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隋书段达传》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隋书 王世积传》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隋书 王世积传》原文及翻译

《隋书·王世积传》原文及翻译隋书原文:王世积、阐熙新囶人也。

父雅,周使持节、开府仪同三司.世积容貌魁岸,风神爽拔,有杰人之表。

在周,有军功,拜上仪同,封长子县公。

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从韦孝宽击之,每战有功,拜上大将军。

高祖受禅,进封宜阳郡.公。

高颎美其才能,盛善之,尝密谓颎曰:“吾辈俱周之臣子,社稷沦灭,其若之何?”颎深拒其言。

未几,授蕲州总管,平陈之役,以舟师自蕲水趣九江,与陈将纪瑱战于蕲口,大破之。

既而晋王广已平丹阳,世积于是移书告谕,遣千金公权始璋略取新蔡。

陈江州司马黄偲弃城而遁,始璋入据其城.世积继至,陈豫章太守徐璒、庐陵太守萧廉等,及鄱阳、临川守将,并诣世积降。

以功进位柱.国.、荆州总管,赐绢五千段,邑三千户。

后数岁。

桂州人李光仕作乱,世积以行军总管讨平之。

上遣都官员外郎辛凯卿驰劳之。

及还,进位上柱国。

上甚重之.世积见上性忌刻,功臣多获罪,由是纵酒,不与执政言及时事。

上以为有酒疾,舍之官内,令医者疗之,世积诡称疾愈,始得就第。

拜凉州总管,令骑士七百人送之官。

未几,其亲信安定皇甫孝谐有罪吏捕之亡抵世积世积不纳由是有憾孝谐竟配防桂州事总管令狐熙熙又不之礼甚穷困因徼幸上变,称:“世积尝令道人相其贵不?道人答曰:‘公当为国主。

’谓其妻曰:‘夫人当为皇后。

'又将之凉州,其所亲谓世积曰:‘河西天下精兵处,可以图大事也。

’世积曰:‘凉州土旷人稀,非用武之国。

'”由是被征入朝,按其事。

有司奏:“左卫大将军元旻、右卫大将军元胄,并与世积交通,受其名马之赠。

”,世积竟坐诛,旻、胄等免官,拜孝谐为上大将军。

(节选自《隋书•王世积传》)译文:王世积,阐熙新人。

父亲王雅,北周国的使持节、开府仪同三司。

王世积容貌魁伟,腰带十围,神情清爽,风标过人,有英雄豪杰的仪表.在北周,有军功,授为上仪同,封爵为长子县公.隋高祖为北周丞相时,尉迟迥造反,世积随韦孝宽讨伐尉迟迥,每次作战均有战功,授为上大将军.高祖受北周禅让后,晋封世积为宜阳郡公.高赹赞赏他的才干,对他很好。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隋书 王世积传》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隋书 王世积传》原文及翻译

