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技术与应用项目》思考与练习答案
电子测量技术课后答案赵会兵版ppt课件-PPT课件

a 0 ,则该表为峰值表。 a1
.6 3 7 a ②a 0 0 1或
a .6 3 7 a ,则该表为均值表。 0 0 1
.7 0 7 a ③a 0 0 1 ,则该表为有效值表。
4-6试用波形图分析双斜积分式DVM由于积分器线 性不良所产生的测量误差。
可见定时积分时,T1时间不变,但积分结束 ' U 时电压 om Uom ,同时由于反向积分的非线性, ' T2 使得 的误差。所以由于积 T,即产生了 2 T2 分器的非线性,被测电压变为
可见,选用15V、1.5级电压表测量更合适。
2-8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值可用下图电路
(a)
(b)
设电压表内阻为Rv,电流表内阻为RA,求 被测电阻R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这两 种电路分别适用于测量什么范围的内阻?
解:设被测电阻真值为 R 对于图(a) 给出值:
xo
R 绝对误差: R R R x x x o R R x o V
设为输入信号频率为时钟脉冲频率计数器值由得由误差合成公式得由于主门信号与被测信号同步没有量化误差故采用绝对值合成xfcfaxnft?bcnft?xabcfnnf?axcbnffn?xcabxacbffnnfnfn???????anxcbxcbffnffn?????1xcxccffftff?????第四章习题41示波器荧光屏观测到峰值均为1v的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
第三章 习题
3-4 试用常规通用计数器拟定测量相位差的原理框图。
u1和u2经过触发电路生成门控信号u3,宽度与两个 信号的相位差对应。U3脉宽期间打开计数门,计数 器对时标信号进行计数,设为N,分频系数为k,则 t N T f s 3 6 0 N x 3 6 0 t NTs T f Tx 360 x s
电子技术项目教程部分习题答案3.doc

《电子技术项目教程》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习题11.(a) VD 截止,U AO = -3V; (b) VDi 导通,VD?截止,U A0 = OV; (c) VDi 截止,VD?导通,U A0 = OVo2.输出电压uo波形:|U°/V863.(a)U2 = 0.7V; (b) U2= 16V; (c) U2= 7.7Vo6.(1)很快烧坏二极管和变压器的一、二次绕组;(2)很快烧坏二极管VD2和变压器的一、二次绕组;(3)很快烧坏二极管VDi、VD2和变压器的一、二次绕组;(4)输出电压的极性变为上负下正,使电解电容因极性错误而损坏,失去滤波作用;(5)桥式全波整流变为半波整流,输出电压明显下降。
7.(1) Uo = 28.3V; (2) Uo = 18V; I L= 1.8A; (3) Uo = 24V; I L = 2.4A O&选择整流二极管:流过二极管电流平均值l&75mA (考虑到电容C充电时形成的浪涌电流,一般取该值的2〜3倍以上);变压器二次侧电压有效值25V;二极管所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35 (V)。
查手册,可选用二极管2CP11,最大整流电流100 mA,最大反向工作电压50Vo选择滤波电容:滤波电容计算值62.5吓。
可选择容量大于63吓,耐压为50V的电解电容器。
R9- U。
=5(1 +才)K i因为R P可调,所以该电压可调。
10. 5.9kQ习题2NPN, p= 100 PNP, p= 502.(a)①脚为发射极(e),②脚为集电极(c),③脚为基极(b); NPN管型;半导体材料为硅。
(b)①脚为基极(b),②脚为集电极(c),③脚为发射极(e); PNP管型;半导体材料为硅。
(c)①脚为基极(b),②脚为发射极(e),③脚为集电极(c); NPN管型;半导体材料为错。
3.(a)放大状态。
(b)饱和状态。
(c)倒置状态。
(d)饱和状态。
4.(a)不可能。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后习题解答

参考答案第一章习题解答1.1 解:测量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
测量是通过实验方法对客观事物取得定量数据的过程。
其实测量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或多或少都对它有一定的了解。
关于测量的科学定义,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狭义而言,测量是为了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
在测量过程中,人们借助专门的设备,把被测对象直接或间接地与同类已知单位进行比较,取得用数值和单位共同表示的测量结果。
