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中应用基因组信息分析探究ZFHX4的作用机制
《2024年LncRNAAK093407在结直肠癌中的生物学作用研究》范文

《LncRNA AK093407在结直肠癌中的生物学作用研究》篇一一、引言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作为基因转录的重要调控因子,逐渐成为了癌症研究的热点。
LncRNA AK093407在多种癌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其在结直肠癌中的生物学作用尚不明确。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LncRNA AK09340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潜在的生物学功能。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方法,对LncRNA AK09340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功能及机制进行研究。
1. 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公共数据库(如TCGA、GEO等)收集结直肠癌患者的LncRNA AK093407表达数据,分析其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2. 细胞生物学实验:通过构建LncRNA AK093407的过表达和敲除细胞模型,研究其在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等方面的作用。
3. 分子生物学实验: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LncRNA AK093407的表达及其对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
三、结果与讨论1. LncRNA AK09340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发现LncRNA AK09340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
这一结果提示我们,LncRNA AK093407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2. LncRNA AK093407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细胞生物学实验表明,过表达LncRNA AK093407的结直肠癌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反,敲除LncRNA AK093407的细胞则表现出相反的生物学行为。
这些结果提示我们,LncRNA AK093407可能通过调控结直肠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2024年LncRNAAK093407在结直肠癌中的生物学作用研究》范文

《LncRNA AK093407在结直肠癌中的生物学作用研究》篇一摘要:本研究通过对LncRNA AK093407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水平及生物学作用的研究,揭示了其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潜在机制。
通过实验数据,我们证实了LncRNA AK093407在结直肠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一、引言结直肠癌(CRC)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近年来,随着对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nc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其中,LncRNA AK093407作为一种新发现的LncRNA,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LncRNA AK093407在结直肠癌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潜在机制。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LncRNA AK093407的表达水平,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LncRNA AK093407的功能进行预测。
同时,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观察LncRNA AK093407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三、实验结果1. LncRNA AK09340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表明其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2. 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LncRNA AK093407可能通过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影响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
3. 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结果显示,LncRNA AK093407能够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发现LncRNA AK093407能够与某些关键基因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其表达和功能。
4. 针对LncRNA AK093407的靶向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结直肠癌的生长和转移,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2024年LncRNAAK093407在结直肠癌中的生物学作用研究》范文

《LncRNA AK093407在结直肠癌中的生物学作用研究》篇一一、引言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和预后尚待深入研究。
近年来,随着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逐渐成为研究肿瘤的热点领域。
LncRNA AK093407作为一种在结直肠癌中异常表达的LncRNA,其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本文将通过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探讨LncRNA AK093407在结直肠癌中的生物学作用。
