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植被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三十三)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植被与土壤(三十三)综合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是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变化示意图。
(1)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____、腐殖质层、____、淀积层、____和基岩。
(2)图中B和C纬度地带比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是____(填字母),主要是因为____作用缓慢。
(3)D处植被类型是热带荒漠,其叶面积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或为刺,以减少____,且大多有发达的____,以便从土壤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取水分。
答案:(1) 有机层淋溶层母质层(2) B 微生物分解(3) 蒸腾根系解析:本大题以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变化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土壤剖面层、影响土壤的因素、气候对植被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1)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基岩,分别对应图中6-1的图例。
(2)B纬度相对于C纬度,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较弱,因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高。
(3)D处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典型植被类型是热带荒漠,其叶面积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或为刺,以减少蒸腾,且大多由发达的根系,以便从土壤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取水分。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
研究人员选择甲地(沟地)、乙地(淤地坝)、丙地(台地)进行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盐碱化的研究。
研究发现,丙地的黄土洼受盐碱化威胁程度最小,甲地受盐碱化威胁程度最大。
下表为三种沟道土地测定的土壤颗粒组成统计表。
下图为三种沟道土地0~100厘米土壤含水量分布示意图。
(1)归纳该地土壤颗粒构成特征,并分析该地土壤砂粒比重、粉粒比重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2)结合上图,分析甲地土地盐碱化程度高的原因。
(3)简述当地为防治沟道土地盐碱化应采取的措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二节 土壤

干旱、高温地区土壤有机质 积累⑨ 少 ,土壤肥力⑩ 低
地貌 通过影响水热条件和成土母质的颗粒大小来影响土壤发育
—
时间 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
3 |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1.功能 (1)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 扎根立足 的条件; (2)土壤具有 蓄水 、保水功能; (3)土壤是人类种植 农作物 的物质基础。 2.养护: 休耕 、种植绿肥、 作物轮作律? 提示:可结合气候分布规律思考。 2.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水稻土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可以结合我国东北地区也有水稻土以及人类活动来分析回答。
土壤类型的分布规律 (1)土壤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从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降低,有机质分解速度减 慢,土壤养分的流失减少,土壤类型依次为砖红壤、红壤、黄壤、黑土、灰化土 等。 (2)土壤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从沿海到内陆,降水逐渐减少,自然植被依次为森林 —草原—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从而出现了森林土壤—森林草原土壤— 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更替的现象。 另外,土壤分布还有垂直规律以及局部地区的非地带性分布规律,如我国四川盆地 的紫色土。
5.用纸包住土块,握一握,纸上有水迹,说明土壤中含有水。把土块放入水中,有气泡 产生,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 √ ) 6.我国东南丘陵地区的红壤具有“酸、瘦、黏”的特点,若改良可以采用增施熟石 灰、增施农家肥等措施。 ( √ )
自然界的土壤分布有何规律?
五色土是华夏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数千年来被赋予无限美好的寓意。五色土 象征着我们广博的中华大地:青土代表东边的大海;白土代表西部白色的沙漠;红土 代表南方的红土地;黑土代表北部的黑土地;黄土寓意黄土高原。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我们通常所说的土壤,指的是地面上的疏松表土。 ( ✕ ) 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 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2.土壤质地是指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 ( √ ) 3.耕作土壤剖面一般分为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 层。 ( ✕ ) 耕作土壤剖面从地面垂直向下一般分为耕作层、犁底层、自然土层。 4.黑土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 ( √ )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五章 第一节植被

要素 水分
影响
