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先心病术后膈肌麻痹并发肺不张的护理体会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观察与护理【摘要】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手术治疗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
本文通过分析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病因,提出观察和护理的方法,并探讨综合护理措施。
建议加强术后监护,及时通气排痰,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
展望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术后康复的长期影响,并改进护理方法。
总结指出提高护理水平对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并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观察、护理、病因、综合护理措施、建议、未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心脏结构异常或功能异常,导致异常的血流动力学和代谢。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治疗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手术治疗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也成为了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面临的严重问题。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不张是指手术后由于长时间卧床、胸部疼痛、镇静剂等因素导致的肺组织塌陷和通气不畅的情况。
肺部感染则是由于手术中创口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导致的细菌或病毒感染肺部组织。
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了婴幼儿的康复和生存质量。
针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这一严重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护理。
只有通过科学的观察和细致的护理,才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疾病,手术治疗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式。
术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是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发生机制,探讨有效的观察和护理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提高患儿的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护理体会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护理体会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要点,总结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气道护理、呼吸机管理及检测循环功能维持心、肾功能等优质护理方案,观察患儿术后并发症。
结果本组患儿中,出现呼吸机通气相关性肺炎6例,肺不张8例,气胸4例,二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12例,管道漏气1例,经采取积极对症治疗和有效护理,患儿均好转。
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患儿,正确使用呼吸机,可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优质的呼吸道护理可明显提高患儿治疗的有效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标签: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体会现阶段,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属于临床上相对常见的畸形类型,大部分患者在发病早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当患者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则会发生呼吸困难症状、四肢厥冷症状、紫甘症状甚至是昏迷症状,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患者的生长发育[1]。
