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美术学科课程资源库城市雕塑教案

合集下载

第1课城市雕塑教案

第1课城市雕塑教案

第1课城市雕塑一、教材分析本课以大量风格种类不同的城市雕塑作为欣赏主题,使学生了解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以及思考雕塑与城市环境如何相融合,以此培养学生学会观看与判断城市雕塑之美。

教材以城市雕塑的现代性和传统性、装饰性和写实性、幽默性和述事性等多方面来揭示城市雕塑的形式语言特征,并以多材质的雕塑作品展现出在城市环境规划中的不同形态。

通过对雕塑人文内涵和艺术语言的认识与解读,提高学生对城市雕塑与环境艺术方面的审美品位。

二、学情分析初中美术欣赏课主要包括审美形态教育和美感教育两个方面:审美形态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艺术中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和结构的鉴赏、识别能力;美感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形成敏锐的审美知觉和对美的欣赏与感悟能力。

九年级学生已具备分析事物的能力,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并具一定的造型能力,因此欣赏课不应止步于欣赏,而要把学生对于雕塑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认识加以升华,把艺术欣赏活动延展为艺术创造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目标1.了解城市雕塑的各类风格以及与建筑的关系,加深其对现代城市雕塑发展意义的认识。

2.欣赏并解读经典城市雕塑,以此加强对于城市雕塑的审美。

3.学会观看与思考,体会城市环境艺术之美。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欣赏经典城市雕塑作品,对于城市雕塑的类型有基本了解,并对于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难点:培养学生对于雕塑作品的审美与判断,学会观看,激发创意思维。

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2.学具:铅笔、马克笔等美术工具。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预计用时2分钟)1.教师活动:欣赏电影剧照,提出问题:(1)为什么好莱坞的科幻片中常常出现类似的场景?(2)你能猜出以上雕塑所在的城市吗?2.学生活动:互相交流后给出自己的答案。

3.教师活动: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后导入新课《城市雕塑》。

【设计意图】通过对于电影场景的提问,引发学生对于雕塑与城市关系的思考。

城市景观雕塑教案

城市景观雕塑教案

城市景观雕塑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城市景观雕塑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景观雕塑的定义、类型和功能。

2. 分析和评价不同城市景观雕塑的设计和艺术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4. 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城市景观雕塑的定义和类型。

2. 城市景观雕塑的设计和艺术特点。

3. 学生对城市景观雕塑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城市景观雕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教学准备:1. PPT或图片展示城市景观雕塑的例子。

2. 学生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城市景观雕塑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城市景观雕塑的兴趣,探讨学生对城市景观雕塑的认识和理解。

步骤2: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城市景观雕塑的定义、类型和功能,包括纪念性雕塑、装置艺术、环境艺术等。

通过PPT或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城市景观雕塑,让学生了解其设计和艺术特点。

步骤3:案例分析(15分钟)选择一到两个城市景观雕塑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设计理念、艺术特点和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进行讨论。

步骤4:观察与创作(15分钟)组织学生到校园或附近的城市景观雕塑进行观察,让学生用铅笔和纸记录他们的观察和感受。

鼓励学生思考雕塑背后的意义和目的,并提出自己的创作想法。

步骤5:创作展示(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分享他们对城市景观雕塑的理解和创作灵感。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提出建议,促进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高。

步骤6:总结与评价(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让学生分享对城市景观雕塑的新认识和理解。

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并提出改进意见。

拓展活动:1. 邀请当地的城市景观雕塑设计师或艺术家来校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和心得。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城市景观雕塑,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城市景观雕塑的定义、类型和功能,并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城市景观雕塑的设计和艺术特点。

《城市雕塑》教案

《城市雕塑》教案

《城市雕塑》教案第一篇:《城市雕塑》教案《城市雕塑》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城市雕塑的类型和风格,提高对城市雕塑的审美兴趣,加深其对现代城市雕塑发展意义的认识。

2、通过对城市雕塑作品欣赏与评述,开阔学生知识层面。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同时也对城市环境艺术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教材所提供的作品,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并引发学生对城市环境艺术发展的思考。

