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与新加坡养正小学

合集下载

冼星海的作文

冼星海的作文

冼星海的作文《我心中的冼星海》嘿,你知道冼星海吗?我猜你可能听说过他的名字,可你真的了解他吗?冼星海,那可是一位超级厉害的音乐家!就好像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记得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起了冼星海的故事。

我瞪大眼睛,耳朵竖得直直的,听得那叫一个入神。

老师说,冼星海从小就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就像我对巧克力蛋糕毫无抵抗力一样!老师还说,冼星海生活的那个年代,条件特别艰苦。

可他就像一颗顽强的小草,不管风吹雨打,都坚持着自己的音乐梦想。

哎呀,这得多难呀!要是我,说不定早就放弃了。

但冼星海没有,他反而更加努力,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冼星海在国外求学的时候,日子过得可苦啦!”老师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他经常吃不饱,穿不暖,可还是拼命学习音乐知识。

”同学们都忍不住感叹起来。

“这是为啥呀?”有个同学好奇地问。

老师笑了笑说:“因为他心里有一团火,一团对音乐的热爱之火呀!”后来,冼星海创作出了好多好多厉害的作品。

《黄河大合唱》你们听过吗?那气势,就像汹涌澎湃的黄河水,一浪接着一浪,让人热血沸腾!每次听到这首歌,我都觉得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勇敢的战士,准备为了祖国去战斗。

我常常想,冼星海到底是有多大的毅力和才华,才能创作出这么伟大的作品?他难道是音乐的天才?可老师说,天才也需要努力。

冼星海就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才成为了我们心中的音乐英雄。

我们现在能自由自在地听着喜欢的音乐,享受着美好的生活,可不能忘了冼星海这样的前辈呀!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为我们铺就了一条通往音乐殿堂的道路。

所以呀,冼星海就是我心中的榜样!我也要像他一样,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你呢,是不是也被冼星海的精神所感动啦?。

冼星海简介、个人详细资料

冼星海简介、个人详细资料

冼星海简介、个人详细资料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冼星海,1904年6月13日(农历5月11日)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的家庭,7岁时外祖父去世,母亲带着冼星海去了新加坡,在新加坡的养正小学最先接触音乐。

1918年入岭南大学(现中山大学)附中学小提琴,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

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

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从师于著名小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

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

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

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

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

1934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

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

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

1940年去苏联学习、工作,1945年10月30日卒于苏联首都莫斯科。

在冼星海短促的一生中,创作生活约10余年,共作歌曲数百首(现存250余首),大合唱4部、歌剧1部、交响曲2部、管弦乐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钢琴等器乐独奏、重奏曲多首。

在冼星海的创作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广的是多种多样的群众歌曲。

其中有正面表现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采用号召性、战斗性的进行曲形式的《救国军歌》《青年进行曲》《保卫卢沟桥》和《到敌人后方去》;有具体展示人民战争壮美的战斗图景、将抒情性与鼓动性或描绘性与概括性结合在一起的《在太行山上》《游击军》和《反攻》;有表现工农群众的劳动生活、采用特定的劳动音调和节奏写成的《顶硬上》《拉犁歌》《搬夫曲》和《路是我们开》;还有为抗战中的妇女、儿童写的《只怕不抵抗》《祖国的孩子们》和《三八妇女节歌》等等。

忆念冼星海在新加坡养正学校读书并参加该校军乐队的经历

忆念冼星海在新加坡养正学校读书并参加该校军乐队的经历

作者: 黄锦培
出版物刊名: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主题词: 冼星海;养正;音乐老师;指挥训练;黄杰;陈萍;一所;内任
摘要:1956年在广州我和二十年代时期在新加坡养正学校的同学黄杰(前广东省付省
长,1966年去世),陈萍佳(今在广州民间乐团当顾问)二人相聚时,谈到当年同学中有冼星海,兴起无限怀念。

