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分析相关知识点解析
初中化学定量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定量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和单位1. 物质的量:表示物质中所含基本单位(原子、分子、离子等)的数量,单位是摩尔(mol)。
2. 摩尔质量:指一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克/摩尔(g/mol)。
3.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4. 气体摩尔体积:在标准状况下(0°C,1个大气压),1摩尔气体的体积约为22.4升。
5. 溶液的浓度:通常用摩尔浓度(mol/L)表示,即每升溶液中所含物质的摩尔数。
二、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1.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及其摩尔比。
2.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3. 反应限度: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能够转化为生成物的最大摩尔数。
4. 过量计算:在化学反应中,当一种反应物的摩尔数超过按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的理论摩尔数时,称为过量。
5. 不足计算:与过量计算相对,当反应物的摩尔数不足以完成反应时,称为不足。
三、溶液的配制和稀释1. 溶液的配制:根据所需浓度和体积,通过计算确定溶质的质量或体积,然后进行配制。
2. 溶液的稀释:将浓溶液通过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的过程。
3. 稀释公式:C1V1 = C2V2,其中C1和C2分别为稀释前后的浓度,V1和V2分别为稀释前后的体积。
四、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1. 质量分数(w):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2. 物质的量浓度(c):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的比值,单位为mol/L。
3. 换算公式:c = 1000ρw/M,其中ρ为溶液的密度,w为质量分数,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
五、酸碱中和反应的定量计算1. 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水和盐的过程。
2. 中和滴定:通过逐滴加入滴定剂(酸或碱),直至反应完全进行的方法。
3. 中和热:酸碱中和反应时释放的热量,通常用焦耳(J)表示。
4. 中和热计算:利用反应物的摩尔数和中和热的数值进行计算。
滴定分析知识点总结

滴定分析知识点总结一、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滴定分析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滴定量与待测物质的浓度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待测物质的浓度。
在滴定中,滴定液滴加到反应容器中的待测物质溶液中,观察反应终点出现的现象(如颜色变化、沉淀析出等),从而确定滴定终点。
滴定终点时,已知滴定液的浓度与滴定量就可以确定待测物质溶液的浓度。
二、常用的滴定试剂1. 酸碱滴定试剂: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2. 氧化还原滴定试剂:如高锰酸钾溶液、碘液、碘酸钾溶液等。
3. 络合滴定试剂:如硫氰化钾、氧氯化钠、硫化溶液等。
三、滴定曲线滴定曲线是指滴定过程中所绘制的滴定液用量(滴定量)与pH值(或溶解度、吸光度等)的关系曲线。
滴定曲线的形状与反应类型和滴定试剂的选择有关,它可以用来确定滴定终点和等当点,从而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
四、滴定终点的确定滴定终点是指反应的化学终点,它是滴定反应进行到末端时的瞬间。
滴定终点的确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1. 酸碱指示剂:常用的有酚酞、溴甲酚绿、甲基橙等。
2. 网状指示剂:如二茂铁、碘化钾淀粉等。
3. 特定物理方法:如测定电动势、导电度、吸收光谱等。
五、滴定分析的误差及其控制1. 等分析滴定误差:由于等分析滴定时,滴定液用量有可能接近等当点而产生误差,可以通过提高溶液浓度、减小滴定体积等来控制。
2. 可加性滴定误差:由于反应不完全或非化学反应等原因产生的误差,可以通过加强搅拌、提高反应温度等来控制。
3. 测量误差:由于仪器或试剂的误差产生的误差,可以通过准确校准仪器、使用新鲜试剂等来控制。
4. 应用误差:由于操作不当或实验条件不恰当等原因产生的误差,可以通过加强实验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来降低误差。
5. 结合误差:各种误差同时存在时的误差总和。
控制此类误差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六、滴定分析的应用滴定分析是一种快速、准确的定量分析方法,其应用非常广泛,常用于药物分析、环境监测、工业检验等领域。
分析化学知识点

