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期末试卷
西湖区八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璀璨(cuǐcàn)炽热(chìrè)恍若(huǎngruò)B. 潇洒(xiāosǎ)沉湎(chénmiǎn)炽热(chìrè)C. 奋发(fèn fā)沉着(chénzhù)磨砺(mólì)D. 融洽(róngqià)沉着(chénzhù)悠然(yōur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保护环境,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植树造林、节约用水等。
B.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C. 这篇文章的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D. 他为了完成作业,一连几个晚上都没有休息好,结果导致视力急剧下降。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义词的一项是()A. 繁华与繁华B. 悠闲与悠闲C. 磨砺与磨砺D. 沉着与沉稳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一阵风。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C.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D. 他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刀。
5. 下列关于名著《骆驼祥子》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 小说以祥子的命运为主线,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
B. 祥子是一个勤劳、朴实、善良的青年,但他命运多舛。
C. 祥子曾经拥有自己的车,但最终却失去了。
D. 小说通过祥子的故事,表达了对旧社会的强烈谴责。
6. 下列关于古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B.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破坏。
C.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精选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精选及答案一、选择题1.若解关于x 的方程1222x m x x -=+--时产生增根,那么m 的值为( ) A .1 B .2 C .0 D .-12.下面是投影屏上出示的抢答题,需要回答符号代表的内容.如图,已知AB =AD ,CB =CD ,∠B =30°,∠BAC =25°,求∠BCD 的度数.解:在ABC 和△ADC 中,AB AD CB CDAC AC =⎧⎪=⎨⎪=⎩(已知)(已知) , 所以△ABC ≌△ADC ,(@)所以∠BCA =◎.(全等三角形的★相等)因为∠B =30°,∠BAC =25°,所以∠BCA =180°﹣∠B ﹣∠BAC =125°,所以∠BCD =360°﹣2∠BCA =※.则回答正确的是( )A .★代表对应边B .※代表110°C .@代表ASAD .◎代表∠DAC3.图为“L ”型钢材的截面,要计算其截面面积,下列给出的算式中,错误的是( )A .2ab c -B .() ac b c c +-C .() bc a c c +-D .2ac bc c +- 4.按照如图所示的计算程序,若输入的x =﹣3,则输出的值为﹣1:若输入的x =3,则输出的结果为( )A.12B.112C.2 D.35.关于x的分式方程22x mx+-=3的解是正数,则负整数m的个数为()A.3 B.4 C.5 D.66.如图,在△ABC和△ADE中,∠BAC=∠DAE=90°,AB=AC,AD=AE,C,D,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BD≌△ACE B.∠ACE+∠DBC=45°C.BD⊥CE D.∠BAE+∠CAD=200°7.程老师制作了如图1所示的学具,用来探究“边边角条件是否可确定三角形的形状”问题,操作学具时,点Q在轨道槽AM上运动,点P既能在以A为圆心、以8为半径的半圆轨道槽上运动,也能在轨道槽QN上运动,图2是操作学具时,所对应某个位置的图形的示意图.有以下结论:①当∠PAQ=30°,PQ=6时,可得到形状唯一确定的△PAQ②当∠PAQ=30°,PQ=9时,可得到形状唯一确定的△PAQ③当∠PAQ=90°,PQ=10时,可得到形状唯一确定的△PAQ④当∠PAQ=150°,PQ=12时,可得到形状唯一确定的△PAQ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给出下列4个命题:①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外角和;②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③若|x |=2,则x =2;④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9.如图,已知AB =AD ,AC =AE ,若要判定△ABC ≌△ADE ,则下列添加的条件中正确的是( )A .∠1=∠DACB .∠B =∠DC .∠1=∠2D .∠C =∠E10.如图,小明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遮挡了一部分,测得两个角的度数为32°、74°,于是他很快判断这个三角形是( )A .等边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钝角三角形 二、填空题 11.若|21(3)0x x y ++-=,则22x y +=_______.12.如图,在等边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将ADE 沿直线DE 折叠后,点A 落在点A '处,ABC 的边长为4cm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_____cm .13.如图,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为BC 、AD 、CE 的中点,且S △ABC =1cm 2,则S △BEF =_____cm 2.14.用12根等长的火柴棒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火柴棒不允许剩余、重叠、折断,则能摆出不同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个.15.已知∠AOB=60°,OC是∠AOB的平分线,点D为OC上一点,过D作直线DE⊥OA,垂足为点E,且直线DE交OB于点F,如图所示,若DE=4,则DF=___.16.如图所示的方格中,∠1+∠2+∠3=_____度.17.分解因式:a2b-4b3=______.18.如果x2+mx+6=(x﹣2)(x﹣n),那么m+n的值为_____.19.在△ABC中,AB=AC,∠ABC=∠ACB,CE是高,且∠ECA=36°,平面内有一异于点A,B,C,E的点D,若△ABC≌△CDA,则∠DAE的度数为_____.20.如图,已知AB=AC,∠A=36°,AB的中垂线MN交AC于点D,交AB于点M,CE平分∠ACB,交BD于点E.下列结论:①BD是∠ABC的角平分线;②ΔBCD是等腰三角形;③BE=CD;④ΔAMD≌ΔBCD;⑤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5个.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填序号)三、解答题21.如图,已知△ABC.(1)请用尺规作图作出AC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点D,交AB于点E(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连接CE,如果△ABC的周长为27,DC的长为5,求△BCE的周长.2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BC ∠的平分线交CD 于点E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F ,DEF F ∠=∠.(1)写出3对由条件//AD BC 直接推出的相等或互补的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与F ∠相等吗?为什么?(3)证明://DC AB .请在下面括号内,填上推理的根据,完成下面的证明://AD BC ,2F ∴∠=∠.(①_________);3F∠=∠(已证), 23∴∠=∠,(②__________); 又12∠=∠(③___________),13∠∠∴=,//DC AB ∴(④_____________).23.已知ABC ,80ABC ∠=︒,点E 在BC 边上,点D 是射线AB 上的 一个动点,将ABD △沿DE 折叠,使点B 落在点B '处,(1)如图1,若125ADB '∠=︒,求CEB '∠的度数;(2)如图2,试探究ADB '∠与CEB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连接CB ',当//CB AB '时,直接写出CB E ∠'与ADB '∠的数量关系为 .24.如图,在△ABC 中,A ABC ∠=∠,直线EF 分别交AB 、AC 点D 、E ,CB 的延长线于点F ,过点B 作//BP AC 交EF 于点P ,(1)若70A ∠=︒,25F ∠=︒,求BPD ∠的度数.(2)求证:2F FEC ABP ∠+∠=∠.25.已知m =a 2b ,n =2a 2+3ab .(1)当a =﹣3,b =﹣2,分别求m ,n 的值.(2)若m =12,n =18,求123a b+的值. 26.如图,B 、C 、E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C ∥DE ,AC=CE ,∠ACD=∠B .(1)求证:BC=DE(2)若∠A=40°,求∠BCD 的度数.27.如图,已知六边形ABCDEF 的每个内角都相等,连接AD .(1)若148∠=︒,求2∠的度数;(2)求证://AB DE .28.数学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可以通过通分将两个分式的和表示成一个分式的形式,是否也可以将一个分式31(1)(1)x x x ++-表示成两个分式和的形式?其中这两个分式的分母分别为x+1和x -1,小明通过观察、思考,发现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解决上面问题.具体过程如下:设31(1)(1)x x x ++-11A B x x =++- 则有31(1)(1)x x x ++-(1)(1)()(1)(1)(1)(1)(1)(1)A x B x A B x B A x x x x x x -+++-=+=+-+-+- 故此31A B B A +=⎧⎨-=⎩ 解得12A B =⎧⎨=⎩所以31(1)(1)x x x ++-=1211x x ++- 问题解决:(1)设1(1)1x A B x x x x -=+++,求A 、B . (2)直接写出方程111(1)(1)(2)2x x x x x x x --+=++++ 的解. 29.如图,//AB CD ,点E 在直线CD 上,射线EF 经过点,B BG ,平分ABE ∠交CD 于点G .(1)求证:BGE GBE ∠=∠;(2)若70∠︒=DEF ,求FBG ∠的度数.30.如图①所示是一个长为2m ,宽为2n(m n)>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均分成四个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的方式拼成一个正方形()1如图②中的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______(用含m 、n 的代数式表示); ()2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代数式表示图②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方法①:______;方法②:______;()3观察图②,试写出2(m n)+、2(m n)-、mn 这三个代数式之间的等量关系:______;()4根据()3题中的等量关系,若m n 12+=,mn 25=,求图②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分析】关于x 的方程1222x m x x -=+--有增根,那么最简公分母为0,所以增根是x=2,把增根x=2代入化为整式方程的方程即可求出未知字母的值.【详解】将原方程两边都乘(x-2)得: 12(2)x m x -=+-, 整理得30x m -+=,∵方程有增根,∴最简公分母为0,即增根是x=2;把x=2代入整式方程,得m=1.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增根问题可按如下步骤进行:根据最简公分母确定增根的值;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2.B解析:B 【解析】【分析】证△ABC≌△ADC,得出∠B=∠D=30°,∠BAC=∠DAC=12∠BAD=25°,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详解】解:在ABC和△ADC中,AB ADCB CDAC AC=⎧⎪=⎨⎪=⎩(已知)(已知),所以△ABC≌△ADC,(SSS)所以∠BCA=∠DC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因为∠B=30°,∠BAC=25°,所以∠BCA=180°﹣∠B﹣∠BAC=125°,所以∠BCD=360°﹣2∠BCA=110°.