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血浆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考点知识点梳理复习巩固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考点知识点梳理复习巩固

a.呼出气体的成分: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吸进气体的成分: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4)呼气和吸气的判断
a.吸气:外界压强①__>肺内压强:气体入肺,如 乙图,丙图的②_A__B_段; b.呼气:外界压强③_<_肺内压强:气体出肺,如 甲图,丙图的④__B__C段;
c.外界压强=肺内压强:吸气结束的一瞬间是B
考点5 人体的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根据人体血液循环路径的不 同,可以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1)体循环:血液由① 左__心___室_进入②__主__动__脉_,再流
经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进入静脉,最后经③ ___上___、__下__腔__静___脉流入④ 右心房的循环,称为体循环。 (2)肺循环:血液由⑤_右__心__室__进入⑥__肺__动__脉,再流 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最后由⑦_肺___静__脉_流回⑧______ 的 左循 心环 房,称为肺循环。
1.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使得血液在血管中不
停地流动。( ×)
提示:心__脏___的__收__缩__和__舒___张__为__血__液___循__环__提_ 供 _提__供__动___力__,__血__液___循__环__的__途___径__是__心__脏___和_ 全部 _血__管__组___成__的__管__道___系__统__,__而___不__仅__仅__是__血__。管。
2.动脉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静脉血管里流的是静脉 血。 ( ×)
提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肺静脉中流动脉血,肺动脉中流静脉血。
2.心率和脉搏 (1)心率: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就记作搏动一 次。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叫做心率。成年人在安 静状态下正常的心率,平均每分钟约⑨___次75。 (2)脉搏:动脉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搏动,即 动脉脉搏。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0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复习1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0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复习1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

D、淋巴管
2021/12/7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页。
5、人体患急性严症时,表现出( C )增多(zēnɡ duō)的现
象。
6A、、贫血血浆(pínxuè)患B者、应红该细多胞吃以下C哪、类白食细物胞( DA、)血小板
A、含蛋白质和铁多的食物 B、含糖类多的食
C、含脂肪多的食物
D、含纤维素多的食物
7、心脏内防止血液从心室(xīnshì)流向心房的结构是(
15×109/L
炎症
2021/12/7
第五页,共三十页。
血型鉴定结果表
A型血 B型血
O型血 AB型血
A型 标准血清
B型 标准血清



凝结(níngjié)现 凝结(níngjié)现 凝结现象




凝结(níngjié)现象凝结现象
无 凝结现象
有 凝结现象
有 凝结现象
2021/12/7
第六页,共三十页。
2021/12/7
第十四页,共三十页。
回忆(huíyì)血液循环图并回答问题
2021/12/7
第十五页,共三十页。
1、体循环:
(1)体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 (或体循环是由心脏的哪一腔(yī qiānɡ)开始? 血液流经何处?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一腔(yī ?) qiānɡ) (2)在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哪些变 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

功能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等

: 红细胞 (gōngnéng)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2021/12/7
第三页,共三十页。
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血细胞 名称
形态结构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总结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总结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总结营养物质的和代谢废物的运输依赖于循环系统,主要是指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之间流动。

血液1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浆: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含有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和代谢废物)。

功能:运输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

包括大部分二氧化碳。

血液红细胞:无细胞核,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功能: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如一个人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HB)太低,就是贫血。

血细胞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功能:有吞噬病菌、防御、保护的作用。

当人体有炎症的时候,白细胞数量大量增加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功能:有止血凝血的作用。

2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血浆:加抗凝剂,血细胞在下,血浆在上,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含纤维蛋白原。

血清:不加抗凝剂,血液凝固后在血块的周围出现的黄色透明液体,不含纤维蛋白原。

血液的功能:血液不仅具有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外,还有防御保护作用,此外,血液对体温调节也有重要作用。

4 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血量相对稳定,有利于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5 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

6 成分输血:大量失血——输全血严重贫血——输红细胞免疫力低下——输白细胞出血性疾病——输血小板大面积烧伤——输血浆7 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紧急情况下: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A、B、AB型血的人,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A、B、O型血血液循环8 血管分布在全身各处,是血液运输的管道。

可以分为三类: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9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特点: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动脉血:含氧量丰富,颜色鲜红。

10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

特点: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

静脉血:含氧量较少,颜色暗红。

11 毛细血管的五最:①管壁最薄②血流最慢③分布最广④数量最多⑤管腔最小12 动脉、静脉与毛细血管的比较13 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1.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于心脏,它位于胸腔中部偏左,在左右两肺之间,形状像桃子,大小与本人的拳头差不多。

