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有机物的分类及命名 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 选修5 1.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 选修5 1.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案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知道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课标解读1.能按碳的骨架和官能团对有机物进行分类。

2.熟记常见官能团的名称和结构式,并能列举含不同官能团的代表物。

●教学地位对有机物正确进行分类是研究和预测有机物性质的基础,认识官能团是判断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前提。

官能团的名称和结构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从官能团入手学习各类有机物的性质是贯穿有机化学始终的线索。

●新课导入建议有机物化合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工农业生产及能源、材料和科学技术等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已发现或人工合成的3 000多万种物质中,大部分都是有机化合物。

那么,对于种类繁多的有机化合物该如何分类?●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1.看教材P4-5,填写【课前自主导学】栏目中的空白,并完成【思考交流】。

2.建议方式:同学之间讨论交流。

⇒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

⇒步骤2:对【思考交流】1、2进行提问,反馈学生预习效果。

⇒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

利用【问题导思】的设问作为主线。

⇓步骤7:通过【例2】和教材P4-5“按官能团分类”讲解研析,对【探究2】官能团、原子团、基、根的关系”中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

⇐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

可利用【问题导思】中的问题作为主线。

⇐步骤5: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中1题,验证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掌握情况。

⇐步骤4:教师通过【例1】和教材P4“按碳骨架分类”讲解研析,对【探究1】进行讲解。

⇓步骤8: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2】和【当堂双基达标】中2~5题。

⇒步骤9:指导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所学知识框架,然后对照【课堂小结】。

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知道有机物的常用分类方法。

2.认识常见有机物中的官能团,能辨别其名称和结构。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学案

第十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一、几个基本常识1.人类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的有机物是,是1828年由德国化学家加热无机物△NH4CNO溶液得到的。

反应方程式:NH4CNO CO(NH2)2那么无机物NH4CNO与有机物CO(NH2)2的关系是互为。

2.有机化合物是指(氧化物、碳酸盐、氰化物及金属碳化物除外)。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有机化合物按碳的骨架分类:⑴有机化合物可分为和。

⑵其中环状化合物又分为和。

⑶分子结构中含有环状但不是苯环,如:OH属于化合物;分子中只要含有苯环结构,如OH,就属于化合物。

2.烃类按是否含苯环分类:⑴烃可分为脂肪烃和芳香烃。

是芳香烃。

是脂肪烃。

⑵脂肪烃包括链状烃和脂环烃。

链状烃包括烃、烃、烃等;脂环烃包括烃如、环烯烃等。

3.有机化合物按官能团分类⑴官能团定义:。

⑵烃的衍生物:有机化合物。

⑶有机物的主要类别与官能团类别官能团结构及名称类别官能团结构及名称烷烃芳香烃烯烃炔烃卤代烃醇醚酚酮醛⑷几个易错点提醒:①烯烃、炔烃的官能团必须写出碳原子上的短线,分别为、,不能写成“C=C和C≡C”。

写汉字名称时必须写出“碳碳”二字,分别为“”、“”,不可简写为“双键”、“三键”。

②卤代烃中的官能团,必须指明具体的卤素原子,如CH3CH2Br官能团是“”,不能笼统回答“卤素原子”。

③书写官能团结构简式时,必须按规定方式写出,不能自行简化。

如乙烯的结构简式为“”,不能写成CH2CH2;醛基必须写成氢原子在中间“”,不能写成—COH。

④烷基(是/不是)官能团;苯基(是/不是)官能团。

一、有机物的物理性质规律1.沸点规律与常温状态:⑴同类有机物,随着碳原子数增多沸点。

⑵同类同分异构体之间,支链越多沸点。

⑶烷烃、烯烃、炔烃类中都是是气态,其余是液态、固态。

⑷卤代烃中呈气态,规律理解:“卤原子相对原子质量较小的氯且只有一个原子、碳原子数较少1~2个原子的化合物沸点低”,其余是液态、固态。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1.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名师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1.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名师教学设计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有机化合物结构复杂,种类繁多,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为了使每一种有机化合物有对应一个名称,所以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每一种有机化合物进行命名。

这是高中化学中唯一较系统地学习的有机物的命名方法,通过命名来区别不同物质,更重要的是利用命名来反映物质内部结构的特殊性和分子组成中的数量关系。

同时,还可以从有机物名称了解物质结构,从而可以初步推断物质的大致性质。

这一节的内容可以说是学生今后学习有机物知识的必要环节。

因此在学习系统命名法时,首先要使学生了解掌握命名法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二中已经了解过烷烃的命名,此前已经学习了有机物的分类、碳原子的结构特征以及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与书写,知道了有机物同分异构现象的原因。

