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区民生林业发展问题分析_以赤峰市为例

合集下载

浅谈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林地资源的破坏和退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工业建设和城市用地,导致了森林资源的破坏和退化。

特别是一些不法分子非法滥砍滥伐,给林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了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

2. 林业经济结构单一
当前我国林业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以木材生产和出口为主,缺乏多元化的发展。

木材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很难形成竞争力,导致了林业经济增长的乏力。

3. 环保意识不足
一些地方的林业经济发展还存在环保意识不足的问题,导致了林业资源的过度开采和过度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4. 林业科技水平不高
我国林业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制约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解决对策
1. 加强林地保护和治理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应加强对林地的保护和治理,加大对非法滥砍滥伐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的林地保护制度和法律体系,确保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多元化发展林业经济
要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林业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木材加工、林产品深加工、林下经济、旅游观光等多种形式的林业经济。

通过加大对林产品深加工和林下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林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3. 提高环保意识
要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保护林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共识,加大对违法砍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打击力度,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4. 提高林业科技水平
要加强对林业科技的投入,提高林业科技水平,推动林业生产的智能化、信息化和精准化,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经济林产业现代化发展策略——以赤峰为例

经济林产业现代化发展策略——以赤峰为例

2021年第06期现代园艺经济林产业现代化发展策略———以赤峰为例勾文秀1,巩玉凤2,孙晓东2,齐相伟3,贺献华3(1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惠州街道办党群服务中心,内蒙古赤峰024300;2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金厂沟梁镇党群服务中心;3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四家子镇党群服务中心)摘要:经济林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快经济林的发展,不仅能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满足社会需要,且能使林业产业朝着高效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林产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相比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如何促进我国经济林产业的良好发展已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为推动我国经济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经济林;产业现代化发展;策略在我国林业中,经济林产业占据重要地位,其不仅能改善环境,提高农民收入,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另外,经济林产业的发展也是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取得了理想的成果,但整体水平不高,存在诸多的问题,对经济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的阻碍[1]。

因此,以赤峰为例,着重探究了经济林产业现代化发展策略。

1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我国地域广阔,且有着多样的气候类型,经济林种类较多。

大力发展经济林具有诸多优势,体现在生产周期短、效益高等方面,是农民利用本地资源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

同时,经济林产业发展能有效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使我国生态文明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果。

我国经济林面积较大,品种很多,在内蒙地区,主要有苹果、梨、大枣、葡萄等经济林产业树种。

赤峰市从2011年开始启动经济林建设工程,其遵循着“有一定发展基础,市场前景好、群众积极性高”的原则,通过合理的布局,优化种植结构,将蒙富苹果、金红123、新苹红苹果、南果梨、寒红梨等品种重点推广。

南部宁城县主要种植生产蒙富苹果,中南部主要种植生产苹果梨、南果梨、葡萄、大枣、大扁杏、李子等果品;北部主要种植生产123苹果、南果梨、大扁杏等果品。

赤峰区域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赤峰区域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赤峰区域发展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赤峰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位于中国的北方草原腹地,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本报告将对赤峰区域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 经济发展赤峰的经济主要依靠农牧业、能源产业和旅游业。

农牧业是赤峰的传统支柱产业,赤峰拥有广袤的草原和丰富的牧畜资源,农牧业仍然是当地居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能源产业方面,赤峰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此外,赤峰还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而吸引了大量游客,旅游业正逐渐成为赤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然而,赤峰的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牧业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农牧业水平仍然较低,发展潜力有限。

其次,能源产业的环境影响问题也逐渐显现,煤炭开采和燃烧导致大量的环境污染,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此外,赤峰的旅游业发展与其潜力不符,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完善,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3. 社会发展赤峰的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特别是教育和卫生事业的进步。

赤峰地区的教育水平逐步提高,基础教育的普及率较高,高等教育也有了长足发展。

此外,赤峰的医疗卫生条件也有所改善,医疗资源的配置逐渐合理化,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然而,赤峰的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城市居民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而农村居民则相对较弱。

