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期中测试题

合集下载

【过关测试】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学期期中复习01(试题+答案版)

【过关测试】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学期期中复习01(试题+答案版)

八年级(上)人教版物理期中过关测试01学校: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现象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飞机的飞行B.地球的公转C.一杯开水变凉D.人和动物的跑、跳、行走2.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如图所示为歼-15飞机首次从航母上起飞时的照片。

起飞时,飞机驾驶员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辽宁”号航母B.“辽宁”号航母上的工作人员C.自己驾驶的歼-15飞机D.辽阔的海面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中,物体相对地面静止的是()4.如图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的子弹射过柿子的照片。

若子弹的平均速度是900m/s,则子弹穿过柿子的时间大约为()A.0.1min B.0.1s C.0.1ms D.0.1μs5.小明骑自行车去上学,前半程以3m/s的速度前进,后半程以5m/s的速度前进,则小明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3m/s B.8m/s C.4m/s D.3.75m/s6.如图所示,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7.用大头针在两个塑料杯底部扎一个小洞,把细线插进杯中打结制成一个土电话,对其通话过程合理的说法是()A.声音只在固体中传播B.声音只在空气中传播C.声音既在气体中传播也在固体中传播D.通话过程主要说明声音可以反射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9.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B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D.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一定是340m/s10.如图为伽利略制造的一支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答案解析)(3)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下列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但雪却不见了是熔化现象B.夏天清晨,植物上常有露水,是液化现象C.冬天户外的人嘴里不断呼出白气是汽化现象D.深秋的早晨,有时地面上会有一层霜,是升华现象2.在观察碘的升华现象时,将少量熔点为113.7°C的碘颗粒装入如图的密封锤形玻璃泡内。

为加快碘的升华且防止碘熔化,下列最合适的加热方式是(酒精灯外焰温度约800°C)()A.没入开水中加热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D.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3.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升高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C.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4.医生正确测出甲同学的体温为36.5℃,若没甩体温计,又先后测了乙、丙、丁三位同学的体温,结果记录如下:①甲同学36.5℃,②乙同学36.5℃③丙同学37.1℃④丁同学37.1℃。

上述情况中可能不准确的两个体温记录是()A.②和④B.③和④C.①和②D.②和③5.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B.响度是否与声源振幅有关C.音色是否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D.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6.如图所示,小胡同学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A.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C.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7.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消除噪声的产生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9.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无锡市惠山区2022-2023八年级初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答案

无锡市惠山区2022-2023八年级初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答案

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2022.11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3.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2分,共28分)1. 学校举办了以"迎国庆,迎二十大"为主题的歌咏比赛,同学们都大声歌唱。

这里“大声”是声音的( )。

A. 音色B. 音调C. 响度D. 速度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振动越快响度越大;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 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D. 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3.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A.超声波清洗器B.“B ”超C.超声波焊接器D.用超声波碎结石4.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它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列描述中发生液化现象的是()。

A.甲图中立春时节冰雪消融B.乙图中冬至时节房檐下的冰挂C.丙图中大雪时节地上的雪D.图中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5.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

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第1页/共9页A. 防止噪声产生;B. 阻断噪声传播;C. 减小噪声传播速度;D. 通过监测减弱噪声6.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数据与实际不相符的是()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B.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D.体育中考1000米长跑的最好成绩为24s 2.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冬天早晨草地上的霜B.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C.打开锅盖冒出的“白气”D.冬天,湖水结冰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B.外科医生利用次声波振动粉碎人体内的结石C.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会不同D.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4.关于误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B.误差和错误一样,都是可以避免的C.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D.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可以减小误差5.坐在行驶火车上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火车车厢B.铁轨C.迎面开来的火车D.车厢里走动的乘务员6.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B.酒精灯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C.用电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7.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A.街头安装噪声监测仪B.飞机旁工作人员佩戴耳罩C.学校附近禁止鸣笛D.道路两旁设置隔音板8.如图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是匀速直线运动B.乙是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速度是15m/s D.第3s时,甲、乙速度相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9.(2分)单位换算:3×103nm=m,15min=h。

