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合集下载

唐山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答案

唐山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答案

唐山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生物部分(共90分)A卷1-6 CCDDABB卷1-6 ACBDCB29.(每空2分,共12分)(1)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2)类囊体线粒体内(3)光照(4)被动运输(协助扩散)由负变正30.(8分)(1)一(1分)(2)细胞中的所有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一条着色深、一条着色浅(3分)(3)二(1分)染色体上着色深的染色单体中含有着色浅的染色单体片段,着色浅的染色单体中含有着色深的染色单体片段(3分)31.(9分)(1)1 min左右(0.8~1.2 min)(2分)(2)肝糖原可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2分)(3)马拉松长跑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葡萄糖,使血糖水平暂时降低,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2分),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1分)。

(4)小于1 (2分)32.(每空2分,共10分)(1)暗红眼雌果蝇:朱红眼雌果蝇:暗红眼雄果蝇:朱红眼雄果蝇=1:1:1:1(2)假设2:控制果蝇朱红眼和暗红眼的基因同时位于X和Y染色体上(位于X、Y的同源区段)测交2:用测交1得到的朱红眼雌果蝇与群体中的暗红眼雄果蝇杂交测交2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①后代雌果蝇全为暗红眼,雄果蝇全为朱红眼,则假设1成立②后代雌雄果蝇全为暗红眼,则假设2成立37.(15分)(1)酵母菌(2分)乙醇、CO2(2分)(2)温度不适宜(或温度未在30~35℃之间)(2分)(3)蛋白酶(2分)甘油(2分)脂肪酸(2分)(4)泡菜滤液中菌的浓度高,直接培养很难分离得到单菌落(3分)38.(15分)(1)抗PG基因能阻止PG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使细胞不能合成PG (3分)(2)模板(2分)dNTP(dATP、dTTP、dGTP、dCTP)(2分)(3)T-DNA (2分)农杆菌转化(2分)DNA分子杂交(2分)(4)细胞质(2分)化学部分(100分)卷型 7 8 9 10 11 12 13 A 卷 B D C D C B A B 卷 CDBDCAA26.(15分) (1)+1 (1分)(2)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1分)取一定量溶液于试管中加浓NaOH 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2分) (3)Ⅰ①乙(1分) ②0.02(2分) Ⅱ①吸收NH 3(2分) ② (NH 4)2SO 3(2分)③(NH 4)2SO 4分解过程中不断通入N 2,从而稀释了SO 2起到了阻止倒吸的作用。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

石家庄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高一物理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 页。

2 请在答题纸上作答第Ⅰ卷 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第1-8题为单选,第9-12为多选,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在物理学史上.通过“理想实验”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是 A 亚里士多德 B 伽利略 C 牛顿D.爱因斯坦2. 如图所示,一般轻绳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灯泡处于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灯泡受到时重力和灯泡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 灯泡受到时重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 灯泡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 绳对天花板的拉力和天花板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3. 在国际单位司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有m (米)kg (千克)、s (秒),用上述基本单位表示的导出单位j (焦耳)正确的是 A.2-2s m kg ⋅⋅ B.N.m C.2-22s m kg ⋅⋅ D.m kg N 2⋅⋅4. 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质量为2kg 的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10N 、2N 的两个水平共点力的作用,该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可能是 A.1m/s B.4m/s C.7m/s D.10 m/s5. 如图所示,在饮料瓶的下方戳一个小孔,瓶中灌水,手持饮料瓶处于静止状态,小孔中有水喷出。

若忽略空气限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松手让饮料瓶自由下落,饮料瓶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小孔中仍有水喷出B.将饮料瓶以一定的速度坚直向上地出、塑料瓶上升过程中小孔中仍有水喷出C.将饮料瓶以一定的速度竖直向下抛出,饮料瓶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小孔中仍有水喷出D.将饮料瓶以一定的速度水平抛出,伏料瓶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小孔中不再有水喷出6. 如图所示,水平塔臂上有一个可以沿塔臂运动的小车A,小车A下端通过钢丝绳吊着物B。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物理 (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物理 (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物理 (含答案)XXX2018-201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18届)物理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2.客观题需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需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9、10、11、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分。

其余题目为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XX的“XXX说”阐述了宇宙以太阳为中心,其它星体围绕太阳旋转。

B.XXX因为发表了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C.XXX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G。