①同一纬度,降水从沿海向内陆减少,从沿 海向内陆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 ②同一地点,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年 轮宽 ③受地形的阻挡,山脉两侧降水量不同,植 被截然不同,如安第斯山脉南部大陆西岸为 温带落叶阔叶林,东岸为温带荒漠和草原; 天山北坡有森林,南坡则没有
2.植物的形态与环境: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地理环境,植物的形态具有适应当地 地理环境的特点。 (1)在沼泽地上生长的植物,通常具有柔嫩、硕大而鲜 绿的叶子,但是根部系统并不发达。
(2)在沙漠地区生长的植物,叶子很小,有的叶面上还覆 盖着薄薄的蜡层,或者是叶子变成了细刺;有的植物具 有非常发达的根系,以便从土壤的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 壤中吸收水分。 (3)在风力大的地区,植被往往比较低矮。
【典例示范】 “沙漠玫瑰”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
名,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在索科特拉岛(1800 万年以前,从非洲大陆分离)的悬崖上,直接嵌进石头里 ,完全不需要土壤,树皮像橡胶一样闪闪发亮,枝干顶端 长出漂亮的粉红色花朵。读图,完成(1)、(2)题。
(1)索科特拉岛地带性植被类型为 ( )
A.热带雨林
B.热带季雨林
C.热带草原
D.热带荒漠
(2)“沙漠玫瑰”粗大的树干可有利于 ( ) A.储水 B.散热 C.耐寒 D.防沙
【思路点拨】解答该类题目主要从以下两点入手: (1)根据材料或区域图中的经纬度及海陆位置,判断该 地的气候类型,进而判断植被类型。 (2)根据气候类型的特点(特别是降水特点)判断植被形
【素养探究】 近几年中,我国的许多家庭将种养多肉植物作为
2.常绿阔叶林:
分布 _亚__热__带__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气候 特点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 植被(第1课时)示范课件

2.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
3.将树木进行分类(“当地树种”“引进树种”)
4.针对引进树种的生长状况,探究原因。(完成表2)
5.为校园绿化提出合理建议。
树木生长环境比较分析表(表2)
植物名称 1
生长所需环境 条件
当地气候条件
当地土壤条件
生长状态
原因分析
一、植被与环境
课堂活动
校园树木与环境
步骤四:展示与分享
校园树木与环境
步骤一:调查前的准备
1.明确考察任务,合理进行组间和组内分工。 任务:了解校园树木与环境的关系。 分工:按校园不同区域分小组,组内根据制表、记录、照相等工作内容进行分工。 2.下载“形色APP”,学会使用APP识别不同植物。 3.提前制作“校园树木登记表(表1)”“树木生长环境比较分析表(表2)”
人工植被的 营造
光
水
温
土
照
分
度
壤
……
再见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一节 植被
(第1课时)
课程引入
这片平常几乎看不到植物的“死亡之地”,为什么会短时间内变成花的海 洋?其他沙漠中会出现类似的现象吗?
一、植被与环境
1 植被的概念、分类与形成
观察并回答: 1.描述图中的植物有什么特征? 2.图中的植物是只有一种吗?种类多吗? 3.这些植物为什么生长在一起? 4.说说你理解的植被的概念?
某地森植被的垂直结构
热带雨林的垂直结构
一、植被与环境
2 植被的垂直结构
亚寒带针叶林的垂直结构
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 观察并回答:
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谁的垂直 结构更复杂?为什么?
一、植被与环境
3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一节 植被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 植被一、植被与环境1.植被的概念:自然界□01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2.分类(1)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02荒漠等。
(2)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03人工草场等。
3.植被与环境的关系(1)改造环境:植被生长过程中,改造其生长的□04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
(2)植被的垂直结构形成: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05阳光的生存竞争。
影响因素:气温越□06高、降水越□07多的地区,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08多,垂直结构越□09丰富。
4.植物的适应性:天然植被具有□10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
1.判断正误。
(1)荒漠不属于植被类型。
(×)(2)植被只能适应环境,不能改造环境。
(×) 2.影响植被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为( ) A .地形 B .气候 C .土壤 D .水源 答案 B解析 气候是影响植被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
3.仙人掌适应什么样的自然环境?提示干旱的自然环境。
二、森林1.分布:森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2.类型、分布及特点1.判断正误。
(1)水热充足的地区,藤本植物、附生植物数量多。
(√)(2)常绿阔叶林秋冬季不落叶。
(×)2.亚欧大陆北部的植被主要为( )A.亚寒带针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阔叶林D.热带雨林答案 A解析亚欧大陆北部主要是亚寒带,主要的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
3.说出我国分布范围最广的两种森林。
提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三、草原与荒漠1.形成(1)草原:在热带和温带,当□01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生长时,便出现以草本为主的植被,即草原。
(2)荒漠:在水分更少的□02干旱地区,形成荒漠植被。
2.草原(1)热带草原:分布在□03热带雨林带的南北两侧,□04湿季草原葱绿,干季草类□05枯黄。
(2)温带草原:草原□06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低。
3.荒漠荒漠植被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忍耐长期□07干旱的形态和结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植被课地理必修1

热带雨林
1.分布? 2.气候特征? 3.植被特征?
