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存在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探讨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探讨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探讨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水土流失,作为一种自然现象。

极大地影响着这些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制约其经济发展,危害也越来越严重。

水土流失使我国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已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达到的标准。

如何做好水土保持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

而土壤基本上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然而,由于人们的过度开采,出现了水土流失现象。

水土流失在我国的危害已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它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水灾旱灾频繁。

而且影响各业生产的发展。

破坏土地资源,蚕食农田,威胁群众生存,削弱地力。

加剧干旱发展。

其次,水土流失造成了江河、湖泊和水库的淤积。

降低了水库发电、灌溉和防洪效益,增加了江河洪水威胁,降低了江河通航能力。

近年,长江流域屡受洪涝威胁,与沿江湖泊萎缩有很大关系。

此外,因河道淤塞而导致通航能力下降。

而河道淤积造成潜在的洪水威胁,可能是更为重大的问题。

再次,水土流失已严重地影响到我国一些地区经济的发展。

据水利部门的调查,凡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也都是人民生活贫困、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

这些地区,由予地力下降,耕地萎缩,生产结构单一,农民陷入一种“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之中。

我国人口众多,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能够耕种的土地更为珍贵。

耕地面积在减少。

每年人口却增加1400万人由于水土流失与土壤退化日趋严重,生物生存空间日益缩小,严重威胁着中化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正确认识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与土壤资源,缓解人地矛盾,发展农林牧业生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治理水土流失工作非常重视。

提出: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和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江西某某县水保局多举措抓好2022年水土流失治理工作2022年某某
县水保局将紧紧围绕水土保持生态是我们建设工作总目标,以贯彻落实新《水土保持法》,履行职责树立行业形象为主线,以改善生态环境的水土
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为目的,全力抓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为促进人水
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主要措施具体体现为“五抓”。

一是抓责任制。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增强做好综治工作的责任感和
使命感,完善责任体系,加大考核力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

二是抓宣传教育。

在醒目位置、交通要道、水土易遭破坏的地方悬挂
宣传横幅,设置固定宣传牌子,广泛宣传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性和措施,
采取召开座谈会、到周边兄弟县市学习等形式交流治理水土流失经验,增
长治理水土流失的知识,提高水保意识。

四是抓工程防护。

积极采取工程措施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在实施水
保工程建设时,要实行“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结合水保工程项目的特点,能为流域内的乡镇提供便利,既达到了治理水
土流失的目的,也美化了工程环境,效果十分显著。

五是抓水保执法。

借水土保持法活动开展之契机,采取多种形式大张
旗鼓的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努力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增强全民的水
土保持意识,与此同时更加注重开展水土保持执法工作,加强宣传教育,
加大检查力度,严格依法办事,严厉打击破坏水土保持的行为,为促进生
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注重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大面积水土流失的初步治理和生态恢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1.1思想意识淡薄,专业知识缺乏过度放牧、乱伐乱弃及无规划开发建设等违法行为十分严重,诸多活动中产生的水土流失所造成河库淤积、生态系统退化、面源污染等危害,对人类的身心健康、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均造成严重的影响。

应加强全国各级领导和群众对水土流失危害性的认识,提高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生态文明中的地位。

加强执法力度,整顿执法队伍。

执法人员自身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加强后期的习,做到知识进取与执法为人一体化。

1.2植被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随着牧区经济的迅速发展,过度的放牧及对草场养护知识的缺乏,使草场超负荷放牧和对牧场周边农田过度开发,导致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使草原植被覆盖率下降,草原生产力降低,草原生态环境恶化。

改革开放窗口深圳,在城市文化水平提高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疯狂的土地扩张和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水土流失和自然景观的破坏也是空前的。

1.3土壤贫瘠,营养流失过度经济快速发展,过度土地开发及基建工程的不文明施工,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

工程建设将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土石方的开挖及其他建设活动,势必会引起地表植被损坏,使裸地在雨水冲刷下引起水土流失,从而带走土壤表层中的营养元素,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植被的生长。

同时若对原有的耕植土不加以合理堆放及采取相应临时防护等措施,势必会导致耕植土的流失,流失过程中带走大量养分,从而使土壤肥力降低,影响绿化效果。

如崩岗侵蚀(水土流失特殊形式)则会使地形破碎,土层丧失,土壤养分流失,良地变成难以利用的侵蚀劣地。

据调查,江西赣县崩岗侵蚀区年均流失量在85000t/km2,平均每年流失土层1cm左右。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林业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林业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林业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范文尊敬的领导和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汇报我所负责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林业建设工作情况。