此外,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质弱,机体抵抗力差,营养不良,术前左向右分流,会反复引起患者的呼吸道感染、肺炎以及肺动脉高压等[2],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均需早期手术或介入治疗,以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本文就我院80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实施气道护理、呼吸机管理及心功能、肾功能检测。
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4个月~13岁,平均年龄(5.6±2.3)岁;室间隔缺损(VSD)11例,房间隔缺损(ASD)20例,VSD+ASD5例,动脉导管未闭(PDA)22例,VSD+PDA5例,法洛四联症(TOF)10例,肺动脉狭窄7例,合并有肺动脉高压22例。
所有患者均伴有心脏杂音、反复呼吸道感染、杵状指、紫甘等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经影像学及超声检查确诊。
1.2 护理方法1.2.1 呼吸机的管理在患者手术治疗后,需要合理选择专业化的婴幼儿型呼吸机,配备良好的湿化装置。
一例TOF术后膈肌活动低下患儿的护理体会

一例TOF术后膈肌活动低下患儿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法洛四联症术后并发膈肌活动能力低下依赖呼吸机行气管切开患儿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手术成功率的提高。
方法予以24h专人专护,严格术后循环系统监测,呼吸系统管理,气管导管护理,皮肤护理,感染控制,饮食管理,幼儿人文关爱,心理护理等。
防止坠积性肺炎,压疮。
结果患儿术后气管切开带呼吸机管道80天,通过精心护理无任何并发症,痊愈出院。
结论手术后的精心严密监护对于帮助法洛四联症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恢复和降低患儿病死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膈肌活动能力低下;气管切开;Abstract :Objective: this case report aims to investigate nursing care measures in children complicated with low diaphragmatic activity and dependence on ventilator after tetralogy of Fallot repair and tracheotomy so that to promote the success rate of tetralogy of Fallot repair.Methods: Twenty-four hours special nursingcare, including rigorous postoperative circulatory system monitoring,respiratory management, tracheal tube care, skin care, infection control, dietmanagement, pediatric humanistic care, psychological care, etc., were carriedout. Precautions were taken to prevent hypostatic pneumonia, pressure ulcers.Results: the patient received tracheostomy and had been on ventilator for 80 days before discharged. With careful and intensive nursing care, he did not suffer any major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careful and intensive nursing car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ostoperative care. It can help decrease severe complications after operation of tetralogy of Fallot recovery and reduce mortality rate.Keywords: tetralogy of Fallot; low diaphragm activity; tracheotomy我院于2014年5月收治了一位TOF的患儿,在行TOF根治术后并发膈肌活动能力低下,由于术后自主呼吸能力低下,气管切开带呼吸机管道80天,给医疗诊治和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经过精心治疗和细致护理,无任何并发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浅析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膈肌麻痹的护理

