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山地救援队南澳应急演练预案
南澳枫浪山救援演习技术操作部分细化方案

南澳枫浪山救援演习技术操作部分细化方案一、装备清单一)、救援组装备1)小组成员个人装备(宋钦、肖楠、周永祥、黄敏、岳历尘、杨谦、叶建华、谢志华、石欣、王建、刘峙鑫、徐晓峰、黄哲刚、李旭)技术装备:头盔1,安全带1,主锁4把,下降器1个,菊绳1根或120cm扁带中间打单结,60cm 扁带1根,辅绳环1根3个绳子操作人员(宋钦、肖楠、周永祥):背绳背包3个其他装备:对讲机1(自带或协会提供)、派特风GPS手机1(时代经纬公司提供)2)公共装备:搬运装备:担架1(四角做好保护锚点)伤员装备:头盔1,全拆型腰式安全带1担架固定:主锁6把,120cm扁带12根,60cm扁带6根斜坡搬运处装备:50米静力主绳2根、50米动力主绳1根,绳包3个、主锁3把、60cm扁带3根二)、悬崖救援演示组装备1)、小组成员个人装备(郭丽、王锐)头盔1,安全带1,主锁4把,下降器1个,菊绳1根或120cm扁带中间打单结,60cm 扁带1根,辅绳环1根被救人员装备:头盔1,全拆型腰式安全带12)公共装备:30米静力主绳2根主锁3把,120cm扁带4根,60cm扁带4根,grigri两个,手式上升器1,下降器1三)、主会场展示装备由贾贵廷提供展示装备一套清单见:/group/19049/1/360279,0,0,0.html二、操作指引斜坡担架救援操作救援人员共10人,1人指挥(宋钦),1人通讯(李旭),其他8人救援操作1)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2人在对伤员进行伤处包扎、固定处理,戴好头盔(黄敏、杨谦)。
其他4人打开担架,并把腰式安全带平铺在担架上伤员抬上担架,穿好腰式安全带,并用1根120cm扁带制作简易胸式安全带(徐晓峰),伤员躺好固定伤员步骤(叶建华、谢志华、石欣、王建、刘峙鑫、徐晓峰、黄哲刚):a)防止纵向移动固定:用2根120cm扁带,连接到伤员头部后端担架横架锚点上,另一端连接腰式安全带的保护环)b)防止横向移动固定-胸部用2根120扁带,分别连接到担架的左右两边架子上,另一端连接到简易胸式安全带上c)防止纵向移动固定-腰部用2根120扁带,分别连接到担架的左右两边架子上,另一端连接到腰式安全带上腿环上d)防止横向移动固定-腿部并用1根120cm扁带,类似制作简易胸式安全带的方式,缠绕好大腿下部,再用2根120扁带,分别连接到担架的左右两边架子上,另一端连接到缠绕腿部的扁带上2)在6人处理伤员和担架的同时,2人负责路绳的建设(肖楠、周永祥),保护点为2棵树,用60cm扁带和主锁设置保护点,保护点紧贴地面。
山地应急救援预案

一、预案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5. 国家和地方有关山地应急救援的相关政策法规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山地应急救援行动,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洪水、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人员失踪、被困等突发事件。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山地应急救援指挥部(1)职责:负责山地应急救援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
(2)组成:由市政府、市应急管理部门、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组成。
2. 山地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1)职责: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指挥和协调。
(2)组成:由市应急管理部门、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组成。
3. 山地应急救援现场工作组(1)职责: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实施。
(2)组成:由市应急管理部门、相关部门和单位专业人员组成。
四、预案响应级别根据山地应急救援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四个响应级别: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1. Ⅰ级响应:特别重大、重大灾害事件,需要全市范围应急资源支援。
2. Ⅱ级响应:较大灾害事件,需要全市范围应急资源支援。
3. Ⅲ级响应:一般灾害事件,需要全市范围应急资源支援。
4. Ⅳ级响应:较小灾害事件,需要全市范围应急资源支援。
五、预案响应流程1. 信息报告(1)发现突发事件,第一时间报告市应急管理部门。