1.按原理分: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光学分析方法:光谱法,非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伏安法,电导分析法等色谱法: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其他仪器方法:热分析按分析任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2.按试样用量及操作规模分:常量、半微量、微量和超微量分析按待测成分含量分:常量分析(>1%), 微量分析(0.01-1%), 痕量分析(<0.01%)3.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配制标准溶液用的方法:(1)直接法直接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物质,溶解后。
在容量瓶内稀释到一定体积,然后算出该溶液的浓度。
必须具备一下三个条件:第一物质必须足够的纯度,含量大于等于99.9%。
一般可用基准物质或优级纯试剂;第二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应完全符合;第三稳定。
(2)间接法粗略地称取一定量的物质,配制成所需浓度,用基准物质或另一种标准溶液来测定。
第四具备较大的摩尔质量。
4.样品采样(1)固体采样土壤样品: 采集深度0-15cm的表地为试样,按3点式(水田出口,入口和中心点)或5点式(两条对角线交叉点和对角线的其它4个等分点)取样。
每点采1-2kg,经压碎、风干、粉碎、过筛、缩分等步骤,取粒径小于0.5 mm的样品作分析试样。
沉积物: 用采泥器从表面往下每隔1米取一个试样,经压碎、风干、粉碎、过筛、缩分,取小于0.5 mm的样品作分析试样。
金属试样: 经高温熔炼,比较均匀,钢片可任取。
对钢锭和铸铁,钻取几个不同点和深度取样,将钻屑置于冲击钵中捣碎混匀作分析试样。
(2)液体试样液体试样一般比较均匀,取样单元可以较少当物料的量较大时,应从不同的位置和深度分别采样,混合均匀后作为分析试样,以保证它的代表性液体试样采样器多为塑料或玻璃瓶,一般情况下两者均可使用。
但当要检测试样中的有机物时,宜选用玻璃器皿;而要测定试样中微量的金属元素时,则宜选用塑料取样器,以减少容器吸附和产生微量待测组分的影响(3)气体试样⏹用泵将气体充入取样容器;采用装有固体吸附剂或过滤器的装置收集;过滤法用于收集气溶胶中的非挥发性组分⏹固体吸附剂采样:是让一定量气体通过装有吸附剂颗粒的装置,收集非挥发性物质⏹大气试样,根据被测组分在空气中存在的状态(气态、蒸气或气溶胶)、浓度以及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可用直接法或浓缩法取样⏹贮存于大容器(如贮气柜或槽)内的物料,因密度不同可能影响其均匀性时,应在上、中、下等不同处采取部分试样后混匀大气试样静态气体试样直接采样,用换气或减压的方法将气体试样直接装入玻璃瓶或塑料瓶中或者直接与气体分析仪连接动态气体试样采用取样管取管道中气体,应插入管道1/3直径处,面对气流方向常压,打开取样管旋塞即可取样。
《分析化学》复习重点笔记-知识点汇总(各校通用版)

n di
i 1
x1
x x2
x xi
x
n i 1
xi
n
1 n
n i 1
xi
0
①平均偏差:(表示精密度)
②相对平均偏差:
d
d1 d2
dn n
1 n
n i 1
di
六.极差 R:一组测量数据中,最大值( xmax )与最小值( xmin )之差称为极差。
(全距或范围误差)
R xmax xmin
c(H 2 SO4 ) 0.1mol L1
c(
1 2
H
2
SO4
)
0.2mol
L1
c(2H 2 SO4 ) 0.05mol L1
c(B)
1 2
c( 12
B)
2c(2B)
c
b a
B
a b
c(B)
滴定度:指每毫升滴定剂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克或毫克)或质量分数。
TFe K2Cr2O7 0.00500g mL1
四.准确度和精密度: 1.精密度:表各次分析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①重复性; ②再现性。 五.误差和偏差
1.误差 E :测定结果与真值( xT )之间的差值。
x xT E
( E 为正值, x xT ; E 为负值, x xT ) ①绝对误差 Ea :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
例: x =81.18%, xT =80.13%
§1.4 滴定分析法概述
一.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和主要方法 1.滴定分析法: 2.滴定剂: 3.滴定: 4.化学计量点(Stoichiometric Point) 5.滴定终点(end point) 6.终点误差(Et) 二.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1.适合滴定分析法的化学反应应具备的条件:(直接滴定)
定量分析化学知识点

定量分析化学知识点一、第二章1.真值:是指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某一情况下,等量的效应体现的客观值或实际值。
2.准确度:测定值(x)与真值(T)之间的符合程度,它说明了测定值的可靠性。
(准确定的高低用误差表示,误差的大小事衡量一个测定值的不确定性的尺度,反应测量准确度的高低,误差越小,测量的准确性越高。
)3.△绝对误差(Ea)测定值的平均值与真值之差,正负皆可。
Ea=x(平均值)-T4.△相对误差(Er)为绝对误差与真值的比值,没有单位。
Er=Ea/T*100%5.绝对偏差(di)和相对偏差。
用来衡量每一个测定值的可靠程度。
di=xi-x(平均值)dr=di/x(平均值)*100%6.平均偏差(d(平均数))与相对平均偏差(dr(平均数))d(平均数)={|d1|+|d2|+…+|dn|}/ndr(平均数)={d(平均数)/x(平均数)}*100%7.标准偏差(S)越小,精密度越高。