广义而言,测量不仅对被测的物理量进行定量的测量,而且包括对更广泛的被测对象进行定性、定位的测量。
例如,故障诊断、无损探伤、遥感遥测、矿藏勘探、地震源测定、卫星定位等。
电子测量是泛指以电子技术为基本手段的一种测量技术。
它是测量学和电子学互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在科学研究、生产和控制中,人们为了对被测对象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定性分析、定量掌握所采取的一系列电子技术措施;是分析事物,做出有关判断和决策的依据。
在电子测量过程中,以电子技术理论为依据,以电子测量仪器为手段,对各种电量、电信号、电路特性和元器件参数进行测量,还可以通过传感器对各种非电量进行测量。
严格地讲,电子测量是指利用电子技术对电子学中有关物理量所进行的测量。
1.2 解:电子测量的范围十分广泛,从狭义上来看,对电子学中电的量值的测量是最基本、最直接的电子测量,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电能量的测量,如测量电流、电压、功率等。
(2)电子元件和电路参数的测量,如测量电阻、电容、电感、品质因数及电子器件的其他参数等。
(3)电信号的特性和质量的测量,如测量信号的波形、频谱、调制度、失真度、信噪比等。
(4)基本电子电路特性的测量,如测量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和衰减特性等。
(5)特性曲线的测量,如测量放大器幅频特性曲线与相频特性曲线等。
1.3 解:精密度(δ)说明仪表指示值的分散性,表示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时,得到的测量结果的分散程度。
电子测量 课后习题答案

电子测量课后习题答案电子测量课后习题答案在学习电子测量这门课程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习题,用以检验我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今天,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电子测量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电子测量?电子测量是指通过电子设备和技术手段对电子信号进行量化、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它是电子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通信、控制、计算机等领域。
2. 什么是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值之间的差异。
它由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组成。
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的固有特性或环境因素引起的,可以通过校准和补偿来减小。
随机误差是由于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
3. 什么是直流电压?直流电压是指电压大小和极性都保持不变的电压信号。
它通常用直流电压表进行测量,单位为伏特(V)。
4. 什么是交流电压?交流电压是指电压大小和极性随时间变化的电压信号。
它通常用交流电压表进行测量,单位为伏特(V)。
5. 什么是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用于测量和显示电压信号波形的仪器。
它能够将电压信号转换为可见的波形图像,帮助我们分析和判断电路中的问题。
6. 什么是频谱分析仪?频谱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显示电信号频谱的仪器。
它能够将复杂的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分量,并以频谱图的形式进行显示,帮助我们分析和判断信号的频率成分。
7. 什么是示数?示数是指测量仪器上显示的数值。
它是被测量物理量的近似值,通常包括一个数字和一个单位。
8. 什么是量程?量程是指测量仪器能够测量的最大或最小量值范围。
超出量程的测量将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9. 什么是灵敏度?灵敏度是指测量仪器对输入信号变化的响应程度。
灵敏度越高,测量仪器对输入信号的变化越敏感。
10. 什么是校准?校准是指通过与已知准确值进行比较,调整测量仪器的指示值,使其与被测量物理量的真实值相符合的过程。
校准可以提高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电子测量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电子测量技术与应用项目》思考与练习答案4-6

