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十五课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北伐战争 (共3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北伐战争  (共33张PPT)

“北伐战争开始后,中华全国总工会在7月25 日发表《对国民政府出师宣言》,指出:‘这次 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成功与失败,就是中国革命的 胜利和失败,与中国民众的痛苦的解除有极大的 关系’。同时,总工会派出许多特派员,到全国 各地去大力发展工会组织。在北伐战争军事胜利 的同时,全国工会组织有了迅速的发展,到1927 年二三月间,全国工会会员由原北伐前的120万 增加到200万。
课堂延伸
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
抗日战争时期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时,邮务工人驱车往闸北参战
上海工人纠察队庆祝起义 胜利
团队合作
1、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 2、北伐军作战方针正确。 3、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 锋模范作用。 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支 援。 5、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6、北洋军阀失道寡助,各自为战,力量分散。
革命领导权是关系成败的关键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时间 地点 性质
二次北伐
南京国民政 府建立后,继 续北伐。1928 年6月,北伐 军进至北京、 天津一带。
皇姑屯事件,张作霖专列被炸现场
东北易帜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 东北三省“ 服从国民政府,改 易旗帜”。这标志着国民政府在 名义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1)孙中山不断致力于国民革命,但最后大都失 败了,迫使他寻找革命的新出路。
第一次国共合作
条件:
必要性:共产党认识到只依靠工人阶级 孤军奋战是不够的,必须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 可能性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组建国民 : 党,同军阀斗争屡遭失败,决 定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 共、扶助农工的新政策。完成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 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共3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共39张PPT)

杜聿明
胡宗南
林彪
徐向前
聂荣臻
叶剑英
短剧:《黄埔军校的创立》
思考:黄埔军校和以往的学校相比有什
1924年5月
地点 黄埔军校 人物
性质 意义
广州黄埔
孙中山、蒋介石、周恩来 革命军事学校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 伐战争作了准备
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上的誓词
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时间 地点 主要 内容
意义
中国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 广州 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 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 农工的三大政策。 标志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推翻清朝
创立民国
强调反帝 普遍人权 节制资本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国民革命军歌
打倒列强, 打倒列强, 除军阀, 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 齐欢唱。
北伐战争
两会的记者报道
中共三大:时间、主要内容 国民党一大: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中共三大
时间
1923年6月 主要 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 内容 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 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 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 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胡绳
材料二:······(农民运动)其势犹如 暴风骤雨,迅猛异常,荡涤着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贪官污吏、土豪劣绅 在中国的统治,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 争。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 很大发展。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先后发动了三次武装起义,最 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
北伐战争能够迅速取得胜利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 共产党 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 苏联 的帮助和提供的物资支援也起了重要作用。 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是国共两党共同合作结出的硕果。 国共两党共同合作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北伐战争 课件 (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北伐战争 课件 (共29张PPT)

南京国民政府旧址
时 间
1927年4月
地 南京 点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
性 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 质 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
革命。
1928年, 张学良“东北易 帜”,南京国民 政府在形式上完 成全国的统一。
皇姑屯事件— —张作霖专列 被炸(1928年)
合作探究
北伐战争取 得了巨大的成功,
提示:可 以从国民革命 的任务,社会
1927年1月武汉民众欢庆北伐胜利
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概括,北伐节节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 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合作,发动了1924~1927
年的革命。……广东革命根据国地共的创两立党和合北作伐,战共争同的胜推利进。
这是两党结成了统一战线的结
果材。料二 根据敌我双方的军力情—况—,《北毛伐泽军东采选取集集》中优势
1923年中共三大 召开,决定与国 民党实行党内合 作,共产党员以 个人身份加入国 民党。
中国国民党
1924年国民党一 大召开,重新解 释三民主义,确 定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 策,标志国共两 党合作正式建立。
国共合作的成果 1、创建黄埔军校

全称: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时间: 1924年5月
战。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材料六 北伐军出师时,省港罢工委员会组织工
人运输队、宣传队、担架队随军出征。北伐军攻 打武汉时,汉北阳伐兵出工师厂有工名人,举人行民总支罢持工,断绝了
敌人的军火来源,给吴佩孚以致命的打击;农会
组织农民替北伐军当向导、抬担架、运送物资,
支援北伐战争。
——《中国近代现代史》
黄埔四期:林彪(中共) 黄埔六期:罗瑞卿(中共)戴笠(国民党)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5课 北伐战争(共24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5课 北伐战争(共24张PPT)
C.国民革命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
C

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 A.①②④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
5.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破裂的标志是(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A

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C.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说 6.国民革命失败的依据是(
A

