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社下册《父母的难处》教案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教学设计1、父母的难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的问题制定调查、访问、统计的计划,提高学生体验、调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学生说说自己对父母有哪些不满。
2、当我们发出这样的抱怨时,同学们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父母有多难?他们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辛苦和难处啊!二、指导开展“看看父母有多难”调查活动。
1、我们要想调查了解父母的难处,可以用哪些方法呢?看看书,也可小组讨论一下。
2、学生交流,确定采用的调查方法。
3、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想要了解的实际情况分组。
4、各小组根据自己的采访调查方式,制定调查计划,教师进行指导。
5、提醒学生调查时还注意什么?(注意自己的态度,要有礼貌,不能打扰被体谅者的工作和学习等。
)6、预祝同学们的调查活动取得成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父母与自己有关的各种难处,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从而使学生形成爱家长及与家长分忧的思想。
教学过程:一、小组交流汇报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了解到的情况。
2、全班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全班交流1、各组派代表将本组了解到的父母某方面难处写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将父母的维处分类:身体方面的、经济方面的、工作方面的……3、引导学生发现父母的难处哪是由自己引起,或与自己有关系的,记录下来。
4、讨论:父母的那些难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5、欣赏佳作《妈妈的手》,思索交流妈妈的手变粗糙了的原因是什么。
6、老师进行总结提升。
四、课后活动双休日时与家长交换角色,做一天临时家长,然后记录自己的感受。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通过辩论、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也能为父母解决一些难处,培养学生主动为父母分忧的思想意识并引导他们学会转化为积极的行动。
让学生体会到在接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也要有回报父母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小小辩论会:大人的难处我能帮着解决吗?1、小组讨论:(1)说明你同意书中哪方的意见?为什么?(2)举一两个事例(你亲身经历或看到的、了解到的)来说明你的观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父母的难处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父母的难处教案1.父母的难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的问题制定调查、访问、统计的计划,提高学生体验、调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父母与自己有关的各种难处,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从而使学生形成爱家长及与家长分忧的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辩论、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也能为父母解决一些难处,培养学生主动为父母分忧的思想意识并引导他们学会转化为积极的行动。
让学生体会到在接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也要有回报父母的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主动为父母分忧的思想意识并引导他们学会转化为积极的行动。
让学生体会到在接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也要有回报父母的意识。
教学准备:有关父母的工作投影。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的问题制定调查、访问、统计的计划,提高学生体验、调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了解父母与自己有关的各种难处,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从而使学生形成爱家长及与家长分忧的思想。
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学生说说自己对父母有哪些不满。
2、当我们发出这样的抱怨时,同学们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父母有多难?他们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辛苦和难处啊!二、指导开展“看看父母有多难”调查活动。
、我们要想调查了解父母的难处,可以用哪些方法呢?看看书,也可小组讨论一下。
2、学生交流,确定采用的调查方法。
3、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想要了解的实际情况分组。
4、各小组根据自己的采访调查方式,制定调查计划,教师进行指导。
5、提醒学生调查时还注意什么?(注意自己的态度,要有礼貌,不能打扰被调查者的工作和学习等。
)三、小组交流汇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了解到的情况。
