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时作业23农业发展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农业生产和地理环境练习含答案

2020 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练习含答案专题: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一、选择题(一)以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等高距均为 20 米,据此达成下边小题。
1、图示地区最大高差可能是:()A. 80mB. 100m C. 120mD. 140m2、图中河流流向大概是:()A.东北流向西南B.西北流向东南C.西南流向东北D.东南流向西北3、该地家产布局最合理的是:()A.发展滨海旅行B.发展木材加工工业C.栽种经济林木D.加大水电开发力度【答案】 1---3、 B A C【分析】 1、理解河流双侧等高线对称是本题的重点。
图中等高距是20 米,据图等高线的递变规律能够看出,图中最低处为260 米<H<280米,最高处在西北方向为 360 米<H<380米,故图中高差范围: 80 米<高差 <120 米。
也能够利用公式“(n-1 )d < H <( n+1)d”此中 d 为等高距 ,n 为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图中n 为 5 条,d 为 20 米。
题中要求选出最大高差,只有100 米在此范围内,故答案选B。
2、本题需明确水往低处流,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故图中河流流向由东北流向西南,答案选A。
3、图中只说了然是我国的南方地区,并无说是我国的沿海地区,故 A 错误。
发展木材加工业需要充分的林木,从图中海拔能够看出这是南方的低山丘陵地区,应当要保护植被,故B 错误。
该地地势落差小,不适合发展水电,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选 C.(二)普罗旺斯是世界有名的薰衣草故土、旅行胜地 ,同时它仍是法国有名的葡萄酒产地。
浓浓地中海风格的葡萄酒庄园与紫色花海翻滚的薰衣草共同组成了一道传统而出色的普罗旺斯景色线。
以下图表示普罗旺斯薰衣草和葡萄散布情况。
据此达成第 1--2 题。
1.造成薰衣草与葡萄散布区地点不一样的主导要素是 A. 河流 B.天气 C.土壤(D.地形)2.据图中信息推断薰衣草的生长习惯()A. 没法忍耐高温 ,忌湿润多雨B.最适合酸性土壤环境C.耐旱、耐寒、抗盐碱 ,喜高温D.需水肥量大 ,喜阳光【参照答案】1---2、D .A第1题,薰衣草与葡萄都散布于地中海天气区,且所在的地区都有河流散布 ,二者所在的地区土壤成分差异不大,故清除 A 、B、C 三项。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农业生产(第二课时)

银灰色地膜覆盖——驱蚜、防毒(反光中带有红外线,对蚜虫有趋避作用,而蚜虫是病毒 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保墒、除草。
10
地膜在不同地区的作用
1. 在干旱缺水地区:以保水抗旱,提高地温为主 2. 在无霜期短的低温寒冷地方:提高地温,延长有效生育区(生长期)为主 3. 在多雨高温地区:以防涝和防止土壤养分淋溶流失为主 4. 在果园树下:反射阳光,利于果实均匀着色。
考点
题型
命题情景
2020江苏卷-29
14
农业区位与农业 可持续发展
综合题
我国咖啡种植面积和生豆 产量、出口量、消费量
2020山东卷-10
6
土地流转问题 选择题 “农地杨树化”现象
2020山东卷-10
12
2020天津卷-16
12
2020浙江卷-13
3
2019新课标卷3-1、2、 3
12
2019海南卷 —1、2、3
④保持土壤疏松(地膜覆盖会减少雨水的冲击,防止因此而造成的土壤板结)
⑤改善光照条件(地膜以及膜下水珠反射阳光)
⑥防止病虫害(增加地温、减少与外界大气接触等减少病虫害)
⑦提高土壤肥力。地膜覆盖以后,土壤中的氮肥以挥发形式的损失量大大减少,使得氮
肥得以保持。地温升高,微生物活动随之增加,增加土壤有机物
⑧使农作物早熟
(2)温室内外的对流热交换被覆盖物切断或大大减少,阻止热量外逸;
(3)覆盖物使温室内的凝结潜热只能在温室释放;
(4)温室内室用一些肥料时也会产生保温效应。
7
农业“膜拜”的地膜
①提高土壤温度——通过减少地面辐射来实现增温效果。
【高考专题】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农业生产活动(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农业生产活动一、选择题1.新疆天山地区盛产各种优质水果,如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库尔勒香梨、哈密贡瓜和吐鲁番葡萄等。
如图为天山地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双选)1.影响天山冰川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A.纬度位置B.海拔高度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2.促进该地区水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有( )A.发展水果加工业,提高附加值B.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量C.改良品种,培育优质品牌D.加强冰川开发,增加灌溉用水2.鲁冰花,原产北美南部墨西哥高原,闽南语中称为“路边花”,每年一到春天,它或开遍田野路旁,或点缀于各种高山植物与岩石之间。
其根部有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游离氮元素固定到土壤中。
台湾山地的茶农在种植高山云雾茶时,常常在茶山周边、甚至是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
