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教字20095号

合集下载

嵊教体普20095号

嵊教体普20095号

嵊教体普…2009‟5号嵊州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公布第六届中小学幼儿园艺术节活动获奖名单的通知各市属学校(幼儿园),乡镇(街道、开发区)中心学校、初中、中心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心幼儿园,民办学校:第六届中小学幼儿园艺术节自2008年3月中旬开幕,在全市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于12月底圆满结束,这次艺术节以“畅想2008——抒奥运情,励强国志”为主题,以组织艺术教育竞赛活动为载体,努力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培养学生艺术特长,营造了全市艺术教育工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

- 1 -本次活动共有186个节目和360件作品参加全市各类艺术竞赛活动,其中“妙绘2008”全市中小学生幼儿书画、摄影、节徽设计比赛作品360件;“曼舞2008”全市中小学生幼儿舞蹈比赛节目62个;“笑语2008”全市中小学生校园幽默小品比赛节目26个;“韵乐2008”全市中小学生器乐比赛节目26个;“欢歌2008”全市中小学生幼儿声乐(戏曲)比赛节目72个。

现将各项比赛结果予以公布(详见附件)。

本次艺术节获奖节目和作品充分展示了我市中小学生的艺术才华和学校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对于丰富中小学校园文化生活,促进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希望获奖学校和学生再接再厉,戒骄戒躁,积极进取,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同时,希望各校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深化艺术教育,大力扶持和培养优秀艺术后备人才,为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推动学校艺术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水平而不懈努力。

附件:嵊州市第六届中小学幼儿园艺术节活动获奖名单二○○九年一月八日- 2 -附件:嵊州市第六届中小学幼儿园艺术节活动获奖名单-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主题词:艺术节获奖通知抄报:绍兴市教育局普教处,嵊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

学院获得的学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统计(2009-2017

学院获得的学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统计(2009-2017

学院获得的学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统计(2009-2017年)序号成果名称成果参与人等级成果类型年份文件颁发机构1“新洛桑”人才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邓振义、刘粉莲、赵辉、问建军、樊雅琴、王建军一等奖第三届农业职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2009职教研[2009]8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农村与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赵建民刘新燕衣学慧刘卫斌、张淑英一等奖3“54831”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拜存有、赵旭升、张宏、郝红科、杨振华二等奖4高职经管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张永良、张宗民、周宁、张之峰、张学琴二等奖5高职经管类专业经营性实训基地——经贸实训超市的建设与管理杨宏祥党养性张永良张宗民蒋霞王淑庆一等奖第四届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2011.8职教研[2011]8号6园艺技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尚晓峰、杨安平、妙晓莉、张宏辉、刘明一等奖7高职制药类专业“五步模式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刘玉凤、张中社、胡普辉、胡莉娟、周博、李信念二等奖8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党占平、周济铭、郭勇二等奖9园林工程建设技术丛书建设陈祺、赵建民、刘新燕、刘卫斌、衣学慧三等奖10高职畜牧兽医专业“EPE”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张周、任建存、薛增迪、张振仓、杨和平、周庆安三等奖11高职《分析化学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及创新教材开发张坐省马云梅张立成、张国帧一等奖第五届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2013.7职教研[2013]7号12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升途径探索与实践杨雪霁、王云江、赵辉、刘根牢、周东妮二等奖13农业职业院校“1245”产教融合模式研究与实践王云江、张宏辉、吴薇、党养性、闫红军一等奖第六届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2015.6农专委〔2015〕8号14技能竞赛背景下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何国荣、纪娜、陈高峰、郭东平、熊刚二等奖15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高职C语言教学改革与实践刘琼、段智毅、杨卫社、史诺、纪娜二等奖16面向岗位就业需求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纪娜、何国荣、李文娟、刘琼、段智毅二等奖17以提升学生三维设计能力为特色的教改途径与探索史诺、刘琼、付建军、吕秋硕、李雅茹三等奖18高职园艺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研究与实践马文哲、郑爱泉、刘明、薛明珂、刘颖沙、时静一等奖第七届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2017.719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训练系列教程范学科、李国秀、王文光、李劼、刘伟二等奖20高职制药类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及运行机制的研究和实践王云云、刘玉凤、胡普辉、陈胜三等奖2013—2015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优秀成果2016.1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21依托职教集团,引企入校,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水电十五局水电学院办学为例拜存有,刘儒博、张宏、杨波、邵军、赖吉胜一等奖2017年水利职业教育教学成果2017.12中国水利教育学会。

