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环发〔2010〕151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环发〔2010〕1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计划单列市环境保护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环保法律法规,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防治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部组织制定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执行。
环境保护部二○一○年十二月三十日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一、总则(一)为防治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相关法律,制定本技术政策。
(二)本技术政策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畜禽养殖业防治环境污染,可作为编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最佳可行技术指南、工程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等的依据,指导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的开发、推广和应用。
(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应遵循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农业与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总体发展战略,促进畜禽养殖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重视畜禽养殖的温室气体减排,逐步提高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展综合整治。
(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经济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相结合,有效利用和全面处理相结合”的技术方针,实行“源头削减、清洁生产、资源化综合利用,防止二次污染”的技术路线。
(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应遵循以下技术原则: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贯彻执行当地人民政府颁布的畜禽养殖区划,严格遵守“禁养区”和“限养区”的规定,已有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应限期搬迁;结合当地城乡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畜牧业发展规划,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优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及其污染防治设施的布局,避开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
猪场排污量计算标准

建立排污量监测体系
02
在猪场建立排污量监测体系,定期对猪场排污量进行监测和记
录,确保排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推广环保养殖技术
03
鼓励猪场采用环保养殖技术,如干清粪工艺、雨污分流等,减
少污水排放量和污染物含量。
监管措施
建立排污许可证制度
对猪场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要求猪场必须取得排污许可证才能 合法排放污染物。
01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猪场养殖对 环境的污染,制定猪场排污量计 算标准。
02
促进猪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排污量计算的意义
量化猪场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通过排污量计算,可以评估猪 场养殖的环保水平,促进猪场 改进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
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提 供参考,推动猪场养殖业的绿 色转型。
进行计算
01
根据所选计算方法,将收集的数据代入公式或模型中进行计 算。
02
计算结果应包括猪场总排污量、单位面积排污量、单位猪只 排污量等指标。
பைடு நூலகம்03
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指导猪场的环保管理和改进 措施。
PART 05
猪场排污量计算结果分析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结果解读
01
与行业标准比较
将猪场排污量计算结果与行业标 准进行比较,可以判断猪场是否 达标排放。
与历史数据比较
将当前计算结果与历史数据进行 比较,可以分析猪场环保措施的 改进效果。
结果应用
环保措施制定
根据排污量计算结果,猪场可以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 如改进饲养管理、提高粪污处理效率等。
污染物减排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附件五:《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技术政策的制定背景(一)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现状1.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与现状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畜禽养殖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主要畜禽产品产量连续20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
在1983年至2006年的20年间,肉类从1402万吨/年增长到8051万吨/年,增长了4.7倍;禽蛋的产量从332万吨/年,增长到2946万吨/年,增长了7.8倍;奶类的产量从不足300万吨/年,增长到3303万吨/年,增长了近10倍。
我国畜牧业的构成主要是猪的饲养业(占50%),其次是家禽饲养业(占30%),牲畜(牛、羊饲养业和奶业)则约占20%。
2006年,我国畜牧业的收入已经占据了全部农业总收入的31.4%,但距离发达国家的肉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0%-80%的产业结构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2.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40—由于我国发展集约化养殖业的时间比较短,总体上讲,污染物收集处理、粪便资源化装备水平较差。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对畜禽养殖都采取扶植态度,将其作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但是对畜禽养殖污染的严重性和污染治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很长一段时间中并没有把畜禽污染治理作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内容,也没有将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畜禽养殖作为污染防治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些造成了我国畜禽养殖业对环境污染十分惊人。
据环境保护部统计,畜禽粪污的有机污染负荷(COD)早就超过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总和。
早在十年以前(1999年),我国畜禽废弃物排放总量就达到了19亿吨,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倍;仅污水中COD一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就高达7118万吨,远远超过了当时我国工业污染排放和生活污染排放的总和,是全国污水排放的COD 总量的5.3倍。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章制度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的防治工作,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国各地畜禽养殖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
第三条畜禽养殖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加强环境管理,防止污染。
第四条畜禽养殖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制定污染防治措施,落实责任,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第二章畜禽养殖场建设管理第五条畜禽养殖场应当选择合适的场址,规划设计合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环保审批手续。
第六条畜禽养殖场应当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粪便处理设施等环保设施,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七条畜禽养殖场应当加强对环境保护设施的维护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并确保设施的有效运行。
第八条畜禽养殖场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档案,确保环保工作的记录真实完整。
第九条畜禽养殖场应当配备专业的环境保护人员,定期进行环保培训,提高环保意识。
第三章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第十条畜禽养殖废弃物应当分类处理,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十一条畜禽养殖废弃物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收集、运输、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第十二条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应当建设合理,保证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
第十三条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应当取得合法的经营资质,确保安全环保。
