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逻辑联结词
1.3-1.4 简单逻辑联结词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3---1.4 简单逻辑联结词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一、简单逻辑联结词(一)逻辑连接词:命题中的“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
(二)复合命题的构成简单命题:不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叫做简单命题。
复合命题:由简单命题再加上一些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复合命题。
1、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 和q 命题联结起来,得到复合命题“p 且.q ”记作:p ∧.q 。
2、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 和q 命题联结起来,得到复合命题“p 或.q ”记作:p ∨.q 。
3、对于命题的p 的结论进行否定......,得到复合命题“非.p ”记作:┐.p 。
注意:(1)结合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来理解逻辑联结词“且”、“或”、“非”。
(2)命题的否定是直接对命题的结论进行否定...............,而否命题则是对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否定,即命题“若p 则q ”的否定为“若p ,则┐q ”,而否命题为“若┐p 则┐q ”。
(3)命题的否定的真假与原命题的真假总是相对的;而否命题的真假与原命题没有联系。
(三)复合命题的真假判定例1:已知命题p:对任意x∈R,总有︱x︱≥0;q:x=1是方程x+2=0的根。
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p∧(┐q) B:(┐p)∧q C:(┐p)∧(┐q) D:p∧q【解析】选A.命题p为真命题,命题q为假命题,所以命题q为真命题,所以p∧(q)为真命题,(p)∧q为假命题,(p)∧(q)为假命题,p∧q为假命题.例2:p:点P在直线y=2x-3上;q:点P在曲线y=-x2上,则使“p∧q”为真命题的一个点P(x,y)是()A:(0,-3) B:(1,2) C:(1,-1) D:(-1,1)【解析】C例3:对于命题p和q,若p∧q为真命题,则下列四个命题:①p∨q是真命题;②p∨(┐q)是假命题;③(┐p)∧(┐q)是假命题;④(┐p)∨q是假命题。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解析 (1)全称命题的否定为特称命题,
∴命题的否定是:∃n0∈N*,f(n0)∉N*或f(n0)>n0. 1 (2)对于 p:当 x=-1 时,x+x =-2,∴p 为假命题.取 x0∈(0,1),
解析 (1)错误.命题p∨q中,p,q有一真则真.
(2)错误.p∧q是真命题,则p,q都是真命题. (3)错误.命题“长方形的对角线相等”是全称命题. 答案 (1)× (2)× (3)× (4)√
2.(选修2-1P27A组T3改编)命题p:∃x0∈R,x0>1的否定是( A.綈p:∀x∈R,x≤1 C.綈p:∀x∈R,x<1 B.綈p:∃x∈R,x≤1 D.綈p:∃x∈R,x<1
p(x0)成立.
【训练 2】 命题 p:存在
π x∈0, ,使 2
sin x+cos x> 2;命题 q:“∃x0∈(0,
+∞),ln x0=x0-1”的否定是“∀x∈(0,+∞),ln x≠x-1”,则四个命题: (綈 p)∨(綈 q),p∧q,(綈 p)∧q,p∨(綈 q)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1
1 (2)当 x∈[0,3]时,f(x)min=f(0)=0,当 x∈[1,2]时,g(x)min=g(2)= -m,由 f(x)min 4 1 1 ≥g(x)min,得 0≥4-m,所以 m≥4.
答案 (1)C
1 (2)4,+∞
规律方法 1.由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真假求参数的方法步骤:
知识讲解_简单的逻辑联结词_基础

1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学习目标】1.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2. 会用逻辑联结词“或”、“且”、“非”联结两个命题或改写某些数学命题,并判断命题的真假.【要点梳理】要点一、逻辑联结词“且”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且”把命题p 和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读作:“p 且q ”。
规定:当p ,q 两命题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 q ∧是假命题; 当p ,q 两命题都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
要点诠释:p q ∧的真假判定的理解:(1)与物理中的电路类比我们可以从串联电路理解联结词“且”的含义。
若开关p ,q 的闭合与断开分别对应命题p ,q 的真与假,则整个电路的接通与断开分别对应命题p ∧q 的真与假。
(2)与集合中的交集类比交集{|}A B x x A x B =∈∈I 且中的“且”与逻辑联结词的“且”含义一样,理解时可参考交集的概念。
要点二、逻辑联结词“或”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或”把命题p 和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读作:“p 或q ”。
规定:当p ,q 两命题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 当p ,q 两命题都是假命题时,p q ∨是假命题。
要点诠释:p q ∨的真假判定的理解:(1)与物理中的电路类比我们可以从并联电路理解联结词“或”的含义。
若开关p ,q 的闭合与断开对应命题的真与假,则整个电路的接通与断开分别对应命题的p ∨q 的真与假。
(2)与集合中的并集类比并集{|}A B x x A x B =∈∈U 或中的“或”与逻辑联结词的“或”含义一样,理解时可参考并集的概念。
(3)“或”有三层含义,以“p 或q ”为例: ①p 成立且q 不成立; ②p 不成立但q 成立; ③p 成立且q 也成立。
要点三、逻辑联结词“非”一般地,对一个命题p 全盘否定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读作:“非p 或p 的否定”。
考点03 逻辑联结词及数学归纳法(解析版)