公文发文字号编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公文发文字号编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公文发文字号编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概要:发文字号是公文格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文章以《条例》、《办法》等公文法规为依据,阐述公文发文字号的结构、格式要求,分析、纠正常见的病误,并提出了值得研究探讨的建议。

关键词:公文发文字号规范要求病误分析目前人们习惯上理解的公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在办理公务中形成和使用的通用公文;二是外交、军事等领域使用的专用公文。

本文探讨的是第一类。

规范的公文格式不仅有利于体现国家机关的权威性、严肃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政令畅通。

发文字号是公文格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格式)就发文字号的用法、格式、标准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病误,值得探讨。

一、发文字号的规范要求(一)发文字号的构成要素《条例》规定:“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度和发文顺序号组成,标注于版头下方居中或者左下方。

联合行文,一般只标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办法》规定:“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

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以上两个公文法规阐明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正式公文发文字号由三个要素构成:机关代字+年度(份)号+发文顺序号。

比如:闽政文〔2009〕28号这个发文字号,三个要素齐全。

其中机关代字为“闽政文”,说明公文的制发机关是福建省人民政府;年度(份)号为“2009”,指的是福建省人民政府2009年制发的公文;顺序号为“28”,指的是福建省人民政府2009年制发的第28号文件。

(二)各构成要素的格式要求1.机关代字。

同一单位、同一类公文的机关代字应当统一,如何确定机关代字,虽没有统一规定,但必须注意与名称相近的其他机关相区别,一般不超过6个字。

主要有以下几种格式:一是仅有机关名称代字,没有其他附加成份。

公文发文字号编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公文发文字号编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公文发文字号编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概要:发文字号是公文格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文章以《条例》、《办法》等公文法规为依据,阐述公文发文字号的结构、格式要求,分析、纠正常见的病误,并提出了值得研究探讨的建议。

关键词:公文发文字号规范要求病误分析目前人们习惯上理解的公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在办理公务中形成和使用的通用公文;二是外交、军事等领域使用的专用公文。

本文探讨的是第一类。

规范的公文格式不仅有利于体现国家机关的权威性、严肃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政令畅通。

发文字号是公文格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格式)就发文字号的用法、格式、标准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病误,值得探讨。

一、发文字号的规范要求(一)发文字号的构成要素《条例》规定:“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度和发文顺序号组成,标注于版头下方居中或者左下方。

联合行文,一般只标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办法》规定:“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

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以上两个公文法规阐明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正式公文发文字号由三个要素构成:机关代字+年度(份)号+发文顺序号。

比如:闽政文〔2009〕28号这个发文字号,三个要素齐全。

其中机关代字为“闽政文”,说明公文的制发机关是福建省人民政府;年度(份)号为“2009”,指的是福建省人民政府2009年制发的公文;顺序号为“28”,指的是福建省人民政府2009年制发的第28号文件。

(二)各构成要素的格式要求1.机关代字。

同一单位、同一类公文的机关代字应当统一,如何确定机关代字,虽没有统一规定,但必须注意与名称相近的其他机关相区别,一般不超过6个字。

主要有以下几种格式:一是仅有机关名称代字,没有其他附加成份。

关于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的选拔(认定)及奖励办法 2011教字7号文件

关于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的选拔(认定)及奖励办法   2011教字7号文件

津轻职院教字〔2011〕7 号关于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的选拔(认定)及奖励办法为培养造就一批院级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构建优秀教学团队,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实现品牌专业的战略举措,特制定本办法,以选拔和奖励在教育教学、应用性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特别是在技能培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一、聘任基本条件1、政治立场坚定,师德高尚;事业心强,富有创新协作精神;治学严谨,教风端正,诚信育人,为人师表,按照学院的《教师工作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2、具有企业相应技术工种的工作实践经历,近年来能够面向行业企业实际需求,坚持下企业挂职锻炼,主动承担与专业相关的技术服务项目,并将企业的新技术、新方法等引入到课堂中来。

