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研究生实验动物学复习题

合集下载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答案(全)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答案(全)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答案(整理版)基本概念:实验动物: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指一切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

动物实验:为科研、教学、药物检定等目的,对实验动物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处理,观察其反应,获得实验数据,解决科研中问题的过程。

实验动物学:研究动物实验和实验动物的科学。

近交系及特点;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或亲代与子代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封闭群及特点;以非近亲交配方式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一个封闭群,或叫远交群。

品种与品系;指具有相似的外貌特征,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稳定的遗传性能,共同遗传来源和一定遗传结构的动物群体。

近交系数;指群体中某个个体通过遗传携带两个同源等位基因的概率。

Fn=〔1-(1-△F)n 〕×100%(越亲越高)全同胞△F=19.1%同父异母△F=11.0%堂兄妹△F=8%亲子交配△F=19.1%近交衰退;指在近交过程中动物群体由于基因分离和纯合而产生的不利于个体和群体发育的现象。

包括:1.由于有害隐性基因的纯合,出现遗传缺陷或某种疾病发生率的提高。

2.影响繁育如产子数下降、母性不良。

3.个体发育不良,对环境的适应性差。

亚系;育成的近交系在繁育过程中,由于残余杂合基因的分离、基因突变的产生、抽样误差导致部分遗传组成改变而形成遗传差异的近交系动物群体。

支系;由于饲养环境的改变,或对动物进行人为的技术处理,对某些动物特征产生影响,形成不同的支系。

同源性;在近交系中(突变系),所有动物可追溯到原始的一对共同祖先。

遗传同源性使近交系有3个重要特征:⏹⑴品系内个体间可接受组织移植⏹⑵品系内单个个体的监测可得知品系整体基因类型⏹⑶从一个群体内可分离出遗传上相同的亚群体重组近交系;由两个无血缘关系的近交系杂交后得到F2代,分组分别连续20代以上全同胞交配而育成的一组近交系。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1.品种、品系——是实验动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作为实验动物的一个品种或品系,应具备相似的外貌特征、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稳定的遗传性能、具有共同遗传来源和一定的遗传结构等条件。

2.近交系动物——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的动物品系,品系内所有的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该品系动物称为近交系动物。

3.亚系——育成的近交系在长期的保种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残余杂合基因、遗传污染等原因而导致部分遗传组成改变而形成的新的近交系,称为原近交系的亚系。

4.支系——育成的近交系由于饲养环境改变或人工技术处理,如代乳、胚胎移植、冷冻保存等,导致某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而形成的新的近交系,相对于原来的近交系或亚系,称为支系。

5.同源突变近交系——简称同源突变系,是指某个近交系在某基因位点上发生突变而分离、培育出来的新的近交系。

它和原近交系的差异只是突变基因位点上带有不同的基因,而其他位点上的基因完全相同。

6.同源导入近交系——简称同源导入系,是指通过基因导入的方法将一个目的基因导入某个近交系的基因组内而培育出的新的近交系。

它与原近交系比较,只是一个染色体片段的差异(一个或几个基因的差异)。

7.分离近交系——是在培育近交系的同时,采取一定的交配方法,迫使个别基因位点上的基因处于杂合状态而培育出来的新的近交系。

如果同源突变近交系的突变基因为杂合状态,则其遗传组成特征与分离近交系相同,只是培育方法不同。

8.重组近交系动物——是在两个近交系杂交生育杂种一代之后,杂种一代互交生育杂种二代,从杂种二代中随机选择个体配对,再连续进行20代以上的全同胞兄妹交配而培育出的近交系动物。

通常从多对杂种二代中平行培育出一系列重组近交系。

9.杂种F1代动物——是由两个不同的近交系杂交而生育的第一代杂种动物,称为杂种F1代动物。

杂种F1代动物的基因组成大都是杂合的,但各个体具有相同的表型和基因型。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名词解释1.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指生物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实验材料。

2.实验性动物模型:是指研究者通过使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时的功能、代谢或结构形态方面的病变,即人工地诱发出特定的疾病,以供研究使用。

3.实验动物: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进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4.实验用动物:是泛指用于各类实验的所有动物,即用于实验的动物。