热带雨林特征
特点1: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 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
特点2:有数量丰富的藤本、附生 植物。
特点3:常见茎花、板根现象。
板状根和茎花
板状根可以避免由于树冠宽大, 身体上部沉重而导致的头重脚轻站 不稳的问题,可以抵抗大风暴雨的 袭击,更有保持水分的作用,解决 了热带雨林中树木根系难以进入深 层土壤而又要执行对地上部分的支 撑作用这一两难问题。
一、初识植被 要求:
【学】
首先阅读课本82-83页,通过对大家搜集来的植物资 料,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 植被就是植物吗?植被的概念? 2.常见的植被有哪些?请列举说明。 3.如果根据人类的影响程度、植被存在的区域、植物群落类型等, 可将植被分为哪几类?
1.植被概念——整体 2. 植被分类:
【评】
1. 结合红树林植物特点,分析说明其适应的环境条件。 2.说明红树林对海岸地区生态环境的意义。
材料1
【学】
红树林
支柱根和板状根
适应防止风浪冲击
呼吸根
涨潮时甚至潮水淹没时用以通气,促淤保滩,净化空气
胎生
适应滩涂和海流,增强生存能力
发育可排盐分的腺体
适应海水浸泡,净化海水
生态意义:防风浪,保护海岸 促淤造陆 净化海水和空气 维持生物多样性
茎花的出现,是因为部分树木 处于森林的最下层,不免受到上层 大乔木的影响,得不到充足的阳光 和空间,因此,在它们长期与环境 斗争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在茎上 开花的习性,使它们能在阴暗茂密 的森林里生存下来。
常绿阔叶林
1.分布? 2.气候特征? 3.植被特征?
落叶阔叶林
1.分布? 2.气候特征? 3.植被特征?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5.1植被(共24张PPT)

二 森林 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热带的森
林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温带则分布着多种类型的森林。
类型 分布
热带雨 热带雨林气
林
候区和热带
季风气候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常绿阔 亚热带季风 叶林 气候区和亚
思考:不同地区森林的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相同吗? (1)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护林主要功能有? (2)西北地区风沙大,“西北防护林”的主要功 能有? (3)红树林的主要环境效益有? (4)城市绿地的主要功能有?
(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
(2)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和牧场。 (干旱半干旱地区)
• 森林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了解即可,自读三遍) (1)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2)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3)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态多样性 (4)防风防沙,减轻灾害
1.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B ) A. 净化空气 B. 保持水土 C. 防风固沙 D. 保护农田
2.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 变化的是( C ) ①河水含沙量增加 ②河道淤积 ③水患加剧 ④结冰期延长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D.地下部分分支减少
课程总结: (1)植被的概念、分类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2)森林、草原、荒漠景观的类型、分布、 环境特征、植被特征 (3)理解植被与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的关系 并会做题
课后作业: (1)通过地图册总结各类植被以及对应气 候的分布位置? (2)思考植被类型有哪些判断依据?
