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W光伏并网技术方案(新)
1MW光伏并网技术方案

1MW光伏并网技术方案光伏并网技术方案是指太阳能光伏系统将产生的电能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并与电网进行连接,实现电能的互相输送和共享。
1MW光伏并网技术方案是指一个1兆瓦的光伏电站的并网系统设计方案。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个新的1MW光伏并网技术方案。
1.光伏电站设计首先,需要对光伏电站的设计进行考虑。
光伏电站应选择一个适当的地点,以确保光照充足,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
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光伏组件的布置和倾角,以及逆变器和电缆的布置。
2.逆变器选择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关键设备。
在1MW光伏并网技术方案中,逆变器的选择非常重要。
逆变器应具有高效率和稳定性,以确保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此外,逆变器还应具备峰值功率跟踪功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效率。
3.并网接入在将光伏电站与电网连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申请并获得电网接入许可证。
然后,需要进行电网容量计算,并确保光伏电站的发电功率不会超过电网容量。
最后,需要进行电网保护和安全装置的设置,以确保光伏电站的并网运行安全可靠。
4.电网监控与管理为了实现对光伏电站的有效监控和管理,需要安装电网监控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光伏电站的发电功率、电压、电流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可以对光伏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
5.运维与维护光伏电站的运维和维护对于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运维工作包括定期巡检、清洁光伏组件、检查电缆和连接器等。
维护工作包括逆变器的定期检修和更换、光伏组件的更换等。
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运维和维护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1MW光伏并网技术方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对光伏电站的设计、逆变器的选择、并网接入、电网监控与管理以及运维与维护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
只有通过科学的技术方案和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实现光伏电站的高效发电和可靠运行。
1MW光伏并网技术方案

1MWp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技术方案目录一、总体设计方案 (1)二、系统组成 (2)三、相关规范和标准 (3)四、设计过程 (3)C+2225656F0困20555504B偋(395019A4D驍E3860896D0雐 (3)4.1并网逆变器 (3)4.1.1性能特点简介 (4)4.1.2电路结构 (4)20108 4E8C 二N|30209 7601 瘁d22703 58AF 墯k21810 5532 唲 (5)4.1.3技术指标 (5)4.1.4 LCD液晶显示及菜单简介 (6)4.1.5并网逆变器图片 (8)4.2太阳能电池组件 (8)4.3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 (9)4.4直流防雷配电柜 (9)4.5系统接入电网设计 (10)4.6系统监控装置 (13)4.7环境监测仪 (15)4.8系统防雷接地装置 (15)五、系统主要设备配置清单 (16)六、系统原理框图 (17)七、参考案例 (17)二、系统组成 (2)三、相关规范和标准 (3)四、设计过程 (3)4.1并网逆变器 (3)4.1.1性能特点简介 (4)4.1.2电路结构 (4)4.1.3技术指标 (5)4.1.4 LCD液晶显示及菜单简介 (6)4.1.5并网逆变器图片 (8)4.2太阳能电池组件 (8)4.3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 (9)4.4直流防雷配电柜 (9)4.5系统接入电网设计 (10)4.6系统监控装置 (13)4.7环境监测仪 (15)4.8系统防雷接地装置 (15)36375 8E17 踗P29400 72D8 狘/34589 871D 蜝IJ五、系统主要设备配置清单 (16)六、系统原理框图 (17)七、参考案例 (17)一、总体设计方案针对1MWp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项目,我公司建议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将系统分成10个100KW的并网发电单元,每个100KW的并网发电单元都接入10KV升压站的0.4KV低压配电柜,经过0.4KV/10KV(1250KVA)变压器升压装置,最终实现整个并网发电系统并入10KV中压交流电网。