(2)市应急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山地应急救援指挥部。
2. 现场指挥(1)山地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件情况,启动相应响应级别。
(2)现场指挥部根据预案要求,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 应急救援(1)救援队伍迅速到达现场,进行现场救援。
(2)救援队伍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救援方案,开展救援行动。
4. 后期处置(1)现场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对事件进行后期处置。
(2)事件处置完毕后,及时上报山地应急救援指挥部。
六、预案保障措施1. 人力资源保障(1)组建山地应急救援队伍,包括救援人员、医疗人员、通信人员等。
南澳街道处置突发森林山火及救援七娘山被困游客应急演练方案

南澳街道处置突发森林山火及救援七娘山被困游客应急演练方案(征求意见稿)我街道国土面积116.05平方公里,海岸线65公里,大部分地区属于尚未开发的山林地,旅游旺季擅自攀登七娘山和在海岸线进行户外活动的游客较多,造成突发森林山火的危险性极高,在七娘山游客遇险事件时有发生,为切实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根据我街道实际情况,由应急指挥中心牵头,特制定处置突发森林山火及救援七娘山被困游客应急演练方案。
具体方案如下:一、演练目的进一步提高街道应急救援队伍处置突发事件的组织能力和抢险救灾的应对能力,检验街道现有应急物资的效能,有效防止各种应急事件的蔓延、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告事件造成的损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林业资源的安全。
二、演练组织领导小组总指挥:曾平元(党工委副书记)副总指挥:肖统生(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黄寿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唐跃琳(深圳市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副主任)指挥员:黄卫东(农林水办主任)郭斌(应急指挥中心负责人)成员单位:深圳市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深圳市登山协会、国有土地巡查队、森林治安巡防队、民兵消防应急分队、派出所、葵涌交警中队、交管所、农林水办、农林管理中心、医院、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及相关社区居委会等单位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街道总值班室,办公室主任由郭斌担任,电话:84401999,传真:84404226。
三、演练时间和地点本次演习定于2009年6月日在南隆社区枫浪山举行。
四、演练情节设计3名游客从网上得知杨梅坑到东涌海岸线风景优美,便从鹿咀山庄上山,沿海边及山路往东涌方向徒步行走,因缺乏山地户外运动经验,且对山路不熟悉,在途中迷路,晚上约7时许,有一女游客在前行过程中,不小心脚底踏空,脚腕骨折,身上多处擦伤,同行游客情绪较为惊慌。
此时天色已晚无法继续前行,由于海边温度较低,情急点燃路边的干枝枯叶照明及取暖。
游客因忙于安抚伤员,火随风越烧越大,至使无法控制。
山地徒步旅行突发情况应急救援安全演练方案

山地徒步旅行突发情况应急救援安全演练方案导语:山地徒步旅行是一项受欢迎的户外活动,然而,突发情况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
为确保旅行的安全性,并能迅速有效地应对紧急情况,进行应急救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山地徒步旅行突发情况应急救援的安全演练方案,以提供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一、紧急情况预防与准备1. 员工培训:组织徒步旅行的机构,应确保员工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包括急救、导航、野外生存等。
进行定期的演练和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应急能力。
2. 导游与领队负责制:分配导游与领队,并确保他们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
