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式与标点
学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让你的句子更有力量

学会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让你的句子更有力量标点符号在写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仅是起到分割句子的作用,更是表达句子意义和情感的重要元素。
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可以使句子更加有力量,表达更加清晰且具有感染力。
本文将指导你如何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让你的句子更有力量。
一、逗号(,)逗号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它用来分隔句子中的不同成分,使句子更易读,并给句子增添节奏感。
逗号也可以用来分隔并列的词语、短语或从句。
例如:1. 我今天早上吃早饭,刷牙,然后去上班。
2. 她是一个聪明,勤奋,有责任心的学生。
二、句号(.)句号用于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的结束。
在常见的句子结构中,句号出现在主句或独立句的最后。
例如:1. 天空晴朗,万物在和谐的氛围中生长。
2. 我们已经尽力了,我们无怨无悔。
三、问号(?)问号用于疑问句的结束,它表示向对方提问的意思。
例如:1. 你今晚要去参加晚会吗?2. 你知道怎么走到图书馆吗?四、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感叹心情或强调句子中的关键词。
它可以使句子的语气更强烈,更有感染力。
例如:1. 多么美丽的风景啊!2. 我真的太高兴了!五、引号("")引号用于引述别人的话或重要的文献资料。
在引号中的内容一般保持原文的句式和标点。
例如:1. 她对我说:“你要坚持自己的梦想。
”2. 文中提到:“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拥有爱和快乐。
”六、省略号(...)省略号用于表示信息的不完整,或者表示迟疑、停顿或悬而未决。
例如:1. 我等了好久,他还是没有回来……2. 他说了半天,最后只是说了个……七、破折号(-)破折号用于表示与前文相对立的内容,或者用于补充解释或说明。
例如:1. 她是一个乐观但又实际的人。
2. 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勇敢面对挑战。
八、冒号(:)冒号用于引出某些具体信息,或者表示解释、说明、列举、总结等。
例如:1. 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2. 我有一个梦想:成为一个杰出的音乐家。
标点与病句

方法二:层次分析法确定顿号、逗号、分号
例⑵ 美国的纽约、洛山矶、①日本的东京、②法国 的巴黎、③英国的伦敦、④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 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都有申办奥运会的实力。 例⑶ 季羡林先生的饮食十分简单:早餐一杯牛奶、 一块面包、一把炒花生米;①午餐和晚餐则多以素菜 为主。 在例⑵我们可以看出各国家之间应是并列关系,属 于并列词组作主语的现象,可是有的词组内部又有小 并列,如美国、中国,如果一味用逗号,则层次不明, 这样就必须把①②③④处的顿号改为逗号,这样就清 晰多了。 例⑶中的①处用了分号,可是,全句连一个逗号都没 有,怎么会有分号的出现呢?一定是用错了,分号属 于越权了呀,所以要将此处的分号改为逗号。
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4)句式是否杂糅(句式杂糅) 例:有没有(删去)健康的身体,是否 (删去)做好工作的前提。 (5)前后文意是否矛盾(前后矛盾) 例:一朵朵五彩缤纷(删去)白(或删 去)云飘浮在高空。
(6)语意是否重复(语意重复)
例: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删去其中一
个)情,以后再告诉你。 (7)是否产生歧义(歧义) 例;小王见到小李,他告诉他,他(改 为“自己”)在厂里评上了生产标兵。 (8)用词是否得当(用词不当) 例:大家都说他的批评又正确又尖刻 (改为“尖锐”)
方法三:成分分析法确定逗号、顿号
例⑷ 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为了民族 的利益,两岸应尽快携起手来。 本句中的“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在句中做谓语, 所以,它们之间不能用顿号,应用逗号。 例⑸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新世纪头20 年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 业化路子。 “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 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句中做定 语,它们之间必须用顿号,用逗号则割裂了他们与 中心词的限制关系了。 例⑹ 老李的包子做得好,馅大、皮薄、味香。 “馅大、皮薄、味香”在句中做补语,做补语的并 列词组之间应该用逗号。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标点符号和修辞手法