故可得:@代表SSS;◎代表∠DCA;★代表对应角;※代表110°,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证明过程的填写,正确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3.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图形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出“L”型钢材的截面的面积,本题得以解决.【详解】解:由图可得,“L”型钢材的截面的面积为:ac+(b-c)c=ac+bc-c2,故选项B、D正确,或“L”型钢材的截面的面积为:bc+(a-c)c=bc+ac-c2,故选项C正确,选项A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整式运算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基本运算法则,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4.D解析: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已知代入得出b的值,进而求出输入﹣3时,得出y的值.【详解】∵当输入x的值是﹣3,输出y的值是﹣1,∴﹣1=32b -+,解得:b=1,故输入x的值是3时,y=2331⨯-=3.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代数式求值,正确得出b的值是解题关键.5.B解析:B【解析】【分析】首先解分式方程2=32x mx+-,然后根据方程的解为正数,可得x>0,据此求出满足条件的负整数m的值为多少即可.【详解】解:2=32x mx+-,2x+m=3(x﹣2),2x﹣3x=﹣m﹣6,﹣x=﹣m﹣6,x=m+6,∵关于x的分式方程2=32x mx+-的解是正数,∴m+6>0,解得m>﹣6,∴满足条件的负整数m的值为﹣5,﹣4,﹣3,﹣2,﹣1,当m=﹣4时,解得x=2,不符合题意;∴满足条件的负整数m的值为﹣5,﹣3,﹣2,﹣1共4个.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因为在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可能产生增根,增根是令分母等于0的值,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6.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SAS 即可证明△ABD ≌△ACE ,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一一判断.【详解】∵∠BAC =∠DAE =90°,∴∠BAC +∠CAD =∠DAE +∠CAD ,即∠BAD =∠CAE .在△BAD 和△CA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BAD ≌△CAE (SAS ),∴BD =CE ,故A 正确;∵△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ACB =45°,∴∠ABD +∠DBC =45°.∵△BAD ≌△CAE ,∴∠ABD =∠ACE ,∴∠ACE +∠DBC =45°,故B 正确.∵∠ABD +∠DBC =45°,∴∠ACE +∠DBC =45°,∴∠DBC +∠DCB =∠DBC +∠ACE +∠ACB =90°,则BD ⊥CE ,故C 正确.∵∠BAC =∠DAE =90°,∴∠BAE +∠DAC =360°﹣90°﹣90°=180°,故D 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7.C解析:C【解析】【分析】分别在以上四种情况下以P 为圆心,PQ 的长度为半径画弧,观察弧与直线AM 的交点即为Q 点,作出PAQ ∆后可得答案.【详解】如下图,当∠PAQ=30°,PQ=6时,以P 为圆心,PQ 的长度为半径画弧,弧与直线AM 有两个交点,作出PAQ ∆,发现两个位置的Q 都符合题意,所以PAQ ∆不唯一,所以①错误.如下图,当∠PAQ=30°,PQ=9时,以P 为圆心,PQ 的长度为半径画弧,弧与直线AM 有两个交点,作出PAQ ∆,发现左边位置的Q 不符合题意,所以PAQ ∆唯一,所以②正确.如下图,当∠PAQ=90°,PQ=10时,以P 为圆心,PQ 的长度为半径画弧,弧与直线AM 有两个交点,作出PAQ ∆,发现两个位置的Q 都符合题意,但是此时两个三角形全等,所以形状相同,所以PAQ ∆唯一,所以③正确.如下图,当∠PAQ=150°,PQ=12时,以P 为圆心,PQ 的长度为半径画弧,弧与直线AM 有两个交点,作出PAQ ∆,发现左边位置的Q 不符合题意,所以PAQ ∆唯一,所以④正确.综上:②③④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形状问题,为三角形全等来探索判定方法,也考查三角形的作图,利用对称关系作出另一个Q 是关键.8.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四边形内角和、直角三角形性质和绝对值性质判断即可;【详解】解:①四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都是360°,∴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外角和,是真命题;②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是真命题;③若|x |=2,则x =±2,本说法是假命题;④两直线平行时,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本说法是假命题;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四边形的内角和、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绝对值的性质和平行线的知识点,准确分析是解题的关键.9.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AB AD =,AC AE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判定即可.【详解】解:AB AD =,AC AE =,则可通过12∠=∠,得到BAC DAE ∠=∠,利用SAS 证明△ABC ≌△ADE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要熟记判定定理:SSS ,SAS ,AAS ,ASA .10.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求得第三个内角的度数,然后根据角的度数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详解】第三个角的度数=180°-32°-74°=74°,所以,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公式以及三角形的分类.二、填空题11.【解析】【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 、y 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以及代数式的求值.解题解析:5-【解析】【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 、y 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 ∵21(3)0x x y ++-=,∴10x +=,30x y -=,∴1x =-,3y =-,∴222(1)2(3)165x y +=-+⨯-=-=-.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以及代数式的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 12.12【解析】【分析】由题意得AE=A′E,AD=A′D,故阴影部分的周长可以转化为三角形ABC 的周长.【详解】解:将△ADE 沿直线DE 折叠,点A 落在点A′处,所以AD=A′D,AE=A′解析:12【解析】【分析】由题意得AE=A′E ,AD=A′D ,故阴影部分的周长可以转化为三角形ABC 的周长.【详解】解:将△ADE 沿直线DE 折叠,点A 落在点A′处,所以AD=A′D ,AE=A′E .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等于BC+BD+CE+A′D+A′E ,=BC+BD+CE+AD+AE ,=BC+AB+AC,=12cm.故答案为:12.【点睛】此题考查翻折问题,折叠问题的实质是“轴对称”,解题关键是找出经轴对称变换所得的等量关系.13.【解析】【分析】由于D、E、F分别为BC、AD、CE的中点,可判断出AD、BE、CE、BF为△ABC、△ABD、△ACD、△BEC的中线,根据中线的性质可知将相应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从解析:1 4【解析】【分析】由于D、E、F分别为BC、AD、CE的中点,可判断出AD、BE、CE、BF为△ABC、△ABD、△ACD、△BEC的中线,根据中线的性质可知将相应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从而完成解答.【详解】∵由于D、E、F分别为BC、AD、CE的中点∴△ABE、△DBE、△DCE、△AEC的面积相等S△BEC=12S△ABC=12S△BEF=12S△BEC=12×12=14故答案为:14.【点睛】本题考察了三角形中线的知识;求解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中线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14.2【解析】【分析】本题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到不等式组,从而求出三边满足的条件,再根据三边长是整数,进而求解.【详解】设摆出的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是x根,则第三边是()根,根据三角形解析:2【解析】【分析】本题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到不等式组,从而求出三边满足的条件,再根据三边长是整数,进而求解.【详解】设摆出的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是x 根,则第三边是(122x -)根,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到:122122x x x x x x +>-⎧⎨-+>⎩, 则3x >, 6x <,又因为x 是整数,∴x 可以取4或5,因而三边的值可能是:4,4,4或5,5,2;共二种情况,则能摆出不同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为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组合三角形的时候,注意较小的两边之和应大于最大的边,三角形三边之和等于12.15.8【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求出,在的中易求和的长,同理在求出的长,即可得出答案.【详解】,OC 是∠AOB 的平分线在中,在中,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解析:8【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求出30EOD FOD ∠=∠=︒,在30的Rt EOD 中易求OD 和OE 的长,同理在Rt EOF 求出EF 的长,即可得出答案.【详解】60AOB ∠=︒,OC 是∠AOB 的平分线30EOD FOD ∴∠=∠=︒在Rt EOD 中,30,4EOD DE ∠=︒= 228,43OD OE OD ED ∴==-=在Rt EOF 中,6043EOF OE ∠=︒=, 30,83EFO OF ∴∠=︒=2212EF OF OE ∴=-=1248DF EF DE ∴=-=-=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解法,掌握30直角三角形的特征是解题关键.16.135【解析】由题意得,在与中, ∵AB=DE, ∠ABC=∠ADE,BC=AD, , ,,又∵△D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135【解析】由题意得,在与中, ∵AB =DE ,∠ABC =∠ADE ,BC =AD ,()ABC ADE SAS ∴∆≅∆ ,,, 又∵△D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17.b(a+2b)(a-2b)【解析】【分析】当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将其分解因式时应先提取公因式a,再对余下的多项式继续分解.【详解】解:a2b-4b3=b(a2-4b2)=b(a+2b)(a解析:b(a+2b)(a-2b)【解析】【分析】当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将其分解因式时应先提取公因式a,再对余下的多项式继续分解.【详解】解:a2b-4b3=b(a2-4b2)=b(a+2b)(a-2b).故答案为:b(a+2b)(a-2b).【点睛】本题考查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能力,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18.-2【解析】【分析】把(x-2)(x-n)展开,之后利用恒等变形得到方程,即可求解m、n的值,之后可计算m+n的值.【详解】解:∵(x﹣2)(x﹣n)=x2﹣(2+n)x+2n,∴m=﹣解析:-2【解析】【分析】把(x-2)(x-n)展开,之后利用恒等变形得到方程,即可求解m、n的值,之后可计算m+n的值.