1MW高倍聚光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设计

K e y L a b o r a t o y r o f R e n e w a b l e E n e r g y A d v a n c e d M a t e i r a l s nd a Ma n u f a c t u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y, g K u n m i n g 6 5 0 0 9 2 , C h i n a )
B e i j i n g 1 0 0 8 4, C h i n a ; 2 . Y u n n a n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S o l a r E n e r y g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E d u c a t i o n Mi n i s t r y
第3 1 卷, 总第 1 8 2期 2 0 1 3 年1 1 月, 第6 期
《节 能 技 术 》
E NERG Y C ONS E RVA T I ON T E C HNO L OG Y
Vo 1 . 31, S u m. No .1 8 2
No v e mb e r . 2 0 1 3, No . 6
De s i g n o f 1 MW H CPV El e c t r i c i t y Ge n e r a t i o n a n d Gr i d Co nn e c t e d Sy s t e m
F E N G Q i a n , X I A O X i a n g— j i a n g , T U J i e —l e i , S H I H u i —w e i ( 1 . Y u n n a n P o w e r G r i d C o r p o r a t i o n , B e i j i n g E n e r g y N e w T e c h n o l o y g R e s e a r c h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C e n t e r的设计
1MW光伏并网技术方案

1MW光伏并网技术方案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受到了广泛关注。
对于大规模光伏发电项目来说,光伏并网技术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1MW光伏并网技术方案。
首先是光伏阵列设计。
1MW光伏并网系统中通常包括数百个光伏组件,这些组件被分布在一个或多个光伏阵列中。
光伏阵列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光照条件、土地可利用率等因素。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可以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技术,通过控制单个光伏组件或光伏阵列的工作状态,以获得最大功率输出。
其次是逆变器选择。
逆变器是将直流光伏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装置。
对于1MW光伏并网系统来说,可以选择中央式逆变器或者字符串逆变器。
中央式逆变器适用于光伏阵列规模较大的情况,而字符串逆变器适用于光伏阵列规模较小的情况。
逆变器的选择应该考虑效率、可靠性和维护成本等因素。
再次是并网模式。
光伏并网系统可以选择并网发电模式或者离网发电模式。
在并网发电模式下,光伏发电系统将多余的电能输入电网,以供其他用户使用。
在离网发电模式下,光伏发电系统可以使用储能设备储存多余的电能,以满足自身的用电需求。
对于1MW光伏并网系统来说,一般会选择并网发电模式。
最后是电网接入。
光伏并网系统需要与电网进行接入,以便将电能输入电网或从电网获取电能。
为了确保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光伏并网系统需要符合电网的电压、频率、功率因数等要求。
在接入电网时,需要进行电网并联保护、过电压保护、过电流保护等措施,以保护光伏并网系统和电网本身的安全。
综上所述,1MW光伏并网技术方案需要考虑光伏阵列设计、逆变器选择、并网模式、电网接入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设计和选择合适的设备,可以实现高效、稳定、可靠的光伏发电并网系统。
1MW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1MW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技术方案深圳市盛弘电气有限公司2011年9月目 录1 系统组成 (1)2 相关规范和标准 (1)3 总体设计方案 (2)3.1 项目分析 (2)3.2 方案简介 (2)3.3 电池组件串联方案的设计 (3)3.4 光伏防雷汇流箱的设计 (4)3.5 直流防雷配电柜的设计 (5)3.6 并网逆变器的设计(SW 250KTL) (5)3.6.1 总体介绍 (5)3.6.2 技术参数 (7)3.6.3 方案优点 (8)3.7 交流防雷配电柜的设计 (9)4 系统监控方案 (9)4.1 低压配电监控 (9)5 接入电网方案 (10)5.1 升压变压器技术要求 (11)6 接地及防雷 (11)7 电气设备配置清单及成本 (11)8 发电量估算 (12)9 补充说明 (13)1系统组成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主要组成如下:1)光伏电池组件及其支架;2)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3)直流防雷配电柜;4)光伏并网逆变器;5)交流防雷配电柜;6)系统的通讯监控装置;7)系统的防雷及接地装置;8)土建、配电房等基础设施;9)系统的连接电缆及防护材料。
