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板块,也是很多考生重点攻克的对象。
要想在资料分析部分取得高分,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运算技巧,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和答题策略。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高分技巧。
一、扎实的基础知识首先,对于常见的统计术语和概念,如增长率、比重、平均数等,必须有清晰准确的理解。
这些术语是我们解读数据和进行计算的基础。
例如,增长率可以分为同比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要清楚它们的计算方法和区别。
其次,要熟练掌握各种统计图表的特点和阅读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扇形图等。
能够快速准确地从图表中提取关键信息,是提高答题速度的关键。
另外,对于一些重要的公式,如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公式,以及比重、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等,要做到烂熟于心,能够在看到题目时迅速反应并运用。
二、快速准确的阅读技巧在做资料分析题时,阅读材料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要学会有针对性地阅读,先快速浏览材料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和注释等,了解材料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然后,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有重点地回到材料中寻找相关数据。
在阅读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单位和时间范围,避免因为粗心而导致错误。
同时,要善于对材料进行分类和总结,将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简化和整理,便于后续的计算和分析。
三、高效的计算技巧在资料分析中,计算往往是比较耗时的环节,因此掌握一些高效的计算技巧可以大大提高答题速度。
1、估算法当选项差距较大时,可以对数据进行适当的估算,忽略一些次要的数字,快速得出近似的结果。
例如,计算 12345÷125,可以将 12345 近似看作 12500,那么计算就变成了 12500÷125 = 100,与实际结果相差不大,且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
2、直除法直除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计算方法,通过直接除以除数的首位数字来判断商的首位数字。
比如,计算 3456÷45,先看 34 除以 4 商 8 余 2,所以商的首位数字是 8。
资料分析十大速算技巧

直除法
放缩法
化同法
十大速算技巧
使用前提:在被比Βιβλιοθήκη 数据相差较大、或选项相差到大的情况下使用
1.基础直除法: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一位或首二位
在数字的比较、计算当中,如果对精度要求并不高,通过构造一个方便比较的中间值来判断数字大小。
1.除法化同法: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将这两个分数的分子或分母化为相同或近似的数,一般包括二个层次:
Ⅰ将分子(或分母)化为完全相同
Ⅱ将分子(或分母)化为相近之后,若出现“一个分数的分母较大而分子较小,另一个分数的分母较小而分子较大”的情况,则后者大于前者
2.乘法化同法:在比较两个乘积大小时,将这两个乘积的某一对因子化为相同或相近的数,一般包括二个层次:
Ⅰ将这一对因子化为完全相同,从而只需要看另一个因子即可
2.将这一对因子化为相近之后,若出现“一个乘积与另一个乘积相比,其两个因子都大”,则前者大于后者
资料分析常用解题技巧

资料分析常用解题技巧技巧一:尾数法、首数法——尾数、首数判断选答案尾数法,主要指由结果的最末一位或者几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常被运用于和、差的计算中,偶尔用于乘积的计算。
首数法与尾数法类似,是通过运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或前几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
一般运用于加、减、除法中,在除法运算中运用最广泛。
例题1:经初步核算,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2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070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7亿元,增长8.3%。
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A.139862亿元B.147953亿元C.148632亿元D.151429亿元解析:2009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025+70070+57767,观察选项发现后两位数据完全不同,可以根据后两位的尾数来判断答案,尾数相加为25+70+67=1(62),选A。
技巧二:范围限定法——限定算式数据范围选答案范围限定法是指通过对计算式中数据进行放大或缩小,将计算式的数值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再通过选项或其他限定条件来选择正确选项或进行大小比较。
在使用范围限定法时,要注意放缩的一致性。
技巧三:乘除法转化法——除法化乘法简化计算乘除法转化法是只在计算某一分式的具体数值时,如果除数的形式为(1+x),其中|x|10%,且选项间的差距大于绝对误差时,可以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从而降低计算难度。
【例题】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18.3元。
其中,工资性收入9830.6元,增长10.66%;转移性收入4674.2元,增长18.4%。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50元,增长7.4%。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3.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7%,分别比上年下降1.1和2.5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29.95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1.9平方米,分别增长1.5%和4.0%。
资料分析的统计方法与技巧