石英晶振
分频 或倍频
主门
十进电子计 数器 门控信号
Tx B输入 T
x
脉冲形成 电路
门控电 路
基本原理为: 被测信号从 B 输入端输入,经脉冲形成电路的放大整形变成方波,加到主门门控信号;同时,晶振产 生的标准信号(又称时标信号)经分频或倍频后送到主门作为计数脉冲。计数器对门控信号作用期间通过 时标信号进行计数。若计数器读数为 N,标准时标信号周期为 To,则被测周期 Tx=N To。 二者的区别:测频时被测信号经变换后作为计数脉冲,石英晶振产生的信号作为时间间隔控制闸门。 测周时被测信号经变换后作为时间间隔控制闸门,石英晶振产生的信号经变换后作为计数脉冲。 4. 时标信号和时基信号的特点与区别? 答:测量周期时标准时间信号(晶振)经过放大整形和倍频电路,送入 A 通道,用作测周期时的计数 脉冲,称为时标信号。 测量频率时标准时间信号(晶振)经过放大整形和一系列分频,送入 B 通道,用作控制门控电路的信
fi
÷N1
f1
混频
f0 =f2 - f1
÷N2 PD LPF VCO
f2
÷N3
图 4-27
习题 9 图
N3 N 1 1 ) fi 。 fi − fi = ( 3 − N2 N1 N 2 N1
解: f i ÷ N 2 = f 2 ÷ N 3 ,又有 f 1 = f i ÷ N 1 ,则 f 0 = f 2 − f 1 =
fi
PD1
LPF1
VCO1
f01
固定分频器 ÷M f 01′
可编程分频 器 ÷N1
PD3 VCO2
பைடு நூலகம்
LPF3 VCO3
f0
PD2
LPF2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习题一1.1 解释名词:①测量;②电子测量。
答:测量是为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借助专门的设备,把被测量与标准的同类单位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与单位量之间的数值关系,最后用数值和单位共同表示测量结果。
从广义上说,凡是利用电子技术进行的测量都可以说是电子测量;从狭义上说,电子测量是指在电子学中测量有关电的量值的测量。
1.2 叙述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的特点,并各举一两个测量实例。
答:直接测量:它是指直接从测量仪表的读数获取被测量量值的方法。
如:用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量电阻中的电流。
间接测量:利用直接测量的量与被测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间接得到被测量量值的测量方法。
如: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消耗的直流功率P,可以通过直接测量电压U,电流I,而后根据函数关系P=UI,经过计算,间接获得电阻消耗的功耗P;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组合测量:当某项测量结果需用多个参数表达时,可通过改变测试条件进行多次测量,根据测量量与参数间的函数关系列出方程组并求解,进而得到未知量,这种测量方法称为组合测量。
例如,电阻器电阻温度系数的测量。
1.3 解释偏差式、零位式和微差式测量法的含义,并列举测量实例。
答:偏差式测量法:在测量过程中,用仪器仪表指针的位移(偏差)表示被测量大小的测量方法,称为偏差式测量法。
例如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等。
零位式测量法:测量时用被测量与标准量相比较,用零示器指示被测量与标准量相等(平衡),从而获得被测量从而获得被测量。
如利用惠斯登电桥测量电阻。
微差式测量法:通过测量待测量与基准量之差来得到待测量量值。
如用微差法测量直流稳压源的稳定度。
1.4 叙述电子测量的主要内容。
答:电子测量内容包括:(1)电能量的测量如:电压,电流电功率等;(2)电信号的特性的测量如:信号的波形和失真度,频率,相位,调制度等;(3)元件和电路参数的测量如:电阻,电容,电感,阻抗,品质因数,电子器件的参数等:(4)电子电路性能的测量如:放大倍数,衰减量,灵敏度,噪声指数,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曲线等。
《电子测量仪器与应用》-习题答案

答案1.3.3任务知识点习题4、(1)×(2)×11、400Hz14、图(b),触发极性:正;触发电平:零图(c) ,触发极性:负;触发电平:零图(d) ,触发极性:负;触发电平:正图(e) ,触发极性:正;触发电平:正15、(1)b c ;(2)a;(3)b;(4)a;(5)a c d b ;(6)a b b16、(1)连续扫描、触发扫描、自动扫描;(2)校准;(3)电子枪、偏转系统、荧光屏;(4)Y A、Y B、Y A±Y B、交替、断续、交替、断续17 、(1)√(2)√(3)√(4)×(5)√(6)√(7)×1.3.5任务知识点习题7、不能2.2.2任务知识点习题1、图(a),周期:34μs、峰-峰值:5V图(b),周期:38μs、峰-峰值:3.4V图(c ),周期:44μs 、峰-峰值:44V 图(d ),周期:24μs 、峰-峰值:46V 3、 2kHz ,2V ,1.4V 4、 5MHz 5、 20MHz 6、 0.4Hz 7、 47.7 ns 8、 ϕ∆=120。