二、研究背景与目的LncRNA是一种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其在基因表达调控、表观遗传学、细胞周期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nc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而LncRNA AK09340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功能尚不明确。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LncRNA AK09340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模式、功能及其作用机制,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等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 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公共数据库获取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 AK093407的表达数据,分析其表达模式和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 细胞实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等方法检测LncRNA AK093407在结直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利用基因过表达和敲除技术,探讨LncRNA AK093407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3. 动物实验:构建LncRNA AK093407过表达或敲除的结直肠癌小鼠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
四、结果与讨论1.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LncRNA AK09340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如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密切相关。
科学家发现结直肠癌发病机制

当前文档由后花园网文自动生成,更多内容请访问 科学家发现结直肠癌发病机制来源于:新华网英国《自然-通讯》5月13日晚在线发表了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张令强课题组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方面的最新成果。
此项研究首次在国际上揭示泛素连接酶Smurf1是促进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并且导致病人预后差的一个重要因子。
谢萍、张明华、何珊等研究人员通过对336例病人的结直肠癌样本分析发现,泛素类蛋白通路的修饰酶体系在结直肠癌中也呈现高表达,它们与Smurf1协同作用,促进了对抑癌蛋白的快速降解,从而解释了Smurf1为何具有促癌功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贺福初认为,这项研究的另一个科学意义在于,此前学术界揭示的这种连接酶均为锌指类型,而Smurf1则属于全新类型的连接酶,两者作用机制不同,并且Smurf1所代表的模式从酵母到哺乳动物都是保守存在的。
这为深入理解类泛素化修饰的生物学意义与作用机理开启了新的思路。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疾病,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4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结肠癌比例亦逐渐增多,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据张令强研究员介绍,此项工作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联合资助,其成果有助于临床对结直肠癌预后的判断。
此外,他们正在研发的抑制剂有望用于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研发Smurf1酶活性的小分子抑制物也将可能成为新的抗肿瘤药物。
本文由程序自动生成,格式和排版可能和原网页有不一样的地方,如需查看原版内容,请点击此处访问本文的WEB版本,也可以直接用手机扫描下方的二维码,会自动跳转到当前网页的手机版本您可能还会对以下文章感兴趣(随机显示)01、 研究称招不招蚊子基因定02、 新华社:舜天有望保黑马本色03、 中国在酒泉成功发射遥感卫星04、 世卫认定“大气污染致癌”05、 新装置吹出泡泡可显示文字06、 坠落摩洛哥陨石中现黑色玻璃 或可解开火星秘密07、 巨大太阳黑子48小时内形成08、 生化电子人造价100万美元09、 盘点2016元旦出游注意事项10、 美国研发新材料可不耗电制冷11、 研究称古人类曾是"食草动物"12、 油价将于25日凌晨上调13、 未成熟的雌鼠靠泪水拒绝雄鼠14、 英2012年百日咳病为上年十倍15、 丰田免费开放氢燃料电池专利16、 冬季嘴角溃烂 多吃蔬菜和蛋黄17、 专家:手机拍闪电当心被"雷"到18、 世卫提醒公众关注砷中毒危害19、 美国人要把鸡逆向进化变恐龙20、 新方法预测太阳能电池寿命21、 嫦娥5号将于2017年前后发射22、 全球首只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 外国专家怎么看23、 新方法可提前预判早老痴呆症24、 男子高速上“打飞机” 称打完这局随便罚25、 北汽将推萨博平台新车型26、 《科学》:水母或是人类祖先27、 南戴河海蜇致8岁男童殒命28、 无视消法 网店回避无理由退货29、 揭秘顶级餐厅服务生的手码30、 英国研制的相机能以光速拍摄31、 神秘"亚洲金猫"现身甘肃 林间悠闲漫步32、 科学家首次测得系外行星转速33、 新华社:在缅遭冲击中资企业厂房结束被占据34、 质检总局:奔驰怀挡存安全隐患35、 法农场被弃豪车拍出1.15亿元36、 入夏常见病增多 家中该常备哪些中药37、 300元买教训 网购家具维权难38、 沃尔沃新车设计来自雷神之锤39、 感染疱疹病毒可能导致不育40、 中国造无人驾驶汽车明将测试41、 妹子为啥怎么健身都不瘦?42、 中年妇女久坐危害更致命43、 杭州工商局要求规范快的打车44、 新华社:对滴滴收购优步就该一查到底 才有利公平45、 中专家研制低成本焊接机器人46、 12306手机客户端8日试运行47、 上帝粒子身份获新证据支持48、 重口!津巴布韦人爱吃烤肉虫49、 六旬老人逛欧洲花费不到3万50、 日本研究显示阑尾并不多余----------------------------------------------------------所属分类:探索新闻内容来源:新华网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4日 16时14分23秒生成时间:2018年03月05日 14时03分18秒浏览次数:185网站地址:微信公众号:hhyww_net----------------------------------------------------------/News/View/188178本文来源于后花园网文,图文版本请点击此处进行访问重要声明:本站所有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网站,涉及的一切版权都归注明的来源媒体所有,本站在进行转载时已注明出处,本站不发布任何带有自主立场的内容,如本文涉及侵权,请通过上方网址进入,在底部的不良信息举报入口告之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给予回复用微信扫描上方的二维码即可加入本站的微信公众号(hhyww_net),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有着高大上的智能信息识别功能哦,您只需发送语音信息或回复纯文字就行了,想要什么就给你发什么,绝不多发一些对您没用的东东,不信?那你就赶紧来试试吧,又不会怀孕,对吧?还等什么?现在就马上关注 \(^O^)/最后再打个小广告^_^|||,朋友的淘宝网店新开张,专卖物美价廉的数码配件,有兴趣的朋友用淘宝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或搜索店铺名"炫彩精致"进店观摩下吧,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哦,不买也收藏一下吧,谢谢大家了~~~ (*^﹏^*)https://。