D.库仑定律是库仑经过实验得出的,适用于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

2.质量为2 kg的质点在xy平面上做曲线运动,在x方向的速度图像和y方向的位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初速度为3 m/s。

B.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 N。

C.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

D.2 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6 m/s。

3.如图所示,将篮球从同一位置斜向上抛出,其中有两次篮球垂直撞在竖直墙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抛出到撞墙,第二次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短。

B.篮球两次撞墙的速度可能相等。

C.篮球两次抛出时速度的竖直分量可能相等。

D.抛出时的动能,第一次一定比第二次大。

4.地球半径为R,在距球心r处(r>R)有一同步卫星。

另有一半径为2R的星球A,在距球心3r处也有一同步卫星,它的周期是48 h。

那么A星球平均密度与地球平均密度的比值为()A.9∶32B.3∶8C.27∶32D.27∶165.如图,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刚接触轻弹簧的瞬间速度是5 m/s,接触弹簧后小球速度v和弹簧缩短的长度△x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

已知该小球重为2 N,弹簧在受到撞击至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唐山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4小题。

在1-10小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在11-14小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1.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和思路,以下关于所用研究方法或思路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 伽利略对落体问题的研究思路是:问题→猜想→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D.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类比法【答案】BC【解析】质点是理想模型,利用理想模型法,A错误;瞬时速度的定义是当时间趋近于零时,平均速度就可表示瞬时速度,利用了极限思想方法,B正确;伽利略在研究物体下落规律时,首先是提出问题即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疑问,然后进行了猜想即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而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就是速度变化是均匀的,接着进行了实验,伽利略对实验结果进行数学推理,然后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出结论,C正确;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无数小段,采用的是数学中的微元法,D错误.2. 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图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物体施加力F前后都处于平衡状态,受的合外力为零,分析物体受到的力,然后沿斜面和垂直斜面正交分解力,在沿斜面方向上求静摩擦力,比较前后的大小变化来作出判断.分析四个图中的物体施加F后的受力如图: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合外力为零,正交分解物体受到的力,可知沿斜面方向的合力为零.即A图中;B图中;C图中;D图中,而原来都为,比较得知静摩擦力增大的为D,D正确.3. 某人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先观测3分钟,发现火车前进540m;隔3分钟后又观察l分钟,发现火车前进360m,若火车在这7分钟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火车的加速度为A. 0.03m/s2B. 0.5m/s2C. 0.01m/s2D. 0.6m/s2【答案】C【解析】从开始观测记为0时刻,根据推论可得,火车在第一个3分钟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在1.5min时的速度为,在最后1分钟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即6.5min时的速度为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为,所以火车的加速度为,C 正确.4. 如图所示用水平方向的力F将一块重为G的木块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木块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由木块静止可知B. 由木块静止可知C. 如果压力增大,木块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仍不变D. 如果压力增大,木块与墙壁间的静摩擦力也增大【答案】C【解析】木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以及向上的静摩擦力f,由于静止,故恒有,压力F是水平方向上的力,与G大小无关,增大压力,由于重力不变,摩擦力也不变,故C正确.5. 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结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为l,则当用该水平力向左拉木块1使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则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为A. B.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拉木块匀速运动时,弹簧的弹力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这样分别对拉1木块和拉2木块分析列式求解即可.当拉木块2匀速运动时,对1有,当拉木块1匀速运动时,对2有,联立解得,A正确.6. 在广场游玩时,一小孩将一充有氦气的气球用细绳系于一个小石块上,并将小石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若水平的风速逐渐增大(设空气密度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细绳的拉力保持不变B. 地面受到小石块的压力逐渐减小C. 小石块滑动前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滑动后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 小石块有可能连同气球一起被吹离地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气球的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得出细绳的拉力与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的表达式,再分析绳子拉力的变化.以气球和石块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分析小石块所受地面的支持力如何变化,再由牛顿第三定律判断地面受到小石块的压力变化,判断小石块能否能吹离地面.