对同分异构体的拼插,也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归纳方法,和对有机物的结构有了一定的辨别经验。

但学生总体而言,对烯烃和炔烃乃至是苯的同系物还比较陌生,因此在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地去探究烯烃和炔烃的系统命名的步骤和规则。

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让学生在训练中,不断地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烃类的系统命名方法。

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归纳能力的培养,有机物的命名是应用型知识,因此要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较多讨论、较多练习。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名引导者,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应该留给学生。

教学设计思路:课前预习,知识储备→提出问题,课堂讨论→知识应用,能力提升→意义建构,达成目标。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机物的常见命名方法,能运用系统命名法对简单的烷烃、烯烃、炔烃进行命名。

(2)能根据有机物的名称正确书写其结构。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景、创造问题交流讨论、分组合作,培养自学能力。

(2)通过类比和对比的学习方法,提炼出简单的烃类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独立思考习惯和团体合作精神,感受规律总结的过程,体会学习中成就感。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有机物的组成、分类、命名和研究方法》学案(新人教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有机物的组成、分类、命名和研究方法》学案(新人教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机物的组成、分类、命名和研究方法学案复习目标:1.掌握按官能团的不同对有机物进行分类,并能指出有机物的类别。

2.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

3.掌握烷烃的命名法规则及会命名简单的有机物。

4.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5.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

知识梳理一、认识有机化合物⒈有机化合物:通常称含C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但等除外。

2.烃:称为碳氢化合物。

烃的衍生物: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衍变成的有机物。

注意:⑴烃完全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但完全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的有机物不都是烃。

⑵烃的衍生物不一定都是由烃取代或加成得到的。

3.基:。

注意:⑴基不带电荷。

⑵基中必有未成对电子存在。

⑶基不稳定,不能单独存在。

比较:⑴Cl,—Cl,Cl2,Cl—⑵—OH,OH—⑶—NO2,NO2,NO2—必须掌握的烃基包括:甲基(—CH3)、亚甲基(—CH2—)、次甲基、乙基(—C2H5)、正丙基(—CH2CH2CH3)、异丙基(—CH(CH3)2)、乙烯基(—CH=CH2)、苯基(—)等4.官能团:原子或原子团。

注意: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要掌握有机物的性质,必须先弄清有机物分子中有哪几种官能团,各种官能团有哪些化学性质。

反之,有机物性质可以反映其可能存在的官能团。

必须掌握的官能团包括:碳碳双键(>C=C<)、碳碳叁键(—C≡C—)、卤基(—X)、羟基(—OH)、醛基(—CHO)、羧基(—COOH)、酯键(—COO—)、氨基(—NH2)、酰氨基(—CO—NH2)、肽键(—CO—NH—)、硝基(—NO2)、磺酸基(—SO3H)等。

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按碳的骨架分类分子组成通式饱和链烃(烷烃)链烃烯烃不饱和链烃二烯烃脂肪烃炔烃有机化合物环烃环烷烃芳香烃苯和苯的同系物其它芳烃2. 按官能团分类卤代烃C n H2n+1X(n≥1)烃醇C n H2n+2O(n≥1)的酚C n H2n-6O(n≥6)衍醛C n H2n O (n≥1)生羧酸C n H2n O2(n≥1)物酯C n H2n O2(n≥2)三、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1、有机化合物中C原子的成键特点:⑴每个C不但可与其它原子形成个共价键,而且C与C间也可成共价键;⑵C原子间不仅可以形成C-C,还可以形成与;⑶多个C原子间可以形成长短不一的C链,C链中带有支链;还可以结合成C环,且C链与C环也可结合;⑷原子种类、数目相同的分子,原子间有多种结合方式,可出现不同结构的分子,即存在同分异构体。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分类和命名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分类和命名学案

