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研究生入学历史专业押题(二)考试模拟卷(含解析)
2018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仿真押题练二 含答案

考前仿真押题练(二)[命题原则表]1.周王朝有严格刑罚,制定《九刑》严惩“盗”“贼”等行为,“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这说明周王朝( )A.以法家思想为指导B.法律有鲜明阶级性C.法治与宗法制结合D.具有中央集权色彩解析:选B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不能体现法家为指导思想,故A项错误;《九刑》既包括严惩盗贼,但对庶人和大夫又有区别,说明其法律带有阶级性,故B项正确;题干严惩“盗”“贼”等行为、“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没有体现宗法制和中央集权,故C、D两项错误。
2.汉至隋五铢钱广泛流通,但钱币实际重量与书文重量脱钩,重量大约在三铢左右。
唐朝废止五铢钱,颁行重约三铢左右的通宝钱,通宝钱遂广泛流通开来。
这表明通宝钱的使用( )A.开启了以重量命名钱币的时代B.顺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C.改变了古代铜铸币的基本样式D.使得五铢钱的价值完全丧失解析:选B 材料汉至隋“钱币实际重量与书文重量脱钩”,唐朝“颁行重约三铢左右的通宝钱,通宝钱遂广泛流通开来”反映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币制逐渐规范,通宝钱的使用范围扩大,即表明它顺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故B项正确。
3.随着冶铁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农具生产在宋代冶铁手工业中占有大宗。
宋真宗时,知州吕韦简要求朝廷豁免农具税;宋神宗时,夷汉杂居的较偏远地区,如因购买农具不方便,可以申请设置草市。
据此可知( )A.草市作为最低层级的商品流通场所出现于宋朝B.对农具的重视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中国的农本思想C.农具的大量推广促进宋代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D.商业环境的宽松进一步推动宋代农具市场的发展解析:选B 草市最早出现于魏晋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中免除农具税和为了方便农具购买设草市体现出国家及政府官员对农业的重视,一定程度体现了农本思想,故B项正确;宋朝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农耕经济的发展、政府相对宽松的经济政策等因素,故C 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宋朝商业环境与农具市场发展的关系,故D项错误。
2018届高考模拟押题卷历史试题(金卷二) 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二)24.有学者指出,中国人在远古时期就形成了一种天下观,是用空间方位定位自己的幅员,因此有天下、九州的称呼。
孟子说天下一家,在韩非子的著作中,强天下、治天下、有天下、取天下的用法很多。
这种天下观A.起源于宗法制分封制的实施B.使古代中国的民族观念淡薄C.是秦国完成国家统一的基础D.塑造出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25.海昏侯为西汉所封爵位,第一代海昏侯为汉废帝刘贺,后世代承袭,共传四代,一直延续到东汉。
这反映了汉代A.以分封制为主体制度B.较为重视政治传统C.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D.君主专制受到制约26.隋朝《开皇律》“置十恶之条,多采后齐之制,而颇有损益。
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
犯十恶及故杀人狱成者,虽会赦,犹除名”。
这些律条的制定A.存在着重罪轻罚倾向B.体现了专制制度的完善C.受儒学思想影响较深D.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27.宋代军需物资的运输改变了过去或靠徭役、或靠军队自己解决的方式,交给商人转运。
商人只要将粮草送到军队指定的地点,得到的报酬是官卖商品茶、盐、铁、香等的经营许可证。
这反映出A.商人成为采办供应军需物资的主体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政府政策的调整C.政府依靠商人解决军需物资的供应D.政府因军事需要放弃商品官营政策28.1876年,轮船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并举行换旗过户。
该公司7艘海轮、9艘江轮及各种趸船、驳船、码头、栈房等全部财产作价白银222万两,购归局有。
这表明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所发展B.洋务企业实力超过外国在华企业C.民族工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D.外国对华资本输出总额逐步减少29.毛泽东发文称:“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
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
2018年11月浙江省学考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题二全解全析

