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三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题(五)
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3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殚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一是当局者竟会()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陨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愤然而前行。
节选自《纪念刘和珍君》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不殚dàn 目睹dǔ 干练坚决liàn B.下劣liè 消亡xiāo 百折不回zhéC.临难nán 苟活ɡǒu 陨身不恤yǔn D.从容cónɡ 愤然fèn 阴谋秘计mì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这样如此如是B.如此这样如是C.这样如是如此D.如是这样如此3.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倘要这一次寻求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B.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就在此意义罢C.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D.倘要这一次寻求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就在此意义罢【答案】1.B 2.A 3.C【1题详解】A.“不殚”中“殚”应为“惮”;C.“临难”中“难”应读“nàn”,“陨身不恤”中“陨”应为“殒”;D.“愤然”中“愤”应为“奋”。
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高三语文试卷(含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仿真模拟试卷0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中后期江南经济迅速□起,崇尚精雅奢华之风。
服饰方面僭越等级尊卑,标新立异,竞逐华靡;饮食不厌其精,饮酒花样繁多()家具制作巧夺天工,豪门园林建筑精巧。
精美的园林不仅装点了江南的绰约风姿,也是文人精神追求和生活情趣的形象写照。
1.下列填入文中“□”处的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倔B.崛C.倨D.踞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mǐ chuō B.mí chuō C.mǐ chuò D.mí chu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3.为使文段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是()生命教育要鼓励学生拓展生命的维度。
生命有“四个维度”:一是________。
生命,是具体、多元、鲜活的,会有高低起伏、顺境逆境,要懂得用时间去疗伤,要学会用哲学、用人文艺术和时代精神去慰藉,去滋养。
二是________。
只有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爱人以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人格、有担当、有本领,才能更好地实现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三是________。
生命需要不断修炼、不断超越,需要放下自我与得失的纠结,舍小我成就大我,在拼搏中奉献正能量。
四是________。
要爱惜生命、延长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要重视身心健康,加强体育锻炼,争取健康快乐地为祖国工作四十年甚至五十年。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五)【含答案】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五)【含答案】本文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有问题的段落,因此直接小幅度改写每段话即可。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
A.笨拙罢黜茁壮咄咄逼人B.绯红斐然扉页妄自菲薄C.拾掇点缀啜泣躬耕不辍D.溃败匮乏馈赠振聋发聩2.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座落在那儿了,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
B.人们不想活,情愿照顾殡仪馆的买卖,这种精神状态使医药一筹莫展。
C.这种庆祝仪式是在极为详和欢乐的气氛中举行的。
D.林海茫茫,涛声阵阵,云蒸雾滕,___宛若大海中一叶轻飘飘的小舟。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国学大师___一生涉猎广泛、著作等身,几年前坚决辞去“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所谓三项桂冠的行为,更是让那些沽名钓誉的“伪学者”有登高自卑的感觉。
B.只有痛下决心,人才会有大无畏的勇气。
为了抵达成功的彼岸,有的人敢于剖腹藏珠,也有人屡败屡战,决不放弃。
C.听到___东升任宁江市交通局长的消息,一帮老同学、老同事纷纷发来短信,祝贺他的___之喜,并要他赶快请客。
D.清明前后,天气回暖,许多人选择驾车出游,走人大自然的怀抱,欣赏红桃绿柳、___的春天美景,洗去疲惫,放松身心,陶冶情操。
4.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人生的目标要专一,抱定一个志向并锲而不舍地为之奋斗,目标就很可以实现;否则,目标太多,结果什么目标也实现不了。
B.___的散文略带哲理玄思,揭示了人与生俱来的局限就是能力与愿望之间的永恒距离,生命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断跨越困境的过程。
C.如果在幼儿期能有意加强负责控制感觉、想像力的右脑的开发,那就会对其成年后的创新能力起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D.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最美……”受到如超级明星般的社会关注,证明了道德之真与人性之美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5.选出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短语,排列恰当的一项。