一、工作概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林业建设是我所在单位的重点工作之一。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依据,积极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林业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完成情况1.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面,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建设防护林、修复植被、治理山洪地质灾害等。

具体工作如下:(1)建设防护林:我们组织了大规模的造林工作,种植了大面积的防护林。

目前,已完成防护林面积10000亩。

(2)修复植被:我们对一些受到严重水土流失的地区进行了植被修复工作。

通过种植草坪、灌木和乔木等,稳定了土壤,减少了水土流失。

已完成修复植被面积5000亩。

(3)治理山洪地质灾害:我们重点治理了一些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域,采取了加固山体、建设拦砂坝等措施,有效减少了山洪地质灾害的发生。

已完成治理山洪地质灾害面积5000亩。

2.林业建设在林业建设方面,我们加强了造林、抚育、保护和经营等工作。

具体工作如下:(1)造林:我们组织了大规模的造林工作,种植了大面积的各类树种。

目前,已完成造林面积10000亩。

(2)抚育:我们通过及时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法,保障了林木的生长和发展。

已完成抚育面积5000亩。

(3)保护:我们加强了对重点保护对象的保护工作,建立了保护区域和保护措施。

已完成保护面积5000亩。

(4)经营:我们对一些林地进行了经营,通过采伐等方式实现了经济效益。

已完成经营面积3000亩。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资金不足、技术不过关、人员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加强资金筹措,争取政府的支持,同时积极寻找其他资金来源,如合作社、企业等。

2.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水平。

水土流失问题及治理对策

水土流失问题及治理对策

水土流失问题及治理对策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广袤土地上,水土流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

它就像一个悄然侵蚀大地健康的“病魔”,给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诸多困扰。

那么,究竟什么是水土流失呢?简单来说,就是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这一过程不仅导致土地的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还会破坏生态平衡,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一个重要因素。

比如,过度开垦荒地用于农业种植,或者在陡坡上进行耕种,这些行为使得土地失去了原本的植被保护,容易受到雨水和风力的侵蚀。

其次,过度放牧也是导致水土流失的“元凶”之一。

大量的牲畜在有限的草地上啃食植被,导致土地裸露,土壤结构遭到破坏。

再者,乱砍滥伐现象严重,森林面积不断减少。

森林作为大自然的“守护者”,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一旦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此外,一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活动,如修路、开矿等,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也会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

从农业方面来看,土地肥力下降意味着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变差,产量减少,质量降低,这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和粮食安全。

对于生态环境来说,水土流失会导致河流、湖泊的泥沙淤积,降低水利设施的蓄水和防洪能力,增加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

同时,它还会破坏生物多样性,许多动植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

在经济发展方面,水土流失地区往往生态环境脆弱,投资吸引力不足,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理对策。

首先,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严格限制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和利用行为,对破坏水土资源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其次,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比如采用梯田种植、间作套种等方式,既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又能减少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治理中的常见问题及防治分析

水土保持治理中的常见问题及防治分析

水土保持治理中的常见问题及防治分析摘要:综合治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这就需要结合小流域附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要求,立足水土流失现状问题,以提升生态效益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经济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二者共同改善的良好局面。

本文主要分析水土保持治理中的常见问题及防治分析关键词:水土保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引言在地区科学实施水土保持治理,可以解决当前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从而结合多种因素进行防治,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提升牧民经济收益的同时,也推进了社会生态经济收益。

1、水土流失的危害和保持水土的重要性水土流失问题是生态环境问题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水土流失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对自然环境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

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以致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

在大雨天气里,土壤受到雨水的强力冲刷,地表较为疏松的土质随着雨水沿着地势倾泻而下,泥沙会阻碍道路交通,这就极易造成交通瘫痪。

大量的泥沙也会堵塞桥洞的出水孔,这就容易造成堰塞效应,在泥沙淤积的河段形成雨水的蓄积,这对下游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小流域内水土流失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极易发生旱涝灾害,加重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危害。

水土流失已经是生态环境领域的一个棘手问题,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负面影响非常突出,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这就需要从实际入手,抓紧治理水土流失问题,尽快恢复水土流失地区原有的面貌。

经过治理的土壤,慢慢地恢复了之前平整的土地,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得以持续,这就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对于保护自然环境和保证经济生产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要求,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作为。