其次,人才流失问题也较为严重,优秀的人才往往选择去大城市发展,对赤峰的社会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

4. 环境保护赤峰地区作为草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环境保护任务十分重要。

近年来,赤峰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推行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包括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推动绿色生态农牧业发展、加强水资源保护等。

然而,赤峰的环境保护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煤炭产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大量燃煤排放导致的空气污染问题亟需解决。

浅谈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林业是我国重要的资源产业之一,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生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林业经济的发展,也威胁着全国的生态环境,因此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对策。

一、主要问题1.资源过度开发问题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市场需求上升,我国林业资源的开发程度一直较高。

在一些地区,由于资源开发的过度,导致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一些乱砍滥伐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对于林业资源的长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2.林业经济结构问题我国林业经济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木材生产和销售为主。

这导致了一些地区林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同时也使得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不高。

由于林产品的种类相对单一,市场风险也相对较大。

3.技术水平不高在我国的一些地区,林业经济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很多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不高,也制约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4.市场竞争问题我国林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一些地区的林产品价格较低,企业利润空间相对较小。

一些农村的小型林业企业面临着市场扩张、品牌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这也制约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二、解决对策1.加强生态保护解决资源过度开发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生态保护,保护好林木资源。

政府应该加大对乱砍滥伐的打击力度,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投入,同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森林的保护力度,确保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通过发展特色林产品、林下经济、旅游观光等方式,推动林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高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扩大林产品的市场需求。

政府也可以加大对多元化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林业经济的结构调整。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林业科技推广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大力推进林业技术的创新,完善现代林业技术体系,提高林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提高林业经济的竞争力。

关于我国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我国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我国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刘于鹤【摘要】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木材和林产品生产基地。

由于林区长期集中过量采伐,采伐方式不合理;加之森林更新、森林抚育严重滞后,使林区陷入了“两危”处境。

为恢复林区资源,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但工程重点没有放在森林培育上。

当前实施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对林区资源恢复可能有一定好处,但从长远考虑必须积极加强森林经营,因为合理的森林采伐是森林培育的重要手段,科学利用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必然。

保障国家木材安全是林业部门的重要职责。

对天然林应当进行分类管理。

要走出困境深化改革是前提,加强森林培育是基础,发展林业产业是关键,国家政策扶持是保障。

%The key state-owned forest regions in north-east China and inner Mongolia are important ecolo-gy barrier and important timber production bases for China.Because of long term over harvesting and in-appropriate cutting style,along with delay of forest management,the regions are in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risis.To restore the forest resources,national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was conducted,but the forest culti-vation was not the main point.Stopping commercially cutting the natural forest did good for forest restora-tion,the forest management should beenhanced.Exploitation forest scientifically is important measure for sustainable management.Natural forest should be classified managed,and other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期刊名称】《林业资源管理》【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发展;思考【作者】刘于鹤【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局,北京 1007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6.23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是指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五大森工企业集团所构成的林区。

赤峰市林业生态建设概况

赤峰市林业生态建设概况

赤峰市林业生态建设概况一、基本情况赤峰市处于东北与华北地区的结合部,距北京、沈阳均不到500公里,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辖3区7旗2县,总人口460万人。

全市三面环山,浑善达克和科尔沁两大沙地横贯东西,境内山、坡、平、谷俱全。

全市气候特征属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40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1750-2000毫米,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5-6倍,十年九旱,多风沙。

受地形、气候等条件的影响,我市植被类型复杂多样,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易于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特点使赤峰成为松辽平原的水源供给地和京津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二、生态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建国60年来,我市各族群众同荒山、沙地展开了长期不懈的斗争,并取得了生态建设的显著成绩。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坚持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坚持生态建设与保护并重,不断加快治沙步伐,继续深化林业改革,努力扩大对外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使全市林业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防沙治沙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多年来,我们在国家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历届市委、政府和沙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参与下,大力开展了防沙治沙工作,使沙化面积逐年减少。