【 摘要 】 心脏缺 损; 先天性心脏病 ; 呼吸困难; 膈肌麻痹 ; 护理 【 中图分类号 】 1 1 4 7 3 . 7 2 【 文献标 识码】 B
众所周知 , 对 于先 天性心脏病 来说 , 膈肌麻痹是 比较常 见的并发症 。对 于这种症状 来说 , 一旦出现就会 严重地影响到患者 的肺 部工嗯 呢该 。严 重的还会 造成呼 吸困难 和 肺部感染 , 如果治疗方式不科学或者是护理不到位还会增加患 者的死亡率 。因此, 在 现 如今 的医疗工作 中, 医护人员对治疗工作加强重视 , 并且采取 切实可行 的护理方式至关
【 文章编号 】 1 0 0 4— 4 9 4 9 ( 2 0 1 5 ) 0 6— 0 6 9 8 — 0 1
因此 , 对于这类患者拉说 , 医护人 员通常会采 用机械通气 的形 式来进行 治疗 。 对于脱离呼 吸机 困难 、 反复撤机失败 的患者 , 护士 应加强 呼吸道 分泌物 的评估 , 应 用 密闭式 吸痰管减少 外源性污染 , 适时 吸痰 , 保 持呼 吸道通畅 ; 带 气管插 管呼吸 期间 及 拔 除气 管插管后 , 均予持续加温加湿给氧 , 避 免分泌物 黏稠结痂 而不 易排 出, 减 少肺部 重要 。 并发症的发 生。若 患者痰 液较 多且黏 稠 , 遵医 嘱静脉 使用 化痰药 , 病 情许 可先进 行拍 1 、 临床资料 背、 体位引流 , 然后边 用生理盐水进行气道 冲洗边 吸痰 , 吸痰后 给予呼吸囊 膨肺 , 减少肺 1 . 1一般资料 不张的发生。由于膈肌麻 痹患者容易并发肺部感染 , 应尽早 留取痰分泌 物做培 养 , 针 对 主要选择 了我 院 2 0 1 3年 4 月到 2 0 1 4年 4月一年之 内所 接收的 2 0 0多例 患者进 行 致病菌及时调整抗生素控 制感染。发生肺 不张的患者给予健侧 卧位 , 用 布类垫 高患侧 . 深 入研究 。其中, 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 l 1 5例和 1 0 0例。手术方式主要 为大动脉 每 4 小 时进行肺部理疗 1 次, 必须在餐 后2 h 进行 , 婴幼儿建议在 胃排空或开放 胃管下 进 调转 术, 室间隔缺补休术 以及缺损矫治术等等 。 行; 叩击时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 叩击部位垫一单衣 , 采用 空心掌面 叩击胸 部及背 部 . 对 于 1 . 2术后 监护 婴儿可用三四个手指合拢成空心杯状叩击 , 避免用 力过重 。 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来说, 在进行手术之后主要采用 的是机械通 气治疗的方式 , 2 . 3 拔气管插管后发生喉头水肿 、 支气管痉挛 的对症处理 呼吸机的参数 符合常规机 械设 备的运行 规律。在患 者手术之 后监护 的过程 中, 工作人 膈肌麻痹可使患者呼吸肌做功增加 、 呼吸困难 . 从 而导致 反复撤机失 败及呼吸 机依 员主要需要 根据患者的年 龄和体质特点 来进行调 节 一旦撤 离 了呼吸机 , 医护人 员需 赖 :若患者病情严重 、 2~ 3 周无法撤离呼吸机 者应施行膈 肌折叠 术。由于气 管插管 时 要对患者的状态以及身体各项指标的参 数进行 密切监视 。在带管 呼吸的过 程中 , 护理 间长或反复气管插管 , 患者拔除气管插 管后易引起 喉头水肿 、 支气管痉 挛等并 发症。此 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呼吸频率以及胸廓 的起伏情况 进行 观察和控 制。其 中主要有 5 O多 类患者拔管后需给予面罩加温加湿吸氧 ; 不可频 繁吸痰, 尽量 集中操作 以减少对患 者刺 例患者在手术之后表现为呼吸困难 , 胸部和 腹部也 出现 了呼吸反常 的现象 。通 过胸片 激 ; 保持相对安静 , 但不可过度药物镇静 , 拔除胃管或更换细胃管 , 以免影 响呼吸。 的提示 , 进行确证 。 本组行膈肌折叠术的患者 , 折叠后 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折 叠前 , 术后除 3 例 死亡 1 . 3处 理 及 转 归 外均顺利拔除气管插管 。 3 0多例患者在经过 治疗 和护理之 后, 呼吸困难的症状得到 了缓解 , 在撤 离呼吸机之 2 . 4 膈肌折叠术 的护理 后通气时间逐渐提升 , 2 O多例患者反复撤离机失败之后 , 行膈肌折 叠术。另外还有在呼 膈肌麻痹患者 由于长时 间异常的深大 腹式呼吸 导致 机体热量损 耗 , 因此术前 、 术后 吸机治疗期间 出现并发症 的患者 。另外 , 还有 并发胸腔积液患 者。总而 占之 , 患者 的症 加强 营养支持尤为重要 。血流动 力学 稳定后 尽早开 始喂养 , 每次 喂养 前清理患 者呼吸 状 比较明显 , 而且比较严重。经过治疗之后 , 患者 的呼 吸均 呈现 出正常 的趋势 , 而且没 道分 泌物 , 避免因分泌物淤积在喉咙而 导致 窒息 ; 由于此类患 者呼 吸肌易疲 劳 , 加重呼 有 出现任何 的功能障碍 以及反 复肺部感染 的现象 。仅有 3 名患者治疗无效 . 死亡 吸困难 , 术前或术后 早期喂养尽量采用 鼻饲 , 减少患 者吸吮 时体力 的消耗 而影响 呼吸 。 2、 护 理 膈 肌折叠术后 患者易引起腹胀 , 常规给予开放 胃管 自然引流 , 必要 时给 予开塞 露灌肠排 2 . 