3、积极研究高职教育的教学规律,将高职教育的教学要求融入课程改革的设计之中;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分析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积极参与新专业的申报、老专业的改造、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质量较好的完成学校、系布置的各项工作。

4、每学年至少承担一门及以上课程(含实训课或选修课、学院指定辅导学生技能大赛或学生社团活动),注重分析学生群体特点,坚持因材施教;教学手段先进,应用得当;教学方法灵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和开发学生潜在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5、积极编写校内自编讲义或公开出版教材;积极参加学院教学改革立项或科研课题研究;积极参与学院精品课、教学资源库等建设,包括教学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训项目、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工作。

6、能够根据高职教育特点,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课程教学模式;积极进行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的评价方法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7、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自觉指导和帮助本专业新教师,定期完成听课任务,主动承担数据采集平台的填报、参与承办(指导)技能大赛等工作。

8、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期内,积极参与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服从学院或各项目组的安排,主动承担任务,按照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

关于公布2009年同意进修人员名单

关于公布2009年同意进修人员名单

关于公布2009年同意进修人员名单、2010年进修计划以及做好2010年教师进修管理工作的通知各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管理程序,结合当前我校师资队伍进修现状,依据《烟台大学教职工进修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特对今年教师申请进修有关问题做如下说明。

一.各个单位应严格按照计划数推荐人员进修根据学校烟大校字〔2007〕118号文件规定,自2008年起学校统一下达各个教学单位的进修计划,现公布2010全年度计划(根据各单位教学人员编制数量情况制定),用于指导当年度申请进修人员人数的控制。

请各个单位严格按照计划有重点的推荐本单位人员进修,其中仅攻读学位人员不占本单位计划(仍须提交《申请表》并学校同意后方可攻读)。

2010年进修计划中未公布进修计划的单位及各个教学单位教师外人员,进修计划均为1。

教师外其他人员的进修计划按照烟大校字〔2007〕118号文件执行,不再单独下达。

二.申请进修备案登记由各单位统一上报,学校不受理个人申请。

为便于各单位掌握本单位申请进修人员情况,也为保证学校正常教学计划的开展,严格执行烟大校字2007(118)文件相关规定,今年凡申请进修人员材料应有由本单位统一收齐,并在每年两个规定时间交至师资科存档备案(今年暂定于5月中旬和10月中旬。

)。

各单位收齐的《申请进修人员情况登记表》应将除“人事处意见”和“分管领导意见”外各项目填写完整,人事处在10个工作日之后予以网上公布,备案生效。

因此,人事处其它时间不再收取该表,也不受理个人提交的表格。

三.其他进修手续可由(申请)进修人到人事处办理鉴于报考学校的具体要求不同,为方便教师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人事处在正常工作日受理(申请)进修人员的个人相关事宜。

如办理成绩单复印、档案复印、进修审核表、同意报考证明、同意脱产证明和申请延期证明。

四.进修人员录取后应及时到人事处办理签订协议根据学校[2007]118号文件规定,已经参加进修人员或者经学校研究同意已经被报考学校录取且进修期超过3个月(含),需要下载“在职进修协议书”,及时持协议书和录取证明到人事处师资科签订进修协议。

