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朝代文化知识(文学)

合集下载

唐宋元明清,各大历史朝代代表文学常识

唐宋元明清,各大历史朝代代表文学常识

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唐宋元明清,各大历史朝代代表文学常识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文学常识是每个同学都应该熟练掌握的。

在背诵文常的时候,我们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背诵,这样一是不容易出错,二是有了一定的条理之后,可以按照当前的顺序往下细分,方便大家记忆了解。

先秦时期诗经四书五经风骚屈原【诗经】最早的诗歌总集被称为“诗三百”共305篇,分为“风”-歌谣;“雅”-正声雅乐;“颂”-祭祀歌舞。

代表作品《关雎》《蒹葭》。

知识延伸:六艺指:《国风》《大雅》《小雅》《颂》;六艺《风》《雅》《颂》《赋》《比》《兴》【四书五经】五经:《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文献总集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诗经》《周易》《礼记》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屈原】“风骚”代指《楚辞》与《离骚》知识延伸:《离骚》是我国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

秦汉时期《史记》汉赋汉乐府乐府双壁前四史二十四史【司马迁与《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赋】形成于汉代,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特征:以铺陈夸张为主要特征,以状物为主要功能代表作品:《七发》《大人赋》《鹏鸟赋》【汉乐府-乐府双壁】形成于秦代,兴盛于汉代,负责制作、采集、整理乐曲和歌词。

其中《孔雀东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南飞》是我国最早、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它与南北朝《木兰辞》合称为“乐府双壁”【前四史】班固《汉书》、司马迁《史记》、范晔《后汉书》、陈寿《三国志》Part 3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曹建安七子与建安风骨竹林七贤世说新语木兰诗元嘉三大家【三曹】曹操《短歌行》、曹丕《七步诗》、曹植《洛神赋》【建安七子与建安风骨】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知识延伸:建安风骨特指“三曹”和“七子”的诗歌创作所变现出来的精神、风格、风骨。

【竹林七贤】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元嘉三大家】南朝时期,谢灵运、严廷之、鲍照作品风格:辞藻华丽、对仗工整【世说新语】时期:魏晋南北朝内容:纪录魏晋南北名士的轶闻趣事和玄虚清谈,同时又是这一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中国古代氏族社会时,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不能科学地解释,就借助于想像和幻想,创造了许多故事。

神话是纯粹的虚构,传说有历史的影子,比较著名的有:精卫填海、女祸补天、羿射九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以及黄帝,尧、舜、禹等。

《诗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成书于春秋时期,共305篇,亦称《诗三百》,分为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高颂,周颂,鲁颂),其中最有价值的是“风”。

创作方法主要是“赋、比、兴”。

《尚书》和《春秋》,“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

“这是中国古代有记载的(甲骨书)最早的两部书。

《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来经孔子整理的鲁国的《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粱传》,《左传》。

现仅存左丘明编写的《左传》。

《春秋》和《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国语》是依照战国时国别来记述各国史实的史书。

《战国策》也同样,称为“国别体”,《战国策》同时也是一部历史散文集,经汉刘向重新改编整理,共三十三篇。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儒家的著作有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荀况的《荀子》;墨家著作有墨翟的《墨子》;道家著作有老聃的《老子》(道德经)、庄周的《庄子》(南华经);法家著作有商鞅的《商君书》、朝非的《朝非子》,兵家著作有孙或孙膑的《孙子兵法》杂家的有吕不韦的《吕代春秋》等,这些著作都是语录体散文(也称“记言体”)。

西汉时的司马迁创作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表”十篇、“书”八篇,共一百三十篇。

《史记》是一部“信史”,“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开后代“二十四史”之先河。

战国时楚国的屈原因遭谗贬,开创了浪漫主义的新诗体“楚辞”、名篇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渔父》等。

西汉时的政论散文大家有晃错,名篇《论贵粟疏》《言兵事疏》等。

古代文学四个时期知识点汇编

古代文学四个时期知识点汇编

古代文学四个时期知识点汇编
1. 先秦时期
-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起始时期,包括了春秋战国时期
和战国末年的秦朝时期。

- 先秦文学以《诗经》、《楚辞》、《论语》等作品为代表,
表达了人民的情感和思想,强调王权、礼仪和道德。

2. 魏晋南北朝时期
-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第二个时期,包括了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和北朝的北魏、东魏、西魏、北周时期。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以散文为主,代表作品有《世说新语》、《文选》等,主题多样化,包括了社交、风俗、宗教等方面
的内容。

3. 唐宋时期
-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期,包括了唐朝和宋朝时期。

- 唐宋时期的文学以诗歌和词曲为主,代表作品有杜甫的《三吏》、李白的《静夜思》以及苏轼、辛弃疾等词曲作品,内容丰富
多样,表达了人民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4. 元明清时期
- 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后期,包括了元朝、明朝和清
朝时期。