考点48 逻辑联结词及数学归纳法一.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命题中的且、或、非叫做逻辑联结词. (2)命题p 且q 、p 或q 、非p 的真假判断二.量词2.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1)全称量词:“所有”、“任意”、“每一个”等表示全体的量词在逻辑中称为全称量词,用符号“∀”表示. (2)存在量词:“有一个”、“有些”、“存在一个”等表示部分的量词在逻辑中称为存在量词,用符号“∃”表示.3.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及含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三.数学归纳法1.由一系列有限的特殊现象得出一般性的结论的推理方法,通常叫做归纳法.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时,其步骤如下: (1)归纳奠基:证明取第一个自然数n 0时命题成立;(2)归纳递推:假设n =k (k ∈N *,k ≥n 0)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 =k +1时,命题成立; (3)由(1)(2)得出结论.知识理解考向一 命题的否定【例1】(2021·四川成都市·高三二模(理))命题“0x ∀>,210x x ++>”的否定为( )A .00x ∃≤,20010x x ++≤ B .0x ∀≤,210x x ++≤ C .00x ∃>,20010x x ++≤D .0x ∀>,210x x ++≤【答案】C【解析】因为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所以,命题“0x ∀>,210x x ++>”的否定是:00x ∃>,20010x x ++≤.故选:C .【举一反三】1.(2021·全国高三月考(理))命题“0x R ∃∈,002ln 0x x +≤”的否定是( ) A .x R ∀∈,2ln 0x x+≥ B .x R ∀∈,2ln 0x x+> C .0x R ∃∈,002ln 0x x +≥ D .0002,0x R lnx x ∃∈+> 【答案】B【解析】命题“0x R ∃∈,002ln 0x x +≤”为特称命题,该命题的否定为“x R ∀∈,2ln 0x x+>”. 故选:B.2.(2021·湖南岳阳市)命题“()1,x ∀∈+∞,21x e x ≥+”的否定是( ) A .()1,x ∃∈+∞,21x e x ≥+ B .()1,x ∀∈+∞,21x e x <+ C .()1,x ∃∈+∞,21x e x <+ D .()1,x ∀∈+∞,21x e x ≥+【答案】C【解析】命题“()1,x ∀∈+∞,21x e x ≥+”为全称命题,该命题的否定为“()1,x ∃∈+∞,21x e x <+”. 故选:C.考向分析3.(2021·泰州市第二中学)巳知命题p :0x ∃>,10x e x --≤,则命题p 的否定为( ) A .0x ∀≤,10x e x --> B .0x ∀>,10x e x --> C .0x ∃>,10x e x --≥ D .0x ∃≤,10x e x -->【答案】B【解析】命题p :0x ∃>,10x e x --≤,则命题p 的否定为0x ∀>,10x e x -->. 故选:B考向二 逻辑连接词求参数【例2】(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若命题“200[1,2],2x x a ∃∈--+”是假命题,则实数a 的范围是( ) A .2a > B .2a C .2a >- D .2a -【答案】A【解析】若命题“200[1,2],2x x a ∃∈--+”是假命题,则命题“2[1,2],2x x a ∀∈--+<”是真命题, 当0x =时,()2max22x -+=,所以2a >.故选:A. 【举一反三】1.(2021·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理))已知命题():1,3p x ∃∈-,220x a --≤.若p 为假命题,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2-∞- B .(),1-∞-C .(),7-∞D .(),0-∞【答案】A 【解析】p 为假命题,∴():1,3p x ⌝∀∈-,220x a -->为真命题,故22a x <-恒成立,22y x =-在()1,3x ∈-的最小值为2-,∴2a <-. 故选:A.2.(2020·北京人大附中高三月考)若命题“x R ∃∈,使得2210ax x ++<成立”为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0,+∞)C .(-∞,1)D .(-∞,0]【答案】A 【解析】命题“x R ∃∈,使得2210ax x ++<成立”为假命题, 则它的否定命题: “x R ∀∈,2210ax x ++≥”为真命题所以0440a a >⎧⎨∆=-≤⎩ 解得1a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 故选:A.3.(2020·江西高三期中(文))存在[1,1]x ∈-,使得230x mx m +-≥,则m 的最大值为( ) A .1 B .14C .12D .-1【答案】C【解析】由不等式230x mx m +-≥,可化为23x m x≤-,设()[]2,1,13x f x x x=∈--,则()()()2226(6)33x x x x f x x x ---'==--,当[1,0)x ∈-时,()0f x '<,()f x 单调递减; 当(0,1]x ∈时,()0f x '>,()f x 单调递增,又由()11(1),142f f -==,所以函数()f x 的最大值为()112f =, 要使得存在[1,1]x ∈-,使得230x mx m +-≥,则12m ≤,则m 的最大值为12. 故选:C.考向三 数学归纳法【例3-1】(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理))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1+12+13+…+121n -<n (n ∴N *,n ≥2)”时,由n =k (k ≥2)时不等式成立,推证n =k +1时,左边应增加的项数是( ) A .2k -1 B .2k -1 C .2k D .2k +1【答案】C【解析】n k =时,左边=1111 (2321)k ++++-,而n =k +1时,左边=11111111 (232122121)k k k k +++++++++-+-,增加了1111 (22121)k k k +++++-,共(2k +1-1)-(2k -1)=2k 项, 故选:C.【例3-2】.(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设等比数列{}n a 满足113,34n n a a a n +==-. (1)计算23,a a ,猜想{}n a 的通项公式并加以证明; (2)求数列{}2nn a 的前n 项和n S .【答案】(1)25a =,37a =,21n a n =+,证明见解析;(2)1(21)22n n S n +=-+. 【解析】(1)由题意,等比数列{}n a 满足113,34n n a a a n +==-, 可得21345a a =-= ,323427a a =-⨯=,,猜想{}n a 的通项公式为21n a n =+,证明如下:(数学归纳法)当1,2,3n =时,显然成立; ∴ 假设n k =时,即21k a k =+成立;其中*(N )k ∈, 由134k k a a k +=-3(21)4k k =+-2(1)1k =++ ∴故假设成立,综上(1)(2),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1n a n =+*()n N ∈.(2)令2(21)2n nn n b a n ==+,则前项和1212...3252...(21)2n n n S b b b n =+++=⨯+⨯+++ ∴由∴两边同乘以2得:23123252...(21)2(21)2n n n S n n +=⨯+⨯++-++ ∴由∴-∴的322112(12)3222...2(21)26(21)212n n n n n S n n -++--=⨯+⨯++-+=+-+-, 化简得1(21)22n n S n +=-+. 【举一反三】1.(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理))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123(21)(1)(21)n n n +++++=++时,从n k=到1n k =+等式左边需增添的项是( ) A .22k + B .[]2(1)1k ++ C .[(22)(23)]k k +++ D .[][](1)12(1)1k k ++++ 【答案】C【解析】当n k =时,左边123(21)k =+++++,共21k +个连续自然数相加,当1n k =+时,左边123(21)(22)(23)k k k =+++++++++,所以从n k =到1n k =+,等式左边需增添的项是[(22)(23)]k k +++. 故选:C.2.(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设集合T n ={1,2,3,…,n }(其中n ≥3,n ∴N *),将T n 的所有3元子集(含有3个元素的子集)中的最小元素的和记为S n . (1)求S 3,S 4,S 5的值; (2)试求S n 的表达式.