浙江省2023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学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在最后)本试题卷分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阅读与鉴赏(共14小题,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20世纪40年代,人类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
2016年,人工智能首次战胜人类职业围棋选手。
2022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自然语言大模型可以根据人类指令,迅速完成写文章、绘画、作曲甚至制作视频和动画等任务,其“创作”涉猎的范围几乎可以媲美人类。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是类脑神经网络。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海量的训练数据以及必要的算力基础和庞大的数据模型,有力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走向成熟。
在文艺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习对象是知名艺术家的经典作品。
通过处理原始数据,经典作品的风格特点被提取出来,由人工完成数据标注,为下一阶段的新内容生成打下基础,实现由艺术原作到人工智能作品的风格迁移。
伴随各类云计算平台的搭建,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巨大空间。
现有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技术模型的驱动形式分为文本驱动型、图像驱动型和复合驱动型。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文本驱动型。
用户在人工智能端口界面输入提示文本,就能够便捷地启动智能化写作、作曲、作图,或生成短视频等。
面对加速更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创作者要做出哪些调整才能更好地应对智能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创作过程是创作者就一部作品持之以恒地进行打磨,但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创作者的艺术创意在很短时间内就产出批量内容,风格品质参差不齐,创作者需要从众多“产品”中选取一件进行精心调整。
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能力水平还不足以撼动人类创作者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基于机器学习的参数式内容生成,还是风格迁移的程序应用,它们在极短时间内批量化产出的语段、图像、音频、视频等,都尚未催生出获得公认的人工智能艺术家。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题7套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题7套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题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题(一) (1)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题(二) (9)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题(三) (18)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题(四) (26)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题(五) (34)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题(六) (41)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题(七) (47)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题(一)试卷Ⅰ(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在旧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fēi)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xiān)从石阶下一直侵到舌底、心底。
B.他们很希望能看见点什么。
可是,星星太远了,月亮也未落到足够近的位置;此外,山楂果和蔷薇子的殷.(yān)红色泽.(z?)也并不够。
C.早春季节,野芝麻开了,它们的花儿引来了蜜蜂,嘤.(yīng)嘤的蜂鸣对我来说不啻.(dì)是远远的管风琴奏出的音乐。
D.立于亭中,环水如镜,实景虚影相映.(yìn)成趣。
仰天极目苍穹,纤(qiān)云舒卷,高洁飘逸;俯看水中天宇,云影深潜,浮幻轻移。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佝偻廖廓恃才傲物慷慨激越B.遏制漫朔攀援上升膏腴之地C.笙箫咀咒孺子可教向隅暗泣D.悲怆枯槁戊戌变法纵横捭阖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为了使砖石模样的斑块修筑出更的效果,长颈鹿成为陆地上最高大的动物。
②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这让人不禁“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
③因为没有四肢的阻碍,蛇可以深入到别的动物无法涉足的地方。
A.瞩目质疑反而 B.瞩目置疑因而C.注目质疑因而 D.注目置疑反而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巴以边界一场大火,100个生灵涂炭....,这一灾难震惊世界。
