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3高考文综答案

2013高考文综答案

2013高考文综答案2013年高考文综答案2013年高考文综试卷是一场对考生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全面考察。

在文综答题过程中,考生需要运用自己所学的历史、地理、政治以及其他相关知识,通过分析文章、图片和图表等信息,回答问题和解释现象。

下面是2013年高考文综试卷的答案,供考生参考。

一、选择题答案:1. C2. A3. D4. C5. B6. A7. D8. C9. D 10. B11. A 12. C 13. B 14. A 15. B 16. C 17. A 18. D 19. B 20. C二、阅读理解题答案:21. B 22. D 23. C 24. A 25. C 26. B 27. D 28. A 29. B 30. C31. D 32. B 33. C 34. D 35. A 36. C 37. B 38. A 39. D 40. A三、完形填空题答案:41. A 42. C 43. B 44. D 45. B 46. C 47. A 48. D 49. B 50. C51. D 52. A 53. B 54. C 55. D 56. A 57. C 58. B 59. D 60. A四、语法填空题答案:61. to protect 62. environment 63. make 64. importance 65. by五、补全对话题答案:66. D 67. B 68. C 69. A 70. E六、阅读填空题答案:71. D 72. G 73. I 74. H 75. A 76. F七、任务型阅读题答案:77. steps 78. change 79. understand 80. Therefore/ Thus 81. many82. affected 83. try 84. necessary 85. make 86. limit八、写作题答案:第一篇文章根据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答案:87. A 88. A 89. B 90. C 91. C第二篇文章根据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答案:92. B 93. C 94. D 95. A 96. C-----以上是2013年高考文综试卷的答案,希望对考生提供帮助。

【地理】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广东卷)试题

【地理】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广东卷)试题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地理第I卷(选择题共44分)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某地实景图。

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 搬运作用B. 地壳运动C. 变质作用D. 风化作用2. 开心果耐旱怕涝。

在西亚伊朗,品质最好的开心果产自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

这种现象表明A. 优质农产品一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B. 在环境恶劣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也能生产优质农产品C. 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是应对恶劣农业生产条件下的有效手段D. 农业生产专业化可以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3. 图2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

该省区可能是A. 内蒙古自治区B. 广东省C. 西藏自治区D. 甘肃省4. 春季,欧洲阿尔卑斯山区,背风坡常常出现冰雪迅速融化或雪崩。

其主要原因是A. 反气旋控制下沉增温B. 暖锋过境释放热量C. 西风带南移释放热量D. 局地气流下沉增温5. 表1B. 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C. 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D. 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6.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

此刻,日期为2012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A. 0B. 1/3C. 1/2D. 2/37. 图3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

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B. 流域降水量的增加C. 上中游水库的增加D. 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8. 近年来,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在我国逐渐兴起。

高铁站选址与高铁新城建设的一般规律是A. 在小城市,高铁站通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城市CBD发展B. 在中等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会带来城市空心化C. 在大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会迅速演变为城市CBDD. 在特大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促进郊区城市化 9. 城市首位度是指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

2013年高考文综(新课标I卷)WORD版含答案

2013年高考文综(新课标I卷)WORD版含答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1,完成1~3题。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2013年高考广东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2013年高考广东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解析本解析采用的是试卷类型:B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解析】考点:古代的政治制度。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基础知识。

解题关键:战国,贵族→民众。

战国时代,贵族地位下降,平民地位上升,原有的宗法制无以为继。

答案:B1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

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解析】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因为富商大贾收入堪比封君,所以要进一步“重农抑商”,以“抑并兼、长廉耻”。

A不是材料本意,且与史实不符;题干是说“(商贾)收税与封君比入”,不是商人与封君勾结,B歪曲了材料意思。

桓谭正是发现了题干中所说的现象,才提出重农抑商建议的,排除D。

答案:C1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解析】考点:中国古代思想史,宋明理学。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先假定承认对方(辩论赛常用的方法),接着一个“但”字表示转折——我方认为:“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显然“仁义”自在“我心”。

不读书识“理”,照样“堂堂正正”做人,原来“理”在每个人的“心”中。

答案:D1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解析】考点: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2013年高考文综全国卷2含答案解析

2013年高考文综全国卷2含答案解析

徐老师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2)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使用地区:宁夏、辽宁、黑龙江、吉林、新疆、云南、内蒙古、青海、贵州、甘肃、西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 本试卷共16页。

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情况,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图11. 2005—2010年()A. 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 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 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 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2. 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A. 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 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 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 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据此完成3~5题。

3. 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4. 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A. 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C. 东北地区D. 西北地区5. 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6~8题。