广义的实验用动物包括实验动物、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和其他动物。

狭义的试验用动物,即国内通常所说的试验用动物,特指尚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但又用于各类实验的动物,以示与实验动物的区别,故不包含实验动物。

5.近交系动物:根据遗传基因调控原理,采用近交方法,使动物基因纯化而获得的遗传基因高度均一的实验动物。

6.3R原则:Reduction(减少)是指在科学研究中,用较少量的动物获取同样多的实验数据或使用一定数量的动物能获得更多实验数据的的科学方法。

Replacement(替代)是指使用其他方法而不用动物所进行的试验或其他研究课题并达到研究目的的方法。

或者是使用没有知觉的实验材料代替以往使用神志清醒地获得脊椎动物进行试验的一种科学方法。

Refinement(优化)是指在符合科学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条件、善待动物、提高动物福利;或完善试验程序和改进实验技术,避免或减轻给动物造成的与实验目的无关的疼痛和紧张不安的科学方法。

7.无菌动物:就是指动物身上不可检出一切生命体的动物。

进一步说,是指用现有的检测技术在动物体内外的任何部位均检不出任何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8.Spf级动物:无特殊病原体级动物。

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

9.隔离系统:设施采用无菌隔离装置以保持无菌或无外来污染的状态。

《实验动物学》复习试题

《实验动物学》复习试题
野生动物所感染的各种微生物不合格实验动物所携带的各种人兽共患病的接触人员实验人员或饲养人员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5实验动物的编号与标记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号码清楚持久简便易认和适用1实验动物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养或人工改造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遗传营养环境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20±1g,由厦门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生产许 可证:SCXK(闽)2008-0001。饲养在SPF级 实验室内,温度23±1℃,相对湿度40~70%, 昼夜光照12h交替进行。 (×)
二、选择题(至少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
1、2001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对实验动
物( )项目作了具体规定。
4、生物性危害因素主要来自
,或来自


原体,应用这些动物进行实验期间,可能对 、
等存在着潜在着威胁,由此导致后果。
野生动物所感染的各种微生物 不合格实验动物所携带的各种人兽共患病的 接触人员(实验人员或饲养人员) 环境的污染 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
5、实验动物的编号与标记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号码清楚、持久、简便、易认和适用
A.干热灭菌 B.高压蒸汽灭菌 C.药物熏蒸灭菌 D.60Co放射线灭菌 (D) 4、下列品种哪些属于近交系大鼠( )。
A. Wistar B. AKR C. SD D. SHR E. ICR F. DBA (D)
二、选择题(至少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
5、下列近交系小鼠命名书写不正确的是( A. 129 B. Balb/c C. C57BL/6 D. A (B ) 6、对动物实验结果产生严重的干扰作用的细菌有 ( A.鼠棒状杆菌 B.肺炎克雷伯氏菌 C.肺炎链球菌 D.绿脓杆菌 (A B C D ) )。 )。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

《实验动物学》课程介绍《实验动物学》是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独立的新兴边缘学科。

它是专门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并融汇了生物学、动物学、医学和畜牧兽医学等形成的一门重要应用学科。

《实验动物学》是生物医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条件,已影响到整个生命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并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动物学》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研究范围从实验动物扩展到动物实验。

《实验动物学》研究实验动物,主要研究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性、育种、保种、繁殖生产、饲养管理、质量控制、疾病防治,研究解决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商品化、小型化、模型化和社会化,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实验动物化,以期达到如何提供标准的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学》研究动物实验,主要研究动物实验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技术与方法、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等。

学习这门课的目的,不仅要了解和掌握一般常用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豚鼠、家兔、猫、狗等)的基本知识,而且还要了解和很好的应用近交系动物、突变系动物、杂交动物、封闭群动物、无菌动物、悉生动物、SPF动物等现代实验动物,在今后科研中,只有采用高质量的动物,才能排除影响实验结果的种种干扰,获得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的实验结果。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实验动物:不同于一般动物,是指经人工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鉴定、及其他科学研究的动物。

2.实验用动物:指一切用于实验研究的动物,包括实验动物、经济动物(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等。

