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要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要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要知识点.doc
1. 文学基本概念: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通过艺术手法塑造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方面的东西。

2. 古代文学概述:中国古代文学包含了诗、书、礼、乐、春秋、战国、汉赋、魏晋南北朝散文、唐诗、宋词、元曲等。

3. 古代文学形式:古代文学形式丰富多样,有:诗歌、史书、散文、祭文、帖、碑、画、曲、杂剧、评话等。

4. 古代文学特点:中国古代文学在文字上,注重对词语、语句的精细雕琢和使用;在艺术上,注重意境构造和形象描绘;在思想上,注重表达人类与社会的关系。

综合而言,中国古代文学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思想性和价值性。

5. 古代文学流派:古代文学中有很多流派,如西岳派、楚辞派、乐府派、唐诗派、宋词派、元曲派等。

6. 古代文学名家:中国古代文学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

7. 古代文学重要作品:古代文学中有许多经典名著,如《诗经》、《楚辞》、《论语》、《史记》、《资治通鉴》、《红楼梦》等。

8. 古代文学的发展阶段: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如春秋战国时期、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宋代
等。

9. 古代文学与文化传承: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宝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为后代留下了众多经典名著和文学杰作,而且也传承着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1.先秦时期:-《诗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学创作集合,包括《风》、《雅》、《颂》等三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础和源头。

-《楚辞》是楚国的文学作品集合,以辞章形式表达个人情感和政治抱负,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被称为《论语》,内容主要是经典言论和政治思想,是中国古代镜鉴之作。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世说新语》是唐·刘义庆编纂的散文,以短篇记事形式描写魏晋时期的文化名流和事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青年诗人陶渊明的田园诗《归园田居》表达了对乱世的失望与对宁静农村生活的向往。

3.唐宋时期:-唐代的诗歌达到了巅峰,唐诗流派主要有初唐、中唐、晚唐三个阶段。

其中,杜甫和李白是唐代最著名的两位诗人,他们以写实主义手法描绘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深远的影响。

-杜牧和李商隐是晚唐两位杰出的女才子,她们的诗歌以清新、细腻的表达著称。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巨著,描写了贾宝玉一家的兴衰和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

4.宋元明清时期:-宋代诗人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其重要的人物,他的诗歌作品多样丰富,从山水田园到政治理念皆有涵盖。

-元曲是元代的戏剧形式,以《西华山》、《窦娥冤》等著名作品闻名于世。

-明代诗人杨雄和吴兆兰在女才子的传统上成为前人后辈的典范,著名的《虞美人·春花秋坠》是杨雄的代表作。

另外,为了探究中国古代文学史,还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文学流派:如唐代的豪放派、婉约派,宋代的词派,元代的辽东派等。

-诗体:主要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词等。

-诗歌创作技巧:包括押韵、对仗、象征等。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一部充满辉煌和变革的历史,通过对不同朝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演变。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一、先秦文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集,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书面诗歌文集之一2.《楚辞》是楚国文学的代表作,是由屈原等人创作的一系列抒情诗歌组成。

3.儒家经典如《论语》、《大学》等作品包含了大量的文学元素,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

二、秦汉文学(公元前221年-220年)1.《楚辞》在此时期继续流行,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2.开始出现骈文和辞章等文体,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司马迁的《史记》。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220年-589年)1.出现了较为丰富的散文作品,如阮籍的《咏史》、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

2.出现了诗歌创作上的重大突破,如曹操的“钟鸣鼎食之家”、杨修的“醉里挑灯看剑”等脍炙人口的名句。

四、唐代文学(618年-907年)1.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以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

2.杜甫、李白、白居易等著名诗人活跃于此时期,他们的作品创造了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

3.杜牧、韩愈等也是当时重要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多以平实、婉约为特点。

五、宋代文学(960年-1279年)1.出现了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宋词,其特点是婉约、柔和、婉转。