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复习知识之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复习知识之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复习知识之人体内的
物质运输
1、血液的组成: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浆:形态-淡黄色液体
组成-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血细胞比较列表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状双面凹、圆饼状圆球状、可变形形状不规则有无细胞核无核(成熟后) 有核无核大小和数量较小、最多最大、最少最小、较少功能运输氧吞噬细菌、防御疾病止血、加速凝血
2、输血与血型
◇输血的原则:输同型血为原则。

O型血可少量输给其它血型;
AB型血原则上可接受其它血型。

◇成年人血量:为体重的7-8%;一次失血30%会有生命危险;
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复习知识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相关标签搜索:七年级期中复习|初一期中复习
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知识点梳理之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复习重点之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第10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复习教案

第10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复习教案

第10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复习教案复习重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ABo血型的类型及模拟血型鉴定3、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4、血型和输血的关系。

失血对人体的影响及输血的意义5、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6、心脏的结构和功能7、血液循环的过程8、呼吸系统的组成9、呼吸运动的过程0、肺活量的概念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2、人体内能量的供给3、体温的概念及体温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总结、练习教学仪器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重点知识归纳、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的循环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取一些新鲜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柠檬酸钠溶液的试管里。

(作用: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会分层。

如下:血浆:90%为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含红色的的血红蛋白,使血液为红色。

血红蛋白是含铁的血细胞蛋白质,易于氧气结合,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功能。

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低,导致贫血。

白细胞:体积最大,数量最少,吞噬病菌,防御保护。

血小板:体积最小,止血,加速血液凝固。

2、人体的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3、血液凝固原理:在血小板的作用下,促使血浆内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从而促使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时,血块周围出现的少量黄色透明的液体就是血清,不是血浆。

血清是去除纤维蛋白原后的血浆。

4、血常规检查:【红细胞RBc】3.5~5.5×1012个【白细胞wBc】5.0~10.0×109个【血红蛋白Hb】110~160g/L【血小板PLT】1.5~3.5×1011个。

如果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含量太低,可能为贫血,若白细胞数量太多,可能身体某部为有炎症。

5、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0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复习2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0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复习2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一节 血液 和血型 (xuèyè)
本节目标 说明血液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 说出它们的主要功能。 说出ABO血型的类型,解释血型鉴定原理(yuánlǐ)及过程。
关注自愿无偿献血
2021/12/12
第一页,共四十一页。
识别血液(xuèyè)中红细胞和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
白细胞
血 液
比较心室 和心房的厚度 (xīnshì)
心室 厚 (xīnshì)
比较左、右心室的厚度 左心室厚
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无特殊结构? 心室与动脉之间有无特殊结构?
瓣膜
思考2021:/12/1瓣2 膜的作用?
防止血液的倒流
第十二页,共四十一页。
左心室 右心室
左心房 右心房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上下腔静脉
心室(xīnshì)与动脉相连 心房与静脉相连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 胞构成
2021/12/12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一页。
会 厌 软 骨
2021/12/12
咽(空气和食物(shíwù)的共同通道)

只是(zhǐshì)空气的通道,发声器官
气管((qìgu内ǎn) 表面有黏膜能分泌黏
液,粘连空气中小颗粒, 形成痰液)
肺 (气体交换的场所)
1.什么叫肺活量?
指在尽力(jìn lì)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
2.肺活量反映了什么?
最大 反映(fǎnyìng)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的

通3.肺气活能量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与年龄,性别,身材,健康状况有关.
4.成年人的肺活量大约(dàyuē)是多少?
220251/0120/12----4000毫升

初中生物 第10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复习教案

初中生物 第10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复习教案

第10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复习教案复习重点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abo血型的类型及模拟血型鉴定3、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4、血型和输血的关系。

失血对人体的影响及输血的意义5、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6、心脏的结构和功能7、血液循环的过程8、呼吸系统的组成9、呼吸运动的过程10、肺活量的概念1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12、人体内能量的供给13、体温的概念及体温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总结、练习教学仪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重点知识归纳1、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的循环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取一些新鲜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柠檬酸钠溶液的试管里。

(作用: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会分层。

如下:血浆:90%为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含红色的的血红蛋白,使血液为红色。

血红蛋白是含铁的血细胞蛋白质,易于氧气结合,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功能。

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低,导致贫血。

白细胞:体积最大,数量最少,吞噬病菌,防御保护。

血小板:体积最小,止血,加速血液凝固。

2、人体的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3、血液凝固原理:在血小板的作用下,促使血浆内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从而促使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时,血块周围出现的少量黄色透明的液体就是血清,不是血浆。