落叶阔 温带季风气 叶林 候区和温带
海洋性气候 区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第一节植被一、植被与环境1.植被含义: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天然植被包括森林、草原、荒漠等。
人工植被包括经济林、人工草场等。
2.植被分类: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3.与环境的关系:植物生长过程中,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
稳定植被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天然植被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
二、森林1.热带雨林:分布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全年旺盛生长,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2.常绿阔叶林: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
3.落叶阔叶林(夏绿林):分布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纬度较低的地区。
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4.亚寒带针叶林: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针叶林以松、杉类植物为主,叶片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5.红树林: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多见于海湾或河口地区。
具有很强再生能力的呼吸根,种子可“胎生”,发育可排盐分的腺体。
三、草原与荒漠1.草原:分布于热带雨林一带的南北两侧。
具有支柱根和板状根,湿季生长旺盛,草原葱绿;干季草类枯黄。
温带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
2.荒漠:分布于气候干旱地区,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忍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
植被生长所需的条件包括阳光、空气、水分、营养和适宜的温度等。
同时,植物的生长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例如植物根系的生长和腐败会影响土壤的结构和组成,植物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改变植物种类也会造成生物种类的改变。
不同的植被依赖于特定的环境,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
如果植被离开了适合其生长的环境,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例如不结实、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天然植被按类型有规律的分布,如表格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名师精讲
森林、草原与荒漠的比较
植被类型 对应气候 景观特征
热带 雨林
热带雨林气 候、热带季 风气候
植被高大茂密、物种丰 富,垂直结构复杂。常见 茎花、板根等现象
森 林
常绿 阔叶林
落叶 阔叶林
亚寒带 针叶林
亚热带季风 气候区和亚 热带湿润气 候区 温带季风气 候、温带海 洋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 林气候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下图为一张反映“有孔叶片排水”现象的照片。读图,完成2~3题。
2.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3.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
A.长白山天池湖畔
B.重庆嘉陵江沿岸
C.西双版纳澜沧江畔 D.武夷山九曲溪边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质量,C正确。
答案(1)A (2)C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朋友圈里学地理”,下图是某市地理教研员张老师发的一则朋友
圈。读图,完成1~2题。
1.拍摄地自然植被属于( )
பைடு நூலகம்
A.常绿硬叶林 B.针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2.制约图中植物生长的主要
自然因素是( )
A.土壤 B.气温
C.降水 D.光照
提示植被的垂直分层结构,植物为了获取阳光而形成的。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二、森林 1.热带雨林 (1)分布: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2)特征:全年旺盛生长;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常见茎花、 板根等现象。 2.常绿阔叶林
分 布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特 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
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
D.地下部分缩小减少
素养立意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与植被关系的综合思维。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解析第(1)题,该植被地上部分矮小,地下根系扎得深,有利于吸收 充足的地下深层的水分。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干 旱,地表水缺乏。第(2)题,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植被最可 能发生的变化是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获取足够的水分。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5.沿途自然植被变化依次为( ) A.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 B.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C.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荒漠—温带草原 解析第4题,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大兴安岭属于山地气候,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沿途气候变化依次 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第5题,东北平原自然植被是 温带落叶阔叶林,大兴安岭是针阔混交林,内蒙古高原是温带草原, 塔里木盆地是温带荒漠。 答案4.D 5.B
答案(1)A (2)C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森林、草原与荒漠的景观特征 问题探究 一位探险者在其游记中这样写道:“……进入森林之中,你仿佛来 到一个梦幻王国。抬头看一看,只有满眼的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参天 大树,不可思议的老茎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根本看不到湛蓝的 天空;低头望一望,眼前到处是苔藓、藤萝等。密不透风的林中潮 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叮叮作响的小溪、飞泻的瀑布无处不在; 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繁茂的花草树木汇聚成一座座美丽又 绿色的大迷宫,让人寸步难行……”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一、植被与环境 1.植被: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 2.分类: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3.演化
4.垂直结构差异 (1)原因: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 (2)规律: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 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链接生活下面是一位高中学生描写有关森林的景观材料:小路两 边的树密密麻麻,绿成了一片,好像一张绿色的凉布。再往里走,树 木一层一层的,第一层,呈浅绿色;再远一点,呈蓝绿色;再远一点,呈 深绿色;最后一层,呈墨绿色。树木层层叠叠、密密麻麻,远望去像 一个绿巨人似的。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植被哪一方面的差异,其形 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三、草原与荒漠
1.草原 (1)热带草原
分布:热带雨林带的南北两侧 特点:湿季生长旺盛,草原葱绿;干季草类枯黄
(2)温带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 2.荒漠:分布于气候干旱地区,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耐长期干 旱的形态和结构。 链接生活图中所示属于哪种景观?如何进行判断的?