结直肠癌基因组研究研究方案

结直肠癌基因组研究研究方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致病机制和基因组学特征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结直肠癌基因组进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
本文将介绍一份关于结直肠癌基因组研究的研究方案,希望能够为深入了解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结直肠癌的基因组学特征,分析结直肠癌的致病机制和演化过程,发现潜在的致病基因和驱动突变,为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1. 数据样本采集:从结直肠癌患者中收集组织样本和血液样本,进行基因组学分析。
2. 高通量测序:运用全基因组测序、外显子测序和RNA测序技术,对结直肠癌患者样本进行全面测序。
3. 生物信息学分析:对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突变筛查、拷贝数变异分析、功能富集分析等。
4. 临床数据整合:整合临床病理数据、生存数据和治疗反应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学分析。
5. 功能实验验证:对筛选出的潜在致病基因进行功能实验验证,探索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6. 个体化治疗研究:根据结直肠癌患者研究结果,探讨个体化治疗策略,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三、预期研究成果1. 揭示结直肠癌的基因组学特征,发现新的致病基因和驱动突变。
2. 确定结直肠癌患者的分子亚型和预后标志物,实现个体化诊疗。
3. 探索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策略。
通过个体化治疗模式,可以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研究结果还将为其他恶性肿瘤的基因组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结直肠癌基因组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的领域。
通过深入研究结直肠癌的基因组学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实现精准医学的目标。
基于GEO结直肠癌芯片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I MH G N,A p i r l 2 0 1 7 ,V o 1 . 2 3 N o . 8
基于 G E O结直肠癌芯片数据 的 生物信息学分析
罗金 现 高训锋 温建 燔
5 1 0 3 1 7 广州,广东省第二人 民医院普外二科 通信 作 者 :温建 燔 ,E — ma i l :we n j i a n f a n 9 2 7 @1 6 3 . c o m
c o l o r e c t a l t i s s u e ,c o l o r e c t a l a d e n o ma , a n d c o l o r e c t a l c a n c e r we r e d o wn l o a d e d f r o m t h e GEO a n d i d e n t i i f e d
d i f e r e n t i a l e x p r e s s i o n g e n e s( DE Gs ) o f c o l o r e c t a l c a n c e r b y GC B I . T h e D E G s we r e a n a l y z e d b y g e n e o n t o l o g y ( GO ) , KE GG p a t h w a y , a n d p r o t e i n — p r o t e i n i n t e r a c t i o n( P P I ) n e t wo r k . T h e n , t h e i n t e r a c t i o n mo d e l w a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D O I :1 0 . . 1 0 0 7 — 1 2 4 5 . 2 0 1 7 . 0 8 . 0 1 1
结直肠癌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结直肠癌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高位。
趋化因子受体CXCR4(C-X-C趋化因子受体4)被证实在多种肿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结直肠癌。
CXCR4参与了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浸润,并且与其为主的Ligand CXCL12一起,促进了肿瘤的形成和扩散。
因此,研究CXCR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结直肠癌细胞中CXCR4的表达情况以及其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为发展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提供基础研究支持。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分析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CXC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2)利用siRNA技术沉默CXCR4基因,观察其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3)检测CXCL12的诱导效应对CXCR4表达的影响。
2. 研究方法(1)组织标本采取和处理: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对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进行收集和处理,同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XCR4蛋白表达情况。
(2)siRNA干扰CXCR4基因:选用siRNA干扰CXCR4基因,转染至结直肠癌细胞株中,借助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方法检测CXCR4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
(3)细胞增殖和迁移实验:使用MTT和Transwell实验检测CXCR4沉默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同时,还将测试CXCL12对CXCR4表达的诱导效应。