【详解】解:∵(x﹣2)(x﹣n)=x2﹣(2+n)x+2n,∴m=﹣(2+n),2n=6,∴n=3,m=﹣5,∴m+n=﹣5+3=﹣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十字相乘法,我们可以直接套用公式()()()2x p q x pq x p x q+++=++即可求解. 19.117°、27°、9°和81°【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如图:∵在△ABC中,AB=AC,CE是高,且∠ECA=36°,∴∠BAC=解析:117°、27°、9°和81°【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如图:∵在△ABC中,AB=AC,CE是高,且∠ECA=36°,∴∠BAC=54°,∠ACB=∠ABC=63°,∵△ABC≌△CDA,∴∠CAD=∠ACB=63°,∴∠DAE=∠CAD+∠BAC=63°+54°=117°,同理,∠DAE=9°,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在△ABC中,AB=AC,CE是高,且∠ECA=36°,∴∠EAC=54°,∠ACB=∠ABC=27°,∵△ABC≌△CDA,∴∠CAD=∠ACB=27°,∴∠DAE=∠EAC﹣∠CAD=54°﹣27°=27°,同理可得:∠DAE=81°.故答案为:117°、27°、9°和81°.【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20.①②③⑤【解析】【分析】首先由AB的中垂线MD交AC于点D、交AB于点M,求得△ABD是等腰三角形,即可求得∠ABD的度数,又由AB=AC,即可求得∠ABC与∠C的度数,则可求得所有角的度数,解析:①②③⑤【解析】【分析】首先由AB的中垂线MD交AC于点D、交AB于点M,求得△ABD是等腰三角形,即可求得∠ABD的度数,又由AB=AC,即可求得∠ABC与∠C的度数,则可求得所有角的度数,进而得出BD是∠ABC的角平分线,可得△BCD也是等腰三角形,BE=CE,ΔBCD是等腰三角形,ΔAMD为直角三角形,故这两个三角形不可能全等,由角的度数即可得图中的等腰三角形.【详解】解:∵AB=AC,∠A=36°,∴∠ABC=∠ACB=72°又∵CE平分∠ACB,∴∠DCE=∠BCE=36°又∵AB的中垂线MN交AC于点D,交AB于点M,∴∠AMD=∠BMD=90°,AD=BD,∴∠ABD=∠BAD=36°,∠ADB=108°,又∵∠ADB=∠ACB+∠DBC=108°∴∠DBC=36°∠ABD=∠DBC,∴BD是∠ABC的角平分线,故①结论正确.∠BDC=72°=∠ACB,∴ΔBCD是等腰三角形,故②结论正确.∵∠DBC=∠ECB=36°∴△BEC为等腰三角形,∴BE=CE又∵∠BDC=∠CED=72°∴△DCE为等腰三角形,∴CD=CE∴BE=CD故③结论正确.∵ΔBCD是等腰三角形,ΔAMD为直角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不可能全等,故④结论错误.图中△ABC、△ADB、△BCD、△BEC、△DCE都为等腰三角形,故⑤结论正确.故本题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⑤.【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再利用等角转换,即可解题.三、解答题21.(1)见解析(2)17【解析】【分析】(1)利用基本作图作DE垂直平分AC;(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A=EC,AD=CD=5,则利用△ABC的周长得到AB+BC=17,然后根据等线段代换可求出△AEC的周长.【详解】(1)如图,DE为所作;(2)∵DE垂直平分AC,∴EA=EC,AD=CD=5,∴AC=10,∵△ABC的周长=AB+BC+AC=27,∴AB+BC=27﹣10=17,∴△AEC的周长=BE+EC+BC=BE+AE+BC=AB+BC=17.【点睛】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熟练掌握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22.(1)2F ∠=∠,C CDF ∠=∠,180A ABC ∠+∠=︒或180C ADC ∠+∠=︒ (2)相等,理由见解析(3)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2)根据对顶角的性质解答;(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解答.【详解】(1)∵//AD BC ,∴2F ∠=∠,C CDF ∠=∠,180A ABC ∠+∠=︒或180C ADC ∠+∠=︒;故答案为:2F ∠=∠,C CDF ∠=∠,180A ABC ∠+∠=︒或180C ADC ∠+∠=︒; (2)3∠与F ∠相等.理由如下:DEF F ∠=∠,3DEF ∠=∠,3F ∴∠=∠.(3)//AD BC ,2F ∴∠=∠.(①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F∠=∠(已证), 23∴∠=∠,(②等量代换); 又12∠=∠(③角平分线的定义),13∠∠∴=,//DC AB ∴(④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①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②等量代换;③角平分线的定义;④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等量代换的推理依据,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3.(1)35CEB '∠=︒;(2)20ADB CEB ''∠=∠-︒,理由见解析;(3)①当点D 在边AB 上时,80CB E ADB ''∠=∠-︒,②当点D 在AB 的延长线上时,80CB E ADB ''∠+∠=︒;【解析】【分析】(1)利用四边形内角和求出∠BEB′的值,进而可求出CEB '∠的度数;(2)方法类似(1);(3)分两种情形:如图1-1中,当点D 线段AB 上时,结论:∠CB′E+80°=∠ADB′;如图2中,当点D 在AB 的延长线上时,结论:∠CB′E+∠ADB′=80°.分别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证明即可.【详解】解:(1)如图1中由翻折的性质可知,∠DBE=∠DB′E=80°,∵∠ADB′=125°,∴∠BDB′=180°-125°=55°,∵∠BEB′+∠BDB′+∠DBE+∠DB′E=360°,∴∠BEB′=360°-55°-80°-80°=145°,∴∠CEB′=180°-145°=35°.(2)结论:∠ADB′=∠CEB′-20°.理由:如图2中,∵80ABC ∠=︒,∴B′=CBD=180°-80°=100°,∵∠ADB′+∠BEB′=360°-2×100°=160°,∴∠ADB′=160°-∠BEB′,∵∠BEB′=180°-∠CEB′,∴∠ADB′=∠CEB′-20°.(3)如图1-1中,当点D 线段AB 上时,结论:∠CB′E+80°=∠ADB′理由:连接CB′.∵CB′//AB ,∴∠ADB′=∠CB′D ,由翻折可知,∠B=∠DB′E=80°,∴∠CB′E+80°=∠CB ′D=∠ADB′.如图2-1中,当点D 在AB 的延长线上时,结论:∠CB′E+∠ADB′=80°.由:连接CB′.∵CB′//AD ,∴∠ADB′+∠DB′C=180°,∵∠ABC=80°,∴∠DBE=∠DB′E=100°,∴∠CB′E+100°+∠ADB′=180°,∴∠CB′E+∠ADB′=80°.综上所述,∠CB'E 与∠ADB'的数量关系为∠CB′E+80°=∠ADB′或∠CB′E+∠ADB′=80°. 故答案为:∠CB′E+80°=∠ADB′或∠CB′E+∠ADB′=80°.【点睛】本题考查翻折变换,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分类讨论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4.(1)65°;(2)见解析【解析】【分析】(1)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先求出∠C 的度数,再应用平行线性质求出∠PBF 的度数,最后应用三角形外角与内角的关系求出∠BPD .(2)先证明∠F+∠FEC=∠PBC ,再证∠PBC=2∠ABP .【详解】解:(1)在ABC ∆中,∵∠A=70°,∠A=∠ABC∴由内角和定理可得40C ∠=又∵//BP AC∴65BPD AEF C F ∠=∠=∠+∠=(2) 在ABC ∆中,∵∠A =∠ABC∴ 由内角和定理可得2180A C ∠+∠=同理, 在CEF ∆中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180F FEC C ∠+∠+∠=∴2F FEC A ∠+∠=∠又∵//BP AC∴ABP A ∠=∠即2F FEC ABP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的综合题.用已知条件结合图形运用相关定理找角的关系是基本技能,是解本题的关键.25.(1)m 的值是﹣18,n 的值是36;(2)12【解析】【分析】(1)直接将a 、b 值代入,利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即可求得m 、n 值;(2)先由m 、n 值得出12=a 2b ,18=2a 2+3ab ,进而变形用a 表示出3ab 、2a+3b ,再通分化简代数式,代入值即可求解.【详解】解:(1)∵m=a2b,n=2a2+3ab,a=﹣3,b=﹣2,∴m=(﹣3)2×(﹣2)=9×(﹣2)=﹣18,n=2×(﹣3)2+3×(﹣3)×(﹣2)=2×9+18=18+18=36,即m的值是﹣18,n的值是36;(2)∵m=12,n=18,m=a2b,n=2a2+3ab,∴12=a2b,18=2a2+3ab,∴36a =3ab,18a=2a+3b,∴123a b+=32 3b aab+=18 36 a a=12.【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的求值、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第(2)中能用a表示出3ab、2a+3b是解答的关键.26.(1)证明见解析;(2)140°;【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CB=∠DEC,∠ACD=∠D,再由∠ACD=∠B可得∠D=∠B,然后可利用AAS证明△ABC≌△CDE,进而得到CB=DE;(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CE=40°,然后根据邻补角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AC∥DE,∴∠ACB=∠DEC,∠ACD=∠D,∵∠ACD=∠B.∴∠D=∠B,在△ABC和△DEC中,===ACB EB DAC CE∠∠⎧⎪∠∠⎨⎪⎩,∴△ABC≌△CDE(AAS),∴BC=DE;(2)∵△ABC≌△CDE,∴∠A=∠DCE=40°∴∠BCD=180°–40°=14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7.(1)248∠=︒;(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求六边形ABCDEF的每个内角的度数,再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求∠2的度数.(2)由(1)中∠ADC的度数,可得∠BAD=∠ADE,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证AB∥DE.【详解】(1)∵六边形ABCDEF的每个内角的度数是(6-2)×180°÷6=120°∴∠FAB=120°,∵∠1=48°∴∠FAD=∠FAB-∠1=120°-48°=72°,∴∠2=360°-120°-120°-72°=48°.(2)∵∠1=48°,∠2=48°,∴AB∥DE.【点睛】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不能遇到相等或互补关系的角就误认为具有平行关系,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注意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28.(1)A=1,B=-2;(2)23 x=【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所给方法进行求解即可;(2)根据题目所给方法先对等号左边各式进行变形化简,最后再解分式方程即可.【详解】解:(1)∵1(1)xx x-=+(1)1(1)(1)A B A x Bxx x x x x x++=++++()(1)A B x Ax x++=+,∴11A BA+=-⎧⎨=⎩,解得12 AB=⎧⎨=-⎩;(2)设1(1)(2)12x A B x x x x -=+++++, 则有1(2)(1)()2(1)(2)12(1)(2)(1)(2)x A B A x B x A B x A B x x x x x x x x -++++++=+==++++++++, ∴121A B A B +=-⎧⎨+=⎩,解得23A B =⎧⎨=-⎩, ∴123(1)(2)12x x x x x -=-++++, 由(1)知,112(1)1x x x x x -=-++, ∴原方程可化为13122x x x -=++, 解得23x =, 经检验,23x =是原方程的解. 【点睛】本题为关于分式及分式方程的创新题,此类型题重点在于理解题目所给的做题方法,并按照题目所给示例进行解答.29.(1)见解析;(2)145°【解析】【分析】(1)根据//AB CD ,可得ABG BGE ∠=∠,根据BG 平分ABE ∠,可得ABG GBE ∠=∠,进而可得BGE GBE ∠=∠;(2)根据//AB CD ,可得70ABE DEF ∠=∠=︒,根据平角定义可得180110ABF ABE ∠=︒-∠=︒,根据BG 平分ABE ∠,可得1352ABG ABE ∠=∠=︒,进而可得FBG ∠的度数.