养正学校是一所全日制的中心小学校,建立在新加坡大门楼一个小山坡上,校长是何健吾,音乐老师是区健夫。

当时,该校重视音乐及体育课,区健夫指挥训练一个学生军乐队,有二十来人,区老师非常严格。

冼星海当时在该学生军乐队。

冼星海的小故事

冼星海的小故事

冼星海的小故事可是,当那屎壳郎了解了真情后,便立刻团了一只粪蛋,然后带着粪蛋飞到天上,来到天神面前,把粪蛋丢进了他的怀抱。

天神发现了这个脏东西,想把它抖搂掉,可是他忘了怀里还有老鹰的蛋;于是把它们连同那团粪蛋一块儿抖掉了。

结果,老鹰的蛋又全都打碎了。

轻视别人的人都必将受到别人的报复。

冼星海,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

下面是整理的关于冼星海的小故事,欢迎阅读。

冼星海的故事冼星海,曾化名“黄训”,原籍广东番禺县,1905年生于澳门贫苦的船工家庭。

他出生前父亲就已去世,靠母亲做佣工和祖父接济生活。

他6岁进私塾。

祖父病逝后,他失学而随母亲去了新加坡。

他于1918年回国,因交不起学费而入了广州的岭南大学基督教青年会所办的义学,参加了学校的管乐队。

此时,他已经表现出音乐方面的天赋。

冼星海在音乐上可谓大器晚成。

他在20岁左右才开始学拉小提琴,被同事们戏谑地称为“宰鸡能手”——拉小提琴像杀鸡一样难听。

他刚到巴黎时,也是大部分时间用于解决温饱。

后来,他遇到那里的中国留学生马思聪,并由他引见了法国巴黎歌剧院首席小提琴奥别多菲尔和音乐大师加隆。

大师们钦佩他的毅力,破例免去了他每月各200法郎(约合10块银元)的学费。

他根据唐朝诗人杜甫着名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创作的奏鸣曲《风》,排上了巴黎音乐学院新作品演奏会节目单,并在电台播出,从此有了名气。

1929年,冼星海来到素有世界音乐文化中心的法国巴黎学习音乐。

他靠在餐馆跑堂、理发店杂役等维持生活,在塞纳河畔梧桐树下几次晕倒,险些被法国警察送进陈尸所。

后来,他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师从着名提琴家奥别多菲尔和着名作曲家杜卡斯,写下了早期作品《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风》等。

1935年夏,他谢绝了巴黎音乐学院的挽留,回国投入抗日救亡。

1934年,冼星海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学习作曲兼学指挥。

他是该班几十年来的第一个中国考生,由于衣着不够华丽,险些被法国门警所阻而不得入考场。

少年冼星海的音乐之路——冼星海马来亚生活初探

少年冼星海的音乐之路——冼星海马来亚生活初探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JOURNAL OF XI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47・少年冼星海的音乐之路—冼星海马来亚生活初探—魏艳1,常=2摘要:冼星海的音乐生涯从少年远赴“马来亚一新加坡”参加养正学校军乐队开始,他在这里历练了品格和意志,积淀了音乐基础,学习吹奏乐器并有了指挥军乐队的音乐实践,造就了他对音乐指挥的特殊偏爱,以及成为音乐家的理想,青少 年时期在马来亚的生活经历,对冼星海回国后音乐人生的选择及其此后的音乐道路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冼星海;养正学校;马来亚一新加坡;区健夫D0I:10.3969/j.issn.1008-7389.2020.01.004中图分类号:J6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389(2020)01-0047-10长期以来,冼星海在马来亚①的生活经历,以及回国时间等,已有的文献和记录均较模糊,甚至不乏纟比缪,连冼星海本人的自述②对此也含混不清,大陆学者的相关研究几为空白。

在对冼星海音乐经历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早在1992年,台湾音乐学者颜廷阶编撰的《中国现代音乐家传略》③中概要记录了冼星海在马来亚的求学经历与回国成因,但这份资料收稿日期:2019-01-24基金项目:2019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救5歌咏运动的历史演进与文化意义研究”(L19BZW003)。

作者简介:1.魏艳(1974-),女,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常=(1988-),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

①马来亚,全称英属马来亚(British Malaya),是指英国东印度公司从1786年租借槟榔屿经营,1819年取得新加坡管辖权,1824年取得马六甲管辖权,1826年英国将三地并称“海峡殖民地”。