特别是2000年以来,全市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使林业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全市累计完成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投资47.5亿元,年均5.94亿元,完成治理面积1500.78万亩,年均18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97.38万亩,飞播造林95.9万亩,退耕还林307万亩,农田林网46.5万亩,封山(沙)育林554万亩,无论是在投资规模上,还是在建设任务上都达到了历史新高。

在防沙治沙工程布局上,全市基本形成了按山系、流域规模治理,做到了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通过采取人工造林、种草、飞播、封山封沙育林育草和合理调配生态用水等措施,恢复和增加了植被。

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林业经济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主要探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问题一:林业资源过度开发由于我国的人口数量庞大,并且持续增长,对木材、竹材、橡胶等林业资源的需求量也在增加,这导致了一些地区的林业资源被过度开发。

这不仅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还会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

对策建议: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和管理,严格控制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大对非法砍伐和滥伐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监测和保护力度,确保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问题二: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林业产业结构主要以木材、竹材等原始林产品为主,而且大多数是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这导致了我国林业产业的整体效益不高。

与此一些高附加值的林业产品,如木制品、林业旅游等发展相对滞后。

对策建议: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林业的二次加工和深加工产业,提高林业产品的附加值。

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推动林业产业向高端、高附加值产品方向发展。

问题三:林业经济发展不协调我国的林业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地区拥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而另一些地区则相对匮乏。

这种情况导致了林业经济的发展不够协调,一些地区的林业资源未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另一些地区的林业经济发展受到了制约。

对策建议:加强林业资源的统筹规划和协调开发,推动林业资源的流转和合作开发。

在政策上鼓励和引导林业资源富集地区进行资源整合和开发,同时对林业资源相对贫瘠地区加大支持力度。

问题四:林业生态保护不到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受着严重的破坏,而林业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一些地方的森林覆盖率下降,植被退化,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对策建议: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工作,鼓励植树造林,推动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积极开展森林防火、防治病虫害等工作,保护和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浅谈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林业是国家重要的生态资源,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林业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展开探讨。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森林资源破坏严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在长期的林地开发过程中,一些地方因为滥伐和乱砍滥伐,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2.林产品加工技术滞后,降低了林产品附加值。

林业产品加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产品的开发利用,降低了林产品的附加值。

3.林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大。

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产品质量不稳定,导致产品价格波动大,市场竞争激烈,影响了林产品的销售和价格。

4.林业经济效益不高,产业链条不完善。

林业资源开发不得当,导致林业经济效益不高,产业链条不完善,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制约了林业的发展。

二、解决对策:1.加强生态保护,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应加大对滥伐破坏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保护好每一片绿色的森林资源,保障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2.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林产品加工技术水平。

要大力推动林产品加工技术创新,提高林产品的加工附加值,逐步实现林业产业的向高端化、精细化、循环化发展。

3.加强质量管理,稳定林产品市场价格。

加强对林产品市场的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在提升林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稳定产品价格,增强林业经济的稳定性。

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共同推动我国林业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各方的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好林业资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国家林业局提出了发展民生林业的思路,从战略上把民生和生态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来谋划,保护生态和改善民生成为当前林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课题。

针对内蒙古赤峰市民生林业发展问题,我们成立专题调查组,选取赤峰市宁城县、敖汉旗、翁牛特旗、林西县、松山区进行了实地调研,研究分析了民生林业发展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1赤峰市民生林业发展现状赤峰市地处北方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区,是蒙古、华北、东北三大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

全市总土地面积9万km 2,总人口460万人,截止2014年底,赤峰市林业用地面积达425.2万hm 2,森林面积由建国初期的45.47万hm 2增加到299.93万hm 2,林木总蓄积量由421万m 3增加6279万m 3,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的“双增长”;全市森林覆盖率由5%增加到35.4%,林业总产值达到43亿元,发展林业已成为该地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1.1民生林业基础设施建设1.1.1种苗基础建设赤峰市初步形成了以种子基地(良种基地、采种基地、采穗圃)为骨干、非基地生产为补充的种子生产体系,健全了市、旗(县区)和苏木(乡、镇、国有林场)三级质量监督稽查队伍,形成了生产经营单位自检、旗县区自查、市里督查的苗木质量监管制度,种子合格率由2003年的75.4%提高到现在的2014年的98.5%,苗木合格率由不足80%提高到99.2%。