资料分析的统计方法与技巧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资料收集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已有数据的统计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现象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资料分析统计方法与技巧,并探讨其适用范围和操作步骤。
一、描述统计法描述统计法是分析研究对象特征和现象分布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收集、整理、计算和归纳数据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概括性的叙述和描述。
常见的描述统计指标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
在资料分析中,借助描述统计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总体特征,并从整体上观察其分布情况。
二、推断统计法推断统计法是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数据进行推断和判断的方法。
它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推断出总体数据的特征和参数,并进行推理和推断。
常用的推断统计方法包括假设检验、置信区间估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推断统计法在资料分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通过样本调查来推断全国范围内某一现象的普遍情况。
三、相关分析法相关分析法是用来衡量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联关系的方法。
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可以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和相关方向。
常用的相关分析法包括皮尔逊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判定系数等。
相关分析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探究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并了解其关联程度。
四、多元统计方法多元统计方法是分析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与相关分析法不同,多元统计方法可以同时考虑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
常见的多元统计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
多元统计方法在市场调查、人口统计学、教育研究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
五、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是对一组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的方法。
它通过统计模型和方法,分析数据的趋势、周期、季节性等规律,并进行预测和判断。
常见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包括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趋势分析法、ARMA模型等。
资料分析十大速算技巧

资料分析十大速算技巧资料分析速算技巧很多考生朋友对于资料分析的计算特别头痛,事实上资料分析的计算是极具技巧的,历史上曾经考过的资料分析试题计算当中99%以上是可以简化,所以答应很多朋友总结出来之后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能给各位考生的资料分析计算带来一点帮助。
请勿随易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这些技巧是需要通过系统的训练才能真正应用自如,因此大家可以在实际考题当中去练习,慢慢就能找到速算的感觉,由于很多公式与图片无法展示,所以不方便举例,大家如有疑问可以回帖提出。
同时也欢送大家就真题当中的计算疑难问题提问速算方式。
十大速算技巧★【速算技巧一:估算法】要点:"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
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估算的方式多样,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
进行估算的前提是选项或者待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并且这个差异的大小决定了"估算"时候的精度要求。
★【速算技巧二:直除法】要点:"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资料分析十大速算技巧(精华总结)

★【速算技巧一:估算法】简称约分法★【速算技巧二:直除法】“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第二位是否进位答案。
【例1】32409/4103、32895/4701、23955/3413、12894/1831中最小的数是()。
【解析】32409/4103、23955/3413、12894/1831都比7大,而32895/4701比7小,因此四个数当中最小的数是32895/4701。
【例2】6874.32/760.31、3052.18/341.02、4013.98/447.13、2304.83/259.74中最大的数是()。
在本节及以后的计算当中由于涉及到大量的估算,因此我们用a+表示一个比a大的数,用a-表示一个比a小的数。
【解析】只有6874.32/760.31比9大,所以四个数当中最大的数是6874.32/760.31。
【例4】5794.1/27591.43、3482.2/15130.87、4988.7/20788.33、6881.3/26458.46中最大的数是()。
【解析】本题直接用“直除法”很难直接看出结果,我们考虑这四个数的倒数:27591.43/5794.1、15130.87/3482.2、20788.33/4988.7、26458.46/6881.3,利用直除法,它们的首位分别为“4”、“4”、“4”、“3”,所以四个倒数当中26458.46/6881.3最小,因此原来四个数当中6881.3/26458.46最大。
资料分析备考技巧及考点解读

资料分析备考技巧及考点解读1、高度重视在备考的大部分考生心中,资料分析这部分内容是查找费时、列式复杂、计算繁琐的一类题目,更多考生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直接放弃这部分内容,实际上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资料分析是最容易复习而且相对容易拿分的题目,如果大家能够充分复习,这部分的正确率可以达到80%甚至更高,所以希望广大考生能够高度重视、全面复习。
2、善于总结在资料分析的考试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非常少,一般来说历年的公务员考试基本上涉及的就是增长、比重、百分点、倍数、平均量等简单概念。
增长主要掌握求解增长量、增长率、年均增长量、年均增长率以及比较增长量、增长率等。
比重主要掌握比重和整体部分的关系、公式的变形、比重的变化、基期比重等。
百分点要知道如何表示百分点上升和下降。
倍数考察增长率的倍数、是几倍、多几倍。
平均量掌握平均量的求解、单位的换算、平均量变化等。
对于基本概念的掌握,希望广大考生能够善于总结,综合归类。
3、巧用方法当基本概念掌握清楚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快速计算。
一般常用的简单方法就是:首数法(一步除法运算当中运用)、尾数法(加减运算当中运用)、特征数字法(牢记1-11为分母的分数对应的小数值,一般运用在求增长量的计算公式当中)、有效数字法(注意选项间的差距,什么时候保留3位有效数字,一般运用在乘除混合运算当中)、同位比较法(比较大小的题目当中运用)。
大家只要对于这样的几种方法巧妙运用,根据特定的题目多加练习,相信计算能力将会直线上升。
4、综合备战对于资料分析的题目来说,掌握了查找、列式、计算的能力后,我们要做的是将这些能力加以综合,快速、准确得出答案。
这就需要大家在日常的练习中,一定要进行完整资料分析题目的训练,不要再对单一知识点进行单一练习,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资料分析的综合能力。
资料分析考点解读:资料分析为4段资料共20题,题量不变。
其中有三个图标类的题和一个文字描述类的题目,相对来讲比较简单,资料并不长,数据计算也不存在很大很复杂的情况。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处理与快速解题技巧