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在城市雕塑艺术欣赏方面的基本素养。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看过山东卫视的〈阳光快车道〉吗?〈阳光快车道〉里有个小栏目叫做〈阳光苗苗〉,我曾经看过这样一期:男主持人对一个刚满三岁的苗苗说;“宝贝,给大家来一个酷一点的动作!”同学们想一下,在一个刚满三岁的孩子的眼中,什么动作最“酷”?(停顿,引起想象)——只见他弯腰屈膝,右手拖着下颌,嘴咬着自己的小胖手,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请一位男同学上来做老师所描述的语句,教师附加动作,表情丰富,语言有起伏)——非常经典的动作!这时主持人说;“哇,真的好酷,是思想者!”展示罗丹的作品“思想者”图片同学们看,这就是“思想者”,果然很“酷”。

这是罗丹的雕塑作品。

教师:请举例说说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哪里存在着雕塑?以及它在环境中所起的作用?学生;…………教师;是的。

城市雕塑无论如何都是一门纯观赏性的艺术,往往是先通过形体给人以直观的美的享受。

当从远处看一尊广场或街头雕塑时,首先接触的是它那并不清晰的“影象”,也就是它那外在的形体。

这一“影象”给人的感觉,或是宏伟崇高、或是宁静沉重、或是升腾飞跃,都是非常之美的。

2、新课讲解(1)欣赏教材第2~3页上的范例,提出问题:你对所提供的城市雕塑图片哪张最感兴趣?为什么?(可从功能、风格造型、色彩、材料及人文内涵上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

)(2)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设计出既富有艺术感染力又和建筑、环境相和谐的城市雕塑作品?现实生活中的城市雕塑作品能满足大家的审美需要吗?作为环境文化的主题,你希望看到怎样的城市雕塑作品?(3)教师小结。

城市雕塑教案

城市雕塑教案

城市雕塑教案
教案
主题:城市雕塑
目标:通过学习城市雕塑,让学生了解雕塑艺术对城市形象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
1. 雕塑艺术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和作用;
2. 城市雕塑的种类和形式;
3. 国内外著名的城市雕塑作品。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著名的城市雕塑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呈现(10分钟)
介绍雕塑艺术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和作用,让学生了解雕塑艺术可以为城市增添艺术气息和文化魅力。

三、学习(20分钟)
1. 介绍城市雕塑的种类和形式,如人物雕塑、动物雕塑、抽象雕塑等;
2. 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城市雕塑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形式的雕塑艺术。

四、探究(20分钟)
1. 学生们分小组,选择一个城市雕塑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2. 引导学生思考城市雕塑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意义。

五、拓展(10分钟)
1. 学生们自由发言,讨论他们对城市雕塑的看法和感受;
2. 分享一些国内外著名的城市雕塑作品,如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

六、总结(5分钟)
总结城市雕塑艺术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学生们对城市雕塑的理解和感受。

七、作业(5分钟)
要求学生选择一座城市雕塑作品,写一篇文章进行介绍,并附上自己的感想。

教学评估方式:
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的小组展示成果;
3.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城市雕塑教案

城市雕塑教案

城市雕塑教案城市雕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城市雕塑的概念和作用。

2.了解并分析不同类型的城市雕塑。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类型的城市雕塑。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介绍和讲解,使学生了解城市雕塑的概念和作用。

2.观摩法:观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雕塑,使学生体验城市雕塑的美感。

3.讨论法: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城市雕塑的作用和意义,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城市雕塑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了解学生对城市雕塑的认识。

2.学习新知识:教师介绍和讲解城市雕塑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3.观摩实例:带领学生观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雕塑,如雷峰塔、千佛山大佛等,让学生体验城市雕塑的美感。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城市雕塑的作用和意义,并做好记录。

5.学习设计技巧:教师讲解设计城市雕塑的一些技巧和要素,如雕塑造型、材料选择、位置布置等。

6.创作实践: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设计一座城市雕塑,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制作。

7.展示作品:学生展示自己设计和制作的城市雕塑,并进行评选和点评。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判断其是否理解了城市雕塑的概念和作用。

2.评价学生的设计和制作作品,看他们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创作。

3.听取学生的讨论和表达,评价其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拓展:1.带领学生到周边的城市或有名的景区观摩更多的城市雕塑。

2.组织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开展城市雕塑巡展活动,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3.扩展学生的艺术创作,可以让学生设计并制作其他种类的雕塑作品,如动物雕塑、人物雕塑等。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城市雕塑的概念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创作实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城市雕塑教案