它与英国后来取得管辖权的“马来联邦”和“马来属邦”合称为“英属马来亚”。

②“传记”泛指冼星海撰写的《致中共“鲁艺”0部的自传》(1939)和《我的履历(简单历史)》(时间不详)。

冼星海简介_修正版

冼星海简介_修正版
《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 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 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 《怒吼吧!黄河》
经延安音乐工作者的多次试演并在鲁 艺领导的指导下和经中央领导同志审 查后定为《黄河大合唱》正式出版后 的版本
同时冼星海还应邀到延安鲁迅文学院 作报告,并为该院和陕甘宁边区的新 华广播电台举行了"延安新编合唱音乐 晚会"
NEXT
早年经历
1935年回国后积极投入 抗战歌曲创作和救亡音 乐活动
创作歌曲有《黄河大合 唱》《九一八大合唱》 《江南三月》等名作
这一时期所创作的歌曲 主要有《青年进行曲》 《救国军歌》《保卫祖 国歌》《到敌人后方去 》《游击队歌》等
2 创作经历
PART 2
创作经历
抗战前期
冼星海在音乐创作上具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 义精神相结合的特点。他所创作的音乐既具 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具有强烈的现代感。 他以抗日救亡为主题,运用西方的创作手法 ,创作出一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强烈现代 感的音乐作品,如《保卫黄河》、《游击队 歌》、《在太行山上》等。这些作品不仅表 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日精神,同时也 表现了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 的向往
他自己也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的各乐章草稿和大三弦伴奏谱草稿及钢琴谱等, 寄给各地由他指导的学生和青年音乐工作者作为参考或指导之用
创作经历
并反复进行修订补充及完成其他工作后 由地下党组织转送到延安鲁艺
这一大型声乐套曲由三部曲式写成共分 八个乐章,每章均由词作家配合当时的 政治形势写作歌词
创作经历
抗战后期
1940年以后,由于国民党当局更加反动,民族危机加深 这时他除了发表政论、散文和为一些戏剧电影作插曲外,又为演出活动创作《上海船家》、《 你从那里回来》和《断章》等歌曲 同时积极组织演出活动和指导青年音乐工作者

歌曲《黄水谣》作品分析及演唱处理

歌曲《黄水谣》作品分析及演唱处理
(二 )音乐形象的分析 《黄水谣 》这首独唱歌曲的创作借鉴 了 民谣 的形式 ,经过别有心裁的艺术处理 ,成 为一首单三部曲式的新 型的民谣体歌 曲。该 曲曲调明 朗、旋律优美 ,A段可 以看成为两 部分 ,前部分 1— 22小节具有微 调式 的色彩 , 后半部分 23— 3O小节则有羽调式 的色彩 。 其 中 “奔腾叫啸如虎狼 ”一句采用了大二度 和小三度 的连续进行 ,类似于黄河翻滚 的浪 花 。级进上行的旋律、波浪音型 的运用 。恰 如其分地表现 出黄河波浪翻滚 的气势 。旋 律 中八度 的运用 ,更 是将黄河水急浪高 、奔腾 叫啸的气势通过大跳音程表现出来 。B段旋 律变化不大 ,其 中八度跳跃表现人们对敌人 愤恨 的情绪 ,音乐 由低沉逐步推 向悲愤的控 诉 ,表现了敌寇入侵 的铁蹄践踏 了祖国的大 好 河山 ,敌 占区的人 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A’段是 A段的缩短再现 ,黄河依旧奔腾 , 早已物是 人非。 三、 《黄水谣 》的演唱处理 歌唱是一门听觉艺术 ,它 的艺术感染力 要靠演唱来体现 ,演唱者是声乐作品的传播 者 ,又是原创者与听众之 间的搭桥者和直接 演绎者 ,演唱歌曲需要歌 唱者根据作词作 曲 家的作品进行艺术 创造 。也就是我们常说 的 “二度创 作”。要想提高声音表 现就需要演 唱者 不断 提高 自己的文 化艺术 修养 和演唱 技巧 ,技巧 的主要 内容包 括对 自身气息 的控 制能力 ,对歌曲节奏 、力度、语 言的运用能 力等 。 (一 )气息的合理安排 气息是歌 唱的 “源动力 ”,世界著名音 乐家卡鲁 索说过 ,“学生一 旦掌握了呼 吸, 那 么他们 已经迈上 了声乐艺 术的第一步 ”, 可 见气 息 在歌 唱过 程 中 的重要 性 。《黄水 谣 》A段 中的第一句 四小节共八拍 ,有 些歌 唱者为 了突出奔腾的气势 ,在演 唱 “奔 流” 两字时 ,用了大量的气息 ,而后面的四拍如 果不换气就无法完成 ,如果在 “流”字后面 换气 ,给人突然 中断的感 觉,使得歌唱不够 完 整。在演唱这首作 品时气息要得到恰如其 分 控制 ,既要松弛又不松垮 ,又要兴奋且没 有 压迫感 ,只有 这样声音才能得到整体的共 鸣 ,感情 才能得到更好 的抒发。