据此完成1~3题。
1.根据材料推测,下列可能不属于鲁冰花生长习性的是( )A.喜光喜热B.适应性强C.耐贫瘠D.根系发达2.台湾茶农常常在茶树附近种上鲁冰花,其原因主要是( )A.保持水土B.提高土地生产力C.减小昼夜温差D.改善局部小气候3.鲁冰花又名羽扇豆,根茎和果实都富含蛋白质,是上佳的饲料,被世界多国引种。
引种鲁冰花最有可能造成以下哪种环境问题( )A.水资源短缺B.土地退化C.生物多样性减少D.水体富营养化3.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田园综合体”这一新概念。
该发展模式建议有条件的乡村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建设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
读田园综合体功能结构图,完成1~2题。
1.发展“田园综合体”模式的主要意义有( )①促进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②提高农产品产量③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④促进大城市向田园型城市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下列地区可以优先发展“田园综合体”模式的是( )①黑龙江小麦种植区②浙江舟山渔村③太湖平原农耕区④新疆天山牧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4.通辽市农科院在科尔沁沙地(见图甲)建设占地500亩(1亩≈666.67 m2)的沙地生态修复试验基地,主要采用沙地衬膜(铺设衬膜形成防渗层,如图乙)技术种植水稻,并利用稻田里丰富的浮游生物和腐殖质养殖鸭子、螃蟹、泥鳅等。
高中地理必修3课时作业23:4.1.2商品粮基地建设 农业发展方向

课时2 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发展方向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昆仑雪菊是具有降压降脂、清肝明目等独特功效的稀有高寒植物。
昆仑雪菊生长于昆仑山3 000米以上的冰峰峭崖上,每年8月盛开,花期短,生长区域狭窄,产量极小,弥足珍贵。
于是新疆茶农纷纷将这种产自昆仑山高海拔地区的菊花品种引到平原地区进行人工种植,单产明显提高,但品质大大降低,因而价格从曾经的黄金价跌落至白菜价。
读图回答1~2题。
1.与原产地相比,且末引种昆仑雪菊单产高但品质差的原因是( )A.种植规模扩大,雪菊产量多B.土壤肥沃,雪菊生长好C.海拔低,光热条件充足,临近河流,雪菊生长迅速D.日较差和年较差大,雪菊生长周期长2.为了促进新疆昆仑雪菊产业的发展,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产品的知名度B.加强市场调研,减少农户盲目种植C.完善流通体系,拓宽流通渠道D.提高产品价格,缩小种植规模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树最早的国家。
按省级行政边界,可以将我国茶叶产区划分为四大茶区:西南茶区(云、贵、川、渝4省市)、江南茶区(浙、皖、苏、湘、鄂、赣6省)、华南茶区(粤、桂、闽、琼4省区)、江北茶区(陇南、陕南、豫南、鲁中南4省的产茶区)。
2009-2014年,我国茶叶产量增长明显。
下图示意2009-2014年18省茶叶产量重心移动路径。
据此完成第3~5题。
3.从茶叶产区的分布可以推断,茶树的生长习性是( )A.喜水喜肥B.喜暖喜湿C.耐涝怕旱D.耐寒耐旱4.下列省区中,2009-2014年茶叶产量增加较多的是( ) A.滇、蜀B.湘、鄂C.浙、皖D.粤、闽5.促使图示茶叶产量重心转移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变化B.科技进步C.市场需求D.政策引导读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区域分布图,完成6~7题。
6.近年京津地区蔬菜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减少B.水热条件变差C.高铁运输便利D.生产成本提高7.与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相比,冀北高原种植错季蔬菜的优势条件有( )①夏季气候凉爽②光照资源丰富③昼夜温差大④土壤肥力高⑤水资源丰富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④⑤ D.③④⑤8.京津冀地区各蔬菜生产区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A.都市型蔬菜生产区建立规模化、专业化基地B.山地丘陵蔬菜生产区打造优质生态特色基地C.山前平原蔬菜生产区建立大型出口创汇基地D.冀东南蔬菜生产区积极发展采摘、观光基地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附解答 农业生产及其可持续发展

专题8农业生产及其可持续发展01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考查角度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选择(2016年全国Ⅰ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 ℃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
喜光,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
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
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
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
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
