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14-固免7immunologyfor十四-文档资料69页
固有免疫ppt课件

编辑版pppt
9
3、正常菌群的抗感染作用 在口腔、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内存在
大量的菌群,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菌群处于一种平衡 状态,它们对于机体的抗感染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 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 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定居或繁殖; ② 刺激机体产生天然抗体,发挥抗感染作用;长期大量 使用广谱抗生素,可导致菌群失调症,减弱了正常菌 群对机体的防御作用。 ③ 刺激机体特异性抗体的产生。
编辑版pppt
46
三、补体激活过程的调节
➢C1抑制物(C1 inhibitor, C1INH):与活化的C1分子中的C1r-
C1s共价结合,使活化的大分子C1裂解,从而导致C1酯酶失活,丧失酶解 正常底物的能力。
➢C4结合蛋白(C4 binding protein, C4bp):与C4b结合,辅助I
编辑版pppt
10
2、内部屏障
血脑屏障
1)、组成 软脑膜、脉络丛的脑毛细血管壁、包在壁外的星
状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 2)、生物学作用
阻挡血液中病原微生物及其他大分子物质进入 脑组织及脑室。
编辑版pppt
11
编辑版pppt
12
血胎屏障:
1) 组成 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
细胞构成。 2)生物学作用
编辑版pppt
38
编辑版pppt
39
经典途径和替代途径在进化中的意义
编辑版pppt
40
3. 补体活化的MBL途径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
Components of mannose-binding lectin pathway
14 Innate immune system and its response

(二)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在骨髓发生、分化、成熟,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
1.NK细胞的重要的表面标志
CD56 CD16(FcγRIII):低亲和性IgGFc受 体—ADCC作用
TCR-、mIg-、CD56+、CD16+淋巴细胞
2. NK细胞的受体及其作用
NK细胞能识别自身正常细胞和异常细胞(肿 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从而杀伤异常 细胞,这是依靠细胞膜上的两类受体: 杀伤细胞活化受体:与病毒感染细胞和某 些肿瘤细胞结合——NK细胞活化 杀 伤 细 胞 抑 制 受 体 : 与 自 身 组 织 细 胞 结 合——NK细胞抑制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Innate Immune System and Its Response Chapter 14
Bai Li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 Immunology
Innate Immune System and Its Response
一、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二、固有免疫细胞 三、固有体液免疫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四、固有免疫应答
P149表
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使是固有免疫?什么是适应性免疫? 2. 参与固有免疫的物质有那些? 3. 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有哪些?各有什么主要功能 ? 4. NK细胞为什么能够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和某些肿 瘤细胞,而不杀伤正常组织细胞? 5. 什么是ADCC?能产生ADCC作用的细胞有哪些? 6. 简述NK细胞及Mφ的功能。 7. 简述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主要区别。
固有免疫系统
Innate Immune System
THEIMMUNESYSTEM免疫系统-北京大学医学部课程中心

编码轻链的基因:IGK; IGL
编码 IgV 区基因片段的命名
V片段:IGHV(1-n),IGKV(1-n),IGLV(1-n)
D片段:IGHD(1-n) J片段:IGHJ(1-n),IGKJ(1-n),IGLJ(1-n)
7-4
IGH
人Ig基因结构
免 疫 球 蛋 白 基 因 结 构
TCR
TCRA 和 TCRD
AV (n = 46)
DV4 DV6
基因结构
14q11-q12
DV/AV DD DJ
AJ AC
AV DV1 AV DV5 DV2 DD1 DD2 DD3 DJ1 DJ2 DJ3 DC DV3 DJ
5'
3'
TCRB
7q35 5'
BV (n = 64)
BD1
BJ1
BC1 BD2
30 7 210