第十四条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不得违法违规操作。
第四章畜禽养殖废水处理第十五条畜禽养殖废水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收集、调节、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第十六条畜禽养殖废水处理设施应当采用适当的处理技术,确保废水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第十七条畜禽养殖废水处理设施应当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十八条畜禽养殖废水处理设施应当建立健全监测系统,定期进行监测报告,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第十九条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应当根据产生废水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并按照规定进行排放。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1 养殖污染的现状近年来,牲畜养殖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因为采用的技术不够先进和管理不善,导致了养殖污染的加剧。
养殖污染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环境,因此如何改善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
2 产生污染的原因影响养殖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单位养殖量大:有些地方采取大规模养殖,养殖量大,往往超出了养殖场规模,导致池塘积水,出现污染。
(2)饲料添加剂失控:目前一些养殖人员因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恰当使用饲料添加剂,加大污染程度。
(3)养殖垃圾处理不当:缺乏垃圾处理识别,焚烧、排放无规律,导致污染异常。
(4)秸秆利用不当:一些地方秸秆补料、搅拌过度存在使用滥用的现象,对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5)污水处理不当:有些污水放置时间长,致使水体污染严重,浓度超标,对环境和周围的污染物有很大的影响。
3 治理牲畜养殖污染技术(1)技术改良:实施技术改良对降低养殖污染有着较大的作用,推广低污染技术及新型技术和新产品,以减少污染。
(2)完善管理制度:充分考虑养殖污染的预防,制定规范性文件,规范包括养殖秩序、污染治理等部门的操作要点,以此来完善管理制度。
(3)弘扬养殖文化:健全养殖产量管理,承诺减量发展的体系,加强群众意识,提高养殖水平,加强群众意识,促进养殖文化发展。
(4)促进技术创新:建立技术创新平台,加大开发科研投入,大力推动养殖行业风险防控和环保技术的发展,减少污染、提高效率。
4 总结综上所述,牲畜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需要从技术改良、完善管理制度、弘扬养殖文化、促进技术创新等维度入手,做好污染科学防治,消除诱发环境污染的潜在影响,维护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HJ497-2009)可打印版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497-2009 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ollution Treatment Projects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s(发布稿)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09—09—30发布2009—12—01实施环 境 保 护 部发布目 次前 言 (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与定义 (2)4 污染物与污染负荷 (3)5 总体设计 (3)6 工艺选择 (5)7 废水处理 (7)8 固体粪便处理 (11)9 病死畜禽尸体处理与处置 (12)10 恶臭控制 (12)11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13)12 施工与验收 (13)13 运行与维护 (14)附录A(资料性附录)畜禽养殖废水水质和粪污产生量 (18)附录B(规范性附录)堆肥检测方法 (19)附录C(规范性附录)腐熟度检测方法 (21)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范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建设与运行,治理畜禽养殖业废弃物及恶臭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以我国当前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控制技术为基础,规定了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沼气太阳能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09年9月30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指南

2.1 畜禽养殖业污染产生的原因 .......................................................................................................4
2.4 良好湖泊流域畜禽养殖业调查 .................................................................................................. 7
2.5 畜禽养殖业污染的诊断...............................................................................................................7 II
2.2 畜禽养殖污染物构成...................................................................................................................4
2.2.1 畜禽粪便的污染 ........................................................................................................................ 4 2.2.2 饲料带来的污染 ........................................................................................................................ 5 2.2.3 兽药残留引起的污染 ................................................................................................................ 5 2.2.4 其他污染 .................................................................................................................................... 5
畜禽养殖项目选址的条件汇总

畜禽养殖项目选址的条件汇总一、《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5.3 选址要求5.3.1 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应与养殖场生产区、居民区等建筑保持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设置在畜禽养殖场的生产区、生活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5.3.2 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的位置应有利于排放、资源化利用和运输,并留有扩建的余地,方便施工、运行和维护。
5.3.3 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选址的其他要求参照CJJ 64—1995第2章、GB 50014—2006第5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3选址要求3.1 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城市和城镇居民区,包括文教科研区、医疗区、商业区、工业区、游览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3.2 新建、改建、扩建的畜禽养殖场选址应该避开3.1规定的禁建区域,在禁建区域附近建设的,应在3.1规定的禁建区域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场界与禁建区域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00m。
5.2 贮存设施的位置必须远离各类功能地表水体(距离不得小于400m),并应设在养殖场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三、《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3号,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第十一条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二)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三)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养殖区域。