以气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1所示:重力、空气的浮力、风力F、绳子的拉力T.设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当风力增大时,将减小.根据平衡条件得:竖直方向:,当减小时,减小,而都不变,则绳子拉力T增大,A错误;以气球和石块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2,根据平衡条件得:竖直方向,水平方向,气球所受的浮力、气球的重力、石块的重力都不变,则地面对石块的支持力N不变,地面受到小石块的压力也不变.在石块滑动前,当风力F增大时,石块所受的摩擦力增大,当石块滑动后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变.故B错误C正确;由于地面对石块的支持力保持不变,与风力无关,所以当风力增大时,小石块连同气球一起不可能被吹离地面,D错误.7.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三棱柱A放在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倾角为θ.质量为m的光滑球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竖直墙壁之间,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大于(M+m)gB. 三棱柱A共受3个力作用C. 地面对三棱柱A的摩擦力为mgsinθD. 地面对三棱柱A的摩擦力为mgtanθ【答案】D【解析】选取A和B整体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地面支持力N,墙壁的弹力F和地面的摩擦力f的作用(如图所示)而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可得,A错误;三棱柱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水平面给的摩擦力,B给的弹力,B 错误;再以B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g,三棱柱对它的支持力,墙壁对它的弹力F的作用(如图所示),而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解得,所以,C错误D正确.8. 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l,经时间t后将加速度反向,大小为a2,若再经时间t恰能回到出发点,则a l:a2应为A. 1:1B. 1:2C. 1:3D. 1:4【答案】C【解析】在t时刻时,质点的速度为,质点的位移为,根据题意可知,解得,C正确.【点睛】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到两个运动阶段的连接点,即第一阶段的末状态即为第二阶段的初状态,找出隐含条件“恰能回到出发点”是指位移与第一阶段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然后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就可以解决问题,重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9. 如图所示,甲从A地由静止匀加速跑向B地,当甲前进距离为S1时,乙从距A地S2处的C点由静止出发,加速度与甲相同,最后二人同时到达B地,则AB两地距离为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设甲前进离为时,速度为v,甲乙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根据两者同时到达B地,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出两者位移之差的表达式,结合速度位移公式得出乙运动时间的表达式,从而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AB之间的距离.设甲前进距离为S1时,速度为v,甲乙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则有,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解得,则AB的距离,B正确.10. 如图所示,一端装有定滑轮的粗糙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斜面倾角为30°,A、B两物体通过细绳相连,质量分别为4 m和3 m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物体B上,缓慢拉开一小角度,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缓慢拉开B的过程中,水平力F变大B. 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变大C. 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D. 斜面对物体A作用力的合力变大【答案】B【解析】对木块B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在缓慢拉开B的过程中,变大,故F变大,A正确;对斜面体和木块A、B整体受力分析,由于一直平衡,故支持力等于系统的总重力,B错误;由于A处于静止状态,故开始时有,可得A 所受摩擦力,当θ由0开始增大时,A所受静摩擦力变大,C正确;斜面体对A的作用力的合力也就是摩擦力与支持力的合力,由于支持力大小不变而摩擦力增大,故合力增大,D正确.11. 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图如图所示.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两辆赛车在出发后可能再次相遇A. B.C. D.【答案】AC【解析】在速度--时间图象里,图象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发生的位移.从A图中可以看出,当t=20s 时,两图象面积相等,此时一辆赛车追上另一辆,A正确;图中a的面积始终小于b的面积,所以不可能追上,B错误;图象也是在t=20s时,两图象面积相等,此时一辆赛车追上另一辆;C正确;图象中a的面积始终小于b的面积,所以不可能追上,D错误.12. 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并未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之间的摩擦力可能大小不变B. A、B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小C. 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D. 弹簧弹力一定不变【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对A隔离分析,通过A受力平衡判断A、B之间摩擦力的变化.通过对整体分析,抓住AB不动,弹簧的弹力不变,判断B与墙之间有无摩擦力.对A,开始受重力、B对A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平衡,当施加F后,仍然处于静止,开始A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为,若,则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变,A正确B错误;对整体分析,由于AB不动,弹簧的形变量不变,则弹簧的弹力不变,开始弹簧的弹力等于A、B的总重力,施加F后,弹簧的弹力不变,总重力不变,根据平衡知,则B与墙之间一定有摩擦力,C错误D正确.13. 一只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上升,某时刻在气球正下方距气球s0=6m处有一小石子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则下述正确的是(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A. 石子能追上气球B. 石子追不上气球C. 