10.(2分)物理学中把物体叫做机械运动,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11.(2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

图中(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2020年八上物理期中模拟测试(二)(含答案)

2020年八上物理期中模拟测试(二)(含答案)

2020年八上物理期中模拟测试(二)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A. 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B. 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C. 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D. 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2.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 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B. 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 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D. 拨动吉他的琴弦时,琴弦看上去好象变粗了3.音乐会上,小提琴曲让人如痴如醉,钢琴演奏让人心旷神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调节琴弦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B. 用力拉琴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C. 小提琴和钢琴发出的声音传播速度不同D. 观众闭着眼睛也能区分小提琴和钢琴声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4.“勿忘国耻,珍爱和平”,9月18日这一天,许多城市拉响了防空警报,为使警报声传得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5.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

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A. 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B. 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蜂蜡的熔化特点C. 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D. 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6.开启电风扇,对着一盆0℃水的水面吹风,过了一段时间()A. 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降到0℃以下B. 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仍为0℃C. 水不会结冰,温度也保持0℃不变D. 水不会结冰,但温度要下降7.大气湿度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用来表示大气的潮湿程度,它是许多天气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36分)615716817918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B.心潮澎湃C.海水奔腾D.流星似剑2.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3.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oc。

人体最舒适的温度是37度左右。

试纸的厚度约为1mm4。

有一种温度计,刻度统一,但读数不准确。

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4,在沸水中的读数是94。

用这个温度计测得烧杯里的水的温度是22,所以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a.18b.20c.22d.265.如果一个游客坐在船上逆流而上,如果他静止不动,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舱B.河水C.迎面驶来的船D.河岸上的树木6.音乐家在使用小提琴之前,经常会转动弦轴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调弦”。

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7.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

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a.声音的速度b音调c响度d音色8.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在施工,影响你的研究和休息,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关上门窗。

b.打开门窗,加快空气流通。

C.戴上耳罩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9.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a.把周围地面上的积水扫干净。

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晾干。

c.把湿衣服挂在通风处d.把新鲜蔬菜放在保鲜袋里。

10.一个纪念馆需要铸造一座纪念铜像。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5s。

B.正常人脉膊每分钟跳动约为70次。

C.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180cm。

D.人散步的速度约为5m/s。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声的音色不同。

3、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

B、太阳出来雾散了,属于液化现象。

C、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属于升华现象。

D、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属于凝华现象。

4、小海在自习课上“吼”了一声,“吼”声达到85分贝,旁边同学的耳朵被震得嗡嗡响,关于他的“吼”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吼”声属于超声波。

B.“吼”声传递了能量。

C.“吼”声属于噪声。

D. 85分贝说明“吼”声响度大。

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圆柱体直径的四种操作,你认为其中方法正确的是()A. B.C. D.6、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前2 s内,小华跑得较快。

D. 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7、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光年是时间单位。

B、夏天在太阳照射下,树林中地面上的小孔光斑是小孔成像的结果。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的快。

D、中秋节晚上皓月当空,皓月不是光源。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1分)8、明明同学在体育课的50m测试中用了8s,测得他在1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他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测试中以操场上的足球门框为参照物,明明同学是_______,跑完步后明明同学依在足球门框上休息,此时以足球门框为参照物,明明同学是_________。