【详解】解:(1)证明://AB CD ,ABG BGE ∴∠=∠, BG 平分ABE ∠,ABG GBE ∴∠=∠,BGE GBE ∴∠=∠;(2)//AB CD ,70ABE DEF ∴∠=∠=︒,180110ABF ABE ∴∠=︒-∠=︒, BG 平分ABE ∠,1352ABG ABE ∴∠=∠=︒, 11035145FBG ABF ABG ∴∠=∠+∠=︒+︒=︒.答:FBG ∠的度数为14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性质.30.(1)()m n -(2)①2(m n)-②2(m n)4mn +-(3)22(m n)4mn (m n)+-=-(4)44【解析】【分析】()1由图①可知,分成的四个小长方形每个长为m ,宽为n ,因此图②中阴影部分边长为小长方形的长减去宽,即()m n -;()2①直接用阴影正方形边长的平方求面积;②用大正方形面积减四个小长方形的面积; ()3根据阴影部分面积为等量关系列等式;()4直接代入计算.【详解】()1小长方形每个长为m ,宽为n ,∴②中阴影部分正方形边长为小长方形的长减去宽,即()m n -故答案为()m n -()2①阴影正方形边长为()m n -∴面积为:2(m n)-故答案为2(m n)-②大正方形边长为()m n +∴大正方形面积为:2(m n)+四个小长方形面积为4mn∴阴影正方形面积=大正方形面积4-⨯小长方形面积,为:2(m n)4mn +- 故答案为2(m n)4mn +-()3根据阴影正方形面积可得:22(m n)4mn (m n)+-=-故答案为22(m n)4mn (m n)+-=-()224(m n)4mn (m n)+-=-且m n 12+=,mn 25= ,222(m n)(m n)4mn 1242514410044∴-=+-=-⨯=-=【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图形面积列代数式,用几何图形面积验证完全平方公式.找准图中各边的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30分)1.听到考试铃声, 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 这个场景说明()A. 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 铃声能传递能量C. 铃声属于噪声D. 铃声能传递信息2.下列叙述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的是()A. 用力蹬车, 车加速前进B. 用力垫球, 球飞出去C.用力拉弓, 弓弯了D.瞄准射击, 子弹飞出3.下列几种情况中能使受到浮力变大的是()A. 潜水浸没在水中后继续下潜B. 轮船由长江驶入大海C. 从水银中取出铁球放入水中D. 人由浅水区走向深水区4、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 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A. 只有重力B. 重力和空气阻力C. 重力和手的推力D. 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5.室内温度为20℃, 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 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 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A. B.C. D.6.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 书包的背带较宽, 是为了增大压强B. 用吸管喝饮料, 利用了大气压强C. 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 利用了连通器原理D. 起风时, 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 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 压强大7、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 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 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A. 纯水B. 酱油C. 酒精D. 植物油8、如图所示,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 装有适量的水, 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 待正方体静止后, 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A>FB>FCB. 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ρB>ρCC.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D.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P乙>P丙9、某用电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大约为4 A, 该用电器可能是()A. 手机B. 节能灯C. 遥控器D. 电饭锅10、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演奏前, 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B.演奏时, 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C. 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D. 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11、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 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 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 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 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 像逐渐变小12.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A. 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B. 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C. 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D. 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13、如图所示, 一小铁块沿斜面向下滑动, 下列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A. 铁块从斜面滑下的速度越来越快, 说明铁块惯性在变大B. 铁块所受重力与斜面对铁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铁块受到斜面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D. 铁块相对于斜面始终是静止的14、如图所示, 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 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 如果能分别吹出“()”“()”“()”“()”四个音阶, 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A. 甲乙丙丁B. 丁丙乙甲C. 丙乙甲丁D. 丁甲乙丙15.一架天平的游码指在2.5 g处, 小明同学忘记将游码拨回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就调好平衡了, 称量时, 物体放在左盘, 然后在右盘放了50 g砝码后, 天平刚好在水平方向平衡, 则物体的质量是()A. 52.5 gB. 47.5 gC. 50 gD. 55 g二、填空题(每题2分, 共10分)1.“清风不识字, 何故乱翻书”所述清风能翻书, 是风使书本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变大, 导致书本上表面压强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用吸管“吸”饮料时, 饮料是在________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2.现有一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 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 示数是4 ℃, 放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 ℃, 现用这支温度计测室温, 读数是31 ℃, 则室温实际是________℃3.将一盛满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 缓慢放入一质量为200g的木块, 木块最终在杯中处于漂浮状态, 此时木块所受浮力大小是________N, 从杯中排出水的体积是________cm3, 上述过程中水对杯底的压强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海宁期末试卷八上语文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精神抖擞(dǒu)B. 沉鱼落雁(yàn)C. 气喘吁吁(xū)D. 胸有成竹(z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他的努力,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她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这是她辛勤训练的结果。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D. 他的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这是他聪明才智的体现。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夜晚的星空,像一块巨大的宝石。
B. 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C. 小明的学习成绩如同一座山峰,屹立不倒。
D. 那只小鸟的叫声,如同夜莺在歌唱。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白云,好像在向我们招手。
B. 花儿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C. 大海中的波浪,仿佛在欢快地跳跃。
D. 那只小鸟,好像在向我们问候。
5. 下列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稳如泰山B. 一丝不苟C. 精卫填海D. 指鹿为马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难道不知道这是错的吗?B. 你能想象到他的成绩有多么优秀吗?C. 这样的错误,难道你能犯得起来吗?D. 他的努力,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飞一样快。
B. 那本书厚得像砖头一样。
C. 这里的风景美得像仙境。
D. 他的嗓音大得能震塌山岳。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花儿盛开,鸟儿歌唱。
B. 他是老师的好学生,是同学的好榜样,是父母的好孩子。