若气球上升速度为9m/s,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在抛出后1s末追上气球D. 若气球上升速度为7m/s,其余条件不变,则石子到达最高点时,恰追上气球【答案】BC【解析】设石子经过时间t后速度与气球相等,则,此时间内气球上升的位移为10×1m=10m,石子上升的位移为,由于石子距气球,故追不上气球,故A错误B正确;若气球速度等于9m/s,在石子在抛出后1s末,气球上升的位移为9×1m=9m,石子上升的位移为,因为15-9m=6m,所以1s末石子恰好追上气球,C正确;小石子上升的最大高度,上升的时间,若气球上升速度为7m/s,两者相遇满足,解得或,都符合题意,所以石子在追上气球,然后继续上升,在最高点气球又追上石子,D错误.14. 如图所示为两块光滑的挡板在竖直平面内组成的V形装置,夹角恒为60°,装置内放一小球,开始时OB板处于竖直状态,现让装置在竖直平面内绕O点沿顺时针缓慢转动,在转至OA处于竖直的过程中A. 球对OA板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B. 球对OA板的压力一直减小C. 球对OB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D. 球对OB板的压力一直增大【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在转动过程中,恒定不变,为此可组成以N A N B为直径得圆,在转动过程中弦恒定不变,根据图象判断力的变化.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因为是缓慢转动,所以三力平衡,将三力移至同一个矢量三角形中,如图所示在转动过程中,∠N A N B G=60°恒定不变,为此可组成以N A N B为直径得圆,在转动过程中弦N A G恒定不变,由图可知,OB板对球的弹力一直在增大即球对OB板的压力一直增大,OA板对球的弹力一直在减小即球对OA板的压力一直减小,故BD正确.二.实验题15. (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从以下步骤中选出必要的步骤并将其代号按合理顺序填空写在横线上:________.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恰能在平板上作匀速运动;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G.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两三次.(2)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三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 Z,则打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 A=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m/s2.(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1). BFCADG (2). 0.337m/s (3). 0.393m/s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A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1)实验时先进行组装器材,顺序为:B、F、C,本实验只为测量加速度,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故E步骤多余,然后然后进行顺序为:A、D、G,故顺序为BFCADG(2)相邻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为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加速度取平均值,得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16. 在上海的高架道路上,一般限速80km/h,为监控车辆是否超速,设置了一些“电子警察”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路面下相隔L埋设两个传感器线圈A和B,当有车辆经过线圈正上方时,传感器能向数据采集器发出一个电信号;若有一辆汽车(在本题中可看作质点)匀速经过该路段,两传感器先后向数据采集器发送信号,时间间隔为Δt;经微型计算机处理后得出该车的速度,若超速,则计算机将指令架设在路面上方的照相机C对汽车拍照,留下违章证据.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试写出微型计算机计算汽车速度的表达式v=_________;(2)若L=5m,Δt=0.3s,则照相机将________工作.(选填“会”或“不会”)【答案】(1). (2). 不会学_科_网...学_科_网...学_科_网...学_科_网...学_科_网...(1)微型计算机计算汽车速度时是用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所以汽车速度的表达式;(2)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所以照相机不会工作.三.计算题17. 如图所示,在天花板上用悬线OA悬挂一个滑轮,物块m2=5kg通过细绳经滑轮将物块m1=2kg悬吊在空中.斜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α=60°,m2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滑轮与绳的质量及滑轮的摩擦不计,g取10N/kg,求:(1)m2对地面的压力及m2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悬线OA对滑轮的拉力.【答案】(1)压力40N;摩擦力(2);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0°斜向右上方(1)物体受到重力绳的拉力F处于平衡,则得①,对受力分析如图:物体受到重力绳的拉力F地面支持力N和地面摩擦力f处于平衡,则得②,③,解①②③并代值得.(2)设悬点A对滑轮的拉力为T,由力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知识可知得:方向沿的角平分线与竖直方向成30°角斜向上.18. 甲、乙两个同学在平直的跑道上练习4×100m接力,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25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加速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待机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奔跑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1)乙在接力区须奔出多少距离?(2)乙应在距离甲多远时起跑?【答案】(1)16m(2)24 m【解析】乙起跑后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最大速度为,为达到最大速度经历的位移,为乙接棒时的速度,为接棒时经历的位移,有,,解得,故乙在接力需奔出的距离为16m.设乙加速至交接棒的时间为t,,故,故乙应在距离甲24m处起跑.19. 如图所示,用轻绳悬挂一光滑球A,球A与竖直墙壁之间夹着一长方形薄板B,球A与板B均静止.已知球重G A=40N,薄板重G B=4N,薄板与墙壁之间动摩擦因数,轻绳与墙壁之间夹角为37°.(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37°=0.6,cos37°=0.8)(1)求薄板对墙壁的压力大小;(2)若在薄板B上施加一平行于墙壁的水平推力,可以恰好推动薄板,求水平推力的大小.【答案】(1)30N(2)3N【解析】(1)薄板受到的墙壁的压力大小等于A受到B给的水平向右的支持力的大小,根据矢量三角形可知,(2)薄板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即木板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5N,根据题意可知推力F,受到的重力大小为4N,滑动摩擦力大小为5N,三力平衡,故有。