示例2:今天一个以“地球·人口·资源·环境”为题的大型宣传活动在此间举 行。
示例3:《我的老师》写于1956年9月,是作者应《教师报》之约而写的。 示例4:“我的老师”这类题目,同学们也许都写过。
(3)破折号前后的标点用法 破折号之前通常不用点号;但根据句子结构和行文需要,有时也可 分别使用句内点号或句末点号。破折号之后通常不会紧跟着使用其他点 号;但当破折号表示语音的停顿或延长时,根据语气表达的需要,其后 可紧接问号或叹号。 示例1:小妹说:“我现在工作得挺好,老扳对我不错,工资也挺 高。——我能抽支烟吗?”(表示话题的转折) 示例2:我不是自然主义者,我主张文学高于现实,能够稍稍居高 临下地去看现实,因为文学的任务不仅在于反应现实。光描写现存的事 物还不够,还必须记住我们所希望的和可能产生的事物。必须使现象典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一、解读高考
• 1.考纲考情 • 仿用句式主要是针对提供的新语境进行句式仿造,进行创造性发挥。修辞 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判断、评价及其运用能力。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 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 常考题型:多以主观题的情势出现。仿写句式大都环绕比喻、对偶、排比 等修辞命题,提供被仿写的句子,要求按规定仿写。修辞要求在语言表达中 恰当地使用某种或某几种修辞手法。
句号用法补充规则 图或表的短语式说明文字,中间可用逗号,但末尾不用句号。即使有时说 明文字较长,前面的语段已出现句号,最后结尾处仍不用句号。 • 示例1:行进中的学生方队 • 示例2:经过治理,本市市容市貌焕然一新。这是某区街道一景
四、叹号 叹号表示一句感情强烈的话结束以后的停顿。 (1)有时语气较强的祈使句、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 (2)主谓倒装的句子,叹号放在句末。 (3)同问号一样,局部引用的语言单位,如果其后有叹号,则可保留 叹号。 (4)叹号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
选择疑问句的标点问题

选择疑问句的标点问题一、句子中间的停顿符号选择疑问句是疑问句的一种,它“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句末用问号。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3页)但是,“标点是书面上的,它的使用同语句的结构和意思有密切的关系。
……语句中有的地方可以用这一种标点,也可以改用另一种标点。
”(同上,204页)因而,选择疑问句中,如果要强调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每项之后则可以用问号。
例如:(1)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庄子·齐物论》)(2)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同上)(3)夫子有乎?其无有乎?(《庄子·知北游》)(4)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韩愈《答李诩书》)(5)汝其知也耶?其不知也耶?(韩愈《祭十二郎文》)(6)呜呼!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真耶?(同上)(7)你想去打网球?游水?还是远足?(8)作为将军,我们必须把这些问题想清楚:站在士兵的前头领导他们?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批评他们?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另外,如果各选项较短且中间无停顿,则可以不用标点。
例如:(9)你是走还是不走呢?二、句子末尾的停顿符号作为疑问句,选择疑问句句末理所当然要用问号。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秋季试用修订版的初中语文教材第四册《马说》中的一处选择疑问句句末标点就有问题: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正确的标点应是:(10)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天下真的是没有千里马呢?还是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只有这样标点才与该文“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主旨相吻合。
(参杨云飞《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标点一则》,载《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4期,68页)三、选择疑问句的“选择问”与连续发问的“连续问”的问题首先看两个例子:(11)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
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04年天津高考试题)(12)“宝马假彩票案”给国家声誉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汉语标点符号用法[1]
![汉语标点符号用法[1]](https://img.taocdn.com/s3/m/077da91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a.png)
汉语标点符号用法[1]标点符号的用法逗号的用法一、用于需要分隔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不用逗号。
但主语和谓语如果比较长,需要加逗号以表示说话时中间有停顿,也便于阅读时分清句法结构。
句子不论长短,在主语需要强调时,其后加逗号同谓语分隔。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二、用于带语气词的主语之后主语后边如果带有“啊”“呢”“呐”“么”“嘛”“吧”等语气词,说话时有停顿,用逗号表示。
如祖国的海洋啊,多少人为你歌唱,多少人为你奔忙三、用于需要与动词分隔的长宾语之前动词和宾语的联系比较紧密,中间一般不必加逗号。
有一类提示性动词(如:表示、指出、声明、反映、报道、认为、觉得、相信、发现、看到、听说、知道、建议),宾语往往较长,在动词和宾语之间有停顿时加逗号表示。
如有的考古工作者认为,南方古猿是生存在第三纪之末与第四纪之初。
四、用于前置的谓语之后。
五、用于句首状语之后常见的句首状语有时间地点状语(当……时、在……前、在……上),评论性状语(当然、果然、真的、可见、据说、严格地说、一般说来),关联性状语(其次、那么、相反、此外、总之)等后面加逗号有助于分出主语。
如果然,雨过天又青。
六、用于后置的状语之前状语通常置于中心语之前,置于中心语之后是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有强调的意思,其前面加逗号。
如……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七、用于后置定语之前如海面劈面立起一片从来没有见过的山峦,黑苍苍的八用于补充解释性的后置同位语之前如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分隔重复的词语或说法九、某个词语或说法为了表示强调而接着加以重复,用逗号分隔,有时为了解释说明,对重复词语的内容略加扩展如我是看得很清楚,很清楚的呀还有苹果,那驰名中外的红香蕉苹果,也是那么红,那么鲜艳,那么逗人喜爱。
十、用于后置的外国人名之前许多外国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在辞书条目或人名索引中把外国人的姓作为中心词置于名字之前,后置的名字前加逗号十一、用于某些序次语之后“第一、第二”和“其一、其二”等序次语后面有停顿时用逗号表示十二、用于说话时有停顿的关联词语之后“但是、可是、然而、不过、结果、因此、后来、否则、不然、那么”之类关联词语如果在结构上有独立性,说时有停顿,其后可以加逗号。
高中标点符号基本用法我用句式