9、 X-Y 方式 、6 kHz 、4.5 kHz2.3.2任务知识点习题1、a 3、小3.2.3任务知识点习题2、(1)4位表,无超量程能力(2)214位表,如按2V 、20V 、200V 等分挡,没有超量程能力;若按1V 、10V 、100V等分挡,则具有100%的超量程能力。
(3)433位表,如按5V 、50V 、500V 等分挡,则具有20%的超量程能力4、ΔU =±0.0008V ,±2个字5、(1)B (2)A (3)A 6、(1)√ (2)× (3)√ (4)× (5)√ (6)√ (7)× (8)× 7、(1)地、信号;信号、地 (2)并、串(3)机械调零,电气调零 (4)±2(5)随机误差、系统误差3.3.3任务知识点习题1、(1)D (2)B (3)B (4)C4.2.3任务知识点习题4、0.000165、4Ω、64Ω或64Ω、4Ω6、25pF;6.28×10-34.3.3任务知识点习题2、测量二极管时不用,因为不必使用阶梯信号;测量三极管时要阶梯调零,因为要使用阶梯信号。
电子测量技术课后题答案

④判断: 测量次数为 9 次,置信概率 99%,查表可得 G=2.32
GS (V ) = 2.32 × 0.13 = 0.30
比较可得无残差大于 0.30 的数据 1.4 解: ①平均值
∴测得数据无异常
1 n 1 X i = (52.953 + 52.959 + 52.961 + 52.950 + 52.955 + 52.950 + 52.949 + 52.954 + 52.955) ∑ n i =1 9 = 52.954 X =
计算扩展不确定度. 参考答案: A 类评定: u1=0.084KΩ B 类评定: u2=0.019KΩ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uc = u12 + u2 2 = 0.086 K Ω
v=u4/( u14/v1+ u24/v2) ≈ 9 扩展不确定度评定,按 t 分布处理, 概率可取 95%, 查 t 分布表得到包含因子 扩展不确定度评定 U95=K95 uc =2.26x0.086=0.19 KΩ 完整的测量结果为:R=(13.40±0.19) KΩ (K95=2.26,P=95%) Veff=9 1.11 解:y= x1 x2 ⋅ x 3 3 =x 1 ⋅ x 2
20ns / div ~ 0.5s / div 10 20ns / div 显示一个周期波形时,被测信号的周期范围为 × 10div ~ 0.5s / div × 10div 10 即20ns ~ 5s 1 1 ~ ,即50 MHz ~ 0.2 Hz 则被测信号的频率范围为 20ns 5s 带有扫描扩展“×10”功能的示波器,其Dt的总范围为 2.17 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思考与练习1.简述电子测量的意义和主要特点。
答:电子测量的意义:测量是人类认识事物和揭示客观世界规律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通过测量使人们对事物有定量的概念并用数字表述,从而发现事物的规律性。
电子测量系统的出现对整个电子技术领域及其他技术领域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电子测量的主要特点:1.测量频率范围宽;2.测量量程宽;3.测量准确度高;4.测量速度快;5.可以实现遥测并实现测试过程的自动化;6.易于实现测量过程自动化和测量仪器智能化;7.测量误差较难处理。
2.电子测量包括哪些内容?答:电参量的测量:1)电能量的测量:即测量电流、电压、电功率等。
2)元件和电路参数的测量:如电阻、电感、电容、电子器件、集成电路的测量和电路频率响应、通频带、衰减、增益、品质因数的测量等。
3)信号特性的测量:如信号的波形、频率、相位、信号频谱、信噪比等的测量。
非电参量的测量:如压力、温度、气体浓度等。
3.简述测量误差的分类。
答:按误差的性质和特点,将测量误差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三类。
4.说明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特点及减小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主要方法。
答:系统误差具有如下特点:(1)系统误差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值或是一个确定的函数值。
(2)多次重复测量,系统误差不能减小或消除。
(3)系统误差具有可控制性或修正性。
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1)消除系统误差产生的根源。
