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内注射鲁米那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再发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间歇短程用药预防小儿热惊厥的临床研究

间歇短程用药预防小儿热惊厥的临床研究

及 C S发 生 率 等 较 对照 组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n6 5 P F ‘ 0 . >
0 0 ,l 0 67 . 5 = . 6 ,P 0 0 ,r =0 22 >. 5 . 2 .P O 0 ) >.5。 三 、讨论 首次 F 后 约有 3 % ~ 0 s 0 4 %患儿可脆有再次发作 .7 嘶 5 患 儿的再次 发作发 生在首次启 1 内 ,9 %在 2年 内[。 年 0 1 1

级亲属 中有 史 ;④ 日托 儿童;⑤首 次发作呈 复杂型表
作后 S S病例 原发病 : F 急性上 呼吸道感染 3 , 6例 支气管炎
l O倒 , 支气管肺炎 l 侧 , 2 小儿腹谣病 6 倒 2 .方法 : 随机将 6 例 分成 I安定治疗组 2 4 : 3例 , : Ⅱ 鲁米 那治疗组 2 例 及 Ⅲ: l 对照组 2 O例。三组 在性别 、 年龄 、 发热 次数及 随访 时间等均无 显著性差异 ( < 5 , P 0 0 )具可 比性 。 所有病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 同时 ,安定治疗组 :每当 发热超过 3  ̄ { 7 8 肛温 ) C 即予 口服安 定片每次 0 2 g k , . m / g 一 日二次至体温正 常。鲁米那 组予 口服鲁米那 每次 2 5 g k , m / g
性低 ,起效慢有关 。安定属苯二 氨革类 .其作 用机制是通 过增 强 一氨基 丁 酸 ( A A) G B 妁作 用 来发 挥其 中枢效 应 . 即 :与特 异 性受 体 结台 ,从 而解 除 G B A A调控 蛋 白质 对
表 1 三组 随访 情 况

别 发热次数 复发 ± 例 %
维普资讯
中 国航 天 医 药杂 志 2 0 0 2年 2月 第 4卷 第 1期 M d JC S . Fb 2 0 , e A C e 0 2

小儿高热惊厥的中医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的中医护理

对患儿家属做好耐心细致的宣教极为重要。患儿出现发热,应及时测量体温,肛温在38.5 ℃左右即应予以口服百服咛、美林等降温;苯巴比妥为长效类镇静催眠药,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在发热早期即应使用抗惊厥药,体温升至高热时,体内抗惊厥药已达到抑制惊厥的有效浓度,从而能抑制惊厥,有效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再发,指导家长在患儿体温37.5℃~38℃时即应口服;如患儿出现抽搐,指导家长以拇指掐患儿的人中穴;以另一拇指甲掐患儿合谷穴,同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防止反流物误吸;将裹于纱布的压舌板置于患儿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咬伤;平时加强锻炼,以增强患儿的体质,按季节变化及时添加衣服,防受凉,上感流行季节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活动。
八、饮食护理
总体原则是易消化、富有营养、少量多次和增加饮水,避免强求小儿饮食量而导致小儿胃肠负担重。发热时小儿体内各种营养素的消耗均增加,并且发热又使消化液产生减少,小儿的胃肠功能就会降低。小儿的胃肠功能本身就薄弱,所以在发热的小儿很容易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表现。尤其病程长、持续高热的孩子更应注意补充营养,因此,在每次热退后精神、食欲好转时及时给孩子加餐。食物要软、易消化、清淡,如米汤、稀粥、乳制品、豆制品、蔬菜、面条等;同时发热是一种消耗性病症,因此还应给小儿补充含高蛋白的食物,如肉、鱼、蛋等,但要少荤少油腻食物;也可吃少量水果。饮水、饮食都要少量多次,切不可暴饮暴食。
四、一般护理
心理护理:惊厥患儿就诊时,家长往往十分焦虑,惊恐不安,医护人员应迅速到位,全力抢救,并守护于患儿身旁。处置惊厥熟练准确,以取得患儿和家长的信任,消除恐惧心理。患儿惊厥停止、家长不安情绪逐渐稳定后,应根据患儿和家长所能接受的程度介绍患儿病情及有关知识,指导家长掌握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方法及惊厥的有效救治措施。

73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

73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

73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对高热惊厥患儿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来我院收治的73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研究其急救护理方法及卫生宣教工作在治疗和预防小儿高热惊厥中的作用。

结果:本组73例高热惊厥患儿,经治疗后均痊愈,住院天数5~10 d,治疗后随访,再次发作患儿12例,余患儿均未再次发作。

结论: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惊厥的急救程序,配合医生急救。

做好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及家长的健康宣教工作,使患儿家长加强对高热惊厥及其并发症的认识,积极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