导游应了解整个旅程的细节,并清楚了解应急联系方式。
3. 紧急装备备齐:组织方应确保集齐必备的应急装备,包括急救箱、干粮、紧急通讯设备、登山用具等。
二、应急救援流程1. 发现紧急情况:在发现紧急情况后,首先应立刻停止前进,并向其他队员发出紧急信号,以确保其安全。
2. 伤员评估与紧急处理:在发现伤员时,领队或培训有素的队员应快速进行现场评估,并对伤员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
若伤情较为严重,应立即启动应急联系和救援计划。
3. 启动应急联系和救援计划:领队或其他经验丰富的队员应首先与组织方联系,向其提供详细的紧急情况和位置信息。
同时,可以使用备用通讯设备与当地救援机构联系,协助救援工作。
4. 队员协助与安抚:在等待救援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其他队员应协助伤员进行急救处理,提供心理支持,并尽力确保营地的安全。
三、特殊情况应急处理1. 天气突变:山地气候多变,突然的天气变化可能会给徒步旅行造成困扰。
领队应及时观察天气情况,并根据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2. 迷路和失联:徒步旅行中的导航失误很常见。
领队应确保携带地图、指南针等导航设备,并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导航,并提醒队员做好标记。
3. 野生动物遇袭:如果遇到野生动物,队员应保持冷静,避免激怒动物。
领队应了解野生动物的习性和攻击方式,并为队员提供必要的安全指示。
四、事后应急措施与总结1. 事后教育和总结:在紧急情况得到妥善解决后,组织方应及时对事件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将相关经验教训进行记录并传达给相关人员。
山地救援演练预案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山地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检验救援装备的适用性,锻炼救援队伍的协同作战能力,确保在山地救援行动中能够快速、高效、有序地展开救援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二、演练背景某地区发生自然灾害,导致大量人员被困在山区,急需救援。
为了提高救援效率,降低灾害损失,组织山地救援演练。
三、演练组织1. 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组织、协调、指挥工作。
2. 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日常管理和调度。
3. 演练参演单位:包括救援队伍、医疗救护队、通讯保障队、后勤保障队等。
四、演练内容1. 演练场景:模拟山区发生自然灾害,导致人员被困。
2. 演练科目:(1)救援队伍集结:演练参演单位接到救援命令后,迅速集结,向灾区开进。
(2)现场勘查: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对被困人员进行初步勘查,了解被困人员数量、位置、伤势等情况。
(3)救援行动:根据被困人员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救援措施,如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物资输送等。
(4)医疗救护:对被困伤员进行现场救治,并将重伤员迅速送往医院。
(5)通讯保障:确保演练过程中的通讯畅通,为救援行动提供信息支持。
(6)后勤保障:为救援队伍提供充足的物资、装备和后勤保障。
五、演练步骤1. 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明确演练目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2. 演练指挥部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报领导小组审批。
3. 各参演单位根据演练方案,做好人员、装备、物资的准备工作。
4. 演练开始,参演单位按照演练方案展开救援行动。
5. 演练过程中,指挥部对救援行动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
6. 演练结束后,领导小组召开总结会议,对演练情况进行评估。
六、演练保障1. 人员保障:确保参演人员熟悉演练流程,掌握救援技能。
2. 装备保障:确保救援装备完好,性能稳定。
3. 物资保障:确保演练所需的物资充足,满足救援需求。
4. 通讯保障:确保演练过程中的通讯畅通,为救援行动提供信息支持。
5. 后勤保障:为参演单位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山地登山队安全救援演练方案