引用的两种方式
1、毛泽东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引号内的内 容必须忠实于原文)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 的行动写照。 3、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其理的一个 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间接引用:引文已成为说话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 分,分两种情况。(1)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 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2)引文结束时刚好需
“我……打听到……新……新消息了。”他喘着粗气,断 断续续的说。
3、省略号前面若意思表达完整,则句末加上 点号;不是完整的句子,则不加点号。 4、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标点。
“喂!你在哪里呀?……啊,北京啊,有事吗?……好!没问题!”
原题重做
6B\8B\15D
破折号 1、注释或补充说明,多单用。单用时,
问号是句末点号,命题者常在这一点上设置 误点。比如: 1、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 长严肃的说。 2、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 主意。 3、(2004年全国卷)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 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 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怎么办?
,
, ? 。
,
原题重做
(辽宁卷)以“我国近代考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为 开头,把下面语段中加横线部分重组成一个语意连贯的 长句。不得改变原意,可增删少量词语,但句中不能使 用标点符号。(4分)
古文化的辽西区,(以西辽河和大凌河流域为主), (波及到京津唐地区)。这一地区是(探索燕山南北地 区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也是我国近代考古开 始较早的地区之一。1921年就有考古工作者对锦西沙锅 屯遗址进行发掘,1930年又有人对西辽河流域的史前文 化作过调查…… 我国近代考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是以西辽河和大凌
语文各种句型

语文各种句型一、基本句型句子依据用途或语气分类,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说明一件事情,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叫陈述句。
提出一个问题,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叫疑问句。
要求或者希望中国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表示祈使语气的句子,叫祈使句。
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叫感叹句。
二、句式变换1、陈述句与被(把)字句的改写:把陈述句改成被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接受动作的词调到句首,另上“被”就成了被字句。
将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移到表示动作的词前面,加上“把”即成把字句。
在变换句式时必须保持原句的意思。
2、陈述句与反问句的改写:陈述句指说明意见、叙述事实的句子。
反问句是指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
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需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
同样,也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首先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
为了加强语气,一般拉圾箱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3、肯定名改写成否定句: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例如,“人人都都遵守课堂纪律。
”可以改写成“没有一个人不奠定课堂纪律。
”改写后句子的肯定语气要比原来的句子更强。
改写时要注意:双重否定是表示进一步的肯定,所以必须用上两个表示否定的词,也就是“否定+否定=肯定”。
如果只用一个否定的词,句子意思就完全相反了。
4、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改写:我们在写话或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
例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
”这是直接叙述的句子。
如果要改成转述的句子,就可以改成“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
”改写时应注意三点:一是改换人称,将对话中表示“谁”的人称代词改成“他”或“他们”是必动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双引号去掉是适当地调整词语,使句子通顺。
病句和标点符号知识点