2、全班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全班交流、各组派代表将本组了解到的父母某方面难处写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将父母的维处分类:身体方面的、经济方面的、工作方面的……3、引导学生发现父母的难处哪是由自己引起,或与自己有关系的,记录下来。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父母的难处》WORD教案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父母的难处》WORD教案师:小时候,我们不管是衣食依旧精神上都完全依靠父母,那时候感受父母确实是自己的天和地。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发觉我们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差不多慢慢地拉大,对他们有许多的不满。
当你埋怨爸爸妈妈对你要求太多,甚至责骂你时;当你为妈妈那土气的装扮感到难为情时;当你仰慕别人的爸爸神通宽敞时……别委屈,别难过,别丧气,因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让我们看看父母到底有多难。
(课件出示光盘视频)师:为了了解父母的难处,同学们进行了一次社区调查,先请我们的街头调查小组向我们汇报他们的调查情形(屏幕出示街头调查小组的调查情形)师:看了它们的调查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指名三四名学生谈感受)师:下面请大伙儿拿出课前要求大伙儿回家填的调查表,我们来看一看家里每年用于我们的生活、教育等各项费用大约是多少,大约占了父母收入的几分之几。
(展台出示随机抽取的几位同学的调查表,师相机点出父母为我们的生活、学习付出了专门多心血和汗水。
)师:再让我们看看我们的超级小组对自己心中理想的家长进行的调查,他们问的差不多上自己感爱好的问题,这些家长是不是也有难处呢?(课件出示光盘录像)师:看到这儿,你又想说些什么呢?(指名三四名学生回答)师:父母为了我们付出了多少啊!同学们,大人们有难处吗?(有)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二页“我们的发觉”,联系你们刚才的感受,想想我们的父母都有哪些方面的难处呢?请把你所想到的填到书上的空白处。
(生填写,师相机指导)(展台出示赶忙抽取的学生数本展现)师: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呀,同学们也许你的衣服不如他人的时尚,也许你的书包不如他人的高档,然而,你可明白,这其中凝聚着父母多少汗水,多少爱呀!同学们,我们和父母之间确信有许多点点滴滴的感人小故事,讲出来和大伙儿一起分享一下好吗?(学生谈谈与父母之间感人的小故事。
教师相机点拨,引导说出真情)师:同学们,你们说爸爸妈妈他们爱我们吗?(爱)那么你能够明白得他们了吗?(明白得)你们真是一群明白事的好小孩!师:同学们,我们不仅要学会去明白得,还要学会去分担,学会去感恩,下面老师也给大伙儿讲个真实的故事,看看文中的小主人公是如何去明白得父母,分担父母,感恩父母的好吗?(讲述书中的故事)师:小孩们,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呢?(指名说)师:我们如何去感恩我们的父母呢,下面请你们拿出笔,把你对爸爸妈妈想要说的想要做的,写下来好吗?(学生写话——指名读,教师与学生一起感动)师:同学们,我们把自己的心声说出来。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实录父母的难处_苏教版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实录父母的难处_苏教版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实录-父母的难处苏教版教学目标1.深入体会父母生活的不易、工作的辛苦、为子女和家庭全身心的付出。
2.通过沟通、交流等方法初步理解父母的难处,并找出与自己有关的难处,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心。
认识到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分子,主动为父母分忧,建立初步的家庭责任感。
3.参与调查、采访、讨论等活动,提高分析问题等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1.师生做好课前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讨论表、分忧卡等材料。
3.课前动员、指导父母写一封信给孩子。
活动形式走进邹老师聊天室。
教学过程话题一:我眼中的父母师: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们又一次走进邹老师聊天室。
最近,邹老师发现,升入五年级以来,很多同学不约而同地聊到了对父母的看法这一话题。
在我的电子信箱中,就有好几封这样的来信。
我们抽两封来读一读。
(打开电子信箱,请生1读来信一)邹老师:您好!最近,我和爸爸妈妈又闹矛盾了。
爸爸妈妈对我的要求实在太高了,一旦我考试成绩不好,爸爸就大发雷霆。
没经我的同意,他们就给我买了许多练习册,害得我一点玩的时间都没有。
哎,我心里想什么他们一点也不了解,还老们根本听不懂,没能力辅导我。
生6:我爸爸成天打麻将……师:看来,大家的抱怨还真不少啊!的确,父母有时候说的、做的、想的和我们还真有点代沟呢。
再看看邹老师信箱中,同龄人的抱怨是如此之多、如此相似!(课件出示对父母的种种抱怨:唠叨、不守信用、自大、暴力、专制、要求过高、难看、土气、不识字、没文化、不体面、工资低……)师:说实话,看到这么多不满,邹老师还真有点心酸。
老师也是妈妈,我的孩子对我也有这样那样的不满,可我觉得自己对孩子已经够好了。
所以,我想代表父母们问一问: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对父母发出如此多的抱怨时,当你们觉得和父母难相处时,有没有想一想父母的难处呢?(板贴:难处)话题二:父母的难处1.听听大人怎么说师:其实,对于同一件事情,我们有我们的想法,可大人也有大人的想法。
五年级下册品德教案-《父母的难处》|苏教版