C. 他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积极进取,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D. 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风景如画。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能告诉我这个问题的答案吗?B. 这个问题很难,你能解决它吗?C. 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D.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所述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矩形B .平行四边形C .正五边形D .正三角形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 .(3,2)-B .(2,3)-C .(2,3)-D .(3,2)-3.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则该多边形的边数为 ()A .4B .5C .6D .74.下面因式分解错误的是()A .22()()x y x y x y -=+-B .22816(4)x x x -+=-C .2222()x xy x x y -=-D .222()x y x y +=+5.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 .1cm ,2cm ,4cmB .4cm ,6cm ,8cmC .5cm ,6cm ,12cmD .2cm ,3cm ,5cm6.解分式方程22311x x x++=--时,去分母后变形为A .()()2231x x ++=-B .()2231x x -+=-C .()()2231x x -+=-D .()()2231x x -+=-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2a +3b =5abB .x 8÷x 2=x 6C .(ab 3)2=ab 6D .(x +2)2=x 2+48.将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2.5×10﹣5B .2.5×10﹣6C .25×10﹣7D .1.2×10﹣89.若分式242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A .-2B .0C .2D .±210.如图,△ABC 中,AB=5,AC=8,BD 、CD 分别平分∠ABC ,∠ACB ,过点D 作直线平行于BC ,分别交AB 、AC 于E 、F ,则△AEF 的周长为()A.12B.13C.14D.18二、填空题11.计算:|﹣2|﹣20210+(12)﹣1=______________.12.分解因式:xy―x=_____________.13.如图,AC与BD相交于点O,且AB=CD,请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使得△ABO≌△CDO.14.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4cm和9cm,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15.如图,在Rt△ABC中,∠A=90°,∠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AD=2,BC =7,则△BDC的面积是________.16.如图,在△ABC中,AB=AC.在AB、AC上分别截取AP,AQ,使AP=AQ.再分别以点P,Q为圆心,以大于12PQ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BAC内交于点R,作射线AR,交BC于点D.若BC=6,则BD的长为______________.17.如图,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长为4,面积是16,腰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C,AB 边于E ,F 点.若点D 为BC 边的中点,点M 为线段EF 上动点,则CMD △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18.如图,将一个边长为3的正方形纸片进行分割,部分①的面积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纸片的一半,部分②的面积是部分①的一半,部分③的面积是部分②的一半,以此类推,n 部分的面积是______.(用含n 的式子表示)三、解答题19.计算:()()()222x y x y x y x +++--20.先化简,再求值:221224xx x x x x -⎛⎫-÷ ⎪---⎝⎭,其中x =.21.解方程:28124x x x -=--.22.如图,AB AD =,25BAC DAC ∠=∠=︒,80D ∠=︒.求BCA ∠的度数.23.某公司购买了一批A 、B 型芯片,其中A 型芯片的单价比B 型芯片的单价少9元,已知该公司用3120元购买A 型芯片的条数与用4200元购买B 型芯片的条数相等.(1)求该公司购买的A 、B 型芯片的单价各是多少元?(2)若两种芯片共购买了200条,且购买的总费用为6280元,求购买了多少条A 型芯片?24.如图,已知ABC 中,10cm AB AC ==,8cm BC =,点D 为AB 的中点.(1)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3cm/s 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点向A 点运动.①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s 后,BPD △与CQP V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 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 △与CQP V 全等.(2)若点Q 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 出发,点P 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 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 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C 的哪条边上相遇.25.已知:22214816x x x A x x x +-=÷--+,221x m B x -=-(1)化简分式A ;(2)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1A B +=的解是非负数,求m 的取值范围;(3)当x 取什么整数时,分式A 的值为整数.26.如图,90ACB ∠=︒,AC BC =,AD CE ⊥,BE CE ⊥,垂足分别为D ,E .(1)求证:ACD CBE △△≌;(2)试探究线段AD ,DE ,BE 之间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7.如图,AB BC CD DA ===,60A ∠=︒,点E ,F 分别为线段AD ,CD 上的动点,且60EBF ∠=︒.(1)当BE AD ⊥时,求证:12AE AD =;(2)连接EF ,判断BEF 的形状,并作证明;(3)当AB 的长度为定值时,四边形BEDF 的面积是否为定值?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B【分析】由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对选项判断即可.【详解】矩形为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错误;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故正确;正五边形为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错误;正三角形为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识别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2.D【分析】利用关于x 轴对称的点坐标特征: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即可.【详解】点(3,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3,-2),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是解答的关键.3.B【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可直接求出多边形的边数.【详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得(n-2)×180°=540°,解得n=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多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是解题的关键.4.D【分析】分别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以及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进而判断得出答案.【详解】解:A、x2﹣y2=(x+y)(x﹣y),正确,不合题意;B、x2﹣8x+16=(x﹣4)2,正确,不合题意;C、2x2﹣2xy=2x(x﹣y),正确,不合题意;D、无法进行因式分解,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公式法以及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熟练应用乘法公式是解题关键.5.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详解】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A、1+2<4,不能组成三角形;B、4+6>8,能组成三角形;C、5+6<12,不能够组成三角形;D、2+3=5,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简便方法是看较小的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三个数.6.D【详解】解:方程223 11xx x++=--,两边都乘以x-1去分母后得:2-(x+2)=3(x-1),故选D.7.B【分析】由相关运算法则计算判断即可.【详解】2a和3b不是同类项,无法计算,与题意不符,故错误;x8÷x2=x6,与题意相符,故正确;(ab3)2=a2b6,与题意不符,故错误;(x+2)2=x2+2x+4,与题意不符,故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运算、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8.B【分析】由题意依据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0.0000025=2.5×10-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注意掌握其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9.C【详解】由题意可知:24020 xx=⎧-⎨+≠⎩,解得:x=2,故选C.10.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EDB=∠DBC,∠FDC=∠DCB,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BD=∠DBC,∠FCD=∠DCB,等量代换得到∠EDB=∠EBD,∠FDC=∠FCD,于是得到ED=EB,FD=FC,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EF BC,∴∠EDB=∠DBC,∠FDC=∠DCB,∵△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EBD=∠DBC,∠FCD=∠DCB,∴∠EDB=∠EBD,∠FDC=∠FCD,∴ED=EB,FD=FC,∵AB=5,AC=8,∴△AEF的周长为:AE+EF+AF=AE+ED+FD+AF=AE+EB+FC+AF=AB+AC=5+8=13.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证得△BDE与△CDF 是等腰三角形是解此题的关键.11.3【分析】先化简绝对值、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再算加减即可【详解】解:|﹣2|﹣20210+(12)﹣1=2-1+2=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意义,熟练掌握绝对值、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非零数的负整数指数幂等于这个数的正整数次幂的倒数;非零数的零次幂等于1.12.x(y-1)【详解】试题解析:xy―x=x(y-1)13.∠A=∠C(答案不唯一)【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即可.【详解】∵∠AOB、∠COD是对顶角,∴∠AOB=∠COD,又∵AB=CD,∴要使得△ABO≌△CDO,则只需添加条件:∠A=∠C.故答案为:∠A=∠C(答案不唯一)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开放型.