B.你应该与朋友合作搞这个新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五)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五)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笨拙.罢黜.茁.壮咄咄.逼人B. 绯.红斐.然扉.页妄自菲.薄C. 拾掇.点缀啜泣躬耕不辍.D. 溃.败匮.乏馈.赠振聋发聩.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座落在那儿了,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
B. 人们不想活,情愿照顾殡仪馆的买卖,这种精神状态使医药一筹莫展。
C. 这种庆祝仪式是在极为详和欢乐的气氛中举行的。
D. 林海茫茫,涛声阵阵,云蒸雾滕,静思崖宛若大海中一叶轻飘飘的小舟。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生涉猎广泛、著作等身,几年前坚决辞去“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所谓三项桂冠的行为,更是让那些沽名钓誉的“伪学者”有登高自卑....的感觉。
B. 只有痛下决心,人才会有大无畏的勇气。
为了抵达成功的彼岸,有的人敢于剖腹藏...珠.,也有人屡败屡战,决不放弃。
C. 听到张旭东升任宁江市交通局长的消息,一帮老同学、老同事纷纷发来短信,祝贺他的乔迁之喜....,并要他赶快请客。
D. 清明前后,天气回暖,许多人选择驾车出游,走人大自然的怀抱,欣赏红桃绿柳、鼎鱼幕燕....的春天美景,洗去疲惫,放松身心,陶冶情操。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人生的目标要专一,抱定一个志向并锲而不舍地为之奋斗,目标就很可以实现;否则,目标太多,结果什么目标也实现不了。
B. 史铁生的散文略带哲理玄思,揭示了人与生俱来的局限就是能力与愿望之间的永恒距离,生命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断跨越困境的过程。
C. 如果在幼儿期能有意加强负责控制感觉、想像力的右脑的开发,那就会对其成年后的创新能力起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五)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五)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命题:周永刚审题:归煜颖一、阅读与鉴赏(共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
一个对历史文化具有深刻认识和深厚情感的民族,一定会以尊崇、敬畏的态度,充满热情地保护文化遗产。
树立保护好文化遗产也是政绩的理念,是由保护文化遗产的紧迫性所决定的。
当前,新型城镇化不断发展,老城在改造中焕然一新,但伴随着这个过程,一些文化遗产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消失了,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在“拆真建假、拆旧建新”中变味儿了,一些非遗技艺在缺少传承人的寂寞中几近失传,一些级别不高的不可移动文物因缺乏维护面临湮灭。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一旦失去就再也追寻不回来。
我国是举世公认的文化遗产大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家底”相当深厚,但从某种意义上看,现存的文化遗产是社会发展大潮的“幸运儿”,如果不加强保护,仍有继续损毁失去的可能。
树立保护好文化遗产也是政绩的理念,需要摒弃把保护文化遗产和发展经济对立起来的错误观念。
事实证明,保护文化遗产可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设想一下,如果当年没有从炸山开矿中挽救良渚遗址,能有若干年后良渚申遗成功吗?如果没有当年对鼓浪屿历史建筑的精心保护,能有今天游客如织的旅游胜地吗?深沉的文化情怀和长远的历史眼光,让如今的良渚和鼓浪屿,不但成为享誉中外的文化名片,更带来切切实实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所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此之谓也。
与新上各种项目相比,保护文化遗产似乎平平淡淡,在修旧如旧原则下,文化遗产难有焕然一新的视觉冲击力。
但是,政绩有潜有显,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政绩固然重要,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政绩同样重要。
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涵养民族精神,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价值理念、道德规范、艺术传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周易》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2021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仿真模拟语文试题(五)(解析版)

浙江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语文仿真模拟试题(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3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百舸.(gě)毛坯.(pēi)慰藉.(jiè)东船西舫.(fǎng)B.罅.隙(xià)荫.蔽(yìn)屏.气(bǐng)跌宕.起伏(dàng)C.忸怩.(ní)褶.皱(zhé)籼.稻(xiān)戛.然而止(jiá)D.包扎.(zā)寥廓.(kuò)挟.带(xié)灭此朝.食(zhāo)2.(3分)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它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人们感怀并摩写它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沉浸其中。
B.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沧凉。
C.凝神一看,貌似平静的海面却有海浪拍打着礁石,溅起几尺高的洁白晶莹的水花。
D.杨师傅微微地喘息着,面颊腊黄,嘴唇苍白干燥,唯有那深沉的眸子依然光亮。
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世界首个以“戈壁地貌”作为赛道的酒泉国际戈壁超级马拉松,全长50公里的赛道以戈壁为主(50%),累计爬升及下降幅度为80米,堪称世界独一无二....的赛道。