1密切观 察患者的病情 变化, 对膈肌功能进行评估 气, 避免 因腹胀造成膈肌上抬而影响呼 吸; 密切观察 呼吸功 能的恢 复状况 , 病情 许可尽 由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的危险性较 大, 难度也 比较高 , 在操 作的过 程中很容 易伤及 早撤离呼吸机。本组病例数据显示膈 肌折 叠术后 机械通气 时问较 折叠术 前明显 缩短 , 到膈肌 , 导致膈肌麻痹 。有时膈肌麻痹的症状并不是十分明显 , 很有可 能会 被误诊 为其 说明膈肌折叠有助于患者脱离呼吸机。 他 的疾病类 型。如果经过手 术之后 , 患者的呼吸仍然需要依靠 呼吸机来进 行, 则应 该受 3 、 总结 到医护人 员的密切监护 , 同时还应该对膈 肌的恢 复情况进 行明确 地控制 。在具体 的护 低体质量 、 营养不 良等高危患者行先天性心 脏病术后 易发生膈肌 麻痹 , 应密切 观察 理工作中 , 护理 人员需要依照患者对呼 吸机的依 赖程度来 对患者 的病情 和恢复程 度进 病情变化 , 如发生 反复撤机困难应 高度警惕膈 肌麻痹的可能 , 及早评估 膈肌功能并 采取 行判定 。同时还应该根据患者的 自身状 况和体质情 况来对采取科学 的护理方式 。 有效的护理措施 , 缩 短呼吸机使 用时间, 降低各种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 促进患者康复。 2 2加强呼吸道管理 , 防治肺部感染 参 考 文 献 由于心脏病患者的体质功能较弱 , 虽然患者被诊断为膈 肌麻痹 , 但是也不一 定需要 1 ] 李胜利 , 王旭, 贺彦 , 等. 膈肌折叠在先 天性心脏病 术后膈肌麻 痹 中的应用 [ J ] . 一 完全地 依靠膈肌折叠术来进行。护理人员可以根据呼吸的相关参 数来提升 患者呼吸的 [ 血 管康 复 医 学 杂 志 , 2 01 1 自主性。对于一些撤离呼吸机失败的患 者来说 , 应 该坚持采用 膈肌折 叠术 的形式。需 2 ] 李敏 , 王 明华, 李培杰 , 等. 儿 童心外科 手术后膈肌麻 痹两『 刊f J ] 中国循环杂 志, 2 0 1 1 要注意的是 ,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 的呼吸道进行管理 , 有效的防 治患者的肺部 出现严重 [ 3 ] 粱群娣.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膈肌麻痹 2 6例护理 [ J ] . 岭南心血管病 杂志 , 2 0 1 0 的感染现象 。如果患者的肺 部 以及呼 吸道受 到 了损 坏 , 可能会 引起其 他症 状的 出现 。 [
1例先心病术后膈肌麻痹并发肺不张的护理体会

1例先心病术后膈肌麻痹并发肺不张的护理体会【关键词】先心病术后膈肌麻痹并发肺不张;护理体会膈肌麻痹属于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较为严重且少见的并发症,膈肌麻痹导致膈肌异常上抬,膈肌运动减弱或消失,患侧呼吸呈矛盾运动,肺活量可减低37%,通气量减低20%,婴幼儿由于肋间肌代偿功能低下,导致功能残气量降低,容易出现脱机困难、肺泡萎陷和肺不张。
2010年3月我外科ICU一法四根治术后患儿出现膈肌麻痹症状,脱机困难并右肺上叶不张,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我们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和护理下,终于巩固了治疗效果,患儿顺利脱机。
1.病例介绍患儿,女,11个月,体重7.5kg,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法四根治术,手术顺利,术中穿刺困难,术后第一天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后出现呼吸困难,腹部反常呼吸,很快出现呼吸衰竭,当日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术后四日拍片示右肺上叶不张,并脱机困难,痰培养查出霉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行膈肌折叠术后在积极抗炎基础上加强体疗吸痰、控压膨肺治疗,终于肺复张并顺利脱机。
2.观察与护理2.1膈肌折叠术后的观察与护理:膈肌折叠术不但改善呼吸困难,同时由于增加了功能残气量对肺不张的复张也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术后应每日或隔日拍胸片动态观察膈肌下降和肺不张改善情况,遵医嘱根据病情间断脱机加强呼吸肌肉功能锻炼,脱机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和腹部反常呼吸(吸气时腹部凹陷)等的表现。
2.2应用简易呼吸器控压膨肺吸痰的观察与护理:2.2.1操作与观察护理:膨肺前首先清理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以防将痰液压入终末细支气管,然后将连接高浓度氧的简易呼吸器与气插管口连接,开始以20~25次/min匀速地挤压简易呼吸器,为使肺泡膨胀完全,使气体在不同肺泡内均匀分布,使肺泡充分开放,潮气量为正常吸痰膨肺潮气量的1.5倍,每次持续挤压次数为正常膨肺吸痰的3~4倍,为防止吸痰时因吸引负压过大造成机械性肺不张,保证负压安全范围在12.5~17.5kPa。