IGH/IGK(IGL) Imprecise Joining Nucleotide Addition Potential Variation Somatic hypermutation
1010-1011 突变频率是其它基因的百万倍以上。 使抗体对抗原的亲和力增加 100-1000 倍。
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
INTRODUCTION TO IMMUNOLOGY
高 晓 明
北京大学 医学部
目
录
第一部分:免疫系统组成(器官、细胞、分子) 第二部分:免疫识别受体多样性的产生 第三部分: 免疫应答机制 第四部分:免疫相关疾病
第一部分:免疫系统组成(器官、细胞、分子)
THE IMMUNE SYSTEM (免疫系统)
3个 IGLL 基因座
11-03-14-固免7immunologyfor十四

2019/11/12
6
在血液中12-24小时,然后进入组织器官或 表皮层,发育分化为郎格汉斯细胞;进入 结缔组织或器官,发育成巨噬细胞(MФ ) 。
巨噬细胞 (Macrophage, MФ ):
定居的MФ 广泛分布于宿主全身,可因所处 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形态和名称: 如 “尘细胞”、“破骨细胞”等
NK细胞表面还具有多种与其杀伤活化或杀 伤抑制有关的受体;
2019/11/12
34
NK细胞也可通过表面IgG Fc受体介导发挥 ADCC作用; 活化的NK细胞分泌IFN-γ、IL-2和TNF等 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
1.NK细胞表面与其杀伤活化和杀伤抑制有 关的受体
2019/11/12
35
图8-2
表物理屏障
2.皮肤和粘膜分泌物中的杀、抑菌物质构成
体表化学屏障
3.皮肤和某些腔道粘膜表面的正常菌群构成
体表微生物屏障
2019/11/12
3
二、 体内屏障 1.血-脑屏障
由软脑膜、脉络丛的毛细血管壁和包在 壁外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组成。 能阻挡血液中的病原体和其他大分子物质 进入脑组织及脑室, 提示: 婴幼儿
2019/11/12
39
(二)NK细胞活性的调节 1.识别非HLA-I类分子的NK细胞受体 (1)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 (P142图14-2) (2)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killer lectinlike receptors,KLR)(P143图14-3)。
41
四、 NKT细胞 小鼠T细胞表达NK细胞表面NK1.1分子和 TCR-CD3分子。 绝大多数为CD4-CD8-双阴性T细胞,少数 为CD4+单阳性T细胞; NKT细胞表面TCR缺乏多样性,抗原识别 谱窄,可识别靶细胞表面CD1分子提呈的 共有脂类和糖脂类抗原,不受MHC限制。
医学免疫学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PPT文档资料-PPT精选文档

TLR 2 TLR 4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巨噬细胞(macrophage)
巨噬细胞表面受体及其识别的配体
模式识别受体(PRR): 病原相关模式分子(PAMP): PRR识别结合的某些病原体或其产物所共有的高 度保守的特定分子结构。
脂多糖、肽聚糖、磷壁酸、甘露糖、细菌DNA、病毒RNA、脂蛋白等 不存在于宿主细胞表面
清除、杀伤病原体: 参与促进炎症反应: 杀伤靶细胞 加工、提呈抗原: 免疫调节: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巨噬细胞(macrophage)
巨噬细胞表面受体及其识别的配体 巨噬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清除、杀伤病原体:
氧依赖性途径 氧非依赖性途径 消化和清除
其产物大部分通过胞吐作用排出胞外; 有些被加工处理为具有免疫原性的小分子肽段。 反应性氧中间物(ROIs)作用系 统 反应性氮中间物(RNIs)作用系 酸性pH 统 溶菌酶 防御素等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NK细胞 NKT细胞 T细胞 B1细胞 其他
(Acquired Immunity)
特异性免疫 (Specific Immunity) 组织屏障 固有免疫细胞
种系发育,进化形成 生来具备,应答迅速 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 也参与特异性免疫
固有免疫分子
内容纲要
第一节. 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第三节. 固有体液免疫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第四节. 固有免疫应答
巨噬细胞(macrophage)
巨噬细胞表面受体及其识别的配体
模式识别受体(PRR): 固有免疫细胞表面或胞内器室膜上能够识别病原体某 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
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 MR) 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SR)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 TLR)
第十三章固有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pdf