父母的难处》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真真切切地体会父母生活的不易、工作的辛苦、为子女和家庭全身心的付出;2.学会换位思考,去关注父母的内心和精神世界,感受家庭的亲情;3.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分子,在理解父母难处的基础上能够体谅父母,主动为父母分忧,从而培养学生从内心去爱父母及身边人的感恩思想。
教学重点:体会父母生活的不易、工作的辛苦、为子女和家庭全身心的付出。
教学难点:体会在接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也要有回报父母的意识。
教学准备:1.师生做好课前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板书父母的难处)1.谈话:近来,不少同学都不约而同地聊到了对父母的看法这一话题上。
上节课,很多同学都向老师和大家倾诉了自己曾对父母所产生的抱怨与不满。
有的说爸爸不守信用、要求过高、嫌妈妈唠叨、侵犯隐私、抱怨父母没文化、不体面……说实话,老师听了很是心酸。
亲爱的同学们,其实当我们对父母发出如此多的抱怨时,当我们觉得和父母难相处时,是不是也应该去想一想父母的难处呢?2.过渡:还记得上节课老师给你们布置的采访任务吗?指名读(出示课件①选择几位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家长或老师,把你对父母的不满说给他们听,听听大人们是怎么解释的,看看大人们都有哪些方面的难处?)二、听、看:父母的难处1.听生汇报:你们的表情告诉老师,通过采访,你们有了不小的收获,那就一起来分享吧。
指名说。
2.看看大人怎么做看来,理解大人的难处,沟通是个好办法。
以后,我们不妨在家里多一些这样的沟通,有什么不满,有什么误会,主动地去找大人说说,好吗?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走进大人们忙碌的世界,去看看我们的父母在忙碌些什么。
(播放多媒体②:根据画面配乐朗诵:他们中,有的是清洁工,凌晨,当我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他们早已起床去清扫;有的是卖衣服、卖菜的,搬货、送货他们都自己扛;有的在工厂里做工,隆隆的机器声中他们未曾有过空闲;有的是跑业务的,烈日下、寒风中,他们的身影是如此的坚定;还有的没有固定职业,只好蹬三轮车载客,送货,有的至今还未找到合适的活干……医生、教师、服务员、建筑工……各个行业、各个角落都有我们父母辛劳的身影啊!)三、说:大人有多难,哪些难处和我有关1.同学们,看到自己父母的身影了吗?我想你们一定有话要说,请谈谈自己的感受!(我们的父母都很忙碌,他们很辛苦,在工作中肯定会有很多压力,会遇到很多困难……)是啊,父母们如此辛苦,一定也有难处。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汇总[1]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汇总[1]](https://img.taocdn.com/s3/m/64d71fe7172ded630b1cb618.png)
1、父母的难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的问题制定调查、访问、统计的计划,提高学生体验、调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学生说说自己对父母有哪些不满。
2、当我们发出这样的抱怨时,同学们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父母有多难?他们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辛苦和难处啊!二、指导开展“看看父母有多难”调查活动。
1、我们要想调查了解父母的难处,可以用哪些方法呢?看看书,也可小组讨论一下。
2、学生交流,确定采用的调查方法。
3、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想要了解的实际情况分组。
4、各小组根据自己的采访调查方式,制定调查计划,教师进行指导。
5、提醒学生调查时还注意什么?(注意自己的态度,要有礼貌,不能打扰被体谅者的工作和学习等。
)6、预祝同学们的调查活动取得成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父母与自己有关的各种难处,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从而使学生形成爱家长及与家长分忧的思想。
教学过程:一、小组交流汇报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了解到的情况。
2、全班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全班交流1、各组派代表将本组了解到的父母某方面难处写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将父母的维处分类:身体方面的、经济方面的、工作方面的……3、引导学生发现父母的难处哪是由自己引起,或与自己有关系的,记录下来。
4、讨论:父母的那些难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5、欣赏佳作《妈妈的手》,思索交流妈妈的手变粗糙了的原因是什么。
6、老师进行总结提升。
四、课后活动双休日时与家长交换角色,做一天临时家长,然后记录自己的感受。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通过辩论、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也能为父母解决一些难处,培养学生主动为父母分忧的思想意识并引导他们学会转化为积极的行动。
让学生体会到在接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也要有回报父母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小小辩论会:大人的难处我能帮着解决吗?1、小组讨论:(1)说明你同意书中哪方的意见?为什么?(2)举一两个事例(你亲身经历或看到的、了解到的)来说明你的观点。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整册教案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整册教案小学思品教案第1课父母的难处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父母生活的不易、工作的艰辛、为孩子和家庭全身心的付出,了解父母的现实生存状态。
