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城乡低保救助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调查报告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调查报告近年来,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现状,本文将展开一个全面的调查报告。
一、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发展历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阶层分化日益加剧,少数人的财富不断积累,而大多数的穷困者却面临贫困和生活问题。
以至于我国政府通过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正式启动了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
在迄今为止的20多年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逐渐完善。
各地政府也加大了财力投入,为广大民众提供更为具体、细致、有针对性的社会救助服务。
二、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现状目前,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已形成了七大类别:特困人员救助、低保救助、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劳动人民救济、优抚救助和社会福利建设,其中特困人员救助和低保救助是我国家庭困难群众的首要保障。
三、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亮点和不足亮点是:1)对社会救助全面覆盖,解除了大多数贫苦群众的燃眉之急,大力贯彻了一种新型民生扶贫机制。
2)建立社区化,精准化的救助体系和家庭服务机制,发挥人社部门在社区层面的积极作用,降低了办事难度,使贫穷群众能够尽快得到援助。
不足是:1)资金不足,难以满足救助对象的需求。
2)社会救助标准不够高,难以满足救助对象的需求。
3)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和管理制度尚未建立。
四、应对建议及展望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下面的建议可供参考:1)政府应该加大对社会救助的财政投入,提高救助标准和范围,保障每个贫穷的个体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2)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进行对社会救助评价与监控,记录和追踪社会救助的每一步流程、流程中的问题,调研社会救助的每一个环节及所需的程序或流程。
3)制定合理的管理员制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4)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加强法律的规范性和监管作用。
总之,我国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仍需不断完善和加强,才能真正地解决贫困人群生活所面临的问题,保证每个人都能过上幸福、健康、美好的生活。
低保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低保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引言:低保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救助制度,旨在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给经济困难的群体。
然而,我们也不可否认,低保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促进低保政策的更好落地和发展。
一、资金分配不均导致覆盖范围有限(段落标题1)资金分配是影响低保政策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前,在某些地区,由于财力紧张或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低保经费无法充分满足需求。
这使得很多符合条件的人未能享受到应有的帮助。
(段落标题2)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资金分配方面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增加财政投入:各级财政部门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合理调整资金分配比例,并适时增加补充预算。
2.优化资源配置:将资源更加倾向于那些有特殊困难且遭受较大损失的群体,如残疾人、贫困儿童和单亲家庭等。
3.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资金分配的监督制度,确保低保经费使用合理、公平、透明。
二、核查机制薄弱导致政策滥用(段落标题1)低保政策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核查机制的薄弱。
一些不符合条件但具有欺诈行为或其他违规操作的人员通过虚报财产或篡改信息等方式获取了低保待遇。
这种滥用现象既浪费了社会资源,也对真正有需要帮助的群体构成了不公平。
(段落标题2)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核查力度:建设更完善、更科学而且能够及时验证申请者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审核系统,并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联动核实。
2.提高惩处力度:依法打击涉嫌虚假申报及滥用低保政策行为,并形成警示效果。
3.加大宣传力度:向社会公众普及低保政策并揭露其滥用后果,提高申请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
三、服务体系不完善导致帮扶效果有限(段落标题1)在低保政策实施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服务体系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社工队伍建设不足、服务机构缺乏专业性和区域覆盖范围较小等。
这导致低保对象无法获得有针对性的帮助,从而影响了低保政策的实际效果。
(段落标题2)为改善这个问题,以下是相关对策:1.加强社工队伍建设:增加专业化人员数量,并提供系统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能力水平。
当前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焦点。
当前,农村低保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对策是促进农村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当前农村低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
一、低收入水平首先,目前很大一部分农民的收入水平仍然很低。
这与城市居民相比存在差距,也与他们自身劳动所得不匹配。
原因在于农业收益不稳定、土地资源有限、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导致。
应该采取多种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
1. 打破土地制度限制:通过土地制度改革,扩大耕地面积和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