2、水土保持治理存在的问题2.1水土逐渐流失水土流失通常是由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两方面造成的,我国经济逐渐发展,公路、铁路、桥梁等经济建设崛起,实施工程难免会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工业、化学垃圾污染生态环境,随之出现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问题与保护措施

水土流失问题与保护措施

水土流失问题与保护措施水土流失是指土地表面的土壤因为水流或风力的侵蚀而流失的现象。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对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一些保护措施。

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是主要原因之一。

大规模的农业、林业和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土地的过度开垦和破坏,使土壤暴露在风雨中。

其次,气候变化也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

气候变暖导致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增加,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

此外,不合理的土地管理和缺乏保护意识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

为了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加强土地管理和保护意识是关键。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加强对土地的监管和保护。

同时,教育公众,提高人们对土地保护的认识,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其次,推广可持续农业和林业是减少水土流失的重要途径。

可持续农业包括合理的耕作方式、轮作制度和有机农业等,可以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流失。

可持续林业包括合理的林木种植、森林保护和经济林木的合理利用等,可以保护土壤并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此外,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也是减少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的程度。

建设水库、水渠和水土保持设施等,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也是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重要途径。

水土流失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

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机制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研究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总之,水土流失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土地管理和保护意识,推广可持续农业和林业,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以及加强国际合作。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土地,保护好我们的未来。

最新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

最新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

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遭破坏、耕作技术不合理、土质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

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降雨、地面物质组成和植被四个方面。

(1)地形:沟壑纵横,坡陡沟深的地形是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

(2)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3)土质:我国的黄土高原大部分地质疏松,雨水极易分解,抗侵蚀能力极低,造成该地区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4)植被:植被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大部分的天然植被已经遭受破坏,加大了土壤侵蚀。

人为因素(1)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2)人口的增加与城市的发展由于人口的快速增加,加大了土地的载荷。

(3)掠夺性的开发与人为破坏植被引起风蚀和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1)生物措施生物措施主要是指恢复植被,这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生物措施主要包括退耕还草、退耕还林、植树种草等。

(2)工程措施兴修水库、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等都是工程措施。

在沟道里打坝淤地、拦蓄泥沙,不仅可以防治泥沙流入河中,还可以在淤地上种植庄稼,治沙效果显著。

(3)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小流域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

