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圣地西柏坡共52页

合集下载

《西柏坡》ppt课件

《西柏坡》ppt课件


太行山 行家
xíng

出行 行为


石磨
还可以怎么读?


磨损
课文梳理
太行山有个山窝窝, 山窝窝里面石头多。
课文梳理
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 经得起磕碰经得起磨。
课文梳理
石磨边走出了新中国, 俺这里就叫西柏坡。
《西柏坡》ppt课件
口语交际
小朋友,你的家乡 在哪里?你也来模仿课 文,夸赞夸赞你可爱的 家乡吧!
“ 万 物 并 育 而不相 害”所 指向的 实质问 题.
《西柏坡》ppt课件
《西柏坡》ppt课件
《西柏坡》ppt课件
谢谢!
《西柏坡》ppt课件
《西柏坡》ppt课件

1.真善美是人类判断是非的底线。巴 尔扎克 说他写 作的最 高使命 是:用 笔深刻 把握时 代的脉 搏和民 众的呼 声,反 映大众 的疾苦 和不幸 ,替他 们呐喊 ;揭示 社会的 美与丑 ,唤醒 正义感 和良知 。我想 ,这是 每个文 化工作 者都应 该时刻 牢记的 。

7.中 国 文 化 家 们所 说的“ 中”, 更多体 现为实 践过程 中处理 、协调 各种关 系的一 种原则 。在天 道的层 面,道 首先表 现为多 样的统 一。从 多样的 统一这 一视域 看,“ 中”就 在于使 统一体 中的各 个方面 彼此协 调。千 差万别 的事物 同处于 一个系 统,如 何恰当 地定位 它们, 使之各 得其所 ,这就 是“中 ”所涉 及的重 要方面 。

8.从 人 的 实 践 活动 看,“ 万物并 育而不 相害” 则涉及 不同的 个体、 团体、 民族、 国家之 间的共 处、交 往问题 ,它以 承认不 同个体 的差异 、不同 社会领 域的分 化为前 提。个 体的差 异、不 同社会 领域的 分化是 一种历 史演化 过程中 无法否 认的事 实,如 何使分 化过程 中形成 的不同 个体、 存在形 态以非 冲突的 方式共 处于世 界之中 ,便成 为

西柏坡

西柏坡

在绵亘千里的太行山东麓,有一个三面靠山,一面临水的小山村,这里曾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让解放区的亿万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里还召开了我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这里是我们党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

这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小山村就是革命圣地—西柏坡。

一路风尘仆仆,在经过近3个小时的车程后来到了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

抬眼望西柏坡满眼青翠,前临碧波荡漾、水光潋滟的西柏坡湖,后倚满坡翠柏、松涛阵阵的西柏坡岭,进入这里,人们立刻感受到一种返回精神家园的亲切和熟悉,一种远离尘世喧嚣与浮躁的美。

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革命伟人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和七届二中全会会址。

这些富有华北特色的平顶房,又矮又小,外墙抹着一层白灰,屋里都只上了一层黄泥。

家家户户木板门,“井”字型的方格窗,没有一点雕饰,屋地都是用灰渣和泥土混合打成的,时间长了就有些坑坑洼洼。

正是在这些普通甚至简陋的农家小院里,我们的革命领导人衣着朴素,粗茶淡饭,却运筹帷幄地指挥了震惊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全面胜利。

这里有革命领导人艰苦奋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血肉相连的故事,有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的精神,1991年9月,江泽东同志来了,2002年12月,胡锦涛同志来了。

他们在西柏坡参观学习,并发表讲话,他们与西柏坡心心相印。

我们党在西柏坡时期形成的西柏坡精神,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国人民宝贵的、独特的精神财富。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干部群众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而对新世纪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就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用西柏坡精神团结和鼓舞全国人民。