《隋书·王世积传》原文及翻译隋书原文:王世积、阐熙新囶人也。

父雅,周使持节、开府仪同三司。

世积容貌魁岸,风神爽拔,有杰人之表。

在周,有军功,拜上仪同,封长子县公。

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

从韦孝宽击之,每战有功,拜上大将军。

高祖受禅,进封宜阳郡.公。

高颎美其才能,盛善之,尝密谓颎曰:“吾辈俱周之臣子,社稷沦灭,其若之何?”颎深拒其言。

未几,授蕲州总管,平陈之役,以舟师自蕲水趣九江,与陈将纪瑱战于蕲口,大破之。

既而晋王广已平丹阳,世积于是移书告谕,遣千金公权始璋略取新蔡。

陈江州司马黄偲弃城而遁,始璋入据其城。

世积继至,陈豫章太守徐璒、庐陵太守萧廉等,及鄱阳、临川守将,并诣世积降。

以功进位柱.国.、荆州总管,赐绢五千段,邑三千户。

后数岁。

桂州人李光仕作乱,世积以行军总管讨平之。

上遣都官员外郎辛凯卿驰劳之。

及还,进位上柱国。

上甚重之。

世积见上性忌刻,功臣多获罪,由是纵酒,不与执政言及时事。

上以为有酒疾,舍之官内,令医者疗之,世积诡称疾愈,始得就第。

拜凉州总管,令骑士七百人送之官。

未几,其亲信安定皇甫孝谐有罪吏捕之亡抵世积世积不纳由是有憾孝谐竟配防桂州事总管令狐熙熙又不之礼甚穷困因徼幸上变,称:“世积尝令道人相其贵不?道人答曰:‘公当为国主。

’谓其妻曰:‘夫人当为皇后。

’又将之凉州,其所亲谓世积曰:‘河西天下精兵处,可以图大事也。

’世积曰:‘凉州土旷人稀,非用武之国。

’”由是被征入朝,按其事。

有司奏:“左卫大将军元旻、右卫大将军元胄,并与世积交通,受其名马之赠。

”,世积竟坐诛,旻、胄等免官,拜孝谐为上大将军。

(节选自《隋书•王世积传》)译文:王世积,阐熙新人。

父亲王雅,北周国的使持节、开府仪同三司。

王世积容貌魁伟,腰带十围,神情清爽,风标过人,有英雄豪杰的仪表。

在北周,有军功,授为上仪同,封爵为长子县公。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时,尉迟迥造反,世积随韦孝宽讨伐尉迟迥,每次作战均有战功,授为上大将军。

高祖受北周禅让后,晋封世积为宜阳郡公。

文言文翻译_段达

文言文翻译_段达

《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 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勃,大丈夫当激昂青云,岂效穷途之哭!翻译:《滕王阁序》南昌是古时的豫章郡,而洪都则是新建的府治。

星辰分布如同鸟翼和车辕,土地则连接着衡山和庐山。

这里以三江为襟,以五湖为带,控制着蛮荆地区,引导着瓯越之地。

物产丰富,天赐珍宝,龙的光芒照耀着牛斗星宿的所在;人杰。

隋书元文都文言文翻译

隋书元文都文言文翻译

原文:元文都,元则之子也。

性直,仕北周为右侍上士。

隋开皇初,拜内史舍人。

炀帝即位,累迁至御史大夫。

以事免,寻拜太府卿,当时有声誉。

大业十二年,炀帝幸江都,下诏令文都及段达、皇甫无逸、韦津等共任东都留守。

及帝崩,文都及段达、韦津等共尊越王侗为帝。

侗以文都为内史令、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左骁卫大将军、摄右翊卫将军、鲁国公。

未几,宇文化及立秦王浩为帝,领兵至彭城,天下响应。

文都因劝侗遣使通李密。

密请降,因授密官爵,礼遇使者,甚隆重。

王世充闻而甚不悦,文都闻之,遂密定杀世充之计。

侗又以文都为御史大夫,以世充之故,遂罢。

卢楚劝文都速杀世充,文都乃以奏书入殿。

有人以事告世充,世充奔回含嘉城。

夜,世充发难,攻入东太阳门,于紫微观下拜见侗,曰:“请斩文都,以罪归司寇。

”侗见世充兵势强盛,乃遣所命将军黄桃树执文都出。

文都望侗曰:“臣今晨亡故,陛下亦当晚难。

”侗大哭,使人取之,左右莫不哀怜。

至兴教门,世充传令左右,遂斩文都于市。

翻译:元文都,是元则的儿子。

他性格直率,曾在北周担任右侍上士。

隋朝开皇年间,被任命为内史舍人。

隋炀帝登基后,他逐渐晋升至御史大夫。

因事被免职,不久后又被任命为太府卿,当时颇有声誉。

大业十二年(616年),炀帝前往江都,下诏让元文都和段达、皇甫无逸、韦津等人共同担任东都留守。

炀帝驾崩时,元文都和段达、韦津等人共同拥立越王杨侗为帝。

杨侗任命元文都为内史令、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左骁卫大将军、代理右翊卫将军、鲁国公。

