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复习题

中枢神经系统复习题
中枢神经系统复习题

中枢神经系统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网状结构

2.菱形窝

3.锥体交叉

4.内侧丘系

5.脊髓丘系

6.外侧丘系

7.三叉丘系

8.锥体束

9.小脑扁桃体

10.旧小脑

11.新小脑

12.下丘脑

13.结节垂体束

二、填空题

1.脊髓位于_______内,其上端在______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在成人约平______下缘,其末端变细呈圆锥状,称为_____。

2.脊髓全长有两处膨大,即____和____,____位于脊髓的____节段,而____则位于____节段。

3.脊髓表面有数条纵行的沟或裂,它们分别是位于前面正中的深沟称____,后面正中的浅沟为____以及前后外侧面上的__ __和_____,分别有__ __和_____通过。

4.脊髓连接 _ __ 对脊神经。因此,脊髓包含_ __个 _ __,即 _ __ 、_ __、 _ __、 _ __和_ __。

5.临床上第7和第10胸椎骨折可能造成____和____脊髓节段的损伤。

6.在脊髓(胸髓)的横切面上灰质向前、后、外侧突出的部分分别叫做____、____和____,分别是____、____和____神经元胞体的所在地。

7.20世纪50年代Rexed将脊髓分为十个板层,其中RexedⅠ、Ⅱ、Ⅳ板层分别相当于脊髓的____、____和____核。

8.白质围绕在灰质的周围,借脊髓表面的纵沟分为三个索,即____、____和____索,三个索中有长距离的上、下行的纤维束;其中后索中主要有____、____。外侧索有____、____、和脊髓小脑前束;前索中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及内侧纵束。

9.薄、楔束的纤维是分别来自同侧____节以上和节以下的传导深部感觉的脊神经节细胞的____突进入脊髓转而上行的纤维,薄、楔束上行分别终止于

延髓的____和____核。

10.脊髓小脑后束和脊髓小脑前束位于____周边的后部和前部,其功能是向小脑传导__________。

11.脊髓丘脑侧束位于白质的____索,其纤维来自对侧灰质____的____,主要传导对侧____觉。

12.皮质脊髓侧束起源于____侧大脑皮质____和____的锥体细胞的轴突,在脊髓外侧索下行的过程中陆续终止于____细胞。皮质脊髓前束在脊髓索下行过程中,终止于侧的。

13.红核脊髓束发自对侧中脑的____,起始后立即交叉,称为____交叉,交叉后的纤维经脑干进入脊髓的____索,陆续止于灰质的____。其功能与 ____ 和____ 有关。

14.脑干包括____、____和____三部分,其中____和____参与菱形窝的构成。

15.中脑腹侧面的上界是____;下界是____;中脑的腹侧面为粗大的柱状隆起,叫做____,两者之间深陷的窝为____,中脑的背侧有上、下两对圆形的隆起分别叫做____和____,前者是____的反射中枢,后者是____的反射中枢。

16.脑桥腹侧宽阔而膨隆,称为____,在其正中线上有一容纳____的浅沟,叫做____;脑桥的基底部向两侧移行变细,称为_________。

17.在延隋腹侧前正中的两侧,有纵行的,由聚集而成,在延髓与脊髓交界处,此锥大部分交叉至对侧,形成。在延髓脑桥沟中,由内侧向外侧依次排列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对脑神经;橄榄后沟中自上而下也排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三对脑神经。

18.在脑干背侧,脑桥、延髓的上半敞开,形成______ 窝,即_______底。 19.在脑干背侧,菱形窝的底部中线上有一纵行的沟,叫做_____,此沟的外侧有一与之平行的浅沟叫做______,两沟之间的隆起称为_______隆起;髓纹以上隆起的下部膨大,称为_________,内藏________核,隆起外侧的三角区叫做_______,内藏______核,菱形窝外侧角小结节状的隆起为________,内藏__________核。菱形窝的下部在中线的两侧有上、外下两个三角,即_______和_____三角,三角内分别藏_____和_____核。

20.第四脑室的顶朝向小脑,前部由小脑上脚及______构成,后部由______和______构成。

21.第四脑室脉络丛是由脉络组织的一部分血管反复分支,并夹带______和_______突入室而形成的,它分泌的脑脊液充满室腔后,经_______和两个孔流入蛛网膜下腔。

22.脑神经有1—4种纤维成分,脑干内有与其相对应的神经核柱:①躯体运动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核;②内脏运动核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核;③内脏感觉核为________;④躯

体感觉核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核。

23.与三叉神经联系的核团有______和三叉神经感觉核,后者又可分为

______、______ 和____三个核。

24.疑核发出纤维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和______三对脑神经中,控制

_____、_____、_____各肌的运动。

25.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的深方分别为_____和______核,是脊髓后索的_____

和_____的传导中继核。

26.由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纤维呈弓形绕中央管的腹外侧,此纤维叫做___

________,该纤维在中央管腹侧左、右交叉,称为_______,交叉后的纤维上行,

叫做_______,上行终止于背侧丘脑的______核。

27.由蜗神经前、后核发出的传导听觉的二级纤维在脑桥基底和被盖之间左、

右交叉形成_____,其纤维转而上行,形成______,继续上行终止于_______ 和_____ 。

28.脑桥基底部有大量散在的神经元,称为______,它们接收来自大脑皮质广

泛区域的_____纤维,发出纤维越过中线形成______,进入小脑,终止于______。

29.上丘主要接受传来的纤维,发出纤维绕中脑导水管的腹侧左、右交叉,

进入脊髓外侧索下行,称________,其作用是完成________和_______的反射活

动.

30.下丘属于听觉传导路上的重要中继核团,主要接收______纤维,传出纤

维构成听辐射,经_______投射到_______。

31.小脑两侧膨大的部分叫_______,中间狭窄的部分叫____,

大量的神经元聚集于小脑表层,形成_______,其深方为________,内有四对小

脑核,即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核。

32.依据小脑的发生、功能和纤维联系可将小脑分为三个叶,出现最早的是

____叶,其纤维主要与______发生联系,故又称_____;较晚发生的是_____,又

叫做_____,主要与______发生联系;发生最晚的是_______,又叫做_______小

脑,主要与____发生联系。

33.间脑被两侧高度发展起来的大脑半球所掩盖,只有腹侧的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露于脑的底部。

34.间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五部分,其中

_______体积最大。

35.背侧丘脑为两个卵圆形的灰质团块,两者借____互相连结,背侧丘脑前

端突出的部分叫做_____,后端膨大的部分叫做______,该结构的外下方有内、

外侧两个小丘分别叫做_____和_____,共同组成_____。

36.背侧丘脑的内部有一自外上斜向内下的“Y”型的_____,将背侧丘脑分

为_____、____和丘脑外侧核三部分。外侧核又可分为背、腹两部分,腹侧部分

又可再分为____、__和腹后核三部分,其中腹后核可再复分为____和_____核,前者接受_____和_____纤维,后者接受____和____的纤维。__

37.下丘脑内主要的核团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其中发出视上垂体束、视旁垂体束和结节垂体束的核团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核。

38.后丘脑包括_____、____,前者接受来自下丘臂的______的纤维,发出纤维至颞叶的_____;后者接受_____传来的纤维,发出纤维至枕叶的______。

39.上行传导束在脊髓内完全交叉的为_____,在延髓内完全交叉的为_____,在脑内部分交叉的有_____。下行传导束在延髓大部分交叉的有_____,不交叉的有_____。

40.薄束为传导_____以下的_____和_____冲动的传导束。而楔束为传导____以上的____和____冲动的传导束,上行止于延髓____。

41.延髓上端与脑桥在腹侧面以_____沟为界,沟中自内向外分别有_____、_____和_____神经根出入脑。

42.延髓腹侧面前正中裂两侧有隆起的_____,主要由_____聚成。橄榄的背方,由上而下可见_____、_____和_____的根丝出入脑。

43.髓纹以下的延髓可见两个三角,位于外侧的称_____三角,内隐_____核;背内侧的为_____三角,内隐____核。髓纹上方,有一圆形隆起为面神经丘,内_____含核。前庭区的外侧有一隆起为听结节,内隐_____核。

44.脑干的副交感核有四对,为位于延髓的_____和_____核,中脑的_____核和脑桥的_____核。内脏感觉核为_____。

45.三叉神经感觉核有_____、_____和_____核;运动核有______核,其发纤维加入______神经支配肌____。

46.迷走神经的副交感纤维起自_____核,支配_____脏器。内脏感觉纤维止于_____核。其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_____核。

47.第三脑室是位于_____和______之间的裂隙,第三脑室顶部成自_____,前界为_____,后通_____,侧壁为_____和_____,向前经_____连侧脑室。

48.间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下丘脑等5部,下丘脑下界为_____、_____和______。

49.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接受______和_____纤维;腹后外侧核接受______和_____纤维,发出_____纤维经内囊_____脚投射大脑皮质_____和_____。内侧膝状体接受______纤维,发出_____纤维投射至颞叶_____回。外侧膝状体接受_____纤维,发出_____纤维投射至枕叶的_____。

三、选择题

A1型题(1~139)

1.脊髓

A.成人从枕骨大孔延伸到第2腰椎下缘

B.在胸段大部分有侧角

C.有31个节段

D.背侧有一条深的后正中裂

E.在新生儿下端平齐第1腰椎下缘

2.成人脊髓的终丝

A.全长被硬脊膜包裹

B.附着于骶骨的背面

C.内有神经细胞

D.在第2骶椎处被硬脊膜包裹,向下止于尾骨背面

E.第2腰椎处出硬脊膜,止于第2骶骨背面下缘

3.楔束

A.脊髓全长的后索内均有

B.传导下肢的深部感觉和精细触觉

C.楔束纤维上行至同侧楔束核内交换神经元

D.一侧脊髓损伤将出现对侧深部感觉障碍

E.无上述情况

4.脊髓丘脑侧束

A.起始细胞在脊神经节内 B.主要由不交叉的纤维组成

C.终止于丘脑腹后外侧核 D.位于脊髓小脑前束的外侧

E.发纤维至小脑

5.脊髓小脑后束

A.终止于丘脑腹后核 B.传导深部感觉和痛、温、触觉冲动C.位于脊髓全长 D.传导非意识性的深部感觉冲动E.在脊髓位于脊髓丘脑侧束的内侧

6.皮质脊髓侧束

A.为同侧大脑皮质运动区来的纤维

B.位于脑桥被盖部

C.位于脊髓的侧索内

D.仅见于脊髓的颈、胸段

E.此束损伤时出现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症状

7.下述有关脊髓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A.脊髓颈段和上胸段的后索可分成薄束和楔束

