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杨浦区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物理考试试卷 - 含答案与评分标准
2011年度杨浦区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物理考试试卷 - 含答案与评分标准

杨浦区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抽查高一物理试卷2012.6(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注意:1、答题请在答题纸上完成,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答题前,务必将姓名、班级、学号填写清楚;2、分叉部分,小题序号后标有字母A的试题,适合于完中及其他学校的考生;标有字母B的试题适合于区重点学校的考生;其它未标字母A或B的试题为全体考生必做的试题。
若A类、B类试题全做,阅卷时以B类试题计分。
3、本试卷计算代入数值时g取10m/s2。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线速度。
B.功。
C.功率。
D.动能。
2.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振动也立即停止。
B.物体做机械振动,一定产生机械波。
C.波的传播速度即振源的振动速度。
D.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频率与介质性质无关,仅由振源的振动频率决定。
3.一位同学激发一列绳波,如右图所示,当他手的振动频率增加时,这列绳波的……()A.速度增大。
B.波长减小。
C.速度减小。
D.周期增大。
4.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功有正负,正功大于负功。
B.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C.能量的单位是焦耳,功的单位是瓦特。
D.物体发生1 m位移的过程中,作用在物体上大小为1 N的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1 J。
5.下列几种情况下力F都对物体做了功:①水平推力F推着质量为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前进了s;②水平推力F推着质量为2m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前进了s;钩码③沿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的推力F 将质量为m 的物体向上推了s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③做功最多。
B .②做功最多。
C .①②③做功都相等。
D .不能确定。
上海市杨浦区2012届高三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杨浦区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抽测物理试卷一、(16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1.美国科学家Willard S.Boyle与George E.Snith因电荷耦合器件(CCD)的重要发明荣获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CCD是将光学量转变成电学量的传感器,下列器件可作为传感器的有()(A)发光二极管.(B)热敏电阻.(C)小灯泡.(D)干电池.2.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每分钟内平均速度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在每分钟内通过的位移相等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的即时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3.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引起的。
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4.现有丝绸、玻璃、塑料薄膜三种材料,通过实验发现,当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被丝绸摩擦过的塑料薄膜时,两者相互吸引.据此排出三种材料的顺序,使前面的材料跟后面的材料摩擦后,前者总是带负电,这个顺序是()(A)丝绸、玻墒、塑料薄膜.(B)塑料薄膜、玻璃、丝绸.(C)塑料薄膜、丝绸、玻璃.(D)丝绸、塑料薄膜、玻璃.5.右表是某逻辑电路的真值表,该电路是()6.一足够长的铜管竖直放置,将一截面与铜管的内截面相同,质量为脚的永久磁铁块由管上端放入管内,不考虑磁铁与铜管间的摩擦,磁铁的运动速度()(A)越来越大.(B)逐渐增大到一定值后保持不变.(C)逐渐增大到一定值时又开始减小,到一定值后保持不变.(D)逐渐增大到一定值时又开始减小到一定值,之后在一定区间变动.7.某段金属导体两端电压为U时,导体中电子平均定向移动速度为v.如果把这段导体均匀拉长1倍后仍保持它两端的电压为矾则导体中电子平均定向移动速度为(A) v/4. (B) v/2. (C) v. (D) 2v.8.如右图,甲、乙两个物体分别从A、C两地由静止出发作加速运动,B为AC的中点,两物体在AB段的加速度大小均为a1,在BC段的加速度大小均为a2,且a l<a2,若甲由A 到C所用时间为t甲,乙由C到A所用时间为t乙,则t甲和t乙的大小关系为()(A) t甲=t乙.(B) t 甲>t 乙.(C) t 甲<t 乙.(D)无法确定二、(24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9.一验电器的金属箔原来张开,用一带负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瞬间,发现金属箔迅速合拢后又张开更大的角度,则验电器的金属球原来带( )(A)正电. (B)负电. (C)不带电. (D)不确定.10.一个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仅使其中某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逐渐从零恢复到原来大小(在此过程中,此力的方向一直保持不变),那么,下列v-t 图符合此物体运动情况的可能是( )11.如图三角形ABC 三边中点分别为D 、E 、F ,在三角形中任取一点O ,如果OE 、OF 、DO 三个矢量代表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力的合力为( )(A)OA . (B)OB . (C)OC . (D)OD .1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表a 、b 、c 均有正常示数(电表都为理想电表),在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移动过程中,a 、b 、c 三只电表中,则( )(A) a 的示数将变大,b 的示数将变大,c 的示数将变小.(B) a 的示数将变小,b 的示数将变大,c 的示数将变大.(C) a 的示数将变小,b 的示数将变小,c 的示数将变大.(D) a 的示数将变小,b 的示数将变小,c 的示数将变小.13.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 所用的时间为t 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 所用时间为t 2,则物体远动的加速度为( ) (A))()(2212121t t t t t t x +-∆. (B) )()(212121t t t t t t x +-∆. (C) )()(2212121t t t t t t x -+∆. (D))()(212121t t t t t t x -+∆. 14.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地球同步卫星传送,如果你与同学在地面上用卫星电话通话,则从你发出信号至对方接收到信号所需最短时间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数据:地球半径约为6400km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 )(A) 0.02s. (B) 0.15s. (C) 0.25s. (D)0.5s .15.