不久,宇文化及立秦王杨浩为帝,领兵到达彭城,各地纷纷响应。

元文都便劝杨侗派使者与李密联络。

李密请求投降,于是授予李密官爵,以隆重礼仪接待使者。

王世充得知此事后非常不高兴,元文都听说后,便暗中制定杀掉王世充的计划。

杨侗又任命元文都为御史大夫,但遭到王世充的坚决反对,最终作罢。

卢楚劝说元文都迅速杀掉王世充,元文都于是带着奏书进入宫殿。

有人将此事告知王世充,王世充奔回含嘉城。

夜间,王世充发动政变,攻入东太阳门,在紫微观下拜见杨侗,说:“请斩杀元文都,将罪责归于司寇。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隋书皇甫诞传》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隋书皇甫诞传》原文及翻译

《隋书·皇甫诞传》原文及翻译隋书原文:皇甫诞字玄虑,安定乌氏人也。

祖和,魏胶州刺史。

父璠,周隋州刺史。

诞少刚毅,有器局。

周毕王引为仓曹参军。

高祖受禅,为兵部侍郎。

数年,出为鲁州长史。

开皇中,复入为比部、刑部二曹侍郎,俱有能名。

迁治书侍御史朝臣无不肃惮上以百姓多流亡令诞为河南道大使以检括之及还奏事称旨上甚悦令判大理少卿明年,迁尚书右丞。

俄以母忧去职。

未期,起令视事。

寻转尚书左丞。

时汉王谅为并州总管,朝廷盛选僚佐,前后长史、司马,皆一时名士。

上以诞公方著称,拜并州总管司马,总府政事,一以谘之,谅甚敬焉。

及炀帝即位,征谅入朝,谅用谘议王颉之谋,发兵作乱。

诞数谏止,谅不纳。

诞因流涕曰:“窃料大王兵资,无敌京师者,加以君臣位定,一頍逆顺势殊,士马虽精,难以取胜。

愿王奉诏入朝,守臣子之节,必有松、乔之寿,累代之荣。

如更迁延,陷身叛逆,一挂刑书,为布衣黔首不可得也。

愿察区区之心,思万全之计,敢以死请。

”谅怒而囚之。

及杨素将至,谅屯清源以拒之。

谅主簿豆卢毓出诞于狱,相与协谋,闭城拒谅。

谅袭击破之,并抗节而遇害。

帝以诞亡身徇国,嘉悼者久之,下诏曰:“并州总管司马皇甫诞,性理淹通,志怀审正,效官赞务,声绩克宣。

值狂悖构祸,凶威孔炽,确殉单诚,不从妖逆。

虽幽絷寇手,而雅志弥厉,遂潜与义徒据城抗拒。

众寡不敌,奄致非命。

可赠柱国,封弘义公,谥曰明。

子无逸嗣。

译文:皇甫诞字玄虑,是安定乌氏人。

他的祖父皇甫和,是西魏胶州刺史。

父亲皇甫璠,任北周隋州刺史。

皇甫诞年少时禀性刚毅,有才识和气度。

北周毕王推荐他任仓曹参军。

高祖即位以后,皇甫诞做了兵部侍郎。

几年后,出京城任鲁州长史。

开皇年间,又回到朝中做比部、刑部两个部门的侍郎,都有贤能的名声。

后调任治书侍御史,朝中大臣没有不对他恭敬而又畏惧的。

高祖因为百姓流亡很多,派皇甫诞任河南道大使前去清查。

等到返朝后,所奏之事符合高祖的旨意,高祖很高兴,让他兼任大理寺少卿。

第二年,升任尚书右丞。

《隋书》原文及译文注释

《隋书》原文及译文注释

《隋书》原文及译文注释(中英文版)英文文档:The Sui Dynasty, also known as the Northern Dynasties, was a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at lasted from 581 to 618 AD.During this time, the Sui Dynasty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reuniting China after a period of division.The "Sui Shu" (History of the Sui Dynasty) is a historical text that records the events and achievements of this dynasty.The "Sui Shu" was compiled by a team of scholars led by Emperor Taizong of the Sui Dynasty.