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解析▶第(1)题,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主要包括气温(热量)、降水和光照等方面。
结合材料和图可知,与江苏、浙江相比,横县纬度低、气温高,寒冷天气极少;降水适中,光照条件好。
第(2)题,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可从地形、土壤和水分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 ℃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考查角度2▶影响农产品类型和品质的因素(2019年北京卷)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深化。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农业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练习附答案

2020 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农业与地区可连续发展练习附答案* 农业与地区可连续发展*一、选择题(一)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因素是()A.耕地面积广大B.宜农荒地多C.土壤肥饶D.人均耕地多分析:商品粮基地的形成过程中,粮食生产的数目是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粮食产量与人口数目之间的对照关系。
东北地区人少地多,人口对粮食的需求量少,节余的粮食许多,能够供给大批的商品粮。
答案: D(二)读我国马铃薯优势地区布局表示图,回答1~2 题。
1.相关图中各优势区发展马铃薯栽种的优势条件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华北优势区降水丰沛,市场广阔B.东北优势区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C.西南优势区地势平展、热量丰富,无霜期长D.西北地区天气凉快、日照充分、水源丰富2.马铃薯栽种优势地区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最后形成马铃薯家产集群。
马铃薯家产集群有益于()A.减少地区的能源耗费和节俭水资源B.减少对生态的损坏C.扩大整体生产能力和提升竞争能力D.减少市场交易花费分析: 1.B 2.C第 1 题,东北优势区纬度高,天气凉快,东北地区马铃薯一般在 4 月下旬到 5月初时栽种,此时该地日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华北地区(内蒙古 )降水较少;西南优势区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雨量丰沛,可是地形曲折;西北优势区天气干旱,水源欠缺。
第 2 题,家产集群能够扩大地区整体生产能力和提升竞争能力。
(三)双塔灌区是疏勒河三大灌区之一,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下游盆地。
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产量高、质量优秀。
读“2010 年双塔灌区农作物单方水净产值表”,达成1--2 题。
用水定额单方水净产单位面积净产作物栽种作物种类值 /(元/m3)值 /(元/hm2)(m3/hm2)面积 /hm2小麦8 7000.13 1 164 1 414棉花8 700 3.6231 493 5 390蔬菜12 300 1.8122 313 5 393瓜类 4 500 5.3023 8616041.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质量优秀,其主导因素是()A. 日夜温差大B.土壤肥饶C.水源充分D.地形平展2.从地区可连续发展的角度看,双塔灌区此后栽种面积最可能扩大的作物种类是()A. 棉花B.蔬菜C.瓜类D.小麦答案1—2、A C(四)读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地区散布图,达成1--3 题。
2020届(黑龙江)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农业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练习含答案

2020届(黑龙江)人教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练习含答案*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一)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区域指东北三省B.东北区域跨三个温度带、三个干湿区C.三面环山,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D.耕地面积广大,但人均耕地面积小解析:东北地区包括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A项错;东北地区跨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三个温度带,湿润、半湿润两个干湿区,B项错;东北三面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C项正确;东北耕地面积广大,且人均耕地面积大,从而成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D项错。
答案:C(二)吠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方法,由吠(沟)和亩(垄)两部分组成。
该方法对土地的利用有“上田弃亩,下田弃吠”两种方式。