继承西柏坡精神,就要发扬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革命圣地——西柏坡

革命圣地——西柏坡

会议由中央工委书记刘少奇主 持,历时近两个月。刘少奇在开幕 式上,指出全国土地会议的中心议 题是要彻底进行土地改革。总结交 流经验,着重讨论了土改和整党两 大问题,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10月10日正式颁布实行。
• 《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
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 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废除一切地主 的土地所有权”;“废除一切祠堂、庙宇 、寺院、学校、机关及团体的土地所有权 ”;“废除一切乡村中在土地改革以前的 封建债务”。
二、西柏坡精神:
• 西柏坡精神于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
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中共中央在 西柏坡的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 折时期,也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 、最辉煌的时期。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 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伟大的西柏 坡精神。这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 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发展的新 阶段,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 发展。
会议内容:
• 会议确定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的各项方 •
针。会议认为,今后解决国民党残余军队的方式 ,采用“天津、北平、绥远三种”。 会议认为,在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还必须积极 开展政治斗争,无论在军事和政治斗争中,都应 把原则的坚定性同策略的灵活性紧密结合起来。 为了适应斗争的需要,必须培养大批革命干部。
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以伤亡11万余人的 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使长江以北 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
平津战役: • 平津战役是最后一个战役。于11月29
日发起,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伤亡 3.9万人,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歼灭和 改编,使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 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 ,全部获得解放。1月31日,经过解放 军和中共北平地下党的耐心工作,傅 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西柏坡》PPT课件

《西柏坡》PPT课件
- .
- .
讲 故 事
“消息树” “麻雀战”、“地雷战”
- .
- .
从字里行间感悟从西柏 坡流传至今的革命精神。
- .
知 识 链 接
西柏坡,这个光耀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原本是河北平山县一个只有百十来户的普通山村。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这个地方,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认 一 认
叫 行 得 石头 碾子 磨 西柏坡 起来,或向他人 请教,了解碾子、石磨的特点及有关西柏坡 的知识。
- .
西 柏 坡
西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 .
教 学 目 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并写得正确、工整、美观。 2.自主背诵儿歌,感悟从西柏坡流传至今的革命精神。
- .

西柏坡

西柏坡
9/13/2018

石磨

磨豆子
练一练
坡 走 起
9/13/2018
山坡
高坡 走路 起来
坡地 走来 站起
走出
起立

石磨

磨豆子
认一认
面 碾 经
坡磨行 磕得 Nhomakorabea俺
9/13/2018




读一读
西柏坡 太行山有个山窝窝, 山窝窝里面石头多。 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 经得起磕碰经得起磨。 石磨边走出了新中国, 俺这里就叫西柏坡。
9/13/2018
读一读
西柏坡 太行山有个山窝窝, 山窝窝里面石头多。 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 经得起磕碰经得起磨。 石磨边走出了新中国, 俺这里就叫西柏坡。
西柏坡
西柏坡在河北省石家 庄市平山县。曾是中共中 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 席在此指挥了辽沈、淮海、 平津三大战役,有“新中 国从这里走来” 的美誉。 西柏坡是我国革命圣地之 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9/13/2018
读一读
太行山 山窝窝 经得起 磕碰 里面 大叫 石磨(mò) 磨牙 (mó)

西柏坡简介介绍

西柏坡简介介绍

CHAPTER 03
西柏坡文化价值
文化遗产
建筑遗产
西柏坡拥有众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这些建筑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建筑艺术 和历史文化。
文物遗产
西柏坡的博物馆和展览馆展示了丰富的文物和历史遗产,如书画、陶瓷、玉器 等,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文化价值
革命文化
西柏坡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地,具有独特的革命文化 价值。
旅游文化
作为著名的旅游胜地,西柏坡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推 动了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特色
红色文化
西柏坡是中国红色文化的代表地之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理想信 念。
山水文化
西柏坡地处山区,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山水文化,为游客提供了登山、 观光、赏景的好去处。
CHAPTER 04
西柏坡简介介绍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西柏坡历史背景 • 西柏坡地理环境 • 西柏坡文化价值 • 西柏坡旅游景点 • 西柏坡美食特产 • 西柏坡历史人物
CHAPTER 01
西柏坡历史背景
西柏坡的起源
地理位置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 是太行山东麓的一个小山村。
历史背景
西柏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 期,曾是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 所在地,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 遗迹。
西柏坡旅游景点
西柏坡旅游景点
• 西柏坡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纪念地,位于河北省平山县。 它曾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驻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历史时刻。
CHAPTER 05
西柏坡美食特产
西柏坡美食特产
• 西柏坡位于中国河北省平山县,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点之一。它曾是中共中央驻地,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 战争。以下是关于西柏坡美食特产的介绍。