婴幼儿先心病术后肺不张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婴幼儿先心病术后肺不张的原因分析与对策肺不张是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根据肺不张的范围和程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呼吸增快、气促等呼吸困难症状,甚至呼吸衰竭。
术前、术中对呼吸系统的保护及术后正确有效地进行呼吸道护理,可预防和治疗肺不张。
1 临床资料我科2001年5月~2006年12月共收治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156例,年龄最小3月,平均(15±8.9)月,体重4~13 kg,平均(8.6±4)kg。
法洛四联症38例,室间隔缺损82例,其中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41例,动脉导管末闭19例,房间隔缺损9例,肺动脉狭窄3例,完全性房室通道5例。
15例发生肺不张,右上肺不张9例,左肺不张5例,其中1例右上肺,左上肺均不张,均经胸部X线检查确诊。
结果:15例肺不张均治愈。
2 原因2.1 生理因素的影响:婴幼儿肺泡发育欠完善,肺泡数量较少,易被黏液堵塞,导致远侧肺泡的空气被吸收,使之凹陷,引起肺不张。
在局部肺不张的基础上,微生物滋长浸润可发生肺炎。
2.2 术前因素的影响:患者术前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未能完全控制者,使气道分泌物增多潴留,则易堵塞气道,引起肺不张;术前心脏各房室增大,可压迫气道而致肺不张。
2.3 麻醉和手术的影响:麻醉和手术创伤均可使病儿呼吸功能损害,尤其多见于行心脏手术的重危病儿。
病儿在术后早期受麻醉药剩余作用的影响,后期受镇痛药物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呼吸中枢受麻醉药物的控制作用。
麻醉和手术可产生肺机械功能改变,病儿表现为限制性肺功能损害,吸气容量、肺活量及功能残气量均减少,死腔量增加,气道阻力增大,从而使通气灌流比值下降。
当闭合容量高于功能残气量时,将导致相应区域的肺组织萎陷,出现肺不张。
手术创伤还可使胸壁弹性下降,胸壁顺应性下降。
2.4 体外循环的影响:体外循环中特别是阻断主动脉期间肺脏没有灌注也无换气,常常伴有肺萎陷。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减少或合成异常,经测定婴幼儿先心病术后4小时气道分泌物中活性PS(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大聚合体浓度、大聚合体中磷脂/蛋白比例以及疏水性表面相关蛋白SP-A浓度即显著降低,直至术后72小时才逐渐恢复。
小儿心脏术后膈肌麻痹行膈肌折叠术后2

小儿心脏术后膈肌麻痹行膈肌折叠的术后护理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430022 彭婷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心脏手术后并发膈肌麻痹行膈肌折叠的术后护理经验。
方法对5例小儿心脏术后诊断膈肌麻痹,行膈肌折叠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4例患儿术后呼吸功能恢复,1例患儿因呼吸功能衰竭死亡。
结论膈肌麻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呼吸功能及康复,膈肌折叠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防治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减小腹压,加强营养及心理护理,对患儿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心脏手术膈肌麻痹膈肌折叠术术后护理随着小儿心胸外科的发展,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治愈率的提高, 小儿术后膈神经损伤所引起的膈肌麻痹、呼吸困难逐步被认识,成为术后难处理的并发症之一,本组旨在研究损伤性膈肌麻痹对术后恢复的影响及探讨小儿心脏手术后并发膈肌麻痹行膈肌折叠的术后护理经验。
1.临床资料从2007年2月~2008年2月我院行心脏手术1500例左右,术后确诊膈肌麻痹5例,男3例,女2例。
年龄0.5~3岁,平均(1.56±0.65)岁,体重6~14 kg,平均(8.24±1.51) kg。
5例病例中左侧膈肌麻痹2例,右侧膈肌麻痹1例,双侧膈肌麻痹2例。
原发疾病为:法乐氏四联症2例,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闭锁、主动脉弓中断各1例。
5例患儿在体外循环直视下行心脏畸形矫治手术,术后均使用Darger-Evita4型呼吸机支持呼吸,其中2例患儿无症状,临床表现仅为患侧呼吸音降低;另3例患儿在呼吸机治疗期间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依赖呼吸机2例),反复多次气管插管,交替使用无创通气支持呼吸,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异常腹式呼吸。