B.人们已不足为奇....行人那种“成群结队无视红灯”“赶着上班横穿马路”“凑齐一小撮后过马路”等现象C.俄土两国,历史上曾发生多次战争,前段时间又因俄战机被击落一事,两国关系又蒙上了巨大的阴影,要想把新的恩怨一笔抹杀....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D.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在钱塘江边,滔天巨浪,迎面扑来,瓦釜雷鸣....般的巨响,让岸边观潮的游客惊骇不已。
4.(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四川召开,通报了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三星堆出土了文物瞬间刷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题(五)试卷Ⅰ一、(本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堤.岸/缇.骑感喟./匮.乏机械./押解.狡诈./咋.舌B.缄.默/箴.言彩笺./胜饯.孤鹜./毋.宁镣.铐/潦.水C.梦魇./笑靥.拮.据/狡黠.祈.祷/颀.长卡.片/关卡.D.刹.那/古刹.伺.候/伺.机屏.除/迸.出追溯./朔.风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糖瓷放涎舞榭歌台一愁莫展B.恶运寒喧永志不忘不经之谈C.缪种窒息拂反盈天天网恢恢D.蛰伏婉然玉砌碉栏惴惴不安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李老师说:“你写下去吧,等写完了再修改。
”(2)他也不说,拿起铁锹出了家门。
(3)锦州是东北和华北的战略要地。
(4)隧道全长一公里,着左岸的城堡和右岸的皇宫。
A.径直径自联结连接B.径直径直连接连接C.径自径自联结联结D.径自径直连接联结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绍兴特色的文化产品。
B.去年入冬以来,少数目无法纪的人,任意偷窃、哄抢电线电缆厂大量物资,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目前警方已经立案侦查。
C.如何避免比赛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法、不透明的暗箱操作现象,已经成为困扰本届组委会的首要问题。
D.为及时征求和收集广大人民群众对我省“十一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省统计局日前在省内组织了一系列大型社会调查活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当前,英国网上购物正方兴未艾。
人们从最初在网上购买书籍、音像制品以及预订交通票,进一步扩大到购买电脑、服装等价值更高的商品。
B.根据调查,我国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职业发展十分理想,毕业学员的薪水增幅稳步上升,毕业三年后年工资平均达到50至60万元人民币。
C.在发展迅速和竞争激烈的Internet世界里,企业要保持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人才的取得和保留是十分重要的。
D.在北京第八届科博会期间,海信集团语出惊人,称数字技术已经不再具有差异性,电视的网络技术集成将成为新一轮竞争焦点。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后来我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召母亲回去呢?”B.洗完了碗盘,又是空袭警报声、炮声,以及成群飞机声。
“哦,老天,一天炸两次,”我们心想。
“未免太多了。
”C.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D.熙凤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7.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丘迟那篇脍炙人口的《与陈伯之书》是这样布局的:首先指出陈伯之叛国投敌的错误;接着表明梁朝的宽大;然后又分析敌我双方的形势,使对方认识到“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的处境;继而在描写了江南美景后,写了这样的文字:“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之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
读起来,层次分明,语重心长。
A.晓之以态度,责之以大义,动之以感情,说之以利害B.动之以感情,说之以利害,晓之以态度,责之以大义C.责之以大义,晓之以态度,说之以利害,动之以感情D.说之以利害,动之以感情,责之以大义,晓之以态度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我与地坛》是当代作家史铁生凝聚了自己亲身经历和感受的一篇小说,史铁生的主要作品还有散文《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
B.《林黛玉进贾府》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三回,中心是黛玉进荣国府,层次如层峦叠嶂,文字如花团锦簇,人物形象的渲染,人物内心的表现,场景气氛的描绘……无一不显现出作者的才华、功力和生活根基。
C.鲁迅的《祝福》选自小说集《呐喊》。
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这一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D.苏洵,北宋眉山人,字明允,号嘉祐,世以其父子俱知名,称“三苏”,有诗赞曰“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著有《嘉祐集》。
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日削月割,以趋于亡A.六王毕,四海一.B.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D.能守其土,义.不赂秦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思厥先祖父..孤危..,暴霜露 B.可谓智力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D.燕、赵之君,始有远略1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③子孙视之.不甚惜④斯用兵之.效也A.两个“与”字相同,两个“之”也相同B.两个“与”字相同,两个“之”不同C.两个“与”字不同,两个“之”相同D.两个“与”字不同,两个“之”也不同1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A.戍卒叫,函谷举 B.灭六国者,六国也C.赵尝五战于秦 D.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13.对下面《论语》章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陈成子弑简公。