湖1细 2) )2胞南活.可免A直化自D省杀疫接N特 性C然2K伤调杀高C点 ;0分杀效某节伤2:无泌校伤.应些无M(I1早F数H定需肿细N9C期-A7向瘤胞γ字限g、.)预杀细制1I教L先(2伤性胞-N72致。学(和和K.后敏T1病资c;期N4e毒F0无l)源l等)感A发g中染特挥的异免心靶
疫调节作用。
B-1细胞
B-2细胞
中心 识别抗原 BCR直接结合TI-Ag, 识别TD-Ag, 资源 发生交联而被激活 需双信号活化
学 诱导应答
教 APC参与 不需要
需要
数字 140 Th 辅助 高校 27. 应答特点 省 7.1 诱生的Ig 湖南 .19 再次应答 202 免疫记忆
不需要
IgM 不产生
无
需要
各类Ig 产生 有
湖C南hND省aaenpp2ht高.u.0oaf12校UM.3n免i1ic数vr9固eo疫r7bs字ii.有oty应l1o教Sg2免cy答h7&学o.疫oI1lm资o4细fm0Mu源n胞edo中lioc的igny心e, p127
概述
Review
源中心 固有免疫 (Innate immunity) 教学资 亦称非特异性免疫 (non-specific
§1 参与固有免疫的组织、
湖(一一南、)皮省构组肤2成高织0黏机2屏校膜细.体1障及胞数第9其和及7一字.附效其道1教属应2防作7成分学线用.分子1资4的0源屏障中作心用
湖1南机 可黏 上黏 呼 原、阻 的 体膜械膜吸省物挡 微 难表屏上道2理和 生 以高0面障皮黏排物定屏2校分作细膜.除;居障泌1用 胞 上病而数9:液: 的 皮原被7字微及的的健更.1生时康冲纤新教2物排完洗毛:7学;除整.作可运1;的资清用动4皮0除:源肤黏使和中膜病黏心膜
免疫学Word版

•免疫学•Immunology•第一章绪论本章要点:1. 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和免疫的功能;2. 了解免疫学的发展和应用。
第一节免疫的基本概念1. 免疫的含意免疫(immune)一词源于拉丁文immunis,原意为古罗马元老院议员在任职期间可免除各项公民义务(如税收、兵役等)。
以后延伸至保护机体不得疫病之意。
免疫性(immunity)表示生物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的稳定性的一种生理反应(不论其生理/病理结果如何) 。
2. 免疫的功能免疫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免疫稳定(immunologic homeostasis)和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
免疫功能的分类及其表现3. 免疫性的获取3.1 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3.1.1 天然免疫机体在接触外来抗原性异物之前就巳具备的一系列免疫防卫功能,是在长期进化和种系发育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
天然免疫体系主要由组织屏障(皮肤、粘膜、血脑/血胎)、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NK细胞)和正常的免疫因子(补体、溶菌酶)等构成,其特点是:①作用范围广,不针对某一特定抗原;②同种系不同个体都有,可遗传,较稳定;③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对外来抗原应答迅速;④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其作用不会增减。
3.1.2 获得性免疫机体须与外源抗原性异物接触后所获得的免疫性,其特点是:①针对性强,只对引发免疫力的同一种抗原有作用,对他种抗原无效;②不可遗传,必须机体个体接触抗原后形成,因而消除抗原性异物较慢(10-14d);③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其免疫力强度会增加。
3.2 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3.2.1 主动免疫机体接触抗原性异物刺激诱导而获得免疫性的方式包括自然主动免疫和人工主动免疫(接种疫苗)。
3.2.2 被动免疫机体未曾受到抗原刺激,而是接受了特异性抗血清(Ab)或免疫细胞而得以直接获得对某种抗原的免疫性的方式,包括自然被动免疫(胎儿、哺乳)和人工被动免疫(注射抗毒素)。
Immunology Specific Immunity

– Is foreign – Is large (> 5000 MW) – Is molecularly complex. • Not all of a large foreign molecule is recognized. – The specific part of an antigen recognized by an
3
Big enough to be noticed.
Specific parts recognized to distinguish one from another.
/NewCarBuyersGuide/photos/2005/Pontiac/Vibe/Wagon/2005_Pontiac_Vibe_ext_1.jpg
How DO antibodies help?-2
13
• Opsonization: an opsonin is something that promotes phagocytosis.
– By making antigens into clumps. – By providing a “handle” (Fc end of antibody tp
– Acquired: after exposure, your body remembers specific invader.