A.这次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
升 官 地点: 广州黄埔 发 财 军校总理: 孙中山 请 校长: 蒋介石 往 他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处 作用: 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 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贪 生 畏 死 勿 入 斯 门 革命者来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立黄埔军校?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 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时间: 1924年
地点: 广州
重新解释三民主 义,确立联俄、 内容: 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 意义:标志着国共合作 的正式建立。 孙中山与代表步出 国民党“一大”会 场
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后共同领导了哪些 革命活动?
创办黄埔军校
进行北伐战争
3、黄埔军校的建立
时间: 1924年5月
贺胜桥 ╳
北京 郑县 安 南京
主要战役 汀泗桥、 贺胜桥、 武昌战役
汉口 武昌 汉阳╳


浙江
南昌
福建
桂林
广州
叶挺:北伐第四军先遣独立团团长,以铁军著称
独立团的辉煌战绩,为国民革命军第 四军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钢铁长城课件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钢铁长城课件 (共23张PPT)

歼5中国制造并装备空军的的第一种高亚音速喷气战斗机。
歼1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四代战斗机
歼20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五代战机
导弹部队的发展
1、创建: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2、任务: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 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3、组成: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
五大军种
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 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小 结
1、陆军 包含 等多种兵种
一、陆、海、空军的建设
2、海军 3、空军
1、组建时间
创建 发展
钢 铁 长 城
二、导弹部队的组建发展
2、地位、任务 3、更名 1、五大战区
队——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乡成立。
人民海军的建设
新中国建立后,为加强海军的建设,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东海、南海、北海舰队
组建舰队
导弹驱逐舰、核潜艇
研制舰艇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海军武器装备有了怎样的更新?
水面舰艇部队
潜艇部队
海军航空兵
海军陆战队
2012年9月,我国第一搜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C
)
5、小英的姐姐是“二炮”文工团的演员。“二炮”指的是中国 人民解放军(
D
)
A.海军部队 B.陆军部队 C.空军部队 D.导弹部队
蒋道平是一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战斗英雄。在抗美援 朝战争中,他共击落美国F-86战机5架、击伤2架,荣立特 等功一次。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他荣赝特等功臣,被 授予空军“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 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5课 北伐战争—部编教材新人教版 (共47张PPT)

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5课 北伐战争—部编教材新人教版 (共47张PPT)
蒋介石像
黄埔军校1924年 5月创建于广州 长洲岛。1924年 5月至1927年7月, 招收了六期学生 共2万多人。黄 埔军校为国共两 党培养了一批著 名将领和军事人 才。
黄埔前四期(1924-1927年)
国民党著名抗战将领:
杜聿明(一期) 胡宗南(一期)
关麟征(一期)
郑洞国(一期)
陈明仁(一期)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
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5年)
归纳:孙中山一生的革命事迹主要有哪些? 成立兴中会1894年 成立同盟会1905年 领导辛亥革命1911年 领导二次革命1913年 领导护国运动1915年 领导护法运动1917年
孙中山 国民党:孙中山领导一系列革命的失败, 认识到要改组国民党
宋希濂(一期)
邱清泉(二期工兵科)王耀武(三期)
戴安澜(三期步科) 胡
张灵甫(四期步科)
琏(四期步科)
黄埔前四期(1924-1927年)
共产党著名将领:
徐向前元帅(1期)林 彪元帅(4期) 陈 赓大将(1期) 周士第上将(1期)陈明仁上将(1期)
左 权(1期)刘志丹(4期 ) 赵尚志(4期)等50多名1955年以前牺 牲的同志 。
1927.3. 中共领导 上海工人起义,占 领上海
上海 杭州
贺胜桥战役 汀泗桥战役 1927.1.迁都武汉 1927.7.汪精 卫在武汉发动 “七一五反革 命政变”
郑州 武汉 武汉 长沙
南京 南京
1927.4.蒋介石在 上海发动“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 1927.4. 蒋介石在 南京另立 “国民政 府”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一、国共第一次合作
2.合作的实现: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共31张PPT
B.周恩来亲自兼任军校总理
C.黄埔军校建在南京
D.黄埔军校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3、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了,国民革命也没 有成功。这些情况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的实力太强了
B.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C.共产党的力量太弱小了,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二、北伐战争(1926年)
1、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统治,统一全国。
军阀
控制地区
兵力
吴佩孚 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
20万
孙传芳
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
张作霖
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山东、察 哈尔和直隶
20万 35万
黑 国民革命军总兵力约15万,一 部分兵力留守后方,可以投入征战
国民革命:1924年至1927年
国共合作,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 称“大革命”
国共合作的实现
国民革命的兴起
北伐胜利进军
国民革命的高潮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国民革命的失败
1. 知道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2. 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 3. 了解北伐战争中工农运动的发展情况; 4. 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 5. 了解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经过和主要事件?
1、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 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共三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2、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将领 和军事人才。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 中有4人出自黄埔军校。下列有关黄埔军校 的叙述正确的是( )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北伐战争 (共28张PPT)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北伐战争  (共28张PPT)