新乡医学院历年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统计表

新乡医学院历年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统计表

新乡医学院历年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统计表项目年度卓越医生人才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大创计划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1年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学名师省级国家省级国家国家省级国家省级国家省级国家省级国家省级国家省级2003 12004 22005 12006 22007 1 1 3 12008 1 1 1 2 12009 2 1 1 12010 2 1 1 2 12011 2 2 1 12012 3 1 2 1 10 1 1 1 1 12013 2 81 1 1 1 1 12014 3 40 1 1 12015 1 3 1 2 合计 3 1 7 1 131 10 4 6 22 7 5 21 / 162 / 16新乡医学院精品课程一览表序号 课程名称 级 别所属部门 负责人 获得时间 批准文号 1 精神病学 校级 第二临床学院 贾福军 2003年 院发〔2005〕86号 2 病理学 校级 基础医学院 赵卫星 2003年 3 医学免疫学 校级 医学检验系 王 辉 2004年 院教〔2004〕33号P24 生理学 校级 基础医学院 李东亮 2004年5 细胞生物学 校级 基础医学院 杨保胜 2004年6 护理学基础 校级 护理学院 李秀敏 2005年 院教〔2005〕21号P27 内科学 校级 第一临床学院 翁孝刚 2005年 8 法医学 校级 基础医学院 樊爱英 2005年 9 人体解剖学 校级 基础医学院 郭志坤 2005年 10 预防医学 校级 公共卫生学系 桂立辉 2005年 11 药理学 校级 药学院 刘巨源 2006年 校教〔2006〕8号P312 医用化学校级 基础医学院 闫福林 2006年 13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校级 医学检验系 王 辉 2006年 14 神经生物学 校级 基础医学院 李东亮 2006年 15 医学遗传学 校级 生命科学技术系 杨保胜 2007年 校教〔2007〕9号P316 大学英语 校级 外国语言学系 王兰英 2007年 17 医学生物化学 校级 基础医学院 谷兆侠 2007年 18 医学物理学 校级 生命科学技术系 岳小平 2007年 19 眼科学 校级 第三临床学院 万新顺 2007年 20 卫生法学 校级 管理学院 谭建三 2007年 21 儿科学 校级 第一临床学院 杨达胜 2007年 22 病理生理学 校级 基础医学院 陈正跃 2007年 23 内科学 校级 第三临床学院 赵国安 2007年 24 妇产科学 校级 第三临床学院 申素芳 2007年 25 普通心理学 校级 心理学系张改叶 2007年3 / 1626 人体寄生虫学 校级 基础医学院 刘世国 2007年 校教〔2007〕9号P327 英语专业精读 校级 外国语言学系 王兰英 2008年 校教〔2009〕2号P328 组织学与胚胎学 校级 基础医学院 高福莲 2008年 29 天然药物化学 校级 药学院 白素平 2008年 30 机能学实验 校级 基础医学院 李东亮 2008年 31 普通生物学 校级 生命科学技术系 丰慧根 2008年 32 组织病理学实验 校级 基础医学院 杨廷桐 2008年 33 医学心理学 校级 第二临床学院 陈佐明 2008年 34 分析化学 校级 基础医学院 孙祥德 2008年 35 临床检验仪器学校级 医学检验系贺志安 2009年 校教〔2009〕3号P63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校级 社科部 马振江 2009年 37 法医物证学 校级 基础医学院 杨保胜 2009年 38 变态心理学 校级 心理学系 朱金富 2009年 39 神经病学 校级 第二临床学院 卢 红 2009年 40 放射诊断学 校级 第一临床学院 杨瑞民 2009年 41 细胞工程 校级 生命科学技术系张光谋 2009年 42 护理学导论 校级 护理学院 李秀敏 2009年 43 神经病学 校级 第三临床学院 谭 军 2009年 44 发酵工程 校级 生命科学技术系丰慧根 2009年 45 内科护理学 校级 护理学院 李秀敏 2010年 校教〔2010〕5号P5 46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校级 公共卫生学系 田玉慧 2010年 47 临床血液学及检验 校级 医学检验系 牛新清 2010年 48 医学分子生物学 校级 基础医学院 谷兆侠 2011年 校教〔2011〕 号P649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校级生命科学技术系赵合运2011年4 / 16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序号 课程名称 级 别 所属部门 负责人 获得时间 批准文号1 生理学 校级 基础医学院 李东亮 2012年 新乡医学院2012年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 医学免疫学 校级 基础医学院 王 辉 2012年3 药理学校级 药学院 刘巨源 2012年 4医学科技信息检索校级管理学院张 帆2012年省级精品课程序号 课程名称 级 别 所属部门 负责人 获得时间 批准文号 1 精神病学 省级 第二临床学院 贾福军 2003年 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04〕386号P42 病理学 省级 基础医学院 赵卫星 2004年 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05〕144号P53 医学免疫学 省级 基础医学院 王 辉 2004年4 生理学 省级 基础医学院 李东亮 2005年 河南省教育厅 教高〔2006〕65号P55 医用化学 省级 基础医学院 闫福林 2006年 河南省教育厅 教高〔2007〕62号P56 人体解剖学 省级 