此外,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要保护好小农户的权益,避免他们失去土地。
2. 发展多元化的产业:鼓励农民从事非传统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
3. 提升技能培训水平:加强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适应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当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
在交通、电力、通信、教育、医疗等方面,农村与城市之间差距明显,这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1. 加大投资力度: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资金到位并用于真正实际需求。
同时也可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其中,引导更多的资源进入农村。
2. 合理规划乡村道路网络:合理规划乡村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在乡村中心区域建立交通枢纽站点,提高居民出行效率。
3. 扩大信息技术覆盖范围:加强农村地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的覆盖范围,推动数字经济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并提供更多便利服务。
三、教育水平不高教育是农村发展的关键支撑。
然而,当前农村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学校设施简陋、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
1. 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支持乡村学校建设:加大对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政策支持,改善学生的上课环境和条件。
调研报告:当前社会救助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当前社会救助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当前,在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我县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医疗等救助工作稳步推进,各类社会困难群体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但基层反映还存在一些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基本情况目前,我县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分别为540元、300元,低保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明显。
2016年,全县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1277.4万元。
全县农村五保供养对象8576人,其中集中供养1946人,分散供养6630人,年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7944元和4000元,集中供养率23%。
同时基本实现了对孤儿、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应救尽救。
医疗救助灾害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及就业救助等其他救助工作有序开展,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存在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
个别基层民政工作者原则性不强,把关不严。
部分救助对象等、靠、要思想严重,对社会救助的公正性、有效性、及时性产生负面影响。
二是规范化管理还存在差距。
动态管理难,在实际工作中,“能进不能出”的矛盾比较突出,大部分享受低保的城乡居民存在只想进不想出的思想,收入核定难,有些收入和财产特别是隐形收入难以掌握,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救助对象的准确界定,存在人情保、轮流保、平均保等非正常现象。
三是基层社会救助专职人员配置不足。
虽然建立或明确了县、乡镇救助机构,但大都属于兼职,基层社会事务的不断延伸和扩展,使基层民政日益繁重的业务量与现行机构、人员、办公条件不对称的矛盾比较突出,不能适应现阶段民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数据化、信息化的要求。
缺乏县、乡镇、村三级联动,规范高效的社会救助运行管理机制,使各类救助信息难以准确收集和反馈,同时社会救助资源的分散难以确保困难群众得到及时的、不同需求的救助,无法真正实现“应帮尽帮、应救则救”的工作目标。
三、几点建议一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救助工作舆论氛围。
社会救助工作是民生的最后保障线,要以社会救助工作有关要求以及认定条件、审核审批、补助发放、动态管理等政策规定为重点,多渠道、多形式地深入开展相关政策宣传,扩大社会各界对民政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社会救助工作透明度。
农村低保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审计建议

农村低保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审计建议王爱华【期刊名称】《经济视野》【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2页(P89-89,91)【作者】王爱华【作者单位】固镇县审计局【正文语种】中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农村低保”)是社会救助体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救济制度的改革与深化,是维护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基础性制定安排,在惠民生、解民忧、保稳定、促和谐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从近年来开展的农村低保审计调查情况看,当前农村低保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一步完善。
固镇县位于安徽东北部,淮河中游北岸,面积1363平方公里,系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商品油料基地试点县。
人口63万,其中农业人口54万,农村低保人数约2.2万,占农业总人口的4%以上。
根据低保家庭人口结构和收入来源变化情况,分成A、B、C三类实行分类施保,年人均补差149.3元;在此基础上又对低保家庭实施分类救助,对低保家庭中的A类、B类人员,分别增发30%、20%的保障金。
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是保证农村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但在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1.低保救助标准依然偏低。
当前我县农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万元,但是农村低保标准依然是2400元,低于低保标准的家庭已经很少。
