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会计专业_财务管理_课程教学效果的探讨

合集下载

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w ih fi d t ly i u oe T i p p re p o e es i b et a h n d n o d r oi rv eta h n u l y a d ef c h c al op a sd e r l . h s a e x lr st ut l e c ig mo ei r e mp o e t e c ig q ai n f t e t h a t h t e
w i rtep rclryo ah gojc. u n rat,ecigcnettahn aei os ut n ad t cig hc i f a i a t ft ci betB ti ely t hn otn,ecigm t a cnt c o n e hn h so h tu i e n i a r l r i a me oso n ni nae et o o t d f ac l h i f a ma gm n frnn—acu t gm o s dnsaesl coe coni r es nlt cigm d , con n a r t et r tl hsn acut gpo si a e hn o e i j u i n f o a
口 Z N i jn E G A —u
( c o l f c o nig Gu n d n n esyo u ie sSu i , a g h u5 0 2 , hn ) S h o o c u t , a g o g U i ri B s s td s Gu n z o 1 30 C i A n v tf n e a
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口 曾 爱 军
( 广东 商学院 会 计学院, 广东学 由于授课对 象的特殊性 , 许多方面表现 出与会计 专业教 学不 同的特性 。但 现 在

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研究——基于湖南科技学院非财会专业教学的调查分析

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研究——基于湖南科技学院非财会专业教学的调查分析

问题,从教学 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 出了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建议 。
关键词: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教学方法
中图 分 类 号 :F3 20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7 -2 2 1 )0 — 100 632" t 9( 0 4 03 - 2 1
1 调 查 的基 本情 况 .
调查对 象为湖南科技学院学经济与 管理 系市场营 销和
旅 游管 理 两 个 非财 会专 业的 学 生 。调查 方 式 为 问卷 凋查 , 问
卷 内容分为三部分 : 第一部分 调查学生对财务管理课程的 了
解程 度 及 兴趣 ;第 二部分 调 查 学 生对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方法 、 教 学 效 果 的满 意 程 度 ; 三部 分 调查 学 生 对 财务 管 理 课 程教 第 学 的 建议 。本 次 调查 共 发放 问卷 7 0份 , 回收 7 6份专业 的学生来讲偏难 , 习起 学 来很费劲 , 再加一课时的有 限, | = 学生对教学内容 的把握不是
很 好 ;1%的学 生认 为 选 用 中级 会 计 师考 证 教 材有 利 于将 来 9
2 .教学 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 不合理
收 稿 日期 :2 1 一 1— 1 0O 1 5
第3 2卷 第 4期
2 1 年 4月 01
湖 南科 技 学院 学报
J u n l f n n Unv ri f ce c n n ie r g o r a o Hu a i e st o in ea d E g n ei y S n
VO -2 NO4 13 . Ap .01 r2 l
案 例 教 学 ,总 体 来 讲教 学 效果 不 理 想 。 2 .调 查 结 果统 计

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改进思路

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改进思路

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改进思路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每个企业都需要掌握财务知识和技能来确保经营成功。

而财务管理对于非财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程,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企业财务和经营字面意义上的实质。

然而,非财会专业的学生通常对这个领域的了解不够深入,这也导致了许多人对财务管理课程感到无力或无趣。

因此,在提高非财会专业学生的财务能力的同时,对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改进。

一、建立实际情境教学关于非财会专业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目前大多是依靠传纸条教学模式,“因公出游花费多少?凭感觉填写,右边为标准答案。

”这种传统的单向知识传递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非财会专业学生的培养需求。

实际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更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可以亲身体验真实的财务管理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的重点不是讲课,而是在学生面临财务管理问题时,通过讨论、分析、模拟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建立关于财务管理本质的深刻认识。

实际情境教学可以更好的加深学生对财务管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财务能力和管理技巧,让学生能够成功应对未来的职业挑战。

二、引入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程内容,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况中。