血清是去除纤维蛋白原后的血浆。

七年级生物教案5、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

6、输血原则:以输同型血为第一原则,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才能输异型血。

其中o型血是万能供血者,ab型血是万能受血者。

若一次失血不超过10% (约400 ml)对人体没太大影响,若一次失血超过30%会严重影响人的生命活动,甚至威胁生命。

7、血型鉴定: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红细胞凝集成团的反应a型 b型 o型 ab型a型标准血清无凝集有凝集无凝集有凝集b型标准血清有凝集无凝集无凝集有凝集8、____年12 月2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归纳与复习题集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知识点归纳与复习题集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基础知识巩固*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有三种: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运送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吞噬病菌)和血小板(止血和加速凝血)。

2、血管:(1)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特点:管壁较厚,管腔较小,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不断分支。

(2)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特点: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较大,血流速度较慢,通常具有静脉瓣。

(3)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

特点: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慢。

3、心脏:左心室的壁最厚。

四腔: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

动脉与心室连接,左心室连主动脉,右心室连肺动脉,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静脉与心房连接,左心房连肺静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

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

*概述血液循环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

血液在心脏处的流动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肺循环和体循环在心脏处汇合。

冠脉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冠状动脉→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静脉→右心房*关注心血管健康1.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因素有遗传等先天性因素和生活习惯。

.2.保持心血管健康的方法有:参加锻炼.均衡饮食,禁止吸烟和酗酒,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

例题解析【例1】有一位成年男性刚从青藏高原归来,下列哪一项可能是他的血常规化验结果?( )A.RBC4.9×1012/LWBC8.2×109/LHB132g/LPLT216×109/LB.RBC7.9×1012/L WBC7.2×109/LHB232g/LPLT203×109/LC.RBC4.9×1012/LWBC18.2×109/L HB112g/LPLT276×109/LD.RBC2.9×1012/LWBC8.2×109/LHB89g/LPLT276×109/L解析:本题意在考查人体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以及人体对外界低氧环境的适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血浆
一⒈血液的组成和功能:1、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实验:
成分——其中90%水、蛋白、葡萄糖、无机盐等
血浆 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
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
血液 血细胞 红细胞:数目最多,双凹圆饼状;内有含铁蛋白质的血红蛋白
白细胞:体型最大,数目最少,有细胞核,吞噬病菌
血小板:体型最小,止血,加速血液凝固
⒉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3、输血的原则:一般情况下,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原因:(输血时,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输血前首先要鉴定血型。


特殊情况,O 型可以输给各类血型的人。

AB 型的病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

每年的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者日”)。

4、最常见的血型是(ABO )血型。

可以分为(A 型)、(B 型)、(O 型)、(AB 型)
5、鉴定血型:A 标准血清:B 、AB 凝集成团。

6、心脏的结构:位置: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形状像(倒置的梨),由心肌构成。

7、血流的管道—血管:
流速快,逐渐分支,变细);
静脉(向心,分支逐渐合并,
变粗,流速慢)。

毛细血管(壁
薄,单层细胞组成,只允许
红细胞单行通过)
8、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左心房 ——(肺静脉 )
左心室 ——(主动脉)
右心房 ——(上下腔静脉 )
右心室 ——(肺动脉)
(左心室的心壁最厚)。

由此可见,心室与动脉相连,心房与静脉相连。

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与动脉有瓣膜,瓣膜控制血液向一定方向流动。

二、1、血液循环定义: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途径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
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
回到右心房。

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
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2、体循环把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肺循环把静脉血变成动动脉血。

4、动脉血:血液含氧较多,颜色鲜红。

静脉血:血液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血压表示: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
三、呼吸系统的组成、
1、呼吸道的组成:呼吸道:组成: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作用: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肺:作用: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场所
结构: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
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a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

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状态有关。

胸廓扩张(吸气),收缩(呼气)
b吸气过程:人在平静呼吸时,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这样,胸廓的容积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过程。

c原理:呼吸肌收缩和舒张胸廓扩大和缩小肺被动地扩大和回缩形成压力差
人在平静状态下:
(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顺着浓度(低的方向)流动。

(2)气体交换的位置: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定义:肺泡和血液之间交换。

过程:肺泡血液
血液变化:(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定义:是指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

过程:血液组织细胞
血液变化:(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结果:细胞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3)交换气体:氧气;二氧化碳。

(4)人体能量的来源:人体由(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

这些营养物质的一部分用于细胞的(分裂与生长),转变成人体的组成物质;另一部分被暂时储藏在人体内。

在细胞内,蛋白质、糖类、脂肪等营养物质在氧气的参与下
被氧化分解,贮存的能量被释放出来,用于维持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5)体温:恒定的意义:
发热的利
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