2.引导学生走进家庭深处,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学会换位思考,去关注父母的内心和精神世界,感受家庭的亲情。
3.帮助学生培养、建立起对家庭、对父母的责任感,意识到自已也是家庭的一分子,能主动为家庭、为父母分忧。
第1课时看看父母有多难一、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学生根据自觉自愿的原则分好小组,确定采用何种方式调查,设计哪些调查的问题,并做好记录。
(2)学生根据自己调查的内容,制作表格,分成这样三个小组。
街头调查组、调查统计组、超级访问组2.教师准备(1)两组视频镜头。
(2)教师对学生的课前调查、访问要给予方法上的指导,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师:同学们,当你埋怨爸爸、妈妈对你的要求太多,当你羡慕别人的时尚穿着,高档的书包时,你或许感到委屈、伤心,认为自己生不逢时,和父母有抵触的情绪,还有可能存心和父母过不去。
其实父母背负着多少我们不知道的艰辛和难处啊!下面我们就通过两组镜头来看看父母有多难。
1.板书课题:看看父母有多难2.放映两组镜头,一组是一位普通工人家长一天的经历,另一组是一位经理家长一天的生活历程。
(两位家长都有各自的难处,生活节奏快。
一个是为了小学思品教案生计奔波,一个是为了生意忙碌,一天过来除了疲惫就是劳累。
)3.看完这些,你们有话要说吗?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二)小组汇报,走近父母后的感想师:课前全班分成了三个小组,每个小组也制定了课前调查的计划,绘制了表格,请各小组来汇报一下,看看父母究竟有多少难处给吧。
1.第一小组:街头调查组(1)组长简单说说调查活动的过程。
(2)小组成员出示调查的表格,并作简要的介绍(3)呈现调查记录的内容,父母的难处有哪些?。
①工作忙,没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淡化了与孩子的感情。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

2、合作拟定一份《家庭公约》。
课 题
3、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主备人
王云
课 型
新授
备课时间
投放时间
教 学
目 标
通过课堂学习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心事,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引导学生认识到应该把父母作为自己倾诉的对象,和父母之间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拉近和父母之间的距离
(2)甲方为正方,乙方为反方。
(3)宣布规则。先思考3分钟,想好了再说,发言时不能超过5分钟。由于时间关系,发言时不能重复别人的话。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尊重别人,不随便插话,等别人说完再发言。
(4)全班同学进行辩论。
3、师小结:大人有大人的难处,他们面临着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有着我们小孩所不知道的难处。大人的难处也有大有小,有些难处我们能帮着解决的,我们应该帮父母解决,有些难处我们虽然没有能力帮着解决,但我们可以安慰父母,不再给他们增加烦恼。
教 学
重难点
引导孩子正确面对父母离婚的问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形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心理。
教 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引入话题。
二、让我们将目光投向父母
1、你的父母爱你吗?说说你从哪些细小的事中看到了这一点?
2、自由阅读教材中离异的父母写给孩子的信,说说从信中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结合学生发言引导他们认识到:父母离婚的原因有很多,作为孩子,我们应该尽量理解父母的选择,更要明白:这不是父母的错,更不是孩子的错,不管家庭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和父母之间的亲情是永远不变的。没有必要为此背上沉重的负担,而要尽快适应这样的生活。)
教 学准备
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的难处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真真切切地体会父母生活的不易、工作的辛苦、为子女和家庭全身心的付出;
2.学会换位思考,去关注父母的内心和精神世界,感受家庭的亲情;
3.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分子,在理解父母难处的基础上能够体谅父母,主动为父母分忧,从而培养学生从内心去爱父母及身边人的感恩思想。
教学重点:体会父母生活的不易、工作的辛苦、为子女和家庭全身心的付出。
教学难点:体会在接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也要有回报父母的意识。
教学准备:1.师生做好课前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板书父母的难处)
1.谈话:近来,不少同学都不约而同地聊到了对父母的看法这一话题上。
上节课,很多同学都向老师和大家倾诉了自己曾对父母所产生的抱怨与不满。
有的说爸爸不守信用、要求过高、嫌妈妈唠叨、侵犯隐私、抱怨父母没文化、不体面……说实话,老师听了很是心酸。
亲爱的同学们,其实当我们对父母发出如此多的抱怨时,当我们觉得和父母难相处时,是不是也应该去想一想父母的难处呢?
2.过渡:还记得上节课老师给你们布置的采访任务吗?指名读(出示课件①选择几位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家长或老师,把你对父母的不满说给他们听,听听大人们是怎么解释的,看看大人们都有哪些方面的难处?)