案例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同时还可以提供实践机会和学习如何分析复杂信息的技能。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体验到真实世界的财务管理情境,并将所学的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他们的汇报和表达能力。

此外,案例教学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三、灵活开展线上教学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教学也成为了一种趋势。

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教学,不仅可以延伸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而且还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在线教学可以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节奏来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追赶课程进度,或者回顾复习所学过去的内容。

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改进思路

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改进思路

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改进思路财务管理是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有效地管理企业资金、财务流向,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然而,对于那些非财务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财务管理课程却十分困难,因为他们可能缺乏基本的财务知识和经验,也不理解常用的术语和概念。

为此,对于非财务专业的学生,我们需要针对课程进行教学改进,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一、教学目标明确,关注实际应用首先,要改进非财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就需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主要注重实际应用。

不少非财务专业的学生对于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认识仅限于书本知识,对于实际应用却并不关注。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将实际数据与概念相结合,关注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这些概念,并明确学习财务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二、强化基本概念,通过案例分析进行理解其次,学生了解并掌握财务管理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专业词汇对于学习十分重要。

因此,在教学中,应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增强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

以一个企业为例,通过解析其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等信息,加深学生对财务概念和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理解。

通过专业的课堂讲解和实例分析,增加实践操作的机会,教授如何利用财务数据和财务比率进行分析和决策,使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

三、上课方式注重互动交流再次,在教学中,应采用高效的互动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交流。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网络资源和互动讲解等方式,增加学生对财务管理的兴趣和理解。

不少学生往往觉得财务管理课程枯燥乏味,但是在注重互动交流的上课方式中,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相讨论和交流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可以考虑开发一些小组讨论或工作坊,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四、结合实习和实践,提升实际操作能力最后,要想提升非财务专业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必须结合实习和实践。

学生在结合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财务管理的真正意义,并掌握实践操作技巧。

对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教学的探讨

对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教学的探讨

对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教学的探讨摘要:从教学双方、教学安排两个方面对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与特殊性进行了分析。

针对这些特殊性,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在课程安排上,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应与会计专业财务管理分层次教学;教师方面,应从师德师风、专业能力、教学能力方面着手,提高教师的重视度和教学能力;学生方面应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与日常生活、与科技活动相结合,以及专用教材与开放资源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重视度与学习能力。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教学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273-02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在企业运作中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

各高校除了将财务管理定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核心课程外,还在部分非会计专业,尤其是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中开设财务管理课程。

由于非会计专业的财务管理教学有其特殊性,我们有必要专门对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教学工作进行探讨。

一、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教学的现状与特殊性(一)教学双方为优先保障会计专业财务管理教学质量,各高校配备给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教学的师资通常相对薄弱。

教师从事财务管理教学年限较短,教学经验不够丰富。

由于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同,教师对非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也缺乏了解,不易进行针对性教学。

同时,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对财务管理的兴趣度和重视度也有较大分化。

部分同学对财务管理课程有很大兴趣,甚至将财务管理当作将来考研的专业。

部分同学对财务管理有一定的兴趣,一旦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较为贴近并容易理解,其学习的兴趣较大,而一旦内容中理论部分较多或理解困难,则出现畏难退缩情绪。

还有部分同学认为财务管理与本专业工作关系并不大,修这门课程只是为了获取学分,敷衍了事。

(二)教学安排1.教学目标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与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方向上有很大区别。

他们将来的从事的大多不是财会类岗位。

如果仅作为非财务类普通职员,他们直接参与财务管理活动、进行财务管理决策的机会并不多。

对财务管理专业所学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对财务管理专业所学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对财务管理专业所学课程的意见和建议1.公共基础课以够用为度,坚持“少而精,忌多而滥”。

我个人认为像高数,概率论,线性代数,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的降低教学要求,应该以学生够用为度,适当地减少公共基础课的内容和降低公共基础课考试的难度。