B.颈和腰骶膨大内灰质柱最粗大

C.骶段内灰质比白质的含量大

D.颈段的特点是体积较大和白质较多

E.全部胸、腰段都有侧角

8.关于楔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楔束贯穿整个脊髓全长 B.在延髓内交换神经元

C.在脊髓后索内上升 D.在第4胸节以上位于薄束的外侧E.传递上肢的深部感觉和精细触觉

9.舌下神经纤维

A.行于内侧丘系与下橄榄核之间

B.行于小脑下脚与三叉神经脊束核之间

C.行于下橄榄核与脊髓丘脑侧束之间

D.交叉至对侧出延髓

E.自橄榄后沟发出

10.不与延髓相连的脑神经有

A.副神经 B.迷走神经 C.舌下神经 D.舌咽神经 E.三叉神经11.从橄榄后沟出入脑的神经从上向下是

A.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B. 迷走神经、副神经

C.副神经、舌下神经 D.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

E.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12.在延髓横越中线的神经纤维是

A.橄榄小脑束 B.前庭脊髓束 C.红核脊髓束

D.脊髓丘脑束 E.无上述纤维束

13.锥体交叉和内侧丘系交叉

A.位于延髓内,内侧丘系交叉位置较高

B.位于延髓内,锥体交叉位置较高

C.在延髓内位于同一平面

D.分别位于脑桥和延髓内

E.无上述情况

14.内侧丘系

A.纤维来自同侧的薄束核和楔束核

B.终于背则丘脑内侧核群

C.行经斜方体外侧,与斜方体有纤维联系

D.最后经内囊,终止于中央后回

E.是精细触觉和意识性深部感觉传导路的二级纤维束

15.外侧丘系

A.经延髓、脑桥和中脑外侧上行 B.终于上丘 C.终于个侧膝状体

D.终于下丘和内侧膝状体 E.上述都不对

16.延髓内有

A.三叉神经运动核 B.上泌涎核 C.薄束核 D.面神经核 E.展神经核

17.疑核是

A.一般内脏运动核 B.特殊内脏感觉核 C.躯体运动核

D.特殊内脏运动核 E.一般躯体感觉核

18.疑核发出的纤维加入

A.舌咽神经 B.舌下神经和副神经 C.前庭蜗神经

D.面神经和迷走神经 E.无上述神经

19.孤束核接受的神经纤维来自

A.Ⅴ对、Ⅵ对和Ⅹ对脑神经 B. VII对、X对和XI对脑神经

C.VII对、IX对和X对脑神经 D.IX对、X对和XI对脑神经

E.V对、IX对和X对脑神经

20.下泌涎核发出纤维加入

A.面神经 B.三叉神经 C.迷走神经 D.舌下神经 E.无上述情况21.面神经核

A.接受对侧皮质脊髓束的纤维

B.接受对侧皮质核(延髓)束的纤维

C.接受双侧皮质核(延髓)束的纤维

D.支配面上部肌的核群仅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纤维

E.支配面上部肌的核群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纤维

22.与面神经有关的核团是

A.三对神经脑桥核 B.下泌涎核 C.疑核 D.孤束核 E.无上述核团23.位于脑桥内的核团是

A.面神经核 B.孤束核 C.脚间核 D.下泌涎核 E.疑核24.上泌涎核发出纤维参与组成

A.舌咽神经 B.面神经 C.迷走神经 D.动眼神经 E.副神经25.脑神经躯体感觉神经元的胞体位于

A.孤束核 B.展神经核 C.三叉神经节 D.睫状神经节 E.下颌下神经节26.中脑内有

A.红核 B.面神经核 C.三叉神经脊束核 D.孤束核 E.展神经核27.下列哪个结构位于中脑顶盖

A.红核 B.黑质 C.动眼神经核 D.内侧膝状体 E.上丘

28.位于脑干内的一般内脏运动核为

A.动眼神经核、迷走神经背核、疑核

B.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C.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疑核

D.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动眼神经核

E.面神经核、迷走神经背核、动眼神经核

29.第四脑室

A.位于延髓、脑桥和中脑之间

B.经室间孔与侧脑室直接相通

C.底由后髓帆和第四脑室脉络组织组成

D.经正中孔和外侧孔通入小脑延髓池

E.无上述情况

30.紧邻第四脑室底的结构有

A.面神经 B.前庭神经核 C.孤束

D.三叉神经脑桥核 E.疑核

31.下列哪些核与小脑联系

A.下橄榄核 B.胸核 C.脑桥核

D.前庭神经核 E.上述都是

32.顶盖前区参与完成

A.痛觉反射 B.听觉反射 C.角膜反射

D.触觉反射 E.瞳孔以光反射

33.视觉反射中枢在

A.距状沟两侧 B.外侧膝状体 C.顶盖前区

D.中脑上丘 E.角回

34.外侧膝状体是

A.深部感觉的皮质下中枢 B.痛、温度觉的皮质下中枢

C.自主神经的皮质下中枢 D.听觉的皮质下中枢

E.视觉的皮质下中枢

35.属于背侧丘脑特异性中继核团是

A.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B.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C.内侧膝状体D.外侧膝状体 E.上述都对

36.哪一种上传的感觉不在背侧丘脑中继

A.痛、温度、触压觉 B.味觉 C.嗅觉 D.视、听觉 E.上述都不对37.下丘脑包括

A.视交叉、漏斗、灰结节、终板

B.视交叉、漏斗、垂体、终板

C.视交叉、漏斗、灰结节、乳头体

D.视交叉、漏斗、垂体、灰结节

E.视交叉、漏斗、视束、乳头体

38.与神经内分泌有关的神经核有

A.乳头体 B.室旁核 C.缰核 D.底丘脑核 E.板内核39.底丘脑是

A.中央灰质和背侧丘脑的过渡区

B.中脑顶盖和背侧丘脑的过渡区

C.中脑被盖和背侧丘脑的过渡区

D.大脑脚底和背侧丘脑的过渡区

E.中脑顶盖和下丘脑的过渡区

40.上丘脑包括

A.缰三角 B.缰连合 C.丘脑髓纹 D.松果体 E.上述都对41.小脑

A.位于颅中窝

B.上面与大脑枕叶直接相贴

C.小脑扁桃体位于小脑半球的后方

D.绒球属新小脑

E.借上脚与中脑联系

42.与小脑皮质直接联系的核团有

A.前庭神经核 B.红核 C.黑质

D.背侧丘脑的腹中间核 E.上述都不对

43.小脑核的传出纤维可终于

A.红核 B.背侧丘脑腹中间核 C.前庭神经核

D.脑干网状结构 E.上述都是

44.下列哪些核可在小脑髓质中见到

A.齿状核 B.球状核 C.顶核 D.栓状核 E.上述都对45.端脑结构由内侧到外侧的排列顺序为

A.内囊、壳、苍白球、外囊、屏状核、最外囊、岛叶

B.内囊、苍白球、壳、外囊、屏状核、最外囊、岛叶

C.内囊、苍白球、外囊、壳、屏状核、最外囊、岛叶

D.内囊、屏状核、外囊、苍白球、壳、最外囊、岛叶

E.内囊、屏状核、苍白球、外囊、壳、最外囊、岛叶

46.基底核

A.又称纹状体

B.尾状核形成侧脑室前角的内侧壁

C.尾状核与背侧丘脑以髓纹相隔

D.杏仁体位于海马旁回钩内,与尾状核尾相连结

E.屏状核与岛叶皮质之间为外囊纤维

47.通过内囊膝的下行纤维束是

A.皮质脊髓束 B.视辐射 C.顶枕颞桥束 D.听辐射 E.皮质核束48.不通过内囊后肢的纤维是

A.丘脑辐射 B.视辐射 C.皮质脊髓束 D.额桥束 E.听辐射49.损伤右侧内侧囊后肢前部,可能出现

A.右侧肢体痉挛性瘫痪 B.右侧肢体弛缓性瘫痪

C.左侧肢体弛缓性瘫痪 D.左侧肢体痉挛性瘫痪

E.左、右侧四肢痉挛性瘫痪

50.右侧内囊后肢受损可出现

A.嗅觉丧失

B.同侧四肢麻痹和躯体感觉丧失

C.双眼左侧偏盲

D.对侧痛、温度觉丧失而精细触觉存在

E.右耳听觉丧失

51.下列核团的哪一个属于边缘系统

A.背侧丘脑腹前核 B.背侧丘脑前核群 C.尾状核

D.豆状核 E.上述都不对

52.组成边缘系统的结构是

A.海马、齿状回、隔区

B.B.海马结构、海马旁回和扣带回

C.海马旁回、扣带回、杏仁体

D.海马结构、下丘脑、背侧丘脑前核群

E.以上都对

53.第一躯体运动区位于

A.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B.额中回后部 C.额下回后部D.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E.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

54.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

A.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 B.优势半球距状沟两侧

C.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 D.优势半球顶叶角回

E.上述都不对

55.视区位于

A.颞横回 B.角回 C.距状沟两侧的皮质

D.缘上回 E.上述都不对

56.距状沟两侧的皮质接受

A.背侧丘脑前核群的纤维

B.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的纤维

C.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的纤维

D.内侧膝状体的纤维

E.外侧膝状体的纤维

57.胼胝体

A.连接两侧大脑半球额叶与顶叶之间的纤维

B.连接两侧大脑半球颞叶和额叶之间的纤维

C.连接两侧大脑半球顶叶和枕叶之间的纤维

D.连接两侧颞叶的纤维

E.连接两侧大脑半球新皮质的纤维

58.内囊位于

A.背侧丘脑与尾状核之间 B.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 C.豆状核与屏状核之间D.新纹状体之间 E.豆状核与尾状核、背侧丘脑间

59.内囊膝

A.位于尾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

B.有皮质脊髓束通过

C.是半球内联络纤维必经之路

D.位于新旧纹状体之间

E.无上述情况

60.精细触觉冲动的传导通路

A.在脊髓交叉至对侧 B.起始细胞位于后角的胸核 C.包括楔束D.包括脊髓丘脑侧束 E.起始细胞位于胶状质

61.头面部深部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A.薄束核 B.楔束核 C.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D.三叉神经脑桥核 E.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62.躯体、四肢深部感觉传导通路的交叉部位在

A.脊髓 B.延髓 C.脑桥 D.中脑 E.间脑63.四肢、躯干深部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胞体在