1.1.2乡镇林业站建设2004年以来,赤峰市乡镇苏木林业站上划垂管后,全市从基层林业站内业建设、人员素质、资源管理等方面入手,以培训、调训的形式对基层林业站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并多方争取资金为基层林业站配备了计算机、GPS 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为基层林业站高效工作奠定了基础,全市现有乡镇林业站国有林区民生林业发展问题分析——以赤峰市为例韩婧华林海军张建忠(内蒙古赤峰市林业局赤峰024005)摘要:文章对赤峰市民生林业工作做法和经验进行了系统梳理,坚持生态建设与保护并重,积极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林业经营管理体制。

结合实地调研,对赤峰市民生林业进行成效和问题分析,为发展完善民生林业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切实提高林地保有量,大力发展林沙产业,启动国有林场改革,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加强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等,以期为进一步改善生态提供相关政策保障。

关键词:民生;林业;成效;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30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338X (2015)06-0075-05收稿日期:2015-03-25作者简介:韩婧华,内蒙古赤峰市林业局副调研员。

研究方向:林业治沙,种苗及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

Analysis of People ’s Livelihood Forestry Developing in State Forest Zone——A Study Case in Chifeng Forestry Han Jinghua Lin Haijun Zhang Jianzhong(Chifeng Forestry Bureau of Inner Mongolia,Chifeng 024005)Abstract:The achievements of people ’s livelihood forestry in Chifeng City wer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in this bined with the field survey,the efficiency and issues of people ’s livelihood forestry in Chifeng City were analysed as well.Based on that,specific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of improving people ’s livelihood forestry were proposed in order to guarantee further improvement in policy and some other relevant aspects.Key Words:people ’s livelihood;forestry;effectiveness;countermeasuresNo.62015林业经济FORESTRY ECONOMICS ·国有林区改革·75DOI:10.13843/ki.lyjj.2015.06.016127个,人员674人。

1.1.3国有林场发展建设赤峰市有国有林场65个,总经营面积159.87万hm2,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16%,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38万hm2,非林地面积21.87万hm2;森林面积105.67万hm2,占全市森林面积的37.7%,其中国有公益林面积98.53万hm2,商品林面积7.13万hm2;活立木总蓄积2630万m3,占全市活立木总蓄积的45.9%。

在65个国有林场中,经营面积在6666.67hm2以上的国有林场有49个,超过6.67万hm2的国有林场有6个。

1.1.4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全市已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13个,建有中心测报点9个,其中国家级测报点6个,自治区级测报点3个。

建立市级测报点81个,每年可发布有害生物预报60余次,有效预防了森林虫害的大面积发生。

1.1.5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全市建有防火了望塔60座,有线电话186部,卫星电话20部,短波、超短波电台1089部;建防火隔离带2087km,配备森林消防车294台,扑火机具53022把;建立义务扑火队伍1421支,扑火人员38555人,其中专业和半专业扑火队220支,扑火队员6312人。

在全市133.33万hm2重点林区安装了远程瞭望视频系统。

1.1.6基层森林公安派出所建设全市现有57个森林公安派出所,其中有2个达到国家一级所标准,10个达到国家二级派标准,26个达到国家三级所标准。

2008年,全市森林公安局实行政法编过渡,现配备警力594名。

1.1.7自然保护区建设全市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9个,市级自然保护区4个,旗县级自然保护区8个,保护区总面积147.87万hm2,约占全市面积的16.43%。

