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mw光伏电站并网系统技术方案2014.12.25
10MWp光伏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0MWp 西藏光伏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技术文件1、概述1.1 编制依据(1)《中电投西藏桑日县10MWp并网光伏电站工程招标文件》及答疑文件;(2)国家现行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和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其它相关规范;(3)发包单位提供的施工条件、现场实际施工条件;(4)我部的科技水平、管理水平、技术装备及施工经验。
1.2 工程概况中电投西藏桑日县10MWp并网光伏电站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桑日县江村,距离桑日县约15km。
桑日县属藏南高原湖盆峡谷区,北靠念青唐古拉山南麓,南接喜马拉雅山东段,雅鲁藏布江横穿县境,具有典型的“两山夹一谷”的地形地貌特征。
场址区微地貌为念青唐古拉山山前洪积扇,地势北高南低,范围为北纬29º16′39.8″~29º17′2.6″,东经91º53′7.2″~91º53′35.5″。
面积约0.3 km2,海拔3600m~3563m,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桑日县与乃东县县道紧南侧,华新水泥厂及冲木达110kV变电站就座落在场区对岸,沙石料场也在场址附近。
本工程太阳能资源、交通、水电、材料供应及送出条件均较好。
中电投西藏桑日县10MWp并网光伏电站,计划2010年11月30日5MWp投产发电,其它5MWp计划2011年4月15日投产发电。
本工程包括以下内容:(1)西藏桑日县10MWp并网光伏电站场区场地平整;(2)西藏桑日县10MWp并网光伏电站场区主干道工程;(3)西藏桑日县10MWp并网光伏电站综合控制楼土建及装饰工程;(4)西藏桑日县10MWp并网光伏电站综合控制楼的给排水(含消防)、电气照明、弱电系统设备安装以及室外配套工程(含污水处理系统);(5)西藏桑日县10MWp并网光伏电站综合控制楼接地及避雷系统;(6)西藏桑日县10MWp并网光伏电站电池组件支架基础的土建工程、预埋件、接地系统(埋入部分)制作、安装及检验;(7)11座逆变器室土建、电气照明及装饰及接地系统工程;(8)水源井、水泵房土建施工;(9)消防水池和生活水池工程。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工程设计案列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工程设计实例实例1 10 kW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的总则是:(1)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配电系统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的,采取尽量不改造原有配电回路的原则。
因此,将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点选择在低压配电柜上。
(2)考虑到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在安装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在并网逆变器直流输人端加装直流配电接线箱。
(3)并网逆变器采用三相四线制输出方式。
1.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组成10kW级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采用集中并网方案,通过1台SGLOK3并网逆变器接AC380 V/50 Hz三相交流低压电网进行并网发电。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组成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支架;直流防雷配电柜;光伏并网逆变器(带工频隔离);交流防雷配电柜;系统通信及监控装置;系统发电计量装置;系统防雷接地装置;土建及配电房等基础设施;整个系统的电缆连接线。
10 kw级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太阳电池子阵列采取经过直流防雷配电柜汇流后输入到光伏并网逆变器,再经过交流防雷配电柜接入AC 220 V/50 Hz三相交流低压电网。
另外系统配有通信软件和监控装置,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工作参数,并存储相关的历史数据。
2.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选择针对10 kW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整个系统选用型号为SG10K3的光伏并网逆变器1台。
SG10K3光伏并网逆变器采用美国T1公司32位专用DSP(LF2407A)控制芯片,主电路采用智能功率IPM模块,运用电流控制型PWM有源逆变技术和优质高效隔离变压器,实现太阳能电池阵列和电网之间的相互隔离,可靠性高,保护功能齐全,且具有电网侧高功率因数正弦波电流、无谐波污染供电等特点。
该并网逆变器的主要技术性能特点如下:(1)具有直流输人手动分断开关,交流电网手动分断开关。
(2)具有先进的孤岛效应检测方案。
(3)具有过载、短路、电网异常等故障保护及告警功能。
(4)宽直流输人电压范围(220~450 V),整机效率高达93%。
10MWp大型光伏电站方案

10兆瓦太阳能电站方案10 兆瓦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推荐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将系统分成10个1兆瓦的光伏并网发电单元,分别经过0.4KV/35KV变压配电装置并入电网,最终实现将整个光伏并网系统接入35KV中压交流电网进行并网发电的方案。
本系统按照10个1 兆瓦的光伏并网发电单元进行设计,并且每个1兆瓦发电单元采用4台250KW并网逆变器的方案。
每个光伏并网发电单元的电池组件采用串并联的方式组成多个太阳能电池阵列,太阳能电池阵列输入光伏方阵防雷汇流箱后接入直流配电柜,然后经光伏并网逆变器和交流防雷配电柜并入0.4KV/35KV变压配电装置。