基础医学院 郭志坤 2006年7 神经生物学 省级 基础医学院 李东亮 2007年 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07〕598号 P4-5 8 医学遗传学 省级 生命科学技术系 杨保胜 2007年 9 大学英语 省级 外国语言学系 王兰英 2007年 10 药理学 省级 药学院刘巨源 2008年 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08〕397号 P411 细胞生物学 省级 生命科学技术系 杨保胜 2008年 12 组织胚胎学 省级 基础医学院 高福莲 2009年 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09〕447号P413医学心理学省级第二临床学院王长虹2010年河南省教育厅14 天然药物化学省级药学院白素平2010年教高〔201〕259号P515 临床检验仪器学省级医学检验系贺志安2011年▲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11〕876号P5公示16 内科学省级第一临床学院郭明好2011年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序号课程名称级别所属部门负责人获得时间批准文号1 医学免疫学省级基础医学院王辉2012年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12〕1076号2 医用细胞生物学省级生科院杨保胜2013年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13〕1051号3 医学遗传学省级生科学院杨保胜2014年4 《人体生理学》省级基础医学院李东亮2015年5 《天然药物化学》省级药学院白素平2015年6 《细胞工程》省级生科张光谋2015年5 / 166 / 16新乡医学院教学团队一览表序号 团队名称 级 别 所属部门 负责人 获得时间 批准文号 1 药学专业教学团队 校级 药学院闫福林 2009年 校教〔2009〕3号P32 细胞生物学教学团队 校级 生命科学技术系 丰慧根 2009年3 精神病学教学团队 校级 第二临床学院 李恒芬 2009年4 临床检验免疫学教学团队 校级 医学检验系 王 辉 2010年 校教〔2010〕5号P35 法医学专业教学团队 校级 基础医学院 杨保胜 2010年6 大学英语教学团队 校级 外国语言学系 王兰英 2010年7 临床心理学教学团队 校级 心理学系 朱金富 2010年8 临床检验诊断学教学团队 校级 医学检验系 王辉 2011年 校教〔2011〕 号P49 人体解剖学教学团队 校级 基础医学院 郭志坤 2011年 10 儿科学教学团队 校级 第一临床学院 杨达胜 2012年 校教〔2012〕 号P411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团队 校级 体育教学部杨晓林2012年省 级 教 学 团 队序号 团队名称级 别 所属部门 负责人 获得时间 批准文号1 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团队 省级 基础医学院 文小军 2008年 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08〕461号P32 药学专业教学团队 省级 药学院 闫福林 2010年 河南省教育厅 教高〔2010〕268号P43 医学检验教学团队 省级 医学检验系 王 辉 2012年 河南省教育厅 教高〔2012〕1099号4精神病学教学团队省级第二临床学院吕路线2013年河南省教育厅 教高〔2013〕645号5 生物技术教学团队省级生科学院冯志伟2014年6 病理学教学团队省级基础医学院杨万才2015年7 / 16新乡医学院特色专业一览表序号课程名称级别所属部门负责人获得时间批准文号1 护理学校级护理学院李秀敏2009年校教〔2009〕3号P42 药学校级药学院闫福林2009年3 生物技术校级生命科学技术系丰慧根2010年校教〔2010〕5号P44 应用心理学校级心理学系朱金富2010年3 法医学校级基础医学院樊爱英2011年校教〔2011〕号P34 生物医学工程校级生命科学技术系岳小萍2011年5 英语(医学科技)校级外国语言学系任如意2012年6 麻醉学校级第一临床学院岳修勤2012年校教〔2012〕号P37 医学影像学校级第一临床学院杨瑞民2012年省级特色专业1 临床医学省级基础医学院2007年教高〔2008〕24号P42 医学检验省级医学检验系王辉2008年教高〔2008〕441号P43 药学省级药学院闫福林2009年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09〕526号P54 护理学省级护理学院李秀敏2009年5 生物技术省级生命科学技术系丰慧根2010年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10〕189号P5-66 应用心理学省级心理学系朱金富2010年7 法医学省级基础医学院樊爱英2011年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11〕782号P58 生物医学工程省级生命科学技术系岳小萍2011年9 英语(医学科技)省级外语系任如意2012年教高〔2012〕979号P410 麻醉学省级基础+一临床岳修勤2013年教高〔2013〕583号8 / 16国家级特色专业1 临床医学国家级基础医学院2007年第二批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08〕89号P242 医学检验国家级医学检验系王辉2008年第三批▲教育部财政部教高函〔2008〕21号P173 护理学国家级护理学院李秀敏2009年第四批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09〕775号P64 药学国家级药学院闫福林2010年第六批河南省教育厅教办高〔2010〕178号P179 / 16新乡医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览表序号课程名称级别所属部门负责人获得时间批准文号1 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校级医学检验系王辉2009年校教〔2009〕3号P52 