山地登山队安全救援演练方案一、引言山地登山是一项充满刺激和挑战的运动,它的复杂环境和潜在风险使安全救援工作成为我们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了提高山地登山队的应急响应能力和保障队员的安全,制定山地登山队安全救援演练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安全救援演练,提升山地登山队队员的紧急救援技能,增强应急响应能力。
2. 原则:确保队员安全为先,完善沟通和协调机制,精细规划演练流程,创造真实的演练环境。
三、演练准备1. 设定场景:根据山地登山队常见救援案例,制定不同场景,涵盖不同的救援需求,例如遭遇山体滑坡、迷路、受伤等。
2. 确定演练时间和地点:选择真实的山地环境,确保演练的难度和复杂度与实际情况相符。
3. 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明确演练流程、行动指令、沟通方式、装备要求等,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充分准备。
四、演练流程1. 领导指挥:确定演练领导,明确指挥和协调责任,确保整个演练过程的顺利进行。
2. 报警和联络:模拟不同情况下的报警和联络流程,包括使用无线电、手机和信号弹等工具。
3. 救援队伍组建:根据不同救援场景,安排队员组成救援小组,并确定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4. 搜索和救援:根据情景要求,展开搜索和救援行动,运用高空设备、绳索、救生艇等工具进行救援。
5. 源头控制和后续处理:应对山洪、滑坡等突发事件,展开源头控制和后续处理工作,确保队员的安全。
五、演练评估和总结1. 演练评估:通过观察和评估,对演练环节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价,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2. 总结和反思:从演练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总结和反思所学,完善救援演练方案,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六、安全与保障1. 安全措施:在演练中,加强队员的安全意识,强调佩戴安全装备,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指导。
2. 医疗保障: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和急救设备,保障队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援。
七、结语山地登山队安全救援演练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登山队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实际救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山地安全救援演练方案

山地安全救援演练方案一、引言山地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也经常发生。
因此,山地安全救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种山地安全事故,提高救援效率和安全性,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救援演练方案变得尤为重要。
二、演练方案的目标救援演练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模拟真实山地安全事故的场景,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熟悉救援流程和装备的使用,保障受伤者的生命安全并尽早将其转移至安全地点。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演练中,救援人员需要根据紧急情况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正确的救援措施,并协同团队完成任务。
2. 熟悉救援流程和装备使用。
演练中,需要模拟各种山地安全事故的场景,让救援人员熟悉并掌握标准的救援流程和专业装备的使用方法。
3. 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和配合能力。
山地安全救援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因此演练中强调团队配合、沟通和命令执行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三、演练方案的内容1. 演练场地选择演练场地应选择真实的山地环境,并根据不同的安全事故类型设计相应的场景。