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两种吠亩法。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甲吠亩法有利于()A.抗风透光B.保温通风C.抗旱保墒D.排水防涝2.与图甲相比,乙吠亩法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主要优势是()A.土壤水分充足B.昼夜温差减小C.风力侵蚀降低D.通风透光性好3.影响该地区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光照C.土壤D.水分解析:1.C 2.D 3.D第1题,图中甲吠亩法的特点是:在地势高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沟里,而不是种在垄上,这种吠亩法是“上田弃亩”。
由于水往低处流,把农作物种在沟里,有利于抗旱保墒。
第2题,甲吠亩法是“上田弃亩”,主要是在地势较高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沟里,而不是种在垄上,即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乙吠亩法是“下田弃吠”,主要是在地势较低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垄上,而不是种在沟内,即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风透光。
第3题,甲吠亩法是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乙吠亩法是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
因此,水分是影响该地区发展这种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
(三)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时间分布。
读图,完成1~2 题。
2019-2020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作业卷二十三 农业专题2(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作业卷二十三农业专题2(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近期我国某城市在城区仿建了八卦农田,使农田成了城里人眼里的香饽饽,医生、律师、公务员,都竞相捋起裤管袖子下田割回稻谷挖个番薯。
结合下图,完成以下2题。
1.该城市新建八卦农田主要是( )A.为城市提供粮食及副食品B.丰富城市景观并发展旅游业C.缓解城市污染及热岛效应D.为农业培育粮食、蔬菜良种2.新建八卦农田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①充足的客源市场②国家的优惠政策③特色的农业模式④丰富的劳动力资源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3.如图表示我国北方某城郊一小型大棚蔬菜生产模式,棚顶用塑料薄膜密封,背面是冬季用以御寒和提高棚内温度的挡风墙,侧面是唯一一个进出大棚的工作门。
春节期间,大棚内的蔬菜上市时,发现b处附近的蔬菜长势明显不如a处,但口感却优于a处,原因是( )①a处土壤条件好②b处水分条件好③a处热量条件好④b处通风条件好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浙江绍兴市xx届高三一模考试)图是我国某地区的生产模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影响图中不同生产模式分区的主导性因素为()A.水源B.土壤C.地形D.热量5.过渡带最不适合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是()A.灌草种植B.畜牧业C.小麦农场D.野生动物繁育基地智慧农业是多种地理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综合全面的应用,智慧农业与现代生物技术、种植技术等高新技术融于一体,读下图完成6-8题。
6.智慧农业由概念走向实际的关键因素是A.粮食需求 B.气候变化 C.技术水平 D.劳动力数量7.图中温室不能改造的自然条件是A、热量B、水分C、土壤性质D、光照8.智慧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②、减少病虫害,提高农产品的质量③、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xx年8月拉萨至日喀则铁路通车,如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二十三)(2019·潍坊模拟)贵州省遵义市道真自治县位于黔北崇山峻岭之中,露天种植的蔬菜深受上海消费者喜爱。
为解决遵义蔬菜进入上海市场面临的问题,上海采用“上海终端订单+批发市场中转集配+合作社绑定建档立卡贫困户”模式,推动了“遵菜入沪”,助力精准扶贫。
据此完成1~3题。
1.遵义蔬菜深受上海消费者喜爱的主要原因是( )A.价格低B.产量少C.品质好D.需求多2.“遵菜入沪”模式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A.种植规模小B.交通不便C.物流成本高D.销路不畅3.“遵菜入沪”模式对遵义蔬菜种植的影响是( )①促进规模化种植②保证蔬菜质量③减少自然灾害④增加蔬菜品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1.C 2.D 3.A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在“崇山峻岭之中”、蔬菜的种植是“露天种植”,海拔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蔬菜有机质积累多,质量高,深受消费者喜爱,C项正确;遵义离上海远,运输费用高,销往上海的蔬菜价格并不低,A项错误;产量少并不一定让消费者喜爱,且遵义蔬菜的产量较多,可满足上海市场需要,B项错误;需求的多少是由消费者的喜爱决定的,消费者喜爱该类产品因而需求量大,而不是因为需求大导致消费者喜爱,逻辑错误,D项错误。