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过程中,应注意贯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紧密结合的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 的瓶 颈。为改善这 一现 状 , 开展 了一 系列工作 , 主要 经验 有 : 广泛 宣传 , 不 断提 高全 民水土保持 意识和 法制观念 ; 依 法治理 , 扎 实推进 水土保 持生 态建设 ; 注重 实情 , 编制 高标准的 水土保持规 划; 强化监 督 , 有效遏制人 为造 成新的水 土流
中国水 土保 持 S WC C 2 0 1 5年第 9期
桑植 县水土流 失治理 经验 、 存在 问题及对策
王 丽
( 桑 植 县水利 局 , 湖 南 桑植 4 2 7 1 0 0 )
[ 关键词 ]水土保持 ; 监 督检 查 ; 长效机 制 ; 队伍建设 ; 桑植县
[ 摘
要 】桑植 县土壤侵蚀模数 3 7 0 4 t / ( k m 。・ a ) , 年 土壤 流失量达 3 7 4万 t , 水土流失 已经成为制约 该县经济社会 持续
土壤 侵蚀 模数 为 3 7 0 4 t / ( k m ・a ) , 年 土 壤 流失 量 达 识 , 增强 了全 民遵 守水 土保持 法律 法规 的 自觉性 。 到3 7 4万 t , 水 土流失 已经成 为制 约该 县 经 济社 会 持续 1 . 2 依 法 治理 , 扎 实推 进 水土保持 生态 建设 发展 的瓶颈 。 为改 善 水 土 流 失 严 重 的状 况 , 该 县 采 取 了一 系列 措施 , 并 取得 了不错 的效 果 。现总 结 其 经验 , 分析 存 在 问题 , 并 提 出相 应建 议 。
持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 , 努力做到执法先学法 , 执法先 1 . 3 注重 实情 , 编制 高标 准的 水土保 持规 划 懂法 。二是 广泛 深入 宣 传水 土保 持 法 律法 规 。 在每 年 依照“ 三个 结合 ” ( 水 土 保 持工 程 建设 与 区域 经 济 “ 世 界水 E t ” 、 “ 中 国水 周 ” 、 水 土保 持 法 颁 布 实 施 纪 念 发 展结 合 , 改善生 态环 境与 发展 经济 结 合 , 水土 保 持生 日开展水土保持宣传 活动, 大张旗鼓地宣传水土保持 态 建设 与解 决群 众关 心 的热点 问题结 合 ) , 以水 利 普查 法律 法 规 。2 0 1 l O l 4年 , 全 县 共 出动 宣 传 车 3 0多 为契机 , 对全县水土保持现状和水土流失情况进行 了 次, 悬挂 宣传 横 幅 6 0 0多 条 , 设 置 固定 宣传 牌 1 O座 , 发 全 面 调查 , 摸清 了全 县水 土保 持基本 情 况 , 发 现 了存 在 放新 水 土保 持法 2 0 0 0本 , 印发水 土 保持 宣传 资 料 的基本问题 , 为依法防治水土流失 , 制订水土保持工作 6 0 0 0 份, 张贴 水 土 保 持 宣 传 画 3 0 0多 张 ; 举 办 水 土 保 方 案 , 编制水 土保 持 “ 十三 五 ” 规 划 奠 定 了基 础 。 已委
1 主要 经验
2 0 1 1 ~2 0 1 4年 , 全 县投 入水 土流失 治 理资金 3 5 5 5 万元 , 治 理水 土流 失 3 6 . 9 2 k m 。一 是建 成 了一批 水土 流失 治理 示 范工程 。完 成 了汨湖 白石 沟 和利 福 塔 峰峦 溪 2个小 流域 水 土 流 失综 合 治 理 工 程 , 治 理 水 土 流 失 面积 6 . 4 k m , 投资 治 理 资 金 2 6 5万 元 , 其 中中 央投 资
失; 加 强领 导 , 健全 水土保持 工作长效机制 ; 夯 实基础 , 着力加强水土保持队伍建设 。分析 了存在的 问题并提 出了对策 建
议 。
[ 中图分类 号]S 1 5 7 . 2
[ 文献标识码 ]C
[ 文章编 号]1 0 0 0— 0 9 4 1 ( 2 0 1 5 ) 0 9— 0 0 3 9— 0 3
1 . 1 广泛宣传 , 不 断提 高全 民水土保持 意识和法制观 念
2 0 0万 元 , 筹 集 投劳折 资 6 5万 元 。二 是 开 展 了岩 溶 地 为 了不断提高全民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 , 采 区石漠 化综 合 治理 工 程 。对 苦 竹 坪 、 利 福塔 、 空壳树 、 取 多种形 式 , 加 大 对 水 土保 持 法 和 湖南 省 实施 水 土保 桥 自弯 、 白石等 5个 乡镇 3 O个村 开展 了岩溶 地 区 石漠 持法 办 法 的宣传 力 度 : 一 是 加 强水 土保 持 法律 法 规学 化 综合 治理 工程 , 共 治 理石 漠 化 3 0 . 5 2 k m , 完 成 中央 习。定 期组 织全 县水 利 系统 干部 职 工认 真 学 习水 土 保 投 资 资金 3 2 9 0万元 。

桑植 县位 于湖 南西 北 部 , 是 湖 南 三大 暴 雨 区之 一 ,
音 。三是 开展 以 中小学 生为 主要对 象 的水 土 保持 科 普
坚持 从青 少年 抓起 , 突 出 宣传 教 育 。坚 水 土 流失相 当严 重 。县 域 土地 总 面积 3 4 7 4 k m , 水 土 宣传 教育 活动 , 持 把水 土保 持教 育 与 中 小学 生 素 质 教育、 乡土 教 育 有 流失 面 积 1 0 0 8 . 4 0 k m ,占 全 县 土 地 总 面 积 的
2 9 . 0 3 %, 比全省平均值 1 9 . 0 7 %高出 9 . 9 6 百分点。轻 机结 合起 来 , 积极推 动水 土保 持科 普教 育 进课 堂 活 动 。 度侵 蚀 面积 1 2 4 . 4 9 k m , 占流 失 总 面积 的 1 2 . 3 5 %; 中 通 过多种 形 式 的宣 传 教 育 , 有 效提 高 了全 民对 水 土 流 度8 1 0 . 2 3 k m , 占8 0 . 3 5 %; 强烈 7 3 . 6 8 k m , 占7 . 3 %。 失 的严重 性 、 危 害性 和水 土保 持 的重要 性 、 紧迫性 的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