【答案】(1)S 3=1,S 4=5,S 5=15;(2)41n C + .【解析】(1)当n =3时,T 3={1,2,3},3元子集有:{1,2,3},∴S 3=1;当n =4时,T 4={1,2,3,4},3元子集有:{1,2,3},{1,2,4},{1,3,4},{2,3,4},∴S 4=1×3+2=5;当n =5时,T 5={1,2,3,4,5},3元子集有:{1,2,3},{1,2,4},{1,2,5},{1,3,4},{1,3,5},{1,4,5},{2,3,4},{2,3,5},{2,4,5},{3,4,5},222543212315S C C C ∴=⨯+⨯+⨯=.(2)由S 3=1,S 4=5,S 5=15,S 6=35…归纳猜想出41n n S C +=(n ≥3).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猜想:∴当n =3时,S 3=1=44C ,结论成立;∴假设n =k (k ≥3,k ∴N *)时,结论成立,即S k =41k C +,则当n =k +1时,T k +1={1,2,3,4,…,k ,k +1},()()1111111232123...21k k k k k S S C C C k C k C +---⎡⎤=+++++-+-⎣⎦()()()(){}411111122112...21k k k C k C k C k k C k k C +--=+-+-++--+--⎡⎤⎡⎤⎣⎦⎣⎦ ()(){}4111111111211231...23...1k k k C k C C C C C C k C +--⎡⎤=++++-++++-⎣⎦ ()422311k k k k C kC kC C ++⎡⎤=+--⎣⎦ ()4341111k k k C C C ++++=+=∴当n =k +1时,结论成立. 综上:由∴∴可得()413n n S C n +=≥.1.(2021·涡阳县育萃高级中学)已知命题:p x R ∀∈,2104x x -+,则p ⌝( ) A .21,04x x x ∃∈-+R B .21,04x x x ∃∈-+>R C .21,04x x x ∀∈-+>R D .21,04x x x ∀∈-+<R 【答案】B【解析】命题p 为全称命题,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为特称命题,可得:p ⌝: 21,04x x x ∃∈-+>R 故选:B2.(2021·漠河市高级中学高三月考(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p q ∨为真命题,则p q ∧为真命题B .命题“若cos cos x y ≠,则x y ≠”的否命题是“若cos cos x y =,则x y ≠”C .“0x <”是“20x x ->”的充要条件强化练习D .若p :x ∀∈R ,2320x x --<,则p ⌝:0x ∃∈R ,200320x x --.【答案】D【解析】对于A 选项,若p q ∨为真命题,可能p 真q 假,则p q ∧为假,故A 选项错误.对于B 选项,命题“若cos cos x y ≠,则x y ≠”的否命题是“若cos cos x y =,则x y =”,故B 选项错误. 对于C 选项,当2x =时,20x x ->,所以“0x <”不是“20x x ->”的充要条件,C 选项错误. 根据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的知识可知,D 选项正确. 故选:D3.(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列关于命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对于命题P :x R ∃∈,使得210x x ++<,则:P x R ⌝∀∈,均有210x x ++≥ ∴“1x =”是“2320x 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命题“若2320x x -+=,则1x =”的逆否命题是“若1x ≠,则2320x x -+≠” ∴若p q ∧为假命题,则p 、q 均为假命题 A .∴∴∴ B .∴∴∴ C .∴∴∴∴ D .∴∴【答案】A【解析】∴对于命题:p x R ∃∈,使得210x x ++<,则:p x R ⌝∀∈均有210x x ++,故∴正确;∴由“1x =”可推得“2320x x -+=”,反之由“2320x x -+=”可能推出2x =,则“1x =”是“2320x 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正确;∴命题“若2320x x -+=,则1x =”的逆否命题是“若1x ≠,则2320x x -+≠”,故∴正确; ∴若p q ∧为假命题,则p ,q 至少有一个为假命题,故∴错误. 则正确的命题的有∴∴∴. 故选:A4.(2021·河南高三其他模拟(文))命题:p “0,2sin 0x x x ∀≥-≥”的否定为( )A .0,2sin 0x x x ∀≥-<B .0,2sin 0x x x ∀<-<C .0000,2sin 0xx x ∃≥-< D .0000,2sin 0xx x ∃<-<【答案】C【解析】命题:p “0,2sin 0xx x ∀≥-≥”是全称命题,又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故“0x ∀≥,2sin 0x x -≥”的否定是“0000,2sin 0xx x ∃≥-<”.故选:C.5.(2021·山东菏泽市·高三一模)命题“2,0∈≥∀x R x ”的否定是( )A .2,0x R x ∃∈≥B .2,0x R x ∀∈<C .2,0x R x ∃∈<D .2,0x R x ∃∈≤【答案】C【解析】因为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所以命题:x R ∀∈,20x ≥的否定是:x R ∃∈,20x <.故选:C6.(2021·四川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月考(理))设命题:0p x ∀≤x =-,则p ⌝为( ) A .0x ∀≤x ≠- B .00x ∃≤0x =- C .0x ∀>x =- D .00x ∃≤0x ≠-【答案】D【解析】命题p 为全称命题,该命题的否定为0:0p x ⌝∃≤0x ≠-. 故选:D.7.(2020·湖北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期中)“0m >”是“x R ∃∈,2(1)2(1)30m x m x -+-+≤是假命题”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由题意,命题“x R ∃∈,2(1)2(1)30m x m x -+-+≤是假命题” 可得命题“x R ∀∈,2(1)2(1)30m x m x -+-+>是真命题” 当10m -=时,即1m =时,不等式30>恒成立;当10m -≠时,即1m ≠时,则满足()()210214130m m m ->⎧⎪⎨⎡⎤---⨯<⎪⎣⎦⎩,解得14m <<,综上可得,实数14m ≤<,即命题“x R ∃∈,2(1)2(1)30m x m x -+-+≤是假命题”时,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1,4),又由“0m >”是“14m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0m >”是“x R ∃∈,2(1)2(1)30m x m x -+-+≤是假命题”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8.(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若命题“∀[]1,4x ∈时,240x x m --≠”是假命题,则m 的取值范围( ) A .[4,3]-- B .()-∞,-4 C .[4,)-+∞ D .[4,0]-【答案】D【解析】若命题“[1x ∀∈,4]时,240x x m --≠”是假命题, 则命题“[1x ∃∈,4]时,240x x m --=”是真命题, 则24m x x =-,设22()4(2)4f x x x x =-=--, 当14x 时,4()0f x -,则40m -. 故选:D .9.