f(自由度)=n-1相对标准偏差(Sr)(p12页)标准偏差在平均值中所占的百分率Sr=S/x(平均值)*100%8.极差R=xmax-xmin9.类似正态分布,t=x-μ/S10.可疑值11.置信区间,在某一t值时,测定值x落在(μ±tS)内的概率。
测定值x落在此范围外的概率为(1-P),用α表示(1-P),称为显著水平或置信系数、显著性水准等。
μ(置信区间)=x(平均值)±t(S/根号n)12.有效数字分析工作中是技能测得到的数字。
包括从仪器上准确读出的数字和最后一位估计数字。
第三章1.滴定度:滴定度以每毫升标准溶液含有标准物质的质量(g)来表示,符号为Ts(s表示标准物质的化学式),或表示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g),符号位Ts/x(x是被测物质的化学式)第四章酸碱滴定法1.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是酸,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
定量分析高一化学知识点

定量分析高一化学知识点定量分析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实验手段和数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定量研究和分析。
在高一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定量分析知识点。
本文将从溶液浓度计算、化学计量关系和滴定分析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一、溶液浓度计算浓度是溶液中溶质相对于溶剂的多少程度的量化表示。
在定量分析中,我们常需要计算溶液的浓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浓度计算公式:1. 质量浓度(c= m/V)质量浓度是溶质质量与溶液体积之比,常以克/升(g/L)表示。
计算公式为:质量浓度 = 溶质质量 / 溶液体积。
2. 摩尔浓度(c= n/V)摩尔浓度是溶质的物质量与溶液体积之比,常以摩尔/升(mol/L)表示。
计算公式为:摩尔浓度 = 溶质的物质量 / 溶液体积。
3. 体积浓度(c= V1/V2)体积浓度是溶液中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常以升/升(L/L)表示。
计算公式为:体积浓度 = 溶质体积 / 溶液总体积。
通过以上浓度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溶液的浓度,为后续的定量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二、化学计量关系化学计量关系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数量比例关系。
在定量分析中,通过化学计量关系可以确定反应物的量、生成物的量以及反应的进程。
1. 摩尔比例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例如,对于化学方程式:A + 2B ->C + D可以得出,反应物A和B的摩尔比为1:2,生成物C和D的摩尔比也为1:1。
2. 物质的量计算通过实验数据和化学计量关系,我们可以计算出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例如,如果已知反应物A和B的质量以及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得到B的物质的量:n_B = m_B / M_B其中,n_B表示B的物质的量,m_B表示B的质量,M_B表示B的相对分子质量。
3. 反应的限量与溶液配比在反应过程中,当某个反应物耗尽时,反应停止。
定量类知识点总结

定量类知识点总结概述定量类知识点主要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定量分析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技术。
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在学习科学和工程领域的专业课程和科研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帮助他们掌握定量分析的方法和工具,提高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本文将对定量类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数学中的函数、微积分和常用代数公式,物理中的力学、热学和光学原理,以及化学中的化学平衡、溶液浓度和反应速率等内容。
一、数学知识点1. 函数函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描述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函数包括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等。
函数的图像可以通过绘制函数曲线来表示,可以用来分析函数的性质、求函数的极值和拐点等。
2. 微积分微积分是数学中的重要分支,包括导数和积分两个方面。
导数描述了函数在某一点的变化率,可以用来求函数的极值和切线方程;积分描述了函数在某一区间上的累积效应,可以用来求曲线下面积和函数的定积分值。
3. 常用代数公式代数公式是数学中常用的数学关系式,包括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二次根式和分式通分等。
这些公式对于简化计算、化简表达式和解方程等具有重要作用。
二、物理知识点1. 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关系。
其中,牛顿三定律描述了物体的受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原理描述了物体在碰撞和能量转化过程中的规律。