同时要确保演练场地的安全性,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2. 演练人员组成演练人员应包括救援人员、志愿者和模拟伤员等。
救援人员应具备相关救援证书和经验,并经过专业培训,志愿者则可以是任何愿意参与的人员。
3. 演练流程(1)紧急调度和准备在演练开始前,要进行紧急调度,并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核实救援人员、装备和应急物资的到位情况。
(2)现场勘察和伤员评估在演练场景中,救援人员需要进行现场勘察,评估伤员状况和确定救援方式。
(3)救援行动根据勘察和评估结果,救援人员需要制定救援计划和措施,并进行实际救援操作。
(4)伤员转移和急救处理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地点后,立即进行急救和伤员的全面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5)事故分析和总结演练结束后,进行事故分析和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演练方案的技术保障为了提高演练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利用一些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辅助,如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真实山地环境、使用视频监控技术记录整个演练过程以供回放和分析、使用通信设备实现救援人员之间的远程沟通等。
山地救援演练方案

山地救援演练方案一、演练目的及类型是为了提高救援队能力的全面演练。
二、演练的作用1、评估救援队应急准备状态,发现并修改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的缺陷和不足;2、评估救援队重大事故应急能力,识别资源需求,澄清相关人员的应急职责,改善应急救援中的协调问题;3、检验救援队对应急预案、执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通过演练,进一步培训和提高救援队的业务素质和能力;4、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三、演练适用范围、总体思想和原则遵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救护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扩大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原则。
以期演练更大程度地结合实际、突出重点、讲究实效;保证演练参与人员、公众和环境的安全。
四、演练策划组队长:其承担的任务主要包括:确定演练的目的、原则、规模、参演的人员,规定演练的时间尺度和公众参与的程度;审定演习方案、演练准备工作计划和调整计划;协调演练参与部门之间的关系,解决演练准备与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问题;宣布演练开始和演练结束;负责演练总结。
副队长:其承担的任务主要包括:选定演练的地点与时间;编制演练方案、情景设计、处置方案、演练实施计划和调整计划;检查演练准备,指挥现场演练实施。
培训所有参演人员,熟悉演练现场规则、救援队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成员:其承担的任务主要包括:编制演练准备工作计划;确定、编制并发放演练所需的通讯联络方式;演练前组织人员通知救援队及观摩驴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准备各类演练物资,布置观摩台、负责引导和接待观摩人员;联络政府及社会应急资源及到场引导。
五、演练参与人员按照应急演练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将应急演练参与人员分为演习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和观摩人员,这五类人员在演练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演练过程中佩带能表明其身份的识别符。