因为,像高数,线性代数这样的课程有一定的难度,每年有不少的学生因此挂科,而这些课程的实用性却并不是很大。

此外,我认为学校的教学模式也可以适当的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网络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其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2.专业课以实用,实效,实际为原则。

像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这样的课程实用性很强,在现实生活工作中运用的较多。

同时这两门课程也是我们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我们必须要将这两门课程学扎实,所以我认为对于这两门课程的课时应该适当的增加些,以巩固学生的专业能力。

注重实践教学在会计专业中很重要,实践教学是对传统会计教学方法的补充,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与理财的“实践活动”中去,已提高我们学生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会计教学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办公都开始在计算机上进行了,会计类专业的工作差不多也都是在计算机上开始的,所以会计电算化显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一个多月在亚普公司的实习,我发现亚普公司所有的账务处理都是在SAP上进行的,需要手工做账的特别少,这也让我认识到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能够熟练地掌握财务软件对于我们找工作有很大的益处。

而我们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却并没有被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由此可见学校对于会计电算化课程不太重视,我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多开设一些会计电算化课程以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实施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教学时,应该组织实施会计案例教学,尽量为学生搭建起仿真程度高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进入实践环节就有一种步入工作岗位的感觉,比如我们之前模拟企业财务运营的平台就挺不错的,老师在经管实验楼安排我们学生五人一小组,分别担任财务总监,财务经理,运营,出纳,会计角色,开始企业的财务运营看看到实验结束后,我们所在的小组是否能盈利。

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探讨曾爱军

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探讨曾爱军

第9卷第4期2012年4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Apr.2012Vol.9No.4为了拓宽非会计专业学生的知识面,满足社会对“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一般高校都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开设了财务管理学课程。

但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教学由于授课对象的特殊性,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与会计专业教学不同的特性。

一、作为非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或选修课,财务管理学教学具有的特点(一)跨学科性。

财务管理学的跨学科性要求非会计专业的财务管理教学兼顾相关知识。

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财务管理时其相关先修课程不足(大多只学过基础会计),因此教学时需要兼顾其它有关知识[1]P 149。

(二)应用性。

财务管理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有许多的财务管理方法。

但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就业去向是企业职能管理部门,从事的不是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因此他们学习财务管理旨在工作后会用财务管理知识去解决非财务问题,在于其应用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相关知识时侧重其应用性。

(三)灵活性。

财务管理的系统性要求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理财的全过程,但非财会专业的学生不需要面面俱到,而应当结合各专业特色,合理选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才能使各专业的学生在掌握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晓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提高其素质和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二、我校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教学存在的问题目前我校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教材选用及教学方法等未与会计专业加以区分,因此存在不少问题,未能达到其应有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笔者于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对我校金融、经济、财税、信息管理、旅游管理等五个专业的学生展开了多次调查,分析非会计专业学生对财务管理教学目标的认识。

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改进思路

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改进思路

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改进思路由于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特殊性,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受到教材、教师、教学实践资源等的限制,使得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

本文通过对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改进思路和建议。

标签: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教学方法随着经济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并购重组等资本动作日益频繁,使得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当前在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中,财务管理不但是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经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要求非财会专业的学生也要掌握基本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

但是对于非财会专业的学生而言,财管管理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都非常难的课程,学习难度较大,而教学中也出现了学生兴趣不高和老师教学难教的局面,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如何让学生喜欢财务管理课程并建立学习信心,提升教学质量,是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

1 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困境1.1 教学内容方面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的教学目标不同于财会专业,非财会专业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具有财务管理理念和思维,明白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职能,能进行初步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能从价值增长的角度进行分析,并在企业决策中潜移默化地运用财务思维,提升学生未来作为管理者的综合能力。

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不同于财会专业是在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税法等专业课程完成后开设财务管理课程,非财会专业学生通常只安排了会计学原理作为铺垫,由于前期知识储备不足,使得非财会专业学生在学习财务管理课程时普遍觉得难度较大,兴趣较低。