(2020·江苏海门市·高三月考)命题“[]21220x x a ∀∈-≤,,”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 .2a ≤B .2a ≥C .4a ≤D .4a ≥【答案】D【解析】“[]21220x x a ∀∈-≤,,”为真命题,可得2a ≥,因为[)[)4,2,+∞⊂+∞ , 故选:D .10.(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命题“02x ∃>,20040ax ax --<”是假命题,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2,+∞B .()2,+∞C .(],2-∞D .(),2-∞【答案】A【解析】因为命题“02x ∃>,20040ax ax --<”是假命题,所以240ax ax --≥对2x >恒成立, 所以()242a x x x≥>-恒成立.因为2x >, 所以22x x ->,则242x x<-, 故2a ≥. 故选:A11.(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13(21)nn n n n n ++⋅⋅⋅⋅⋅+=⋅⋅⋅⋅⋅⋅⋅-”,从“k到1k +”左端需增乘的代数式为( ) A .21k + B .2(21)k +C .211k k ++ D .231k k ++ 【答案】B【解析】当n k =时,等式的左边(1)(2)()k k k k =++⋅⋅⋅⋅⋅+,当1n k =+时,等式的左边(11)(12)()(1)(2)k k k k k k k k =++++⋅⋅⋅⋅⋅+++++, 所以当从“k 到1k +”左端增乘的代数式为(1)(2)2(21)1k k k k k k ++++=++.故选:B.12.(多选)(2021·恩施市第一中学)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 A .命题“x R ∀∈,20x ≥”的否定是“x R ∃∈,20x <”. B .函数()cos f x x =向右平移2π个单位得到函数解析式为()sin g x x =. C .函数()21f x x =-的零点为()1,0-,()1,0.D .1弧度角表示:在任意圆中,等于半径长的弦所对的圆心角. 【答案】AB【解析】对A ,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性质,A 为正确的; 对B ,()cos f x x =向右平移2π个单位得到函数()cos()sin 2g x x x π=-=;对C ,函数零点是数而不是点,故C 错误;对D ,1弧度角表示为在任意圆中,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故D 错误; 故选:AB.13.(多选)(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0,)x ∃∈+∞,23x x >B .(0,1)x ∃∈,23log log x x <C .(0,)x ∀∈+∞,121()log 2xx >D .1(0,)3x ∀∈,131()log 2xx < 【答案】BD【解析】对于选项A :当0x >时,22133xx x ⎛⎫=< ⎪⎝⎭,所以23x x <恒成立,故选项A 不正确;对于选项B :当(0,1)x ∈时,23log lg lg 3lg 31log lg 2lg lg 2x x x x =⨯=>,且3log 0x <,所以23log log x x <,故选项B 正确;对于选项C :当12x =时,1211()()222x ==,11221log log 12x ==,则121log ()2x x >,故选项C 不正确; 对于选项D :当13x =时,131log 13=,由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的性质可知,当1(0,)3x ∈时,131()1log 2x x <<,故选项D 正确; 故选:BD14.(多选)(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若01,22x ⎡⎤∃∈⎢⎥⎣⎦,使得200210x x λ-+<成立是假命题,则实数λ可能取值是( ) A .32B.C .3 D .92【答案】AB【解析】由条件可知1,22x ⎡⎤∀∈⎢⎥⎣⎦,2210x x λ-+≥是真命题, 即22112x x x xλ+≤=+,即min 112,,22x x x λ⎛⎫⎡⎤≤+∈ ⎪⎢⎥⎝⎭⎣⎦,设()112,22f x x x x ⎡⎤=+≥=∈⎢⎥⎣⎦等号成立的条件是112,222x x x ⎡⎤=⇒=∈⎢⎥⎣⎦,所以()f x的最小值是即λ≤AB. 故选:AB15.(2021·江西高三其他模拟(文))已知命题“存在x ∈R ,使220ax x -+≤”是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答案】18a >【解析】因为命题“存在x ∈R ,使220ax x -+≤”是假命题, 所以命题“R x ∀∈,使得220ax x -+>”是真命题,当0a =时,得2x <,故命题“R x ∀∈,使得220ax x -+>”是假命题,不合题意;当0a ≠时,得0180a a >⎧⎨∆=-<⎩,解得18a >.故答案为:18a >16.(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若“存在x ∴[﹣1,1],3210x x a ⋅++>成立”为真命题,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答案】9(,)2-+∞【解析】存在x ∴[﹣1,1],3210xxa ⋅++>成立,即213x xa +-<在[1,1]x ∈-上有解, 设2121()333x xx xf x +⎛⎫⎛⎫==+ ⎪ ⎪⎝⎭⎝⎭,[1,1]x ∈-, 易得y =f (x )在[﹣1,1]为减函数, 所以()[(1),(1)]f x f f ∈-,即213()3332f x +≤≤+,即91()2f x ≤≤, 即92a -<,所以92a >-, 故答案为:9(,)2-+∞.17.(2020·江西高三其他模拟(文))若命题:p x R ∃∈,210x mx -+<为假命题,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22-,【解析】命题:p x R ∃∈,210x mx -+<为假命题,p ∴⌝:x R ∀∈,210x mx -+≥为真命题,则240m ∆=-≤,解得22m -≤≤,即m 的取值范围是[]22-,. 故答案为:[]22-,. 18.(2020·北京密云区·高三期中)若“01x ∃>,使得11x a x +<-.”为假命题,则实数a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 【答案】3【解析】由“∴x 0>1,使得11x a x +<-.”为假命题,可知,“11,1x x a x ∀>+≥-”为真命题, 11a x x ∴≤+-恒成立,由11111311x x x x +=-++≥=--,当且仅当2x =时取等号, 即a 的最大值为3. 故答案为:3.19.(2021·湖南永州市·高三二模)若对[]1,2x ∀∈,都有20ax x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答案】1,2⎛⎤-∞ ⎥⎝⎦【解析】解:因为[]1,2x ∀∈,都有20ax x -≤,所以[]1,2x ∀∈,都有1a x≤,令()1g x x =,[]1,2x ∈,因为()1g x x=,在[]1,2x ∈上单调递减,所以()()min 122g x g ==,所以12a ≤,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 ⎥⎝⎦;故答案为:1,2⎛⎤-∞ ⎥⎝⎦20.(2020·全国高三月考(文))已知命题():0,p x ∀∈+∞,2230x mx -+>,命题:q m a <;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答案】()+∞【解析】设命题():0,p x ∀∈+∞,2230x mx -+>成立对应的m 的范围为集合A ,{}|B m m a =<若()0,x ∀∈+∞,223x mx +>,则32x m x +>,所以min 32m x x ⎛⎫<+ ⎪⎝⎭而32x x +≥32x x =,即x =时等号成立,所以min32x x ⎛⎫+= ⎪⎝⎭m <{|A m m =<,因为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A B,所以a > 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故选答案为:()+∞21.