(2)采用典型测量技术消除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具有如下特点:(1)在多次测量中,误差绝对值得波动有一定的界限,即具有界限性。
(2)当测量次数足够多时,正负误差出现的机会几乎相同,即具有对称性。
(3)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于零,即具有抵偿性。
减小随机误差的方法:可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或者采用其他数理统计的办法处理。
5.若测量10V电压,现有两只直流电压表,一只量程为150V,0.5级;另一只15V,2.5级。
问选用哪一只电压表测量更合适,为什么?解:150V ,0.5级电压表的满度误差为: V x 75.0%5.0150=⨯=∆。
15V ,2.5级电压表的满度误差为: V x 375.0%5.215=⨯=∆。
由于0.375V<0.75V ,故15V ,2.5级电压表更合适。
6.采用一只量程为5V ,1.5级的电压表去测量两处电压,测量值分别为4.26V 及4.19V ,问两处电压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各为多少?解:(1)两处的绝对误差为:Vx x m 075.0%5.15=⨯=∆=∆(2)测量值为4.26V 时,真值V x x A 185.4075.026.4=-=∆-=: 1)示值相对误差: 2)真值相对误差:(3)测量值为4.19V 时,真值V x x A 115.4075.019.4=-=∆-=: 1)示值相对误差:%79.1%10019.4075.0%100≈⨯=⨯∆=x x x γ 2)真值相对误差:%82.1%100115.4075.0%100≈⨯=⨯∆=A x A γ7.现校准一个量程为100mV ,表盘为100等分刻度的毫伏表,测得数据如下:求:(1)将各校准点的绝对误差和修正值填在表格中;(2)10 mV 刻度上的示值相对误差γx 和实际相对误差γA 为多少? (3)确定仪表的准确度等级。
解:(1)各校准点的绝对误差和修正值如下所表所示:%76.1%10026.4075.0%100≈⨯=⨯∆=x x xγ%79.1%100185.4075.0%100≈⨯=⨯∆=A x A γ(2)10 mV 刻度上的示值相对误差γx 和实际相对误差γA :%01.1%1009.91.0%100%1%100101.0%100=⨯=⨯∆==⨯=⨯∆=A x x x Ax γγ (3)仪表的准确度等级: %4.0%1001004.0%100-=⨯-=⨯∆=m m m x x γ,该表为0.4级。
8.按照舍入法则,对下列数据进行处理,使其各保留三位有效数字:0.992, 8.9145, 3.1750, 0.03215, 59.450, 0.000715, 21000, 24.4550, 33.650 解:9.按照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计算下列各结果:(1)1.0713×3.2 (2)1.0713×3.20 (3)4.0313×1.52 (4)5.14×3.7 (5)56.09+4.6532 (6)70.4-0.453解:(1)1.0713×3.2≈1.1×3.2≈3.5 (2)1.0713×3.20≈1.07×3.20≈3.42 (3)4.0313×1.52≈4.03×1.52≈6.13 (4)5.14×3.7≈5.1×3.7≈19(5)56.09+4.6532≈56.09+4.653≈60.74 (6)70.4-0.453≈70.4-0.45≈69.910.指出下列数据中的有效数字、准确数字和欠准数字: 10009, 0.00071, 0.549000, 0000088 5189, 0.900004, 0066, 7.500 解:各数据中的有效数字、准确数字和欠准数字如下表所示:第二章 思考与练习1. 模拟式交流电压表分为哪几种?分别属于什么结构类型?各有什么特点?答:模拟式交流电压表分为均值电压表、峰值电压表和有效值电压表。
其中均值电压表属于放大-检波式,其电路结构简单,灵敏度高,波形失真小。
峰值电压表属于检波-放大式,有效值电压表采用检波式(分段逼近式检波)、热电转换式和计算式等。
2. 什么是模拟式交流电压表的波形误差?用均值电压表或峰值电压表测量非正弦波时,可以将读数值充当被测波形的有效值吗?为什么?答:用模拟交流电压表测量非正弦波电压时,如果将电压表的读数值当成它的有效值,将会产生测量误差,该误差称为波形误差。
用均值电压表或峰值电压表测量非正弦波时,不可以将读数值充当被测波形的有效值。
因为均值电压表或峰值电压表都是以正弦有效值进行标度的,读数并不表示被测信号的有效值。
3. 数字电压表是怎样组成的?与模拟式电压表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答:数字电压表由模拟电路、数字逻辑电路和显示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数字电压表具有精度高、测速快、抗干扰能力强和便于实现电压测量智能化与自动化等优点,但是不能直观观测到交流电压的变化情况,不能完全替代模拟式电压表。