浙江新高考资料群提供811176101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周的政治体制中实权下放、虚权保留的模式,在彼此矛盾激化、亲情疏远的情况下,自然不再温情脉脉,春秋时代也便有且只有僭越频发的可能。
材料中评价的政治体制为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度2.“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
”以下观点中与该派别的思想主张一致的是A.厉行赏罚崇尚法治B.崇尚自然小国寡民C.仁者爱人尊君爱民D.崇尚贤能厉行节俭2.A【解析】法家注重权、势、术,材料“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正是法家思想的体现,“厉行赏罚崇尚法治”符合法家思想,故A项正确。
B项“崇尚自然小国寡民”属于道家思想,排除;C项“仁者爱人尊君爱民”属于儒家思想,排除;D项“崇尚贤能厉行节俭”属于墨家思想,排除。
学^科网3.《后汉书·杜诗传》中记载:“(建武)七年,遇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
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唐李贤注:“冶铁者为排以吹炭,今激水以鼓之也。
”由此无法得出的结论是水排A.发明于东汉时期B.主要用途是农业灌溉C.以水力作为其动力D.主要用途是鼓风冶铁3.B【解析】由材料信息“《后汉书•杜诗传》”可知,水排发明于东汉时期,故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由材料“今激水以鼓之也”可知水排的动力是水力,故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冶铁者为排以吹炭,今激水以鼓之也”说明,水排的功能是鼓风冶铁,故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2018历史学统考真题及解析

2018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历史学基础试题(科目代码:313)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考古发现的古人类中,与今中国人渊源最为直接的是A.元谋人 B. 北京人C. 丁村人D. 山顶洞人2.西周前期,曾先后向东、南和西三个方向扩张,其中向南扩张主要发生在A.成王时期 B. 穆王时期C. 昭王时期D. 宣王时期3.韩愈学说的核心是“道统论”,其“道”是指A.正宗的儒家学说 B. 道家的本体论C. 事物运行的规律D. 阴阳变化的根本4.宋代至清代我国书籍印刷的主要方式是A.泥活字印刷 B. 木活字印刷C. 雕版印刷D. 铜活字印刷5.刺绣是中国的传统工艺,清代有“四大名绣”之说。
四大名绣是A.苏绣、粤绣、湘绣、蜀绣 B. 汴绣、越绣、苏绣、闽绣C. 汴绣、粤绣、湘绣、闽绣D. 苏绣、鲁绣、湘绣、蜀绣6.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史地。
鸦片战争后,主要以《四洲志》为基础成书的重要著作是A.《海国图志》 B. 《瀛寰志略》C. 《中西纪事》D. 《各国史略》7.在晚清,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被欺骗、拐卖至海外,从事奴隶般的劳动。
使西方国家“招募”华工出国合法化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 B. 中英、中法《天津条约》C.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D.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8.中国近代对甲骨学研究作出卓越贡献,被学界为“甲骨四堂”的四位学者是A.孙诒让、罗振玉、陈垣、顾颉刚B.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C.王懿荣、陈寅恪、王国维、郭沫若D.吴其昌、董作宾、陈寅恪、陈垣9.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1920 年在上海出版了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译者是A.陈独秀 B. 木活字印刷C. 杨匏安D. 铜活字印刷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断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兵役制度改革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最新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后冲刺试题历史(二)参考答案 精品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题历史(二)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D解析:本题的错选主要集中在C项,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2. B解析:解题时应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方面去分析。
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手工业部门中开始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奴隶制的实行基本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商朝青铜制造业发达。
通过分析,可知本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题意,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
3. A解析:解题时首先要明确,“鼎”是古代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严格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段材料反映的是西周时期,周王对不同阶层用鼎的数量有严格的规定,这一规定说明西周时期等级制度森严,周王严格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
本题所给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没有反映材料的本质问题,因此A项为正确答案。
4. C解析:解题应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角度分析,同时要明确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它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的。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封制也随之动摇,到了周朝后期,分封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形成了分裂割据势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题所给A、B、D三项都不是造成分裂割据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项。
5. B解析:根据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地丁银的内容及其中反映生产关系的内容来看。
6. A解析:从整个材料看,商贾与小民之间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包买商与雇佣工人的关系,所以,材料实质上反映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7. C解析:此题为历史结论选择题,主要考查对戊戌变法性质的理解和对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认识。
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发展资本主义和民族独立。
A项说得过于笼统,语焉不详。
B项不符合实际,美国走的是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只要求对清政府进行改良,企图实行君主立宪制。
2018级二诊历史模拟题.docx