行测资料分析数据处理与快速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要在这一模块取得高分,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需要熟练运用一些数据处理和解题技巧,从而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一、资料分析题型概述资料分析通常会给出一段或几段文字、图表等形式的资料,包含大量的数据信息,然后根据这些资料提出若干问题,要求考生通过计算、比较、分析等方式得出答案。
常见的题型包括:求增长量、增长率、比重、平均数等。
二、数据处理技巧1、快速阅读资料在阅读资料时,要学会抓住关键信息,如数据的主体、时间范围、指标名称等。
对于图表资料,要先看标题、坐标轴、图例等,快速了解数据的分布和趋势。
2、标记重点数据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用铅笔将重要的数据、关键词、语句等标记出来,以便在后续解题时能够快速找到所需信息,避免重复阅读浪费时间。
3、掌握数据简化技巧遇到较大或较复杂的数据时,可以进行适当的简化。
例如,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将多位数近似取整等,这样可以减少计算量,提高计算速度。
4、运用估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不必追求精确计算,而是要学会运用估算方法。
比如,在乘法运算中,可以先将两个数都近似取整,然后再相乘;在除法运算中,可以将除数或被除数近似取整,简化计算。
三、快速解题技巧1、观察选项在解题之前,先观察选项的特点。
如果选项之间差距较大,可以采用大胆估算的方法;如果选项差距较小,则需要更加精确的计算。
2、利用排除法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和数据的特点,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选择范围,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3、运用特殊值法对于一些题目,可以选择特殊值代入计算,往往能够简化计算过程,快速得出答案。
4、比较大小技巧在比较数据大小时,可以采用同位比较法、差分法等技巧,快速判断大小关系。
5、综合分析题技巧对于综合分析题,通常可以从简单、容易判断的选项入手,逐步排除,避免在复杂的选项上浪费过多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分析技巧
一、统计术语
基期量:历史时期的量(比之后)。
现期量:现在研究时期的量(比之前)。
增长量(增长最多)=现期量-基期量
增长率、增速、增幅(增长最快):增长量除以基期量
年均增长量:总增长量除以年数。
年均增长率:指一定年限内,平均每年增长的速度。
拉动增长率:部分增长量/整体基期量
增长贡献率:部分增长量/整体增长量
百分数:实际量之间的计算,需要除以参考值。
百分点:比例或增长率之间的比较,直接加减,不需要除以参考值。
同比增长:与上一年的同一时期相比的增长速度。
环比增长: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的增长速度。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十分之几的数,几成相当于十分之几。
翻番:即变为原来的2倍,翻n番是变为原来的2n倍。
顺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顺差(又称出超)。
逆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小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逆差(又称入超)。
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由三大产业增加值构成。
第一产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俗称服务业
产值又称产业增加值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越大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反之,恩格尔系数越小,生活越富裕。
基尼系数: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
基尼系数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二、加减截位法
指的是在精度要求允许的范围内,将计算过程当中的数字进行截位。
一般从左到右截取前两位,后一位四舍五入。
选项首位同,截三位,首位异,截两位;
位数不同时,位数小的截位,位数大的多截一位。
三、截位直除法
截位直除时分子不变,对分母截位:一般情况下,选项首位不同,分母截取前两位,首位相同时,分母截取前三位,后一位考虑四舍五入。
四、特殊分数法
指在计算或者比较数据大小时,材料给出的百分数可以直接化成特殊分数或者经过演变化成分数,进而简化计算的方法。
熟记下列特殊分数:
1/2=0.50 1/3=0.33 1/4=0.25 1/5=0.20 1/6=0.167 1/7=0.143 1/8=0.125 1/9=0.11 1/10=0.10 1/11=0.091 1/12=0.083 1/13=0.077 1/14=0.071
五、插值法
指在计算数值或者比较数值大小的时候,运用一个中间值(特殊分数)进行“参照比较”的速算方式。
计算分数大小的时候,选项首位不同,优先考虑截位直除法;选项首位相同,可考虑在两个选项之间插值。
六、放缩法
当计算精度要求不高时,数字的计算可以采用放缩法。
计算的过程中,可以将小数、百分数放大或缩小变成分数或者整数简化计算。
放缩法确定了实际值的大小方向,同时放大或者同时缩小,一般只放缩任一数值。
七、公式法
1、增长率化除为乘近似公式:
如果第二期的值为A ,增长率为r ,则第一期的值:()%5,11≤-≈+r r A r
A 实际左式略大于右式,r 越小,误差越小。
2、间隔增长率公式:
如果第二期与第三期增长率分别为r1与r2,那么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为2121r r r r r ⨯++=。
3、年均增长率公式:
年均增长率也叫复合增长率,初期量×(1+r )n =末期量,n 为初期到末期的相差年数。
年均增长率计算公式
公式一:()%10,11<⋅±≈±x x n x n
公式二:
()()%10,21112≥⋅+⋅+⋅±≈±x x n n x n x n 求年均增长率的题型中,根据选项来决定带入公式,若有两个或以上选项≥10%,代入公式二。
八、增长量相关解题技巧
1、 已知现期量和基期量,求增长量: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采用加减截位法。
2、 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求增长量:增长率增长率
现期量增长率基期量增长量⨯+=⨯=1,采用特殊分数
法。
1n n 1n
1n n 1n 11n 1+=⨯+=⨯+=≈现期量现期量现期量,增长量若增长率 比较增长量大小:
11111111+⨯=+⨯=⨯+=+⨯=+⨯=⨯+=
增长率现期量增长率增长率现期量增长率增长率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增长率现期量增长率增长率现期量增长率增长率现期量增长量 1) 现期量大,增长率大,则增长量大;
2) 1+增长率近似,现期量×增长率大,则增长量大
3) 1+增长率不近似,按公式计算比较
3、 已知基期量和现期量,基期到现期的相差年数,则年均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年数。
九、增长率相关解题技巧
1、基期量
增长量基期量基期量现期量增长率=-= 选项首位不同时,采用截位直除法;选项首位相同时,采用插值法。
2、间隔增长率2121r r r r r ⨯++=。
3、混合(整体)增长率:介于部分增长率之间,偏向基期量较大的增长率。
4、比较增长率大小:先估算,截取三位,再直除。
5、判断增长率是否>a%,转化为增长量是否>基期量×a%。
十、比重相关解题技巧
1、 已知现期部分和整体,求比重:比重=部分÷整体,选项首位不同,采用截位直除法;选项首位
相同,采用插值法。
2、 现期比重比较大小:先判定商的量级,再利用截位直除法。
3、 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基期比重:)(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整体现期量部分现期量a
B A ++⨯++⨯1b 111 A 指部分现期量,B 指整体现期量,a 指部分增长率,b 指整体增长率。
一般先截位直除B A ,再比较a
++1b 1与1的大小。
4、 两期比重作比较,若部分增长率a 大于整体增长率b ,则比重上升,反之下降。
两期比重做差公式:a a B A a B A a B A B A +-⨯=⎪⎭⎫ ⎝⎛++-⨯=++⨯-1b 1b 111b 1,因为B
A 和a +1恒大于0,则只需比较()b a -的大小,即可判断。
计算两期比重的差值,由b a a
a a a B A -<+-<+-⨯1
b 1b ,偏向选项最小值。
十一、平均数解题技巧
1、 已知总数和个数,求平均数:则平均数=总数÷个数,采用截位直除法。
2、 平均数大小比较:先判定商的量级,再用截位直除法。
3、 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求平均数增长率:b
a +-1
b 基期平均数:a
b B A B b a A b B a A ++⨯=+⨯+=+÷+111111 b a a
b B A a b a B A a b B A a b B A B A +-=++⨯+-⨯=++⨯++⨯-=-1b 1111111基期量平均数基期量平均数现期量平均数
十二、倍数解题技巧
1、 已知现期A 和B ,求A 是B 的多少倍,则A ÷B ,采用截位直除法。
2、 间隔倍数=1+间隔增长率=21211r r r r ⨯+++。
3、 已知现期量和增长率,求基期倍数:a B A ++⨯1b 1,一般先截位直除B A ,再比较a ++1b 1与1的大小。
十三、综合分析解题技巧
当题目出现“以下说法正确/错误的是”、“与资料相符的是”、“上述材料可以推出的是”,属于综合分析题。
1、 建议选项顺序从后往前看;
2、 从简单的入手;
3、 直接读数的选项优先,少步计算的先于多步计算;
4、 现期选项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