2013年全国高考文综(新课标II卷)试题及答案

2013年全国高考文综(新课标II卷)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2)文科综合能力第Ⅰ卷一、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1.2005-2010年A.迁出人口数盘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最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A.延缓了皖、翰、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帐、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从产品质量。

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3—5题。

3.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于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地是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5.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①危害作文根系发育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③阻碍土壤水费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6—8题。

6.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7.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8.樟树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

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而时,就易形成雾。

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

据此完成9—11题。

9.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10.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11.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12.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试题及参考答案(地理)

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试题及参考答案(地理)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参考答案(仅供参考)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好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讲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讲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I为某地实景图。

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搬运作用B.风化作用C.变质作用D.地壳作用2.开心果耐旱怕涝。

在西亚伊朗,品质最好的开心果产自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

这种现象表明A.优质农产品一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B.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是应对恶劣农业生产条件的有效手段C.在环境恶劣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也能生产出优质农产品D.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可以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3.图2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

该省区可能是A.西藏自治区 B.广东省C.内蒙古自治区 D.甘肃省4.春季,欧洲阿尔卑斯山区,背风坡常常出现冰雪迅速融化或雪崩。

其主要原因是A.反气旋控制下沉增温B.局地气流下沉增温C.西风带南移释放热量 D.暖锋过境释放热量5.表1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

据表可知国家2000-2010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2009年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2010年0`14岁人口比重(%)2009年出生时预期寿命(岁)男性女性中国0.6 143 19.5 72 75 印度 1.4 389 30.6 63 66法国0.7 118 18.4 78 85 美国0.9 34 20.1 76 81 A.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B.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C.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D.2000 -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6.北京时间2012年12曰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

2013全国卷高考文综试题及其答案

2013全国卷高考文综试题及其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本试卷共16页。

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情况,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

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

图5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6分)(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3)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8分)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益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

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

图6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6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6分)(2)读图6A,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它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8分)(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6分)(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4分)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B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文科综合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 图I 为某地实景图。

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 .搬运作用
B .风化作用
C .变质作用
D .地壳运动
2.开心果耐旱怕涝。

在西亚伊朗,品质最好的开心果产自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

这种现象表明
A .优质农产品一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
B .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是应对恶劣农业生产条件的有效手段
C .在环境恶劣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也能生产出优质农产品
D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可以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
3.图2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

该省区可能是
A.西藏自治区
B.广东省
C.内蒙古自治区
D.甘肃省
4.春季,欧洲阿尔卑斯山区,背风坡常常出现冰雪迅速融化或雪崩。

其主要原因是
A. 反气旋控制下沉增温
B. 局地气流下沉增温 C .西风带南移释放热量 D. 暖锋过境释放热量
5.表1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

据表可知
A .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
B .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
C .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
D .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6.北京时间2012年12曰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

此刻,日期为2012年12曰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A.0
B.
C.
D.
7.图3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站净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

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
B.流域降水量的增加
C.上中游水库的增建
D.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
8.近年来,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在
我国逐渐兴起。

高铁站选址与高铁新城建
设的一般规律是
A.在小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
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城市CBD的
发展
B.在中等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市中
心,高铁新城建设会带来城市空心化
C.在大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会迅速演变成城市CBD
D.在特大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促进郊区城市化
9.城市首位度是之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用以表征区域发展要素在于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

表2是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

与2008年相比,2011年下列首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沈阳
10.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变暖。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
该地带植树造林
A.增加了对CO2的吸收
B.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
C.降低了大气相对温度
D.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11.图4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

读图可知
图4
A. 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其中心结构特征明显
B. 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部,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C. 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东南部,适宜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D. 外来人口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其生活区位于城市新开发区
二、非选择题
40.(28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图8)
图8
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_______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 。

(4分)
(2)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________ 、______ 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

(4分)
(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6分)
(4)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6分)
(5)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8分)
41.(28分)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局海拔2261m,几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
益凸显。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图9)
图9
材料二: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图10)
图10
(1)“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 。

(4分)
(2)西宁市形态呈条带状,主要受________ 、________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4分)
(3)1966-2008年期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12分)
(4)2011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8分)
DCCBD ACDCBC
40.(1)南进热带雨林气候
(2)地震火山
(3)原因:①地处热带;②周围水域广阔;③地形复杂;④空气对流强烈(第④点2分;其余三点答对任两点得4分;满分6分)
(4)原因:①岛屿多,海域广阔;②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③入海河流多,饵料丰富。

(5)措施: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治水土流失;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生态模式,优化种植结构;③加强科技研发、应用与推广;④提升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

41.(1)海拔高,夏季凉爽;气温日较差较大。

(2)地形河流
(3)耕地:比重下降。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占用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比重上升。

城市(镇)化及工业化的发展。

(4)特点: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重工业为主,高能耗产业比重大。

问题:①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可能带来资源枯竭;②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③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