1、演习人员按救援队应急预案规定参加演练的人员,其承担的任务主要包括:救助伤员或被困人员,与其他应急响应人员协同应对重大事故或紧急事件,按演练程序进行演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MRT-20090608-深圳山地救援队南澳应急演练预案深圳山地救援队南澳应急演练预案一、深圳山地救援队简介(一)、救援队概况:深圳山地救援队由深圳体育局2008年7月正式批准成立,是隶属于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的,由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爱好者及相关组织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接受深圳市应急指挥中心、深圳市体育局、深圳市民政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深圳山地救援队由一群技术体能过硬、爱好山野并热心公益事业的山友组成,从2008年5月筹备至今,目前有队员70余人,下设搜救中队、技术与规范部、培训部、特勤部、行政外联部等下属机构,近期将进行第二批搜救中队成员招募及选拔,所有队员均将接受严格而系统的理论、技术、体能培训。
深圳山地救援队的宗旨:配合政府完善社会应急救援机制,为深圳市及周边地区的登山户外爱好者和广大市民提供专业的户外紧急救援技术支持,倡导安全户外理念,传授安全户外知识。
深圳山地救援队的目标:整合社会各界力量,搭建户外安全保障平台,宣扬志愿服务精神,致力使社会公益、全民健身成为深圳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深圳山地救援队主要在以下范围内开展业务:1. 为深圳市的山野事故提供安全救助与技术支持;2. 对市民的登山户外运动提供安全引导;3. 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专项技术输出。
(二)、近期主要救援活动介绍:2008年5月在汶川大地震的救援工作中,先后派出100多名志愿者,在灾区持续服务近一年时间。
2009年4月参与广州凤龙线山友失踪遇难搜索行动。
2009年4月访问香港民安队,与之积极进行技术交流学习活动。
2009年5月为CCTV玄奘之路“第四届国际商学院戈壁挑战赛”C大队提供全程救援技术及安全保障服务。
(三)、深圳山地救援队主要成员介绍:石欣(队长)、孔佑龙(副队长)、王勇(副队长)、贾贵廷(技术部技术规范组)、叶建华(技术部策略研究组)、黄敏(培训部课程开发组)、杨谦(培训部训练组)、张纯良(搜救中队一组)、王胜利(搜救中队二组)、张根深(搜救中队三组)、钟卫平(特勤部物资组)、雷东风(医疗组)、吴惠军(交通组)、刘阳(通讯组)、袁志滨(行政外联组)、舒操(信息组);其中多名队员技术全面,熟悉深圳周边山野情况,具有丰富山野救援经验,曾多次参与深圳周边地区山野救援行动,包括2002年5月七娘山马料河救援;2003年、2004年三水线救援;2004年平海溺水搜救;2006年连平搜救;2007年、2008年深惠地区多次山友受困救援等。
二、演习方案SMRT-20090608-深圳山地救援队南澳应急演练预案(一)、演习目标配合南澳街道整体救援演习工作,检验救援队的组织、应对和运作能力,加强队员技术运用熟练程度,提高各部门内部之间的配合默契,同时向向其他政府各有关部门学习宝贵经验。
(二)、演习时间和地点:2009年6月中旬(时间待定),深圳龙岗区南澳镇枫浪山公园。
(三)、参与演习部门及人员:深登协(SMOA)2人、技术部(TCD)5人,培训部(TRD)5人,特勤部(SSD)5人,搜救中队(SRD)5人,外联部(APD)4人,共26人人员名单如下:曹峻、曾海坚、贾贵廷、王锐、徐晓峰、叶建华、谢志华、黄敏、肖楠、李旭、宋钦、杨谦、钟卫平、吴惠军、刘阳、刘蓬、罗重翰、石欣、王建、朱新涛、周永祥、黄哲刚、邱秀红、郭丽、马啸、舒操。
(四)、场景设计:3名游客从网上得知杨梅坑到东涌海岸线风景优美,便从鹿咀山庄上山,沿海边及山路往东涌方向徒步行走,因缺乏山地户外运动经验,且对山路不熟悉,在途中迷路,晚上约7时许,有一女游客在前行过程中,不小心脚底踏空,脚腕骨折,身上多处擦伤,同行游客情绪较为惊慌。
此时天色已晚无法继续前行,由于海边温度较低,情急点燃路边的干枝枯叶照明及取暖。
游客因忙于安抚伤员,火随风越烧越大,至使无法控制。
在伤情与火情面前,游客只好报警求救。
(参见南澳街道处置突发森林山火及救援七娘山被困游客应急演练方案:/group/19049/1/359399,0,0,0.html)(五)、演习任务:1、模拟搜索伤员,寻获并定位;2、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护处理(模拟脚踝骨折);3、搬运伤员脱离危险地带(模拟陡峭乱石坡20米+陡峭土台阶路20米);4、主会场演示救援悬崖被困人员(模拟下降及救援操作,陡崖高度10米);5、主会场救援装备展示、讲解。
(六)、任务步骤分解、时控1、演习部分1)、搜索伤员(时控15分钟):(1)、接南澳应急指挥中心通知,救援队3车辆抵达枫浪山公园。
(0分钟)(2)、车辆进抵枫浪山公园入口左侧三角地带,停靠后物资组搭建指挥中心帐篷;通讯组开启天线,中继台开机调试,测试所有手台通联顺畅后,派发搜救中队人手一台;GPS 组打开电脑,连接电视,建立轨迹平台,调试GPS终端机无故障后,派发搜救中队每小组一台。