医学工程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校级生命科学技术系丰慧根2009年3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心校级基础医学院刘恒兴2010年校教〔2010〕5号P64 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校级心理学系朱金富2011年校教〔2011〕号P55 法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校级基础医学院杨保胜2011年6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校级药学院闫福林2012年校教〔2012〕号P5 7 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校级公共卫生学院张合喜2012年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览表1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基础医学院文小军2007年第二批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07〕562号P32 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省级护理学院李秀敏2008年第三批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08〕478号P33 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医学检验系王辉2009年第四批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09〕531 号P34 医学工程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省级生命科学技术系丰慧根2010年第五批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10〕1047号P35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省级护理学院李秀敏2011年第六批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11〕732号P36 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心理学系朱金富2012年第七批河南省教育厅教高〔2012〕7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省级药学院闫福林2013年第八批教高[2013]1005号10 / 16新乡医学院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一览表序号课程名称级别所属部门负责人获得时间批准文号1 生物化学校级生命科学技术系林俊堂2011年校教〔2011〕号P72 生理学校级基础医学院李东亮2011年3 临床药理学校级药学院赵营2012年校教〔2012〕号P74 神经生物学校级基础医学院李东亮2013年5 细胞生物学校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冯志伟2014年6 社会医学校级管理学院郭丽君2015年789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 生物化学省级生命科学技术系林俊堂2011年2 临床药理学省级药学院赵营2012年教高〔2012〕1076号3 神经生物学省级基础医学院李东亮2013年教高〔2013〕1051号4 细胞生物学省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冯志伟2014年5 社会医学省级管理学院郭丽君2015年11 / 16国家级大创计划统计情况序号年度项目数1 2012年102 2013年813 2014年4012 / 16新乡医学院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一览表序号课程名称级别所属部门负责人获得时间经费1 药学省级药学院闫福林2012年2 医学检验省级医学检验系王辉2012年3 应用心理学专业省级心理系朱金富2013年4 生物技术专业省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丰慧根2013年5 预防医学省级公共卫生学院吴卫东2014年6 护理学省级护理学院罗艳艳2014年7 临床医学省级基础医学院杨保胜2014年新乡医学院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一览表13 / 16序号课程名称级别所属部门负责人获得时间经费1 临床医学国家级2012年14 / 16新乡医学院省级教学名师一览表序号姓名级别所属部门获得时间1 李彤省级一附院2015年2 朱金富省级心理学系2016年新乡医学院国家级卓越医生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序号课程名称级别所属部门负责人获得时间经费1 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国家级2012年15 / 16新乡医学院省级卓越医生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序号课程名称级别所属部门负责人获得时间经费1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省级2012年2 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省级2012年新乡医学院省级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序号课程名称级别所属部门负责人获得时间经费1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省级2012年16 / 16。