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50 volumes and covers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 the biographies of important figures, the political and military history of the dynasty, and the cultur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s of the time.The text of the "Sui Shu" is written in classical Chinese, which can be difficult for modern readers to understand.Therefore, annotated translations of the text have been created to help reader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text.These translations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Sui Dynasty and help to make the text more accessible to a wider audience.中文文档:《隋书》是中国历史上隋朝时期的正史,时间跨度为公元581年至618年。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隋书万宝常传》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隋书万宝常传》原文及翻译

《隋书·万宝常传》原文及翻译隋书原文:万宝常,不知何许人也。

父大通,从梁将王琳归于齐。

后复谋还江南,事泄,伏诛。

由是宝常被配为乐户,因而妙达钟律,遍工八音。

造玉磬以献于齐。

尝与人方食,论及声调。

时无乐器,宝常因取前食器及杂物,以箸扣之,品其高下,宫商毕备,谐于丝竹。

大为时人所赏。

然历周洎隋,俱不得调。

开皇初,沛国公郑译等定乐,初为黄钟调。

宝常虽为伶人,译等每召与议,然言多不用。

后译乐成奏之,上召宝常,问其可不,宝常曰:“此亡国之音,岂陛下之所宜闻!”上不悦。

宝常因极言乐声哀怨淫放,非雅正之音,请以水尺为律,以调乐器。

上从之。

宝常奉诏,遂造诸乐器,其声率下郑译调二律。

并撰《乐谱》六十四卷,具论八音旋相为宫之法,改弦移柱之变。

为八十四调,一百四十四律,变化终于一千八百声。

时人以《周礼》有旋宫之义,自汉、魏已来,知音者皆不能通,见宝常特创其事,皆哂之。

试令为之,应手成曲,无所凝滞,见者莫不嗟异。

于是损益乐器,不可胜纪,其声雅淡,不为时人所好,太常善声者多排毁之。

又太子洗马苏夔以钟律自命,尤忌宝常。

夔父威,方用事,凡言乐者,皆附之而短宝常。

数诣公卿怨望,苏威因诘宝常,所为何所传受。

有一沙门谓宝常曰:“上雅好符瑞,有言徵祥者,上皆悦之。

先生当言就胡僧受学,云是佛家菩萨所传音律,则上必悦。

先生所为,可以行矣。

”宝常然之,遂如其言以答威。

威怒曰:“胡僧所传,乃是四夷之乐,非中国所宜行也。

”其事竟寝。

宝常尝听太常所奏乐,泫然而泣。

人问其故,宝常曰:“乐声淫厉而哀,天下不久相杀将尽。

”时四海全盛,闻其言者皆谓为不然。

大业之末,其言卒验。

宝常贫无子,其妻因其卧疾,遂窃其资物而逃。

宝常饥馁,无人赡遗,竟饿而死。

将死也,取其所著书而焚之,曰:“何用此为?”见者于火中探得数卷,见行于世,时论哀之。

开皇之世,有郑译、何妥、卢贲、苏夔、萧吉,并讨论坟籍,撰著乐书,皆为当世所用。

至于天然识乐,不及宝常远矣。

安马驹、曹妙达、王长通、郭令乐等,能造曲,为一时之妙,又习郑声,而宝常所为,皆归于雅。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隋书 皇甫诞传》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隋书 皇甫诞传》原文及翻译