- 元明清时期的文学以戏曲为主,代表作品有元曲、明剧和清剧,体裁丰富多样,表达了人民的欢乐和对社会的反思。

以上是关于古代文学四个时期的知识点汇编,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精华篇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精华篇

中国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精华篇1、、“三皇〞:伏羲、女娲、神农;“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2、“三教〞:儒教、道教、佛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3、“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4、五音不全中的“五音〞:宫、商、角、徵、羽。

5、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双手双脚;五谷指稻、黍、稷、麦、豆。

6、佩服得五体投地:五体指四肢加头。

7、中国古代学校教授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8、?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9、汉字的六种构字方式: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10、“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

11、“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清代乾隆年间编定。

12、?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 ?左氏春秋?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系西汉X向编订。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3、名:在婴儿出生后由父母或尊长取名,供长辈叫唤。

人在成年后一般不能直呼其名,只用于传记、自称或所厌恶的人。

14、字:男20岁、女15岁也由父母等尊长取字,称别人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不是每个人都有字,只有有地位、有权势的人才有。

15、号:由自己取定。

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16、谥号:从西周开场,朝廷对皇帝、皇后、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追加的称号。

谥号有表扬、同情、批贬几类。

如隋炀帝中的“炀〞就是个批贬的谥号;个别的有民间赠予的谥号,比方陶渊明民间赠他为“靖节〞。

17、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18、称籍贯:如柳宗元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王安石是XXXX人,故而人称王XX。

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1、《诗经》:又称《国风》,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开端,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石。

2、《楚辞》:又称《楚辞歌行》,是中国古代诗歌总集,是楚国文学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史记》: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的重要著作,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的代表作。

4、《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说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5、《庄子》: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6、《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7、《礼记》: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学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学的重要来源。

8、《春秋》: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来源。

9、《战国策》: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来源。

10、《司马迁》: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来源。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篇11.先秦作家作品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

现存《论语》20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论”,读lún,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墨子,名翟(d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着有《墨子》一书,今存53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着有《孙子》,一名《孙子兵法》,13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着作。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

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着有《孟子》一书。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现存《庄子》一书,33篇,又名《南华经》。

代表作是《逍遥游》。

荀子,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着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韩非,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

现存《韩非子》55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

吕不韦,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

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河南)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和贵“虚”,即虚静、无为。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一■先秦乂学(一)上古神话传说记录上古神话的书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两部:《山海经》、《淮南子》。

【《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撰。

夫妻。

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二)先秦散文1 .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五经”和《乐》称为“六经”又称六艺。

2.历史散文:《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战国策》(国别体,西汉)。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全称为《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著3 •诸子散文:【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m),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

【孔子】名丘,字仲尼,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

《论语》一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论语》为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墨子】名翟(d i),春秋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一书由墨子及其弟子所著,记录了墨子的言行和事迹,语录体。

【孟子】名轲,宇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

《庄子》名《南华经》,现存33篇,由庄子及其门人所著。

【荀子】名况,字卿。

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主要作品为《荀子》。

【韩非】哲学家,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著《韩非子》。

【吕不韦】秦相,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二)先秦诗歌(1)【《诗经》】本称《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故亦称“诗三百”。

这些诗歌编为“风”“雅”和“颂”三个部分。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它与《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的思维导图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从先秦到清朝各个时期的文学流派、重要作品和代表性人物。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的总结:
1.先秦文学:包括《诗经》、《楚辞》、诸子散文等。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而《楚辞》则是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集,代表人物有屈原。

2.秦汉文学:《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纪传体通史,汉赋四大家包括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3.魏晋南北朝文学: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以及“建安七子”。

陶渊明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的田园诗人。

4.隋唐文学: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和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以及边塞诗人(高适、岑参)。

5.宋代文学:苏轼、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而李清照则是婉约派的代表。

6.元代文学: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和王实甫的《西厢记》。

7.明清文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被称为明代四大奇书。

清代则有曹雪芹的《红楼梦》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各朝代文化知识(文学)一)春秋时代l、《诗经》,又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

著名篇目《关雌》《氓》、《伐檀》、《硕鼠》、《七月》。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2、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主要作品为《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3、左丘明,鲁国史官。

主要作品为《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刿论战》、《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师》等选自此书。

我国第1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二)战国时代4、孟子,名轲,宇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子编辑。

主要作品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儿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丑》、《告子》等。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5、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

主要作品为《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山》出于此书。

诸子哲理散文。

6、庄子。

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7、荀子,名况,字卿。

避汉宣帝询讳,改称卿。

主要作品为《荀子》。

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有代表性。

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

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非、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属诸子哲理散文。

8、非,法家集大成者。

主要作品为《非子》。

全书55篇,《扁鹘见蔡桓公》、《五蠹》、《南郭处士》等都出于此书。

诸子哲理散文,先法家的代表著作。

9、吕不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主要作品为《吕氏春秋》。

又名《吕览》共160篇《察今》、《察传》等出于此书。

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10、屈原,名平。

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

西汉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

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

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11、《战国策》,33篇,《荆轲刺王》《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等都出于此书。