A.下橄榄核 B.三叉神经脊束核 C.脊髓胸核

D.脊髓后角固有核 E.无上述情况

64.头面部的痛、温度觉的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

A.三叉神经脑桥核 B.三叉神经中脑核 C.三叉神经脊束核D.三叉神经节和舌咽、迷走神经的上神经节 E.上述都不对

65.投射到第一躯体感觉区的纤维

A.楔束核和薄束核 B.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 C.脊髓后角

D.背侧丘脑腹后核 E.背侧丘脑腹中间核

66.一侧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的轴突

A.直接投射到两侧视觉中枢

B.投射到两侧外侧膝状体

C.全部投射到同侧外侧膝状体

D.全部投射到对侧外侧膝状体

E.投射到两侧内侧膝状体

67.右侧视束完全损伤后出现的视野障碍是

A.双眼左侧偏盲 B.双眼右侧偏盲 C.双眼颞侧偏盲

D.双眼鼻侧偏盲 E.左眼全盲

68.右侧外膝状体损伤后出现

A.双眼视野颞侧偏盲 B.双眼视野左侧偏盲 C.双眼视野鼻侧偏盲D.双眼视野右侧偏盲 E.右眼全盲

69.锥体束

A.全部纤维通过内囊膝

B.所有脑神经运动核都接受双侧的皮质核束纤维支配

C.损伤后一切反射都消失,但肌不萎缩

D.在延髓下端纤维都交叉

E.无上述情况

70.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纤维的核团是

A.动眼神经核 B.三叉神经运动核 C.舌下神经核

D.滑车神经核 E.展神经

71.损伤一侧大脑皮质躯体运动区可导致

A.对侧肢体瘫痪和肌张力减退

B.对侧肢体瘫痪和肌张力增加

C.对侧肢体瘫痪并有感觉障碍

D.同侧共济运动障碍

E.对侧肢体震颤并有肌张力增加

72.关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症状,哪项是错误的

A.肌逐渐萎缩 B.腱反射消失 C.肌弛缓性瘫痪D.躯体感觉与内脏感觉正常 E.Babinski征阳性

73.面神经核上瘫

A.皱额时,患侧额纹消失

B.病灶的同侧不能闭眼,口角偏向病灶对侧

C.病灶的同侧不能闭眼,口角偏向病灶同侧

D.病灶的对侧能闭眼,口角偏向病灶同侧

E.病灶的同侧能闭眼,口角偏向病灶对侧

74.传导听觉冲动的中继核包括

A.上丘灰质层 B.脑桥核 C.外侧膝状体D.内侧膝状体 E.下橄榄核

75.脊髓的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

A.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

B.硬脊膜、软脊膜、蛛网膜

C.软脊膜、蛛网膜、硬脊膜

D.软脊膜、硬脊膜、蛛网膜

E.蛛网膜、硬脊膜、软脊膜

76.中脑水管通连

A.侧脑室 B.侧脑室和第三脑室 C.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D.第四脑室和蛛网膜下隙 E.第四脑室和脊髓中央管

77.第三脑室

A.为两侧背侧丘脑间的狭窄裂隙

B.底为乳头体,灰结节,漏斗和视交叉

C.不含脉络丛

D.借正中孔与侧脑室相通

E.无上述情况

78.侧脑室

A.在下角内有海马的隆起

B.各部都有脉络丛

C.借室间孔与第四脑室直接相通

D.后角向后伸入顶叶

E.无上述情况

79.侧脑室中央部的底是

A.尾状核 B.穹隆柱 C.胼胝体

D.透明隔 E.背侧丘脑

80.脉络丛位于

A.侧脑室下角 B.第三脑室 C.第四脑室

D.侧脑室中央部 E.无上述情况

81.颅内所有结构有供血

A.都来自颈内动脉的分支 B.都来自颈外动脉的分支

C.都来自锁骨下动脉的分支 D.都来自颈内、颈外动脉的分支

E.无上述情况

82.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分支不包括

A.大脑后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小脑上动脉

D.迷路动脉 E.小脑下前、后动脉

83.属颈内动脉的分支是

A.后交通动脉 B.脑膜中动脉 C.前交通动脉

D.大脑后动脉 E.小脑上动脉

84.大脑中央后回中1/3的动脉供应来自

A.大脑前动脉的皮质支 B.大脑中动脉的皮质支C.大脑后动脉的皮质支D.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支 E.无上述情况

85.延髓后外侧部的动脉供应来自

A.脊髓后动脉 B.迷路动脉 C.小脑上动脉

D.小脑下动脉 E.小脑下后动脉

86.直窦

A.位于大脑镰的游离缘内

B.大脑内静脉注入直窦

C.由岩上窦和岩下窦汇合而成

D.与矢状窦、横窦汇合成窦汇

E.上述都不对

87.脑的静脉

A.不与动脉伴行

B.浅静脉收集皮质的静脉血

C.深静脉收集质和基底核的静脉血

D.最终注入硬脑膜窦

E.上述都对

88.小脑幕

A.附于颞骨岩部上缘 B.附于枕骨横沟 C.游离缘与中脑密切毗邻D.与枕叶相邻 E.上述都对

89.成人脊髓下端一般平对

A.第1腰椎下缘 B.第2腰椎下缘 C.第3腰椎下缘

D.第4腰椎下缘 E.第5腰椎下缘

90.新生儿脊髓下端一般平对

A.第1腰椎 B.第2腰椎 C.第3腰椎

D.第4腰椎 E.第5腰椎

91.第8胸髓节段约平对

A.第2胸椎 B.第4胸椎 C.第5胸椎

D.第6胸椎 E.第8胸椎

92.骶、尾髓节段一般平对

A.第10胸椎 B.第11胸椎 C.第9胸椎

D.第1腰椎 E.第1骶椎

93.关于脊髓内部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A.脊髓横切面中央部可见中央管

B.灰质位于中央管周围,在横切面上呈“H”型或蝶形

C.脊髓各段的灰质均可见到前角、后角和侧角D.在T

4

节段以上,后索被薄束和楔束占据

E.中间带位于前、后角之间

94.关于脊髓灰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脊髓灰质可分为10个板层

B.Ⅰ~Ⅵ板层组成了脊髓后角

C.后角核团主要接受感觉传入纤维

D.侧角(中间外侧核)为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E.前角内的核团属躯体运动性核团

95.关于薄束、楔束的描述,错误的是

A.薄束成自T

5以下、楔束成自T

4

以上的脊神经节细胞的中枢突

B.只有T

4

以上脊髓横切面上才能同时看到内侧部的薄束和外侧部的楔束

C.在T

5

以下的后索中只能看到楔束

D.两束主要传导同侧躯干和四肢的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

E.薄束、楔束上行至延髓后分别止于薄束核和楔束核

96.有关脊髓丘脑束的描述,错误的是

A.脊髓丘脑束位于脊髓外侧索和前索

B.脊髓丘脑束终止于同侧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C.是由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而来的纤维束构成

D.脊髓丘脑束的起始细胞位于对侧脊髓灰质全长,但腰膨大最集中

E.一侧脊髓丘脑束损伤,会出现损伤的对侧1~2个节段以下痛、温觉障碍或消

97.关于皮质脊髓束的描述,错误的是

A.皮质脊髓束在延髓的锥体交叉处大部分进行交叉、越边形成皮质脊髓侧束

B.没有交叉的纤维形成皮质脊髓前束

C.皮质脊髓前束在下行过程中,主要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到对侧

D.皮质脊髓束完全控制对侧的前角运动细胞

E.皮质脊髓侧束损伤时,可出现同侧损伤平面以下肢体痉挛性瘫痪

98.后索纤维在脊髓水平断面上的排列顺序由内向外依次是

A.C、T、L、S B.C、L、S、T C.S、L、T、C D.S、T、L、C E.L、C、T、S

99.脊髓丘脑束在脊髓水平断面上的排列顺序由内向外依次是

A.C、T、L、S B.C、L、S、T C.S、L、T、C D.S、T、L、C E.L、C、T、S

100.经白质前连合进行左右交叉的传导束是

A.薄束和楔束 B.皮质脊髓侧束C.皮质脊髓前束

D.脊髓丘脑束 E.皮质脊髓前束和脊髓丘脑束

101.患者第8胸髓节段左侧后索损伤后可能出现

A.左侧半身肋弓平面以下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消失或减退

B.左侧半身脐平面以下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丧失或减退

C.右侧半身肋平面以下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丧失或减退

D.右侧半身脐平面以下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丧失或减退

E.无上述情况

102.在脑干的腹侧面,延髓与脑桥的分界标志是

A.锥体 B.锥体交叉 C.橄榄

D.延髓脑桥沟 E.髓纹

103.在脑干的背侧面,延髓与脑桥的分界标志是

A.滑车神经 B.小脑下脚 C.基底沟

D.延髓脑桥沟 E.髓纹

104.在延髓腹侧面上部,前正中裂两侧的隆起叫

A.锥体 B.锥体交叉 C.橄榄

D.薄束结节 E.楔束结节

105.延髓下部背侧面中线两侧,由内向外依次为

A.锥体和橄榄 B.锥体交叉和橄榄 C.橄榄和薄束结节

D.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和小脑下脚 E.小脑下脚和橄榄106.面神经丘深面隐藏的是

A.面神经核 B.滑车神经核 C.展神经核

D.迷走神经核 E.舌下神经核

107.关于中脑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中脑腹侧面有一对粗大的隆起,称大脑脚

B.中脑背侧面有上丘和下丘

C.脚间窝底有许多血管穿入,称后穿质

D.大脑脚之间有动眼神经出脑

E.中脑水管向上与侧脑室、向下与第四脑室直接相通

108.唯一一对自脑干背面出脑的脑神经是

A.舌下神经 B.动眼神经 C.滑车神经

D.面神经 E.迷走神经

109.附着于延髓橄榄后沟的脑神经是

A.展神经,面神经, 前庭蜗神经 B.滑车神经,展神经,舌神经C.动眼神经,副神经,舌神经 D.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E.前庭蜗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

110.与间脑相连的脑神经是

A.展神经 B.迷走神经 C.三叉神经

D.动眼神经 E.视神经

111.附着在延髓脑桥沟处的脑神经,自外向内依次为

A.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 B.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C.前庭蜗神经、面神经、展神经 D.前庭蜗神经、展神经、面神经E.展神经、前庭蜗神经、面神经