(一)太阳能电池阵列设计1、太阳能光伏组件选型(1)单晶硅光伏组件与多晶硅光伏组件的比较单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具有电池转换效率高,商业化电池的转换效率在15%左右,其稳定性好,同等容量太阳能电池组件所占面积小,但是成本较高,每瓦售价约36-40元。
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效率高,转换效率略低于单晶硅,商业化电池的转换效率在13%-15%,在寿命期内有一定的效率衰减,但成本较低,每瓦售价约34-36元。
两种组件使用寿命均能达到25年,其功率衰减均小于15%。
(2)根据性价比本方案推荐采用165W P太阳能光伏组件,全部为国内封装组件,其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2、并网光伏系统效率计算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总效率由光伏阵列的效率、逆变器效率、交流并网等三部分组成。
(1)光伏阵列效率η1:光伏阵列在1000W/m2太阳辐射强度下,实际的直流输出功率与标称功率之比。
光伏阵列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失包括:组件的匹配损失、表面尘埃遮挡损失、不可利用的太阳辐射损失、温度影响、最大功率点跟踪精度、及直流线路损失等,取效率85%计算。
(2)逆变器转换效率η2: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功率与直流输入功率之比,取逆变器效率95%计算。
(3)交流并网效率η3:从逆变器输出至高压电网的传输效率,其中主要是升压变压器的效率,取变压器效率95%计算。
盾安光伏电站10MWp并网启动方案

内蒙古盾安光伏电力有限公司盾安10MW光伏电站并网启动方案编写:许洪伟审核:王平批准:傅升锋二〇一二年十月目录1编制依据和标准2试验仪器3并网启动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4安全注意事项及措施5并网启动试验范围6并网启动试验流程7并网启动试验步骤8附录盾安光伏电站10MWp并网启动方案[摘要] 本光伏电站是10k V 升压站,以一回10kV电缆线路送至布拉格220kV变电站,发电容量10MW,采用10个太阳能发电单元—升压变压器用电缆接入厂内10kV配电室。
10kV配电室进线5回,出线1回,为单母线接线,布拉格965间隔进线采用760米电缆,盾安951间隔出线采用双拼100米电缆,中间采用406米架空钢芯铝绞线,。
站用电源由本期10kV母线引接一路,10kV(施工电源)引接一路,两路电源互为备用,以提高站用电的可靠性。
高压开关柜选用金属铠装型移开开关柜,内配10kV真空断路器。
继电保护装置采用微机处理数字继电保护方式,对每个回路实施数字式保护,断路器控制;电量参数测量和数据变送,并且现场总线通过电缆以通信和I/O方式与本电站计算机监控站连接,实现遥测、遥信、遥控。
1编制依据和标准GB 18479-2001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DL/T 527—2002 《静态继电保护装置逆变电源技术条件》DL/T 478—2001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 19939-2005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 20513-2006 《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Q/SPS 22-2007 《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9939-2005《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Z 19964-2005《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的技术规定》GB/T 20046-2006《光伏系统电网接口特性》(IEC 61727:2004)《国家电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试行)》GBJI47-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71-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国家电网生技(2005)400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站和变电所电气部分、电力线路部分)(试行)》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设计图纸、厂家图纸、说明书及相关资料2试验仪器3并网启动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系统并网启动工作正式开始以前,并网启动人员应对本系统并网启动应具备的条件进行全面检查。
10MWp大型光伏电站方案

10 兆瓦太阳能电站方案10 兆瓦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推荐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将系统分成10 个1 兆瓦的光伏并网发电单元,分别经过0.4KV/35KV 变压配电装置并入电网,最终实现将整个光伏并网系统接入35KV 中压交流电网进行并网发电的方案。
本系统按照10 个1 兆瓦的光伏并网发电单元进行设计,并且每个1兆瓦发电单元采用4台250KW并网逆变器的方案。
每个光伏并网发电单元的电池组件采用串并联的方式组成多个太阳能电池阵列,太阳能电池阵列输入光伏方阵防雷汇流箱后接入直流配电柜,然后经光伏并网逆变器和交流防雷配电柜并入0.4KV/35KV 变压配电装置。
(一)太阳能电池阵列设计1 、太阳能光伏组件选型(1 )单晶硅光伏组件与多晶硅光伏组件的比较单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具有电池转换效率高,商业化电池的转换效率在15% 左右,其稳定性好,同等容量太阳能电池组件所占面积小,但是成本较高,每瓦售价约36-40 元。
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效率高,转换效率略低于单晶硅,商业化电池的转换效率在13%-15%,在寿命期内有一定的效率衰减,但成本较低,每瓦售价约34-36 元。
两种组件使用寿命均能达到25 年,其功率衰减均小于15%。