四、预期结果本研究将揭示结直肠癌中CXCR4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对CXCR4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基础研究支持。
同时,本研究也有可能为治疗CXCR4相关肿瘤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散发性结直肠癌线粒体基因组不稳定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散发性结直肠癌线粒体基因组不稳定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说明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肿瘤,也是多个基因异常造成的一种复杂的肿瘤。
其中,线粒体基因组的不稳定性是该疾病发展和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散发性结直肠癌是指无家族遗传史或多发性息肉病史的单发结直肠癌。
本研究旨在探讨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线粒体基因组变异和不稳定性,并对其与肿瘤的发展和预后关系进行分析,为散发性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1) 探讨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线粒体基因组变异的特征和不稳定性质。
(2) 分析线粒体基因组不稳定与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关系。
(3) 探讨线粒体基因组不稳定与散发性结直肠癌预后的相关性。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以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它们的组织样本,提取其中的线粒体基因组DNA,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进行全长基因组测序,从而鉴定出所有的突变和不稳定的位点。
并对这些位点进行筛选分析,寻找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线粒体基因组变异的特征和不稳定性质。
(2) 研究方法:将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进行取材,并进行石蜡包埋。
随后,从组织样本中分离出纯的线粒体基因组DNA,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全长基因组测序。
利用GATK和VarScan软件包对测序结果进行筛选、过滤,并对得到的SNP和Indel通过snpEff注释,筛选出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线粒体基因组中的突变和不稳定位点。
最后,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这些位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挖掘,寻找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线粒体基因组变异的特征和不稳定性质,并探讨其与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关系及其预后的相关性。
四、预期成果(1) 揭示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线粒体基因组变异特征和不稳定性质。
(2) 研究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线粒体基因组变异和不稳定性质与肿瘤发展和预后的关系。
(3) 为散发性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深入探究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线粒体基因组变异和不稳定性质,有助于进一步解析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和进展过程,为该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结果……………………………………………………………13
1.ZFHX4突变降低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13
2.ZFHX4
mRNA表达同CDH2 mRNA表达线性相关………14
3.在结肠癌细胞系中,ZFHX4抑制CDH2的表达…………17 4.ZFHX4和CDH2表达对患者预后有相似的影响趋势……20
(四)讨论……………………………………………………………23 (五)结论……………………………………………………………26
(六)参考文献………………………………………………………27 三、综述…………………………………………………………………29 (一)综述……………………………………………………………29 (二)参考文献………………………………………………………34 五、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38 六、致谢…………………………………………………………………39
cases
into
on
basic research then into clinical application.Nowadays,clinical medicine focuses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nd preclinical medicine and has
a
a
technique.With
achieve analysis of data dissimilarity and association,data statistics and
a
survival curve drawing.Meanwhile,it is
vital tool for converting clinical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连医科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请在以下相应方框内打“√”): 1.保密口,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selected 25 patients among 1 95 colorectal
patients provided by TCGA(colorectal
cancer,Nature,20 1 2)basement and conducted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for gene mutation
patients.Comparing survival mutation and
of those colorectal author
cancer
cancer
patients carrying ZFHX4 ZFHX4 mutation
can
none-mutation
patients,the
found
apparently decrease the lifetime of colorectal may be