小学四年级作文《冼星海》500字

小学四年级作文《冼星海》500字

小学四年级作文《冼星海》
在政治上,冼星海积极要求进
步,他终于光荣地加入共产党,保
卫中国。
文学家苏轼曾经说过:"古
大事 之立
者,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志就是志何
志向 人要有高远的
才能成大事。
关键词:在政治上,冼星海,积
极,要求进步,终于,光荣,加入,共产 党,保卫,中国,文学家,苏轼,曾经, 古之立,大事,惟有,超世,坚忍,不拔 之志,就是,何人,高远,志向,才能, 大事。
小学四年级作文《冼星海》
努力耕耘,少问收获。
再见
小学四年级作文《冼星海》
志向 就像冼星海一样,他的
就是
报效祖国。他做到了而早的非
常好。在延安庆祝鲁迅艺术学
院成立的周年晚会上,冼星海指
挥《黄河大合唱》。当最后一句
响起的时候,全场观众都沸
腾起来。 崇拜冼星海令我学到了,人要有
理想 一个远大明确的奋斗目标和

关键词:冼星海,一样,志向,就
是,报效祖国,做到,非常,延安,庆祝, 鲁迅,艺术,学院,成立,周年,晚会, 冼星海,指挥,黄河,大合唱,最后,一 句,响起,时候,全场,观众,沸腾,起 来,崇拜,冼星海,学到,一个,远大, 明确,奋斗目标,理想。
冼星海
小学四年级作文 500字
冼星海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他
出生于澳门的一个贫苦的船工家
庭。他是我心目中的偶像。
天 冼星海很早就表现出音乐的
赋,他立志要做一名音乐家。
成绩 1929年冼星海以优异的
踏上
了巴黎学音乐。1939年6月他终于如
愿以偿达成了自己的心愿。
关键词:冼星海,我国,著名,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列 里却没有体现冼星海在新加坡 入学 养正小学 及开 始学 习音乐 的 内容 ,他 们感 到有 责任 和必要 来 纠正 、
填 补 这 一 历 史 的缺 憾 。养 正校 友 会 在 中 国驻 新 加 坡 大
纪念 馆 馆 长 曾 昭 明 ) 《 窑 洞 飞 出 了金 凤 凰—— ; 土
( 黄河 大合唱) 在延安 创演追 记 》 ( 国艺 术研 究 院 中 研究 员 向延生 ) 。演讲会 由养 正校 友会 会长 潘 国驹教 授主持 。
出版冼星海手稿等纪念 活动) 。 根据新加坡养 正校 友会 会长潘 国驹教 授 的邀请 , 文化部副部长兼 中国艺术研究 院院长王文 章于是委 派 我这个年过七旬 的资深研 究员 ,于 2 1 年 9月 2至 4 01 日参加 了该会在新 加坡举 办的这次研讨会 。
坡) ,经人介 绍在 当地靠 帮佣 为生 ,在 困苦 中抚育 冼 星海成长 。据新加坡养正校友会调查 核实 ,新加 坡是
收 稿 日期 :2 2—0 01 2—0 7
作者 简介 :向延生 ( 99一) 13 ,男,湖 南长沙人 ,中国艺术研 究院音乐研 究所研 究 员,主要从事 中国星海与新加坡养正小 学
习铜乐” ,记 述 了 “ 星 海 初 次 接 触 乐 器 ,天 才 渐 冼
据何副会 长介绍 ,杰出的教育家林耀 翔 ( 8 8 18 —
18 )于 1 1 9 1 和 13 93 9 8—12 年 9 7—15 9 8年两度 担任 养
正学校 的 校 长。他 15 9 6年 所 写 的文 章 《 0年 之 回 5 顾》 里 ,提 到他 担任 校 长时 批 准 “ 家境 困难 ,没 人 照顾 的 冼 星 海 在 学 校 食 宿 ,成 为 ( 费 的 ) 工 读 免
文章编号 :10 7 8 (0 2 1— 0 0—0 0 8— 3 9 2 1 )0 0 6 2
中 国最 著 名 的 音 乐 家 之 一 冼 星 海 10 9 5年 6月 l 3