城市雕塑教案

城市雕塑教案教案标题:城市雕塑教学活动指导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雕塑的定义、种类及其特点;2. 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3. 培养学生对城市雕塑的兴趣,增加对城市环境的关注。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对城市雕塑的艺术欣赏能力;2. 培养学生对城市环境的关注意识。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从城市雕塑中感受艺术;2. 探索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的关系。

教学准备:1. PPT或投影仪;2. 展示城市雕塑图片或实物模型;3. 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活动:活动一:城市雕塑导入(10分钟)1. 利用PPT展示一些知名的城市雕塑,带领学生了解城市雕塑的概念,并引发学生对城市雕塑的兴趣。

2. 配以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所在的城市是否有雕塑?你们对城市雕塑有何了解?你们喜欢哪种类型的城市雕塑?活动二:城市雕塑欣赏与分析(30分钟)1. 通过投影或展示实物模型,展示不同类型的城市雕塑,如纪念性雕塑、功能性雕塑、装置雕塑等。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描述和比较不同雕塑作品的特点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这些雕塑在城市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给城市带来了哪些效果?它们与城市的文化、历史有何关联?活动三:设计自己的城市雕塑(40分钟)1. 分发绘画工具和材料,要求学生以自己所在的城市为背景,设计一个适合城市环境的雕塑作品。

2. 学生可以选择纸上绘制图案,或使用材料创造出立体雕塑模型。

3.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设计作品的灵感来源、主题与象征意义。

活动四:作品展示与分享(20分钟)1. 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设计的城市雕塑作品,向同学们解释作品的构思和意义。

2. 鼓励同学们就展示的作品进行评论和讨论,提出对其他作品的建议和各自的见解。

3. 教师适时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创意和努力。

活动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成果,并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可以改进之处。

2. 鼓励学生进一步发掘城市雕塑的魅力,并鼓励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多地关注和了解城市雕塑。

城市雕塑美术教案

城市雕塑美术教案

城市雕塑美术教案城市雕塑作品城市雕塑(urban sculpture ),立于城市公共场所中的雕塑作品。

它在高楼林立,道路纵横的城市中,起到缓解因建筑物集中而带来的拥挤、迫塞和呆板、单一的现象,有时也可在空旷的场地上起到增加平衡的作用。

城市雕塑美术教案范文,欢迎阅读。

城市雕塑美术教案一:雕塑艺术教学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美术学科越来越需要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审美艺术是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因而美术欣赏也相应地要求欣赏者的个性化创造,在生动的直觉形象中体验、感悟、共鸣,进而把握人生哲理、历史真理和宇宙奥秘。

雕塑是美术艺术内容之一,在生活中接触的也比较多,也是很重要是一门艺术。

对艺术是了解不能局限在某一个范围内、时间段里,而是要向各个层面、各个时间去了解。

这样能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本课采用的是欣赏式教学,通过对图片的讲解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趣。

让学生自己去发觉身边美的事物,去感知它的内涵。

借用艺术的表现手法展示自己当时的情感。

本课课内讲解为一课时,结合学校研究性课程的学习,采用书本与现实生活、身边的事物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方案《雕塑艺术》教案课型:欣赏课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雕塑艺术及其特点,提高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教学重点:雕塑及其艺术特点难点:雕塑艺术的特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兵马俑的书籍和图片教学过程:导引:1、两位同学上讲台摆一个他们自己认为很酷的姿势,在让下面的同学讨论一下两位同学的姿势如何?由此引入今天的课题。

2、问一下同学们平时见过哪些雕塑?给他们留下怎么样的印象?能看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一、导入新课:先出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作品的图片各一张。

问美术分为哪几类?再问一下同学们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吗?由此引出雕塑念。

雕塑:可雕性、可塑性的材料,通过雕、塑、铸、焊等手段制作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城市雕塑教案

城市雕塑教案

城市雕塑教案一、雕塑定义城市雕塑作品城市雕塑(Urban Sculpture ),立于城市公共场所中的雕塑作品。

它在高楼林立,道路纵横的城市中,起到缓解因建筑物集中而带来的拥挤、迫塞和呆板、单一的现象,有时也可在空旷的场地上起到增加平衡的作用。

城市雕塑主要是用于城市的装饰和美化。

它的出现使城市的景观增加,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享受。

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城市雕塑一般建立在城市的公共场所,既可以单独存在,又可与建筑物结合在一起。