安徽省宿州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宿州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宿州市⼋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单选题(本⼤题共7⼩题,共21.0分)1.⽬前我国在对纳⽶技术的研究已经跻⾝世界前列,1.76×109nm可能是()A. 物理课本长度B. ⼀个⼈的⾝⾼C. ⼀座⼭的⾼度D. ⼀个篮球场的长度2.⼩明利⽤最⼩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63cm、2.36cm,则测量结果记为()A. B. C. D.3.2017年4⽉20⽇,中国⾸个货运飞船“天⾈⼀号”在海南⽂昌发射升空,升空后,“天⾈⼀号”与空间站“天宫⼆号”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如图为对接模拟图,此时若认为“天宫⼆号”是静⽌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A. 太阳B. ⽉亮C. 地球D. 天⾈⼀号4.⼩丽和⼩宇两同学进⾏跑步⽐赛,他们讨论⽐赛⽅案,⼩丽说:我们跑相同的路程,看谁⽤的时间短,短者为胜;⼩宇说:我们都跑相同的时间,看谁跑的路程长,长者为胜.对他们所说的⽅案你认为()A. 只有⼩丽的⽅案可⾏B. 只有⼩宇的⽅案可⾏C. 两个⽅案都可⾏D. 两个⽅案都不可⾏5.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C. D.6.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法接近的是()A. ⼀⽇千⾥B. ⼤步流星C. 风驰电掣D. 健步如飞7.某物体从地⾯上某⼀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A. 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 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内静⽌C. 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 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填空题(本⼤题共10⼩题,共36.0分)8.在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著名天⽂学家、⾃然科学先驱______⽤“⽇⼼说”否定了影响⼈类达千年之久的“地⼼说”.伟⼤的物理学家______在前⼈的研究积累上,奠定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基础.9.物理学是研究⾃然界物质______和______的⾃然学科.10.测量时,由于受到环境、测量⼯具本⾝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存在着偏差,这种偏差叫做______,⼈们常常⽤______(写出⼀种)的⽅法减⼩这种偏差.11.如图所⽰,机械停表的读数为______min______s.12.到商店购乒乓球时,⼩明总要将⼏个乒乓球从某⾼度处______(选填“⽤⼒扔”或“⾃由释放”),观察乒乓球反弹的⾼度,从中挑选反弹较⾼的乒乓球,⼩明的⾏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选填序号).①发现并提出问题②观察实验、收集证据③交流与合作.13.如图所⽰,⼀只天鹅平⾏于⽔⾯飞⾏,若以______为参照物,天鹅在⽔中的倒影是静⽌的,若以河岸为参照物,天鹅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的.14.在龟兔赛跑的故事⾥,兔⼦看不起乌龟是因为兔⼦的瞬时速度远⼤于乌龟,⽽兔⼦却输掉⽐赛是因为兔⼦的______速度⼩于乌龟.15.2017年5⽉5⽇,由我国⾃主研制的⼤型喷⽓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飞成功,飞机在跑道上滑⾏⼤约3000m后起飞升空,⽤时约50s,则飞机在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m/s,合______km/h.16.甲、⼄两物体同时向西⾏驶,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经过10s甲⽐⼄多⾏驶了______m.若以甲为参照物,⼄车向______(选填“东”或“西”)⾏驶.17.在某项机器⼈百⽶赛跑中,甲队前⼀半路程以2m/s的速度,后⼀半路程以3m/s的速度完成了⽐赛,⼄队在前⼀半时间⾥以2m/s的速度,后⼀半时间以3m/s的速度完成了⽐赛,则______队赢得了⽐赛.三、计算题(本⼤题共3⼩题,共21.0分)18.暑假期间,⼩明爸爸驾车带⼩明到上海迪斯尼游玩.汽车在⾼速公路⾏驶时⼩明爸爸看到如图所⽰的交通标志牌,其中“120”表⽰汽车在⾼速公路上的最⾼⾏驶速度为120km/h.求:(1)若⼩明爸爸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驶,从标志牌处到上海所需要的时间.(2)⼩明爸爸以最⾼速度⾏驶0.8h通过的路程.19.