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雨灌溉技术
集雨种植高效用水技术

集雨种植高效用水技术
操作要点 1.水窖集雨 补灌技术 在 田头 适当 位置修一 个30立 方米~50立 方 米的集水窖。水窖蓄水一般利用坡 面、公路 、屋顶 、人 工集水 场等收 集 降水径流。由于各地土质不同, 所采 用的窖型也因地而异。自然土拱盖 水泥砂浆薄壁窖, 水窖容积约40立 方 米 ~50 立 方 米 。混 凝 土 拱 盖 水 泥 砂 浆薄壁窖, 水窖容积约50立方米~60 立方米。 在遇有旱情影响到作物的生长 发育的关键时期, 可用窖水进行补 水灌溉。用于点种作物时, 在每个种 子坑 中灌入2公斤水(称 坐水), 可 抗 旱30天左右。种植玉米等作物, 适当 补灌3次~4次, 作物生育期灌水定额 为 6 立方 米 ~30 立 方 米 。 对 需 水 量 大 的作 物如西瓜等 , 可 使用“小 白龙” ( 软管) 灌溉 。对于蔬 菜、果树的 灌 溉, 也可使用滴灌设备。 2.日光温室 膜面集雨微灌 施肥
技术 在日光温室的一端修建30立 方 米~60 立 方 米 的 蓄 水 窖 。将日 光 温 室膜面作为集雨面, 棚膜底边修建 集流槽( 引水槽) 。把膜面汇集的雨 水通过集流槽, 流入温室前的集流 窖和温室内的蓄水池( 图1) 。降雨3 毫 米 以上 即 可 产 生 径 流 。 一 个 长 5 0 米、宽7米的日光温室, 按年降水400 毫升、一年6个月 扣膜计 算, 可蓄水 6 0 立 方米 。 利 用 水 窖 对 作 物 进 行 灌 溉, 一般应在日光温室内配置滴灌 设 备 。根 据 种 植 的 作 物 品 种 的 需 水 需肥规律, 确定滴灌条件下的灌溉
地 膜 玉 米 、高 粱 、葵 花 、蓖 麻 等作 物 。
播种方式2: 幅边膜槽播种。按
预定种植带规格要 求用铺膜机将地
灌溉技术措施

灌溉技术措施1. 引言灌溉技术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合理有效的灌溉技术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灌溉技术措施,帮助农民优化灌溉方法,提高农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集雨灌溉技术集雨灌溉是一种利用自然降水进行灌溉的技术,通过收集、储存和利用降水来供给农田的水需求。
集雨灌溉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集雨坑集雨坑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集雨灌溉技术,通过挖掘地面或山坡上的坑,使雨水汇集到坑内储存。
这种技术适用于自然降雨充沛的地区,能够减少地表径流,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
2.2 集雨沟集雨沟是一种将雨水引导到农田的技术,通过挖掘地面上的沟渠,使降雨流入沟渠,然后进一步引导至农田。
集雨沟可以结合排灌工程,实现雨水的集中收集和供应。
2.3 集雨杂交降水技术集雨杂交降水技术是一种利用大气湿度进行灌溉的技术,通过人工制造条件,使大气中的湿度发生变化,从而诱发降水。
这种技术需要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使用。
3. 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指将灌溉水和肥料同时施用到作物生长过程中,以提高施肥效果和减少环境污染。
水肥一体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将肥料与灌溉水混合后通过管道和滴头系统供应作物根系的技术。
滴灌技术可以准确控制灌溉水和肥料的供应量,有效避免了营养流失和土壤侵蚀。
3.2 埋地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埋地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种将灌溉水和肥料埋入地下,通过土壤的自然运动和作物的吸收利用,实现水肥的一体施用。
这种技术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肥料流失,提高施肥效果。
3.3 水培技术水培技术是一种将作物根系悬浮在水中,通过给水中加入适量的营养液,供给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水培技术可以减少土壤对肥料的吸附作用,提高施肥效果。
4. 精准灌溉技术精准灌溉技术是指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的含水量,科学合理地控制灌溉水的供应,实现精确的灌溉管理。
雨水节气的农田灌溉与节水技巧