四、《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第五条: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选址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500米以上;距离种畜禽场1000米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200米以上;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之间距离不少于500米;(二)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米以上;(三)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500米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I 目次一任务来源................................................................. 1 二制定本标准的必要性、法律依据与技术依据、编制原则......................... 1 1 制定标准的必要性.. (1)2 制定标准的法律依据与技术依据............................................ 2 3 编制原则................................................................ 3 三标准的编制过程........................................................... 4 四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及说明................................................... 4 1 畜禽粪污产生及其特点.................................................... 4 1.1 废水水量与水质 (4)1.2 固体粪便............................................................ 5 2 畜禽粪污治理技术确定.................................................... 5 2.1 基本原则 (5)2.2 畜禽粪污治理技术路线................................................ 5 2.3 治污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6 3 废水处理各工艺单元技术要求.............................................. 6 3.1 粪污收集及贮存 (6)3.2 格栅................................................................ 7 3.3 沉砂池.............................................................. 7 3.4 调节池..............................................................7 3.5 前固液分离.......................................................... 8 3.6 初沉池.............................................................. 8 3.7 集水池..............................................................8 3.8 厌氧处理单元........................................................ 8 3.9 好氧处理单元....................................................... 12 3.10 自然处理单元......................................................12 3.11 消毒.............................................................. 13 4 固体粪污处理技术要求................................................... 13 4.1 固体粪污处理技术确定............................................... 13 4.2 高温好氧堆肥技术要求...............................................14 5 恶臭控制技术要求....................................................... 17 5.1 恶臭产生........................................................... 17 5.2 恶臭治理...........................................................17 6 施工与验收............................................................. 18 7 废水处理各工艺单元运行管理............................................. 18 7.1 调节池. (18)7.2 前固液分离......................................................... 19 7.3 厌氧反应器......................................................... 19 7.4 其它工艺单元.......................................................21 8 高温好氧堆肥运行管理................................................... 21 8.1 基本要求........................................................... 21 8.2 一级发酵...........................................................22 8.3 二级发酵........................................................... 22 8.4 堆肥检测........................................................... 22 9 恶臭控制运行管理....................................................... 23 五与执行现行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关系及实施建议......................... 23 1 一任务来源为配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的有效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6 年下达编制《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的任务。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为标准的主编单位,参加本标准编制的单位还有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编制工作于2007 年12 月结束。
二制定本标准的必要性、法律依据与技术依据、编制原则 1 制定标准的必要性目前,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畜禽养殖业特别是集约化畜禽养殖业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畜禽粪污的有机污染负荷(COD)超过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总和。
高浓度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泊中,造成水质不断恶化。
以2002 年为例,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达27.5 亿吨,畜禽粪便每年流失至水体的总氮、总磷、BOD、COD 分别为87 万吨、34.5 万吨、600 万吨和647 万吨。
畜禽粪便污染物不仅污染了地表水,其有毒、有害成分还易进入到地下水中,严重污染地下水。
在集约化畜禽养殖过程中,如果对粪便没有进行有效处理,畜禽粪便发酵后会产生大量的NH3、H2S、粪臭素、CH4、CO2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不但会影响动物生长,还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周围环境。
目前,国内已经建成了一些畜禽污染治理设施,但由于存在设计、技术、管理及运行等方面的问题,造成许多的处理工程处理和净化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根本无法正常运转。
此外,有些工程运行效果虽然比较好,但存在着粪污处理工程建设的投资大、技术成本高及运转费用高等问题,不适合中国国情,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处理技术的推广和运用,造成我国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问题最终未能得到有效的根本解决。
从客观因素上看,现阶段造成畜牧业环境危害的本质原因是畜禽养殖污染工程治理方面标准的缺缺失,使得国家现有环境监督管理不能取得根本实效。
鉴于以上诸多原因,将各种实用的、低成本的、处理效果好的畜禽粪污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纳入国家技术规范体系,对畜禽污染治理工程的建设进行全过程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本标准编制的目的之一,是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等环节的技术应用规范化,从而有效地预防和限制一些不成熟技术甚至落后技术的滥用,与环境标准相结合,构筑起一道有效的环境技术管理防线,为环境监督部门的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另一个目点,在于指导工程设计单位和用户进行技术方案选择,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投资效益以及规范环保技术市场,使畜禽粪污处理设施的规划和设计、建设运行、技术评价等相关的工程咨询有章可循。
总之,本标准的编制将为提高行业污染治理的管理水平,推动国家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健全,以及国家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 2 制定标准的法律依据与技术依据 2.1 法律依据在本标准的编制过程中,依据的现有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防治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 2.2 技术依据 2.2.1 养殖业废水处理技术及运行管理参考及引用的标准规范 2.2.1.1 废水处理技术路线的确定及技术参数的确定,主要参考及引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CJJ 64 城市粪便处理(场)设计规范HJ/T 81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NY/T 1222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NY/T 1168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 1220.1 沼气工程技术规范第1 部分:工艺设计 2.2.1.2 运行管理技术要点的提出主要参考及引用的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有:CJJ/T 30 城市粪便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 60 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HJ/T 353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NY/T 1220.4 沼气工程技术规范第四部分:运行管理NY/T 1221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DB 11/T 269 粪便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规范 2.2.2 固体粪污处理技术及运行管理参考及引用的标准规范 2.2.2.1 我国目前还没有颁布粪便堆肥的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