实验动物是实验用动物的一部分,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3.动物实验:是以实验动物为材料,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实验,包括以实验动物整体水平的综合反应为评价指标的实验,以实验动物为对象的观测,以实验动物为材料来源的局部器官及系统的实验,以及以实验动物的各种表现参数作为权衡尺度的实验室工作。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答案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答案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答案1、家兔腹腔注射的部位( )。

A、上腹部近腹白线左右B、下腹部近腹白线左右两侧 1cm 处C、下腹部两侧D、上腹部两侧答案:B2、有关动物麻醉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麻醉深度要适度B、麻醉过深,正常反应受到抑制C、麻醉过浅,疼痛刺激使一些功能发生改变D、麻醉深浅的改变,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答案:D3、封闭群大鼠的每胎产仔数平均为( )只。

A、8B、16C、4D、20答案:A4、在两个近交系杂交生育杂种一代后,杂种一代互交生育杂种二代,从杂种二代中随机选择个体配对,连续进行 20 代以上的兄妹交配,可培育出( )。

A、同源导入近交系动物B、重组近交系动物C、同源突变近交系动物D、封闭群答案:B5、( )的出现,使器官移植成为可能,并使人们发现了与移植相关的组织性抗原,从而为人类的器官移植奠定基础。

A、转基因动物B、无菌动物和悉生动物C、免疫缺陷动物D、近交系动物答案:D6、适宜选用封闭群动物的实验是( )。

A、人类遗传研究B、药物筛选C、毒性试验D、以上都不是答案:ABC7、( )属于刺激性排卵动物。

A、地鼠B、大鼠C、兔D、猫答案:CD8、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给实验研究带来哪些影响( )。

A、人类感染该疾病可引起流感样症状和脑膜炎B、对机体免疫系统有影响C、对肿瘤学研究具有影响D、对代谢研究有影响答案:ABCD9、肺炎克雷氏杆菌病主要临床症状有( )( )A、慢性经过性B、呼吸道感染为常见C、颈部淋巴结肿大、肺炎D、可引起肾和肝脓肿答案:ABCD10、( )有冬眠现象。

A、地鼠B、中国地鼠C、小鼠D、青蛙答案:AD11、根据中医症候分类动物模型有( )。

A、阴虚动物模型B、血虚动物模型C、理气药动物模型D、厥脱症动物模型答案:ABD12、尿液是高渗的动物生活在( )。

A、淡水中B、海水中C、陆地上D、沙漠中答案:CD13、有冬眠现象的哺乳动物。

( )A、青蛙B、蟾蜍C、旱懒D、地鼠答案:CD14、狂犬病临床表现有()。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概念:实验动物、实验动物学、比较医学、3R原则①实验动物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鉴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②实验动物学(LAS)是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的饲养繁殖及育种、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实验动物的质量监测、野生动物的实验动物化及其开发应用以及动物实验技术的科学。

③比较医学是对不同种动物(包括实验动物和人)的基本生命现象以及健康和疾病状态进行类比研究的科学。

④3R原则:即动物实验的三大原则:替代原则、减少原则、优化原则替代(replacement)原则:是指要求在试验系统中尽可能用低等实验动物替代高等实验动物,用离体培养的细胞、组织、器官代替动物个体,用微生物替代动物,并能获得相同试验效果的科学方法。

有的试验可用非生命系统(包括物理、化学方法)替代生命系统进行实验。

减少(reduction)原则:是指如果某一研究方案中必须使用实验动物,同时又没有可行的替代方法,则应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把使用动物的数量降低到实现科研目的最小量,或用较少的动物获取更多的实验数据,或者综合利用动物。

优化(refinement)原则:是指通过改善动物设施、饲养管理和实验条件,精选实验动物。

技术路线和实验手段,优化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技术,熟练掌握动物实验技术,尽量减少实验过程对动物机体的损伤,减轻动物遭受的痛苦和应激反应,使动物实验得出科学的结果。

2.实验动物具有什么特点?①遗传限定②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得到控制③适宜环境和均衡营养保证其健康生长繁育④应用于科学研究。

3.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的区别是什么?广义的实验用动物是指一切用于实验的动物,包括野生动物、经济动物、警卫动物、观赏动物等,当然也包括实验动物。