城市雕塑的题材范围较广,举凡与该城市的地理特征、历史沿革、民间传说、风俗习惯等有关联者皆可创作并建立。

它主要是用于城市的装饰和美化。

由于它的出现而使城市的景观增加,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享受。

因此,城市雕塑的建立是非常严肃和慎重的,一般需要由行政部门如市政厅或国家政府下令,由其下属的有关美术或雕塑的组织具体负责筹划、实施,通过招标或专门邀请某位或某几位雕塑家进行创作完成。

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城市雕塑一般建立在城市的公共场所,如道路、桥梁、广场、车站、码头、戏院、公园、绿地、政府机关等处,它既可以单独存在,又可以与建筑物结合在一起。

后者一般是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如高楼、厅堂等公共建筑上的浮雕装饰,和立于街心或广场上的纪念碑等,因此又需要和建筑师合作完成。

城市雕塑的题材范围较广,举凡与该城市的地理特征、历史沿革、民间传说、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等有关联者皆可创作并建立,有的甚至与此无关者,但能起到美化城市给人以审美价值者也可以采用。

优秀的城市雕塑可以被人们视为该城市的市标。

二、形式城市雕塑在形式上有圆雕、浮雕,或独立一处,或附属于建筑物;或置于大庭广众之中,或隐于林荫小路之上。

在材料上有石雕、水泥、铜雕及其他金属材料。

城市雕塑一般都形体高大,气势恢宏,具有纪念意义,但亦有点缀场景,形体较小者。

前者多建在广场、车站、政府机关等重要的公共场所,后者多散置于公园、公共绿地、林荫道等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我们要学习运用泥塑的技法来表现城市雕塑。
教学过程
三、示范演示 (一)泥要放置在垫板上,便于塑造时方向、位置的掌握。 (二)注意雕塑的重心,勿发生重心偏移,防止雕塑产生不 稳定因素。(可以制作稳定的基座。) (三)雕塑的方法:“雕”及“塑” 雕:在泥上施行“减法”,挖去多余的泥,进行塑型,包括花 纹等装饰的雕琢。(可用泥刀、牙签等工具完成。)
塑:在泥上施行“加法”,添加泥塑的组成结构用于塑型,如, 牛角的添加。
注意事项:怎样使塑的时候结构沾粘得更加牢固? 需要用到准备好的泥浆(将泥加水,使其成为略湿润的固体), 泥浆充分揉匀,用泥浆进行粘接。(使用蘸清水后的毛笔轻刷, 可以是粘接更自然、圆润。)
先制作大体外型,再细致加工。
四、艺术实践 根据主题进行实践操作。 主题:城市雕塑。 要求: 1、运用泥塑中的基本方法与其他辅助材料设计完成
艺术实践: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为学校、幼儿园、儿童村、社区、体育场所设
计创作一件造型新颖、美观,并能体现城市文化氛围的雕塑,与同学谈谈你的
构思。
知识点
基本知识: 1、了解浅显的城市雕塑知识,掌握用泥创作城市雕塑的方法。 2、城市雕塑往往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时代文化的标志。它不仅装饰着城市环境, 也美化和丰富着我们的精神生活。优秀的城市雕塑以永久性的可视形象潜移默 化地向人们进行审美教育,用美的形象陶冶人们的情操。 3、城市雕塑是雕塑作品与环境因素相结合而创造出来的美德视觉空间,是城市 公共环境空间中的三维的硬质材料的造型艺术品。 4、城市雕塑的类型: (1)纪念性的城市雕塑。 (2)主题性的城市雕塑。 (3)装饰性的城市雕塑。 (4)标志性的城市雕塑。 (5)展览陈设性的城市雕塑。 (6)使用功能性的城市雕塑。 (7)以雕塑为主的大型艺术综合体。 5、城市雕塑的审美特点。 (1)环境的特定性。 这是城市雕塑的首要特点。作品是为特定的位置创作的,一般不轻易移动变位。
一座简单的城市雕塑作品。 2、泥塑作品造型特点突出要与其环境相适应。 3、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
五、教师辅导 集体:塑造手法的回顾和使用,使作品从视觉上可以让观者 体会到意义所在。 个人:作品突出新意,加强细节的处理。 六、展示评价 教师提出评价要点: 1、作品创意是否新颖。 2、作品的造型是否吸引人,是否突出了作品的主题。
复备
牦牛:低头、含胸。
马:抬头、挺胸。
(6)如果将牦牛和马的头的姿态交换可以吗?为什么?
(7)《头》和《静观》表现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样的表现 方法? 抽象概括。 (三)分析雕塑的技法 提问: 1、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哪些泥塑的表现方法? (泥条盘筑、泥板成型……) 2、你以前在制作泥塑作品时会用到什么操作方法? (卷、擀、揉、搓、压、切等。)
在城市中,根据环境与文化的不同会有造型的雕塑坐落在其
中,让我们看一看这些雕塑是怎样和周围的环境相搭配的。
(播放 ppt,引导学生重点欣赏、分析几个不同环境中的雕
塑作品,如文化广场雕塑、公园雕塑、社区雕塑等。)
1、分析作品与环境文化上的和谐是怎样体现的。
2、分析作品的创意是什么。
3、分析作品的造型特点(大小、轮廓的刚柔、具象或抽象)。
)长期存放,决定了其使用的材质必须是能
经风雨耐寒暑的硬质材料。室外
5、城市雕塑是安在室外的,绝大部分是(
),因此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
性。公共空间
6、城市雕塑从用途上分类可以分为:(
)、(
)、(
)、(
)、