(2020·凌海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月考)命题“2,1x R x t ∀∈>+”为真命题,则实数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1-∞- 【解析】命题“2,1x R x t ∀∈>+”为真命题,且20x ≥,10t ∴+<,则1t <-,故实数t 的取值范围是(),1-∞-.故答案为:(),1-∞-.22.(2020·上海徐汇区·高三一模)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511222n n N -*++++∈能被31整除时,从k 到1k +添加的项数共有__________________项(填多少项即可). 【答案】5【解析】当n k =时,原式为:251122...2k -++++,当1n k =+时,原式为251551525354122...222222k k k k k k -+++++++++++++, 比较后可知多了55152535422222k k k k k ++++++++,共5项. 故答案为:523.(2020·浙江高三其他模拟)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1111111234212122n n n n n-+-++-=+++-++,第一步应验证的等式是__________;从“n k =”到“1n k =+”左边需增加的等式是_________.【答案】11122-=()()1121121k k -+-+ 【解析】当1n =时,应当验证的第一个式子是11122-=,从“n k =”到“1n k =+”左边需增加的式子是()()1121121k k -+-+24.(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设数列{}n a 满足11a =,12(23)n n a a n +=--. (1)计算2a ,3a .猜想{}n a 的通项公式并利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2)记2n nn b a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S .【答案】(1)23a =,35a =,21n a n =-;证明见解析;(2)1(23)26n n S n +=-⨯+.【解析】(1)由题意可得2121213a a =+=+=,3221615a a =-=-=, 由数列{}n a 的前三项可猜想数列{}n a 是以1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即21n a n =-, 证明如下:当1n =时,12111a =⨯-=成立; 假设n k =时,21k a k =-成立.那么1n k =+时,12(23)2(21)(23)212(1)1k k a a k k k k k +=--=---=+=+-也成立. 则对任意的*n ∈N ,都有21n a n =-成立;(2)因为(21)2n n b n =-.∴23123252(21)2n n S n =⨯+⨯+⨯++-⨯,∴ 23412123252(21)2n n S n +=⨯+⨯+⨯++-⨯,∴∴-∴得:2341222222222(21)2n n n S n +-=+⨯+⨯+⨯++⨯--⨯()211122122(21)26(23)212n n n n n -++⨯-=+--⨯=---⨯-.∴1(23)26n n S n +=-⨯+.25.(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点()()*1,n n a a n +∈N 在直线21y x =+上.(1)求2a ,3a ,4a 的值,并猜想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中你的猜想.【答案】(1)2343,7,15a a a ===,21n n a =-;(2)证明见解析.【解析】(1)因为点()()*1,n n a a n N +∈在直线21y x =+上所以121n n a a +=+, 因为11a =,故22113a =⨯+=,32317a =⨯+=, 427115a =⨯+=,由上述结果,猜想:21nn a =-.(2)1︒,当1n =时,1211a =-=成立,2︒,假设当()1,n k k k N =≥∈时,21kk a =-成立,那么,当1n k =+时,()1121221121kk k k a a ++=+=-+=-成立,由1︒,2︒可得21nn a =-.26.(2020·黑龙江哈尔滨市·高三月考(理))已知数列{}n a 满足1a m =,2n a ≠,11210n n n a a a ++-⋅-=. (1)求2a ,3a ,4a ;(2)猜想{}n a 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答案】(1)212a m =-,3232m a m -=-,43243ma m-=-;(2)()()()121n n n m a n n m ---=--;证明见解析.【解析】1)因为11210n n n a a a ++-⋅-=,2n a ≠,所以112n na a +=-,又因为1a m = 211122a a m ==--,3212232m a a m -==--,43132243ma a m-==-- (2)()()()121n n n ma n n m---=--证明:1n =时,()1011ma m --==,结论成立 假设n k =时,结论成立,即()()()121k k k ma k k m---=--当1n k =+时:()()()()()()()()()11111122211221211k kk k m a k k m k k m k k m a k km k k m k k m+--====-------+--+------ 结论成立.综上,数列通项为()()()121n n n m a n n m---=-- 27(2020·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理))设数列{}n a 满足11a =,23a =,当()11112n n n n n a a a n a a -+-+=+++.(1)计算3a ,4a ,猜想{}n a 的通项公式,并加以证明. (2)求证:()()()2221244474111n a a a +++<+++. 【答案】(1)35a =,47a =,21n a n =-,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1)解:由11a =,23a =, 所以()123121225a a a a a +=++=+,()234231327a a a a a +=++=+. 猜想:21n a n =-,证明:当2n =时,由11a =,23a =,故成立;假设n k =(2k ≥)时成立,即21k a k =-, 所以()()1111221211k k k k k a a a k k k a a -+-+=++=+=+-+,即当1n k =+时成立,综上所述,21n a n =-. (2)证明:由(1)知,()22411n n a =+, 所以()()()22212444111n a a a ++++++22222211111111221311n n =+++<++++--- ()()1111132411n n =++++⨯⨯-+111111111111232435211n n n n ⎛⎫=+-+-+-++-+- ⎪--+⎝⎭11117112214n n ⎛⎫=++--< ⎪+⎝⎭,证毕.。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互动探究 1.把例1中的要求改为“写出下列各组命 题构成的(¬ p)∨(¬ q),(¬ p)∧(¬ q)形式的
复合命题,并判断真假”.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解:(1)¬ p:有些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不相等,真命题.