病句和标点符号知识点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1)用词不当①感情色彩不当。
如: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②关联词用错。
如: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
(“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
)(2)搭配不当①主谓搭配不当。
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②动宾搭配不当。
如: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为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3主宾搭配不当。
如: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劳动”与“一天”搭配不当,应删去“的劳动”。
)④修辞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如: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应改为“很多”。
)(3)成分残缺① 缺主语。
如: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使”字,使“我”丧失了主语作用,所以,应删去。
)②缺宾语。
如: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这个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词。
应加上“的情景”。
)(4) 语序不当① 逻辑语序不当。
如: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
(“通过”与“研究”顺序颠倒。
应是先“研究”后“通过”。
)②关联词语序不当。
如:A: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B: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两个分句是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
如例A,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我”,“不但”应在主语“我”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折号及其作用
1、表示解释说明 如: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玛拉雅山 2、表示话题转变 如:“老板对我不错,工资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 3、表示说话中断 如:“他——牺牲了。” 4、表示语音延长 如:“喂——小王——”后面传来叫喊声。 5、表示引出下文 如:眼前又浮现出十年前的情景—— 6、表示总结上文 如:——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7、标明副标题作者等 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分号的使用与辨析
分号:表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长。 一般复句用逗号,用逗号不能清楚表达并列分句关系的 用分号。 如: 1、他的神色,还是那么安详;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对,分号与句号,分号与分号之间,至少有一个逗号) 2、我国公民,不管种族、性别、财产,都有选举权和被 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除外。 (对,某些转折复句“但”前可以用分号) 3、微笑是笑之国度里的国王;微笑是笑之花海中的牡丹。 ( 对,为表示强调,分句之间可以没有逗号,是特殊 用法)
冒号的使用与辨析
冒号:用在提示语的后面或者前面,表示提示下文或总 结上文。 例如:
1、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经常作业到深夜, 这些情况全国很多学校都存在。 (错,冒号管到句末) 2、老师说:他身体不好,不能来给大家上课了。 (错,转述不用冒号) 3、“我今天身体不好,”老师说:“提早下课吧。” (错,说话人放中间或最后不用冒号) 4、优秀影片:《大海》、《风暴》等,将在全国上映。 (错,没有较大停顿不用冒号)
句式与标点四大句式肯定句Fra bibliotek1、陈述句
否定句 一般疑问句 2、疑问句 反义疑问句(反问句) 无疑而问句(设问句)
3、感叹句 感叹句是表示喜怒哀乐等强烈感情的句
子。感叹句句末通常用感叹号。
4、祈使句 表示请求、命令、建议等等。句子中
通常不用主语,句末用感叹号或者句号。
练习:判断句式
1、怎样才能成功?努力奋进,不怕困难。 (疑问句) (祈使句) 2、请不要抽烟! (感叹句) 3、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陈述句) 4、你不是小红。 (疑问句) 5、你怎么了? 6、你怎么会不知道? (疑问句) 7、学习音乐是很快乐的事情。 (陈述句)
标点
, 。 ? !
……
——
“” 《》 、
;
:
省略号及其作用
1、引文的省略 如:文中“我是学生……很好。”介绍了小明的现 状 2、列举的省略 如:我从前没有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 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3、话没说完 如:“我这个知识分子身上还有着不少碱性……” 4、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如:“哦……叶尔德林,帮我穿上大衣……起风 了……挺冷……”
李明说:“这个问题,让我好好想想。” “这个问题,”李明说,“让我好好想想。” “这个问题,让我好好想想。”李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