112.下列何者不属于脑神经核

A.动眼神经核 B.孤束核 C.疑核

D.红核 E.上泌涎核

113.疑核与下列何组神经均有关

A.舌咽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 B.迷走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C.副神经、迷走神经、前庭蜗神经 D.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E.舌咽神经、动眼神经、舌下神经

114.下列哪个核属内脏感觉核

A.上泌涎核 B.下泌涎核 C.疑核

D.孤束核 E.蜗神经核

115.上泌涎核发出的纤维加入下列哪对脑神经

A.动眼神经 B.舌咽神经 C.面神经

D.舌下神经 E.展神经

116.下泌涎核发出的纤维加入哪对脑神经

A.面神经 B.舌咽神经 C.迷走神经

D.三叉神经 E.动眼神经

117.接受大脑皮质广泛区域发出的纤维的核团是

A.薄束核、楔束核 B.上、下橄榄核 C.脑桥核

D.红核 E.疑核

118.传递躯干、四肢意识性深感觉和精细触觉的中继核团是

A.上、下泌涎核 B.脑桥核 C.薄束核、楔束核

D.红核、黑质 E.上、下丘核

119.以下何核团受损伤可引起震颤麻痹

A.上泌涎核 B.脑桥核 C.红核

D.黑质 E.薄束核

120.有关脑干内白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内侧丘系传递对侧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深感觉和精细触觉

B.脊髓丘系传递对侧躯干、四肢的痛、温、(粗)触觉

C.外侧丘系传导听觉

D.三叉丘系传导对侧头面部的痛、温、触觉

E.锥体束管理对侧躯干,四肢骨骼运动

121.止于腹后内侧核的传导束为

A.内侧丘系 B.外侧丘系 C.脊髓丘系

D.三叉丘系 E.脊髓小脑前、后束

122.下列何结构不属于小脑的核团

A.顶核 B.中缝核 C.球状核

D.齿状核 E.栓状核

123.接受味觉纤维的核团是

A.疑核 B.上泌涎核 C.迷走神经背核 D.孤束核 E.脑桥核

124.关于小脑的描述,错误的是

A.小脑位于脑干的背侧

B.小脑上面借小脑幕与大脑枕叶下面相贴

C.小脑受损后,可导致四肢随意运动丧失

D.小脑按其功能又可分为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和大脑小脑

E.绒球小结叶又称古小脑

125.前庭小脑是指

A.小脑蚓 B.小脑扁桃体 C.绒球小结叶

D.蚓垂 E.蚓锥体

126.颅内压增高时,何结构被挤入小脑幕切迹与中脑之间,形成脑疝

A.小脑半球 B.海马旁回 C.绒球

D.小脑扁桃体 E.小脑下脚

127.由齿状核发出的传出纤维,经小脑上脚至

A.对侧红核和丘脑腹外侧核

B.对侧背侧丘脑腹前核和腹后内侧核

C.对侧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和内侧核

D.对侧红核和丘脑前核

E.对侧红核和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128.经小脑中脚进入小脑的纤维束主要为

A.前庭小脑纤维 B.脊髓小脑前束 C.脊髓小脑后束

D.脑桥小脑纤维 E.橄榄小脑纤维

129.由小脑上脚进入小脑的纤维束是

A.前庭小脑纤维 B.脊髓小脑前束 C.脊髓小脑后束

D.脑桥小脑纤维 E.橄榄小脑纤维

130.位于第四脑室顶部上方的小脑的核团是

A.顶核 B.球状核 C.栓状核

D.齿状核 E.红核

131.从下列脑的哪个面上能观察到间脑

A.内侧面观 B.外侧面观 C.背面观

D.上面观 E.腹面观

132.腹后内侧核接受下列哪个传导束的纤维

A.内侧丘系 B.脊髓丘系 C.三叉丘系

D.味觉纤维 E.三叉丘系和味觉纤维

133.腹后外侧核接受下列哪个传导束的纤维

A.内侧丘系和三叉丘系 B.脊髓丘系和外侧丘系

C.外侧丘系和内侧丘系 D.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

E.三叉丘系和外侧丘系

134.内侧膝状体核接受

A.内侧丘系 B.外侧丘系 C.脊髓丘系

D.三叉丘系 E.味觉纤维

135.内、外侧膝状体共同构成

A.丘脑 B.后丘脑 C.下丘脑

D.上丘脑 E.底丘脑

136.松果体归属于

A.丘脑 B.后丘脑 C.下丘脑

D.上丘脑 E.底丘脑

137.乳头体、灰结节、视交叉属于

A.丘脑 B.后丘脑 C.下丘脑

D.上丘脑 E.底丘脑

138.下列何中枢不属于下丘脑

A.皮质下植物性功能调节中枢 B.痛、温、触觉的皮质下调节中枢C.血压和体温调节中枢 D.饮食和睡眠调节中枢

E.水盐代谢的皮质下中枢

139.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神经核是

A.腹前核 B.腹后内侧核 C.视上核D.腹后外侧核 E.底丘脑核

A2型题(1~10)

1.脊髓第2胸节右侧后索损伤后出现

A.左半身乳头平面以下深部感觉和精细触觉丧失

B.右半身乳头平面以下痛、温度觉和粗略触觉丧失

C.右半身胸骨角平面以下深部感觉和精细触觉丧失

D.左半身胸骨角平面以下痛、温度觉和粗略触觉丧失

E.无上述情况

2.患者因腰背部受重物打击后,造成脊髓半横断损伤,出现布朗-色夸综合症,病人在损伤侧断面以下出现的症状是

A.同侧粗触觉丧失B.同侧深部感觉丧失 C.同侧痛、温度觉丧失D.对侧肢体随意运动丧失 E.无上述情况

3.脊髓灰质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累及灰质前角的病变,造成所支配区域(如一侧下肢)的瘫痪症状,下列所描述的症状,哪个是错误的

A.明显肌萎缩 B.肌张力低下 C.腱反射消失

D.病理反射亢进 E.软瘫(松驰性瘫痪)

4.小脑借三对脚与延髓、脑桥和中脑相连,小脑齿状核发出的远心纤维,通过小脑上脚至

A.红核和背侧丘脑前核群 B.红核和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C.红核和背侧丘脑腹中间核 D.红核

E.红核和背侧丘脑内侧核群

5.背侧丘脑是皮质下感觉最后中继站,作为特异性中继核团,分别接受来自各个不同部位和性质的感觉投射纤维,请问:腹后内侧核接受的纤维束是

A.三叉丘素 B.内侧丘素 C.脊髓丘脑束

D.听辐射 E.视辐射

6.当一患者有脑垂体肿瘤时,即可压迫损伤视交叉中央处,此时两眼视野表现为

A.双眼鼻侧偏盲 B.双眼颞侧偏盲 C.左眼鼻侧偏盲

D.右眼鼻侧偏盲 E.无上述情况

7.光照患者一侧瞳孔,引起两眼瞳孔缩小的反应称对光反射,当患者两眼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但视觉存在,因为

A.损伤两侧顶盖前区 B.损伤两侧视神经 C.压迫两侧视束

D.损伤两侧皮质视区 E.无上述情况

8.光照患者左眼,左眼瞳孔缩小,右眼瞳孔不缩小,病灶在

A.左顶盖前区 B.右动眼神经 C.右视神经

D.右外侧膝状体 E.右视束

9.口才右侧偏瘫,左眼球内斜,脑损伤部位可能在

A.左侧大脑脚 B.右侧大脑脚 C.左侧脑桥基底

D.右侧脑桥基底 E.左侧内囊

10.切断下列哪些结构,可导致对侧躯干和上、下肢的感觉消失

A.内侧丘系 B.内囊后肢 C.脊髓丘脑侧束

D.脊髓丘系 E.上述都对

A3型题(1~3)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以下那一点 不是“苯二氮卓类”药的共同作用 E A、抗焦虑 B、镇静催眠 C、抗惊厥 D、中枢性肌松作用 E、 麻醉2、剂量加大一般仍无麻醉作用的药是 C A、硫喷妥钠 B、巴比妥类 C、苯二氮卓类 D、 A+B E、B+C 3、起效快、安全范围大、静脉注射常用于癫痫持续状 态的药是 A A、地西泮 B、三唑仑 C、氟西泮 D、 艾司唑仑E、苯巴比妥钠4、哪一点不是“苯二氮卓类”药的用 途 B A、焦虑症 B、精神分裂症 C、 惊厥与癫痫 D、肌肉痉挛 E、麻醉前给药 5、以下那一点是“苯 二氮卓类”药的主要不良反应 A A、嗜睡 B、 抑制呼吸 C、支气管哮喘 D、心律失常 E、白细胞减少 6、“苯二氮卓类”药的作用机理是 E A、稳定 神经细胞膜 B、兴奋中枢的多巴胺受体 C、抑制脑干网上结 构上行激活系统的传导功能 D、阻断中枢的多巴胺受体 E、增 强脑内γ-氨基丁酸的作用7、引起巴比妥类药疗效下降的原因 是 C A、本品是药酶抑制剂 B、本品的 化学性质不稳定 C、本品是药酶诱导剂 D、给药方法不正确 E、 给药剂量不正确8、为促进巴比妥类药的排泄,可采取 A A、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B、口服硫酸镁导泻 C、静脉滴注硫 酸镁 D、口服大剂量vit C E、肌注阿托品 9、巴比妥类药中毒 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C A、肾功能衰竭 B、

心律失常 C、呼吸抑制 D、过敏性休克 E、严重肝损害 10、常用的抗精神分裂症的药是 D A、地西泮 B、丙咪嗪 C、阿米替林 D、氯丙嗪 E 碳酸锂 11、氯丙嗪抗精神分裂症的机理是 D A、提高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含量 B、兴奋中枢的多巴胺受体 C、抑制脑干网上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传导功能 D、阻断中脑-皮质和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受体E、增强脑内r-氨基丁酸的作用12、以下对氯丙嗪的描述,那一点是错的E A、镇静作用,显效较快 B、用药时可出现感情淡漠、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 C、抗精神病作用显效慢, D、对化学物质引起的呕吐疗效较好 E、对晕动性呕吐疗效最好13、以下对氯丙嗪的描述,那一点是错的B A、抑制体温调节中枢 B、使体温降至37度 C、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D、使体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E、有阻断外周α受体的作用14、以下对氯丙嗪的描述,那一点是错的D A、长期应用氯丙嗪,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B、长期应用氯丙嗪,可出现不随意运动 C、氯丙嗪能阻断中枢的多巴胺受体 D、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可用多巴胺治疗E、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可用中枢抗胆碱药治疗15、以下哪点不是氯丙嗪的不良反应 B A、体位性低血压 B、外周神经炎 C、内分泌紊乱 D、肝损害 E、过敏反应 16、氯丙嗪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不能用什么药抢救 D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六)模拟题