3例患儿撤机拔管后胸片提示:1例一侧膈肌抬高,2例胸片为双侧膈肌抬高, 同时伴肺不张、肺炎。
5例患儿均行膈肌折叠术,其中 2例双侧病变者,先后进行两侧膈肌折叠。
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5~1120h,ICU滞留时间7~58d,4例患儿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痊愈出院;1例患儿因呼吸功能衰竭死亡。
先心病术后并发肺不张的原因分析

先心病术后并发肺不张的原因分析发表时间:2016-04-12T20:40:15.55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1月第1期作者:刘玉张慧芳杨美玲[导读] 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加强肺不张预防及处理十分必要,并且预防处理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刘玉张慧芳杨美玲云南省昆明市儿童医院云南昆明650228 2016年1月《中国医学人文》【摘要】目的:分析先心病术后并发肺不张的原因。
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接收治疗的先心病术后并发肺不张患者中,利用数字随机法抽取100例,分析先心病术后并发肺不张的原因。
结果:针对患者肺不张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处理后,100例患者肺不张治疗显效64例,有效为30例,患者预防处理效率为94.0%。
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加强肺不张预防及处理十分必要,并且预防处理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先心病;术后;肺不张;原因分析对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手术治疗后常常会合并肺不张疾病,这种肺不张患者的呼吸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增快、缺氧以及气促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衰竭现象[1]。
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前及术中、及术后采取正确的呼吸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及治疗肺不张。
本文主要研究了先心病术后并发肺不张的原因,现将此次研究报道如下:1.对象和原因分析1.1研究对象利用数字随机方法从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接收治疗的先心病术后并发肺不张患者中,利用数字随机法抽取100例,患者男性47例,女性53例,年龄最小为3个月,最大为1岁,平均年龄为(14±8.59)月,其中25例为右上肺不张,45例为左肺不张,30例为右上肺及左上肺均不张,患者均通过胸部x线检查确诊,且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显示无差异(P>0.05),可以进行研究。
1.2原因分析1.2.1受生理因素所以影响婴幼儿患者的肺泡发育不够完善,肺泡的数量偏少且容易被黏浓所堵塞,最终导致其远侧肺泡空气被吸走而使之凹陷,随后引发肺不张,如果肺不张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在局部的肺不张基础上出现微生物滋生,最后形成肺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C LD . M 10 I A 0 . 1l  ̄I RA 【 N
全科 护理
甲型 H N 流感患者的护理 11
马玉娟 陈秀丽 陈晓 宁 朱 玲
第二炮兵总医院发热门诊, 北京 108 00 8
【 摘要】 目的: 探讨对甲型 H N 流感患者采用系 l1 统化的整体护理。 方法: 根据病人的临 床症状、 心理问 题厦全身状况进行评估确定护理问题。 制定相应 的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症状改善, 心理压力缓解, 能更好配合治疗。结论: 针时甲型 H N 流感患者, ll 不但要重视疾病的护理, 同时要关注该病在严密隔离
者能够积极配合护理及治疗。②认真做好宣教工作, 详细讲解 甲型 Hl 1 流 N 感的相关 知识 , 特别是 该 病是 可 防 可控并 能够 治愈 的疾病 , 除患 者 的恐 消 惧 、 虑心理 , 焦 增强战胜 疾病的信心 。 23 营养支持 。护理 目标 : . 患者体 重未下 降或增加 。 护理措施 : ①患病早期多伴有发热、 纳差, 护理时饮食方面多给予软食 或半流食为主, 鼓励患者多进食。②恢复期鼓励患者多进食新鲜的水果及 蔬菜 , 足够 的维生 素 , 强患 者体 质 , 进 疾病 的恢 复。③ 考 虑到 患者 补充 增 促 需 隔离治疗 , 不能随便 外出 , 时没有 家人 陪 护 , 同 护理 人 员要做 好 临时 家属 这份 工作 , 足患者饮食 方面额为 的正当要求 【 。 满 2 】
3 讨 论 .