Nature of antigens
2
• The immune system recognizes, responds to, and remembers molecules that are antigens.
antibody or receptor is called an epitope. – A molecule that is too small to be an antigen withou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10.2019
4
2. 血-胎屏障 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
膜滋养层细胞共同构成。
防止母体内病原体和有害物质进入胎儿体 内,提示: 妊娠三个月内
31.10.2019
5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一、吞噬细胞
吞噬细胞(phagocytes)主要包括
mononuclear phagocyte 和 neutrophils 两大类。
31.10.2019
40
2. 识别非HLA-I类分子的活化性受体 (1) NKG2D:主要表达于NK细胞和γδT 细胞表面, (P143图14-4) (2)自然细胞毒性受体(NCR) :NKp46和 NKp30表达于所有NK细胞表面 , NKp44 表达于活化NK细胞表面,(P144图14-5)
31.10.2019
①IL-1β:促进T、B细胞活化、增殖和分 化;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
31.10.2019
28
②TNF-α:提高CTL表面MHC-I类分子、 IL-2R和IFN-R表达水平,促进CTL活化、 诱导肿瘤等靶细胞凋亡;
③IL-6:促进B、 T细胞增殖分化,诱导粒 细胞和MФ 成熟等
31.10.2019
Effects on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nd Cytokine Production
31.10.2019
18
2.MФ 对病原体等Ag性异物杀伤消化和清除
1 )氧依赖性杀菌系统及其作用: 该系统产生反应性氧中间物 (ROI)和反应性氮 中间物(RNI) 作用系统。
31.10.2019
NK细胞表面还具有多种与其杀伤活化或杀 伤抑制有关的受体;
31.10.2019
34
NK细胞也可通过表面IgG Fc受体介导发挥 ADCC作用; 活化的NK细胞分泌IFN-γ、IL-2和TNF等 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
1.NK细胞表面与其杀伤活化和杀伤抑制有 关的受体
31.10.2019
35
图8-2
19
(1) ROI系统:在吞噬作用激发下,通过呼 吸爆发 ,生成超氧阴离子O2-、游离羟基 OH-、 H 2O2 和单态氧(1O2)产生杀菌作 用的系统。
(2) RNI作用系统:是指MФ 活化后产生的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产生NO,对 细菌和肿瘤细胞具有杀伤和细胞毒性作用。
31.10.2019
42
NK T细胞为固有免疫细胞,其主要生物学 功能是:
1.细胞毒作用:NKT细胞表达IFN-γ 、IL-2 等受体。在相应抗原或细胞因子作用下,NK T细胞活化,分泌穿孔素;表达FasL,经 Fas/FasL途径使上述靶细胞发生凋亡。
单核- MФ 表面CD14分子是LPS 的R,它们 能选择性识别结合感染时血浆中形成的
31.10.2019
15
LPS: LBP复合物,活化的单核- MФ ,其 吞噬和杀菌能力增强。
(2)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PAMP):是PRR识别结 合的配体分子,主要是指病原微生物表面某些 共有的高度保守的分子结构,也包括宿主凋亡 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的特定分子结构。
布 于脑以外的全身组织和脏器,数量较少,仅 占PBMC的1%,具有许多分枝状突起故名。
髓样树突状细胞(myeloid DC)和淋巴系干细 胞的淋巴样树突状细胞( lymphoid DC)。 见图
31.10.2019
31
图:树突状细胞来源
31.10.2019
32
未成熟DC可表达MHCⅠ/Ⅱ类分子、等R 特点:摄取、加工处理抗原能力强,而提呈 抗原激发免疫应答能力弱。
表物理屏障
2.皮肤和粘膜分泌物中的杀、抑菌物质构成
体表化学屏障
3.皮肤和某些腔道粘膜表面的正常菌群构成
体表微生物屏障
31.10.2019
3
二、 体内屏障 1.血-脑屏障
由软脑膜、脉络丛的毛细血管壁和包在 壁外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组成。 能阻挡血液中的病原体和其他大分子物质 进入脑组织及脑室, 提示: 婴幼儿
成熟DC表面特征性标志为CD1a、CD11c和 CD83,高表达MHC-Ⅱ/Ⅰ类分子等 特点:摄取、加工处理抗原能力弱,而提呈 抗原、启动免疫应答能力强。
31.10.2019
33
三、 自然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 目前将TCR-、mIg-、CD56+、CD16+ 淋 巴样细胞鉴定为NK细胞 。
MФ 活化后,其表面调理/非调理性受体表达 增加;其胞内溶酶体数目、分泌功能增强 等。活化MФ 与肿瘤和病毒感染细胞结合后, 可将胞内活性氧、活性氮释放至胞外,使 肿瘤等靶细胞发生损伤和破坏;
31.10.2019
25
活化MФ 还可通过分泌大量TNF-α ,诱导肿 瘤或病毒感染等靶细胞凋亡;也可通过 ADCC效应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的细胞。
41