2.苏轼、辛弃疾等著名诗人为宋代文学增添了许多亮点。

六、元明清文学(1279年-1912年)1.元代文学主要是元曲,以白话的散曲为主要表达形式,富有戏剧性和娱乐性。

2.明代文学继承了元曲的创作传统,突出了实事求是的文风,杨时中、文征明是当时的重要作家。

3.清代文学以诗文为主,代表作有纳兰性德的《长相思》等。

以上只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一部分重要知识点,每个时期都有许多具体的作品和文学流派,涉及到的文学名家众多。

通过了解古代文学史,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对于理解中国文化和文学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导论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要紧表现:一.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1、在我国的诗文里,关于家乡、故国的思念是一具永恒的主题。

2、与乡土相联的,是关于国家的思念。

君与国家,在古代文人那儿,是一致的;至近代,此种精神由忠君报国而转向追求国家的自立自强。

3、乡国的情怀的泛化,是关于山川之美的描写与赞颂。

二.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亲情主题。

1、爱情。

可分为来自民间和受民间作品妨碍的一系和文人作品的一系。

来自民间的一系:表现出更为充分的人性特点。

从《诗》开始到乐府民歌,所表现的男女之爱非常少受到礼的约束,表现更为热烈执著、更带野性群彩。

文人的描写爱情之作:表现得较为复杂。

含蓄了、深化了、带有理想的XXX 彩(白朴《墙头立即》、加进悲剧XXX彩(《会真记》、《长恨歌》、董解元《西厢记》、王实甫《西厢记》、《长生殿》、《牡丹亭》、《红楼梦》)。

2、友情。

视朋友如兄弟,这是我国思想传统里的一种认识。

交友别因贵贱而阻隔,别以利而以义,守之以信,忠之以言。

三.我国文学中的人一辈子感悟主题。

1、关于生命虽短促而宇宙却永恒的感悟。

关于历史、人一辈子的思索,实际是关于生命永恒的憧憬,是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

2、关于人一辈子的感悟主题,还表现为关于现实人一辈子的反思,往往交叉着宗教理路,劝善惩恶,提出人一辈子的归宿咨询题。

在小讲、戏剧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特征:1、抒情传统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特XXX,但不管是抒情文体依然叙事文体,都有明显的抒情特群。

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诗化世界的认知方式,所以在表诉上就常常着重于心里感情的抒发而别是着重与外物的描写。

从古诗十九首开始的心里世界的展示,深远地妨碍了我国诗歌的进展。

2、我国各体文学虽式样各异,但有一点相通,那算是重视意境的制造。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要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要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要知识点
一、文学概论:
1.文学的定义及其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2.文学与社会、历史的相互关系;
3.文学的分类、流派和体裁。

二、文学发展的历史阶段:
1.先秦古籍:《诗经》、《楚辞》等;
2.儒家文化对文学的影响:《论语》、《孟子》等;
3.文言散文的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散文创作;
4.唐代文学的繁荣: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的发展;
5.宋元时期的文学:宋词、元曲等的兴起;
7.清代文学的发展:四大奇书、古文运动等;
三、文学批评思潮:
2.古文运动和白话运动;
3.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文学运动。

四、重要的文学作品及其特点:
1.先秦文学的特点:诗经的风格和意境;
2.唐宋诗的发展:具有浓厚的抒情和哲理意味;
3.赋与骈文的兴盛:唐代赋的发展和宋代骈文的兴起;
4.小说的发展与演变:四大奇书和明清小说的特点;
5.戏曲的兴起与发展:元曲的形成和元杂剧的特点。

五、重要的文学人物及其思想成就:
1.孔子及儒家对文学的影响;
2.洪洞赵孟坡和王阳明的文学思想;
3.文天祥和陆游的诗文风格;
4.鲁迅和胡适的现代文学思潮。

六、文学史研究的方法与问题:
1.文学文本的研究方法;
3.文学思潮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以上只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和影响。

要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还需要深入研究每个阶段和每个重要作品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并结合其社会、历史背景进行分析。

因此,这些知识点只是一个指导,具体的学习还需要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参考资料来进行深入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1.先秦文学:先秦时期的文学主要以诗歌为主,代表作品有《诗经》。

这段时期的文学以歌颂王室、贵族和英雄豪杰为主题,形式简练,言简意赅。

2.唐诗盛世: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代表作品有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唐诗以儿女情长、山水田园、仕途沧桑等为题材,以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著称。