2. 热学热学是物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了热量的传递和转化规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描述了热量和内能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分析热力学系统的能量平衡;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了系统熵增加的方向,可以用来分析热力学系统的热效率和热平衡状态。
3. 光学光学是物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了光的传播和成像规律。
几何光学原理描述了光的传播路径和成像规律,可以用来分析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光的波动性质描述了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可以用来分析光的波动性质和干涉条纹的形成规律。
定量类知识点归纳总结

定量类知识点归纳总结定量类知识点是指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对数量和数值进行量化和测量的一类知识点。
定量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一项基本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释,来揭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为科学研究和决策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
定量类知识点主要涉及统计学、数学、经济学、人口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其核心内容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和数据解释。
下面将对定量类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统计学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一门学科,是定量类知识点的核心领域。
统计学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个方面,并涉及到很多重要的知识点,比如:1. 总体与样本: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部集合,而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一部分。
在统计学中,通过对样本的分析来推断总体的特征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2. 数据类型:数据可以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是指可以用数字表示的数据,比如身高、体重等;而定性数据是指不能用数字表示的数据,比如颜色、性别等。
3. 数据收集:数据可以通过调查、实验、观察等方式来进行收集,其中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实验设计等方法。
4.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整理、清洗、转换等操作,目的是使数据更加易于分析和解释。
5.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个方面。
描述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比如频数分布、均值、标准差等;而推断统计是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来对总体进行推断,比如假设检验、置信区间估计等。
6. 数据解释:数据解释是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来对现象进行解释和推断,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二、数学数学是定量类知识点的基础学科,涉及到很多与数量和数值相关的知识点,比如:1. 数学分析:数学分析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数列、极限、微积分等内容,这些数学工具在统计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2. 线性代数:线性代数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线性方程组、矩阵、向量空间等内容,这些内容在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滴定突跃
在化学计量点附近(滴定反应百分数±0.1 %相对误差),加入的滴定剂引起测量物理 量的剧烈变化称为滴定突跃。
例如,酸碱滴定,在化学计量点附近,加 入少量滴定剂时,pH急剧上升或下降;氧化 还原滴定,在化学计量点附近,加入少量滴 定剂时,体系电位值E急剧上升或下降。
滴定突跃为确定终点提供理论依据
3)质子平衡(Proton balance equation, PBE) • 在酸碱平衡体系中,质子转移满足严格的 等恒关系,即得失质子总量相等。以平衡 浓度来表示时,可写成: [得质子产物]=[失质子产物] • 简单的质子等恒式可由上述关系直接得出, 浓度前面的系数是较原始组分得失质子的 个数;原始组分和无质子得失的组分不出 现在质子等恒式中。较复杂的体系可由物 料平衡和电荷平衡关系推导获得。