标签:高热惊厥;小儿;意识丧失;护理惊厥是指刺激引发大脑皮层功能紊乱,神经元突然异常放电而致全身骨骼肌的不自主收缩,小儿高热惊厥是由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发热时出现的惊厥。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发病率为3%~5%,复发率为30%~40%[1],多发生于6个月~6 岁患儿,小儿高热惊厥多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可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呼吸节律紊乱或暂停,可有皮肤青紫、双眼上翻或固定,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或阵发性抽动,或伴大小便失禁。

惊厥可暂时引起脑功能障碍,发作时间长或反复发作会造成小儿智力下降,给小儿与家庭带来极大伤害。

护理工作在治疗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将我院于2006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73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及预后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6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73例,男性患儿42例,女性患儿31例,年龄7个月~5.5岁,平均2.3岁。

其中,年龄≤3岁58例,3岁以上15例。

体温38.2~41.0℃,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患儿49例,支气管肺炎20例,急性痢疾4例。

所有患儿经及时救治及护理后,均痊愈,无智力下降病例发生。

1.2 护理对策1.2.1卧位与呼吸道管理立即让患儿去枕平卧于病床,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防止误吸而引起窒息,如痰液黏稠可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

小儿反复热性惊厥的临床研究

小儿反复热性惊厥的临床研究

分析我科于2008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反复热性惊厥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此类患儿多因急性上呼吸道的感染
引发;男患儿较女患儿发病稍多;多在1~ 6岁间发病;患儿发生热惊厥后的血清值偏低,发病与其的免疫功能有关;抗惊厥药有
效。结论 首发年龄越小、初发体温越低、惊厥持 续时间越长的患儿和24 h内反复发作2次以上或有相关。家族 史的患儿更容
MEDICALLABORA TORY SCIENCES 医学检验
CHINA HEALTH INDUSTRY
小儿反复热性惊厥的临床研究
詹志晖 欧立平 陈泽彬 江燕君 广东省饶平县人民医院儿科,广东省平 515700
[摘要] 目的 分析小儿反复热性惊厥的危险因素,及其与患儿的免疫功能、血清水平变化的相关性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
回顾 性 分析 我 科于2 0 0 8 年 6月— 2 012 年 6月收 治的12 0 例 反 复 热 性惊 厥的患儿,年龄1~ 6岁,男性 78例,女性 42例。所有的病 例均符合FC的诊断标准。 2 方法
对全 部的热 性惊 厥 患儿 在 输 液 前进 行血清 学的 检验。 以 血 清 钠 的 正 常 值 1 3 5 ~ 1 4 5 m m o l / L ,血 清 钙 的 正 常 值 2 . 2 ~2 .8 m m ol/L [1]为标准 进 行 评 价。
对全 部的热 性惊 厥 患儿 进 行i L - 6、i L - 8和 T n F的水平及T 细胞 亚群和s i L -2 R 的 测定。
对患儿 进 行间歇 短 程的用 药。即当患儿 发 热 超 过 38℃时,予 口服西地 泮片(每 次0. 2 m g / k g,b i d)或鲁米那片(每 次 2 . 5 m g / k g,b i d),直 至体 温恢 复 正常[2]。 3 结果与讨论 3 .1 小儿热性惊厥的危险因素

浅谈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体会

浅谈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体会

浅谈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体会发表时间:2014-01-08T10:34:01.9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2期供稿作者:梁柯静[导读] 去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防止误吸窒息。

梁柯静(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广西柳州 545001)【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措施及家庭急救指导。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一年(2012.7.1-2013.7.31)儿科急诊高热惊厥患儿38例急救措施与家庭急救指导的临床质料。

结果显效率95.6%,总有效率100%。

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发作时,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正确的家庭急救指导,是确保小儿高热惊厥转危为安、降低惊厥引起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热惊厥小儿急救措施家庭急救指导【中图分类号】R720.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263-02 热性惊厥(febrile corwalsion,FC)又称高热惊厥,是指单纯体温突然升高所致的惊厥。

发病年龄多见于6个月—6岁(以6个月—3岁为常见)。

临床上分为单纯性高热惊厥和复杂性高热惊厥。

FC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脑内生化物质改变、免疫及遗传等因素有关[1],大多数FC患儿有良好的近期和远期预后,但FC频繁发作或呈持续状态,也会造成不可逆脑损害,引起癫痫[2]。