3.宋词的兴盛: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另一个高峰时期,代表作品有李清照的《如梦令》、苏轼的《水调歌头》等。

宋词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情感真挚细腻,意境优美。

4.元曲的创作:元代是中国古代戏剧的鼎盛时期,代表作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西华山》等。

元曲以独特的曲调和丰富的表演形式著称,既有悲剧的《窦娥冤》,也有喜剧的《西华山》。

5.明代小说的发展:明代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发展时期,代表作品有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

明代小说以描写现实生活为主题,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6.清代文学的变革:清代文学虽然受到了严格的思想控制,但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作品,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

清代文学更加注重心理描写和社会批判,形式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革。

7.诗词曲赋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不仅有诗和曲,还有词和赋等多种文学形式。

诗以五言和七言为主,形式规整,音韵优美;曲是中国古代的戏曲剧本,以片段化的表演形式著称;词是与曲相辅相成的短小抒情诗,以婉约的风格和深刻的感情描写著称;赋是一种辞章体文学形式,追求辞章华丽,意境丰富。

8.文学批评理论的形成: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主要有“文心雕龙”、“唐宋文学批评理论”等,这些批评理论对后来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影响。

以上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通过不同的时期和文学形式,展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也为后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第二章《诗经》第三章先秦散文第四章屈原和楚辞第五章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第六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第七章两汉辞赋第八章两汉诗歌第九章建安诗歌第十章正始诗歌第十一章两晋诗歌第十二章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第十三章南北朝诗歌第十四章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第十五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十六章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第十七章盛唐的诗人们第十八章李白第十九章杜甫第二十章大历诗坛第二十一章中唐诗歌第二十二章李商隐与晚唐诗歌第二十三章唐代散文第二十四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第二十五章唐五代词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第一节初民的歌谣☆☆☆☆☆☆1、我国古籍中多有对原始歌舞的记载,如:“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吕氏春秋·古乐》);“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发而舞”(纬书《河图玉版》);“(舜)即帝位……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宋书·符瑞志》引《竹书纪年》)。

2、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如:“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在人类还没有文字,没有丰富的文学艺术种类及表现手段,歌唱和舞蹈便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

3、或求雨,或祈年,是甲骨卜辞的重要内容,表现着初民的心态和愿望。

上举这类卜辞比较完整,语句平实,声韵谐调,可以见出原始古歌的风貌。

4、至于后世典籍所保存或搜集的原始歌谣,只有极少几首,因其风貌古朴,或可视为原始歌谣的存留。

例如相传为黄帝时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第二节上古神话传说☆☆☆☆☆知识点一神话释义神话的基本特性:(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象中的“神话”了的现实生活(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中国古代文学上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上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知识点整理(一)先秦两汉文学(占 35%)中国文学的源头1.文学的起源的几种观点学界代表观点主要有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和劳动说四种。

人类基于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与生产有关的活动,乃是文学艺术发生的直接原因。

2.上古神话的种类、代表、特质和影响种类:①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烛龙②始祖神话女娲补天③洪水神话大禹治水④战争神话黄帝战蚩尤⑤英雄神话夸父逐日精卫填海⑥发明创造神话黄帝发明车、乐、铜器,仓颉造字特质:精神特质:①凸显人的作为、主观力量和主动精神②神话人物被赋予救苦救难的神圣使命;思维特征:①以己观物,以己感物②具体、形象的思维③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3.书面作品的雏形代表甲骨卜辞《周易》卦爻辞完整、纯粹的记事散文,描写刻画传神,富有诗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周易》卦爻辞的地位与影响①客观地保存了上古时期部分歌谣,或某些语言片断,成为中国文学史绚烂多彩的珍贵资料。

②寓意于象。

《诗经》的兴象,正是它的直接延伸:理论上,意象派、境界说等,都与它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

③从卜辞通向《诗经》、《尚书》、乃至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的桥梁,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形成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诗经》4. 《诗经》名篇背诵:《关雎》、《蒹葭》、《采薇》(节选)关雎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周南》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史(唐~清整理)一·<唐>诗歌诗词:诗初唐(618~713):两大诗派1、以上官仪和杜审言、宋之问等宫廷文人为代表。