高2018级二诊历史模拟题24.图4为著名画家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局部。
描绘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
作为史料,它图4A.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时的盛况B.展现了魏晋以来佛教传播的趋势C.印证了唐代佛教屮国化的态势D.说明了古代绘画以宗教题材为主25・白话文在维新变法时期就得到了充分重视。
1897年11月7日,《演义白话报》在上海诞生;不久,《无锡白话报》创刊。
此后,以“白话”命名的报刊竞相面世。
维新派推广白话文的根本目的是A.反对愚昧,提倡民主科学B.开启民智,推动思想启蒙C.募集资金,壮大变法队伍D.效法西方,发展新闻事业26. 图5、图6是1912年、1936年中国进口产品分类统计。
其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1912年□进口轻工业产品比例(%)~I 丿54.70^/ ■进口重化工业产品比例(%)□其他图51936^□进口轻工业产品比例(%)■进口重化工业产品比例(%)图6A.工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B.重化工业发展tl渐萎缩C.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D.官僚资本垄断经济命脉27. 公元前415年,雅典公民大会在商讨远征西西里过程中,亚西比德通过演说使公民大会批准了远征计划。
出征后,反对派让公民大会追查亚西比德渎神和阴谋反刈•人民罪,结果导致了亚西比德的叛逃和雅典远征军的全军覆没。
这反映出当时雅典A.公民大会具有灵活性B.公民参政意识基本丧失C.公民大会被政客操纵D.公民坚持了正义的原则28. 据学者德•弗雷斯记载,“从1750年到1800年,生活在大都市的欧洲人口保持稳定(这一阶段仅增长0. 2%),而小城市和城镇(规模在5000〜3000()人Z间)的人口却突增了4倍”。
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化进程导致城市污染严重B.普通民众对大城市生活的厌倦C.小城市和城镇代表城市化方向D.社会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29. 班固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进行了统计。
浙江选考2018版历史考前特训(2018年10月)选考仿真测试卷(二)

选考仿真测试卷(二)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臵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
这反映了商代( )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D.开始确立“家天下”制度2.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说:“中朝,内朝也。
”汉代下列官员属于中朝的有( )①丞相②御史大夫③左右将军④常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唐朝时期,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就回朝任宰相、尚书等高级文职。
两宋时期,在“枢密使”“枢密副使”中具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
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 ) A.强干弱枝B.分散军权C.重文轻武D.守内虚外4.“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
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为改变这种状况,明太祖朱元璋的对策是( )A.设臵内阁B.废除丞相C.设三司使D.设军机处5.清朝雍正、乾隆之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的中枢机构是( ) A.内阁B.六部C.理藩院D.军机处6.“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关于这首诗,下列表达最准确的是( )A.说明当时贫富悬殊、土地兼并严重B.揭示当时赋税徭役沉重的历史事实C.全面反映了当时的农业和商业状况D.可以以诗证史,了解当时社会情况7.中国古代农业是中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最深厚的根基。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泄露天机押题卷) 历史(二)缺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泄露天机押题卷)历史(二)缺答案绝密 ★ 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 史(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主张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私人工商业。
管仲强调农是“王者之本”,也是“民之所归”,但同时他认为“无市则民乏”,认识到无商不富的道理。
这说明当时 A .商人社会地位很高 B .重农抑商政策被弃C .农商并重得到认可D .商业致富作用显著25.征侧、征贰姐妹是东汉初年交趾郡(今越南北部)人,与雒将诗索的夫人,合称“二征夫人”。
光武帝建武十六年,“二征夫人”发动反抗东汉统治的起义,一度取得北圻、中圻65个城邑,起义虽于三年后失败,然而“二征夫人”至今被越南人民奉为民族英雄。
河内市有“二征夫人”郡、河南省府里市有“二征夫人”坊,即为纪念她们而命名。
据此能被确认的史实是A .“二征夫人”起义一事查无实证B .当时交趾郡应隶属于东汉管辖C .东汉的疆域版图南至印度洋D .秦代已经征服了今天的越南26.在古代中国,刑事审判权的行使是确保社会安定和统治秩序建构与维护的重要手段,事关国家命运兴衰与百姓生活苦乐。
在宋代,皇帝经常用各种手段控制刑事审判权。
宋代统治者的做法有助于 A .缓解君臣之间的关系 B .消灭官员的腐败问题 C .审判中实现人人平等 D .保障审判权依法行使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32.古代罗马法学家盖尤斯曾指出:“皇帝的命令何以有法律的效力呢?因为皇帝的地位是由人民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