⽕车从甲地开往⼄地的正常⾏驶速度为60km/h,有⼀列⽕车从甲地出发时,由于某种原因晚发车5min,为了不误点,司机把车速提到72km/h才刚好正点到达,求甲、⼄两地的距离和正常运⾏的时间.20.⼩明家离学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上学,出发5分钟后⼩明⽗亲发现⼩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即以10km/h的速度沿⼩明上学的⽅向骑车去追⼩明;求:(1)⼩明⽗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明?(2)如果⼩明⽗亲发现⼩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明也发现⾃⼰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并⽴即掉头返回,问⼩明与⽗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多少千⽶(⼩数点后保留2位有效数字)?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题,共22.0分)21.⼩明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______cm.(2)为了测出⼀条厚薄均匀的纸带的厚度,他把纸带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恰好能套进⼀个圆环内,如图⼄所⽰,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的表达式是______,在实验时纸带需紧密地环绕在铅笔上,否则会使测量值______(选填“偏⼤”“偏⼩”或“不变”)22.在如图所⽰的斜⾯上测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车从斜⾯的A点由静⽌开始下滑,分别测出⼩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组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实验时斜⾯的倾斜度不宜太⼤,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2)图中AB的路程S AB=______cm,如果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cm/s.(3)在测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车过了B点才停⽌计时,那么测得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选填“⼤”或“⼩”).23.观察、实验、推理是物理研究的重要⼿段,物理学家伽利略因观察到⽐萨⼤教堂穹顶上吊灯因风不停摆动,发现了摆的重要特性.某兴趣⼩根据当时情况,准备了⼩钢球(⼤⼩可忽略不计).弹性很⼩的结实轻细绳等器材组成了图甲装置.在⽆风的情况下,把⼩钢球拉离到最低位置(A)x处释放.如图⼄所⽰,⼩钢球将来回摆动.兴趣⼩组猜想影响⼩钢球往返⼀次的时间因素有:摆绳长l,⼩钢球质量m,起始⼩钢球拉离到最低位置(A)的距离x.由此进⾏实验,⽤秒表记下⼩钢球往返的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由表中(填表中实验次第序号)三组数据可知:⼩钢球往返⼀次的时间与⼩钢球拉离最低位置的距离x⽆关;(2)由表中笫3、4、5次实验数据分析可知:⼩钢球往返⼀次的时间与______⽆关:(3)由表中第3、6、7次实验数据分折可知:摆绳越长,⼩钢球往返⼀次的时间越______;(4)我们⽣活⽤的摆钟(如图丙),就是利⽤这⼀原理⼯作的,有⼈发现正在⼯作的摆钟往返⼀次的时间变长了(即钟的⾛时⽐准确时慢),则需将摆锤往______调(填“上“或“下”).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1.76×109nm=1.76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2006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期中测试题-新课标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30分)1. 两个小纸盒一根铜线作成的“土电话”表明()A.气体能够传声B.固体能够传声C.电流传播声D.只有纸盒与铜线才能传声2. 明明正在河边钓鱼,当一条鱼即将上钩之时,在远处的丽丽大声与明明说话,这条鱼就被吓跑了,这一现象说明()A.声音能在水中传播;B.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水中快D.以上三种说法均没道理3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在城市高架桥道路两侧安装的透明板墙C.在人耳处戴上助听器D.在声音传播途径中植树造林4.站在200m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他听到起跑的枪声才开始计时,则他开始计时的时间比实际起跑时间大约晚(接近的)()A. 0.59sB.0.29sC. 0.15sD. 0.1s5.在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