他们总结了齐梁以来在诗歌声调、韵调、对仗方面积累的经验,明确了古近体的界限,对律诗的定型及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2、以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为代表。

他们的入主诗坛,标志着中下层文人打破了宫廷文人的一统天下。

批判六朝文学,主张言志抒怀,咏叹人生。

诗风:绮丽婉转,不脱六朝;刚建清新,启迪盛唐。

两大乐府诗名篇:刘希寿《代悲白头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盛唐(713~765):两大诗派1、王、孟山水田园诗(清丽的疏淡的笔墨,描绘题咏山水田园。

抒情寄趣,多用五言古体和律体)2、高、岑边塞军旅诗3、其他特色诗歌(王翰、王昌龄、李颀、崔颢、祖咏等其他个性特色诗歌)▲两大诗人:1、李白(以澎湃雄放的气势、奇特瑰丽的想象、清新自然的语言、飘逸不群的风格,抒写拯物济世的怀抱,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反应民生的苦难,藐视权贵,反抗礼教,成为反映盛唐时代精神风貌的一面镜子)2、杜甫(忧国伤时,谴责战乱,哀恤民瘼,善于把时代的灾难、民生的涂炭和个人的不幸结合起来,用典型事例反映现实,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情)中唐(766~859):与盛唐相比的变化:其一,内容上现实主义倾向有所加强,题材有所拓宽,如揭露商贾渔利,反映南国风情,描写男女爱情,总结历史教训的题材增多。

其二,形式上流派众多,风格各异。

其三,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如以文为诗,以议论为传,以律调入歌行,用传奇的手法叙事写人等。

两大诗派1、元白新乐府运动及轻俗平易诗风(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等主张发挥诗歌的美刺作用,干预现实。

以俗为美,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审美心理,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流派)2、韩(愈)、孟(郊)、李贺等奇崛险怪诗风3、其他特色诗歌:大历诗风(大历十才子;刘长卿、韦应物等)刘禹锡、柳宗元晚唐(860~907):唐代诗歌衰微时期两大诗人(小李杜):1、杜牧(评记史诗,针砭时政的怀古咏史诗,《泊秦淮》)2、李商隐(深于寄托,巧于比兴;用典精工巧妙;语言精炼,注意锤炼实词,选择虚词,运用叠词)两大倾向:1:重艺术的司空图、韩偓、韦庄等2:多讽喻的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

诗歌诗词:词中唐前早期文人词:文人词初起李白、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尝试写词,把这一文体初步引入了文坛。

李白《菩萨蛮》、《忆秦娥》张志和《渔歌子》白居易《忆江南》刘禹锡《竹枝词》晚唐温、韦:文人婉约词的确立到晚唐五代时期,文人词有了很大的发展。

温庭筠:第一个大力写词的文人(文学史上第一个以词名家的词人,被奉为花间词派的鼻祖。

婉约)《菩萨蛮》、《荷叶杯》、《蕃女怨》等韦庄:文人化色彩加重,确立了婉约为宗的文人词。

五代词:文人婉约词的发展西蜀“花间派”:以晚唐温、韦为宗南唐词:李璟、李煜父子、宰相冯延巳文(唐代散文)唐代散文主要有骈文,古文两大类。

而古文则代表唐代散文的主要成就。

骈文:官方诏制状书制的应用文字(特点:1、实务切用;2、在对偶用典,声律词藻上,能明白晓畅,气宏辞丽,精致华詹上自特色)古文:是一种奇句单行,不讲声律对偶的散文体▲唐代散文发展阶段:(一)古代运动的发展初期陈子昂——古代运动的先导(批判朝政,揭露时弊)(二)古文运动高潮的酝酿时期李华、萧颖士、元结、独孤、梁萧(三)古文运动的极盛时期韩愈、柳宗元为领袖,刘禹锡、白居易、元稹等参与韩、柳在散文文体文风改革上的成功,一是文以致用,从空言明道走向参预政治,参预现实生活,为散文的表现领域开出一片广阔天地,这就使它不仅在文体上,而且在文风上与六朝骈文区别开来。