在大多数家庭都不符合农村低保标准的情况下,确定农村低保对象,实际操作中就有一定的难度和弹性,容易出现不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家庭享受低保待遇的情况。
2.家庭收入核算难。
确定农村低保对象的标准和范围仍然达不到规范化和透明化,没有较为详细的核算办法。
由于收入构成复杂,计算项目繁多,难以逐项核实认定。
收入核算方式也较单一,主要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等方式,隐性收入难以核实,存在以刚性支出代替收入的偏差。
同时,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涉及多个相关部门,由于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尚未有效落实,低保经办机构不能及时掌握涉及家庭经济状况的房产、车辆、个人所得税、公积金等信息,无法核算低保对象的实际家庭经济状况,很难避免出现“错保”现象。
农村社会救助现状实证分析及政策建议

农村社会救助现状实证分析及政策建议近年来,我国农村贫困家庭的社会救助体系也逐渐建立,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农村社会救助现状的,供大家阅读借鉴。
1研究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仍然存在部分农村贫困家庭难以依靠个人力量摆脱贫困的情况,国家和社会应采取社会救助等措施帮助农村贫困家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社会安定的依据,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强调社会救助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安定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农村贫困家庭社会救助制度在保障贫困家庭基本生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对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
完善农村贫困家庭社会救助有利于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保障贫困家庭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定和谐,该政策是一项花钱少、社会效益极佳的民心工程。
近年来,我国农村贫困家庭的社会救助体系也逐渐建立,但该体系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体制本身的问题以及我国目前的国情,仍有不少阻力和问题,这些都值得深思。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山东省Z市农村贫困家庭社会救助实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化解社会矛盾,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Z市位于鲁西南,辖16个镇街,总人口116万,农村人口约76万,约占总人口的66%,可见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基本生活至关重要。
选取了北宿镇部分村(大岗、落陵、吴官、马楼、毛唐)中的典型个案进行访谈,采用无结构访谈的方式与不同特征群体的村民和个别领导进行了深层次的沟通交流,在交谈过程中掌握农村社会救助的现状、村民对社会救助的认识,并将相关资料进行整合,为研究和解决问题提供了依据。
2农村社会救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农村社会救助的现状2.1.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主要是指农村一些家庭因生病、残疾、灾害、年老无依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使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情况下,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和实物救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2024年县级农村低保制度建设问题研究》范文

《县级农村低保制度建设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贫困问题日益凸显,低保制度作为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度建设及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农村贫困人口的生存权益和基本生活保障。
然而,当前县级农村低保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县级农村低保制度建设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农村低保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二、县级农村低保制度建设现状近年来,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县级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有效保障了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缓解了农村贫困问题。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 制度覆盖面有限:尽管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但仍有部分农村贫困人口因各种原因未被纳入低保范围。
2. 资金保障不足:部分地区由于财政困难,低保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低保标准较低,保障力度不够。
3. 动态管理机制不完善:部分地区在低保对象认定、资金发放等方面存在管理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
三、县级农村低保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 制度设计层面的问题:(1)低保标准制定不够科学,未能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化进行及时调整。
(2)申请、审核、发放等流程不够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2. 实施管理层面的问题:(1)部分地区在资金分配、使用上存在不透明现象,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2)基层工作人员对低保政策理解不深,执行力度不够。
四、完善县级农村低保制度的对策建议1. 优化制度设计:(1)科学制定低保标准,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2)简化申请、审核、发放等流程,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2. 加强资金保障:(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低保资金足额、及时到位。
(2)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3. 完善动态管理机制:(1)建立公开、透明的资金分配、使用机制,接受社会监督。
(2)加强基层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其对低保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救助工作问题对策