第四军叶挺 独立团
广州 广州
北 伐 战 争 进 军 示 意 图
• 叶挺(1896-1946年)广东 惠阳人。先后就读于广州 陆军小学、武昌陆军预校 和中国最高军事学府----保 定陆军军官学校。1922年 他任孙中山卫队团的营长。 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任正在组建的第12 师第34团即后来的独立团 任团长。在北伐战场上, 他率领的独立团发挥了尖 刀作用,所向披靡,攻无 不克,第四军也因此获得 “铁军”称号。
)打到( ).
7.( ), ( )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8.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其政府代表( )的利益.
第15课 北伐战争
一、国共合作实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了对中国政治 和经济的控制与侵略。 国内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军阀割据混战愈演愈烈,社会 动荡不安,经济发展遇到严重障碍。“打倒列强,除军阀”, 实现国内和平与统一,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 中共二大以后加紧组织发动工人运动,掀起了工人运动的第 一次高潮,工人进行了100多次罢工,其中最有影响力京汉铁 路大罢工(二七罢工)。但是这些罢工最后都失败了,中共 从血的教训中明白了工人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需要强有 力的同盟军 孙中山维护共和斗争的次次失败 、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得 要寻找一个同盟,来完成共同的革命任务:打倒军阀除列强
国共合作实现
(1)中共“三大”的召开 时间:1923年6月 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 加入国民党,同时在政治上、思想 上、组织上保持独立性。也就是说 本次合作采用的是在国民党内部实 行合作的形式。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 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 宣言》,宣言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的主 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把旧三民主 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意共 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海屡屡向中国挑起事端,使周边的外交
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将如何应对来自海上的挑战?”
新建交国家 单位:个
67
35 23 17 19 5
2000至今
20世纪70年代是我国外交事业的大发展时期
三、外交辉煌的瞩目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积极发展与 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结合图标说一说新世纪 中国外交成就
A
上海合作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
B
E
世贸组织
C
奥运会
D
跨洋握手Βιβλιοθήκη 冰释雪融穿越时空 如果你是当时美国(或中国)领导 人,你将以怎样的理由来说服本国 政府同意改善两国的关系?
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并结合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
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尼克松 材料二 当1969年尼克松就任总统之际,改变的时机似乎比较成 熟。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地承认,日本崛 起为美国经济上的竞争者,而中苏分裂的加剧则提供了利用此
自主学习
一、外交格局的打破
阅读教材,制作“现代中国外交活动和成就的时间轴”
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政策
1949
1953
1954
1955
1971
1972
1979
2001
观看视频资料,请你以随行记者的身份,进行现
场报道。(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影响 )
第一站,1950年,莫斯科 第二站,1954年,日内瓦
情况来加强美国优势的机会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中国人正是要同这个人(尼克松)讨论联合国席位、美 国的承认、台湾问题的解决……最重要的是要同他讨论改善国 际地位,以遏制苏联可能的进攻。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探究讨论:中美关系解冻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讨论: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1)从美国方面看:
大家猜
1.世界上有这样两个大国,本有着巨大的 共同利益,但是它们却曾经长时期的对峙。 2.甚至双方于1950年直接在战场上相见, 台湾问题成为双方关系中的焦点。 3.一个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最大的发展 中国家;一个是资本主义国家,也是最强 大的发达国家。
现代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外交格局的打破(50年代) 二、外交舞台的拓展(70年代) 三、外交辉煌的瞩目(新时期)
因素:(1)国家利益
(2)国家实力
(3)国内外形势
(4)意识形态
(5)外交才华 原则: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949~今与我新建交国家数目统计图
70 60 50 40 30 20 10 0 9
1949 1950-1959 1960-1969 1970-1979 1980-1989 1990-1999
世博会
现代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改革开放后
中国举办 APEC 中国加入WTO 奥运外交 世博外交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50年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重返联合国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学以致用
我为外交新挑战出谋划策
“奥巴马总统上任以来美国战略东移, 受其影响,日本在钓鱼岛,菲律宾等国在
①需要中国出力量;②日本崛起,美国的霸权
地位受到冲击; ③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④
中苏分裂的加剧。
(2)从中国方面看:
①遏制来自苏联的威胁;②有利于台湾问题的
解决;③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共同要求
国家调整对外政策出发点
国家利益
讨论探究
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外交的重要 因素。制定外交政策应遵循什么原则?
第三站,1955年,万 隆
二、外交舞台的拓展
看图说事: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的 三件事(主题、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
1、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走上正常发展轨道
扬眉吐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