【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能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两直角三角形全等还有HL.14.22cm【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当4cm为腰时,而449,+<不合题意,舍去,当9cm为腰时,而4+99,>符合题意,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4cm和9cm,当4cm为腰时,而449,+<不合题意,舍去,当9cm为腰时,而4+99,>符合题意,所以三角形的周长为:49922++=(cm),故答案为:22cm【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及清晰的分类讨论”是解本题的关键.15.7【分析】过点D作DE⊥BC于E,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AD,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如图,过点D作DE⊥BC于E,∵∠A=90°,BD是∠ABC的平分线,∴DE=AD=2,∴△BDC的面积=12BC•DE=12×7×2=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6.3【分析】根据题意依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BD=12BC,进而分析计算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由题可得,AR平分∠BAC,又∵AB=AC,∴AD是三角形ABC的中线,∴BD=12BC=12×6=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本作图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掌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17.10【分析】连接AD,由于△ABC是等腰三角形,点D是BC边的中点,故AD⊥BC,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D的长,再根据EF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可知,点C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为点A,故AD的长为CM+MD的最小值,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连接AD,∵△ABC是等腰三角形,点D是BC边的中点,∴AD⊥BC,∴S△ABC=12BC•AD=12×4×AD=16,解得AD=8,∵EF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点C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为点A,∴CM=AM,∴CD+CM+DM=CD+AM+DM,∵AM+DM≥AD,∴AD的长为CM+MD的最小值,∴△CDM的周长最短=(CM+MD)+CD=AD+12BC=8+12×4=8+2=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熟知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92n【分析】根据图形和题意,求出①、②、③、④的面积从而可以推出n 部分的面积;【详解】解:19922=⨯=①面积21199222=⨯⨯=②面积3111992222=⨯⨯⨯=③面积411119922222=⨯⨯⨯⨯=④面积以此类推可知n 部分的面积为92n 故答案为:92n【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列代数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求出所求式子的值.19.2xy【分析】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再合并同类项即可【详解】解:()()()222x y x y x y x +++--=2222222x xy y x y x +++--=2xy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顺序及乘法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完全平方公式是(a±b)2=a 2±2ab+b 2;平方差公式是(a+b)(a-b)=a 2-b 2.20.22x +1+.【分析】括号内先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然后再进行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最后把数值代入化简后的结果进行计算即可.【详解】原式()()()22121x x x x x x +--=⋅--=2x x+,当x =时,原式1=.【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分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1.无解【分析】根据解分式方程的步骤去解答:去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解整式方程、检验、回答.【详解】解:原方程可化为:812(2)(2)x x x x -=-+-.方程两边同时乘以(2)(2)x x +-,得(2)(2)(2)8x x x x +-+-=.化简,得248x +=.解得2x =.检验:2x=时(2)(2)0x x +-=,所以2x =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所以原分式方程无解.【点睛】本题考查解分式方程,熟练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步骤,尤其是检验是解分式方程的重要步骤.22.75°.【分析】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DCA=75°,再证明△ABC ≌△ADC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25DAC ∠=︒,80D ∠=︒,∴∠DCA=75°,∵AB AD =,25BAC DAC ∠=∠=︒,AC=AC ,∴△ABC ≌△ADC ,∴∠BCA=∠DCA=75°.【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这是一道比较基础的三角形题.23.(1)A 型芯片的单价为26元/条,B 型芯片的单价为35元/条;(2)80.【分析】(1)设B 型芯片的单价为x 元/条,则A 型芯片的单价为(x ﹣9)元/条,根据数量=总价÷单价结合用3120元购买A 型芯片的条数与用4200元购买B 型芯片的条数相等,即可得出关于x 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2)设购买a 条A 型芯片,则购买(200﹣a )条B 型芯片,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即可得出关于a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设B 型芯片的单价为x 元/条,则A 型芯片的单价为(x ﹣9)元/条,根据题意得:312042009x x=-,解得:x =35,经检验,x =35是原方程的解,∴x ﹣9=26.答:A 型芯片的单价为26元/条,B 型芯片的单价为35元/条.(2)设购买a 条A 型芯片,则购买(200﹣a )条B 型芯片,根据题意得:26a+35(200﹣a )=6280,解得:a =80.答:购买了80条A 型芯片.【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2)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24.(1)①BPD CQP V V ≌,理由见解析;②15cm /s 4Q v =;(2)经过80s 3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边AB 上相遇【分析】(1)①根据时间和速度分别求得两个三角形中的边的长,根据SAS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②根据全等三角形应满足的条件探求边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公式,先求得点P 运动的时间,再求得点Q 的运动速度;(2)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分析发现:由于点Q 的速度快,且在点P 的前边,所以要想第一次相遇,则应该比点P 多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长.【详解】解:(1)①∵1s t =,∴313cm BP CQ ==⨯=,∵10cm AB =,点D 为AB 的中点,∴5cm BD =.又∵PC BC BP =-,8cm BC =,∴835cm PC =-=,∴PC BD =.又∵AB AC =,∴B C ∠=∠,在BPD △和CQP V 中,PC BD B C BP CQ =⎧⎪∠=∠⎨⎪=⎩,∴()SAS BPD CQP ≌△△.②∵P Q v v ≠,∴BP CQ≠若BPD CPQ △≌△,B C ∠=∠,则4cm BP PC ==,5cm CQ BD ==,∴点P ,点Q 运动的时间4s 33BP t ==,∴515cm /s 443Q CQ v t ===.(2)设经过x 秒后点P 与点Q 第一次相遇,由题意,得1532104x x =+⨯,解得803x =.∴点P 共运动了80380cm 3⨯=.ABC 周长为:1010828cm ++=,若是运动了三圈即为:28384cm ⨯=,∵84804cm AB -=<的长度,∵点P 、点Q 在AB 边上相遇,∴经过80s 3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边AB 上相遇.【点睛】此题主要是运用了路程=速度×时间的公式,解题的关即使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能够分析出追及相遇的问题中的路程关系.25.(1)241x x x --(2)12m ≥-且2m ≠(3)当2x =-时,分式的值为4-;当0x =时,分式的值为0;当2x =时,分式的值为4-;当4x =时,分式的值为0【分析】(1)将分式的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将除法化为乘法,约分计算即可;(2)将A 、B 的值代入解方程,根据解是非负数,得到21055m +≥,计算即可;(3)将A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及整式加减法添括号法则变形为331x x ---,由值为整数得到x 的值,代入计算.(1)解:()()()21114(4)x x x x A x x ++-=÷--()()()()214411x x x x x x +-=⋅-+-241x x x -=-;(2)解:由题意:2242111x x x m A B x x--+=+=--2242111x x x m x x ---=--,22421x x x m x --+=-,2155x m =+.∵解是非负数,∴21055m +≥∴12m ≥-.∵10x -≠即1x ≠,∴25511m +≠,解得2m ≠,∴12m ≥-且2m ≠;(3)解:241x x A x -=-()21211x x x ---=-2111x x x +=---()21311x x x -+=---331x x =---.当2x =-时,分式的值为4-;当0x =时,分式的值为0;当2x =时,分式的值为4-;当4x =时,分式的值为0.【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的除法运算法则,解分式方程,正确掌握分式的分解,运算法则,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6.(1)见解析(2)BE DE AD +=,见解析【分析】(1)由“AAS”可证ACD CBE △△≌;(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D BE =,AD CE =,即可求解.(1)证明:∵AD CE ⊥,BE CE ⊥,∴90E ADC ∠=∠=︒,∴1290∠+∠=︒,∵90ACB ∠=︒,∴3290∠+∠=︒,∴13∠=∠,在ACD △和CBE △中,13ADC E AC CB ∠=∠⎧⎪∠=∠⎨⎪=⎩∴ACD CBE △△≌(AAS ).(2)解:BE DE AD +=,理由如下:∵ACD CBE △△≌,∴CD BE =,AD CE =.∵CD DE CE +=,∴BE DE A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本题的关键.27.(1)见解析(2)等边三角形,见解析(3)是定值,见解析【分析】(1)连接BD ,可证ABD △是等边三角形,再由等边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即可得证;(2)由ABD △是等边三角形,可得FBD ABE ∠=∠,由BCD △是等边三角形,可得60BDC ∠=︒.由ASA 可证得ABE △和DBF 全等,从而BE BF =,即可证明BEF 是等边三角形;(3)由ABE DBF △△≌,可得面积相等,故ABD BEDF S S = 四边形,当AB 的长度为定值时,ABD △的面积为定值,四边形BEDF 的面积也为定值.(1)证明:连接BD .∵AB AD =,60A ∠=︒,∴ABD △是等边三角形.∵BE AD ⊥,∴12AE AD =.(2)解:BEF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ABD △是等边三角形,∴AB BD =,60ABD ∠=︒,∴60ABE EBD ∠+∠=︒.∵60EBF ∠=︒,∴60FBD EBD ∠+∠=︒,∴FBD ABE ∠=∠,∵AB BC CD ==,∴BD BC CD ==,∴BCD △是等边三角形,∴60BDC ∠=︒.在ABE △和DBF 中,60ABE DBFAB DB A BDF ∠=∠⎧⎪=⎨⎪∠=∠=︒⎩∴ABE DBF △△≌(ASA ).∴BE BF =,∴BEF 是等边三角形.(3)解:四边形BEDF 的面积是定值,理由如下:∵ABE DBF △△≌,∵DBF BED ABE BED ABD BEDF S S S S S S =+=+= 四边形∴当AB 的长度为定值时,ABD △的面积为定值,四边形BEDF 的面积也为定值.。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字是多音字?A. 猫B. 早C. 叶D. 桥答案:C2. 下面哪个成语意思是“不相信别人”?A. 相机行事B. 不屑一顾C. 心灵手巧D. 独来独往答案:D3. 下面哪个句子是含有比喻的修辞手法?A. 他的笑容灿烂如阳光。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亮。
C. 他的声音清脆悦耳。
D. 她的微笑像春风一样温暖。
答案:B4. 下面哪个词语是形声字?A. 语文B. 书法C. 分享D. 姑娘答案:D5. 下面哪个成语意思是“不去拆穿别人的谎话”?A. 指鹿为马B. 坐井观天C.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D. 含垢纳污答案:A二、填空题1. 我们在学校里研究的学科有数学、语文、英语、地理和__________等。
(历史)2. 这种小说结构严密,环环相扣,读起来非常__________。
(紧凑)3. 山间的小路有时是__________的,需要小心前行。
(崎岖)4. 她举起手来,慢慢地画了个____________,示意他靠近些。