¬ q:有些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不互相垂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思路分析】
(1)利用“或”、“且
”、“非”把两个命题联结成新命题;
(2)根据命题p和命题q的真假判断复合 命题的真假.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名师点评】
正确理解逻辑联结词“
或”、“且”、“非”的含义是解题的 关键,应根据组成各个复合命题的语句
中所出现的逻辑联结词,进行命题结构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解】
2
(1)¬ p:存在一个实数 m0,使方程
x +m0x-1=0 没有实数根.因为该方程的 判别式 Δ=m2+4>0 恒成立,故¬p 为假命题. 0 (2)¬ p:所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不全相等. 显然¬p 为假命题.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3)¬ p:有的菱形的对角线不垂直. 显然¬p 为假命题. (4)¬ p:∀x∈N,x2-2x+1>0. 显然当 x=1 时,x2-2x+1>0 不成立,故¬p 是假命题.
a≥0”,命题q:“∃x∈R,使x2 +2ax
+2-a=0”,若命题“p且q”是真命
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思路分析】 先判断p与q的真假,再 各自求出a的范围,p且q是真命题,因 而p、q皆真,可取a的范围的交集,即
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p
或
q
为真命题,p
且
q
为假命题.求
c
的取值范围.
解:由命题 p 知:0<c<1.由命题 q 知:2≤x+1x≤52
要使此式恒成立,则 2>1c,即 c>12.
又由 p 或 q 为真,p 且 q 为假知,p、q 必有一真一假,
当 p 为真,q 为假时,c 的取值范围为 0<c≤12. 当 p 为假,q 为真时,c≥1.
A.不存在 x0∈R,2x0>0
B.存在 x0∈R,2x0≥0
C.对任意的 x0∈R,2x≤0
D.对任意的 x∈R,2x>0
解析:特称命题:“存在 x0∈R,2x0≤0”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对任意的 x∈R,2x>0”.
答案:D
反思感悟:善于总结,养成习惯 对一个命题的否定是全部否定,而不是部分否定:(1)全(特)称命题的否定与一般命 题的否定有着一定的区别,全(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将其全称量词改为存在量词(或存 在量词改为全称量词),并把结论否定;而命题的否定,则直接否定结论即可.(2)
形;④2x+1(x∈R)是整数;⑤对所有的 x∈R,x>3;⑥对任意一个 x∈Z,2x2+1 为
奇数.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
A.1 B.2 C.3 D.5
答案:B 4.下列命题的否定错误的是
()
A.p:能被 3 整除的数是奇数;綈 p:存在一个能被 3 整除的数不是奇数
B.p:任意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綈 p:存在一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不共圆
§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 与存在量词
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能正 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其中正确的是( D )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命题 p:(a- 2)2+ |b-3|≥0(a, b∈ R)是真命题, 命题 q:x2- 3x+ 2< 0 的解集是 {x|1<x< 2}也是真命题,故 ①命题“p∧ q”是真命题;②命题“p∧綈 q”是假命题;③命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解析 ]
对于 p:-1≤x≤4,对于 q 讨论如下,当 m>0 时,q:
3- m≤x≤3+ m;当 m<0 时, q: 3+ m≤x≤3- m,若 p 是 q m>0, m<0,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只需要3- m≤-1,或3+ m≤-1,解 3+m≥4, 3- m≥4, 得 m≤-4 或 m≥4.
(3)全称命题 含有__________ 叫做全称命题; “对 M 中任意一个 x, 全称量词 的命题, ∀x∈M,p(x) . 有 p(x)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 _______________ (4)特称命题
存在量词 的命题, 含有__________ 叫做特称命题; “存在 M 中的一个 x0, ∃x0∈M,p(x0) 使 p(x0)成立 ”可用符号简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1)綈 p:存在一个实数 m0,使方程 x2+ m0x-1=0 没有实数根. 因为该方程的判别式 Δ= m2 0+ 4> 0 恒成立,故綈 p 为假 命题. (2)綈 p: 所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不全相等. 显然綈 p 为假 命题.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3)綈 p:有的菱形的对角线不垂直.显然綈 p 为假命题.