4. 数字万用表一般可以测量哪些参量?数字万用表与数字电压表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答:数字万用表可以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等多种参量。
数字万用表是由数字电压表表头配上各种转换器,如电路转换开关、电流/电压转换器和电阻/电压转换器等构成。
万用表的应用比电压表更普遍更广泛。
5. 已知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的峰值均为10V ,当分别采用均值、峰值、有效值电压表测量时,请问各电压表测量三种波形时的读数值分别是多少?解:均指电压表测量时有α9.0~==U U N :正弦波时读数为:V U P 07.72102≈==α。
三角波时有:α9.02102===∆∆P U U ,故V 56.5≈α。
方波时有:α9.010===口口P U U ,故V 11.1≈α。
峰值电压表时有α2~==P PN U U : 正弦波时读书为:V U P 07.72102≈==α。
三角波时有:V U P 07.72102≈==∆α。
方波时有:V U P 07.72102≈==口α。
有效值电压表时有α=N U : 正弦波时:V U P 07.72102≈==α 三角波时有:V U P 77.53103≈==∆α。
方波时有:V U P 10≈=口α。
6. 计算图2-23所示电压波形的平均值、正峰值、负峰值、峰峰值、有效值。
图2-23 习题6 电压波形图解:由图可知,T=0.4,且⎩⎨⎧+≤<+-+≤<=4.04.01.04.011.04.04.03)(k t k k t k t u ,其中k 取整数。
平均值V dt dt dt t u TU T5.1)13(4.01)(14.01.01.000=+==⎰⎰⎰正峰值V U p 3=+,负峰值V U p 1-=-、峰峰值V U pp 4)1(3=--=。
有效值根据公式dt t u T U T ⎰=02)(1 得:u/vtVdt dt dt t u U 7.13)3.09.0(5.2)]1.04.0()1()01.0(3[5.2)1(34.01)(4.01224.01.021.0024.002≈=+⨯=-⨯-+-⨯⨯=⎪⎭⎫ ⎝⎛-+==⎰⎰⎰ 7. 利用同一块均值电压表或峰值电压表测量幅度相同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读数相同吗?为什么?如果利用有效值电压表时,情况又怎样呢?解:用峰值电压表测量幅度相同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读数相同。
因为用峰值电压表测量时有α2~==P PN U U ,如用峰值电压表测量幅度均为10V 的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
其读数分别为:正弦波时读数为:V U P 07.72102≈==α。
三角波时有:V U P 07.72102≈==∆α。
方波时有:V U P 07.72102≈==口α。
用均值电压表测量幅度相同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读数不相同。
因为用均值电压表测量时有α9.0~==U U N 。
如用均值电压表测量幅度均为10V 的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
其读数分别为:正弦波时读数为:V U P 07.72102≈==α。
三角波时有:α9.02102===∆∆P U U ,故V 56.5≈α。
方波时有:α9.010===口口P U U ,故V 11.1≈α。
用有效值电压表测量幅度相同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读数不相同。
因为用有效值电压表测量时有α=N U 。
如用有效值电压表测量幅度均为10V 的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
其读数分别为:正弦波时:V U P 07.72102≈==α 三角波时有:V U P 77.53103≈==∆α。
方波时有:V U P 10≈=口α。
8. 用峰值(或均值)电压表测量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时的读数值均为9V ,试计算三种波形的有效值、峰值、平均值各是多少?解:(1)用峰值电压表时有α2~==P PN U U : 测正弦波时:有效值V U 9~==α。
平均值V K U U F 11.811.19~~≈==。
峰值V U P 7.12922~=⨯==α。
测方波时:峰值V U P 7.12922=⨯==α口。
有效值V U U 12.7P ==口口。
平均值V U U 12.7P ==口口。
测三角波时:峰值V U P 7.12922=⨯==∆α 有效值V K U U PP 7.347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