近年来,对高热惊厥患儿给予正确的家庭急救指导,并在送达医院后给予及时、有效的急救,获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儿科急诊2012.7.1-2013.7.31急诊抢救惊厥患儿38例,其中单纯性高热惊厥29例,复杂性高热惊厥9例。

体温<38.5℃5例,体温在38.5°C—39.5℃30例,>39.5℃3例。

发作形式为全身性33例,部分性5例。

1.2 临床表现患儿发作时意识丧失,全身或局限性强直或痉挛性抽搐,呼吸节律不整或暂停,可伴发绀、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双眼上翻、斜视或凝视,严重者伴大小便失禁。

儿童首次热性惊厥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儿童首次热性惊厥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儿童首次热性惊厥复发相关因素分析作者:杨聪琴郭淑安陈娟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23期【摘要】目的分析首次热性惊厥(FC)患儿212例的复发情况及可能引起的复发的11种相关因素,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减少FC的复发。

方法随机选择212例首次发作的热性惊厥患儿,对他们随访2~4年进行总结,对影响复发的11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首次热性惊厥复发率是59.6%,且与发病时体温、年龄成负相关;与家族史、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呈正相关;与性别、围产期、佝偻病、贫血、喂养方式无关。

结论由于FC可造成惊厥性脑损伤,减少或控制FC的复发,可从预防或治疗引起FC复发的上述5种因素着手,减轻或防止患儿智能损伤。

【关键词】惊厥;发热性;复发;相关因素;多元分析;回归分析首次热性惊厥(FC)复发高,为了研究与首次热性惊厥后复发的相关原因,作者对53例FC复发患儿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依据1983年全国小儿神经学术会议专题讨论会“关于高热惊厥诊断和治疗的建议”为标准[1]。

选择2005年6月至2010年7月在本科就诊的212例首次FC且体温≥38℃的患儿,进行随访。

1.2 方法随访采用FC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首次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原因,包括性别、年龄、围生期异常、喂养方式、体温、佝偻病、贫血、血型、家族史、复发的患儿、体重等11个因素。

从首次发作日期开始观察,随访日期到2010年7月6日,时间2~4年。

1.3 统计学方法用PEMS软件进行统计,对可能与首次热性惊厥后复发的11种相关原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多元逐步回归检验见表1,方程中的变量见表2。

2 结果212例中除了某些原因失访12例外,200例均做了逐一随访,其中男146例,女54例。

首次发作热性惊厥的年龄为6个月~9岁,平均24.1个月。

复发率:有119例复发,复发率59.6%。

复发的相关因素:首次热性惊厥复发与发病时体温、年龄成负相关;与家族史、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呈正相关;与性别、围产期、佝偻病、贫血、喂养方式无关。

小儿高热惊厥65例临床分析

小儿高热惊厥65例临床分析

的异常度越 高, 其差异有显著意义( O s。 P .) <o
表 2 5 患儿脑 电图检 查的异 常情况按发病持续时 间比较 6 例
紧急处理 : 持呼吸道通 畅 , ①保 清除 口咽部 分泌物 。②迅速 止 惊 : 地西泮 030 g g 首选 . .m / 每次 , 次总量不超 过 1 m , ~5 k 一 O g原
P< 05 O.
较长者可持续 1 分钟 ~0 0 3 分钟 以上 , 可呈持续状态 。 偶 短暂 的 全 身或半身 的惊厥停止后 神态 可恢 复正常 ,不 引起 脑部损害 , 也 查不到异常神经 体征 ,脑 电图检查 可有暂 时 出现慢 波或正 常。 本文通过对 6 例患儿的分析 , 5 研究高热惊厥在不 同发病情
P<O 0 .5
下。④ 给予吸氧 、 脱水 , 以减轻脑水肿 , 脱水剂 可用 2 %甘露 醇 0
从表 2中可 以看 出 , 发病持续 时间越长 , 脑损 害越明显 , 脑 电图的异 常率越高 , 其差异有 显著意义(< .s。 PO ) o
基层医学论坛 20 年第 1 卷第 1 期 B版 06 O O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 . 我所儿科 自 20 0 0年 ~ 0 5年接诊 的 6 20 5例高
热惊厥患儿 , 中年 龄 < 个 月的 8 , 个月 ~ 岁 4 例 ,3 其 6 例 6 3 6 >
岁 l 例 ; 病 1 的患儿 3 l 发 次 8例 , 发病 2次 的 2 0例 , 发病 3次 及 3 以上的 7例 ;高热惊厥发作持 续时间短于 3 次 O分钟的患 儿 5 , 作持续 3 7例 发 O分钟或 以上 的 8例 ; 发病 有 阳性 家族史
有癫痫 家族史 的 日 有可能转 变为癫痫 。一般来说 , 同一疾 后 在 病过程 中高热惊厥极少 发作 2 以上 , 次 如高热不 退 , 复惊厥 反