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考点三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知识梳理1.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 逻辑联结词:“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接词.(2) 用联结词“且”联结命题p和命题q,记作p∧q,读作“p且q”.(3) 用联结词“或”联结命题p和命题q,记作p∨q,读作“p或q”.(4) 一个命题p的否定记作¬p,读作“非p”或“p的否定”.2.复合命题及其真假判断(1) 复合命题:由简单命题再加上一些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复合命题.(2) 复合命题p∧q,p∨q,非p以及其真假判断:简记为:p∧q中p、q有假则假,同真则真;p∨q有真为真,同假则假;p与¬p必定是一真一假.3.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1) 全称量词与全称命题短语“所有”“任意”“每一个”等表示全体的量词在逻辑中称为全称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全称命题“对M中任意一个x,都有p(x)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x∈M,p(x),读作“对任意x属于M,有p(x)成立”.(2) 存在量词与存在性命题短语“有一个”“有些”“存在一个”等表示部分的量词在逻辑中称为存在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存在性命题.存在性命题“存在M中的一个x,使p(x)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x∈M,p(x),读作“存在一个x属于M,使p(x)成立”.4.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x ∈M ,p (x )典例剖析题型一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例1 命题“存在一个无理数,它的平方是有理数”的否定是( )A .任意一个有理数,它的平方是有理数B .任意一个无理数,它的平方不是有理数C .存在一个有理数,它的平方是有理数D .存在一个无理数,它的平方不是有理数变式训练 设x ∈Z ,集合A 是奇数集,集合B 是偶数集.若命题p :任意x ∈A,2x ∈B ,则( )A .Øp :任意x ∈A,2x ∉B B .Øp :任意x ∉A,2x ∉BC .Øp :存在x ∉A,2x ∈BD .Øp :存在x ∈A,2x ∉B题型二 复合命题真假判断例2 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 .存在x ∈R ,sin x =52B .存在x ∈R ,log 2x =1C .任意x ∈R ,(12)x >0 D .任意x ∈R ,x 2≥0 变式训练 已知命题p :对任意x ∈R ,总有2x >0;q :“x >1”是“x >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p ∧qB .Øp ∧ØqC .Øp ∧qD .p ∧Øq题型三 由命题真假求参数范围例3 命题“存在x ∈R,2x 2-3ax +9<0”为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变式训练 已知命题p :“任意x ∈[1,2],x 2-a ≥0”,命题q :“存在x ∈R ,使x 2+2ax +2-a =0”,若命题“p 且q ”是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当堂练习1. 命题“对任意x ∈R ,都有20x ≥”的否定为( )A .对任意x ∈R ,使得20x <B .不存在x ∈R ,使得20x <C .存在0x ∈R ,都有200x ≥D .存在0x ∈R ,都有200x <2.若p,q是两个简单命题,且“p或q”是假命题,则必有()A.p真q真B.p真q假C.p假q假D.p假q真3.已知命题p: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命题q: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A.¬p或q B.p且q C.¬p且¬q D.¬p或¬q4.已知p:2+2=5,q:3>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或q”为假,“¬q”为假B.“p或q”为真,“¬q”为假C.“p且q”为假,“¬p”为假D.“p且q”为真,“p或q”为假5.已知命题p:若x>y,则-x<-y,命题q:若x>y,则x2>y2.在命题①p∧q;②p∨q;③p∧(¬q);④(¬p)∨q中,真命题是.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命题“对任意的x∈R,x3-x2+1≤0”的否定是()A.不存在x∈R,x3-x2+1≤0 B.存在x∈R,x3-x2+1≤0C.存在x∈R,x3-x2+1>0 D.对任意的x∈R,x3-x2+1>0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p∨q为真命题,则p∧q为真命题B.“x=5”是“x2-4x-5=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命题“若x<-1,则x2-2x-3>0”的否定为:“若x≥-1,则x2-2x-3≤0”D.已知命题p:∃x∈R,x2+x-1<0,则¬p:∃x∈R,x2+x-1≥03.已知命题p:对任意x∈R,总有2x>0;q:“x>1”是“x>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A.p∧q B.¬p∧¬q C.¬p∧q D.p∧¬q4.已知命题p:∃x0∈R,x20+2x0+2≤0,则¬p为()A.∃x0∈R,x20+2x0+2>0 B.∃x0∈R,x20+2x0+2<0C.∀x∈R,x2+2x+2≤0 D.∀x∈R,x2+2x+2>05.对于下述两个命题p: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q: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则命题“p∨q”、“p∧q”、“¬p”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0 B.1 C.2 D.36.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A. ∀x∈R,2x-1>0B. ∀x∈N*,(x-1)2>0C. ∃x∈R,lg x<1D. ∃x∈R,tan x=2 7.若命题“∃x0∈R,使得x20+mx0+2m-3<0”为假命题,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2,6] B.[-6,-2] C.(2,6) D.(-6,-2)8.已知命题p:∀x∈R,2x2-2x+1≤0,命题q:∃x∈R,使sin x+cos x=2,则下列判断:①p且q是真命题;②p或q是真命题;③q是假命题;④非p是真命题其中正确的是()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④二、填空题9.命题“$x∈R,|x|≤0”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___”.10.若命题“∃x∈R使x2+2x+m≤0”是假命题,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11.命题:“对任意k>0,方程x2+x-k=0有实根”的否定是________.12.命题“任意两个等边三角形都相似”的否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13.若命题“∀x∈R,ax2-ax-2≤0”是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4.已知命题p:能被5整除的整数的个位数 一定为 5 ;命题 q :能被 5 整除的整数的个位数一 定为0,则p∨q:_______________
解: 命题 p∨q :“能被 5 整除的整数的个位数一 定为5或0”, 这是不对的。 这一点可以从命题的真假性方面判断出来: 命题p、q都是假命题,所以命题p∨q是假命题. 而命题“能被5整除的整数的个位数一定为 5或0” 是一个真命题。 命题 p∨q 正确的表述为:“能被 5 整除的整数的 个位数一定为5或一定为0”。
真命题
假命题
结论:真命题与假命题的“或”是真命题.
(2)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或 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真命题 真命题
(1)p q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或平分
真命题
结论:真命题与真命题的“或”是真命题.
(3)p: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q: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p: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或 q: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1)p q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或面积相等
p:3 2;
(3)p:空集是集合A的子集.
真假判断方法:
一般地,我们规定:若p是真命题,则 ¬p 必是假命题;若p是假命题,则¬p必是真命题.
一句话概括: 真假相反.
p
真
假
¬p 假 真
注意: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 命题的否定:只否定命题的结论.“若p,则q”的否定是“若p,则¬q”. 否命题:同时否定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若p,则q”的否命题是“若¬ p,则¬ q”.
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1)p q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真命题
真命题
且 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真命题
结论:真命题与真命题的“且”是真命题.