江苏省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苏建管质20095号汇总

江苏省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苏建管质20095号汇总

《江苏省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苏建管质〔2009〕5号日期:2011-12-05 浏览:755次文字:【大】【中】【小】江苏省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和监督管理工作,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素质,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6号)、《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质[2008]75号)等法规规章,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范围内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从业和监督管理。

本办法所称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是指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活动中,从事可能对本人、他人及周围设备设施的安全造成重大危害作业的人员。

第三条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以下简称“特种作业人员”)包括下列人员:(一)建筑电工;(二)建筑架子工;(三)建筑起重司索信号工;(四)建筑起重机械司机;(五)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六)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工;(七)建筑焊工;(八)建筑施工机械安装质量检验工;(九)桩机操作工;(十)建筑混凝土泵操作工;(十一)建筑施工现场场内机动车司机;(十二)其它特种作业人员。

第四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建设(筑)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从事相应作业。

第五条省建筑工程管理局(以下称省建筑主管部门)负责全省特种作业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

具体的工作职责为:(一)研究制定特种作业人员执业资格考核标准、考核大纲,建立相应工种的试题库;(二)认证特种作业人员执业资格考核基地;(三)负责特种作业人员执业资格考核工作的师资教育培训,监督管理考核考务工作;(四)负责特种作业人员执业证书的颁发和管理;(五)负责特种作业人员统计信息工作;(六)其它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市县建设(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特种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工作,主要职责为:(一)负责考核基地的初审和考评人员的日常管理;(二)负责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三)负责特种作业人员执业资格证书的发放与管理;(四)负责特种作业人员执业继续教育;(五)负责特种作业人员的统计信息工作;(六)其他监督管理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教字…2009‟5号
关于印发《新乡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
通知
各单位:
《新乡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已经院长办公会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三月十二日
主题词:精品课程建设暂行办法
新乡学院院长办公室 2009年3月12日印发
新乡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调动长期从事课程教学和研究的广大教师做好课程建设工作的积极性,推进教育创新,带动我院整体课程建设,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秀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我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建设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并具有先进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符合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要求的示范性课程。

第三条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理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层次、高起点、高素质”的本科人才质量标准,要综合学科、师资、教材、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环节等各方面的资源,协调发展、整体推进,最大范围的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第二章立项申报与评审
第四条课程申报院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应具备以下条件:
1、申报院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的课程必须是我院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技术)课程和专业主干课,原则上应连续开设3年以上。

2、课程负责人必须为我院正式在编教师,且原则上必须为副教授以上职务。

课程教师队伍至少在3人以上,且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科研水平高。

3、有明确的课程建设思路和具体可行的课程建设规划;有规范的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和完整的教案,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课程组教师积极参加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近5年内承担有省级以上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研究任务,或发表有高质量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方面的论文;有本课程教师主编出版的教材或使用了国家级优秀教材或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课程教学档案完好。

4、建立了课程支撑网站,且网站相关教学资源(包括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网络课件、习题、实验指导、参考书目、课程组成员个人简介及不少于50分钟的主讲教师的现场教学录像等)较为丰富,运行较为良好。

第五条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的申报与评审基本程序为:
1、课程组教师申报。

申报院级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必须按照规定填写《新乡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申请表》,并提交电子文档,内容要真实可靠。