2017-2018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唐山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质点说法正确的是A. 研究微小的灰尘时,灰尘一定可以看成质点B. 计算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时间,火车可以看成质点C. 研究“嫦娥五号”飞往月球轨迹时,可将“嫦娥五号”视为质点D. 研究月球车在月球表面抓取月球土壤的动作时,可将月球车视为质点【答案】C【解析】A:如果研究灰尘转动的原因时,灰尘不可以看成质点。

故A项错误。

B:计算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时间,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火车不可以看成质点。

故B项错误。

C:研究“嫦娥五号”飞往月球轨迹时,“嫦娥五号”的大小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可将“嫦娥五号”视为质点。

故C项正确。

D:研究月球车在月球表面抓取月球土壤的动作时,月球车的大小形状不可以忽略,不可将月球车视为质点。

故D项错误。

点睛: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

要把物体看作质点,就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如果运动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跟它所研究的问题相比可忽略不计,物体就可视为质点。

2. 如图所示,“复兴号”动车组于2017年6月26日11时05分,从北京南站发车沿京沪高铁至上海虹桥站终点,整个行程用时4.5h,总行程1315km。

在“复兴号”动车组这一运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复兴号”动车组运行的路程是1315kmB. “复兴号”动车组运行的位移是1315kmC. 运行时间4.5h指的是时刻D. 2017年6月26日11时05分指的是时间间隔【答案】AC:运行时间4.5h指的是时间间隔,故C项错误。

D:2017年6月26日11时05分指的是时刻,故D项错误。

3.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 弹簧的弹力大小总跟其伸长量成正比C.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D. 轻杆产生弹力的方向总是在沿着杆的直线上【答案】C【解析】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唐山市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唐山市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河北省唐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唐山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3.0.5 30 14.mgtan θ θcos mg 15. F ' 平行四边形 16.(1)给滑行器一初速度,条形挡光片通过两光电门的挡光时间相等(表达出滑行器匀速意思可得分或滑行器在气垫导轨上的某位置静止不动)。

(2)B(3)t d1t d 2(4)xt d t d 21222⎪⎪⎭⎫ ⎝⎛⎪⎪⎭⎫ ⎝⎛-(5)当合外力一定时,a 与M 成反比(或a 与1/M 成正比)17.(1)选取飞机为研究对象,确定飞机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飞机的初速度v 0=60m/s ,加速度a =-2m/s 2,末速度v =0,设跑道的长度为x 。

由公式可得:v 2-v 02=2ɑx ------------------------------------------ ①(2分)可求得: x =900m --------------------------------------------- ②(2分)跑道的长度至少应为900m(2)设飞机滑行时间为t 。

根据公式 v=v 0+at ----------------------------------------------- ③(2分)可求得 t =30s -------------------------------------------------------------------------------------------- ④(2分)飞机着陆后滑行的时间是30s 。

(其他方法正确同样的分)18.(1)根据表格可得图象(只要合理即可得分,共3分)(2)设弹簧原长为l 0,总长度为l ,弹簧伸长量为x ,弹力为F ,弹簧进度系数为k 。