雨水节气的农田灌溉与节水技巧雨水节气是中国24个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标志着春季的正式开始。
这一时期,雨水较多,对于农田灌溉来说是一个宝贵的水源补充机会。
然而,科学合理地利用雨水进行灌溉,并且节约水资源,是农田管理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探讨雨水节气的农田灌溉与节水技巧。
一、灌溉系统的优化在雨水节气,充分利用天然降水资源进行农田灌溉是至关重要的。
要想合理利用雨水,农民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1. 集雨设施的建设:建立或改进集雨系统,包括建设大型的雨水收集池或沟渠,以便收集和储存雨水。
这些集雨设施可以帮助农民储备雨水并在需要时进行合理利用。
2. 灌溉设备的改进:选择高效节水的灌溉设备,如滴灌系统或喷灌系统。
这些设备可以将水资源准确而精细地送到作物的根部,确保作物获得所需的水分,并减少水分的浪费。
3. 土壤改良:通过改善土壤的结构和保水能力,提高土壤的持水量,并减少水分的流失。
例如,添加有机质和改善土壤排水性能可以有效地提高灌溉效果。
二、合理灌溉的时间和方式除了灌溉系统的优化,合理选择灌溉的时间和方式也是节约水资源的重要因素。
1. 灌溉的时间选择:在雨水节气,农民可以根据当地气候和降雨情况,合理选择灌溉的时间。
如果在降雨前进行灌溉,可以使土壤吸收更多的雨水,减少水分的浪费。
2. 灌溉的方式选择:选择适合的灌溉方式也是重要的。
对于大片农田,农民可以选择喷灌或滴灌等方式,将水分均匀地送达到每一片土地。
对于小面积的农田,可以采用地面渗灌的方式,将水分直接送入土壤中。
三、耕作管理的优化除了灌溉方面的技巧外,耕作管理也对于节约水资源起着重要的作用。
1. 覆盖土壤:在农田进行种植前,可以覆盖土壤表面,使用秸秆、塑料薄膜或覆盖性作物等材料,以减少土壤的蒸发,降低水分的损失。
2. 调整种植密度: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的湿度状况,调整种植密度和行距,确保作物获得足够的水分,并避免浪费。
3. 定期检查土壤湿度:定期检查土壤的湿度状况,根据需要进行灌溉。
(2)集雨节水灌溉工程的组成

(2)集雨节水灌溉工程的组成核心提示:集雨节水灌溉工程是指对降雨进行收集、汇流、存储、以供生活用水或进行节水灌溉的一整套系统。
一般由集雨系统,输水系统,蓄水系统和集雨节水灌溉工程是指对降雨进行收集、汇流、存储、以供生活用水或进行节水灌溉的一整套系统。
一般由集雨系统,输水系统,蓄水系统和用水系统组成。
一、集雨系统集雨系统主要是指收集雨水的集雨场地,也称集流场。
建立集雨首先应考虑具一定产流面积的地方作为集雨场,没用天然的地方可利用,则要人工修建集雨场。
为了提高集流效率,减少渗漏损失,要用不透水物质或防渗材料对集雨场表面进行防渗处理。
二、输水系统集流专长和蓄水设施不一定在一起,集流场也可以不止一个,但相距有一定距离就需要用输水沟把各个集流场收集到的雨水输集中到一起送到蓄水设施去。
其形式和大小要根据各地的地形条件,防渗材料的种类以及经济条件等,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布置。
三、蓄水系统蓄水系统包括储水设施,净化设施,消力设施等(一)储水设施其作用就是存储雨水,各地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许多不同的形式。
西北、华北黄土高塬一带,主要是建水窖(窑)和蓄水池。
蓄水容积相对较小,窖(窑)和蓄水池使用的建筑材料可分为土窖、砖石窖、混凝土薄壳窖和水窖等。
土窖施工方便,造价低,但容量相对较小,对土质要求较高。
砖石窖较坚固耐用,容量也较大,但造价较高,施工难度较大。
混凝土薄壳窖防渗性能好,寿命长,容量大,但造价较高,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较大。
水窑为卧式全封闭的结构类型,容量大(80-200m3),长度不受限制,施工较方便,但窖底防渗处理要求高。
各地可根据地形地貌特征,经济条件,施工技术水平和当地材料来选型。
(二)净化设施在所收集的雨水进入存储系统之前,一般须经过一定的沉淀过滤处理,以除去雨水在汇集与输送过程中混进的泥沙等杂物。
常用的净化设施有:沉沙池,栏污栅。
(三)消力设施为了减轻进窖(窑)水流对窖底的冲刷,要在进水暗管(渠)的下方窖(窑)底上设置消力设施,根据进窖流量的大小,选用消力池或消力筐或设石板(混凝土板块)。
稻田灌溉技术