我县社会救助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社会救助工作发挥着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民政部门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在救助工作中,我局先后完善一系列配套规章制度,其内容涵盖了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城乡医疗救助,五保供养,灾民救助等五个方面,各项救助政策相互联动,相互补充,从而使我县城乡低保规范化建设成效显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伴随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我县城乡救助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救助工作力量薄弱。
作为民政部门来说,越到基层,人员越少,往往是一人身兼数职,从而给跟踪调查低保对象是否重新就业的季度审核,半年审核,年度审核等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带来很大不便;特别是对于现在的低保人群,低保边缘或低保边缘外的困难群众,一旦遭遇突发性灾害(如火灾),不可预测的事故(如车祸),难以预料的重大疾病等情况下的救助工作就更显势单力薄。
(二)救助标准存在城乡差别。
主要表现在城乡低保标准上。
目前,农村执行的低保标准是人均月补差**元,城镇居民人均月补差**元。
(三)救助资金投入不足。
仅靠以政府财政为主体的救助资金投入与当今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需求存在很大差距,社会救助资金缺口增大。
(四)民政部门办公条件相对落后。
民政局作为社会救助工作的主要实施部门,承担着勘验灾情,低保取证和救助对象建档等多项具体工作,而完成这些工作的相关硬件(数码摄录一体机,电脑,交通工具等)与数据库软件等设施,局机关,乡镇民政办均未配备到位,二、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对策一是加快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要紧围绕“惠民生,促稳定,促发展”这一民政工作中心,按照市局实施“四三战略”和我县“建设五个强县,实现五个翻番”的目标要求,重点放在原有社会救助制度和办法的健全完善上,对救助条款进一步细化,将有争议的条款明了化,应保留的保留,该取消的取消,以便于操作,利于执行;同时,尽可能出台临时救助实施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 救助 标 准 , 大救 助 范 围 ) 扩 工程 , 止 2 1 截 00年 l 低保 工作仅 占也并 不 一 样 。整 体 而 言 , 南地 区好 2 皖 月, 安徽 省城 市低 保全 面保 障 1059 8 .2万 人 次 ¨l。 于 皖北地 区 , 市好 于农 村 。 _ 城 相 比城 市低 保 , 安徽 省 农 村 低保 工 作 起 步 较 晚宅 根 尽 管安 徽 城 乡低 保 工作 成 效显 著 , 为促 进地 方 据《 安徽 省 人 民政 府 办公 厅 转 发省 民政 厅省 财 政 厅 经济 发展 、 升居 民生活 质量 , 提 维护社 会 稳定做 出巨 关 于建 立 和完善农 村 特 困群 众 生活救 助制 度意见 的 大贡献 , 但不可否认 , 目前安徽城乡低保工作仍存在
K yw rs A h i ra n rl ai cs o vn l w ne ;rl fem e od : n u;ub nadr a b s  ̄ot f i ga o a cs e e a u e li l i t
安徽 省城 市低 保制 度 自 19 开始 启动 实施 , 止 2 1 97年 00年 1 , 2月 纳入安徽农村低保救助范畴 的人 2 0 初步 实现 应保 尽 保 工作 目标 。20 04年 06至 2 1 1达到了24 6万人 l , 00 : 3 1. 1 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工作 目 J
易伍 林
( 安庆师范学院 人文学 院, 安徽 安庆 2 6 3 ) 4 0 3
摘 要 : 经过 近 l 4年的努力, 安徽城 乡低保工作初 步实现 了制度化 与规范化 , 但城 乡低 保救 助队伍建 设 明显滞 后, 这严重阻碍安徽城 乡低保 工作质量进 一步提升。在 实证调研及 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概述 安徽城 乡低保救助 队
l a e e h u l y o e wo k fo en mp o e .W i h n lss o mp r a e e r h a d y h mp rd t e q ai f h r r m b i g i r v d t t t t e a a y i fe i c l s a c n h i r l e au e h s p p r s mma z s t e c re tst ai n o h e if ta c n t c in,p it u t i rt r ,t i a e u t i r e h u r n i t ft e r l e m o s u t u o e r o o ns o ti s
伍建设现状 , 认为 目前安徽城 乡低保 救助 队伍建 设主要面临专职人员不足 、 年龄结构偏大 、 吸引人 才难等 三大问
题, 并分析其形成原 因, 出相应对策 。 提 关键词 : 安徽 ; 乡低保 ; 城 救助队伍
中 图分 类 号 : 5 ( 5 1 D 7 2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90 2 1 14 0 9 — 5 17 — 2 X(0 l 0 — 06 0
YIW u—i ln
( col f u aie, n igT ahr C l g , n ig A h i 2 6 3 , hn ) Sho o H m nt s A q ec es ol e A qn , n u 4 0 3 C ia i n e
Ab ta t sr c :W i e ry 1 e r fe frs t n a l 4 y a so fot ,An u r n a d r r lb sc c s ii g al wa c s wo k h s h h iu ba n u a a i o tl n l v o n e r a b c me sa d r ie n n tt to a ie e o t n a d z d a d i siu in l d,b ti i b iu l a g dbe nd a l ,whih ha e ius z u t so vo syl g e hi swel c ss ro —
合 舾 学 统 学张 ( 社会科学版)
21 0 1年 7月 第 2 8卷 第 4期
Junl fH fi nvrt( oi c ne) ora o e iesy Sca Si cs eU i l e
J 1 0 l V 12 . u .2 1 o . 8 No 4
安 徽 城 乡低 保 救 助 队伍 建 设 现 状 及 问题 研 究
t r e man p o lms h e i r b e s ot g fp o e so a s,i aa c d a e sr cu e a a k o u l e e - h ra e o r fs in l mb ln e g t t r nd l c fqt e Cu r n iu t n a d Pr b e fAn u b n a d Ru a h r e tS t a i n o lms o h iUr a n r l o Ba i s fLii g Al wa c sReifTe m n tu t n sc Co to vn l o n e l a Co sr ci e o
s n l n lz s c us ft e p o l m ,a d p o o e he c re p n i g c un eme s r s o ne ,a a y e a e o h r b e n r p s st o r s o d n o tr a u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