75例小儿惊厥的临床分析

75例小儿惊厥的临床分析

75例小儿惊厥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惊厥产生的原因和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惊厥患儿,对病因年龄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75例惊厥患儿中有48例为高热惊厥;低钙惊厥5例;颅内感染4例;癫痫2例;颅内出血8例;hie3例;颅内肿瘤、中毒性脑病、低血糖各1例;原因不明2例。

结论:引起小儿惊厥的病种多样,病因复杂,但发病有其年龄特点及临床特点,掌握其特点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28-01小儿惊厥是常见的急症,其病因复杂。

表现形式多样,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脑损害,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现将我科自2009年至2012年收治的75例小儿惊厥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以便对小儿惊厥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作进一步探讨。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小儿惊厥共75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32例,男:女=1.34:1。

年龄:新生儿13例,28天—1岁9例,1—3岁43例,3—7岁8例,8—14岁2例。

其中年龄最小1天,最大14岁。

1.2治疗:及时控制惊厥发作,防止脑损害,减少后遗症;维持生命体征,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防止复发。

控制惊厥首选安定0.3—0.5mg/kg次缓慢静脉推注,静脉滴注速度1mg/min,边注射边观察,注意呼吸心跳面色,用至全身肌张力轻度减低为佳;用鲁米那10mg/kg静脉注射,维持量5mg/kg热性惊厥可用冬眠灵,非那根各05-1mg/kg次肌肉注射,以上用药可交替使用。