四、 NKT细胞 小鼠T细胞表达NK细胞表面NK1.1分子和 TCR-CD3分子。 绝大多数为CD4-CD8-双阴性T细胞,少数 为CD4+单阳性T细胞; NKT细胞表面TCR缺乏多样性,抗原识别 谱窄,可识别靶细胞表面CD1分子提呈的 共有脂类和糖脂类抗原,不受MHC限制。
31.10.2019
20
2)氧非依赖杀菌系统及其作用: 酸性PH:3-5; 溶菌酶:乳铁蛋白: 阳性离子、弹性蛋白、防御素
3) 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的消化和清除:
31.10.2019
21
图8-1
31.10.2019
22
Ⅱ 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 活化MФ 通过以下途径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 1. 分泌MФ 炎症蛋白-1α /β (macrophage inflamatory protein-1α /β ,MIP1α /β )MCP-1和IL-8等,募集、活化MФ
29
④IL-12及IL-18 :促进T细胞、NK细胞增殖 分化,
⑤IL-10:抑制单核- MФ 、NK细胞活化;抑 制MФ 表达MHCⅡ类分子和B7等协同刺激分 子,下调免疫应答。 此外,IL-2,IFN-
31.10.2019
30
二、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广泛分
31.10.2019
23
2.分泌促炎细胞因子如IL-1β 、TNF-α 、 IL-6,和炎性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 和补体成分等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
3.分泌IFN-α /β 和一系列胞外酶如溶菌 酶、胶原酶、尿激酶等,
上述分泌产物 具有“两重性”
31.10.2019
24
Ⅲ 对肿瘤和病毒感染等靶细胞杀伤作用
31.10.2019
36
NK细胞表面识别HLA-I类分子的活化或抑 制性受体 (自习) KIR和KLR的作用及其意义: 在生理条件下,抑制信号占优势,对自身正 常组织细胞不能产生杀伤作用。 如HLA-I类分子表达下降或缺失,NK细胞表 面KIR和KLR丧失识别“自我”的能力。
31.10.2019
37
2.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作用机制 1)穿孔素/颗粒酶作用途径: 2) Fas与FasL作用途径:使胞浆内的死亡结 构域(DD)相聚成簇,DD 与Fas相关死亡结构 域蛋白(FADD)结合, 进而激活Caspase8, 通过caspase级联系反应, 最终导致靶细胞发 凋亡(P141图14-1)
3) TNF-α与TNFR-I作用途径:TNF-α与 FasL的作用相似 (P173图16-11)
31.10.2019
9
Ⅰ 识别、清除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 Ⅱ 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 Ⅲ 对肿瘤和病毒感染等靶细胞杀伤作用 Ⅳ 加工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V 免疫调节作用
31.10.2019
10
Ⅰ 识别、清除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
1.MФ 对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的识别 MФ 通过表面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直接识别 结合某些特定的分子结构,即病原相关分
单核吞噬细胞: 约占血液中白细胞总数的 3%-8%。
31.10.2019
6
在血液中12-24小时,然后进入组织器官或 表皮层,发育分化为郎格汉斯细胞;进入 结缔组织或器官,发育成巨噬细胞(MФ ) 。
巨噬细胞 (Macrophage, MФ ):
定居的MФ 广泛分布于宿主全身,可因所处 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形态和名称: 如 “尘细胞”、“破骨细胞”等
清道夫受体是吞噬细胞表面一组异质性分 子,至少能以6种不同的分子形式存在。可 识别LPS和G+菌磷壁酸等阴离子聚合体, 参 与对某些病原体和凋亡细胞的识别和清除。
31.10.2019
14
(3)Toll样受体 (Toll like receptors, TLR):
人类Toll样受体家族成员有TLR 1~11。分 布于不同的免疫细胞表面,其中TLR 2和 TLR 4 主要表达于单核- MФ 表面。
31.10.2019
12
1) MФ 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及其作用: (1)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 MR): 是8个C型凝集素结构域,与病原体分枝杆 菌、酵母菌等细胞壁糖蛋白和糖脂分子甘 露糖和岩藻糖残基结合,产生吞噬或胞吞 作用。
31.10.2019
13
(2)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s,SR):
31.10.2019
39
(二)NK细胞活性的调节 1.识别非HLA-I类分子的NK细胞受体 (1)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KIR); (P142图14-2) (2)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killer lectinlike receptors,KLR)(P143图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