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日:“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公日:“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
孔子日:“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A.体现了孔子积极入世的态度B.体现了孔子谦逊仁厚的品德C.体现了孔子恪守周礼的原则D.体现了孔子坚持道义的精神14.下列对课文语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她了……——突出母亲视力严重不好,寻找“我”非常困难,表现母亲对“我”的牵挂和担心。
B.“肺炎先生”并不是你们所谓的扶弱济贫的老绅士。
一个弱小的女人,已经被加利福尼亚的西风吹得没有什么血色了,当然经不起那个有着红拳头、气吁吁的老家伙的赏识。
——用看似轻松俏皮的语言,表现肺炎对琼珊的打击之大,说明她的病情很严重。
C. (王熙凤)说着,便用帕试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刻画凤姐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性格特点,阿谀、逢迎、讨好贾母的心理状态。
D.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的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由坦荡。
——用排比的修辞和倒装的句式,描摹了地坛四百多年来的荒凉和颓败,写出了时间的无情和万物的无奈。
15.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最后使用廉颇的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
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
C.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象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
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
二、(本题有8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共9分)300万年前的上新世,全球气温比现在高出2-3度。
那时的北半球不存在大陆冰川,北极地区生长着树木,海平面比现在高出25米。
若未来亦是如此,亚马逊热带雨林的消失将是不可避免的,届时全世界将失去10%的光合作用产物;原先大量贮藏在土壤和半腐烂植物中的碳,当土壤变暖时,细菌的作用加速了碳的分解,使更多的碳进入大气,碳的反向循环将致使全球气温再升高1.5度。
而变暖的海洋将引发特强的飓风,引发海水倒灌,毒素将侵入地下水,致使粮食生产严重下降,更多的老年人将因抗不住热浪而死亡。
非洲、中美洲的情况将更糟,粮食供应将发生困难。
美国同样将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高山冰雪消失,西部城市和农场将出现水荒,一丁点火星就可以引发森林和草场的大火,直至全部毁灭。
同时,印度次大陆将面临尘土侵袭,土地干旱,人们要么就地挨饿,要么四处漂泊,为饮食而争斗;由于海平面的不断抬升,北冰洋将至少失去80%的冰,海水涌进纽约,像1953年曾发生在英格兰东部的惨境将变得司空见惯,北海将使荷兰变得支离破碎,饥民流将无法控制。
16.下列各项中,可用来说明“碳的反向循环”的一项是()A.碳是一切有机物的基本成分,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B.生物体内的碳都来源于大气中或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
C.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
17.对地球变暖时面临的危机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极地区形成大面积森林。
B.海洋引发特强飓风,海水倒灌。
C.更多的老年人抗不住热浪而死亡。
D.更多的人面临饥饿的危险。
18.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A.高山冰雪消融后,不少国家将出现水荒。
B.森林会沦为引火的干柴,直至全部烧毁。
C.有些地区的人们因全球变暖而纷纷迁移。
D.海平面抬升后,有的国家会变得支离破碎。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3题(共15分)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候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候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这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候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火不灭。
”此言得之。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以攻取..之外攻取:攻克,攻战B.其实..百倍其实:它的实际(数目)C.如弃草芥..草芥:小草D.理固宜然..宜然:应该如此20.从本段看,秦国“小则获邑,大则得城”的原因是( )A.秦国借口结盟而向六国索取B.秦国为扩展疆域而加强了外交攻势C.六国屈从暴秦的强大武力D.六国因战败而送给秦国21.“诸候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那些自行灭亡的诸候和战败灭亡的诸候相比B.诸候割地丢掉的土地和战败丧失的土地相比C.诸候割地丢掉的土地和战败丧失的土地加在一起D.那些自行灭亡的诸候和战败灭亡的诸候加在一起22.联系上下文,作者强调“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意在说明()A.先辈创业艰难,国土逐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