发热者給予药物或物理降温。

颅高压者应用甘露醇。

积极控制感染。

低钙者补充钙剂,同时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症治疗。

1.3方法:对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多种疾病患儿以主要疾病分类。

1.4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分析对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2.1 75例惊厥患儿疾病分布特征:见表12.2 75例惊厥患儿的疾病类别和年龄的关系分析:见表22.3 75例惊厥患儿原发疾病类别与惊厥发作类型的关系:见表33 讨论小儿惊厥是由于各种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阵发性不自主的全身或局部骨骼肌收缩,常伴意识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病杂志, 2 0 0 7 , 9 ( 6 ) : 3 1 - 3 3 .
[ 7 】 夏嫣. 卒 中后抑 郁情 绪 的研究 [ J ] . 中国康 复 医学杂 志, 2 0 0 7 , 2 2 ( 5 ) :
2 0 5 20 7 .
[ 8 ] 高 艳丽 , 荣 阳, 荣 根满 , 等. 急 性 缺血 性脑 卒 中患者 的血 压 变化 与 临床 治疗 对预 后 的影响 [ J ] _ 中外健康 文摘 , 2 0 0 6 , 3 ( 2 ) : 3 0 - 3 2 . [ 9 ] 沈抒 . 脑 卒 中恢 复期 抑郁 症状 及影 响 因素 的研究 [ J ] . 中国康复 医 学杂 志, 2 0 0 7 , 2 2 ( 6 ) : 2 4 8 — 2 5 0 . 【 1 O 】慕 容 洋洋 , 龙岩. 老 年脑 卒 中发病 危 险 因素 的 临床 分析 研 究 [ J ] . 解放 军预 防科 学 医学杂 志, 2 0 0 8 , 2 9 ( 3 ) : 3 7 . 3 9 .
事实上伴随着脑卒中的发生,各种各样的情绪障碍均比较常见 ,
如 强迫观念 、敌对情 绪等 ,抑 郁和焦虑 是其中最主要 的 ,也有 人称 之 为 心理后遗 症。所 以医师对此 类心理学知 识应熟练掌 握。或在 治疗 组
中配备心理治疗师 ,完成心理监控、心理治疗等任务。
肌 内注射鲁 米那 预防d ' , J L 热性惊厥再发的临床研 究
体的 完整 性受 破坏 而产 生 焦虑 。此 时医务 人 员应 和蔼 可亲 、技术 熟 练、并给 予合理 而诚 恳的解释 ,直至分析 焦虑的原 因 ,促使患者 用理 智和成熟 的思维方 式去克服幼 稚的情感和 行为 ,解 除焦虑 。从 治疗 结 果分析 ,入 院时抑郁向明显的患者 主要集中在无功能组 。
16718194201417025502小儿热性惊厥作为惊厥的一种其在儿科中经常发生且占据惊厥的5左右其主要发生年龄是在小儿6个月6岁的阶段并且体温常常在385以上同时出现消化道和呼吸道的感染并且出现全身的惊厥症状维持几分钟之后消失没有出现神经系统体征及其他症状不是由于脑损伤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引起的这种疾病具有复发的特点且复发率为12354
[ 5 】 匡晓明, 荣 阳, 荣根满, 等. 脑卒 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训练[ J ] . 中国
医 药导 报, 2 0 0 8 , 5 00 ) : 1 6 0 — 1 6 1 .
[ 6 ] 闻三 秀, 文杰 . 脑 卒 中患者 综合 康 复 疗效 分 析 [ J ] _ 中华 老 年心 脑
复发惊厥 9 例 ,共计惊厥 1 4次,其中 5 次发作前未肌内注射鲁米那。结论 对照组 2 0 0例共计发热 2 2 1次,其中复发为3 6 例 ,有 7 7 次发
生 惊厥 。 两组 惠 儿 复发以 及并 发惊厥 的次数 对 比具有 显著 的 差异 。
【 关 键词 】 鲁 米那 ;小 儿热性惊厥 再 发 ; , 『 瘩 床 效 果 ;肌 内注射 中 图分 类号 :R 7 2 5 文 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4 )1 7 - 0 2 5 5 - 0 2
小 儿热性 惊厥作为惊 厥的一 种 ,其在 儿科 中经常发生 ,且 占据惊 厥 的5 %左 右 ,其 主要发生 年龄是在J j , J l 6 个 月~ 6 岁 的阶段 ,并且体温
【 3 】 邵 桂满 , 荣 阳, 荣 根满 , 等. 急性 脑 卒 中的 临床 特征 与病 因分 析 [ J ] . 中国 医药导 报, 2 0 0 7 , 4 ( 3 6 ) : 6 6 . 6 8 . [ 4 】C MC , 艾伦 . 急性 卒 中的 处理 ( 中译 本 ) [ M] . 北京: 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2 0 0 3 : 2 4 3 2 4 4 .
胡旭 东 龚 峰
( 自贡市第一人 医院儿科 ,四川 自贡 6 4 3 0 0 0 )
【 摘 要 】 目的 对 首次 发作 后 的 高热 惊厥 ( S F S ) 惠 儿采 用不 同的预 防 治疗 方 案 ,观 察其预 防再 次惊厥 的效 果 。方法 将 2 0 0 0 年 ~2 0 0 8年 收治 的 首次 单 纯性 高热惊厥 ( S F S ) 的 惠 儿随机 分为 两组 。预 防 组在 患 几体 温达 3 7 . 4。 C时即 给 予鲁 米那 5~ 1 0m g / k g肌 内注射 一 次 ,最 大剂 量 不超 过 1 0 0 毫克 / 次 ;其他 如 抗 感 染 ,支持 ,对 症 治疗 等 与对 照 组 相 同。 随访 时 间至 6岁 。结 果 预 防 组 1 8 2 例 共 计 发热 2 3 2次 ,
2 0 1 4年 6月第 1 2卷 第 1 7 期
状态 ;同时,也有可能是脑部疾病的生物学损伤导致了这种失望、悲 观的抑郁情绪。在治疗中,把握其苦闷的情感与心境,针对生活兴趣 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等特征。利用各种方式促使患者倾诉、使

临床研究 ・ 2会 成 , 荣 阳, 荣根满, 等. 脑卒 中患者 慢 性康 复 治疗 与 临 床研 究 [ J 】 . 中 国现 代 医生 , 2 0 0 8 , 4 6 ( 2 9 ) : 6 8 — 6 9 . [ 2 ] 龙十 龙 , 江 海军 . 脑 卒 中偏 瘫 的 检查 与 评 定 [ J ] . 中风 与神 经 疾病 杂 志, 2 0 0 8 , 2 5 ( 3 ) : 1 0 1 — 1 0 3 .
患者精神平衡 ,让患者随时可以看到治疗的进展 ,增强信心 t帮助患 者重新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多参与家庭和社会活
动 ,充分发挥他 们的生 活能力 ,摆脱 疾病带来 的困扰 ,帮助 他们从心
理上树立 战胜疾病 的信念 。
焦虑实际上是一种恐惧。从治疗结果分析具有焦虑情绪的患者, 比抑郁状态的人疗效好,预后好。能否正确引导患者进行情绪宣泄, 使康复治疗变成患者自愿治疗,则是心理治疗的关键。 焦虑产生于对疾病认识的不完全,产生于对医疗过程的陌生,患 者表现出烦躁 、坐立不安、神经过敏 、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征 象 ,如震 颤 。焦虑 可 以分为 期待性焦虑 ;分离性焦 虑 因担心 自我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