(2)根据性价比本方案推荐采用165W P太阳能光伏组件,全部为国内封装组件,其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2、并网光伏系统效率计算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总效率由光伏阵列的效率、逆变器效率、交流并网等三部分组成。
(1)光伏阵列效率n i:光伏阵列在1000W/m太阳辐射强度下,实际的直流输出功率与标称功率之比。
光伏阵列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失包括:组件的匹配损失、表面尘埃遮挡损失、不可利用的太阳辐射损失、温度影响、最大功率点跟踪精度、及直流线路损失等,取效率85% 计算。
(2)逆变器转换效率n 2 :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功率与直流输入功率之比,取逆变器效率95%计算。
(3)交流并网效率n 3 :从逆变器输出至高压电网的传输效率,其中主要是升压变压器的效率,取变压器效率95%计算。
盾安光伏电站10MWp并网启动方案

内蒙古盾安光伏电力有限公司盾安10MW光伏电站并网启动方案编写:许洪伟审核:王平批准:傅升锋二〇一二年十月目录1编制依据和标准2试验仪器3并网启动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4安全注意事项及措施5并网启动试验范围6并网启动试验流程7并网启动试验步骤8附录盾安光伏电站10MWp并网启动方案[摘要] 本光伏电站是10k V 升压站,以一回10kV电缆线路送至布拉格220kV变电站,发电容量10MW,采用10个太阳能发电单元—升压变压器用电缆接入厂内10kV配电室。
10kV配电室进线5回,出线1回,为单母线接线,布拉格965间隔进线采用760米电缆,盾安951间隔出线采用双拼100米电缆,中间采用406米架空钢芯铝绞线,。
站用电源由本期10kV母线引接一路,10kV(施工电源)引接一路,两路电源互为备用,以提高站用电的可靠性。
高压开关柜选用金属铠装型移开开关柜,内配10kV真空断路器。
继电保护装置采用微机处理数字继电保护方式,对每个回路实施数字式保护,断路器控制;电量参数测量和数据变送,并且现场总线通过电缆以通信和I/O方式与本电站计算机监控站连接,实现遥测、遥信、遥控。
1编制依据和标准GB 18479-2001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DL/T 527—2002 《静态继电保护装置逆变电源技术条件》DL/T 478—2001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 19939-2005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 20513-2006 《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Q/SPS 22-2007 《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9939-2005《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Z 19964-2005《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的技术规定》GB/T 20046-2006《光伏系统电网接口特性》(IEC 61727:2004)《国家电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试行)》GBJI47-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71-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国家电网生技(2005)400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站和变电所电气部分、电力线路部分)(试行)》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设计图纸、厂家图纸、说明书及相关资料2试验仪器3并网启动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系统并网启动工作正式开始以前,并网启动人员应对本系统并网启动应具备的条件进行全面检查。
10MWP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6.5解析

大型和中型光伏电站应具备一定的耐受电压异常的能力,避免在电 网电压异常时脱离,引起电网电源的损失。 光伏电站并网时应与电网同步运行。 小型光伏电站,当并网点频率超过 49.5~50.2Hz范围时,应在0.25 内停止向电网线路送电。如果在指定的时间内频率恢复到正常的电网持 续运行状态,则无需停止送电。 大型和中型光伏电站应具备一定的耐受系统频率异常的能力,应能 够在一定的电网频率偏离下运行。
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 技术条件
2015.6月30日
光伏发电站容量分类
小型光伏电站:接入电压等级为0.4kV低压电网的光伏电站。 (装机容量一般不超过 200 千峰瓦)
中型光伏电站:接入电压等级为 10~35kV 电网的光伏电站。
大型光伏电站一接入电压等级为 66kV及以上电网的光伏电站。
主要技术条件
电能质量
电压偏差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后,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偏差 应满足GB/T 12325一2008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 差》的规定。
供电电压的允许偏差
允许 偏差值 35kV及以上 供电电压 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 电压 220kV单相供电电压 标称系统 电压 的 10% 标称系统 电压 的 ±7% 标称系统 电压 的 +7%-10%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电压(相电压)
电网标称电压kV 电压总谐波畸变 率% 0.38 5.0 6 4.0 10 35 3.0 66 110 2.0 各次谐波电压含有率,% 奇 次 偶 次 4.0 2.0 3.2 1.6
2.4
1.6
1.2
0.8
电能质量
注入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流允许值
谐 波 次 数 及 谐 波 电 流 允 许 值,A 基准 标准 短路 电压 kV 容量 MVA