(圆)5. 走到车站,已经过去了五分钟,他才发现手表不见了,于是心里不禁有些____________。
(焦虑)答案:1. 历史2. 紧凑3. 崎岖4. 圆5. 焦虑三、简答题1. 解释一下“小题大作”的意思。
答案:这个成语指的是小事情变成大事情,或者说把小问题看得十分重要。
2. 什么是比喻?请举一个例子并解释其意思。
答案: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即用某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意义。
例如,太阳像明珠一样挂在天空。
3. 如果你的同桌整天看漫画而不研究,你会怎么劝她?答案:如果我的同桌整天看漫画而不学习,我会好好跟她聊一聊,告诉她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她放下漫画,认真学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2.以下列数值为长度的各组线段中,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A .2,3,4B .3,5,6C .2,2,5D .4,4,6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22a a a ⋅=B .330a a ÷=C .()3253ab a b =D .221a a -=4.下列分式是最简分式的()A .223ac a bB .23aba a -C .22ab a b ++D .222a aba b --5.若224x mx ++是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是()A .16±B .4±C .2±D .1±6.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1的度数为()A .43B .55C .82D .677.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cm ,其中一边长为4cm ,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A .5cmB .4cmC .3cm 或4cmD .2cm 或4cm 8.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四边形内角和多360 ,则这个多边形是()A .五边形B .六边形C .七边形D .八边形9.若2x y +=,15xy =,则()()22x y --的值是()A .11B .14C .15D .1810.如图,已知△ABC 中,D 、E 分别为BC 、AC 上的点,且满足AB AD CD CE ===,若∠36BAD = ,则∠ADE 的度数为()A .36°B .35°C .26°D .72°二、填空题11.因式分解:224a b -=_____.12.点()2,3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13.数据0.0000001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米.14.甲完成一项工作需t 小时,乙完成同样工作比甲少用1小时,设工作总量为1,则乙的工作效率为__________.15.如图,在△ABC 中,∠C=90°,AD 平分∠BAC ,AB=5,CD=2,则△ABD 的面积是________.16.如图,已知AD ∥BC ,∠BAD=90°,∠C=60°,CB=CD ,若AD=1,则BC=____.三、解答题17.计算:(1)()()3421x x +-(2)2(2)(2)()m n m n m n +---18.解分式方程:(1)15122x x x +=++(2)2351311x x x x +=---19.先化简,再求值:()22212•21121a a a a a a a -+-÷++--,其中12a =.20.如图,点A 、E 、B 、D 在同一直线上,AC 、DF 相交于点G ,FE AD ⊥,垂足为E ,CB AD ⊥垂足为B ,且FE CB =,AE BD =.求证:△ABC ≌△DEF .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3,3),B (1,1),C (4,-1).(1)画出△ABC 关于y 轴的轴对称图形△A 1B 1C 1,并写出A 1、B 1、C 1坐标;(2)在(1)的条件下,连接AA 1、AB 1,直接写出△AA 1B 1的面积.22.如图,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CD ⊥AB 于D ,BE ⊥AC 于E ,求证:AC=AB .23.某学校为美化校园,安排甲、乙两工程队对面积为990m 2的区域进行绿化.已知甲队每天能完成的绿化面积是乙队每天能完成绿化面积的2倍,若先由乙队完成面积的13,再由甲、乙共同完成,时间共用11天.问甲、乙两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24.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A→D→C 的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长度运动,动点Q 从点B 出发,沿B→C→D 以每秒1个单位的长度运动.当点P 到达C 点后,P 、Q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BPQ 的面积为S .(1)填空:当动点P 到达D 点时,t=;(2)请用含t 的式子表示面积S .25.轴对称变换是几何证明中重要的图形变换之一,即寻找对称轴,将对称轴的一侧图形进行翻折,来构造满足条件的几何辅助线.例:在△ABC 中,过点A 作AD ⊥BC 于点D ,若AC+CD=BD ,则∠B 与∠C 满足什么关系?分析:将△ADC 沿直线AD 翻折,得到△ADE ,通过相关定理即可得到结论.(1)请猜想∠B 与∠C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3,A 、D 为线段BC 同侧两点,∠BAC=∠BDC=60°,∠ACB+12∠ACD=90°,求证:AB=AC+CD .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0)A m ,、点(,0)B n 分别在y 轴、x 轴的正半轴上,若m 、n 满足()()2240m n n -+-=.(1)填空:m =,n =;(2)如图,点P 是第一象限内一点,连接AP 、OP ,使∠APO=45°.过点B 作BC ⊥OP 于点D ,交y 轴于点C ,证明:DP=DB .(3)若在线段OA 上有一点M (0t ,),连接BM ,将BM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得到BN ,连接AN 交x 轴于点E ,请直接写出点E 的坐标(用含有t 的代数式表示).参考答案1.A2.C3.D4.C5.C6.C7.D8.B9.C10.A11.()()22a b a b +-【详解】解:原式=(a+2b)(a-2b).故答案为:(a+2b )(a-2b )12.()2,3--【详解】解:点()2,3P -关于x 轴对称点的坐标为:()2,3--,故答案为()2,3--.13.7110-⨯【详解】解:70.0000001110-=⨯故答案为:7110-⨯14.1t-1【详解】解:∵乙的工作时间为(t-1),工作总量为1,∴乙的工作效率为11t -.故答案为:11t -.15.5【详解】解:如图,过D 作DE ⊥AB 于E ,△DAE 和△DAC 中,AD 平分∠BAC ,则∠DAE=∠DAC ,∠DEA=∠DCA=90°,DA=DA ,∴△DAE ≌△DAC (AAS ),∴DE=DC=2,∴△ABD 的面积=12×AB×DE=12×5×2=5,故答案为:5;16.2【分析】连接BD ,证明△BCD 是等边三角形,可得BD =BC ,∠DBC =60°,求出∠ABD =30°,然后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D 即可.【详解】解:连接BD ,∵∠C=60°,CB=CD ,∴△BCD 是等边三角形,∴BD =BC ,∠DBC =60°,∵AD ∥BC ,∠BAD=90°,∴∠ABC =90°,∴∠ABD =30°,∵∠BAD=90°,AD=1,∴BD =2AD =2,∴BC =BD =2,故答案为:2.17.(1)2654x x +-(2)22322m mn n +-【分析】(1)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进行计算即可;(2)运用平方差与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即可.(1)解:()()3421x x +-=26834x x x +--=2654x x +-(2)2(2)(2)()m n m n m n +---=()222242m n m mn n ---+=222242m n m mn n --+-=22322m mn n +-18.(1)-3x =(2)12x =-【分析】(1)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 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2)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 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1)解:15122x x x +=++,方程两边同时乘以21x +()得:25x =+,解得-3x =,把-3x =代入2123140x +=-+=-≠()(),所以-3x =是原方程的解;(2)解:2351311x x x x +=---,方程两边同时乘以(1)(1)x x -+得:()()()3151311x x x x x -+=+-+-,化简得:84x -=,解得12x =-,把12x =-代入()()1131111224x x ⎛⎫⎛⎫-+=---+=- ⎪⎪⎝⎭⎝⎭≠0,所以原方程的解为12x =-.19.()211a a -+,23-【分析】根据分式的乘除法可以化简题目中的式子,再把a 值代入化简式子中求解即可.【详解】解:()22212•21121a a a a a a a -+-÷++--=()()222121••121a a a a a a --+--+=()211a a -+,把12a =代入原式得原式=121122133122⎛⎫⨯- ⎪-⎝⎭==-+.20.见解析【详解】证明:∵EF ⊥AD ,CB ⊥AD ,∴∠ABC=∠DEF=90°,又∵AE=BD ,∴AE+EB=BD+EB ,∴AB=DE ,在△ABC 与△DEF 中FE CB ABC DEF AB DE =⎧⎪∠=∠⎨⎪=⎩,∴△ABC ≌△DEF (SAS ).21.(1)图见解析,A 1(-3,3),B 1(-1,1),C 1(-4,-1)(2)△AA 1B 1的面积为6【分析】(1)直接利用关于y 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2)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而得出答案.(1)解:如图所示:△A 1B 1C 1,即为所求;A 1(-3,3),B 1(-1,1),C 1(-4,-1);(2)解:△AA 1B 1的面积为:12×6×2=6.22.证明见解析【分析】连接BC ,由CD 垂直于AB ,且D 为AB 中点,即CD 所在直线为AB 的垂直平分线,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得到AC=BC ,又E 为AC 中点,且BE 垂直于AC ,即BE 所在的直线为AC 的垂直平分线,同理可得BC=AB ,等量代换即可得证.【详解】证明:如图,连接BC∵CD ⊥AB 于D ,D 是AB 的中点,即CD 垂直平分AB ,∴AC=BC (中垂线的性质),∵E 为AC 中点,BE ⊥AC ,∴BC=AB (中垂线的性质),∴AC=AB .23.甲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为100平方米,乙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为50平方米【分析】设乙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为x 平方米,根据“由甲、乙共同完成,时间共用11天”列分式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设乙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为x 平方米,则甲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为2x 平方米,由题意得:1299099033112x x x⨯⨯+=+,整理得:33022011x x +=,即55011x =,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 ,得,11550x =,解得50x =,验根:当50x =时分母不为0,所以50x =是原方程的解,答:甲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为100平方米,乙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为50平方米.24.(1)2(2)22(02)4(24)t x S t t x <≤⎧=⎨-+<≤⎩【分析】(1)用AD 的长除以动点P 的速度可求出t ;(2)分0<t≤2时和2<t≤4时两种情况,分别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1)解:∵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动点P 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的长度,∴t =4÷2=2,故答案为:2;(2)当0<t≤2时,点P 在线段AD 上,如图:∵BQ =t ,∴114222S BQ CD t t =⋅=⨯=;当2<t≤4时,点P 在线段CD 上,如图:∵BQ =t ,CP =8-2t ,∴()21182422S BQ CP t t t t =⋅=⨯-=-+;综上所述:()()2202424t t S t t t ⎧<≤⎪=⎨-+<≤⎪⎩.25.