2019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自主导学案 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分类和命名第一课时 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分类和命名常考考点:1、官能团及其名称;2、命名;3、共线共面问题;4、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和结构式;5、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考点一: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结构简式分子式 官能团官能团名称C 7H 12O—OH 、羟基、碳碳双键C 8H 8O 3—CHO 、—OH 、醛基、酚羟基、醚键CCH COO 2NC 3HO 3N、—NO 2、硝基、羰基、碳碳叁键C 9H 8O 4 —COOH 、羧基、酯基C 8H 8Cl 2—Cl 氯原子考点二:有机物的命名结构简式命名 结构简式 命名2-甲基丁烷1,2,4-三甲基苯3-甲基-1-戊烯1,2-二溴乙烷CH 2CHC CH 2CH 32-甲基-1,3-丁二烯2-丁醇2-氯-2-甲基丙烷2,4,6-三硝基苯酚考点三:有机物的空间构型1.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双选) ( ) A.乙烷B.甲苯C.氟苯 D.乙烯2.已知CO为平面结构,则分子中最多有___16___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3. 1999年在一些国家的某些食品中“二恶英”含量严重超标,一时间掀起了席卷欧洲的“二恶英”恐慌症。

“二恶英”是二苯基-1,4-二氧六环及其衍生物的通称,其中一种毒性最大的结构是,关于这种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一种芳香族化合物B.该物质是一种卤代烃C.该物质是一种强烈致癌物D.该物质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处在同一平面上4. 有机物C CH2CHOH分子中至少有_____8_______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判断分子中共线、共面原子数的技巧(1)审题时要注意“可能”、“一定”、“最多”、“最少”、“所有原子”、“碳原子”等关键词和限制条件。

(2)熟记常见共线、共面的官能团①与三键直接相连的原子共直线,如②与双键和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共面,如(3)有机物分子中的单键,包括碳碳单键、碳氢单键、碳氧单键,均可绕键轴自由旋转。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选考 有机化学基础 1 第一单元 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教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选考 有机化学基础 1 第一单元 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教案

第一单元 认识有机化合物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如质谱、红外光谱、1H 核磁共振谱等)。

4.能正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5.能够正确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知识梳理]1.按碳骨架分类(1)有机化合物⎩⎪⎨⎪⎧链状化合物,如CH 3CH 2CH 3环状化合物⎩⎪⎨⎪⎧脂环化合物,如OH 芳香化合物,如OH(2)烃⎩⎪⎪⎨⎪⎪⎧链状烃⎩⎪⎨⎪⎧烷烃,如CH 3CH 3CH 2CHCH 3烯烃,如CH 2===CH 2炔烃,如CH≡CH脂环烃:分子中不含苯环,而含有其他环状结构的烃,如H 2CCH 2CH2芳香烃⎩⎪⎨⎪⎧苯苯的同系物,如CH 3稠环芳香烃,如2.按官能团分类(1)烃的衍生物: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的产物。

(2)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3)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类别 官能团 代表物名称、结构简式烷烃甲烷CH 4烯烃(碳碳双键)乙烯H 2C===CH 2炔烃—C≡C—(碳碳叁键) 乙炔HC≡CH 芳香烃苯卤代烃—X(卤素原子) 溴乙烷C2H5Br 醇—OH(羟基)乙醇C2H5OH 酚苯酚C6H5OH醚(醚键)乙醚CH3CH2OCH2CH3醛(醛基)乙醛CH3CHO酮(羰基)丙酮CH3COCH3羧酸(羧基)乙酸CH3COOH酯(酯基)乙酸乙酯CH3COOCH2CH3[自我检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具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类物质。

( )(2)含有羟基的有机物只有醇或酚。

( )(3)含有醛基的有机物一定属于醛类。

( )(4) 、—COOH的名称分别为苯、酸基。

( )(5)醛基的结构简式为“—COH”。

高三化学教案:有机物的分类及命名

高三化学教案:有机物的分类及命名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案(49)课题:有机物的分类及命名 主备人:王洋先 日期:考纲要求:1. 了解有机物的分类2. 了解各类有机物的主要官能团及其作用3. 掌握有机物命名法规则复习内容:一、 机物的分类1. 烃 的分类饱和链烃 烷烃 C n H 2n+2 脂肪烃(链烃)烯烃 C n H 2n 不饱和链烃 二烯烃 C n H 2n-2 炔烃 C n H 2n-2 烃环烷烃 C n H 2n环 烃 苯和苯的同系物 C n H 2n-6香 烃稠环芳烃单糖、二糖、多糖重要代表物的比较(+:能反应;—不能反应)二、有机物的命名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命名时总体可分为不含官能团和含有官能团的两大类.原则是“一长、二多、三近”.关键是掌握确定主链和编号的原则.命名时的注意点:(1)如果有两条以上相同碳原子数的碳链时,则要选择支链最多的一条为主链。

