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及答案
初二历史试题真题及答案

初二历史试题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实行郡县制B. 推行分封制C. 建立世袭制D. 推广科举制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时期对外交流的成果?A. 鉴真东渡日本B. 玄奘西行取经C. 郑和下西洋D. 遣唐使来华学习答案:C3.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海防,采取了什么措施?A. 建立长城B. 建立海军C. 建立驿站D. 实行海禁答案:D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西藏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A. 册封达赖喇嘛B. 实行郡县制C. 建立海军D. 推广科举制答案:A5. 下列哪一项是明朝时期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A. 泉州B. 广州C. 宁波D. 上海答案:B6. 唐朝时期,哪个地方是丝绸之路的起点?A. 长安B. 洛阳C. 成都D. 敦煌答案:A7. 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对新疆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A. 实行郡县制B. 册封达赖喇嘛C. 建立驿站D. 建立海军答案:A8.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寻求新大陆B. 宣扬国威C. 寻找长生不老药D. 贸易往来答案:B9. 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对西藏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A. 册封达赖喇嘛B. 实行郡县制C. 建立驿站D. 推广科举制答案:A10. 明朝时期,哪个地方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A. 泉州B. 广州C. 宁波D. 上海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全国划分为______个郡。
答案:362. 唐朝时期,鉴真东渡日本,是为了传播______。
答案:佛教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西藏地区实行了______制度。
答案:金瓶掣签5.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海防,实行了______政策。
答案:海禁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唐朝时期对外交流的主要方式有哪些?答案:唐朝时期对外交流的主要方式包括:派遣使节、留学生到外国学习,如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外国使节、商人、留学生来华,如遣唐使来华学习;通过丝绸之路进行贸易往来;以及宗教文化的传播,如佛教的传播。
初二上册历史试题及答案

初二上册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在哪个朝代发明的?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2.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A. 李世民B. 武则天C. 李隆基D. 朱元璋答案:D3. 唐朝时期,以下哪项技术得到了显著发展?A. 农业B. 手工业C. 航海技术D. 造纸术答案:B4. 唐朝的都城长安在今天的哪个城市?A. 北京B. 西安C. 南京D. 洛阳5. 唐朝时期,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6. 唐朝时期,以下哪个地方是重要的瓷器生产中心?A. 景德镇B. 洛阳C. 长安D. 扬州答案:A7. 唐朝时期,以下哪项文化成就不是唐朝的?A. 唐诗B. 唐画C. 唐乐D. 宋词答案:D8. 唐朝时期,以下哪个国家与唐朝有密切的贸易往来?A. 日本B. 印度C. 阿拉伯D. 欧洲答案:C9. 唐朝时期,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B. 李靖C. 王昌龄D. 岳飞答案:D10. 唐朝时期,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唐朝的衰落?A. 安史之乱B. 玄武门之变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答案:A11. 唐朝时期,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A. 玄奘B. 鉴真C. 王羲之D. 颜真卿答案:C12. 唐朝时期,以下哪项技术得到了显著发展?A. 农业B. 手工业C. 航海技术D. 造纸术答案:B13. 唐朝时期,以下哪个地方是重要的瓷器生产中心?A. 景德镇B. 洛阳C. 长安D. 扬州答案:A14. 唐朝时期,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B15. 唐朝时期,以下哪个国家与唐朝有密切的贸易往来?A. 日本B. 印度C. 阿拉伯D. 欧洲答案:C16. 唐朝时期,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A. 杨贵妃B. 李靖C. 王昌龄D. 岳飞答案:D17. 唐朝时期,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唐朝的衰落?A. 安史之乱B. 玄武门之变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答案:A18. 唐朝时期,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A. 玄奘B. 鉴真C. 王羲之D. 颜真卿答案:C19. 唐朝时期,以下哪项技术得到了显著发展?A. 农业B. 手工业C. 航海技术D. 造纸术答案:B20. 唐朝时期,以下哪个地方是重要的瓷器生产中心?A. 景德镇B. 洛阳C. 长安D. 扬州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21.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初二历史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历史基础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宗法制D. 世袭制2. 唐朝的盛世局面主要得益于哪位皇帝的治理?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安石4. 明朝时期,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海禁”政策?A. 明太祖B. 明成祖C. 明宣宗D. 明英宗5. 清朝的建立者是哪位皇帝?A. 皇太极B. 顺治帝C. 康熙帝D. 乾隆帝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______和______。
7. 唐朝时期,______是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诗作以婉约著称。
8.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共进行了______次远航。
9. 清朝的灭亡标志着中国______的结束。
10. 我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开始于______朝。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贞观之治”的主要特点。
12. 请简述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14. 论述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B. 郡县制2. D. 唐玄宗3. D. 王安石4. B. 明成祖5. A. 皇太极二、填空题6. 指南针、火药7. 上官婉儿8. 七9. 封建社会10. 隋三、简答题11. “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政治局面,其主要特点包括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展、民族融合和对外关系友好。
12.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与外界的交流,导致中国在科技、文化等方面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也为后来的鸦片战争埋下了隐患。