frequency of the tumor samples of them.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mutation rate of ZFHX4 is
24%(6/25),rating
eight among high mutation rate
cancer
of genes;while,the means the
6
万方数据
大连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是由NCI(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和
NHGRI(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共同建立的公共信息平台,平
台中收录并整理了世界范围内不同类型肿瘤病人的临床信息,基因组特征数据以 及高通量测序分析数据等。TCGA为肿瘤研究尤其是肿瘤基因组信息分析提供了 合适的病例信息和数据来源。基因组信息分析方法是利用数据库资料,实现数据 统计、差异性、关联性、绘制生存期曲线等方面的一系列统计分析方法。它是将 临床病例信息数据转化为基础研究,再从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应用的重要工具。 在如今,临床医学强调循证医学和基础医学强调向临床转化的大趋势下,基因组 学分析方法将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在TCGA(2012,Nature,结直肠癌)数据库中提供的195名结直肠癌患 者中,以5年内死亡作为预后较差的标准筛选出25名患者。对这25名患者的肿 瘤样本中包含的基因突变频数进行统计分析,发现ZFHX4的突变率为24%(6/25), 排在高突变率基因的第八位。回顾ZFHX4在其余170名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突变率 为5.3%(9/170),提示ZFHX4在预后较差的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突变率更高。比 较携带ZFHX4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与非突变患者的生存期曲线,发现ZFHX4突 变可以明显降低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说明ZFHX4可能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 后的重要基因。为探究转录因子ZFHX4在结直肠癌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利 用数据库中mRNA表达水平资料进行基因关联性分析。发现ZFHX4 mRNA表达 水平与CDH2 mRNA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线性相关趋势,其关联系数与已知的可以 调控CDHl和/或CDH2表达的其他转录因子相近。CDH2编码N钙粘着蛋白,在 胚胎中参与神经系统及肌肉组织的发育,同E钙粘着蛋白一起作为间充质转化过 程的标志蛋白。为明确ZFHX4调控的靶基因是否为CDH2,且是否参与到间充质 转化过程。作者利用可诱导shRNA技术在ZHFX4表达较高且恶性程度较高的结 肠癌细胞系HCT.116中下调ZHFX4表达,发现ZFHX4表达下调后的HCT-1 16细 胞间连接更加紧密,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下降。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比较CDH2表达 发现,在HCT.1 16细胞中下调ZFHX4后,CDH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表明ZHFX4 具有抑制CDH2表达的作用。最后,作者利用TCGA(2012,Nature,结直肠癌)数
tendency to
clinic
conversion,which means Genomics Analysis will have
bright future.
as
With
the standard of getting died within five years
cancer
poor prognosis,the author
Research
cancer
Institute)together.TCGA
patients all
over
recordΒιβλιοθήκη different types of clinical
information of
the world,genome features data and analysis data of high.throughput
cancer
mutation rate of the rest 1 70 colorectal mutation rate
patients is
5.3%(9/1 70),which
of ZFHX4 is higher among those poor-prognosis
curve
colorectal
关键词:数据库基因组信息分析N钙粘着蛋白ZFHX4生存期
万方数据
大连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TCGA(The NCI(National
Cancer Genome
Atlas)is
a
public
information platform Human Genome
built
by
Cancer
Institute)and NHGRI(National
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大连医科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 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2盘年 j堕月上上日
万方数据
大连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中图分类号
密级
结直肠癌中应用基因组信息分析探究ZFHX4的作用机制
徐聪
计:学位论文:39页 表 插 格:0个 图:17幅
指导教师:罗福文教授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学位 培养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学科(专业):外科学 完成时间:二O一六年三月
答辩委员会主席:
万方数据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 的研究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a
patients,which shows that ZFHX4
vital factor in prognosis.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ZFHX4 made during the begin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umor,the author conducted gene association study by using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mRNA based basement.As
4.3 HCT.1
16细胞系中下调ZFHX4 mRNA的表达………10
4.4细胞形态观察………………………………………….1l
气
万方数据
大连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5划痕试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