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读完后,同座交流,谈谈各自的感受。
2.组织交流,各自谈体会。
3.结合学生的感受,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投影或录像中漓江的水;或者用多媒体课件,先后配乐展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的水。
问: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呢?(2)自由练习朗读,然后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水的静、清、绿。
(3)齐读课文,提问:漓江的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那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点呢?(1)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或录像,同时配乐教师范读;或用多媒体课件,先后播放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的山,并同步配乐朗读课文。
(2)自由练习朗读,然后组织朗读比赛,结合赛前提建议、赛后评议,教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的奇、秀、险。
(3)指名配乐朗读。
5.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同时出现第四自然段的文字,教师由“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导读课文。
或者多媒体课件展示游客乘竹筏畅游桂林山水的动画,同时出现文字。
(1)引导学生质疑。
(2)引导朗读、感悟、解疑。
重点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再读第四自然段,引导读出陶醉之感。
三、自主质疑,拓展延伸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想象的丰富,用词之精妙。
(1)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选一座山峰,发挥想象说话。
(2)比较二、三两段,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感悟比较衬托的写法并注意分号的用法,然后指导背诵第三自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桂林山水甲天下 1教案长春版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识9个生字,并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了解课文中关于“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传说故事可以增强景区神秘感。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真诚的赞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行文的顺序,并学会迁移,在作文中能学以致用。
教学难点
学会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桂林,是我国广西的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参观旅游。
为什么呢?因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称。
这个美称的背后有哪些美丽的传说呢?今天咱们共同走进朵云的文章《桂林山水甲天下》。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画出生词及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教师正音。
(2)指名读,注意读音呕(ǒu)、朔(shuò)、供gōng 袍páo 诵sòng 阁
gé。
(3)指名试读课文,了解掌握情况。
3.全班通读课文,思考分段交流
第一段(1):介绍桂林山水形成的传说。
第二段(2):“桂林山水甲天下”名称的由来。
第三段(3~5):独秀蜂及桂林石头。
第四段(6):写阳朔山水甲桂林。
4.质疑问难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朵云的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下面给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默读再重温课文,并思考你从文中了解到哪些内容?(考查学生从原文中迅速提取信息的能力)
(桂林山水是中国山水风景的一大奇观;桂林山水形成的传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美称的又来,关于独秀峰的传说;阳朔的山水奇景。
)
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接下来咱们具体看一看这篇文章在语言,景物描写,结构安排上有何特点。
二、精读课文
1.全文围绕两个字来展开全文,这两个字是什么?
(是奇观)
2.谁来读读文章的第一段?其他同学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桂林山水是中国山水风景的一大奇观?在文章第一段是如何体现的?
(首先文章第一段开头的第一句话,总说。
接着分别介绍山奇,水秀,山与水的融合,来说明桂林山水是山水奇景,此外作者在第一段向读者介绍桂林山水形成的传说,这与前面直接写桂林山水奇美正面描写不同,可以认为是侧面描写突出桂林山水的奇)
3.独秀峰如何体现“奇观”?
(首先是独秀峰本身孤峰屹立,平地拔起。
其次还有一个关于独秀峰的传说,桂林石头有神守,增强了它的“奇”)
4.阳朔县山水风光又是怎样体现奇观的?
(段首总说这里的山水风光比桂林还要其妙。
接着通过山峰奇翠,水清迂回。
有许多名胜:书童山,寿阳山,迎江阁等增强其“奇”)
5. 找同学朗读这一段,然后回答问题
6.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桂林山水的?