(3)p:35是15的倍数, q:35是7的倍数.
p:35是15的倍数
假命题
且 q:35是7的倍数
真命题 假命题
(1)p q :35是15的倍数且是7的倍数
1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它 们的真假:
(1)p:2 2 5 ; (2)p: (1) 2
p: 2 2 5; p: (1)
1; 1;
2
假命题 真命题 真命题 假命题
2 x (3)p:3是方程 9 0 的根.
真命题
假命题
p:3不是方程
x 2 9 0 的根.
例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及其否命题. (1)若x、y是奇数,则 x+y是偶数; (2)若 xy=0,则x=0,或 y=0. 解(1)命题的否定:若x、y是奇数,则 x+y不是偶数. 否命题:若x、y不都是奇数,则 x+y不是偶数. (2)命题的否定: 若xy=0, 则 x≠0且y≠0. 否命题:若xy≠0,则 x≠0且y≠0. 说明: 原命题是“若p,则q”, 则原命题的否定是“若p,则¬ q”, 而原命题的否命题是“若¬ p,则¬ q”.
m 4 0 则 x1 x2 m 0 m 2 即 p: m>2 x x 1 0 1 2
2
若方程4x2+4(m-2)x+1=0无实根, 则 ∆=16(m-2)2-16<0, 即 1<m<3. 即 q : 1 m 3
1 m 3. 即 p: m>2 ; q:
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得到的 新命题记作p q. 当p,q都是假命题时,p q是假命题;当p,q两个命 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 q是真命题.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非)
思考:下列两个命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1)35能被5整除;
(2)35不能被5整除.
非
p
35能被5整除
逻辑联结词:“且”、“或”、“非” 简单命题: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 常用小写拉丁字母 p,q,r,s,…表示. 复合命题: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 构成形式:p且q; p或q;非p .
分别记作:p∧q ; p∨q ; ¬p . (非p 也叫命题 p 的否定)
不含有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命题叫做 简单命题
p: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假命题, q: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假命题; 所以原命题是假命题.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47是7的倍数或49是7的倍数;
p:47是7的倍数是假命题,q:49是7的倍数是真命题; 所以原命题是真命题.
(2)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或互相垂直.
p: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是假命题, q: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是假命题; 所以原命题是假命题.
符号“∨”与“∪”开口都是向上
例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 2 2;
p:2<2是假命题,q:2=2是真命题; 所以2 2是真命题.
(2) 集合A是A B的子集或是A B的子集;
p:集合A是A B的子集是真命题; 所以原命题是真命题.
(3)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或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结论:假命题与真命题的“且”是假命题.
命题p∧q的真假判断方法: 填空:一般地,我们规定:当p,q都是真命 题时,p∧q是 真命题 ;当p,q 两个命题中 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q是 假命题 . 一句话概括: 全真为真,有假即假. p 真 真 假 假 q 真 假 真 假 p∧q
真
假 假
假
我们可以从串联电路理解联结词“且” 的含义。若开关p,q的闭合与断开分别对应 命题p,q的真与假,则整个电路的接通与断 开分别对应命题p∧q的真与假。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或)
思考:下列三个命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1)27是7的倍数;
(2)27是9的倍数;
(3)27是7的倍数或是9的倍数.
p q
27是7的倍数
或
27是9的倍数
定义 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
来得到的新命题记作p q, 读作“p或q”
例:将下列命题用“或”联结成新命题, 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或、且、非)构成的命题叫做复合命题 简单命题 命题 p∧q 复合命题 p∨q p
如果p∧q为真命题,那么p∨q一定是真命题吗?反之, 如果p∨q为真命题,那么p∧q一定是真命题吗?
p∧q为真命题 p∨q是真命题
p∨q是真命题 p∧q为真命题
例.设p:方程x2+mx+1=0有两个不等的负根 ,q: 方程 4x2+4(m-2)x+1=0 无实根 . 若 p 或 q 为真 ,p 且 q 为 假,求m的取值范围. 解: 若方程x2+mx+1=0有两个不等的负根,
(2)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p: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是假命题,q: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是真命题; 所以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是假命题.
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 得到的新命题记作p q. 当p,q都是真命题时,p q是真命题;当p,q两 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 q是假命题.
(1)p: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或 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p: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2)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1)p q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或相等 (3)p: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真命题 q: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p q
s
全真为真,有假即假.
探究:逻辑联结词“且”的含义与集合 中学过的哪个概念的意义相同呢?
对“且”的理解,可联想到集合中 “交集”的概念. A∩B={x︱x∈A且x∈B}中的“且”, 是指“x∈A”、“x∈B”这两个条件都要 满足的意思
符号“∧”与“∩”开口都是向下
例2:用逻辑联结词“且”改写下列命题,并判断它们 的真假:
当p是真命题时,p是假命题;当p是假命题时,p是真命题.
简单命题 复合命题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且)
思考:下列三个命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1)12能被3整除;
(2)12能被4整除;
(3)12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 12能被3整除 且 12能被4整除
p q
定义 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
来得到的新命题记作p q,读作“p且q”.
例:将下列命题用“且”联结成新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p: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真命题
p 35不能被5整除
假命题
定义 对一个命题p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p.
读作“非p”或“p的否定”.
例: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p:y sin x 是周期函数; (2)p:3<2;
假命题 真命题 真命题 假命题
p:y sin x不是周期函数;
p: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且 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2)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1)p q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3)p:35是15的倍数, 假命题 q:35是7的倍数.
真命题
假命题
结论:真命题与假命题的“且”是假命题.
(2)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 p或q为真, 则 p, q 至少一个为真, 又 p且q为假, 则 p,q 至少一个为假.
∴ p, q 一真一假, p真q假或者p假q真.
m 2 m2 或 m 1, 或m 3 1 m 3
m 3或1 m 2.
对命题p的否定得到的新命题记作p.
真 真
假
我们可以从并联电路理解联结词“或” 的含义。若开关p,q的闭合与断开分别对 应命题p,q的真与假,则整个电路的接通 与断开分别对应命题p∨q的真与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