通过这 阶段 的护理工作 , 护理水 平有所 提高 , 我科 同时我们 对护理 工作 有 了更 新的认识 , 针对 甲型 H N 流感 这种 特殊 疾病 , 1l 与普通 疾病 有很 大 的 区别 , 在护理 工作 中不但 要重视疾病 的护理 , 同时要 关注该 病患者 的心 理问 题, 应根据患 者的病情变 化及 心理变 化 , 时发 现 护理 工作 中 的不足 。 一 及 进 步完善护理措施, 调整护理方案 , 使患者 的身心得到整体的护理, 身体能够 早 日康复 。 由( 上表 ) 得 , 热是 甲型 H N 可 发 1 I流感 患者 的 主要症 状 , 部 1 患 参考文献 全 4例 者均有不 同程 度发热 ; 约有 9% 的患者表现 为咽痛 、 o 咳嗽等上 呼 吸道感染 症 [ ] 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1 内科分册) 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主编, 湖南 状; 在精神心理 方面有 3.%患 者出现恐惧 、 57 焦虑 。 科 学技术 出版 社 出版 。99 5 19 .. 2 护理 问题分 析夏措 施 . [ ] 曲维香, 2 主编. 标准护理计划( 内科分册) 北京医科大学、 . 中国搏和医 2 1 体温过高。护理目标 : . 体温降至正常范围, 患者不适症状消失。 科大 学联合 出版 社 出版 , 9 .. l 67 9 护理措施 : ①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 , 监测各项生命体征 : 体温 > 9 3℃ 的患者, 0分钟测一次体温; 每3 体温在 3 8—3℃之间, l 9 每 小时测一次体
的特 殊治疗环境 下的 负面心理的 影响。针对 甲型 H N 1 1患者 采用 系统化 的整体护理 。 能更有效 的促进 患者 痰病 的治疗及 康复 。
【 关键词】 型 H N 流感; 甲 l1 护理 di1.99/in 10 992 I.924 0: 36/.s .06—15 .0O0 .o 0 s
缓解 。 护理措 施 : 针对确诊 并需要隔离 治疗 的患者 , 理时需 要 主动与 患者 ① 护 交流和沟通 , 因隔离治疗 。 做好解 释工作 , 可能满 足患 者的合 理要求 , 尽 使患
甲型 H l 1 流感是一种新型传染病 , N 人体没有特异免疫力。 通过近距离 飞沫传 播 , 病传染性 强 , 死率低 , 该 致 临床 上 以发热 、 咽痛 、 咳嗽 为 主要症状 , 重症病人可合并肺炎。自20 9月至2 1 1 , 09年 00年 月 我院发热门诊共确诊 并隔离治疗了 l 例甲型 H N 流感患者, 4 l1 平均住院时间 6天, 治愈出院 l 4 例, l0 无死亡病例。针对确诊病例在进行及时报告、 占 0 %, 分开隔离、 有效 治疗同时并给予系统化整体护理, 现报告如下。 1资料 与方法 . 1 1 一般资料 : . 选择确诊并留观治疗的甲型 H N 1 1流感病例 l 4例。 其 中男 l 例 , 0例 。 小 2 4 女 最 0岁 , 大 3 岁 , 年龄 2 最 4 平均 5岁, 体温 > 9 的占 3℃ 5 % 。 热持续 1 7天 , 0 发 — 白细胞 总数正常或低 于正常 。 12 评估患者 体温 : . 高热 病人 及 时给予 药 物退热 或 物理 降温 , 呼吸 重 点评估呼吸 次数 、 率 , 频 观察有无 胸闷 、 气促 、 吸困难 ; 理方 面 : 呼 心 主动与 患 者 沟通 。 给予患者更 多的关心 和爱护 , 减少 因社会 因索及 隔离环 境对 其造成 的不 良影响 ; 营养方 面 : 给予高热量 、 高蛋 白饮食 , 必要时静脉 补充 。 I3 护理评估 : 甲型 H N 流感 患者症 状 、 . 根据 1I 体征 、 临床 特点进 行评 估 , 用相应 的护 理措施 , 并采 及时评 价所取得 的护 理效果 。 14 桩床症状和 心理阔题 。 . 表 1 1 甲型 H N 流 感患者临床症 状与心理 问题 统计 4例 ll
文章编号:06— 99 ml ) 0 26 — 1 10 15 ( 0 一 9— 4 8 0 温, 并详细记录。②降温处理: 体温 >3 .℃患者 , 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 85 遵 物降温处理, 体温过高患者, 如不适症状明显或应用解热镇痛药物体温未能 降 至正常时适 当给予糖皮质 激素 ; 体温 < 85 患者 给 予冰 袋 或酒精 擦 浴 3 .℃ 等物理降温处理, 每半小时测一次体温, 记录并观察降温效果。③嘱患者卧 床休息 , 减少活动, 降低能量消耗, 因退热出汗较多患者给予多饮水补液处 理 , 日给予饮 水 30 3∞I J 每 00— 5 IL 。 lJ l 22 恐惧 、 . 焦虑症 状。 护理 目标 : 者 恐惧 、 患 焦虑 症状 消失 , 心理 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