第2题,该模式是通过订单将批发市场和蔬菜种植户紧密联系起来,这样能使农户种植的蔬菜快速地通过批发市场进入上海市场,使“遵菜”能及时进入上海市场,因此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蔬菜的销路问题,D项正确;遵义蔬菜种植的规模并不小,该模式也没有扩大当地蔬菜种植规模,A项错误;该模式对交通条件没有起到改善作用,也没有降低物流成本,B、C两项错误。
第3题,蔬菜的销路打通后,当地蔬菜的销量增大,有利于鼓励村民扩大蔬菜种植规模,①对;由用户订单、批发市场、合作社等推动农户种植蔬菜,有利于保障蔬菜生产、收购的质量,②对;该模式没有改善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自然灾害与当地气候、地形等条件相关,没有起到减少自然灾害的作用,③错;该模式重在保障蔬菜的销售,没有要求增加蔬菜品种,④错。
A项正确。
(2019·河北唐山模拟)贵州喀斯特山区山多坡陡,坡耕地面积比重大,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是国家退耕还林的重要地区。
据此完成4、5题。
4.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A.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B.解决当地就业问题C.扩大粮食生产面积D.扩大农业产业化规模5.与传统农业相比,贵州喀斯特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突出优势表现在( )A.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B.环境更好,效益更高C.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D.品牌更多,环境更差答案 4.A 5.B解析第4题,贵州喀斯特山区山多坡陡,坡耕地面积比重大,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
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A项正确;扩大粮食生产面积和农业产业化规模,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C、D两项错误;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不能真正解决当地就业问题,B项错误。
第5题,与传统农业相比,贵州喀斯特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突出优势表现在充分利用地形,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环境更好,效益更高,B项正确;生态农业投入多,生产成本高,A项错误;产品市场更广,产品价格高,C项错误;在保护环境基础上发展生产,品牌更多,环境更好,D项错误。
(2019·济宁模拟)目前世界各地的垂直农业各具特色。
新加坡的“天空绿蔬”工厂(图①),占地较小,各种蔬菜垂直排设在A字形框架上“轮转生长”,让人们实现城市菜园的梦想。
英国伦敦北约克郡的垂直农场(图②),采用水耕栽培和LED照明系统,可全年为本地市场提供新鲜蔬菜。
据此完成6~8题。
6.影响新加坡发展垂直农业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运输B.土地面积C.农业产业结构D.人口年龄结构7.与英国相比,新加坡发展垂直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A.太阳高度大,光照条件好B.科技发达,成本低廉C.热量充足,蔬菜生长周期长D.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8.目前垂直农业的发展,可以( )①缓解粮食供应紧张状况②降低物流业能源消耗③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6.B 7.A 8.B解析第6题,影响新加坡发展垂直农业的主导因素是国家土地面积小,B项正确;交通运输、农业产业结构、人口年龄结构与发展垂直农业无关,A、C、D三项错误。
第7题,与英国相比,新加坡发展垂直农业的优势条件是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光照条件好,A项正确;新加坡科技水平比英国低,B项错误;热量充足,蔬菜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C项错误;降水丰富,但新加坡地表水缺乏,D项错误。
第8题,目前垂直农业的发展,主要是种植蔬菜,可以缓解蔬菜供应紧张状况,①错;生产集中,能降低物流业能源消耗,②对;工厂化生产,有利于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③对;可以节约耕地,增加农产品生产成本,④错。
B项正确。
(2019·日照模拟)绿肥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优质有机肥,具有养分全面、肥效长的特点。
把绿肥植物体就地翻压能够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绿肥种植还能够提供饲料、改善生态环境、抑制杂草以及节能减耗。
近年来,“绿肥+”模式又在稻田、棉田、麦田、果园中悄然兴起。
绿肥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分布很广,南北方种植的绿肥品种、种植季节和利用方式存在很大差异。
据此完成9~11题。