[模拟]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六) X型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第1题: 关于对乙酰氨基酚正确描述为 A.为非那西丁体内代谢产物 B.口服易吸收 C.60%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D.过量中毒可致肝坏死 E.长期用药无肾损害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2题: 抗帕金森病药包括以下几类 A.多巴胺受体阻断约 B.拟多巴胺类药 C.胆碱受体激动药 D.胆碱受体阻断药 E.拟胆碱药 参考答案:BD 答案解析: 第3题: 氯丙嗪的作用有 A.α受体阻断作用 B.镇吐作用 C.抗抑郁作用 D.抗精神病作用 E.β受体阻断作用 参考答案:ABD 答案解析: 第4题: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主要是由于 A.直接使血小板聚集 B.减少凝血酶原的形成 C.使机体内肝素的含量增加 D.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 E.减少TXA2的形成 参考答案:DE 答案解析: 第5题: 苯二氮革类体内过程特点有 A.口服及肌肉给药吸收良好 B.口服后约1h达到血药峰浓度 C.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D.可在脂肪组织中蓄积 E.主要以原形从肾排出 参考答案:BCD 答案解析: 第6题: 可用于躁狂症的药物是 A.氯丙嗪 B.苯巴比妥 C.氟哌啶醇 D.丙戊酸钠 E.碳酸锂 参考答案:ACE 答案解析: 第7题: 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包括 A.镇痛、镇静 B.镇咳 C.抑制呼吸 D.瞳孔缩小 E.胆道平滑肌痉挛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8题: 氯丙嗪急性中毒时可出现的症状有 A.心电图异常 B.低血压 C.大小便失禁 D.呕吐 E.昏睡 参考答案:ABE 答案解析: 第9题: 解热镇痛抗炎药包括 A.甾体抗炎药 B.水杨酸类 C.苯胺类 D.吡唑酮类 E.其他抗炎有机酸类 参考答案:BCDE 答案解析: 第10题: 关于苯二氮卓类,正确的叙述有 A.抗焦虑作用的剂量较巴比妥类药物小 B.发挥镇静催眠作用时其安全范围较巴比妥类大 C.副作用较巴比妥类小 D.可用于癫痫持续状态 E.大量引起麻醉 参考答案:ABCD 答案解析: 第11题: 苯巴比妥可用于 A.失眠 B.麻醉前给药 C.破伤风

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习题

中枢神经系统 1脊髓的位置(B ) A 、几乎与椎管同长 B 、上端于枕骨大孔续延髓 C 、成人下端至第一骶椎下缘 D 、小元下端平第3 骶椎 E 、脊髓末端膨大称腰髓膨大 2脊髓(C ) A 、成人从枕骨大孔延伸到第2 腰椎下缘 B 、在胸段大部分有侧角 C 、有31 个节段 D 、背侧有一条深的后正中裂 E 、在新生元下端平齐第1 腰椎下缘 3成人脊髓下端平齐(D ) A 、第1 骶椎水平 B 、第2 腰椎下缘水平 C 、第3 腰椎与第4 腰椎之间 D 、第1 腰椎下缘水平 E 、第1 骶椎下缘水平 4有关脊髓的外形说法,错误的是(D ) A 、脊髓第四颈节段至第一胸节段为颈膨大 B 、脊髓第二腰节至第三骶脊髓节为腰髓膨大 C 、脊髓的末端称脊髓圆锥 D 、脊髓后正中沟有后根附着 E 、脊髓的前正中裂比后正中沟深 5成人脊髓的终丝(D ) A 、全长被硬脊膜包裹 B 、附着于骶骨的背面 C 、内有神经细胞 D 、在第2 骶椎水平以下被硬脊膜包裹,向下止于尾骨背面 E 、在第2 腰椎处出硬脊膜,止于第2 骶骨背面下缘 6何处损伤可伤及脊髓骶段(A ) A 、第1 腰椎 B 、第2 腰椎 C 、第5 腰椎 D 、第1 、2 骶椎 E 、第3 腰椎 7 第7 颈脊髓节平对(B ) A 、第4 颈椎体 B 、第5 颈椎体 C 、第6 颈椎体 D 、第7 颈椎体 E 、第1 胸椎体

8马尾主要由(E ) A 、胸、腰脊神经根形成 B 、胸、骶脊神经根组成 C 、胸、尾脊神经根组成 D 、胸、腰、骶、尾脊神经根组成 E 、腰、骶、尾脊神经根组成 9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应在哪个棘突间隙(C ) A 、第于二胸椎与第一腰椎棘突间隙 B 、第一腰椎与第二腰椎棘突间隙 C 、第三腰椎与第四腰椎棘突间隙 D 、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棘突间隙 E 、骶管裂孔处 10胶状质属于脊髓灰质何层内的结构(B ) A 、板层I B 、板层II C 、板层III D 、板层IV E 、板层V 11后角固有核是何板层的细胞群(C ) A 、板层I 和板层II B 、板层VIII C 、板层III 和板层IV D 、板层V 和板层VI E 、板层VII 12右侧颈5 一胸2 后角受损时产生(D ) A 、病变水平以下的对侧肢体所有感觉缺失或减退 B 、病变水平以下同侧肢体所有感觉缺失或减退 C 、右上肢所有感觉减退或缺失 D 、右上肢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而触觉和深感觉保留 E 、左上肢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而触觉和深感觉保留13脊髓内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是(B ) A 、后角固有核 B 、中间外侧核 C 、骶中间外侧核 D 、胸核 E 、中间内侧核 14脊髓的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B ) A 、胸核 B 、中间外侧核 C 、骶中间外侧柱 D 、中间内侧核 E 、网状结构 15关于脊髓中间外侧核的描述,错误的是(D ) A 、它形成灰质的侧角 B 、存在于脊髓的胸段和上腰段

人体解剖学试题-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关于神经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胞体和神经胶质构成 B.假单极神经元属于传入神经元 C.双极神经元属于传出神经元 D.传入神经元既是运动神经元 E.神经元包括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 2.神经核是指: A.神经元树突的集合 B.神经元胞体在中枢的集合 C.神经元胞体在周围的集合 D.神经元轴突的集合 E.神经元胞体与树突的集合 3.含有假单极神经元的部位是: A.副交感神经节内 B.交感神经节内 C.基底核内 D.脊神经节内 E.螺旋神经节内 4.假单极神经元: A.是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 B.位于神经节内

C.存在于所有的脊神经节内 D.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 E.属于联络神经元 5.脊髓第8胸节平对: A.第8胸椎水平 B.第5胸椎水平 C.第7胸椎水平 D.第6胸椎水平 E.第10胸椎水平 6.成人脊髓下端平对: A.第一骶椎下缘 B.第四腰椎下缘 C.第三腰椎下缘 D.第一腰椎下缘 E.第十二胸椎下缘 7.对于脊髓的描述下列哪个是正确的? A.有31个节段 B.在颈段大部分有侧角 C.成人从枕骨大孔延伸至第2腰椎下缘 D.外侧有一条深的正中裂 E.在新生儿下端平第1腰椎下缘 8.脊髓内部结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灰质位于脊髓中央,白质位于灰质周围 B.各段的灰质均呈“H”形

C.中间带位于前角与后角之间 D.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中枢 E.脊髓各段的灰质都具有前角、后角和侧角 9.脊髓的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 A.全部骶节中 B胸部和腰部脊髓侧角 C.腰2-4节内 D.骶2-4节内 E.骶1-3节内 10.脊髓的交感神经低级中枢是: A.中间带外侧核 B.胸核 C.中间带内侧核 D.网状结构 E.骶中间带外侧核 11.关于皮质脊髓侧束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脑桥被盖部 B.位于脊髓的侧索内 C.由同侧大脑皮质运动区发出的纤维 D.仅位于脊髓的颈胸段 E.损伤时为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12.关于薄束与楔束描述正确的是: A.薄束位于楔束的外侧 B.传导同侧躯干、肢体的本体感觉

生理学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生理学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一、名词解释 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调节即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元的联系对机体各部分的调节 3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细胞的代谢产物完成的调节包括全身性体液调节和局部性体液调节 4反馈由受控部分将信息传回到控制部分的过程 5负反馈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 6正反馈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不断加强直到发挥最大效应 二、填空题 1观察马拉松赛跑时心脏活动和呼吸的变化属整体水平研究2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称反射3激素或代谢产物对器官功能进行调节这种方式称体液调节 4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急性动物实验和慢性动物实验5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方式为反馈它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6体内在进行功能调节时使控制部分发放信息加强此称正反馈7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是负反馈反馈调节 8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完成的 三、判断题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等√ 2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射消失√ 3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是种族所共有的生来就具备的反射活动√ 4自身调节需要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5在取消了器官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后将丧失调节能力×6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应消失× 四、各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 关于反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D A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发生的反应 B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 C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 D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 2 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 A A突触 B中枢 C效应器 D外周神经 3 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C A传入神经 B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4 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 A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B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

6、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试题

第六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试题 一、单选题 1.临床最常见的脑炎是() A.巨细胞病毒性脑炎 B.肠道病毒性脑炎 C.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D.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E.腺病毒性脑炎 2.男患,50岁,突发头痛,呕吐,体温40℃,伴躁动,2日后频繁癫痫发作、昏迷,3日后死亡。病理检查脑实质内出血性坏死、细胞核内包涵体。该病为() A.腺病毒性脑炎 B.巨细胞病毒性脑炎 C.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D.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 E.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3.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最常见的病灶部位是() A.大脑皮质广泛性损害 B.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 C.顶叶及枕叶D.丘脑下部 E.脑干 4.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早期最可能出现的异常是() A.外周血白细胞增多 B.脑脊液压力增高 C.脑脊液细胞数增多 D.脑电图出现弥漫性高波幅慢波 E.CT显示颞叶低密度病灶 5.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那项表述是不正确的() A.可用更昔洛韦治疗 B.可用阿昔洛韦治疗 C.待病毒学确诊后应用抗病毒药物 D.对症治疗如物理降温、脱水降颅压等 E.重症病人支持疗法、加强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等 6.艾滋病的病原体是() A.乳头多瘤空泡病毒 B.HTLV-1逆转录病毒 C.朊病毒感染 D.HlV病毒 E.巨细胞病毒 7.AIDS最常见的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是() A.脑弓形体病 B.新型隐球菌感染 C.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D.分枝杆菌感染 E.李斯特菌感染 8.下列哪项不符合脑囊虫的病变部位分型() A.脑室型 B.蛛网膜型(脑膜型) C.精神型(痴呆型)