2、院系部审核。

院系部应组织本院系部对课程负责人的申请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上报教务处。

3、学院评审。

由教务处组织有关专家对课程负责人的立项申请进行评审。

4、公示与公布。

由教务处将评审结果通过一定方式公示。

经过公示无异议者或异议不成立者,由教务处报学院主管领导审核批准,并发文公布。

第六条学院主要从院级立项建设的精品课程中推荐申报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

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的申报与评审程序按照河南省和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建设与管理
第七条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期一般为三年。

通过学院精品课程立项建设中期检查和终期验收的课程,确定为新乡学院精品课程。

第八条教务处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主管职能部门,全面负责精品课程的规划、指导、检查和评估验收工作。

第九条精品课程的日常管理、检查及指导由各院系部组织进行。

各院系部主管教学副院长(副主任)负责监督课程负责人的工作,对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进展、课程建设的质量等进行监管。

第十条精品课程建设实行课程负责人责任制。

负责人的主要职责如下:
1、研究和制定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规划、课程建设管理、经费管理等,协调本课程与各门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2、根据教学要求聘用任课教师,并组织任课教师实施课程建设规划。

3、负责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本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4、负责培养本课程的青年骨干教师,组织任课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5、安排专人对课程建设中的所有文件资料和信息(包括课程负责人信息、课程建设现状及原始资料、建设中的各种资料等)进行收集、整理。

6、每学年均必须承担本课程的教学工作。

7、对在课程建设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以便尽早得到解决。

第十一条各课程组应确保该课程网上资源(课程网站等)的正常运行、维护和升级。

承担精品课程的教师要积极使用该网站进行课程教学和辅导,并协助有关部门和人员做好网站的维护和内容更新工作,内容年度更新(或新增)比例不得低于10%。

第十二条学院设立精品课程建设专项资金,每门课程在建设期间每年投入1~2万元,实行教务处统一管理,课程组具体使用,分期分类投入的机制。

学院公布建设立项后,课程组即可使用建设启动经费。

其它经费,学院将根据课程中期检查和结项验收情况陆续投入。

省级及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经费由学院按一定比例配套投入。

第十三条申请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的课程,一旦获准进入精品课程立项,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达到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标准,教务处对各精品课程建设实行目标管理。

各精品课程负责人应根据建设规划的进程,每学年末做书面总结(须提交电子文档)报所在院系部,由院系部汇总后报教务处。

建设过程中将进行中期检查和终期评估验收。

中期检查不合格的课程,将停止投入建设经费,限期进行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者,学院将取消其立项建设资格,并追回已投入的全部或部分精品课程建设经费。

课程组应当按期申请终期评估验收。

因合理原因不能参加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课程可申请延长建设一年,对于届时无故不申请参加验收或验收仍不合
格的课程,学院将取消该课程立项建设资格,并根据情况追回部分建设经费。

第十四条各课程组在精品课程终期验收后应做好后续建设维护工作,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及时充实、更新、提升课程建设成果,不断提高课程质量。

经学院验收合格的精品课程,学院将每年提供一定的建设维护经费。

第十五条对于立项建设并经验收合格的院级精品课程,学院将在验收3年后进行复查。

经复查达不到精品课程标准的课程,学院将取消其院级精品课程称号,并停止投入维护建设经费。

第四章奖惩办法
第十六条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的课程组主要成员,学院将在其职称评定、教学岗位设置、教学研究、教学成果申报、教材建设、教学名师评选等方面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

第十七条教务处组织专家对精品课程的建设按院系部进行检查和评估,对工作突出、建设成果显著的院系部予以奖励;对课程建设迟缓、工作不力的院系部,学院将予以通报批评。

第十八条凡申请院级精品课程的教师将被视为同意该课程在享受“院级精品课程”称号期间,其上网内容的非
商业性使用权自然授予新乡学院;院级精品课程的授课教师要承诺上网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第十九条凡将精品课程经费挪作它用者,应立即停用,学院将根据情况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理。

第二十条申报人或推荐单位提供虚假材料参加精品课程评选的,视其情节轻重,在全院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取消其参评资格。

第二十一条参与精品课程评审工作的有关人员在评审过程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影响评审工作正常进行的,学院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分。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