横坐标为x ,纵坐标为F 。

唐山市2017—2018学年度高二年级期末模拟物理B卷

唐山市2017—2018学年度高二年级期末模拟物理B卷

试卷类型: B唐山市2018—2019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物 理 模 拟 试 卷本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各个单位间的关系,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1T=1Wb/m 2 B .1T=1Wb/m C .1T=1N / (A·m) D .1T=1N·s / (C·m) 2.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中用于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3.穿过一个单匝数线圈的磁通量,始终为每秒钟均匀地增加2 Wb ,则( )A.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每秒钟增大2 VB.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每秒钟减小2 VC.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始终为2 VD.线圈中不产生感应电动势4.如图2所示,矩形金属框置于匀强磁场中,ef 为一导体棒,可在ab 和cd 间滑动并接触良好.设磁感应强度为B ,ef 长为L ,在Δt 时间内向左匀速滑过距离Δd ,由电磁感应定律E=nt∆∆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ef 向左滑动时,左侧面积减少L ·Δd,右侧面积增加L ·Δd ,因此E=2BL Δd/Δt B .当ef 向左滑动时,左侧面积减小L ·Δd ,右侧面积增大L ·Δd ,互相抵消,因此E=0 C .在公式E=nt∆∆Φ中,在切割情况下,ΔΦ=B ·ΔS ,ΔS 应是导线切割扫过的面积,因此E=BL Δd/Δt D .在切割的情况下,只能用E=BLv 计算,不能用E=nt∆∆Φ计算 5.如图(a )所示足一个欧姆表的外部构造示意图,其正、负插孔内分别插有红、黑表笔,则虚线内的电路图应是(b )图中的图( ).6.如图所示实验中,带铁芯的、电阻较小的线圈L 和灯泡L 1并联,当闭合开关S 后,灯L 1正常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当断开S 时,灯L 1立即熄灭 ②当断开S 时,灯L 1突然闪亮后熄灭 ③若用阻值与线圈L 相同的电阻取代L 接入电路,当断开S 时,灯L 1立即熄灭 ④若用阻值与线圈L 相同的电阻取代L 接入电路,当断开S 时,灯L 1突然闪亮后熄灭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7.如图所示,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Q 产生的电场线,若带电粒子q (|Q |≫|q |)由a 运动到b ,静电力做正功.已知在a 、b 两点粒子所受静电力分别为F a 、F b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Q 为正电荷,则q 带正电,F a >F bB .若Q 为正电荷,则q 带正电,F a <F bC .若Q 为负电荷,则q 带正电,F a >F bD .若Q 为负电荷,则q 带正电,F a <F b 8.下面关于等势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荷在等势面上移动时,由于不受电场力作用,所以说电场力不做功B .在同一个等势面上各点的场强大小相等C .两个不等电势的等势面可能相交D .若相邻两等势面的电势差相等,则等势面的疏密程度能反映场强的大小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017-2018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和解析

2017-2018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和解析

2017-2018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第1-6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7-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分)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量,它们的单位分别是()A.米、千克、秒B.厘米、千克、秒 C.米、克、小时D.米、克、秒2.(4分)如图所示,小船过河时,船头始终垂直河岸,已知河水的速度为3m/s,小船在静水中速度为4m/s,河宽为200m,则小船渡河需要的时间为()A.40s B.66.7s C.50s D.90s3.(4分)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B.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率一定越大C.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D.﹣10m/s2的加速度小于5m/s2的加速度4.(4分)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一定处于运动状态C.两个物体间静摩擦力的大小跟它们接触面间的压力成正比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5.(4分)汽车在公路上以54km/h的速度行驶,突然发现前方30m处有一障碍物,驾驶员反应一段时间后开始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为使汽车不撞上障碍物,则允许驾驶员的最长反应时间为()A.0.95s B.0.85s C.0.75s D.0.65s6.(4分)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2m和m,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θ=3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可能受三个力B.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大小为C.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大小为D.如果增加物体A的质量,则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变大7.(4分)如图所示,两个物块A、B用竖直的轻弹簧连接后悬挂在天花板上,已知物块A的质量为物块B质量的2倍,重力加速度为g,两个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现在突然剪断物块A与天花板之间的竖直轻绳,则剪断瞬间()A.物块A的加速度等于g B.物块A的加速度等于1.5gC.物块B的加速度等于g D.物块B的加速度等于08.(4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的O点正上方不同高度的A、B两点分别水平抛出一小球,不计一切阻力,如果两球均落在同一点C上,则两小球()A.在空中飞行时间可能相等B.抛出时的初速度可能相同C.落地的速率可能相等D.落地的速度方向不同9.(4分)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这个质点在0﹣4s 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的速度方向不变B.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不变C.2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D.2s时质点所受合力改变方向10.(4分)如图所示为风洞实验示意图,实验中可以产生大小可调节的风力,将一套有小球的固定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于杆的直径,杆足够长,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μ<tanθ.现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同时开始送风,风对小球的作用力F方向与杆垂直,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F=kt,关于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先增大后不变B.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到零,然后再增大,最后为零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到零D.速度先增大后不变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11小题6分,第12小题9分,共15分.11.(6分)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作0、1、2、3、4.量得两计数点间的距离s1=30.0mm,s2=36.1mm,s3=41.9mm,s4=48.0mm,则小车在0与1两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为m/s,小车的加速度为m/s2(小数点后保留2位)12.(9分)某实验小组欲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3分)关于质点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微小的灰尘时,灰尘一定可以看成质点B.计算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时间,火车可以看成质点C.研究“嫦娥五号”飞往月球轨迹时,可将“嫦娥五号”视为质点D.研究月球车在月球表面抓取月球土壤的动作时,可将月球车视为质点2.(3分)如图所示,“复兴号”动车组于2017年6月26日11时05分,从北京南站发车沿京沪高铁至上海虹桥站终点,整个行程用时4.5h,总行程1315km。