其次,在教材的选择上,由于现有的教材内容都以财会专业为学习对象,没有专门针对非财会专业编写的财务管理教材,可以选择的余地较少,只能由任课老师根据学生的层次来决定授课内容和程度,随意性比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研究企业的资金及资金运动,寻求企业资金运动的规律,使资金产生最大的效益,以实现企业不断发展的目标。

任何一个单位的各个部门领导和关键岗位的管理人员都应树立理财观念,具有一定的理财知识,这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将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一般都将财务管理课程作为专业课之一,其他管理类专业则将该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或选修课,以使学生在掌握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晓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对于提高其素质和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财务管理》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公式多、指标多,难点多,加之非会计专业学生相关先修课程不足(大多只学过会计学原理),因而非会计专业在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中不能充分体现出课程特色,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达不到应有的程度。

我们曾经以100名学生作为受访对象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兴趣及了解程度做过一次问卷调查。

主要内容如下表所示:其中30%左右的学生对财务管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23%的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对该课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认为该课程与专业课的学习联系密切,因而不得不学;但是大多数学生认为该课程难度大,又不是专业课,学好学差对今后的就业影响不大,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针对调查结果,我们在授课时注重向学生介绍财务管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突出课程的特点和性质,并引导学生联系企业实际运用各种财务管理方法,帮助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提高后,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得以提高。

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考虑到非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主要阐述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其主要内容有:①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含财务管理概念、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的环境;②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含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风险报酬观念、利息率观念;③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含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利润分配管理;④财务管理基本方法,主要介绍财务分析和财务评价。

由于该课程的课时少,一些内容无法展开细讲,因此,教学中需要保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使前后的内容相互衔接。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学生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教学目标的明确与否影响到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社会经济环境的状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决定教学目标的根本性因素。

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要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及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趋向。

该课程是基于企业角度研究财务管理,不仅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非会计专业的管理类、经济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中起着衔接一般经济理论课和专业课的中介作用。

因此,要通过教学使学生在系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财务管理的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和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为经营决策服务,并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1)优化教学内容。

《会计学》是财务管理的先导课程,其教学内容包含了《会计学原理》和《财务会计》两门课的主要内容,其中会计学原理侧重于介绍会计核算应用的方法和工具,教学内容相对较少,涉及面窄;财务会计则侧重于介绍如何用上述方法和工具处理企业的日常经济业务,教学内容多,难度较大,要完成教学任务需要优化和整合两门课的内容。

以下是某学期的简要授课计划内容:(2)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时数只有56课时,时间短、内容多,要根据专业特点展开知识的讲授。

比如将会计学原理部分安排12个课时,主要介绍会计要素和记账方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会计报表的课堂理论教学只对其概念、编制方法、编制的理论依据做一些简要说明、解释,将重点放在手工实习和计算机操作实习等相关的实践性教学中。

财务会计部分则安排44课时,考虑将来的就业趋向,有选择性地重点介绍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3)为使学生在财务管理课程中更好地利用各种会计信息,采取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为主线展开知识的讲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报表中直接传递的信息和间接隐含的信息,更好地熟悉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

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说:“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很多方面取决于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最优结合的技能、技巧如何”。

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质量,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要注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基于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体系,改变以往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将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相结合,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

(1)采用各种双向互动教学模式。

①采取多媒体演示教学,教师根据有关章节内容的特点,编制相应配套的电子教案,使其图文并茂,将声音、图像、动画相结合,使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以此活化教材,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理财的角色,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②采取协作式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比如投资决策分析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选取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案例,内容涉及投资现金流量的估算、投资决策分析的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的运用,在课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计算,展开小组之间的竞赛。

之后,教师再对计算的准确性、指标运用的合理性及分析的全面性加以指导,这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该章的内容。