2相关规范和标准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制造、试验和验收可参考如下标准: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939-2005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 20046-2006 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IEC 61727:2004,MOD) GB/Z 19964-2005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 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 GB/T 2423.9-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Cb:设备用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u IEC 60529:1998)GB 3859.2-1993 半导体变流器 应用导则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GB/T 15543-1995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3总体设计方案3.1项目分析本项目共计1MW光伏发电系统,从逆变器角度考虑,可选用4台250KW 的逆变器系统组成。
光伏电站1MW并网电站方案

1MW太阳能光伏电站(并网)方案设计1、总体设计思想1MWp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
将系统分成4个250KWp的光伏并网发电部分。
太阳电池阵列发电经光伏方阵防雷汇流箱汇流后,经过逆变器再将4个模块汇流至低压交流配电柜,经过0.4KV/10KV变压配电装置并入电网,最终实现将整个光伏并网系统接入10KV电网。
2、光伏电站设计2.1太阳能光伏组件选型采用XSH100(82.35V,1.21A)太阳能电池组件。
2.2太阳能光伏组件串并联方案250KW并网逆变器的最大功率电压跟踪范围围为:450Vdc~820Vdc,最大直流电压工作点为:820Vdc。
太阳能光伏组件单列串联组件数量(此处取最佳工作电压650Vdc)Ns=650/82.35=8(块)单列串联功率P=8×100Wp=800Wp;单台250KW逆变器需要配置太阳能电池组件串联的数量Np=250000÷800=313列,所以1MW P太阳能光伏电伏阵列单元设计为1252列支路并联,共计10016块太阳能电池组件,实际功率达到1002KWp。
2.3太阳能光伏方阵直流防雷汇流箱设计2.3.1一级汇流箱按照每16个太阳电池串列单元需要配置1台光伏方阵防雷汇流箱,250KW并网逆变器需配置20(313/16=20)个汇流箱,本工程1MWp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共需配置80台一级光伏方阵防雷汇流箱。
2.3.2直流防雷配电柜每台直流配电柜按照250KWp的直流配电单元进行设计,1MWp光伏并网单元需要4台直流配电柜。
每个直流配电单元可接入20路光伏方阵防雷汇流箱。
2.3.2.1汇流箱至直流配电柜之意图2.4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选择此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为1MWp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系统分为4个250KW的单元,每个单元需要1台功率为250KW的逆变器,整个系统配置4台此种型号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组成1MWp并网发电系统。
1MW屋顶光伏并网发电技术方案

屋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技术方案北京东润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05月目录一、概述 (1)1.1项目介绍 (1)1.2项目系统设备材料 (3)二、总体方案设计 (4)2.1光伏系统项目介绍 (4)2.2系统选型设计 (4)2.3并网系统原理框图 (5)2.4主要设备选型说明 (6)三、光伏系统发电评估 (10)四、系统安装及施工组织 (12)4.1 光伏阵列的布置和安装 (12)4.2 系统接线 (12)4.3土建 (12)4.4电气设计 (15)4.5 接入电力系统方案 (15)4.6电缆敷设及防火 (16)五. 光伏项目效益分析 (17)5.1项目环境效益 (17)5.2节能减排分析 (17)5.3经济性分析 (19)一、概述1.1项目介绍项目情况: 1MW屋顶光伏并网发电本项目单位为河南郑州某屋顶。
本项目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在主楼屋顶上,不单独占用建筑区域的宝贵土地资源,是安装于建筑之上的屋顶并网光伏发电(BAPV:Building Attached Photovoltaic)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资源通过太阳能电池组件转换成直流电能,再通过并网逆变器将符合电能质量的交流电给负载提供电能。