10mw光伏电站并网系统技术方案

10MWp光伏并网系统工程项目实施技术方案2011-2-17目录一、10MWP光伏电站系统图 (3)二、整个系统配置一览表 (4)三、10MWP光伏系统电气设计 (5)3.1电池板 (5)3.2直流汇流箱 (5)3.3直流配电柜 (5)3.4并网逆变器 (6)3.5升压变压器(此项目地如果无可使用变压器) (6)3.6预装箱 (6)3.7监控装置 (6)四、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 (7)4.1性能特点 (7)4.2原理框图 (7)4.3技术参数 (8)4.4设备图片 (9)五、直流配电柜 (9)5.1电气原理图 (10)5.2技术参数 (11)5.3设备图片 (12)六、并网逆变器 (13)6.1本企业生产的逆变器执行相关规范和标准 (13)6.2性能特点 (14)6.3电路结构 (15)6.4技术参数 (16)6.5设备图片 (18)七、逆变预装箱设计 (19)八、监控系统设计 (22)8.1系统介绍 (22)8.2监控内容 (22)8.3环境监测仪 (24)3一、10MWp 光伏电站系统图22汇1光 伏防 雷汇 流箱5台500kw 直 流配 电柜1台500kw 光 伏并 网逆变器1台500KW光伏并网系统1# 1MW光伏并网系统22汇1光 伏防 雷汇 流箱5台500kw 直 流配 电柜1台500kw 光 伏并 网逆变器1台500KW光伏并网系统0.27/10KV升压变压器(1MW)22汇1光 伏防 雷汇 流箱5台500kw 直 流配 电柜1台500kw 光 伏并 网逆变器1台500KW光伏并网系统22汇1光 伏防 雷汇 流箱5台500kw 直 流配 电柜1台500kw 光 伏并 网逆变器1台500KW光伏并网系统0.27/10KV升压变压器(1MW)22汇1光 伏防 雷汇 流箱5台500kw 直 流配 电柜1台500kw 光 伏并 网逆变器1台500KW光伏并网系统22汇1光 伏防 雷汇 流箱5台500kw 直 流配 电柜1台500kw 光 伏并 网逆变器1台500KW光伏并网系统0.27/10KV升压变压器(1MW)10KV2# 1MW光伏并网系统10# 1MW光伏并网系统1# 1MW光伏电站2# 1MW光伏电站10# 1MW光伏电站10MW 光伏系统设计二、整个系统配置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及参数单位数量1 光伏电池板240wp 工作电压30V 块418002 光伏防雷汇流箱BH10A-22,输入路数22路台1003 直流配电柜500KW直流配电柜,输入路数5路,具备电流监测功能台204 光伏并网逆变器BNSG-500KTL无隔离变压器型,额定交流输出电压:AC270V 台20台5 双分裂升压变压器0.27/10KV双分裂式变压器(1250kva)台106 逆变器预装箱撬装式台107监控装置环境监测仪PC-4型自动气象站台 18数据采集器- 台106 多机版监控软件- 台 17 工控机- 台 14三、10MWp光伏系统电气设计根据系统设计要求,10MW光伏电站接入10KV电网实现并网发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实施技术方案
2014-10-17
1
目录
一、10MWP 光伏电站系统图..................................................................................................................................... 3 二、整个系统配置一览表........................................................................................................................................ 4 三、10MWP 光伏系统电气设计................................................................................................................................. 5
2# 1MW光伏电站
500kw 光伏 并网 逆变器 1台
500kw 直流 5台
10KV
0.27/10KV升压变压器 (1MW)
500kw 光伏 并网 逆变器 1台
2
一、10MWp 光伏电站系统图
1# 1MW光伏电站
500kw 光伏 并网 逆变器 1台
500kw 直流 配电 柜 1台
22汇1 光伏 防雷 汇流 箱 5台
0.27/10KV升压变压器 (1MW)
500kw 光伏 并网 逆变器 1台
500kw 直流 配电 柜 1台
22汇1 光伏 防雷 汇流 箱 5台
3.1 电池板 ............................................................................................................................................................ 5 3.2 直流汇流箱 .................................................................................................................................................... 5 3.3 直流配电柜 .................................................................................................................................................... 5 3.4 并网逆变器 .................................................................................................................................................... 6 3.5 升压变压器(此项目地如果无可使用变压器) ........................................................................................ 6 3.6 预装箱............................................................................................................................................................ 6 3.7 监控装置 ........................................................................................................................................................ 6 四、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 7 4.1 性能特点 ........................................................................................................................................................ 7 4.2 原理框图........................................................................................................................................................ 7 4.3 技术参数........................................................................................................................................................ 8 4.4 设备图片........................................................................................................................................................ 9 五、直流配电柜 ....................................................................................................................................................... 9 5.1 电气原理图 .................................................................................................................................................. 10 5.2 技术参数 ...................................................................................................................................................... 11 5.3 设备图片 ...................................................................................................................................................... 12 六、并网逆变器 ..................................................................................................................................................... 13 6.1 本企业生产的逆变器执行相关规范和标准............................................................................................... 13 6.2 性能特点 ...................................................................................................................................................... 14 6.3 电路结构 ...................................................................................................................................................... 15 6.4 技术参数...................................................................................................................................................... 16 6.5 设备图片 ...................................................................................................................................................... 18 七、逆变预装箱设计.............................................................................................................................................. 18 八、监控系统设计.................................................................................................................................................. 22 8.1 系统介绍 ...................................................................................................................................................... 22 8.2 监控内容 ...................................................................................................................................................... 22 8.3 环境监测仪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