D.脊髓型 E.脑实质型 9.吡喹酮或阿苯哒唑治疗脑囊虫,下列哪项不正确() A.成人总剂量300mg/kg B.应治疗3~4个疗程 C.常规快速加量D.用药后可引起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 E.用药过程须严密监测 二、多选题 10.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病系统感染的病原体有() A.细菌 B.病毒 C.螺旋体 D.朊蛋白 E.寄生虫11.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以下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A.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病毒性感染 B.单纯疱疹病毒是嗜神经DNA病毒 C.成人病例多由HSV-Ⅰ型病毒感染 D.HSV-Ⅱ型病毒感染多见于新生儿或性接触传播 E.本病死亡率低,预后良好 12.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可能的临床表现是() A.急性起病、高热,可伴口唇疱疹 B.可出现癫痫发作 C.常见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 D.精神症状较明显 E.可发生智能障碍 13.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改变是() A.蛋白细胞分离 B.可见红细胞 C.细胞数明显增多 D.蛋白含量增高 E.脑压增高 14.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脑电图最常见的改变是() A.单、双侧顶叶高波幅慢波 B.单、双侧额叶高波幅慢波 C.单、双侧颞叶高波幅慢波 D.单、双侧枕叶高波幅慢波 E.各脑叶高波幅尖波 15.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CT改变是() A.皮质下白质广泛的低密度区 B.颞叶及海马低密度区伴点状高密度C.基底节区多发性低密度灶 D.单、双侧颞叶及海马局灶性低密度区E.可无异常发现

中枢神经系统试题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测试2012 问题1 1 分保存 地西泮不具有下列哪项作用 麻醉作用 镇静、催眠作用 抗惊厥抗癫痫作用 小剂量抗焦虑作用 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问题2 1 分保存 临床最常用的镇静催眠药是 苯二氮卓类 吩噻嗪类 巴比妥类 丁酰苯类 水合氯醛 问题3 1 分保存 下列关于地西泮的不良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治疗量可见困倦等中枢抑制作用 治疗量口服可产生心血管抑制 大剂量常见共济失调等肌张力降低现象 长期服用可产生习惯性、耐受性、成瘾性 久用突然停药可产生戒断症状 问题4 1 分保存 小剂量就有抗焦虑作用的药物是 地西泮 苯妥英钠 氯丙嗪 吗啡 苯巴比妥 问题5 1 分保存 地西泮与苯巴比妥比较其催眠作用的主要特点 是 作用时间长 生效快 不明显缩短快波睡眠 能缩短快波睡眠 能延长快波睡眠 问题6 1 分保存 巴比妥类药物除用于镇静催眠外,还可用于 解热 镇痛 抗惊厥 抗精神分裂症 抗炎 问题7 1 分保存 巴比妥药物急性中毒昏迷患者,下列何种措施 是错误的 大量输液,加速药物排泄 给予碳酸氢钠碱化体液和尿液 给予强效利尿药 中毒早期通过胃管洗胃 给予氯化铵酸化体液和尿液 问题8 1 分保存 持续应用中到大剂量的苯二氮卓类引起的下列 现象中有一项是错的 精细操作受影响 持续应用效果会减弱 长期应用突停可诱发癫痫病人惊厥 长期应用会使体重增加 加重乙醇的中枢抑制反应 问题9 1 分保存 对吗啡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效果最好的药物是 尼可刹米 回苏灵 美解眠 咖啡因 山梗菜碱 问题10 1 分保存 治疗偏头痛应选用 咖啡因 麦角胺 阿司匹林 麦角胺+咖啡因 阿司匹林+咖啡因 问题11 1 分保存 治疗新生儿窒息宜选择的呼吸兴奋药是 尼可刹米 山梗菜碱 二甲弗林 甲氯芬酯 咖啡因 问题12 1 分保存 癫痫小发作首选 苯妥英钠 苯巴比妥 乙琥胺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问题13 1 分保存 对各型癫痫发作均可应用的药物是 苯妥英钠 丙戊酸钠 卡马西平 乙琥胺 苯巴比妥 问题14 1 分保存 丙戊酸钠的不良反应是 损害肾脏 损害肝脏,可致肝功衰竭 损害听神经 抑制心脏 再生障碍性贫血 问题15 1 分保存 能治疗癫痫发作而无镇静催眠作用的药物是 苯妥英钠 苯巴比妥 扑米酮 地西泮 以上都不是

2020《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答案

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试题正确答案如下: 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分为() A .术后 B .创伤 C .脑膜脑炎 D .以上都不是 2 . (单选题)脑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A .发烧 B .头痛 C .脑膜刺激证 D .以上都是 3 . (单选题)感染发生在脑实质称为脑炎,主要表现为()

A .高热 B .意识障碍 C .癫痫 D .以上都是 4 . (单选题)定性的感染分为细菌感染和() A .社区感染 B .病毒感染 C .医院感染 D .细菌感染 5 . (单选题)按照病程分类,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病程在() A .4周以内 B .4周以上 C .5周以内 D .6周以内 6 . (单选题)流行性脑脊髓脑膜炎是一种流行性的()

A .病毒感染性疾病 B .传染性疾病 C .医院感染 D .以上都不是 7 . (单选题)在流行性病学上称为脑膜炎带的发病率为() A .1/100000 B .0.35/100000 C .4-5/100000 D .500/100000 8 . (单选题)脑脓肿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最常见为() A .血行播散 B .创伤 C .手术 D .以上都不是

9 . (单选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重要的诊断是做() A .手术用药 B .脑脊液检查 C .创伤感染 D .长期底热 10 . (单选题)化脓性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原则是() A .快速杀菌 B .最大剂量 C .血脑屏障通途率高的药物 D .以上都是

医学影像学(2.1.3)--中枢神经系统练习题

《医学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练习题 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得分: 一、A1型题 (答题说明:单句型最佳选择题。每一道考题下面均有五个备选答 案。在答题时,只需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在显示器选择相应的答案 或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涂黑,以示正确回答。 共有17题,合计17.0分。) 1.腰椎CT扫描示L4/5间盘后缘局限性后突入椎管内,右侧为主,右侧隐窝内脂 肪受压消失,神经根受压,最可能的诊断为 A.脊髓肿瘤 B.椎间盘膨出 C.椎间盘脱出 D.椎管内神经纤维瘤 E.椎体结核 2.下列五种均为脑膜瘤可见的X线表现,请找出一种最常见的表现 A.脑膜血管压迹增粗 B.肿瘤钙化 C.骨硬化 D.骨缺损 E.气泡征(Blistering) 3.成人颅骨何处最厚? A、枕骨粗隆 B、颞骨鳞部 C、额骨垂直部 D、额骨水平部 E、顶骨 4.成人颅内压增高的颅骨改变中,下列哪项最早出现? A.颅盖增大 B.颅缝分离 C.脑回压迹增多 D.蝶鞍扩大 E.鞍背骨质吸收 5.一般而言,下列改变中,哪一项为脑膜瘤患者可出现的异常表现? A.圆孔扩大 B.卵圆孔扩大 C.棘孔扩大 D.颈动脉孔扩大 E.视神经孔扩大

6.对怀疑脊髓或椎管内肿瘤,最佳的检查方法是( ) A、X 线平片 B、脊髓造影 C、CT D、CT脊髓造影 E、MRI 7.不是硬膜外血肿特点的是 ( ) A、呈梭形 B、内缘光滑锐利 C、常有骨折 D、中线结构移位较轻 E、可越过颅缝 8.与转移瘤常见CT表现不符的是( ) A、多发散在的环形等密度影 B、多发的结节影 C、灶旁水肿明显 D、位置较表浅 E、无强化 9.MRI显示胸6-10段脊髓增粗,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界限不清,Gd-DTPA增强有不均匀强化,下列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 ) A、髓外硬膜内神经纤维瘤 B、椎管内神经鞘瘤 C、髓内胶质瘤 D、椎管内转移瘤 E、脊柱结核 10.不属于脑室系统的是( ) A、中脑脚间窝 B、左右侧脑室 C、第三脑室 D、第四脑室 E、中脑导水管 11.女性患者,32岁,既往月经正常,近一年月经量少,有溢乳现象,临床化验检查示泌乳素明显增高。该患者首先考虑何种疾病?( ) A、颅咽管瘤 B、垂体瘤 C、脑膜瘤 D、听神经瘤 E、其他

中枢神经系统习题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中枢神经系统习题 一、名词 1.脑桥小脑三角 2.内侧丘系交叉 3.硬膜外隙 4.大脑动脉环 二、问答思考题 1.脊髓灰质内主要核团的名称,功能。 2.脑干内脑神经核的分类、名称、纤维联系。 3.说明以下纤维束的起点,止点,功能,有否交叉,交叉情况如何? ⑴薄束、楔束⑵脊丘系⑶内侧丘系⑷三叉丘系⑸外侧丘系 4.背侧丘脑的核团分类及名称,特异性中继核团的纤维联系。 5.大脑皮质主要中枢的名称,位置,功能(8个)。 6.内囊的名称,位置,分部,通过的纤维束。 7.分布于端脑的动脉有哪几支?说明其发起、走行、分支、分布情况。 8.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 三、填空 1.脊髓表面的六条纵沟是__、__、__、__、__、__。脊神经前根附着于__中,脊神经后根附着于__中。 2.脊髓灰质可分为__、__、__、__、__几部分,脊髓白质分为__、__、__几部分。 3.脑分为六部分:__、__、__、__、__、__。 4.延髓锥体由__构成,橄榄深面藏有__,薄束结节深面有__,楔束结节深面有_,脑桥基底沟内容纳__,菱形窝内面神经丘深面有__和__,听结节深面有__,舌下神经三角深面有__,迷走神经三角深面有__。 5.中脑内的非脑神经核有__、__、__、__,脑桥内的非脑神经核有__、__、__,延髓内的非脑神经核有__、__、__。 6.小脑分为两侧膨大的__和中间狭窄的__,后者又可分为__、__、__、__几部分。 7.小脑分为三个叶:__、__、__。 8.小脑核包括:__、__、__、__。 9.原小脑的功能是__,旧小脑的功能是__,新小脑的功能是__。 10.间脑包括5个部分:__、__、__、__、__。 11.每侧的大脑半球以__、__、__三条恒定的沟分为五个叶:__、__、__、