太阳能电池组件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发电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在城市中推广应用太阳能发电的一个主要方向。
技术成熟,成功运营项目较多。
城市建筑物屋顶能为光伏系统提供足够的面积,不需要另外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
预选的屋顶位于郑州,郑州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雪。
郑州市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季较短。
年平均气温在14~14.3℃之间。
郑州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
项目地地约处东经113.62°,北纬34.78°,郑州市太阳能辐射量年均总太阳能辐射量约为4798.6MJ/m2(水平条件下),年均日照时数为近1332.9h。
1MW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1MW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方案介绍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2009.8说明对于MW级的大型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一般可分为太阳能电池组件、逆变控制设备和电网接入装置三大部分。
其中:逆变控制设备主要包括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以下简称“汇流箱”)、直流防雷配电柜、并网逆变器和并网监控装置等设备。
系统设计时,需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选型、固定方式和安装角度的设计;✧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串并联数量设计;✧光伏阵列的防雷接地设计✧光伏阵列的直流汇流设计;✧并网逆变器的选型、组合设计;✧系统电网接入站的设计,包括升压变、开关柜、计量、监控等设计;✧并网发电系统的监控及通讯设计;✧系统所需的电缆选型、敷设等设计;✧系统的土建基础、设备房的设计。
针对MW级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需要设计内容很多,本方案简单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原理框图及系统的主要设备构成,重点介绍了逆变控制设备的相关资料,以供用户参考。
本方案以180Wp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为例,推荐配置SG250K3并网逆变器进行设计,接入10KV电网实现上网发电功能。
当然,系统也可采用其他规格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并网逆变器,具体的设计方案需要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进行优化。
一、总体设计方案1.1方案介绍本系统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的方式进行设计,1MW光伏组件可分成4个250KW的光伏阵列,通过直流汇流装置分别接至4台SG250K3并网逆变器,经1套0.4/10KV(2000KVA)升压装置接入10KV电网,实现并网发电。
1.2系统原理框图并网逆变器1 SDCG-300K 直流防雷配电柜SPVCB-6汇流箱0.4KV低压开关柜环境监测仪RS4851.7MW太阳能并网设备房SPVCB-6汇流箱SG250K310KV高压开关柜0.4/10KV(2000KVA)升压变压器并网监控装置电力系统监控装置10KV接入SPVCB-6汇流箱SPVCB-6汇流箱 SDCG-300K 直流防雷配电柜 SDCG-300K 直流防雷配电柜SPVCB-6汇流箱SPVCB-6汇流箱SG250K3并网逆变器2SG250K3并网逆变器717串80组17串80组17串80组二、 系统构成介绍 2.1光伏组件目前,光伏电站大多采用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电池组件,本系统以180Wp 多晶硅光伏组件为例进行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MWp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技术方案大盛微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7目录一、总体设计方案 (2)二、系统组成 (2)三、相关规范和标准 (3)四、设计过程 (3)4.1并网逆变器 (3)4.1.1组串式逆变器性能特点简介 (4)4.1.2电路结构 (5)4.1.3技术指标 (6)4.2太阳能电池组件 (7)4.3系统接入电网设计 (9)4.4系统监控装置 (13)4.5环境监测仪 (16)4.6系统防雷接地装置 (16)五、系统主要设备配置清单 (17)六、系统原理框图 (18)七、案例 (18)一、总体设计方案针对1MWp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项目,我公司建议采用华为组串式逆变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将系统分成20个50KW的并网发电单元,每个50KW的并网发电单元都接入0.4KV低压配电柜,然后通过中压变压器升压至10KV并网。