9.江西省柑橘园里种植绿肥作物的作用是( )A.增加空气湿度,改变果园小气候B.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肥力C.调节土壤温度,减轻冻害的威胁D.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10.松嫩平原上最适合的“绿肥+”模式是( )A.玉米套种绿肥B.棉田套种绿肥C.麦收后播种绿肥D.收稻后播种绿肥11.华北平原的引黄灌区采用“绿肥+”模式能减轻土地盐碱化,主要原因是( ) A.降低土壤温度B.减少蒸发量C.增加土壤有机质D.增加降水量答案9.B 10.A 11.B解析第9题,柑橘园行间空间有限,在园中行间种植绿肥作物对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有限,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绿肥作物一般生长茂盛,抑制杂草生长效果良好,一些绿肥作物还是害虫天敌的良好宿主,对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极大作用,B 项正确;柑橘园冻害一般发生在深秋或冬季,而绿肥作物秋季一般都已枯萎,因此对调整柑橘园温度、减轻冻害没有作用,C项错误;柑橘一般种植在山坡地带,土壤水分容易流失,绿肥作物能够减轻水土流失,但一般生长快,吸收土壤水分能力强,会与柑橘树争水,因此不会增加土壤水分,D项错误。
第10题,套种绿肥更有保水、保土、防草、培肥等作用,还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杂草与果树争水争肥,同时套种绿肥能发挥根瘤固氮优势,增加土壤氮素,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C、D两项排除;松嫩平原种玉米而不种植棉花,A项正确,B项错误。
第11题,华北平原冬春季节风力较大,而农作物与绿肥作物套种主要在农作物快成熟之时,此时已进入夏季,风力较小,土壤温度高,A项错误;夏收之后,由于地表有绿肥作物的覆盖,地表水分蒸发量减小,因此能减轻表土盐碱化程度,B项正确;采取该措施能增加土壤有机质,但增加有机质与减轻土壤盐碱化无关,C项错误;该措施不能增加降水量,D项错误。
12.(2019·日照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对贵州省133个样点分析显示,石灰岩区1 000年风化残余物为2.47 mm,成土过程较非岩溶区慢10~80倍。
土壤贫瘠是贵州贫困的重要原因。
毕节曾经是贵州最贫穷的地区,1988年6月,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在这里设立,加强生态建设,农业特色产业。
开发是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
如今的毕节,一片绿水青山,立体交通齐头并进,经济蓬勃发展。
历史上有云贵出好茶之说,毕节市金沙县荣获“中国贡茶之乡”称号。
近年来,浙江、福建等省茶园面积缩减,茶树种植逐步向西部转移,贵州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
下图为贵州省地形图和毕节气候数据统计图。
(1)说明气候对毕节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毕节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明当前毕节发展茶叶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列举毕节农业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降水天数多,光照不足;夏季气温偏低,热量欠充足;降水季节分布不均,旱灾频发。
(2)石灰岩广布,成土过程缓慢;土层较薄,矿物质及有机质含量少;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易渗漏,土壤水分条件差;地表崎岖,坡度大,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
(3)毕节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地处中国贡茶之乡,品牌效益明显;东部茶叶产区缩小,导致市场扩大;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对毕节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持;综合交通的发展有利于茶叶运输和销售。
(4)调整农业结构,减轻种植业比重,发展生态农业;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依靠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观光业;多途径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实施生态移民,减轻土地压力等。
13.(2019·北京西城模拟)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渤海粮仓”是2013年启动的一项大型农业科技工程项目,计划通过对环渤海地区4 000多万亩中低产田和1 000多万亩盐碱荒地的改造,实现到2020年增粮50亿千克的目标。
材料一 “渤海粮仓”工程计划改造土地的分布图。
材料二 五年来“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通过示范推广十余种主体技术模式,扬长避短,共推动区域增粮104.75亿千克,节水43.5亿立方米。
部分模式及分布区如下表所示。
技术模式 说明示范区雨养旱作 指通过种植制度调整、抗旱品种及旱作技术配套,实现不需要灌溉、完全利用自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目标河北示范 微咸水补灌为了弥补干旱年份使用淡水灌溉农业的不足,充分利用地下微咸水进行安全补灌的综合技术天津示范山东示范棉改增粮 改良滨海中、重度盐碱地,种植棉花;在传统一年一熟棉区,构建棉花—小麦—玉米两年三熟模式,实现粮棉双丰收通过温室大棚、地膜和秸秆覆盖、耕作培肥等措施增温改土辽宁示范增加地温、改良土壤,促进水稻和玉米增产材料三有一家河北省的奶牛企业加入了“种养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