[医学类试卷]中枢神经系统及传入神经系统药练习试卷1.doc

[医学类试卷]中枢神经系统及传入神经系统药练习试卷1 1 下列全麻药中,肌松作用较完全的是: (A)硫喷妥钠 (B)乙醚 (C)氟烷 (D)氯胺酮 (E)氧化亚氮 2 局麻药在炎症组织中: (A)易被灭活 (B)不受影响 (C)无麻醉作用 (D)作用增强 (E)作用减弱 3 下列麻醉药中易引起弥漫性缺氧的是: (A)氧化亚氮 (B)氟烷

(C)三氯乙烯 (D)安氟醚 (E)环丙烷 4 局麻药的局麻原理是: (A)阻断乙酰胆碱(Ach)释放,影响冲动传递 (B)阻碍Ca2+内流,阻碍神经细胞膜去极化 (C)促进K+内流,阻碍神经细胞膜去极化 (D)阻碍Na+内流,阻碍神经细胞膜去极化 (E)促进Cl+内流,使神经细胞膜产生超极化 5 可用于抗心律失常的局部麻药是: (A)普鲁卡因 (B)利多卡因 (C)丁卡因 (D)布比卡因 (E)以上都不是 6 女、30岁,40周妊娠,因胎位异常需行刮宫产术,应禁用于下述何种麻醉药:

(A)普鲁卡因 (B)氟烷 (C)异氟烷 (D)恩氟烷 (E)布比卡因 7 可用于"分离麻醉"作用的全麻药是: (A)乙醚 (B)氯胺酮 (C)硫喷妥钠 (D)γ-羟基丁酸 (E)氟烷 8 吸入全麻药吸收入血的速度与以下哪种因素无直接关系:(A)肺血流量 (B)药物血/气分配系数 (C)药物脑/血分配系数 (D)肺通气量

(E)吸入气中药物分压 9 下列局麻药的相对毒性强度是: (A)丁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 (B)布比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普鲁卡因 (C)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普鲁卡因 (D)利多卡因>普鲁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 (E)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 10 吸入性麻醉药的作用机制是: (A)作用于中枢特异性受体 (B)作用于痛觉中枢 (C)借助于脂溶性的物理作用,暂时改变中枢神经生物膜的性质(D)首先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 (E)选择性作用于大脑皮层 11 进入外科麻醉期的最主要标志是: (A)反射活动减弱 (B)肌肉开始松弛

临床医学解剖学试题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一、单项选择题 1. 成人脊髓下端平 A. 第二腰椎体上缘 B.第一腰椎体下缘 C.第三腰椎体下缘 D.第四腰椎体上缘 E.第五腰椎体上缘 2. 第6 颈脊髓节平对 A. 第4 颈椎 B. 第5 颈椎 C. 第6 颈椎 D.第7颈椎 E.第1胸椎 3. 临床上进行腰穿是将针头刺入 A.硬膜下隙 B.硬膜外隙 C.马尾 D.蛛网膜下隙 E.以上都不对 4. 脊髓内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是 A.骶中间外侧核 B.中间内侧核 C.胸核 D.后角固有核 E.中间外侧核 5. 脊髓的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 A.腰2?4节中 B.骶2?4节中 C.骶1?3节中 D.腰1?3节中 E.胸腰部侧角 6. 传导精细触觉的是 A.脊髓丘脑侧束 B.脊髓丘脑前束 C.薄束和楔束 D. 脊髓小脑前束 E.脊髓小脑后束 7. 在脊髓胸5节(T5)以下不含有 A.薄束 B.楔束 C.皮质脊髓侧束 D.脊髓丘脑侧束 E.脊髓丘脑前束 8.脊髓后索损伤时 A.闭眼能感受物体的大小 B.闭眼能维持身体直立不摇晃 C.闭眼不能确定各关节的位置 D.闭眼能指鼻准确 E. 受损伤的对侧有痛觉障碍 9. 经脊髓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纤维束是 A.皮质脊髓束 B.脊髓丘脑束 C.红核脊髓束 D.薄束 E.楔束 10. 脊髓半边横断的表现有

A.同侧触觉缺失 B.对侧本体感觉缺失 C.同侧温度觉缺失 D.同侧痛觉缺失 E.没有上述情况 11.位于脑干腹侧面的结构是 A.上丘 B .锥体C.内侧隆起 D.迷走神经三角 E.楔束结节 12. 与脑桥相连的脑神经是 A. 动眼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和面神经 B. 展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三叉神经 C. 三叉神经、展神经、舌下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D. 三叉神经、面神经、展神经和迷走神经 E. 面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13. 由中脑背侧出脑的脑神经是 A.舌神经 B.面神经 C.前庭蜗神经 D.动眼神经 E.滑车神经 14 .从锥体与橄榄之间的沟出脑的神经是 A.舌咽神经 B.迷走神经 C.副神经 D.舌下神经 E.展神经 15. 脑桥内的脑神经核有 A.舌下神经核 B.孤束核 C.滑车神经核 D.前庭神经核 E.动眼神经核 16. 延髓内的脑神经核有 A.前庭神经核 B.三叉神经运动核 C.疑核 D.展神经核 E.面神经核 17. 出脚间窝的脑神经是 A.面神经 B.动眼神经 C.展神经 D.滑车神经 E.三叉神经 18. 动眼神经副核发纤维支配 A.舌下腺、颌下腺 B.腮腺 C.泪腺 D.支配除外直肌和上斜肌以外的眼外肌 E.睫状肌、瞳孔括约肌 19. 第四脑室正中孔位于

医学高级(放射医学)中枢神经系统 (单选题)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中枢神经系统 (单选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若蛛网膜下腔出血集中在一侧外侧裂,则常继发于( ) A.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 B.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 C.大脑前动脉动脉瘤破裂 D.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 E.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破裂 2、颅内动脉瘤最好发于( ) A.后交通动脉起始部 B.穿支动脉 C.脉络膜前动脉 D.大脑中动脉 E.基底动脉 3、脑内最常见的血管畸形是( ) A.动脉瘤 B.动静脉畸形 C.海绵状血管瘤 D.毛细血管扩张症 E.静脉畸形 4、细胞毒性脑水肿最常见的原因是( ) A.炎症 B.肿瘤 C.脑缺血 D.外伤 E.脑出血 5、有关脑转移瘤,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A.脑实质转移 B.硬脑膜转移 C.软脑膜转移 D.室管膜转移 E.所有转移瘤均伴有水肿 6、胆脂瘤的特点不包括() A.信号较均匀,边界较清楚 B.常呈“塑形”生长 C.易破裂引起化学性脑膜炎 D.DWI显示病变呈高信号 E.注射对比剂后病变通常无增强 7、脑部病变在扩散加权像上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的是() A.肿瘤 B.炎症 C.急性脑梗死 D.变性病 E.先天畸形 8、关于颅内硬膜下血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源于桥静脉撕裂 B.位于软脑膜与蛛网膜之间 C.老年人可无明确外伤史 D.常呈新月形 E.CT均表现为高密度 9、颈动脉三角间隙内不含有() A.颈总动脉 B.颈内静脉 C.舌咽神经 D.迷走神经 E.副神经 10、血管母细胞瘤可合并() A.神经纤维瘤病1型 B.结节性硬化 C.Chiari畸形 D.VonHippel-Lindau病 E.神经纤维瘤病2型 11、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临床医学解剖学试题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一、单项选择题 1.成人脊髓下端平 A.第二腰椎体上缘 B.第一腰椎体下缘 C.第三腰椎体下缘 D.第四腰椎体上缘 E.第五腰椎体上缘 2.第6颈脊髓节平对 A.第4颈椎 B. 第5颈椎 C. 第6颈椎 D. 第7颈椎 E.第1胸椎 3.临床上进行腰穿是将针头刺入 A.硬膜下隙 B. 硬膜外隙 C.马尾 D.蛛网膜下隙 E. 以上都不对 4.脊髓内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是 A.骶中间外侧核 B.中间内侧核 C.胸核 D.后角固有核 E.中间外侧核 5.脊髓的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 A.腰2~4节中 B.骶2~4节中 C.骶1~3节中 D.腰1~3节中 E. 胸腰部侧角 6.传导精细触觉的是 A.脊髓丘脑侧束 B.脊髓丘脑前束 C.薄束和楔束 D.脊髓小脑前束 E.脊髓小脑后束 7.在脊髓胸5节(T5)以下不含有 A.薄束 B.楔束 C.皮质脊髓侧束 D.脊髓丘脑侧束 E.脊髓丘脑前束 8.脊髓后索损伤时 A.闭眼能感受物体的大小 B.闭眼能维持身体直立不摇晃 C.闭眼不能确定各关节的位置 D.闭眼能指鼻准确 E.受损伤的对侧有痛觉障碍 9.经脊髓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纤维束是 A.皮质脊髓束 B.脊髓丘脑束 C.红核脊髓束 D.薄束 E.楔束 10.脊髓半边横断的表现有 A.同侧触觉缺失 B.对侧本体感觉缺失 C.同侧温度觉缺失 D.同侧痛觉缺失 E.没有上述情况