稻田灌溉技术稻田灌溉技术一直是农业领域的重要课题,灌溉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稻田的产量和质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人们对灌溉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本文将介绍一些现代稻田灌溉技术,并探讨它们对稻田产量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 集雨灌溉技术集雨灌溉技术是一种利用降雨收集和储存水资源的方法。
这种技术通过设置集雨设施,将雨水引入稻田进行灌溉。
集雨灌溉技术不仅可以利用自然降水补充稻田的水分,还可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降低灌溉成本。
2. 灌溉排水综合管理系统灌溉排水综合管理系统是一种将灌溉和排水结合起来进行管理的技术。
通过设置水泵、灌溉渠道和排水渠道,对稻田进行统一的水资源调配和管理。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调控稻田的水分,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3. 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将水滴直接供给植物根系的灌溉方法。
通过在植物的根系附近设置滴灌管道,将水分以滴水的形式供给植物。
滴灌技术可以减少灌溉水分的损失,避免过量灌溉导致的水浸和土壤侵蚀,提高稻田的产量和质量。
4. 定量灌溉技术定量灌溉技术是一种按照作物需水量进行灌溉的方法。
通过设置水表和计量器,准确测量和记录稻田的水分消耗情况,并根据作物的需水量进行灌溉。
这种技术可以避免灌溉过量或不足,保证稻田的水分供应与需求相匹配。
5. 智能灌溉技术智能灌溉技术是一种利用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进行灌溉的方法。
通过感知作物的土壤湿度、气温、光照等信息,自动调控灌溉系统的工作,实现对稻田的精确灌溉。
这种技术可以根据作物的实际需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进行灵活调整,提高灌溉精度和水分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现代稻田灌溉技术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灌溉方法,提高了灌溉效果,还能够更加合理地利用水资源,保护环境。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继续研究和推广这些灌溉技术,为稻田的增产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节水灌溉技术利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节水灌溉技术利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而全球水资源日益减少,特别是干旱地区和水资源紧缺地区的人们面临着急剧减少的水资源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节水灌溉技术,并探讨其如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一、节水灌溉技术的概念节水灌溉技术是一种通过合理的灌溉方式和方法,降低灌溉所需的水量,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它包括灌溉技术、设备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节水灌溉技术的种类1. 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通过直接将水滴施加在植物根系周围的方法,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的灌溉技术。
它可以将水精确地送到植物根部,避免了传统喷灌方式中的水分浪费。
2. 集雨灌溉集雨灌溉是一种通过收集并利用雨水,进行灌溉的技术。
它通过设置集水沟、集水池等设施,将雨水储存起来,并在需要时进行利用。
这种技术节约了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使用。
3. 喷灌技术喷灌技术是一种将水喷洒在农田上的灌溉技术。
它通过喷出细小的水滴,使水分更加均匀且覆盖面积更大,减少了水分的流失和蒸发。
4. 露地覆盖技术露地覆盖技术是一种在土壤表面采用覆盖材料(如膜、秸秆等)以减少土壤蒸发和水分流失的技术。
覆盖材料可以有效防止水分的蒸发和流失,提高土壤中水分的储存量。
三、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合理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采用这些技术后,灌溉用水的浪费明显减少,同时可以更好地满足作物的水分需求。
2. 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污染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灌溉过程中的土壤侵蚀和水污染。
通过减少灌溉水量和改善灌水方式,可以减少土壤中的养分和农药流失,降低对水体的污染。
3. 降低能源消耗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减少灌溉用水的使用量,降低了能源消耗。
传统的灌溉方式通常需要抽取地下水或者利用泵站供水,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能源。
而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后,水量减少,能源消耗也相应降低。
四、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案例1. 以色列的滴灌技术以色列是全球水资源非常紧缺的国家之一,但却在滴灌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雨水的灌溉技术

雨水的灌溉技术雨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能够为农业、工业和生活提供持续的水源。
合理利用雨水,通过灌溉技术,不仅可以节约用水资源,还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改善环境生态。
本文将介绍雨水的灌溉技术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一、雨水收集与储存在雨水灌溉系统中,首先需要收集和储存雨水。
常见的收集方式包括屋顶雨水收集、地面自然汇水和人工汇水等。
屋顶雨水收集利用较为广泛,通过屋面的排水系统将雨水导入储水设备,如水桶、水塔或地下水库中。
而地面自然汇水则是利用地形和植被,通过建立沟渠或河流将雨水集中到池塘或水库中。
人工汇水则是通过建立水渠或引导管道,将雨水从集水点输送到需要灌溉的农田或植物生长区域。
二、雨水灌溉系统的设计雨水灌溉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
主要包括雨水收集设备、输水管道、灌溉装置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雨水收集设备应具备良好的过滤功能,以避免杂质进入灌溉系统造成堵塞。
输水管道则需要考虑管道材质、流量控制和防渗漏等要素,确保雨水能够顺利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灌溉装置可以选择滴灌、喷灌或喷淋等技术,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土壤条件进行调整。
控制系统则通过感应器、阀门和计时器等设备,精确控制灌溉时间和水量。
三、雨水灌溉的优势相比传统的供水方式,雨水灌溉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雨水资源广泛而且可再生,利用雨水进行灌溉可以有效减少对地下水的依赖,降低了对水资源的消耗。
其次,雨水灌溉能够提高土壤的水分含量,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此外,雨水灌溉还能够降低灌溉水的盐碱度,减少土壤退化和水土流失现象。
最后,雨水灌溉系统还可以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灵活调整,适应不同农作物的需求。
四、雨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雨水灌溉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在农业领域,雨水灌溉可以用于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在城市规划中,雨水灌溉系统可以应用于公园、花坛和绿化带等场所,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生态质量。
雨水集流技术