《隋书·皇甫诞传》原文及翻译隋书原文:皇甫诞字玄虑,安定乌氏人也。

祖和,魏胶州刺史.父璠,周隋州刺史。

诞少刚毅,有器局.周毕王引为仓曹参军。

高祖受禅,为兵部侍郎.数年,出为鲁州长史。

开皇中,复入为比部、刑部二曹侍郎,俱有能名。

迁治书侍御史朝臣无不肃惮上以百姓多流亡令诞为河南道大使以检括之及还奏事称旨上甚悦令判大理少卿明年,迁尚书右丞。

俄以母忧去职。

未期,起令视事。

寻转尚书左丞。

时汉王谅为并州总管,朝廷盛选僚佐,前后长史、司马,皆一时名士。

上以诞公方著称,拜并州总管司马,总府政事,一以谘之,谅甚敬焉。

及炀帝即位,征谅入朝,谅用谘议王颉之谋,发兵作乱。

诞数谏止,谅不纳。

诞因流涕曰:“窃料大王兵资,无敌京师者,加以君臣位定,一頍逆顺势殊,士马虽精,难以取胜.愿王奉诏入朝,守臣子之节,必有松、乔之寿,累代之荣.如更迁延,陷身叛逆,一挂刑书,为布衣黔首不可得也。

愿察区区之心,思万全之计,敢以死请."谅怒而囚之.及杨素将至,谅屯清源以拒之。

谅主簿豆卢毓出诞于狱,相与协谋,闭城拒谅。

谅袭击破之,并抗节而遇害。

帝以诞亡身徇国,嘉悼者久之,下诏曰:“并州总管司马皇甫诞,性理淹通,志怀审正,效官赞务,声绩克宣。

值狂悖构祸,凶威孔炽,确殉单诚,不从妖逆。

虽幽絷寇手,而雅志弥厉,遂潜与义徒据城抗拒。

众寡不敌,奄致非命.可赠柱国,封弘义公,谥曰明。

子无逸嗣。

译文:皇甫诞字玄虑,是安定乌氏人。

他的祖父皇甫和,是西魏胶州刺史.父亲皇甫璠,任北周隋州刺史。

皇甫诞年少时禀性刚毅,有才识和气度.北周毕王推荐他任仓曹参军。

高祖即位以后,皇甫诞做了兵部侍郎.几年后,出京城任鲁州长史。

开皇年间,又回到朝中做比部、刑部两个部门的侍郎,都有贤能的名声.后调任治书侍御史,朝中大臣没有不对他恭敬而又畏惧的。

高祖因为百姓流亡很多,派皇甫诞任河南道大使前去清查.等到返朝后,所奏之事符合高祖的旨意,高祖很高兴,让他兼任大理寺少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古诗文《隋书段达传》原文及翻译
隋书
原文:
段达,武威姑臧人也。