1.2林业产业及林下经济蓬勃发展近年来,赤峰市依托森林沙漠资源,积极发展木材加工与利用、林下种养采集加工、森林沙漠生态旅游和林木种苗花卉四大林业主导产业。

全市以人造板加工为主的木材加工业,每年可生产各类人造板25万m3,年产值超过3亿元。

特种养殖业中马鹿产业异军突起,全市仅500头规模以上的养鹿场达5家,饲养马鹿13000头,年产鹿茸11.7多万kg,产值近亿元,其中左旗乌兰坝、石棚沟、林东林场现存栏鹿2000头,是我国东北地区及华北地区养鹿业规模最大的马鹿饲养场,鹿产品深受国内外客商欢迎,产品远销韩国、日本、香港等地。

全市以黑里河、白音敖包及马鞍山、旺业甸等国家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为依托,森林生态旅游业方兴未艾,年接待中外游客120万人次;林下种养采集加工业以山杏、沙棘和可食山野菜为主,全市现有山杏林面积76.67万hm2,年产山杏核3886万kg,依托沙漠之花有限公司、赤波集团为龙头的杏仁系列产品加工业,年产值3500万元以上,此外,还有以沙棘为原料的保健品和山野菜加工厂9家,年生产加工能力1750t,年创产值1200万元。

2发展民生林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2.1坚持生态建设与保护并重赤峰市生态区位重要,浑善达克和科尔沁沙地横亘东西,生态环境脆弱,1998年朱镕基总理视察赤峰市指出:“赤峰市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治沙造林”。

几十年来,赤峰市历届党委政府也一直将改善生态环境作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把生态建设作为基本市策,把生态立市作为三大发展策略之一,一张蓝图绘到底,组织和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加快生态治理步伐,特别是近几年,全市依托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突出重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北部沙化严重地区实行统一规划,规模治理,发挥了整体生态效益,治理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在加快治理的同时,把生态保护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全面推行封育禁牧、划区轮划、以草定畜等保护措施。

从2004年开始,全市有8个旗县区实行全年全境禁牧,其他4个旗县区的50个乡镇也实行全年全境禁牧、34个乡镇实行季节性休牧。

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和案件查处力度,生态建设成果得到不断扩大和巩固。

生态环境的好转破解了生存难题,人进沙退的局面彻底得以扭转,全市平川地区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山区基本实现了按山系、流域规模治理,农田、草牧场沙化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农牧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牧业防灾抗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逐年提高,全市已具备了年产52.5亿kg粮食、饲养1969万头只牲畜的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38元。

2.2积极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林业发展空间在沙区和山区,林地资源也是农牧民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来源,农牧民是主要的·国有林区改革·林业经济2015年第6期76生产者,在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同时,赤峰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生态建设和农牧民增收致富紧密结合在一起,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区,积极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和速生丰产用材林。

赤峰市林西县七合堂村积极发展林果业,人均收入8000元,80%来自林业。

全市从林业生产周期长的角度出发,积极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种养采集加工业,发挥林业中长期效益,提升林地综合效益。

同时利用天然次生林和沙地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沙漠生态旅游,促进了当地农牧民就业。

在宁城县、林西等地,已组建了专业合作社,宁城县山头乡绿源春合作社是比较成功的典型,在合作社的组织带领下,由组织地发展寒富、宁酥等高品质水果,平均产出15万元/hm2,农牧民造林热情高涨,积极加入合作社对林木新品种和造林新技术的需求高涨,在没有国家投入的情况下,自筹资金发展林果业。

2.3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赤峰市率先在内蒙古自治区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市集体林面积281万hm2,已明晰产权确权面积279.13万hm2,占集体林应改面积的99.4%。

其中:公益林215.55万hm2、商品林63.58万hm2。

按改革方式分:家庭承包203.24万hm2,占72.8%;其他形式承包71.72万hm2,占25.7%;自留山1.05万hm2、集体统一经营1.35万hm2、股份经营1.03万hm2,占1.5%;核(换)发全国统一样式的林权证面积274.75万hm2,占集体林应发证面积的98.3%,发证33.9万本,61.9万宗,涉及林改人数350万人,涉及林改户数88.6万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