雨水集流技术
核心提示:雨水集流技术。
在我国北方干旱缺水地区,采取各种措施把有限的降雨汇集存储起来,供农村人畜饮水和农作物灌溉用。
其主要做法有以下几雨水集流技术。
在我国北方干旱缺水地区,采取各种措施把有限的降雨汇集存储起来,供农村人畜饮水和农作物灌溉用。
其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种。
1)水窖。
选择有一定产流能力的坡面、路面、屋顶,或经过夯实防渗处理的地方作为雨水汇集区,将雨水引人位置较低的水窖内储存。
单个水窖蓄水量一般为30~50m3。
2)蓄水池。
在渠旁、村庄附近选择有可能汇集降雨径流或调蓄山泉、溪水的天然洼地或人工挖成蓄水池,实行蓄引结合,长蓄短用;还可以用渠道将各蓄水池串连起来形成“长藤结瓜”式系统。
蓄水池容积从几百立方米到几千立方米。
为减少渗漏,池底及池壁应进行防渗处理。
3)塘坝。
在有较大汇水面积的洼地、溪谷筑坝拦蓄水。
在我国南方一般称这种蓄水能力在10万m3以下的微型水库为“塘坝”。
由于蓄水量较多,塘坝的拦水坝,取水及排洪建筑物等应参照小型水库的技术要求进行正规设计和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集流面材料,以混凝土和水泥瓦的效率 最高,可达70%-80%,因为这类材料吸 水率低,在较小的雨量和雨强下即能产生 径流。 3、集雨面坡度,一般坡度较大,其集流效 率也较大,集流场坡度应不小于10%。 4、集雨面前期含水量,前次降雨造成集流 面含水量高时,本次降雨集流效率就高。
集流面防渗材料很多,要本着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集流效率高和工程造价低的原则 选用。一般有以下几种:混凝土集流面、瓦 集流面、片(块)石集流面、土质集流面和塑 膜防渗集流面等。
三、集雨工程的配套设备
集雨工程配套设施:配套拦污及沉淀、过 滤设施以集蓄干净的水;为充分蓄纳雨水 及保护水源,需建设输、排水设施;此外 为更好地利用水源,需要配套机泵等。
三.结束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种植业发达,果 蔬等经济作物品种多,常年用以灌溉的 水量很大。特别部份水果种植区,地处 山坡地,水资源缺乏,季节性干旱灾害 频繁。特殊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因 素影响了果蔬的质量和收益。
集水灌溉技术,用人工把天上降下 的雨水积集起来,有效利用了水资源, 增加土壤储水,从而更长时间保持土壤 湿润,保证农作物水分的均衡供应,改 善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害,提高农产品 的品质,增加产量。因此因地制宜发展 集雨灌溉技术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经 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结束
2、封闭式蓄水池:增加了顶盖结构,池顶 多采用薄壳型混凝土拱板或肋拱板,以减 轻荷重和节省投资。
确定蓄水池容积时: 一要考虑可能收集、贮存水量的多少, 是属于临时或季节性蓄水还是常年蓄水, 以及蓄水池的主要用途和蓄水量; 二要调查、掌握当地的地形、土质情 况等; 三要结合当地经济水平和可能的投入 及技术要求进行全面衡量,综合分析; 四要选用多种形式进行对比、筛选, 按投入产出比确定最佳容积。
集雨灌溉技术
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主要内容
一.雨水集流场 二.蓄水设备 三.集雨工程的配套设备 四.结束语
集雨灌溉技术
集雨灌溉技术是指对降雨进行收集、汇流、 存储和进行节水灌溉的配套技术。集雨灌 溉工程一般由集雨系统、输水系统、蓄水 系统和灌溉系统组成。
一.雨水集流场
雨水集流场是收集雨水的场地,其集流 效率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降雨特性,随着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 增加,集流效率也增加。
二、蓄水设备
雨水集蓄设备最常见的有三种:窖(窑)、 蓄水池和土井。 普通蓄水池是用人工材料修建的具有防渗 作用,用于调节和蓄存径流的蓄水设施。蓄 水池分为开敞式和封闭式两大类,按其形状 特点又可分为圆形和矩形两种。
1、开敞式蓄水池:池体由池底和池墙两部 分组成,附属设施有沉沙池、拦污栅、进 水管和出水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