在“复兴号”动车组这一运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复兴号”动车组运行的路程是1315kmB.“复兴号”动车组运行的位移是1315kmC.运行时间4.5h指的是时刻D.2017年6月26日11时05分指的是时间间隔3.(3分)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弹簧的弹力大小总跟其伸长量成正比C.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D.轻杆产生弹力的方向总是在沿着杆的直线上4.(3分)将某汽车的刹车过程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该汽车在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6m/s2,在2s内停下来,则能正确表示该车刹车过程的v﹣t图象为()A.B.C.D.5.(3分)一大力士用绳子拉动汽车,拉力为F,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拉力F在竖直方向的分力为()A.B.C.Fsin θD.Fcos θ6.(3分)足球运动是一项校园传统体育项目,如图所示。

某同学踢球时()A.脚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脚的作用力B.脚对球的作用力小于球对脚的作用力C.脚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脚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脚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脚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7.(3分)丰南一中教学楼之间栽有柿子树,每当深秋时一个个火红的柿子灯笼般悬挂枝头,实在是一副绝美的景色。

树上一个距离地面3m左右的成熟柿子自然脱落掉下,下落过程中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柿子落地时的速度约为()A.4m/s B.8m/s C.12m/s D.16m/s8.(3分)如图所示,简易饮水装置由纯净水桶和金属支架组成,金属支架静置于水平地板上,则()A.桌面对支架的摩擦力水平向左B.水桶对支架的作用力竖直向下C.支架对水桶的作用力斜向右上方D.支架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支架的重力二.双项选择题9.(3分)关于加速度和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也为零B.物体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C.物体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变大,速度可能变小10.(3分)如图所示,小敏正在做双脚跳台阶的健身运动。

若忽略空气阻力,小敏起跳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B.下降过程处于超重状态C.上升过程处于失重状态D.下降过程处于失重状态11.(3分)如图所示的玻璃瓶在下述情况中受到静摩擦力的是()A.瓶子静止在倾斜的桌面上B.瓶子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C.瓶子瓶口朝上并被紧握在手中D.瓶底着一张纸条,扶住瓶子把纸条抽出12.(3分)一物体置于光滑面上,同时受到两个大小分别为10N和2N的水平力作用,则该物体所受作用力的合力可能是()A.2N B.8N C.12N D.20N三、填空及实验题13.(3分)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物体,质量是2kg,受到互成120°角的两个水平方向的力F1和F2的作用,两个力的大小都是10N,这个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大?14.(3分)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其质量为7kg,它在一大小为1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则物体开始运动5s所通过的位移大小m,运动5s末速度大小是m/s。

15.(3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A,B,C …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s,从图中给定的长度,求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m/s2,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m/s。

(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16.(3分)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关系,图中上下两层水平轨道,细线跨过滑轮并挂上砝码盘。

若可将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合力,须满足条件;两小车尾部细线连到控制装置上,实验时通过控制装置使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并同时停止。

该同学测量了两小车的位移为x1、x2,则=。

四、计算题17.某飞机着陆时的速度是216km/h,随后做匀减速滑行,加速度的大小是2m/s2.机场的跑道至少要多长才能使飞机安全地停下来?(已知216km/h=60m/s)18.城市路灯、无轨电车的供电线路等,经常采用三角形的结构悬挂,如图所示为这类结构的一种简化模型。