11.位于脑干腹侧面的结构是 A.上丘B.锥体C.内侧隆起 D.迷走神经三角E.楔束结节 12.与脑桥相连的脑神经是 A.动眼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和面神经 B.展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三叉神经 C.三叉神经、展神经、舌下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D.三叉神经、面神经、展神经和迷走神经 E.面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13.由中脑背侧出脑的脑神经是 A.舌神经 B.面神经 C.前庭蜗神经 D.动眼神经 E.滑车神经 14.从锥体与橄榄之间的沟出脑的神经是 A.舌咽神经 B.迷走神经 C.副神经 D.舌下神经 E.展神经 15.脑桥内的脑神经核有 A.舌下神经核 B.孤束核 C.滑车神经核 D.前庭神经核 E.动眼神经核 16.延髓内的脑神经核有 A.前庭神经核 B.三叉神经运动核 C.疑核 D.展神经核 E.面神经核 17.出脚间窝的脑神经是 A.面神经 B.动眼神经 C.展神经 D.滑车神经 E.三叉神经18.动眼神经副核发纤维支配 A.舌下腺、颌下腺 B.腮腺 C.泪腺 D.支配除外直肌和上斜肌以外的眼外肌 E.睫状肌、瞳孔括约肌 19.第四脑室正中孔位于 A.第四脑室脉络组织上 B.上髓帆 C.下髓帆 D.第四脑室脉络组织丛 E.第四脑室外侧隐窝尖端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习题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的药物 1.局麻药的作用机理是(B) A.阻止Ca2+内流 B.阻止Na+内流 C.阻止K+外流 D.阻止Cl-内流 E.降低静息膜电位 2.普鲁卡因不宜用于(C) A.蛛网膜下腔麻醉 B.浸润麻醉 C.表面麻醉 D.传导麻醉 E.硬膜外麻醉 3.地西泮的适应症不包括(E ) A.焦虑症 B.麻醉前给药 C.高热惊厥 D.癫痫持续状态 E.诱导麻醉 4.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是(C ) A.硫喷妥钠 B.苯妥英钠 C.地西泮 D.戊巴比妥钠 E.水合氯醛 5.氯丙嗪抗精神病的作用机理是( A ) A.阻断中枢α受体 B.阻断中枢β受体 C.阻断中枢D2受体 D.阻断中枢5-HT受体 E.阻断中枢H1受体 6.小剂量氯丙嗪产生镇吐作用的机理是(D ) A.直接抑制呕吐中枢 B.抑制大脑皮层 C.阻断胃粘膜感受器 D.阻断CTZ的D2受体 E.抑制中枢胆碱能神经 7.治疗氯丙嗪引起的低血压状态宜选用( C ) A.多巴胺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异丙肾

上腺素 8.长期使用氯丙嗪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C ) A.体位性低血压 B.过敏反应 C.锥体外系反应 D.内分泌紊乱 E.消化道症状 9.吗啡的镇痛作用机理是( B ) A.阻断阿片受体 B.激动阿片受体 C.抑制中枢PG 合成 D.抑制外周PG合成 E.以上均不是 10.阿片受体的拮抗剂为( D ) A.二氢埃托啡 B.哌替啶 C.吗啡 D.纳洛酮 E.曲马朵 11.哌替啶的特点是( A ) A.成瘾性比吗啡小 B.镇痛作用比吗啡强 C.持续时间比吗啡长 D.等效镇痛剂量时抑制呼吸比吗啡弱 E.大剂量也不引起支气管收缩 12.治疗心源性哮喘宜用( D )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异丙肾上腺素 D.吗啡 E.多巴胺 13.解热镇痛药的解热作用机理主要是( C ) A.抑制外周PG合成 B.抑制内热原的释放 C.抑制中枢PG合成 D.抑制缓激肽的生成 E.灭活外热原 14.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理是( B ) A.直接对抗血小板聚集 B.抑制血小板中TXA2的合成 C.

影像本科复习题(中枢神经系统)

影像本科复习题(中枢神经系统) 一、填空题 1、颅内非病理性钙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脑中线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亚急性或慢性期血肿MRI表现T1WI呈_________信号,T2WI呈________信号。 4、垂体微腺瘤是指直径小于_________的垂体肿瘤。 5、颅内血管畸形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脑积水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7、CT平扫可表现为高密度病变有_________、_________。 8、颅内病理性钙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9、卵圆孔内有_________、_________结构通过。 10、枕大孔内主要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 11、脑梗塞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椎管内肿瘤根据部位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分) 1、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是() A、脑膜瘤 B、转移瘤 C、胶质瘤 D、垂体腺瘤 2、下列那种肿瘤是仅发生于颅内脑外的肿瘤() A、星形细胞瘤 B、脑膜瘤 C、淋巴瘤 D、少突胶质细胞瘤 3、临床疑为脑出血重危病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是() A、颅骨平片 B、脑血管造影 C 、CT D、MRI 4、下列关于脑胶质瘤叙述中错误的是() A、WHO将星形细胞瘤分为I ~Ⅳ级 B、少枝胶质细胞瘤可见弯曲条状钙化 C、高级别胶质瘤瘤周水肿及出血较常见 D、低级别胶质呈明显均匀强化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镰由硬脑膜形成 B、硬膜外间隙是指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间隙 C、脑干包括中脑、桥脑和丘脑 D、第三脑室宽径常大于6mm。 6、颅内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A、高血压脑出血 B、动脉瘤破裂出血 C、脑血管畸形出血 D、脑肿瘤出血 7、下列哪种疾病属于良性肿瘤() A、脑出血 B、垂体腺瘤 C、转移瘤 D、胶质母细胞 8、下列哪种肿瘤能够引起相邻颅骨增厚() A、脑膜瘤 B、星形细胞瘤 C、神经元肿瘤 D、垂体瘤 9、发生于四脑室的室管膜瘤最需要与下列哪种肿瘤进行鉴别() A、松果体肿瘤 B、髓母细胞瘤 C、星形细胞瘤 D、垂体瘤 10、关于颅内高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蝶鞍扩大及后床突骨质吸收 B、可表现为颅缝增宽 C、颅内高压是一种疾病 D、可由颅内占位性病变或梗阻性脑积水引起 11、下列病变T1WI上表现为高信号的是() A、脑水肿 B、亚急性血肿 C、缺血性脑梗塞 D、蛛网膜囊肿 12、关于脑脓肿叙述错位的是() A、感染途径以邻近感染蔓延常见 B、增强扫描典型表现为脓肿壁呈厚薄均匀环形强化 C、脑炎阶段呈边界不清低密度影 D、增强扫描常伴大小不等壁结节 13、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肿瘤是

神经病学题库第八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神经病学题库(第八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作者:————————————————————————————————日期: ?

第八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哪项不是脱髓鞘疾病常见的病理改变: A.神经纤维髓鞘破坏 B.病变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质 C.小静脉周围炎性细胞浸润 D.神经轴索严重坏死 E.神经细胞相对完整 2.下列哪项与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无关: A.病毒性感染 B.自身免疫反应 C.环境因素如高纬度地区 D.血管炎导致缺血 E.遗传易感性 3.多发性硬化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 A.复发-缓解型 B.继发进展型 C.原发进展型 D.进展复发型 E.良性型

4.女性,24岁,一年前疲劳后视力减退,未经治疗约20余日好转,近1周感冒后出现双下肢无力和麻木,2日前向右看时视物双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A.球后视神经炎 B.重症肌无力 C.多发性硬化 D.脑干肿瘤 E.脊髓压迫症 5.一青年,7个月前因轻截瘫诊断急性脊髓炎住院治疗,2周后基本痊愈;近20天来感觉四肢发紧、阵发性强直伴剧烈疼痛,用芬必德无好转,入院时查头部MRI及BAEP、SEP和VEP均正常。对确诊多发性硬化最有价值的是: A.脑电图检查 B.CSF-IgG指数增高和寡克隆IgG带(+) C.检查发现有感觉障碍平面 D.Lhermitte征(+) E.脊髓MRI检查 6.男性,40岁,因感冒半月后出现性情改变如欣快、暴躁和猜疑,以及EEG弥漫性慢波,以脑炎诊断住院20天,经治疗病情明显好转,准备3日后出院。但患者病情反复,新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更应考虑MS: A.视力减退并排除眼科疾病 B.局灶性癫痫发作 C.查到感觉障碍 D.双侧Babinski征(+) E.头颅MRI检查有信号异常 7.一中年患者因感冒半月后出现眼球震颤、声音嘶哑、共济失调和平衡障碍。最不可能的疾病是: A.脱髓鞘脑炎 B.多发性硬化 C.Fisher综合征

神经系统生理试题

神经系统生理试题 名词解释: 反馈:为中枢常见的一种反射协调方式,中枢内某些中间神经元形成环状的突触联系即为反馈作用的结构基础。 兴奋:活组织因刺激而产生的冲动的反应称为兴奋。 阈刺激:达到阈强度的临界强度的刺激才是有效刺激。称为阈刺激。 极化:对于机体中的大多数细胞来说,只要处于静息状态,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其膜电位总是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的这一现象称为极化。 平衡电位:当k+的扩散造成膜两侧的电势剃度足以对抗由于浓度剃度所引起的k+的进一步扩散时,离子的移动就达到了平衡,这时,k+的净内流量,k+跨膜流动到达平衡,膜对k+的跨膜净通量为零,膜两侧的电位差也稳定于某一相对恒定水平。 去极化:随着离子的跨膜流动,膜两侧的极化状态将被破坏,一般将膜极化状态变小的变化趋势称为去极化。 突触:是使一个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或肌细胞的相互接触的部位。 受体:是指能与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是镶嵌在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复合体。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事故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局部电位变化,它引起细胞膜电位朝着去极化方向发展。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同样是发生在突触后膜上的电位,但他却是引起细胞膜电位向着超极化方向发展的局部电位。 量子释放:对每一个囊泡来说,Ach的释放是整个囊泡内容物的一次性释放,这种方式称为量子释放。 条件反射:是机体后天获得的,是个体生活的过程中,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的反射通路不是固定的,因此具有更大的可塑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了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总和:如果由同一传入纤维先后连续传入多个冲动(时间总和),或许多条传入纤维同时传入冲动(空间总和)至同一神经中枢,则阈下兴奋可以总和起来,达到一定水平就能发放冲动,这一过程称为兴奋总和。 交互抑制:当一刺激所引起的传入冲动到达中枢,引起屈肌中枢发生兴奋时,另一方面却使伸肌中枢发生抑制。结果屈肌收缩,与其伸肌舒张,这种现象成为交互抑制。 诱发电位:人为地刺激感受器或传入神经,使其产生冲动,传至大脑皮质,能激发大脑发质某一特定区域产生较局限的电位变化。这个电位称为诱发电位。 牵张反射:与脊髓保持正常联系的肌肉,如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该被牵拉肌肉的收缩。 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肉时发生的反射,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是牵张反射的一种类型——紧张性牵张反射。肌紧张的意义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姿势反射的基础。 第二信号系统:人类在社会劳动和交往中产生了语言、文字,它们是具体信号的抽象,对这些抽象信号刺激发生反映的大脑皮层称第二信号系统。 去同步化:当传入信息增多时,将引起大脑皮质中个神经元的电活动不一致,则出现高频率、低幅度的波形,称为去同步化。 问答题: 1. 举例说明机体生理活动中的反馈调节机制。 兴奋通过神经元的环状联系,则由于这些神经元的性质不同,而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生理效应。如果环式结构内各个突触的生理性质大体一致,则冲动经过环式传递后,在时间上加强了作用的持久性,这是一种正反馈作用;如果环式结构内存在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并同其返回联系的胞体形成抑制性突触,则冲动经过环式传递后,信号被减弱或停止,这是一种负反馈作用。 2. 简述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