(1)∠C=2∠B ,证明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在DB 上截取一点E ,使DE=DC ,利用SAS 证明△ADE ≌△ADC ,推出AE=AC ,∠AED=∠C ,再证明BE=AE ,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到∠C=2∠B ;(2)延长AC 至E ,使AE=AB ,设∠ACD=2α,得到∠BCE=90°+α,∠BCD=90°-α+2α=90°+α,再推出△ABE 是等边三角形,利用AAS 证明△BCD ≌△BCE ,据此即可证明AB=AC+CD .(1)解:结论:∠C=2∠B ,证明:在DB 上截取一点E ,使DE=DC ,连接AE ,∵AD⊥BC,∴∠ADC=∠ADE=90°,在△ADE与△ADC中,AD AD ADE ADCDE DC=⎧⎪∠=∠⎨⎪=⎩,∴△ADE≌△ADC(SAS),∴AE=AC,∠AED=∠C,∴BD=BE+ED,又∵BD=AC+CD,∴AC=BE,∴BE=AE,∴∠B=∠BAE,∴∠AED=2∠B,∴∠C=2∠B;(2)证明:延长AC至E,使AE=AB,连接BE,设∠ACD=2α,∵∠ACB+12∠ACD=90°,则∠ACB=90°-α,∴∠BCE=90°+α,∴∠BCD=90°-α+2α=90°+α,∵∠BAC=60°,BA=BE ,∴△ABE 是等边三角形,∴∠E=60°,AB=AE ,在△BCD 与△BCE 中,D E BCD BCE BC BC ∠=∠⎧⎪∠=∠⎨⎪=⎩,∴△BCD ≌△BCE(AAS),∴CD=CE ,∵AE=AC+CE=AC+CD ,∴AB=AC+CD .26.(1)4,4m n ==(2)见解析(3)E (2-12t ,0)【分析】(1)根据()()2240m n n -+-=得到040m n n -=⎧⎨-=⎩即可求解;(2)过点A 向OP 作垂线交于点E ,证明△AOE ≌△BOD ,进而可得到结论;(3)过点N 作NC ⊥x 轴交于点C ,可证△BOM ≌△BCN ,之后再证明△AOE ≌△ECN ,即可得到结论;(1)解:()()2240m n n -+-= ,040m n n -=⎧∴⎨-=⎩,4m n ∴==,故答案为:4,4m n ==;(2)证明:过点A 向OP 作垂线交于点E ,则∠AEP=90°,∵∠AOP+∠POB=90°,∠AOP+∠OAE=90°,∴∠POB=∠OAE ,又OA=OB ,∠AEO=∠BDO=90°,∴△AOE ≌△BOD ()AAS ,∴DB=OE ,AE=OD ,又∵∠APO=45°,∠AEP=90°,∴AE=EP,∴EP=OD ,∵OE=OD+DE ,DP=DE+EP ,∴OE=DP ,∴DP=DB ,(3)解:如图,过点N 作NC ⊥x 轴交于点C ,由题可知BM BN =,90MBN MOB ∠=∠=︒,90MBO OBN ∠+∠=︒ ,90OBN CNB ∠+∠=︒,MBO CNB ∴∠=∠,∴△BOM ≌△BCN ()AAS ,OM BC t ∴==,OB NC =,OA OB = ,OA NC ∴=,90AOC NCE ∠=∠=︒ ,OEA CEN ∠=∠,∴△AOE ≌△ECN ()AAS ,12OE EC OC ∴==,4OC OB CB t =-=- ,∴OC=4-t ,∴OE=12OC=2-12t ,∴E (2-12t ,0).。
八上数学期末试卷真题

八上数学期末试卷真题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3.1415926B. πC. √2D. 0.333332.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它本身,这个数是:A. 1B. -1C. 0D. 23.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的长度是:A. 5B. 6C. 7D. 84.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0,那么第三边的长度是:A. 5B. 10C. 15D. 不能构成三角形5. 一个多项式减去-2x+3得到2x^2-3x+1,那么这个多项式是:A. 2x^2+x-4B. 2x^2-5x+4C. 2x^2-x-2D. 2x^2+x+56. 一个圆的半径为5,那么它的面积是:A. 25πB. 50πC. 75πD. 100π7.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A. 1B. -1C. 0D. 1或-1或08. 一个正数的倒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A. 1B. -1C. 0D. 不存在9. 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1B. 2C. 3D. 410. 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1B. 2C. 3D. 4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这个数可能是_________。
12.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7,这个数是_________。
13. 一个数的平方是25,这个数可能是_________。
14. 一个数的立方是-8,这个数是_________。
15. 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4,这个数是___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1) (-2)^3 + √4 - 2π(2) (-3)^2 - √9 + 2π17. 解下列方程:(1) 2x + 5 = 11(2) 3x - 4 = 2x + 6四、解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8.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求这个三角形的斜边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自我评价
测试时间60分钟
测试总分100分
一、请你填一填(共15分,每空1分)
1、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和血管组成。
血管可分为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
2、组成运动系统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三种骨连结的形
式中最常见的一种是____________。
3、人体的神经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由它们发出的________组成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
4、人体的发育分两个阶段:一个是_______发育阶段,还有一个是______发育阶
段。
二、请你选一选(共40分,每题2分)
5、某人生病需要挂青霉素点滴,心脏四腔中最早出现青霉素的是()
A 左心房
B 右心房
C 左心室
D 右心室
6、当尿液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A 肾小囊
B 肾小球
C 肾小管
D 收集管
7、植物人肯定没有受损伤的部位是()
A 脑干
B 小脑
C 大脑皮层D大脑
8、脑通过什么与内脏和躯干之间发生联系()
A 脊神经
B 脑神经
C 脊髓
D 以上都对
9、下列不属于高级神经活动的是()
A 望梅止渴
B 吃梅止渴
C 想梅止渴
D 谈梅止渴
10、某人已28岁,身高62cm,体重12kg ,智力低下,此人可能患有()
A 佝偻病
B 呆小症
C 贫血症
D 侏儒症
11、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 孔雀开屏
B 野鸭迁徙
C 鹦鹉学舌
D 蜘蛛结网
12、中国人是黄皮肤黑眼珠,欧洲人是白皮肤蓝眼睛,决定眼珠颜色的是()
A 角膜
B 虹膜C晶状体D视网膜
13、小红受伤时流出了很多鲜红的血液,呈喷射状,你判断可能是什么血管受损了()
A 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D都有可能
14、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生态系统破坏最为严重的是()
A 人类自身的生活和生产B火山爆发C地震 D 泥石流
15、森林地区,往往降雨比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A 根据保持水土
B 蒸腾作用旺盛
C 光合作用旺盛
D 呼吸作用旺盛
1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最明显的特征是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
B 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性功能的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
C 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胚胎发育阶段和胚后发育阶段
D 童年期后,人体的发育基本停止,进入青春期
17、下列动物不属于变态发育的是()
A 鲫鱼、绵羊
B 蟾蜍、蜜蜂
C 蚂蚁、蝗虫
D 青蛙、蟑螂
18、人体内多余的无机盐排出的主要途径是()
A 排尿、呼吸
B 排尿、出汗
C 出汗、呼吸
D 呼吸、排便
19、王某因交通事故受到重创伤,急需进行输血,经查,王某的血型为B型,而在一群献血者中,已知甲的血型为O型,乙为A型,丙为B型,丁为AB型,医生首先考虑的献血者应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0、下列动物的受精方式属于体内受精的是()
A 大鲵
B 青蛙
C 扬子鳄
D 扁鱼
21、能发育成玉米种子中胚乳的结构是()
A 受精卵
B 极核
C 胚珠
D 受精极核
22、肱二头肌属于哪种肌肉()
A 头颈肌
B 躯干肌C上肢肌 D 下肢肌
23、我国北方常常在早春播种后用地膜覆盖,这是为了()
A 增加空气
B 增加光照
C 提高温度
D 防止被虫蛀
24、地球上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A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 太阳能
D 植物的蒸腾作用
三、请你来判断(共10分,每题1分)
25、人体内的血液主要是红骨髓制造的。
()
26、人体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主要来自视觉和听觉。
()
27、“谈梅止渴”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
()
28、近视眼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体状的曲度过小而形成的。
()
29、骨连结有活动连结和不活动连结两种。
()
30、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
31、大山雀像哺育自己的雏鸟一样哺育杜鹃的雏鸟,这种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
32、一般正常男性每次可以排出几千个精子,女子则每次只排出一个卵细胞。
()
33、清晨在公园的树林里锻炼身体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
34、植物根吸收的大部分水被蒸腾作用散失掉了,这是一种浪费。
()
四、请你连一连(共9分)
35、请你把下列疾病与相应的病因用线段连接起来。
(1)呆小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2)侏儒症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3)巨人症胰岛素分泌不足
(4)糖尿病食物中缺碘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36、我们能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与眼球的结构密切相关。
有人把眼睛比喻成一架照相机,你知道下列部件各相当于眼球的什么结构吗?请用直线连接起来。
(1)照相机的镜头A视网膜
(2)照相机的光圈 B 瞳孔
(3)照相机的底片 C 晶状体
(4)照相机的暗箱的壁 D 脉络膜
五、请你来分析(共6分)
37、科学家做了以下的实验:实验中,科学家破坏了蝌蚪的甲状腺,发现蝌蚪停止了发育,不能发育成蛙。
而在饲养蝌蚪的水缸中放入甲状腺激素,发现破坏了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成了蛙。
(1)你认为以上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
(2)以上实验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请你动动脑(共7分)
38、观察男、女部分生殖器官发育趋势示意图,然后回答问题。
(1)男孩生殖器官发育突增开始的年龄________.
(2)女孩生殖器官发育突增开始的年龄________.
(3)青春期性发育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七、请你来探究(共13分)
39、下图是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①_______②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⑦_______。
(2)在玉米、水稻、小麦种子的胚乳中贮存有大量的淀粉,你能用什么办法来证明呢?
(3)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有什么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