二是它虽言复古而实为创新。

它不仅吸收秦汉各家散体文之所长,而且充分吸收六朝骈文的成就。

“韩、柳文实乃寓骈于散,寓散于骈;方散方骈,方骈方散;即骈即散,即散即骈”,极大地丰富了散文的艺术表现技巧,把散文的创作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韩愈:他的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炼,新颖生动,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

韩文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

韩文分论说、杂文、传记、抒情四类。

1、论说文多以明儒道反佛教为主要内容,逻辑性强、观点鲜明、锋芒毕露,能体现他的文风。

代表作:《师说》、《原毁》2、小品文笔锋犀利、形式活泼,代表作:《杂说四·马说》3、传记文叙事中刻画人物,议论、抒情妥帖巧妙,代表作:《张中丞传后叙》4、抒情文中的《祭十二郎文》又是祭文中的千年绝调,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柳宗元:他的散文风格自然流畅,幽深明净。

他一生创作丰富,议论文、传记、寓言、游记都有佳作。

散文语言简炼生动,常用虚实结合、夹叙夹议方法谋篇布局,使得文章意趣横生。

多用短句,节奏明快而富于变化。

1、议论文笔锋犀利、逻辑严密,《封建论》最有代表性;寓言多用来讽刺时弊,想象丰富、寓意深刻、言语尖锐;《三戒》著名的讽刺小品;2、传记散文多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略带夸张虚构,代表作:《捕蛇者说》、《童区寄传》、《段太尉逸事状》3、山水游记,柳宗元被称为“游记之祖”。

著名代表作是“永州八记”。

在景物中托意遥远,抒写胸中种种不平,使得山水也带有了人的性格。

(四)唐朝季节世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的犀利的杂文,但骈体又重新得到发展《馋书》、《鹿门隐书》、《笠泽丛书》、小说(传奇剧)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

“传奇”之名,似起于晚唐裴铏小说集《传奇》。

▲唐传奇的发展阶段:(一)唐初至大历:为六朝志怪向唐传奇过渡时期王度《古镜记》,无名氏《补江总白猿传》、张鷟《游仙窟》(二)贞元至元和:发展全盛期题材多取自现实生活,涉及爱情、豪侠、梦幻等诸多方面,以爱情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

元稹《莺莺传》、李朝威《柳毅传》、蒋防《霍小玉传》(三)长庆至咸通:发展中期不少以侠义、历史故事为题材,以讽刺社会。

裴铏《传奇》(四)乾符至唐末:衰落时期宣扬封建伦理纲常和宣泄愤世嫉俗感情的倾向加强。

《三水小牍》唐传奇的艺术特色:1、注重小说愉悦性情的功用,成“作意好奇”,虚构想象成为其基本手法。

2、情节曲折委宛,引人入胜。

3、人物描写生动传神。

4、语言简洁明快,含蓄优美。

(传奇剧代表作:李娃传、莺莺传、霍小玉传、任氏传、离魂记、裴航、枕中记、南柯太守传、昆仑奴、聂隐娘、柳毅传、虬髯客传、长恨歌传)二·<宋>诗歌诗词:诗宋初:沿袭期1:白居易体(效法白居易。

讽喻、通俗)2:晚唐体(尊崇贾岛、姚合。

山野闲情逸趣,锤炼字句)寇准,林逋,惠宠等九僧诗人3:西昆体(效法李商隐。

艺术整饬、典丽但缺乏深情实感。

杨亿、刘筠、钱惟演等,《西昆酬唱集》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影响广泛的一派。

北宋中后期:革新期1:前驱与新变(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关心现实,关注国计民生,配合政治革新而诗文革新。

议论化、散文化特点初形2:主力与高峰(王安石、苏轼、黄庭坚)议论化、理趣、以文为诗成宋诗新特色。

新鲜与深刻。

黄庭坚与“山谷体”及江西诗派:“山谷体”:黄庭坚,字山谷,其诗法诗风因此被称为“山谷体”。

(诗歌特色详见“江西诗派”)“江西诗派”:南宋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以黄庭坚作为开山祖。