西汉向根据史料编定。

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

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三)两汉12、贾谊,又称贾生,贾,贾太傅。

主要作品为《新书》58篇,《过论》(上、中、下三篇)出于此书。

另有《论积贮疏》等奏疏《吊屈原赋》等赋《过论》等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13、安,封王。

主要作品为《子》,又名《鸿烈》。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14、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

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

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等出于此书。

历史散文。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被誉为"实录、信史"。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学"双璧"之一,前“三史”、“四史”之首。

15、班固,字孟坚,"班马"之一。

主要作品为《汉书》《武传》出于此。

开创断代的纪传体史书体例,前"三史"、四史"之一。

16、乐府,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前四者见宋代郭茂情编的《乐府诗集》,后者见南朝徐凌编的《玉台新咏》,其中《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17、操,小名阿瞒,字孟德,追尊为武帝,"三"之首。

主要作品为《武帝集》。

代表作有《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

属乐府歌辞。

开创"建安风骨"新风。

鲁迅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18、植,字子建,封王,谥思,后称思王,"三"之一。

主要作品为《子建集》代表作有《野田黄雀行》《七步诗》《洛神赋》。

19、诸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

有《诸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20、寿,字承祚。

主要作品为《三国志》《隆中对》出于此。

21、干宝,字令升。

主要作品为《搜神记》《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

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22、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

有《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23、晔,著《后汉书》《乐羊子妻》、《衡传》等出于此。

纪传体断代史,前"四史"之一。

24、义庆,袭封王。

主要作品为《世说》唐时称为《世说新书》宋时称《世说新语》《周处》《太丘与友人期》等出于此书。

属笔记小说,记载晋人物的言谈铁事,与“志怪小说”相对,可看作“志人小说”的开端。

25、勰,字彦和,晚年为僧法名慧地。

主要作品为《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文艺理论专著。

26、北朝乐府,主要作品有《木兰诗》、《敕勒歌》《折扬柳歌辞》,都被收入《乐府诗集》。

其中《木兰诗》为“乐府双璧”之一。

(五)唐27、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骆宾王、卢照邻、炯)。

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膝王阁序》最有名。

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28、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

主要作品为《咏柳》《回乡偶书》。

29、王之涣,字季陵。

主要作品为《凉州词》《登鹤雀楼》。

绝句《凉州词》被誉为"唐代绝句压卷之作"。

属边塞诗派。

30、孟浩然,襄阳人。

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

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结为《孟襄阳集》31、王昌龄,字少伯,江宁人。

曾任龙标尉,世称王龙标,七绝圣手。

主要作品为《出塞》《从军行》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善边塞诗、宫怨诗。

32、王维,字摩洁,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

诗人兼画家。

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

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阳关曲门飞鸟鸣涧》《相思》《观猎》《辆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结集为《王右丞集》。

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3、高适,字达夫,曾任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

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

主要作品为《燕歌行》《别董大》等,后人辑有《高常侍集》34、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

与杜甫齐名,人称"杜"。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秋登跳北楼》等,结为《太白集》属浪漫主义豪放派,古典诗歌艺术的高蜂。

愈称赞说:"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35、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

与白齐名,人称"诗圣"。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结集为《杜工部集》。

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诗史"。

首创即事名篇的乐府诗,直接推动了后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

36、岑参,曾任嘉州刺使,世称岑嘉州。

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

主要作品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等,结集为《岑嘉州诗集》。

37、盂郊,字东野。

与贾岛并称,著名苦吟诗人。

主要作品为《秋怀》、《贫女词》、《游子吟》等,结集为《孟东野诗集》。

“郊寒岛瘦”。

长于五言,多寒苦之音。

38、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溢文,世称吏部,文公,郡望昌黎,又称昌黎。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

与柳宗元并称"柳"。

主要作品为《师说》、《马说》、《原毁》、《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结为《昌黎先生集》。

他主恢复先两汉散文传统·掘弃南北朝以来的骄体文;主文章容的充实,并"唯言之务去"。

在诗歌创作上主“以文为诗”,力求新奇。

39、禹锡,字梦得·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宾客。

与柳宗元合称"柳",与白居易合称"白"。

主要作品为《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结为《宾客集》、《梦得文集》。

40、白居易,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元白"。

主要作品为《中吟》、《新乐府》(包括《卖炭翁》等)《长恨歌》《琵琶行》等,自编为《白氏长庆集》后人又编为《白香山诗集》。

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通俗派的代表,相传老妪可懂。

41、柳宗元,字子厚,因系河东人,人称柳河东,曾任刺使,又称柳。

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与愈并称"柳"。

"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为《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门《童区寄信》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

结为《柳河东集》他是中国第一个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拓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42、贺,字长吉。

主要作品为《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结为《昌谷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