四、论述题13.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了世袭和门阀制度,促进了社会流动和人才的合理使用。
初二历史考试题目及答案

初二历史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A. 商朝B. 西周C. 秦朝D. 汉朝答案:C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汉武帝时期的文化成就?A. 推行儒家思想B. 建立太学C. 创作《史记》D. 发展丝绸之路答案:C4.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以下哪个方面影响最大?A. 文化教育B. 经济发展C. 军事建设D. 外交关系答案:A5. 宋朝时期,经济中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北方战乱频繁B. 南方水土肥沃C. 政府政策支持D. 交通条件改善答案:A6.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描述的是哪位历史人物?A. 岳飞B. 关羽C. 项羽D. 张飞答案:B7. 明朝时期,哪项发明对航海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A. 指南针B. 火药C. 造纸术D. 印刷术答案:A8. 清朝初年,实行了哪项政策来加强中央集权?A. 八旗制度B. 科举制度C. 世袭制D. 郡县制答案:A9. 清朝末年,中国面临的最大外部威胁是什么?A. 内部战乱B. 外族入侵C. 自然灾害D. 经济危机答案:B10. “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哪个朝代?A. 明朝B. 清朝C. 元朝D. 宋朝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______。
答案:指南针12. 唐朝时期,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答案:长安13. 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14. 清朝末年,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开放了______等五个通商口岸。
答案: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15. “戊戌变法”又称为“百日维新”,是清朝末年的一次______运动。
答案:改革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初二历史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历史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古代几内亚的首都?A. 亚历山大港B. 吉贝利亚C. 库克拉多D. 布尔吉巴答案:C2.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奥斯曼帝国的灭亡?A.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B. 塞瓦斯托波尔战争C. 第一次世界大战D. 布尔什维克革命答案:C3. 下列哪个古代文明起源于美洲?A. 阿兹特克文明B. 埃及文明C. 印度河文明D. 古中国文明答案:A4. “暴力革命是历史的助产士”这句名言是谁提出的?A. 列宁B. 斯大林C. 孙中山D. 马克思答案:A5. 耶路撒冷被称为“三大宗教的圣地”,以下哪个宗教不将其视为圣地?A. 伊斯兰教B. 基督教C. 佛教D. 犹太教答案:C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写“√”,错误的写“×”。
1. 欧洲工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胜利。
(√)2. 东道主制度是古代希腊的制度之一。
(×)3. 《道德经》是古代中国的一部著名哲学作品。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日本偷袭珍珠港有关。
(×)5. 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主导了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和结果。
答: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39年至1842年,背景是由于英国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导致中国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国家财政困难。
结果是中国失败,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2. 简述一下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特点和影响。
答:意大利文艺复兴是指从14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在意大利地区兴起的一场文化和艺术变革运动。
其特点包括追求人文主义、强调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和推崇、注重艺术的形式和技巧等。
它对欧洲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发展,促进了科学、艺术以及社会制度的变革。
四、解答题1. 试述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答: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初二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初二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项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焚书坑儒B. 推广铁器C. 修建长城D. 创立科举制度答案:A2. 唐朝的盛世时期是?A. 贞观之治B. 开元盛世C. 永徽之治D. 洪武之治答案:B3. 以下哪位不是宋朝的著名词人?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李白答案:D4.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由检D. 朱允炆答案:A5. 清朝的康熙皇帝在位期间,以下哪一项不是他的主要成就?A. 收复台湾B. 编纂《康熙字典》C. 修建故宫D. 建立清朝答案:D6.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北京条约》答案:D7.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是?A. 孙中山B. 毛泽东C. 邓小平D. 蒋介石答案:A8.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A. 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决定B. 辛亥革命的失败C. 八国联军侵华D. 鸦片战争答案:A9.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年份是?A. 1919年B. 1921年C. 1927年D. 1949年答案:B10. 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是?A. 1945年B. 1949年C. 1950年D. 1951年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____。
答案:文字2. 唐朝的盛世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这一时期是由皇帝____统治的。
答案:李隆基3.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最初是____起义军的一员。
答案:红巾军4. 清朝在康熙皇帝的统治下,收复了台湾,并在台湾设立了____。
答案:府5.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____。