)。纪念性的标志 象征性的 装饰性的 陈列性的 商业性的
知识检验
8、
铸铜城市雕塑《高原牧歌》的作者是(
B 城市雕塑
C 城市壁画
D 公共设施
2、城市雕塑是为特定的位置创作的,一般不轻易(
)。A
A 移动变位
B 改变造型
C 改变颜色
D 改变材料
3、由于城市雕塑作品要在(
)长期存放,决定了其使用的材质必须是能
经风雨耐寒暑的硬质材料。D
A 室内
B 大厅
C 礼堂
D 室外
4、城市雕塑是安置在室外的,绝大部分是(
),因此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
B 主题性的城市雕塑
C 装饰性的城市雕塑
D 标志性的城市雕塑
3、城市雕塑从用途上分类可以分为:(
)。ABCDE
A 纪念性的
B 标志象征性的
C 装饰性的
D 陈列性的
E 商业性的
4、城市雕塑从题材的角度分类可以分为:(
)。ABCDEF
A 人物雕像
B 历史事件或场面雕塑
C 寓言故事雕塑
D 动物和自然景观雕塑
E 仿真雕塑(如以建筑物等景观为原形的雕塑)
F 意象雕塑
四、判断 1、城市雕塑往往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时代文化的标志。它不仅装饰着城市环境, 也美化和丰富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对 2、城市雕塑是雕塑作品与壁画相结合而创造出来的美德视觉空间。错 3、城市雕塑是为特定的位置创作的,一般不轻易移动变位。对 4、由于城市雕塑作品要在室外长期存放,决定了其使用的材质必须是能经风雨 耐寒暑的硬质材料。对 5、城市雕塑是安置在室内的,绝大部分是私人空间,因此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 性。错 6、城市雕塑从用途上分类可以分为:纪念性的、标志象征性的、装饰性的、陈 列性的、商业性的。对 7、城市雕塑从题材的角度分类可以分为:人物雕像、历史事件或场面雕塑、寓 言故事雕塑、动物和自然景观雕塑、仿真雕塑(如以建筑物等景观为原形的雕 塑)、意象雕塑。对
(1)真实的牦牛与作品中的牛有何区别?
(2)真实的马与作品中的马有何区别?
(3)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将生活中的牦牛和马处理成艺术作
品中的牦牛和马的?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夸张、变形、概括。
不同点:简化(牦牛的处理方法)、装饰(马的处理方法)。
(4)装饰的花纹代表了山河中哪些景色?
(5)作品中牦牛和马的头姿态上有什么特点?
(2)材质的永久性。 由于城市雕塑作品要在室外长期存放,决定了其使用的材质必须是能经风雨耐 寒暑的硬质材料。 (3)观赏者的大众性。 城市雕塑是安置在室外的,绝大部分是公共空间,因此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性。 (4)视觉条件的特殊性。 城市雕塑的特定位置决定特定的视距与视角。 (5)制作加工的技术性。 由于规模宏大和牵涉到诸多领域,许多大型以至巨型的城市雕塑作品地实施是 一个复杂的过程。 (6)审美的兼顾性。 城市雕塑是投资较大又为公众瞩目的项目。 6、城市雕塑的美学功能。 (1)阐发特定环境的主题。 (2)点明建筑或环境的功能与性质。 (3)充实和加强建筑现象。 (4)城市雕塑统率和组织空间。 (5)城市雕塑经常在环境中发挥向导作用,以突出某些部分。 (6)城市雕塑也可以完全不被实用功能所束缚,可以随心所欲的安排形体,有 着强烈感情表现力,往往成为环境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的媒介。 (7)在形体、色彩、质感、韵律、节奏、光影诸方面,城市雕塑可以丰富环境, 是环境活跃起来,充满生气。 (8)在一些规模宏大的环境中,人往往感受到自身的渺小,承受着心理上无形 的压力。而城市雕塑常可成为人与环境在尺度上的过渡,使人们领悟到亲切感。 7、城市雕塑的分类。 1、从用途上看,城市雕塑有纪念性的、标志象征性的、装饰性的、陈列性的、 商业性的。 2、从环境地域方面说,城市雕塑可有水景雕塑、街区雕塑、道路雕塑、广场雕 塑、园林雕塑、公共建筑雕塑、公共建筑指博物馆、美术馆等允许人们自由参 观进出的建筑。 3、从题材的角度分类,城市雕塑应有人物雕像、历史事件或场面雕塑、寓言故 事雕塑、动物和自然景观雕塑、仿真雕塑(如以建筑物等景观为原形的雕塑)、 意象雕塑。 4、从规模方面划分,城市雕塑可有巨剐、大型、中小型和雕塑小品等。 5、以材料为标准,城市雕塑应有汉白玉、花岗岩、不锈钢、锻铜、铸铁、铸铜、 玻璃钢等永久性硬质材料以及其他新型材料的雕塑。 6、按感知方式划分,城市雕塑可有静态的、动态的(四维)、视听组合的等。 7、按照空间功能划分,城市雕塑可有独立造景性的、围合遮挡性的、导引暗示 性的、点缀装饰性的等。 8、从欣赏效果方面来说,城市雕塑可有庄严肃穆类、高雅情趣类、理想信仰类、 幽默滑稽类等。 9、从艺术手法入手划类,城市雕塑可有具象性的、抽象性的、写实与抽象兼容 的装饰性,还有群雕、单体雕、浮雕、圆雕、镂空雕等。 8、《高原牧歌》(铸铜)陈萧汀。 9、《咫尺山河》(铸铜)韩美林。 10、《静观》(岩石)吴少湘。
D 吴少湘
8、钢板喷漆城市雕塑《头》是保加利亚雕塑家(
)的作品。C
A 韩美林
B 陈萧汀
C 密特克·迪纳夫
D 吴少湘
知识检验
三、多项选择
1、城市雕塑是(
)相结合而创造出来的美德视觉空间。B C
A 建筑作品
B 雕塑作品
C 环境因素
D 壁画作品
2、以下选项属于城市雕塑的类型:(
)。ABCD
A 纪念性的城市雕塑
这些城市雕塑是用不同材料作成的,请你分析它们的造型各有什么特点?创意 是什么?
教材资源
高原牧歌(铸铜)陈萧汀
静观(岩石)吴少湘
咫尺山河(铸铜)韩美林
头(钢板喷漆)密特克 迪纳夫
小组研究:
1、想一想,城市的哪些场所需要设计雕塑?
2、说一说,你想设计一座什么样的城市雕塑?
3、你想用什么样的泥塑技法设计制作城市雕塑?
(二)分析教材中的雕塑作品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欣赏书中雕塑作品《高原牧歌》、《咫尺山河》。
回答问题:
1、雕塑周围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在草地的环境下摆放的雕塑。
2、雕塑的造型是什么动物?与题目有什么联系?
牦牛、马。对高原牦牛吃苦、耐劳、不畏严寒的赞颂,对
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3、深入体验雕塑作品的特色。
提出问题:
复备
3、制作是否精细。 先说出优点,再提出改进意见。 教师参与评价并总结。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