革命圣地西柏坡

革命圣地西柏坡
3
整理ppt
进驻原因
一、西北方已经被中国共产党占领,国民党主
力当时占据的主要地方就是东北、华北、南方 等地,所以需要党中央做战略转移。
二、平山战略位置重要,交通便利,环境优越, 能进能退,能守能攻,是理想的战争指挥部。
三、平山物产丰富,可保障机关部队有充足的
给养,曾被聂荣臻元帅赞为“晋察冀边区的乌 克兰”。
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极大的丰富了西柏坡的教 育内容,而且扩大了西柏坡的社会影响。
10
整理ppt
西柏坡纪念碑
11
整理ppt
西柏坡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馆
12
整理ppt 13
整理ppt 14
整理ppt 15
整理ppt 16
整理ppt 17
整理ppt 18
整理ppt 19
整理ppt 20
整理ppt
谢谢!
21
整理ppt
马思源 201441540076
1
整理ppt
西柏坡是党中央、毛主席领导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 所,是中国“五大革命圣地”之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地理位置 进驻原因 历史环境 光辉成就
进京赶考 西柏坡精神 今日西柏坡
2
整理ppt
地理介绍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 是河北省平山县西部山区的一个小山村。
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党和群众基础好。平
山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数量多,政治素质高,
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得好,对敌斗争坚决,为抗
日战争的胜利做出过重大贡献。
4
整理ppt
党中央进驻时西柏坡的历史环境
党中央选择西柏坡作为最后一个农村工作的指挥 所,从历史环境角度看,既占“天时”又占“地 利”,还占“人和”。

革命圣地西柏坡简介

革命圣地西柏坡简介

革命圣地西柏坡简介革命圣地西柏坡简介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革命圣地之一。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的革命战斗场所和思想成长地,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的会址。

西柏坡地理位置优越,是太行山区南麓的一片平原地带。

这里沟壑纵横、山峦起伏,素有“百里草原”之称。

站在革命广场,可以远望崇山峻岭,近观光秃秃的固沙林区。

这里温度适宜,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西柏坡曾是一个贫困落后、兵荒马乱的小山村,然而这里孕育了毛泽东等一批共产党人。

1925年至1926年,毛泽东曾在西柏坡牺牲的石塔底下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农民运动,发动农民反抗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

这次农民运动失败了,但在总结失败教训的同时,毛泽东也认识到了农民运动的矛盾和问题。

他提出了“土地革命与武装斗争相结合”的思想,从而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革命、推进中国革命发展的思想基础。

毛泽东在这里领导地方红军,奠定了中央红军的基础。

此后,中国革命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西柏坡之所以被称为革命圣地,是因为这里灌输了人们反地主、反帝、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思想,启迪了广大民众的觉悟和行动,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

如今,西柏坡已成为一个著名的历史文化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革命广场占地38万平方米,呈现出红色主题,中央是由3045块红色大方砖砌成的毛泽东头像,背景是植被繁茂的太行山区。

纪念堂是西柏坡的主要景点,设有展览厅、纪念室、陈列室等,展示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以及保卫西柏坡的历史和文化。

石梁口大峡谷是一个气势磅礴的自然风景区,景色壮美,吸引了众多旅游爱好者。

此外,你还可以参观毛泽东的生活住所和办公室,感受他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革命圣地西柏坡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象征。

走进这里,耳边回荡的是革命歌曲和红色经典,眼中所看到的是革命英雄和红色风景。

这里集中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辉煌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