我国的分布
热带 草 草原 原 温带
草原
热带 荒 荒漠 漠 温带
荒漠
热带草原 气候 温带大陆 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 候
温带大陆性 气候
湿季草原葱绿,干季草类 枯黄 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 带草原低
荒漠景观,植被稀疏,以旱 生灌木为主,具有忍耐长 期干旱的形态与结构
无
内蒙古高原
无 西北干旱、 半干旱区
探究一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结合材料探究: (1)猴面包树生长地区的气候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猴面包树生长在热带,但其属于落叶乔木,分析其原因。 提示(1)干季干旱,蒸发旺盛;湿季降水较多。降水季节差异很大。 (2)干季时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和蒸腾作用,故落叶。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名师精讲 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环境为植被的发育和生长提供阳光、空气、水分、养料、适宜 的温度等生长所必需的条件。 植物的生长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比如植物根系的生长、腐败的 植物会影响土壤的结构和组成;植物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植物 种类的改变会造成生物种类的改变等。 不同的植被又依赖于不同的特定的环境,具有适应当地特定环境 的特征;植被离开了所适合的生长环境,可能会造成不结实、生长 不良,甚至死亡等不良后果。
探究二
当堂检测
拓展延伸 森林的作用及遭破坏后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典例剖析
例题2据环球网报道,意大利博埃里工作室和中国广西柳州市政
府合作,开建世界上首座垂直森林城市。整座垂直森林城市约占据
11.7公顷的土地,可以容纳3万人,包括住宅区、办公区、医院、旅
馆和两座学校。当2020年工程完工之际,整个地区将会有40 000棵
树木,超过100种、上百万株不同的植物,所有建筑物都会被植被覆
盖。在建筑物的内部,设计师也采用了环保的设计方案,比如运用
地热能量的空调,电力也将由太阳能提供。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
各题。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1)垂直森林城市中的树木大多属于( )
A.常绿阔叶树 B.针叶树
C.常绿硬叶树 D.落叶阔叶树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结合材料探究: (1)这位探险者所游历的是哪种森林?其主要特征有哪些? (2)探险者所游历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什么气候区? (3)我国存在热带雨林这种植被类型吗? 提示(1)探险者游历的应是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植被高大茂密,生 物种类繁多,常见茎花、板根现象,垂直结构复杂。 (2)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3)存在。在我国南部的海南岛以及云南的西双版纳一带都是热 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区域,因此这些地区存在热带雨林。
提示热带草原。图中草原中散生着乔木和灌木。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1.判断正误 (1)土壤能够影响植物生长状况,而植物无法影响土壤的形成。 () (2)垂直结构差异是热带雨林独特的生态特征。( ) (3)亚寒带针叶林植被叶片往往有革质层,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 (4)草原地区草木枯黄都是由气温降低导致的。( ) (5)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气温在0 ℃以上,但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 (6)温带地区草原一般分布于沿海地区,寒流沿岸地区。 ( ) 答案(1)× (2)× (3)× (4)× (5)√ (6)×
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寒冬季节长出新叶,我国冬季寒冷的是温带地
区。图中植被属于落叶林,长出的新叶是阔叶。D正确。第2题,植
物生长必须达到一定的积温条件,达不到这一积温条件,植物不会
生长。制约图中植物生长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
答案1.D 2.B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位于东南亚赤道地区的苏门答腊岛分布有大面积泥炭沼泽森林,由 于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逐渐形成厚厚的泥炭 层。近年来,当地居民抽干泥炭沼泽,焚烧林地,以便扩大油棕的种 植面积。但在增加棕榈油(用于食品、饲料加工)产量的同时,也增 加了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下图分别为泥炭沼泽森林和油棕林 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问题探究 猴面包树又叫波巴布树,属于大型落叶乔木,分布于非洲的国家, 叶集生于枝顶,小叶长5厘米,长圆状倒卵形,急尖,上面暗绿色发亮, 无毛或背面被稀疏的星状柔毛,长9~16厘米,宽4~6厘米;叶柄长 10~201厘米。在湿季,猴面包树在枝条上长出3~7片小叶组成的掌 状复叶。(下图为不同季节该树的生长状况)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拓展延伸 一些特殊地理环境下的植被特征
植物生 活环境
植物及其形态特征
沙漠 高山 草原 热带 雨林
植物稀少,叶子退化,根深而叶不茂的怪样子 植株矮小,茎叶多毛 丛生禾本科植物,是一种地带性植被类型
常绿高大的森林植被,树身具有多层结构,叶子茂密
池塘 水生植物,叶子柔软而透明,带有通气组织
(2)垂直森林城市的建设明显有利于( )
A.提高环境人口容量 B.消除城市热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