③采取探究式教学。

首先可以将课堂教学的空间延伸至家庭、宿舍、企业。

如在实施案例教学法时,要求学生自己收集案例资料。

学生们纷纷将自己的创业经历、家庭企业和熟知企业的一些财务情况作为教学案例,并运用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这既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作用,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借助于学校的ERP沙盘模拟实训开展探究式教学,在沙盘模拟实训中,财务总监角色担负着模拟企业的筹资、投资的决策及资金运用的重任,通过实训,1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明确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学的教学目标3确定先导课程《会计学》的教学内容4展开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转183页)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效果的探讨邓尚华(吉首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摘要关键词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非会计专业的经济类、管理类学生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理论和主要方法。

非会计专业的《财务管理》教学应充分体现出课程特色,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财务管理教学效果教学方法(4)文化背景教学。

学习外语不能脱离这个国家的文化、风土人情。

除教材外,还通过网络课件补充所涉及的社会文化方面的内容。

在教学中,通过讲述日本的趣闻轶事,让学生更深切地了解日本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5)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

不定期的组织学生去当地的旅游景点进行现场指导。

在教师讲解知识点的基础上,结合精心设计的课外活动,使整个教学环节成为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实践创新的过程。

将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对其他景点介绍的讲解能力及导游带团技巧。

主要通过机场迎接、商量日程、送客人等各个环节的导游接待用会话的范例,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旅游专业技能。

掌握口语表达的通俗性,熟练掌握导游业务所需的接待用会话的专业术语以及著名景点的日语导游词。

熟悉导游业务知识和导游员的工作流程,掌握导游方法以及导游技巧。

(6)多媒体教学。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是很有限的。

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途径,把社会现实中的实例“拿”到课堂上,模拟社会实践的情景来开展实践教学。

利用多媒体信息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的特点,可以将视觉、触觉能接触到的事物直观地在屏幕上显示,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形成多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实践欲。

特别是可以在计算机上生成模拟现实环境,使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得到技能的训练。

这样进行的现场模拟的反复训练,避免了传统的让学生死背课文内容,再进行复述的传统教学模式。

利用日语学习相关网站,可汲取最新的信息,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二者的优势。

(7)配合课堂教学,加强第二课堂建设,营造良好的日语学习氛围。

本着“优化第一课堂,强化第二课堂”的指导思想,开展一系列的第二课堂活动,例如,日语口语风采大赛、开辟“日语角”、日语短剧表演比赛、日本影视剧配音大赛、“忘年会”等一系列的活动,不但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而且营造了良好的日语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日语学习和实践锻炼的平台,调动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市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旅游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仅仅满足于专业技能,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的日语旅游人才,是摆在高职高专教育面前的十分突出的问题。

旅游日语课程是综合性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

要高质量的完成该课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培养出符合旅游市场与社会需求的、满足行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高层次的日语旅游人才,还需进一步在课程建设上下功夫。

5结语参考文献作者简介[1]http://www.cnta.gov.cn/news_detail/newsshow.asp?id=A2008[2]沈美华.旅游日语课程设置的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报,2008[3]尤淑慧,卜宪华,贾琪,等.关于日语旅游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08[4]崔亚蕾.关于开设旅游日语课程的思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5]铁军.导游日语[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6]宋丽玲.专科应用日语专业要突出实践教学[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宋丽玲(1968-),女,大学本科,讲师,旅游日语专业,主要从事日语教学工作。

研究方向:语言学。

(收稿日期:2010-06-02)(接149页)5.1评价实施程序5.2评价内容将财务管理的方法、技能技巧全面的运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革作业形式和考试方式。

作业采取个人或小组案例分析报告、小组或个人文献综述报告、财务分析报告等形式,鼓励团队合作,培养合作精神;考试则尝试采用开卷形式,加强对实战型案例分析能力的考核。

学生的课程考核内容不单单只注重期末考试成绩,将平时的作业、文献资料综评、综合案例分析、企业财务分析报告等等都列为考核内容,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并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

教学系统是由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三大重要因素构成,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课程的教学目标要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一致,非专业课教师要积极利用学校的教学效果的考评制度和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指标,实现以评促教,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