父严,周朔州刺史。

达在周,年始三岁,袭爵襄垣县公。

及长,身长八尺,美须髯,便弓马。

高祖为丞相,以大都督领亲信兵,常置左右。

及践阼,为左直斋,累迁车骑将军,兼晋王参军。

高智惠、李积等之作乱也,达率众一万,击定方、滁二州,赐缣千段,迁进仪同。

又破汪文进等于宣州,加开府,赐奴婢五十口,绵绢四千段。

仁寿初,太子左卫副率。

大业初,以蕃邸之旧,拜左诩卫将军。

征吐谷浑,进位金紫光禄大夫。

帝征辽东,百姓苦役,平原祁孝德、清河张金称等并聚众为群盗,攻陷城邑,郡县不能御。

帝令达击之,数为金称等所挫,亡失甚多。

诸贼轻之,号为段姥。

后用鄃令杨善会之计,更与贼战,方致克捷。

还京师,以公事坐免。

明年,帝征辽东,以达留守涿郡。

俄复拜左诩卫将军。

高阳魏刀兒聚众十余万,自号历山飞,寇掠燕赵。

达率涿郡通守郭绚击败之。

于时盗贼既多官军恶战达不能因机决胜唯持重自守顿兵馈粮多无克获时皆谓之为怯芃。

十二年,帝幸江都宫,诏达与太府卿元文都留守东都。

李密据洛口,纵兵侵掠城下,达与监门郎将庞玉、武牙郎将霍举率内兵出御之。

颇有功,迁左骁卫大将军。

王充之败也,密复进据北芒,来至上春门,达与判左丞郭文懿、尚书韦津出兵拒之。

达见贼盗,不阵而走,为密所乘,军大溃,津没于阵。

由是贼势日盛。

及帝崩于江都,达与元文都等推越王侗为主,署开府仪同三司,兼纳言,封陈国公。

元文都等谋诛王充也,达阴告充,为之内应。

及事发,越王侗执文都于充,充甚德于达,特见崇重。

既破李密,达等劝越王加充九锡备物,寻讽令禅让。

充僭尊号,以达为司徒。

及东都平,坐诛,妻子籍没。

(选自《隋书列传卷十五》)
译文:
段达是武威姑臧人。

父亲段严,在周任朔州刺史。

段达在周时,年龄三岁,就继承父亲的爵位当了襄垣县公。

等到长大以后,身高八尺,有很漂亮的胡须,善于骑马射箭。

隋高祖担任丞相时,段达以大都督身份带领亲信的卫兵,经常被安置在高祖的身边。

等到高祖当了皇帝以后,拜任左直斋,多次升迁担任车骑将军,兼晋王参军。

高智惠、李积等作乱时,段达率领一万军队,打败敌人并安定了方、滁二州,被赐给缣一千段,晋升为仪同。

后又在宣州打败汪文进等,加官为开府,赐给奴婢五十人,绵绢四千匹。

仁寿初年,拜任太子左卫副率。

大业初年,段达因为是隋炀帝的旧臣,拜任左诩卫将军。

征讨吐谷浑,官升金紫光禄大夫。

隋炀帝征讨辽东,百姓为劳役困苦,平原祁孝德、清河张金称等人都聚众造反,攻陷了隋的城邑,郡县不能抵抗。

隋炀帝命令段达攻打他们,多次被张金称等打败,损失惨重。

叛贼轻视他,称他为段老。

后用鄃令杨善会的计策,再次与贼作战,才打败了叛军。

回到京师,因公事获罪而被免职。

第二年,隋炀帝征讨辽东,让段达留守涿郡。

不久再次任命他为左诩卫将军。

高阳魏刀儿聚集众人十余万,自号历山飞,在燕、赵一带抢掠。

段达率领涿郡通守郭绚袭击魏刀儿并打败了他。

当时盗贼已经很多,官兵与叛贼经常发生激烈战斗,段达不能根据情况灵活采取取胜的方法,只会保持重兵坚守城池,聚集军队,储存粮食,经常是没什么战斗成绩。

当时人们都认为他胆小怯懦。

大业十二年,隋炀帝到江都宫,下诏任命段达与太府卿元文都留守东都。

李密占据洛口,指挥军队侵掠东都城下,段达与监门郎将庞玉、武牙狼将霍举率内兵出击抵抗。

建立了很多功劳,升任左骁卫大将军。

王充被打败后,李密再次占据北芒,来至上春门,段达与判左丞郭文懿、尚书韦津出兵抗据李密。

段达见贼兵人多势众,没有摆开阵势就逃跑了。


李密趁机进攻,段达的军队被打得大败,韦津在战场上被杀死。

从此叛军的声势一天天盛大。

到隋炀帝在江都被杀以后,段达与元文都等人都推举越王杨侗为皇帝,拜任开府仪同三司,兼任纳言,封为陈国公。

元文都等人计划杀死王充,段达偷偷地告诉了王充,并为他当内应。

等到事情暴露,越王杨侗抓住元文都交给王充,王充因此特别感激段达,对他特别尊重。

王充打败李密,段达等人劝越王赐给王充九锡的待遇,不久又暗示杨侗禅让帝位于王充。

王充当皇帝后,任命段达为司徒。

等到东都平定以后,因罪而被杀,妻子和孩子也被没为官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