(这篇文章思路特别清晰,与作者选取的写景顺序有关。
学生写作的时候,尤其是写景文章必须在头脑中构思好景物描写的顺序。
)
全文按照总分的顺序,先总写奇观,再分别描写桂林山水、独秀峰和阳朔县的奇观。
而且每段段首也是先总说,在分说,给人的感觉思路特别清晰。
7.文章不仅结构紧凑,思路清晰,而且语言也很优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请你找出你任为写的精彩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文章第一段
这里的山都是一座座的孤峰,有的像竹笋,有的像玉簪,有的像宝瓶,有的像剑戟,有的象公鸡,有的像骆驼,有的像观音,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吸水的大象,有的像横卧的花瓶(综合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孤峰的千奇百怪,增强行文的气势)再比如写到书童山,很像一个宽袍大袖的书童在捧书诵读,寿阳山形状宛如含苞待放的莲花,形象传神。
(学生可以大胆谈自己的体会,学会欣赏借鉴,教师要尽力鼓励学生)
三、拓展练习
用一段话写一写家乡的某处景物,要写出特点来,另外要注意写景顺序,不少于400字。
最后咱们再来回味这篇文章,大家有感情,掌握好语速,大声朗读一遍。
附送: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桂林山水甲天下 2教案长春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识9个生字,并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了解课文中关于“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传说故事可以增强景区神秘感。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真诚的赞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文章行文的顺序,并学会迁移,在作文中能学以致用。
教学难点
学会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解题
1.导入课文。
2.解题。
二、初读课文
1.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来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
把不理解的词语抄出来。
3.检查预习。
检查字词预习情况、及课文阅读情况,及时纠错指正。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收获。
(注意强调正音字和区别字)
4.分自然段,指读课文,订正学生的错误读音。
5.默读并思考:课文写了桂林上水的哪些方面?把它们写在课文旁边。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及第二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思考: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处理排比句
2.从传说中你都读出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注意讲“传说”的语气。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简要概括“桂林山水甲天下”名称的由来。
四、小结本课内容
五、作业
1.书写生字。
2.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跟你们一起学习了《桂林山水甲天下》。
(板书:桂林山水甲天下)
2.师:通过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写了桂林山水形成的传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名称的由来、独秀峰以及阳朔山水甲桂林等几个内容。
并且学习了第一段及第二段内容。
第一段及第二段分
别写了什么内容呢?
(板书:桂林山水形成的传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名称的由来)
3.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其他几部分。
首先,我们来学习独秀峰。
(板书:独秀峰)
二、学习第三段
1.生快速地阅读第三段,师:本段写的什么景色?
(峰和石)
2.理解“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两句颜延之的诗,先找学生读再体会诗句的含义。
3.指导朗读“平地拔起”“孤峰屹立”的句子。
(学生先谈,然后向学生展示孤秀峰的图片,再直接感受)
4.为什么作者要写关于颜延之和桂林奇峰的传说?
(让学生深入思考,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5.独秀峰的石头有什么特点?“独”应该怎么解释?
三、学习第四段
师:桂林东南方有一个地方小县城,此地的山水风光怎样呢?(板书阳朔城)学生奇读第四段,教师随时指导。
师:如何理解“阳川百里尽是画,碧莲峰里住人家”的诗句?(从远处看阳朔的风光)
师:走进阳朔又看到了什么景色?
(山峰奇特苍翠,江水清澈迂回)
师:如何理解“迂回”两个字?
(引导学生通过查词典,理解字面意思,再结合原文来谈)
师:正如作者所说,阳朔名胜风景有很多,都有哪些呢?让我们共同走进阳朔的名胜风景,全班齐读。
生:书童山,碧莲山,大带字,迎江阁。
师:看到书童,碧莲两个词语,你是怎么想的?这两座山有什么来历吗?原文是怎么写的呢?
(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呈现给读者的是它的独到之处,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注意抓住景物特点,可以把学生的写景作文优秀的和差一些的找出优点与不足。
)
师:除了自然景物,作者还写到具有人文色彩的“大带字”和“迎江阁”。
又是怎样展开的呢?(找同学读)
(先整体后局部)
师:我们基本上理解了文章,现在咱们再来朗读整篇文章,并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桂林山水是中国山水风景的一大奇观?
(引导学生从全文出发思考问题)
师:写景的文章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桂林山水的?
小结:全文按照总分的顺序,先总写奇观,再分别描写桂林山水、独秀峰和阳朔县的奇观。
而且每段段首也是先总说,在分说,给人的感觉思路特别清晰。
拓展与运用:
学完这篇文章你一定有各方面的收获,对于写文章也应该有启发,请你写写家乡的某处景物,注意写景顺序,并抓住景物特点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