二、听、看:父母的难处
1.听生汇报:你们的表情告诉老师,通过采访,你们有了不小的收获,那就一起来分享吧。
指名说。
2.看看大人怎么做
看来,理解大人的难处,沟通是个好办法。
以后,我们不妨在家里多一些这样的沟通,有什么不满,有什么误会,主动地去找大人说说,好吗?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走进大人们忙碌的世界,去看看我们的父母在忙碌些什么。
(播放多媒体②:根据画面配乐朗诵:他们中,有的是清洁工,凌晨,当我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他们早已起床去清扫;有的是卖衣服、
卖菜的,搬货、送货他们都自己扛;有的在工厂里做工,隆隆的机器声中他们未曾有过空闲;有的是跑业务的,烈日下、寒风中,他们的身影是如此的坚定;还有的没有固定职业,只好蹬三轮车载客,送货,有的至今还未找到合适的活干……医生、教师、服务员、建筑工……各个行业、各个角落都有我们父母辛劳的身影啊!)
三、说:大人有多难,哪些难处和我有关
1.同学们,看到自己父母的身影了吗?我想你们一定有话要说,请谈谈自己的感受!(我们的父母都很忙碌,他们很辛苦,在工作中肯定会有很多压力,会遇到很多困难……)是啊,父母们如此辛苦,一定也有难处。
针对曾经的不满,结合课前采访时的收获,联系刚才看到的一幕幕,想想平时和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想一想,我们的父母究竟都有哪些方面的难处呢?指名说。
(师适时板书:经济、身体、工作、生活……)
我想,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所面临的困难也是不同的,除了这些方面,你们的父母还有哪些困难呢?(出示③原来,每位同学的父母都有他们的难处:经济:_________ 身体:_______工作:__________其他:_________。
)请打开课本第2页,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把自己感受写下来,然后和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
还有谁愿意来谈一谈,再指名说。
经济、身体、工作、生活……很多方面都给父母造成了困扰,真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哪!
2.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日聚会吧。
(出示④)请打开课本第3页,生默读作品《生日》。
(点击出示:)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指名说。
如此简单的生日,为什么让小作者在心里涌起了对父母的感激、对生命的感谢?(是爸爸妈妈那无私朴实的爱;是他们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
3.是啊,通过沟通和交流,我们已慢慢地理解了父母们的难处。
那父母的这些难处哪些又是由我们引起或者与我们有关的?(出示课件)
请大家静静地回想一下,指名说说。
师适时板书。
看来,我们的父母都有各自的难处。
我想因为我们而给父母带来的难处,可能远远不止这些,我相信大家一定还有话说,就把你的感受和你周围的同学交流交流吧。
同学们,说到这儿你们知道父母这些难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同桌讨论。
(父母对我们无私的关爱,我们是父母心中的希望,我们是他们永远的牵挂……)
小结:也许你的衣服不如他人的时尚,也许你的书包不如他人的高档。
可不管我们的父母有多难,可他们最担心、最牵挂的还是我们哪!这些难处的产生都源于一个字,那就是父母对我们的爱!(板书③:爱。
)
4.在你的生活中,你还能记起父母那些爱的身影吗?(出示课件⑤:①在我生病的时候……②在我被雨淋的时候……③在我夏天热得睡不着的时候……④在我_________时候……)(在我作业做得很迟的时候;在我要走很远的路上学的时候。
)请你和周围的同学讲讲吧!指名说,师讲述自己的故事。
5.小结:是啊,这就是爱,朴实而无私。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小诗《爱》。
(出示课件⑥父亲的爱,深沉如山。
母亲的爱,柔情似水。
面对父母伟大而又无私的爱,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面对父母的难处,我们怎能无动于衷!)
说到这儿,你还想说些什么呢?指名说。
(爸爸妈妈真不容易,我们应该……)你们真是一群懂事的好孩子!
归纳过渡:是的,我们不仅要学会去理解父母的难处,还要学会去分担,学会去感恩。
(板书:感恩)
四、情中升华——感恩
1.(出示课件⑦)音乐《感恩的心》响起。
2.爱的呼唤:同学们,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点击出示“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让我们把“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大声地喊出来,表达出对我们的父母,对天下所有父母的爱吧!学生激情呼喊。
3.小结:同学们,大人的难处我们能帮助解决吗?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呢?你又准备怎样去做呢?课后请同学们继续讨论交流,下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爱的计划。
板书:父母的难处
经济伤心爱
身体烦恼
工作难过
生活担心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