宋末元初的方回,提出江西诗派“一祖三宗”说,“一祖”指杜甫,“三宗”指北宋黄庭坚、陈师道与南宋陈与义。

有“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脱胎换骨” “以故为新”诸要诀。

多用典、讲才学、有谐趣、求深致。

南北宋之际:凝滞期江西诗派的消极流风,形式主义(模仿前人,文字技巧,声韵格律)南宋前期:中兴期中兴四大诗人——陆游(爱国主义创作基调)、杨万里(擅长描写山水风光,自然景色,特点“活”)、范成大(反映民生及爱过思想)、尤袤(内容广泛,且细润圆滑)南宋后期:零落期1、“永嘉四灵”: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四个诗人。

字号中都有一“灵”字,故称“四灵”。

又都是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故称“永嘉四灵”。

重走晚唐贾岛、姚合诗路。

野逸、清瘦、闲适、清灵,多以描写山林景物来表示自己的清高脱俗。

2、“江湖诗派”:杭州书商陈起刻印当时一百零九位诗人作品,合称《江湖集》,因称江湖诗人或江湖诗派。

江湖诗人大多是落第文人,他们浪迹江湖,彼此以山人、名士相标榜。

诗风受四灵影响。

3、英雄与遗民爱国诗:文天祥,谢翱,汪元量,林景熙,郑思肖等。

亡国痛,故国情主题。

诗歌诗词:词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发展阶段:李煜后期词(南唐灭亡入宋后):文人词境界之一变后期词国恨家愁、情深语切,扩大了词的题材与境界,把文人词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此乃五代文人词一大转变。

“词至李后主,境界始开,感慨遂深,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王国维《人间词话》)北宋柳永:文人词艺术又一变1、题材更丰富(市井都邑题材、羁旅题材、妓女题材、爱情题材等)2、以赋为词的写法3、大量创制慢词北宋苏轼:文人词风词境之革新与巨变1.以诗为词,提高词品。

突破“诗庄词媚”藩篱,提高了词的雅文学地位。

2.丰富题材,开拓词境。

刘熙载《艺概》卷四:“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3.超逸豪放,革新词风。

南北宋之际李清照:独成一家的女性婉约词李清照词的情绪主调:怎一个“愁”字了得:情愁——家愁——国愁李清照词抒情主人公形象: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贵族雅致女性形象,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易安体”婉约而不柔靡,清秀而具逸思,语言清新自然,音调流转优美,表现“尚清”的传统审美格调。

【神“愁”形“瘦”】1、以寻常语入词(虽“寻常”而不“俚俗”,虽“寻常”而非“下里巴人”,这是与柳永俚俗语、市井气、平民风最大的不同。

)2、凄婉悲怆的格调3、倜傥有丈夫气辛弃疾:豪放词的另一高峰与进一步开拓豪放词的新开拓:英雄壮词词法的新开拓:以文为词词的集大成者:婉约与豪放;俗与雅的兼融“稼轩体”1.抒写人生行藏的创作主张和追求雄豪壮大的审美理想2.英雄形象的自我展示3.词中突出的军旅意象4.苦闷忧患与对政治时势的理性批判5.乡村中风景人物的剪影6.以文为词,辛弃疾在柳永以赋为词、苏轼“以诗为词”的基础上,进而“以文为词”。

7.刚柔相济和亦庄亦谐的艺术风格8、词中大量用典文(散文)北宋初期:柳开、穆修、石介、范仲淹北宋中期: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北宋后期:成就不高南宋初期(变化起):宗泽、李纲、陈东南宋中期:陈亮、陆游、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政论,论兵之作代表作:辛弃疾《美芹十论》、《九议》南宋末期:文天祥、谢翱、邓牧文天祥散文“亦极雄詹,如长江大河,浩瀚无际”欧阳修,他的散文创作特点有三:1、文体多样,议论、叙事和抒情兼备;2、采“古文”与骈文之长,融成新的风格;3、富于变化,开阖自如,具有和谐的韵律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