听声音就能判断保温瓶里的水位高低,这是因为()A.随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高B.随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变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变小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在颐和园内昆明湖的水中可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B.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C.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D.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折了7.站在平面镜前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他的像变大,B.他的像变小,C.他的像不变,D.不能确定,要看距离的远近8.植树时.要想判断这行树直不直,采用的方法是:人站在第一棵树前面,如果后面的树都被第一棵树挡住,说明这行树栽直了,其理由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现象C.光的反射现象D.光的漫反射现象9.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明亮处是积水C.背着月光走,地上明亮是积水;D.迎着月光走,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是积水10.下面是小字说出的一些光学知识的应用实例,其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是( )A.渔民用渔叉叉前方水中的鱼时,将渔叉对着稍低于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叉去B.在潜水艇中,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景物C.木工为了检查一块木板的楞是否直,可以闭住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楞的长度方向看过去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11、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12、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

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

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木绝对平行C.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13、关于光学器材或设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uoxuan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立放置C.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D.“老花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14、如下图所示,是在一些交通要道路口、银行等公共场所安装的两种电子监控器。

它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光学系统,另一部分为光电转换系统。

光学系统收集被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实现间接监控的目的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A.平面镜成虚像B.凸透镜成实像C.显微镜D.凸透镜成虚像15、下面关于近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镜片能把太阳光会聚于一点B.近视眼镜是发散透镜C .“度数”越大的近视眼镜镜片,凹面弯曲越明显,焦距越大D .近视眼眼睛本身就是发散透镜 二、填充题:(每空1分,计26分)1.声音是由发声体的 而产生,人类靠 振动发声的如图,人耳能听到的鼓声,是由 的振动而产生。

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这是因为声音先经 传播到水中,然后再经过 传播而被鱼听到。

2.如图2所示,笛子发出的声是由 振动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消失了。

图2 图3 图43.图3和图4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乐音的波形,图 是噪声的波形。

4.下列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⑴今天“锣鼓喧天,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 大。

⑵韦唯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韦唯的歌声 。

⑶张倩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张倩的说话声 。

5.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m /s ,光在其他透明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

(“快”、“慢”或“相同”)6、“九寨沟”的镜海有着 “鱼在天上飞,鸟在水中游”的美景奇观。

这水中画面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鸟”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7、一束与平面镜成60°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则反射角是 。

8、在黑暗的房子里,桌上立着一平面镜,镜子后面是白色的 墙,用手电筒正对着镜子和墙面照射,从旁边看时,墙很亮是因为墙对照射的光线的作用是___________;镜子很暗是因 为镜子使照射光线发生______________。

(“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9、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上述成像情况一致的是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前面的实验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中间的凸透镜,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则应向______________-移动凸透镜(选填“左”“右”)。

10、如图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像是 。

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度.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 。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6倍,则他看到的角是 度。

三、作图题(本题满分10分)1、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的O 点,反射光的方向如图1所示.请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2分)2、如图2所示的平面镜前有一物体AB ,请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2分)3、如图3所示,为了让与水平面成45度角的太阳光竖直照射到10m 深的井底,平面镜应怎样放置?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2分)4、如图9,画出折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折射角。

(4分)图9四、实验题(本题满分18分)1.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

请写出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

要求设计的实验其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

(6分) ( l )实验器材:(2分)( 2 )实验步骤:(2分)( 3 )实验分析与结论:(2分)2、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10所示.在此实验中:(6分)(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关系;(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A 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4)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3 小文与同学们一起去郊游,爬到山顶后,他们突然想估测一下对面山头与自己之间的距离,他们身边有刻度尺、手表、小刀、纸、哨子等,请你帮他们想个办法,写出实验的方案.(6分)解:实验的方案:实验器材:实验步骤:计算距离的表达式:五、问答题(本题满分5分,共有2小题)1.小红参加校运会100m赛跑时.观察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响的同时还冒白烟,小王问:终点计时员是以听到枪声时计时、还是看到冒烟时计时呢?请你答复他,并作简要的解释。

(2分)答:;2、池塘边的,为什么池底看起来变浅?答:这是由于发生了现象。

池底射出的光线在由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了,使光线远离法线,眼睛逆着折射光线方向看觉得池底升高了,池水变浅了。

(3分)六、计算题(本题满分11分)1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声速提声音在15℃时的传播速度)。

某超音速飞机飞行的马赫数为2.5,那么它的飞行速度是多少m/s?若广州到北京的距离为1700km,这架飞机从广州飞到北京需要多少时间?(7分)2 第一次测定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是用下面方法进行的:准备两条船,两船相距14Km,在一只船上实验员向水中放下一个钟,当敲钟时使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在另一只船上的另一实验员向水里放下一个听声器,他测量从看到火药火光到听到钟声所经历的时间,在看到火药闪光后10s才听到钟声,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m/s?(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