如:例1 下列有机物实际存在且命名正确的是( )A.2,2-二甲基丁烷 B.2-甲基-5-乙基-1-已烷C.3-甲基-2-丁烯 D.3,3-二甲基-2-戊烯 解: A正确. C -C -C -C|C|CB错误.①己烷属于烷烃,无官能团,不需标“1”②己烷主链上有6个C ,5位C 上不可能出现乙基,若有,则主链应有 7个C . C错误.主链正确的编号应是C -C =C -C .应命名为2-甲基-2-丁烯D错误. C -C =C -C -C3号C 已超过个四个价键. 小结1.处理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先按照所给名称写出对应结构简式或碳架,然后根据系统命名法的原则加以判别.2.常见的错误有:①主链选择不当 ②编号顺序不对 ③C 价键数不符 ④名称书写有误3.烷烃中,作为支链-CH 3不能出现有首位和末位C 上.作为支链-C 2H 5不能出现在正数或倒数第2位C 上. 作为支链-C 3H 7不能出现在正数3位C 上或以前.如: C -C -C -C -C C -C -C -C -C异丙基也未能作支链正丙基未作支链 名称:2-甲基-3-乙基戊烷 名称:3-乙基己烷由此可推得出:①分子中含有甲基作支链的最小烷烃是CH 3CHCH 3②分子中含有乙基作支链的最小烷烃是CH 3CH 2CHCH 2CH 3思考:烯烃的2号C 上能否出现-C 2H 5?若能最小的烯烃具有什么特征?提示: C =C -C -C C -C =C -C|C 4 3 2 1| C | C1 2 3 4 5| C |C|C| C | C -C4 5 6 3 2 1 3 4 52 1 | CH 3|C 2H 5| C | C | C|C3 2 11 2 3 4 45含有支链乙基乙基未作支链例2(2001年上海高考).请阅读下列短文:在含羰基的化合物中,羰基碳原子与两个烃基直接相连时,叫做酮。

高中化学 有机物的分类、结构与命名(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化学 有机物的分类、结构与命名(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A、CH ≡CH B、CH2=CH2
C、CH≡C—CH3 D、CH2=C(CH3)CH3
练习2、含一叁键的炔烃,氢化后的产物结构简式为此炔烃可能有的结构有A.1种B.2种C.3种D.4种
反思:
作业 184页演练冲关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分子中只有两种官能团,其中一种连接在苯环上
②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氯原子不直接连在苯环上
答案:6种,两种官能团是硝基和氯原子。
二、复习内容
1、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方法
练习1、某气态烃0.5mol能与1mol HCl氯化氢完全加成,加成产物分子上的氢原子又可被3mol Cl2取代,则气态烃可能是
2.以拼盘式选择题考查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有机物的系统命名,物理方法确定有机物的结构。
3.与综合题型相结合,渗透有机物分子式、结构式确定的相关计算。
思考:碳原子数小于等于6的烷基同分异构体数。
一、处理作业问题。
作业问题:百校联盟卷(5)第13题
1、不清楚(3)中的6元环指代谁。
2、(5)中信息读不全,两种官能团误以为是肽键和氯原子。
氯吡格雷(clopidogrel,1)是一种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根据原料的不同,该药物的合成路线通常有两条,其中以2一氯苯甲醛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3)若两分子C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产物,该产物分子中含有3个六元环,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符合条件C的同分异构体数目
河北省抚宁县第六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五教案:有机物的分类、结构与命名(第2课时)
高考要求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书写、有机物命名。
高考考题型
选择占一道,大题一道,最少21分。
重 点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有机物的分类及命名考纲要求:1.了解有机物的分类2.了解各类有机物的主要官能团及其作用3.掌握有机物命名法规则复习内容:一、机物的分类1.烃的分类饱和链烃烷烃 C n H2n+2脂肪烃(链烃) 烯烃 C n H2n不饱和链烃二烯烃 C n H2n-2炔烃 C n H2n-2烃环烷烃 C n H2n环烃苯和苯的同系物 C n H2n-6芳香烃稠环芳烃3. 糖类单糖、二糖、多糖重要代表物的比较(+:能反应;—不能反应)二、有机物的命名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命名时总体可分为不含官能团和含有官能团的两大类.原则是“一长、二多、三近”.关键是掌握确定主链和编号的原则.1.比较: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两类有机物例1 下列有机物实际存在且命名正确的是( )A.2,2-二甲基丁烷 B.2-甲基-5-乙基-1-已烷C.3-甲基-2-丁烯 D.3,3-二甲基-2-戊烯 解: A正确. C -C -C -CB错误.①己烷属于烷烃,无官能团,不需标“1”②己烷主链上有6个C ,5位C 上不可能出现乙基,若有,则主链应有 7个C . C错误.主链正确的编号应是C -C =C -C .应命名为2-甲基-2-丁烯D错误. C -C =C -C -C3号C 已超过个四个价键. 小结1.处理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先按照所给名称写出对应结构简式或碳架,然后根据系统命名法的原则加以判别.2.常见的错误有:①主链选择不当 ②编号顺序不对 ③C 价键数不符 ④名称书写有误|C| C|C 4 3 2 1| C| C1 2 3 4 53.烷烃中,作为支链-CH 3不能出现有首位和末位C 上.作为支链-C 2H 5不能出现在正数或倒数第2位C 上. 作为支链-C 3H 7不能出现在正数3位C 上或以前.如: C -C -C -C -C C -C -C -C -C异丙基也未能作支链正丙基未作支链 名称:2-甲基-3-乙基戊烷 名称:3-乙基己烷由此可推得出:①分子中含有甲基作支链的最小烷烃是CH 3CHCH 3②分子中含有乙基作支链的最小烷烃是CH 3CH 2CHCH 2CH 3思考:烯烃的2号C 上能否出现-C 2H 5?若能最小的烯烃具有什么特征?提示: C =C -C -C C -C =C -C含有支链乙基 乙基未作支链例2(20XX 年上海高考).请阅读下列短文:在含羰基的化合物中,羰基碳原子与两个烃基直接相连时,叫做酮。