图中硬杆BO可绕通过B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钢索AO和杆BO的重力均忽略不计。

已知BO始终水平,AO与BO的夹角为θ,被悬挂物体的质量为m,则钢索AO对O点的拉力和杆BO对O点的支持力各为多大?19.如图所示,一速度v=4m/s顺时针匀速转动的水平传送带与倾角θ=37°的粗糙足长斜面平滑连接,一质量m=2Kg的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2=0.4,小物块以初速度v0=10m/s 从斜面底端上滑求:(g=10m/s2)(1)小物块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2)要使物块由斜面下滑到传送带上时不会从左端滑下,传送带至少多长?(3)若物块不从传送带左端滑下,物块从离传送带右侧最远点到再次上滑到斜面最高点所需时间?2017-2018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3分)关于质点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微小的灰尘时,灰尘一定可以看成质点B.计算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时间,火车可以看成质点C.研究“嫦娥五号”飞往月球轨迹时,可将“嫦娥五号”视为质点D.研究月球车在月球表面抓取月球土壤的动作时,可将月球车视为质点【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相对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的时候,物体可以看做质点。

【解答】解:A、如果研究微小的灰尘结构时,灰尘不可以看成质点,故A错误;B、计算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时间,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不可以看成质点,故B错误;C、研究“嫦娥五号”飞往月球轨迹时,“嫦娥五号”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将“嫦娥五号”视为质点,故C正确;D、研究月球车在月球表面抓取月球土壤的动作时,月球车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月球车不可以看成质点,故D错误;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形状能否忽略等。

2.(3分)如图所示,“复兴号”动车组于2017年6月26日11时05分,从北京南站发车沿京沪高铁至上海虹桥站终点,整个行程用时4.5h,总行程1315km。

在“复兴号”动车组这一运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复兴号”动车组运行的路程是1315kmB.“复兴号”动车组运行的位移是1315kmC.运行时间4.5h指的是时刻D.2017年6月26日11时05分指的是时间间隔【分析】时刻为时间轴上的点,时间间隔为时间轴上的一段,位移为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解答】解:AB、1315km时列车运动的轨迹的长度,故为路程,故A正确,B 错误;C、运行时间4.5h指的是时间间隔,故C错误;D、2017年6月26日11时05分指的是时刻,故D错误;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位移是指位置的移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有大小有方向;路程是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对时间时刻这两个基本概念的考查,是基本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牢牢的掌握住。

3.(3分)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弹簧的弹力大小总跟其伸长量成正比C.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D.轻杆产生弹力的方向总是在沿着杆的直线上【分析】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与恢复原状的方向相同。

明确各种弹力方向的确定,注意杆的弹力可能沿任意方向。

【解答】解:A、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A错误;B、由胡克定律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总跟形变量成正比;故B错误;C、根据弹力产生的特点可知,支持力和压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互垂直的;故C正确;D、轻杆的力可以沿任意方向,而绳子的力是沿绳收缩的方向;故D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弹力的产生以及方向问题,要注意明确绳子弹力与杆的弹力的区别,理解由于弹性形变才能产生弹力。

4.(3分)将某汽车的刹车过程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该汽车在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6m/s2,在2s内停下来,则能正确表示该车刹车过程的v﹣t图象为()A.B.C.D.【分析】汽车刹车过程是匀减速运动,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解:汽车的初速度为:v0=at=6×2ms=12m/s。

知汽车做初速度为12m/s、加速度为﹣6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2s末停止运动,速度为零,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图象A正确,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的特点,注意两个方面:1、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2s末速度为零。

5.(3分)一大力士用绳子拉动汽车,拉力为F,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拉力F在竖直方向的分力为()A.B.C.Fsin θD.Fcos θ【分析】将F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竖直分力的大小。

【解答】解:将F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竖直方向上分力F x=Fsinθ.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分力与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并掌握三角知识的运用。

6.(3分)足球运动是一项校园传统体育项目,如图所示。

某同学踢球时()A.脚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脚的作用力B.脚对球的作用力小于球对脚的作用力C.脚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脚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脚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脚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分析】一对相互作用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脚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脚的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正确,AB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