答案:民生主义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初二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初二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B2. 唐朝时期,被称为“诗仙”的诗人是谁?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B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开展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找新大陆D. 进行文化交流答案:B4. 清朝末期,哪一次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甲午战争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鸦片战争D. 第二次鸦片战争答案:C5.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与“焚书坑儒”事件有关?A. 孔子B. 秦始皇C. 汉武帝D. 唐太宗答案:B6.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答案:A7. 科举制度最早在哪个朝代开始实行?A. 唐朝B. 宋朝C. 隋朝D. 元朝答案:C8.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答案:D9. 以下哪一位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A. 韩愈B. 柳宗元C. 苏轼D. 杜甫答案:D10.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与“靖康之变”有关?A. 赵匡胤B. 岳飞C. 赵构D. 完颜阿骨打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连接了中国与________、西亚和欧洲。
答案:西域12.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共进行了________次下西洋的航行。
答案:七13. 清朝末期,戊戌变法又称为“百日维新”,其主要领导者是________。
答案:康有为、梁启超14.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________。
答案:指南针15. 唐朝时期,著名的女皇帝是________。
答案:武则天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
答案: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政治局面,其特点是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高峰。
初二历史中国古代历史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历史中国古代历史练习题及答案考试题目一:中国古代历史概述1. 请简要叙述中国古代历史的年代顺序。
答:中国古代历史可以大致分为四个时期:夏、商、西周、东周。
夏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个朝代。
2. 中国古代历史中,哪个时期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请简要阐述原因。
答:西周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原因是西周时期,中国出现了以贵族阶层为中心的封建神权制度,这种制度的核心是国家以君王为中心,贵族地主阶层享有封地和特权,百姓则居于下层,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3. 请简述中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答:中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是分等级、等级之间有明显差别、等级关系严格固定。
这种制度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使得社会结构稳定,贵族阶层掌握政权,百姓地位低下,难以改变其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它加强了农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开发。
考试题目二:春秋战国时期1. 请简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特点。
答: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特点是分封割据、列国混战、思想多元化。
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多个列国,相互之间争夺领土和扩张势力,导致了长期的战乱。
同时,思想家纷纷崛起,出现了儒家、道家、法家等多种思想流派。
2. 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和战国时期的孟子分别代表了什么价值观?答: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君主,他提倡“仁政”,主张君主应该以仁爱和聪明来治理国家。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家,他强调人性善良,并主张通过教育来塑造人的品德。
他们都代表了中华文明中重视仁爱和人性的价值观。
3. 请简述《孙子兵法》对中国军事发展的影响。
答:《孙子兵法》是战国时期的兵书,对中国军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初二历史试卷
()1、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西藏解放迟至1951年,其解放方式是A和平解放 B武力攻克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
()2、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A中央红军 B八路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3、标志着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新中国成立
C抗美援朝胜利 D土地改革完成
()4、中国现代史上工业化的起步开始于
A洋务运动 B新中国成立
C 土地改革 D第一个五年计划
()5、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
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 新中国成立 D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 6、我国结束了靠“洋油”过日子的标志是
A大庆油田的建成B胜利油田的建成 C主要工业品的增长D核工业从无到有()7、“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五一六”通知发表 B“九一三”事件C“四人帮”被粉碎 D四五运动()8、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A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B中共八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9、一个外国旅游团到我国广东省旅游观光,要求参观在该省设置的最早的经济特区。
假若你是导游,你不应带他们去下列哪个城市
A深圳市 B 珠海市 C汕头市 D 厦门市
()10、“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区姓‘社’不姓‘资’”的论断出自A马克思主义 B列宁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11、在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过程中,涌现出支援西藏的好干部是A孔繁森 B焦裕禄 C 雷锋 D 赵梦桃
()12、“一国两制”政策是解决我国哪些地区问题的原则
A香港 B 澳门 C香港、澳门 D香港、澳门、台湾
()13、海峡俩岸统一的根本前提是
A和平统一方式 B一个中国原则
C平等谈判原则 D 实现两岸“三通”
()14、台湾岛内的主要政党的领导人,如连战、宋楚瑜等接连访问大陆。
说明
A 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已经完全正常了 B大陆对台湾施加了压力
C 大陆与台湾的联系日益密切
D 大陆与台湾是一个整体
()15、为了建设现代化的国防,我国于1966年组建了
A 核潜艇部队
B 导弹部队
C 海军陆战队
D 海军航空兵()16、我国军用飞机的发展历程为
A国外购买——仿制——研制 B国外购买——研制——仿制 C仿制——国外购买——研制 D仿制——研制——国外购买