当两个 烃基都是脂肪烃基时,叫脂肪酮,如甲基酮;都是芳香烃基时,叫芳香酮;如两个烃基是相互连接的闭合环状结构时,叫环酮,如环己酮 。

像醛一样,酮也是一类化学性质活泼的化合物,如羰基也能进行加成反应。

加成时试剂的带负电部分先进攻羰基中带正电的碳,而后试剂中带正电部分加到羰基带负电的氧上,这类加成反应叫亲核加成。

但酮羰基的活泼性比醛羰基稍差,不能被弱氧化剂氧化。

许多酮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优良溶剂,一些脂环酮还是名贵香料。

试回答:(1)写出甲基酮与氢氰酸(HCN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和银氨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多选扣分)(a )HCHO (b )HCOOH (c )(d )HCOOCH 3(3)有一种名贵香料一一一灵猫香酮是属于 (多选扣分)| C |C|C | C | C -C4 5 6 3 2 1 3 4 52 1 | CH 3|C 2H 5| C | C | C|C 3 2 11 2 3 4 4 5(a )脂肪酮 (b )脂环酮 (c )芳香酮(4)樟脑也是一种重要的酮,它不仅是一种家用杀虫剂,且是香料、塑料、医药工业重要原料,它的分子式为 。

解析:首先要理解“亲核加成”的特点,熟悉发生银镜反应的特征官能团;了解对各类酮的划分依据;最后可利用不饱和度的概念求算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1) HCN 分子中H 带部分正电荷,-CN 带部分负电荷,根据进攻方式,可以写出反应式:OHCH 3COR + HCN → CH 3C-RCN(2)C 应属于酮,不含醛基,而其它物质均含有醛基,故应选C (3)由题给信息可判断该物属于脂环酮,故选B(4)分子中含有10个C 原子,不饱和度=3,可求得H 原子数为16故它的分子式为C 10H 16O巩固练习一、选择1、下列各有机物的名称肯定错误的是( )A 、3-甲基-2-戊烯B 、3-甲基-2-丁烯C 、2,2—二甲基丙烷D 、2-甲基-3-丁烯2.与H 2完全加成后,不可能生成2、2、3-三甲基戊烷的烃是( ) A.HC ≡C -C -C -CH 3 B.(CH 3)3C -C -CH =CH 2C.CH 2=CHC(CH 3)2CH(CH 3)2 D.(CH 3)3CC(CH 3)3.某烯烃与H 2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烯烃的名称是( ) A.2,2-二甲基-3C.2,2-二甲基-14. A.C 3H 7Cl5.已知CH -CH -CH 2-(1)| CH 3 |CH 3 | CH 3 | CH 3||CH 2 ||CH(CH 3)|| CH -C =0|(2)(3)A.5 B6.按系统命名法(A.2,3-二甲基―2B.2,3,3-三甲基戊烷C.3,3,4-三甲基戊烷D.1,1,2,27A.3,3,4,4- 四甲基-1-C.2,3,4,-三甲基-1-8.下列物质①3,3-二甲基戊烷②正庚烷③3-甲基已烷④正戊烷的沸点由高至低的顺序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 ②①③④9.某烯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戊烷,烯烃的名称是(C)A.2.2-二甲基-3-戊烯B.2.2-二甲基-4-戊烯C.4.4-二甲基-2-戊烯D.2.2-二甲基-2-戊烯10.某高聚物的结构如下,[ CH2-C=CH―CH―CH2―CH2 ]n其单体名称为( )CH3 CH3A.2,4-二甲基―2―已烯B.2,4―二甲基―1,3―已二烯C.2―甲基―1,3―丁二烯和丙烯D.2―甲基―1,3―戊二烯和乙烯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羟基的化合物一定属于醇类B.代表醇类的官能团是与链烃基相连的羟基C.酚类和醇类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D.分子内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一定是酚类12.某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一个-C6H5,一个-C6H4,一个-CH2,一个-OH,该有机物属于酚类的结构有()A.5种 B.4种 C.3种 D.2种13、甲基带有的电荷数是()A、-3B、0C、+1D、+314、下列有机物经催化加氢后可得到3-甲基戊烷的是()A、异戊二烯B、3-甲基-2戊烯C、2-甲基-1-戊烯D、2-甲基-1,3-戊二烯15、戊烷的三种同分异构体中,不可能由烯烃通过加成反应而制得的是()A、正戊烷B、异戊烷C、新戊烷D、全不是16.为了减少大气污染,许多城市推广汽车使用清洁燃料。