系统的电池组件选用265Wp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工作电压为30.5V,开路电压约为37.8V。
经过计算,每个光伏阵列按照24块电池组件串联进行设计,50KW的并网单元需配置8个光伏阵列,192块电池组件,其功率为50.88KWp。
则整个1MWp并网发电系统需配置3840块265Wp电池组件,实际功率约为1.017MWp。
将每个50KW逆变器,共20台接入并网装置。
整个并网发电系统按照20个50KW的并网发电单元进行设计,每个发电单元配置1台SUN2000-50KTL逆变器,整个1MWp系统需配置20台SUN2000-50KTL逆变器。
每台逆变器的交流输出(3*277V/500V+PE)分别接入0.4KV三相交流低压配电柜本系统需配置1套10KV升压站,包含10kV主变(0.4/10KV, 630KVA)、10kV 开关柜、0.4KV开关柜以及直流电源、二次控制柜等装置,柜与柜之间通过铜排或电缆连接。
其中,0.4KV开关柜应配置10路三相交流低压输出接口(AC380/220V,50Hz),通过电缆分别接至20台SUN2000-50KTL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端,从而实现整个并网系统并入10KV 中压交流电网。
综上所述,本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并网逆变器和10KV升压站、二次控制柜、交直流电缆等所组成。
另外,系统应配置1套监控装置,用来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工作参数。
二、系统组成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主要组成如下:(1)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支架;(2)光伏并网逆变器;(3)交流配电柜(10kV主变(0.4/10KV, 1250KVA)、10kV 开关柜、0.4KV开关柜以及直流电源、二次控制柜等装置);(4)系统的通讯监控装置;(5)系统的防雷及接地装置;(6)土建、配电房等基础设施;(7)系统的连接电缆及防护材料;三、相关规范和标准本并网逆变系统的制造、试验和验收可参考如下标准: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939-2005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 20046-2006 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IEC 61727:2004,MOD)GB/Z 19964-2005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T 2423.9-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b:设备用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u IEC 60529:1998)GB 3859.2-1993 半导体变流器应用导则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5543-1995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四、设计过程4.1并网逆变器此次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为20个50KW并网发电单元,每个50KW并网发电单元配置1台型号为SUN2000-50KTL逆变器,整个系统配置20台SUN2000-50KTL逆变器,组成1MWp并网发电系统。
4.1.1组串式逆变器性能特点简介组串式逆变器是基于模块化概念基础上的,每个光伏组串通过一个逆变器,在直流端具有最大功率峰值跟踪,在交流端并联并网,已成为现在国际市场上最流行的逆变器。
许多大型光伏电厂使用组串逆变器,优点是不受组串见模块差异和遮影的影响,同时减少了光伏组件最佳工作点逆变器不匹配的情况,从而增加了发电量,技术上的这些优势不仅降低了系统成本,也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组串间引入“主-从”概念,使得系统在单串电能不能使整个逆变器工作的情况下,将几组光伏组串联系在一起,让其中一个或机构工作,从而产出更多的电能。
最新的概念为几个逆变器相互组成一个“团队”来代替“主-从”概念,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又进了一步,目前无变压器式组串逆变器已占了主导地位。
该并网逆变器的主要性能特点如下:1、智能组串I-V曲线检测,智能识别落后组串;8路高精度智能组串检测,减少故障定位时间80%;华为专用无线通讯技术,无需专用通讯线缆。
2、高效最高效率98.8%,中国效率98.4%;500V交流输出电压,可减少30%交流线损;无N线,可节省20%交流线损投资。
3、安全安全的规避PID效应,主动防止触电并隔离;无熔丝设计,避免直流侧故障引起的火灾隐患;零点压穿越,满足电压接入要求。
4、可靠自然散热,IP65防护等级;业界最高防雷等级,内置交直流防雷模块。
4.1.2电路结构SUN2000 通过8 路PV 组串输入接入逆变器,在逆变器内部组合为 4 路MPPT 电路对组串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再通过逆变电路实现直流电到三相交流电的转换,并且在直流、交流侧支持浪涌保护功能。