搜救中队分组,整理个人物资和集体物资,穿戴头盔、安全带、技术装备。
(5分钟)(3)、搜救小组10人,分3组不同线路开始上山搜索至伤员地点,向指挥中心及其他小组部门汇报位置坐标点,现场情况;拍摄现场、伤员照片传回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监视平台向主会场观众演示回传图片、搜索轨迹。
(10分钟)SMRT-20090608-深圳山地救援队南澳应急演练预案2)、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护处理、搬运伤员脱离危险地带(时控45分钟):(1)、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6人对伤员进行简单应急救护处理,并穿好安全带,戴好头盔。
并把伤员固定在担架上,担架的4个角分别用扁带连接到主绳,调整扁带长度使受力均匀;(2)、2人负责路绳的建设,保护点为2棵树,用60cm扁带和主锁设置保护点,保护点紧贴地面。
连接好路绳,绳子放在脖子上(或者从绳包里抽出绳子),一路放绳并打蝴蝶结,到达斜坡下等候;(3)、1人在一棵树上用60cm扁带和主锁设置保护点设置,高度约1米。
整理好动力主绳,并把主绳连接到担架,用意大利半扣控制、保护担架;(4)、1人全程进行安全监督;使用对讲机汇报救援情况和进度;并使用GPS手机拍摄图片实时传送图像资料回指挥中心。
完成上述操作时间(8分钟)(5)、6人实施搬运操作,4人站定,其他2人到险要处下方接手,后2人空闲再到最前方接手,依次进行。
搬运人员在险要位置,须用菊绳或扁带连接到路绳上做自我保护。
不必锁上主锁;(6)、在斜坡最底部的土坡,2名在土坡下等候接手,其他人员用绳索连接担架,把担架慢慢放下;完成上述操作时间(15分钟)(7)、把伤员从担架上解开,救援人员与伤员一起走到主会场左侧土坡顶部蓄水池旁;(10分钟)(8)、重新固定伤员到担架上,10名队员使用120CM扁带加主锁连接担架,把扁带斜挎在肩部共同搬运伤员下土坡抵达主会场指挥中心;物资组送上面包及盒装鲜奶,并以毛毯覆盖。
(12分钟)整个搜救行动演习预计时间1小时搜救行动结束后,各组人员上缴并清点物资撤离,并于次日上交行动报告。
2、演示部分1)、主会场演示救援悬崖被困人员演示人员:3人地点选择:土崖保护点设置:用扁带连接树桩,做好2个保护点,连接2根静力主绳操作:(1)、救援人员用绳索下降,到达被困人员的地点。
(2)救援人员悬停在绳索上,给被困人员做好确保。
(3)给被困人员穿上安全带(或扁带简易安全带),用绳索把被困人员安全的放到地面2)、主会场救援装备展示、讲解。
演示人员:2人地点:主会场,使用2快地布展示器材,并实际操作吊架演示。
SMRT-20090608-深圳山地救援队南澳应急演练预案三、深圳山地救援队现有装备清单:头盔背包座式安全带登山鞋主锁+保护器求生刀菊绳+丝扣锁登山杖辅绳指北针头灯工作手套手机对讲机笔哨子水壶或水袋口罩全身安全带(乡镇、缆车、跨区救援)D型丝扣锁10个D型丝扣锁+岩塞1+11个D型丝扣锁+岩钉2+ 10支D型丝扣锁+岩锤1+ 1个起塞器1个10米8mm辅绳2条60cm成型扁带2个120cm成型扁带3个ID 保护器 1 护绳架 1手式上升器 2 护绳套 2胸式上升器 1 10米8mm辅绳 1滑轮 3 主锁 1双滑轮 2 O型丝扣锁10单向滑轮 1 D型丝扣锁 35孔分力板 2直排下降器 1 100m静力绳(红) 1通用安全带 2 50m静力绳(蓝) 1三角救援吊带 2 50m静力绳(白) 15孔分力板 1 10米8mm辅绳 1独脚架 1 主锁 1救援担架 1 D型丝扣锁10扁带环60cm 3 GPS 1扁带环120cm 5 望远镜 1开山刀 1 探照灯 1U段车台 2 电源排插 5U段4米玻璃钢天线 2 U段中继台 130米-9馈线 2 20米-9馈线 110米天线升降杆 2 电池 16单元八木天线 1 备用电池 3220V20A开关电源 2 U段4米玻璃钢天线 1500W发电机1台天线支架1套车用电瓶 2 支架拉绳1套车用电瓶充电器 1 拉绳钉1套手持无线对讲机电池充电器10 架设工具1套个人药品装备安乃近(因规格含量为0.5G) 蒸馏水白花油诺氟沙星胶囊绷带人丹肥皂三角布火机纱布藿香正气滴丸食用盐藿香正气水(第1代的含酒精) 糖季得胜蛇药片牙膏胶带云南白药粉酒精棉云南白药红瓶封闭剂集体药品装备50%葡萄糖牛黄粉安宫牛黄丸维生素C1000MG 75%酒精诺氟沙星软膏放大镜电子血糖仪90%酒精瓶装氧喷雾剂生理盐水吸乳器械保暖毯医用三角巾医用葡萄糖粉抗组织胺类药吸血垫速冷袋红花油硝酸甘油(心绞痛) 拔火罐葡萄糖氯化钠高猛酸钾氧包百多邦软膏气囊止血带固定器过氧乙酸溶液剂弹性绷带卷式夹板医用纱布碘酒冰袋人丹红霉素眼药膏医药PVC手套电子血压计人工呼吸用隔膜红药水医用绷带充气颈托三棱针甲板医用凡士林创口不粘敷贴伤口敷贴胶带医用棉签深圳山地救援队2009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