()17、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巴黎和会 D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18、万隆会议上,中国为促进会议圆满成功提出的方针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 C平等互惠 D联合反对殖民主义()19、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
A第22届联合国大会 B第24届联合国大会
C第25届联合国大会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0、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你认为“梅开三度”不包括
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我国航天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标志性事件
A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研制成功 C氢弹爆炸成功 D 东方红1号卫星上天()22、我国是世界上第几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A第一个 B第三个 C第五个 D第七个
()23、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在今天最能体现这句话的是
A看报纸 B看电视 C上网 D打电话
()24、863计划的提出和实施主要是为了
A发展特色农业,解决吃饭问题 B 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
C发展交通运输,提高运行速度 D 发展军事工业,实现国防现代化
()25、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根本目的在于
A发展我国经济 B传播先进文
C 宣传先进的思想观念 D改革教育不均衡现象
()26、九年义务教育属于
A高等教育 B 小学教育 C 中等教育 D基础教育
()27、中国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
A容国团 B 许海峰 C 陈镜开 D 刘国梁
()28、中国人实现奥运会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是在”
A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 B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
C第27届悉尼奥运会 D第28届雅典奥运会
()29、现在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障费用的来源是
A国家承担 B 职工单位承担
C职工个人承担 D 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分担
()3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就业制度进行了改革,下列各项对我国目前的就业模式描述不正确的是
A政府“统包统配” B 劳动者自主就业
C 市场调节就业
D 政府促进就业
二、判断改错题(10分)
1、邱少云是一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战斗英雄。
错误:改正:
2、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了。
错误:改正:
3、《863计划纲要》选择生物技术、海洋高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
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
错误:改正:
4、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一号”。
错误:改正:
5、1990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
错误:改正:
二、选择搭配题(15分)
1、时间事件
A 1953年()三大改造完成
B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C 195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D 1966年()抗美援朝胜利
E 1971年()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2、人物称号或贡献
A黄继光()“杂交水稻之父”
B邓小平()“两弹元勋”
C袁隆平()“最可爱的人”
D邓稼先()夺得中国奥运史上第一块金牌
E许海峰()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3、会议内容
A十一届三中全会()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中共“十三大”()正式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中共“十四大”()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E中共“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
全党的指导地位四、材料解析题
1、材料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材料二凡六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请回答: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2分)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何时颁布的?(5分)
(3)、针对材料一的内容,20世纪70年代我国政府实施了什么发展战略?
(2 (3分)
、
(4)、谈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4分)
2、材料一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回收的不仅
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邓小平材料二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
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
回来,母亲!——闻一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写出香港回归祖国的具体时间,在这之前香港由哪国占领?(4分)(2)、根据材料一,写出澳门回归祖国的具体时间,在这之前澳门由哪
国占领?(4分)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会失去香港和澳门?中国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以及中国顺利收回澳门,这又
说明了什么?(4分)
(4)、香港澳门回归有什么意义?(4分)
2010 -2011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初二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1.5 *30)分
二、判断改错题(10分)
1 、错误:邱少云改正:蒋道平
2 、错误:氢弹改正:原子弹
3 、错误:海洋高技术改正:航天技术
4 、错误:神舟一号改正:神舟五号
5 、错误:1990年改正:2008年
或(错误:奥运会改正:亚运会)
三、选择搭配。
(15分)
C、B、
D、A、E
2、C、D、A、E、B
3、C、B、E、A、D
四、材料解析题:(30分)
1、(1)邓小平(2分)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分)1986年(2分)
(3)科教兴国(3分)
(4)上学是我们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2分)也是我们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依法执行。
(2分)2、(1)1997年7月1日(2分)英国占领(2分)
(2)1999年12月20日(2分)葡萄牙(2分)
(3)原因:列强通过侵略强占香港、澳门。
中国经济落后,综合国力弱。
(2分)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弱不断增强,国际地位越来越高。
(2分)(4)香港、澳门回归,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耻辱(2分),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