现在“实验用动物”一词特指不符合上述实验动物的定义,即非标准化的实验动物。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1.概念:品种、品系、近交系、封闭群、杂交群①品种是种以下的非自然分类单位,是人们根据不同需要而对动物进行改良、选择、定向培育,具有某种特定外形和生物学特性的动物群体,其特性能较稳定地遗传。

实验动物学答案word精品

实验动物学答案word精品

2013年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同等学力研究生班实验动物学试题姓名 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_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 3.0分,共记15分)1、实验动物一一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实行控制,遗 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2 、近交系动物——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 可追溯到起源于第 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3 、SPF 动物一一指经严格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饲育在屏障系统或隔离系统中,经检测其体内外无质量标准规定的特定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存在,但可带有非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4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指生物医学研究中所建立的具有人类疾 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实验材料。

5 、实验动物福利一一所谓动物福利,就是让动物在健康、快乐的状态下生存。

动物福 利的标准包括动物无饥渴,无任何疾病,无异常行为,无心理紧张压抑和无痛苦等。

二、 判断是非(正确打",错误打X,每小题 2.0分,共记10分)(V) 1、近交系动物、免疫缺陷动物和悉生动物的培育成功为实验动物学独立于其他学科 奠定了基础。

(V) 2、所谓动物福利,就是让动物在健康、快乐的状态下生存。

(X ) 3、近交系动物适用于药物筛选。

(V) 4、裸小鼠可接受人类各种肿瘤细胞的植入,成为活的癌细胞“试管” 。

(V) 5、研究药品毒性反应时,环境温度不同,同一药品对同一实验动物的LD 50有较大差异。

三、 填空(每空1.0分,共15分)1、 实验动物应用的“ 3R'原则,“ 3R ”即 Replacement (代替)、 -Reduct ion (减少)、 禾口 Refin eme nt( 优化)。

2、 实验动物设施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分为开放系统 __________ 、 隔离系统 和屏障系统三种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研究生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标准化实验动物;近交系实验动物;远交系实验动物;悉生动物;
实验动物亚系分化;实验动物遗传概貌;实验动物微生物检测;实验动物遗传检测;免疫缺陷动物;裸小鼠;裸大鼠;XID 小鼠;Beige(bg)小鼠;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SCID 小鼠);转基因动物;嵌合体动物。

二、填空:
大、小鼠发情周期可分—,—,—,—4期。

实验动物中人兽共患病原有—,—,—,—。

实验动物选择交配类型包括 -- ,--,--,--。

选择实验动物的原则有—、—、—、—、—。

常见近交类型实验动物分别包括—、—;远交类型实验动物包括:—、—、—、—、—、—。

三、问答、论述:
1.简述实验动物选择的原则
2.简述小鼠的选择应用
3.你怎样看实验动物病原体携带的不良后果
4.实验动物依微生物、寄生虫学标准分哪几类?
5.简述医学研究对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寄生虫学要求
6.简述实验动物微生物及寄生虫学检测的目的
7.了解实验动物微生物检测方法及意义
8.阐明大鼠的一般生物学特性(表型)
9.简述大鼠性周期及阴道细胞学变化
10.阐明兔的一般生物学特性
11.Begle犬的一般特性是什么?
12.了解常见实验动物(小鼠,豚鼠,犬,猴)的生物学特性和应用
13.大、小鼠按遗传学分哪两大类型?各包括那些品系或品种?
14.简述医学研究对实验动物的遗传学要求
15.影响近交系和远交系保种的因素有那些?
16.实验动物遗传学检测的方法有那些?(包括质量形状及数量形状)
17.了解一些雌性哺乳实验动物的性周期可分哪三型
18.你认为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有那些优越性?
19.简述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意义
20.了解一些人类疾病的实验动物模型
21.了解一些特殊模式实验动物特性
22.了解实验动物生物安全操作。

23.阐述不同等级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ABSL)的防护要求
24.疾病模型制备中动物选择的比较医学基本原则包括哪几方面?
25.动物实验你准备好了么?
26.了解实验动物常见传染性疾病及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