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CNG),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LPG)。

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都是(A)碳水化合物(B)碳氢化合物(C)氢气(D)醇类C .D .二、填空19、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有机物: (1)CH 3-CH - C=CH-CH 3C 2H 5 C 2H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 3-CH-C(CH 3)3C 2H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支链上共含有3个C 原子,主链上含碳原子数少的烯烃的结构简式 .21.分子中含有50个电子的烷烃分子式为 ;常温常压下为液态,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最小的烷烃按习惯命名法名称为 , , , 其中沸点最低的是 ;支链含有乙基且分子中碳原子数最少的烷烃结构简 式为 ,名称为 .22.有A 、B 、C 三种烃,分子式都是C 5H 10,经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H 2反应,结果得到相同的生成物,这三种烃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3.某烃C m H n ,含氢10%,(质量分数)同温同压下,ag 乙烷或4agC m H n 蒸气都能充满在体积为150ml 的烧瓶中.另取1.2gC m H n 可以跟0.06gH 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有机物C m H P ,在FeX 3催化下,C m H n 中的一个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产生只有两种. (1)m 、n 、p 数值分别为m_____、n_____、p______(2)C m H n 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它能使________褪色,不能使_____褪色.(均指化学反应)24. 2000年。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暂停使用和销售含苯丙醇胺的药品制剂。

苯丙醇胺(英文缩写PPA )结构简式如下:其中Φ—代表苯基。

苯丙醇胺是一种一取代苯,取代基是(1)PPA 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的取代基中有两个官能团,名称是______基和______基(请填写汉字)。

(3)将Φ—、H 2N —、HO —在碳链上的位置作变换,可以写出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5种的结构简式是:CH CH CH 3NH 2CH CH 3NH 2Φ请写出另外4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要写出—OH 和—NH 2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异构体;写出多余4种的要扣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参考答案(一)、1.BD 2. AC 3.D 4. B 5. (1)A (2)A (3)D 6.B 7. BD 8.C 9.C 10. D 11.B 12.C13.B 14. AC 15.C 16.B 17.B 18.B (二)19.(1)4-甲基3-乙基-2-已烯 (2)2,2,3一三甲基戊烷20. CH 2=C -C -CH 3 CH 2=C -CH -CH 3(3)|CH 3 | CH 3 CHCH CH 3NH 2Φ CHCH CH 32OHΦCH CH 2CH 2NH 2OH ΦCH CH 2CH 2NH 2Φ CH 2CH CH 2OH 2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