SUN2000-50KTL原理图4.1.3技术指标4.2太阳能电池组件目前在光伏并网系统中,普遍选用具有较大功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本系统可选用单块265W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工作电压为30.5V,开路电压约为37.8V。
当然,也可选用其它类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SUN2000-50KTL并网逆变器的直流工作电压范围为:200Vdc~1000Vdc,最佳直流电压工作点为:625-850Vdc。
经过计算:737.5V/30.5V=24.18,得出:每个光伏阵列可采用24块电池组件串联。
每个光伏阵列的峰值工作电压:732V,开路电压:907.2V,满足逆变器的工作电压范围。
对于每个50KW并网发电单元,需要配置192块265Wp电池组件,组成20个光伏阵列。
整个1MWp并网系统需配置3840块265Wp电池组件。
YL265P-29b性能参数如下:4.3系统接入电网设计(1)系统概述本系统采用的SUN2000-50KTL并网逆变器适合于直接并入三相低压交流电网(AC380V/50Hz),由于整个系统需要并入10KV的交流中压电网,所以本系统需配置1套10KV升压站,该升压站主要包含10KV主变(0.4/10KV,1250KW)、10KV 开关柜、0.4KV 开关柜以及直流电源、二次控制柜等装置。
系统配置20台SUN2000-50KTL并网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直接接入变电站的0.4KV开关柜,经交流低压母线汇流后通过10KV主变(0.4/10KV, 1MWp)并入10KV中压交流电网,从而最终实现系统的并网发电功能。
本系统的10KV中压交流电网电气原理框图如下:(2)重要单元的选择①10/0.4KV配电变压器的保护10/0.4KV配电变压器的保护配置采用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组合的保护配置,既可提供额定负荷电流,又可断开短路电流,并具备开合空载变压器的性能,能有效保护配电变压器。
系统中采用的负荷开关, 通常为具有接通、隔断和接地功能的三工位负荷开关。
变压器馈线间隔还增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来提供保护。
这是一种简单、可靠而又经济的配电方式。
✧开合空载变压器的性能好。
本系统中10KV接入配电的负荷为1MWp的10/0.4KV 配电变压器,其空载电流一般为额定电流的2%左右。
✧有效保护配电变压器,特别是对于油浸变压器,采用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比采用断路器更为有效,有时后者甚至并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有关资料表明,当油浸变压器发生短路故障时,电弧产生的压力升高和油气化形成的气泡会占据原属于油的空间,油会将压力传给变压器油箱体,随短路状态的继续,压力进一步上升,致使油箱体变形和开裂。
为了不破坏油箱体,必须在20 ms内切除故障。
如采用断路器,因有继电保护再加上自身动作时间和熄弧时间,其全开断时间一般不会少于60 ms,这就不能有效地保护变压器。
而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具有速断功能,加上其具有限流作用,可在10 ms之内切除故障并限制短路电流,能够有效地保护变压器。
因此,应采用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而尽量不用断路器来保护电器,即便负荷为干式变压器,因熔断器保护动作快,也比用断路器好。
✧从继电保护的配合来讲,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在接入柜中采用断路器,这是因为10KV配电网络的首端断路器(即110 kV或220 kV变电站的10KV馈出线断路器)的保护设置一般为:速断保护的时间为0s,过流保护的时间为0.5s,零序保护的时间为0.5s。
若环网柜中采用断路器,即使整定时间为0s动作,由于断路器固有动作时间分散,也很难保证环网柜中的断路器而不是上一级断路器首先动作。
✧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可对其后所接设备,如电流互感器、电缆等都可提供保护。
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的保护范围可在最小熔化电流(通常为熔断器额定电流的2~3倍)到最大开断容量之间。
限流熔断器的电流-时间特性,一般为陡峭的反时限曲线,短路发生后,可在很短的时间内熔断,切除故障。
如果采用断路器作保护。
必定使其它电器如电缆、电流互感器、变压器套管等元件的热稳定要求大幅度提高,加大了电器设备的造价,增大工程费用。
在这里,同时需要注意在采用负荷开关加高遮断容量后备式熔断器组合时,两者之间要很好地配合,当熔断器非三相熔断时,熔断器的撞针要使负荷开关立即联跳,防止缺相运行。
②高遮断容量后备式限流熔断器的选择由于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造价昂贵,在发生线路故障时,要求线路切断时间短,以保护设备。
熔断器的特性及使用作为线路保护的优缺点分析。
选用性能优良的熔断器,如美国S & C公司的熔断器及熔丝,该类产品具有如下特性:✧具有精确的时间-电流特性(可提供精确的始熔曲线和熔断曲线);✧有良好的抗老化能力;✧达到熔断值时能够快速熔断;✧要有良好的切断故障电流能力,可有效切断故障电流根据以上特性,可以把该熔断器作为线路保护,和并网逆变器以及整个光伏并网系统的保护使用,并通过选择合适的熔丝曲线和配合,实现上级熔断器与下级熔断器及熔断器与变电站保护之间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