作演 出 6 0周 年 ” 的 国际 学 术 研 讨 会 、大 型 图 片 展 览 、
日出生于澳 门 ( 祖籍广东 番禺县 ,先辈是终生飘泊 于 水上 的社会地位低 下的 “ 民” ,8个 月以前他 当船 蛋 ) 员 的父亲 已经去 世 ( 星海是 “ 腹 子 ” ,母 子 二 冼 遗 ) 人只得依靠也是 当海员的外祖父生 活。冼星海 7岁时 外祖父去世 ,母 亲带着冼星海去 了南洋 的星洲 ( 加 新
冼 星 海 幼 年 生 活 和 开 始 学 习音 乐 的地 方 。
主办者原来邀请 了五位主讲嘉宾 ,冼 星海 的女 儿 冼妮娜 因近期臂部 受伤行动不便 、广州市 番 禺区文化
广 电新 闻出版局局 长何穗鸿 因公务繁忙 ,临时缺 席 了
20 0 8年养正学 校 校友 会 的广 东访 问 团参 观 了位
使馆 的支持下 ,于是决定 召开一 次 “ 冼星海与新加坡
研 讨 和 音 乐 会 ” 。
因为我 的父 母 亲 向隅 、唐 荣枚 曾经 在 上 海 和延
安 ,两 度 与 冼 星 海 共 事 — — 他 们 是 上 海 国立 音 乐 专 科
14 9 5—15 90年何 副会 长也 曾经 就读 于养 正学 校 ,
目前负责编写 《 正学校 百年 校史》 养 ,看 到 了有 关 该 校杰 出的校友冼星海 的一些 资料 。他说养 正学校是 当 时在新加坡 的 1 7位 中国粤 籍商 人 ,为 了让 华人 子 弟
学校前后 的校 友 ;13 9 5年 时 就与 冼 星海 共 同在 上 海
从 事 抗 日救 亡 群众 歌 咏 运 动 ;冼 星 海 在 延 安 指 挥 演 唱
冼 星 海 与新 加 坡 养 正 小 学
向 延 生
( 中国艺术研 究院 音 乐研 究所 ,北京 10 2 ) 00 9
D I 0 9 9j sn 10 7 8 .2 1 .O .0 9 O :1 .3 6 /.i . 0 8— 3 9 0 2 1 0 s
中图分类号 :J0 67
文献标识码 :B
《 黄河大合 唱》 时 ,我母 亲是 《 黄河 怨》 的首席演 唱
家 ,我 父 亲 是 伴 奏 乐 队 的 队 长 兼 首 席 小 提 琴 师 ;而 我
传承 中华 民族 优 秀 的文 化传 统 ,10 9 5年 在 当地 集 资
创 办 的一 所 完 全 小 学 。
小时候生长 在延安鲁艺 ,住过延安 的土窑洞 ,也 算是 “ 见过” 冼星海 ( 我一岁 时与冼 星海合影 的两 张照 有
前进 !
露 ,未几进步神速 ,造诣超侪辈 ……”等非 常有 价值
的真实记 录。15 9 9年 养正 校友 会 出版 的 《 星海 逝 冼

何副会长最后说 : “ 以一个穷 家孩子 ,终究 成为
2 1 第 1期 0 2年 总 第 16期 2
星 海 音 乐 学 院 学报
J 0URN NGHAIC0N E AL OF XI S RVAT Y F MUS C 0R O I
No 2 2 .1 01
S m . 2 u No 1 6

岭 南音 乐文 化研 究 ・
生” 。又让冼 星海 “ 课余 使助 区先生 整理 乐器 ,随班
片为证 ) ,从小 听着 《 黄河大 合 唱》 长大 ;且 从 事 中
国近现代音乐 史研究 已逾 5 0年 ,对 冼 星海 与 《 黄河 大合 唱》 有长期 深入 的研 究 ( 99年 我 负责 承办 了 19
中共 中央办公厅 与文化部交办 的 “《 黄河大合唱》 创
于广 州 市 番 禺 区 的冼 星 海 纪 念 馆 。该 馆 的 冼 星 海 生 平
这次研讨会 。其 余 三 人 ( 按发 言 顺 序 ) 演讲 的题 目
是 :《 星海音 乐 的第一 步》 ( 冼 新加坡 养正 校友会 副 会长何 乃强 ) 星海音乐路 》 ( ;《 广州市 番 禺区冼 星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