B%=(cT· VT · b/a· MB)/1000ms×100 上式表明,被测组分B的质量百分数可由 滴定剂(标准溶液)滴定时所消耗的体积(读数) 和其浓度(已知),以及反应时的化学计量关 系求得
二、溶液体系的相关平衡
1. 酸碱体系是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
• 水溶液中的平衡关系主要有三种:
物料平衡
例如,c(Fe2+) =1.0000 mg/mL,表示1mL溶液 含有1.0000 mg Fe2+ ( g· L-1、mg· mL-1 、mg· L-1、μg· mL-1等 )
2.滴定分析概念 1)化学计量点(stoichiometric point, sp) 滴定反应按照化学反应方程式刚好反应 完全时,称为反应达到化学计量点。此时 反应体系中滴定剂与被测组分恰好作用完 全。 以0.1000 mol· L-1HCl滴定20.00 mL 0.1000 mol· L-1NaOH时, HCl + NaOH→NaCl+H2O 加入的滴定剂HCl恰好为20.00 mL时,称反 应达到化学计量点
• 滴定分析是一种简单、快速的分析方法, 主要基于水溶液中的定量化学反应,以溶 液颜色的变化来确定反应是否完成。滴定 分析是化学分析中最重要的部分。 • 滴定分析法用于常量组分的测定,是将一 种已知其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标准溶 液或滴定剂)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 到两种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完 全为止。
定量化学分析
(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
是分析化学最基础的内容,也是所有“定量” 方法的基础 属于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的一部分
定量分析相关知识点 分析化学强调“量”,正确的“量”的 概念和“定量方法”是解决科学问题必备 的基础知识和重要的思想方法。
电荷平衡Biblioteka 质子平衡1)物料平衡(Mass balance equation,MBE)
• 在体系达到平衡状态时,某组份(component)的总 浓度(也称为分析浓度)等于该组份的各种型体 (species)平衡浓度之和。换句话说,即在体系平衡 前后,所含的各组分无论其存在形式如何,总量 是不变的。 • 例如,c mol· L-1 NaH2PO4水溶液 [Na+]= c c=[ H3PO4]+ [ H2PO4-]+[ HPO42-]+[ PO43-] 磷酸盐在水溶液中只以上面的四种形式存在,c为 总浓度,方括号中表示的是各种存在形式的平衡 浓度。
2)终点(end point, ep) 在滴定过程中,一般无法用肉眼观察是 否达到化学计量点。借助指示剂,使其在 化学计量点附近变色,从而完成滴定。 滴定分析中,指示剂变色(停止滴定)的点称 为滴定终点(ep)。 HCl+NaOH→NaCl+H2O • sp时,pH=7.00; • ep:酚酞,pH=8.0,甲基橙,pH=4.0
3).基准物质(primary standard)
• 基准物质是滴定分析中用来确定相关溶液浓 度和分析结果的标准物质(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或用于标定溶液的浓度)。
• 基准物质应符合的要求:A)试剂的组成与化 学式完全相符;B)试剂的纯度应足够高(高于 99.9%);C)试剂在一般情况下应该很稳定, 不会被空气氧化或吸收空气中的H2O和CO2; D)试剂参加反应时,应按反应式定量进行; E)试剂应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2)电荷平衡(Charge balance equation, CBE)
溶液体系保持电中性,因此正负电荷数量相 同。
c mol· L-1 NaH2PO4水溶液 CBE: [Na+]+[H+]=[OH-]+[ H2PO4-]+2[HPO42-]+3[PO43-] c mol· L-1 HAc CBE: [H+]=[OH-]+[Ac-]
5) 滴定分析结果计算
滴定反应
aT+bB→cC+dD
被测组分质量百分数 B%=mB/ms×100
mB-被测组分质量(g), ms-试样量(g)
mB=nB·MB=b/a· nT· MB=b/a· cT· VT/1000· MB
将上述关系带入,得到:
B%=(cT· VT · b/a· MB)/1000ms×100
一、基本概念
1. 溶液浓度的表示
1)物质的量的浓度 (mol· L-1)
物质B,质量mB,摩尔质量MB,溶液体积V,
则其物质的量nB为:nB=mB/MB
物质的量浓度 cB=nB/V mB=cB· V· MB
浓度、质量、摩尔质量的相互换算(mmol、 mL的使用)
2)滴定度 Ts和Ts/x
Ts表示标准溶液的浓度,如:
TK2Cr2O7=0.002000 g/mL,表示1mL溶液含有 0.002000 g K2Cr2O7 Ts/x用标准溶液表示被测物质的质量
例如:TK2Cr2O7/Fe = 0.002000 g/mL,表示1mL K2Cr2O7溶液相当于0.002000 g Fe
3)质量浓度(g· L-1)
定量分析中用来表示标准溶液的浓度,
在大学化学教学中将知识划分为不同侧 重的模块(四大基础化学:无机化学、有机 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但所有知识 都是相通的,要求也是一致的。学习时应 能融会贯通,将相关知识有机联系起来。
• 定量分析是利用物质物理化学性质的区别 测量各组成含量的方法 • 建立物理量-待测对象关系,测量出“物理 量”,获得结果 • 化学分析定量方法 重量分析法(最经典方法)、滴定分析法(主要 方法)、光度分析法(半微量、微量) • 滴定分析法 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 沉淀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