如图所示为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质点P 位于x =lm 处,质点Q 位于x =7m 处,已知x =1m 处依次出现两次波峰的时间间隔是0.4s ,则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波长是5m.(B)波源的振动频率是25 Hz .(C)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10m/s.(D)质点P和Q的位移任何时候都相同.16.如图所示,A、B为半径相同的两个半圆环,以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速度运动,A环向右,B环向左,则从两半圆环开始相交到最后分离的过程中,两环交点P的速度方向和大小变化为( )(A)先向上再向下,先变大再变小.(B)先向上再向下,先变小再变大.(C)先向下再向上,先变大再变小.(D)先向下再向上,先变小再变大.三、(16分)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17.图为静电除尘机理的示意图,尘埃在电场申通过某种机制带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以达到除尘目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到达集尘极的尘埃带正电荷.(B)电场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C)带电尘埃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D)同一位置带电荷量越多的尘埃所受电场力越大.18.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电流,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成正比,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现欲使弹体的出射速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不正确的方法是()(A)只将轨道长度工变为原来的2倍.(B)只将电流,增加至原来的4倍.(C)只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D)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轨道长度三变为原来的2倍,其它量不变.19.如图所示,两个轻质小环A、B套在光滑固定的水平杆上,两环间距为a,用原长为L的轻质橡皮条分别连接两环(a<l<2a),在橡皮条中间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在两环上分别施加大小相等的作用力,使橡皮条拉成一个与杆围成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保持平衡,则关于施加在两环上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沿橡皮条方向,大小应为小3F/3.(B)若沿垂直橡皮条方向,大小应为F/3.(C)若沿杆方向,大小应为小3F/12(D)最小值为3F/6.20.如图甲所示,两固定的竖直光滑金属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丙质量、长度均相同的导体棒c、d,置于边界水平的匀强磁场上方同一高度h处.磁场宽为3h,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先由静止释放c,c刚进入磁场即匀速运动,此时再由静止释放d,两导体棒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用a c表示c的加速度,E kd表示d的动能,x c、x d分别表示c、d相对释放点的位移.图乙中正确的是()四、(20分)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21.将物体由地面上方某一点以4m /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已知物体在落地前的最后1s内的位移为3m,可以求出抛出点距地的高度为m;物体从抛出到落地所用的时间为____s.22.将力F分解为F1和F2两个分力,若已知F的大小及F和F2之间的夹角θ,且θ为锐角;则当F1和F2大小相等时,F1的大小为____;而当F1有最小值时,F2的大小为____.23.如图,在足够大的长方形abcd区域内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其中ad边与水平方向垂直,现有一带电的质点从O点沿电场方向射入该区域,它的动能为10 J,当它到达距ad边最远的A点时,所具有的动能为25 J,此过程中带电质点的电势能增加了____J.该带电质点折回通过ad边上的O'点时,其动能为J.24.如图所示,电路中共有100个电阻,其中:R1=R3=R5=…=R99=2Ω,R2=R4=R6=…R98=4Ω,R100=2Ω,则电路中A、B间总电阻为R AB=____Ω,.若在A、B间加10V的电压,则流过电阻R100的电流为 A.25.如图,在倾角θ为37°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放的一块质量不计的薄板,水平放置的棒OA,A端搁在薄板上,O端装有水平转轴,棒和板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4/15,薄板沿斜面向上或向下匀速拉动时,则棒对板的压力大小之比为,所需拉力大小之比为.五.(24分)实验题.本大题共24小题.26.(5分)(1)图是研究小车运动时的s-t图的实验装置①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传感器,②这组传感器测量的物理量是.(2)指出图的s-t图中指定区域内小车的运动状态.l~2区域:________.3~4区域:________.5~6区域:________.27.(5分)(1)在学生实验“观察水波的干涉现象”中,下列正确的选项是:(A)实验器材要选择发波水槽、电动机、电源、电流表等.(B)电动机要选择变频电动机.(C)实验中要调节两小球击水深度和频率.(D)实验中要注意观察两列波叠加区域水面的波形.(2)改变实验条件,使两个小球以不同击水,观察不同____的两列波叠加时,水面的波形.28.(6分)在学生实验“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中,为了研究势能与动能转化时的规律,需要按正确的实验步骤来完成.(1)请按正确的实验顺序填写下列步骤:________.①开启电源,运行DIS应用软件,点击实验条目中的“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软件界面.②卸下“定位挡片”和“小标尺盘”,安装光电门传感器并接入数据采集器.③摆锤置于A点,点击“开始记录”,同时释放摆锤,摆锤通过D点的速度将自动记录在表格的对应处.④把光电门传感器放在大标尺盘最底端约D点,并以此作为零势能点.A、B、C点相对于D点的高度已事先输入,作为计算机的默认值.⑤点击“数据计算”,计算D点的势能、动能和机械能.⑥依次将光电门传感器放在标尺盘的C、B点,重复实验,得到相应的数据.(2)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有重要的实验步骤遗漏?若有,请写出该步骤的内容:29.(8分)实际电流表有内阻,可等效为理想电流表与电阻的串联,测量实际电流表G 内.Rg的电路如图所示.所用电流表G的满偏电流Ig为200μA,内阻Rg估计在400~600Ω之间(1)按右图测定电流表G的内阻R。
2012年上海市杨浦区初中物理一模试题及答案

杨浦区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初三物理练习卷(完卷时间: 90分钟 满分:100分) 2012.1考生注意:1.答题时,考生务必按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2.第四大题计算题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下列生活和生产实例中,与连通器原理无关的是 ( )A 茶壶B 液位计C 注射器D 船闸 2.在家庭电路中,与电灯串联连接的是( )A 电键B 电脑C 电话D 电视机3.在实验室里学生实验所用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 ( )A 0.03安B 0.3安C 3安D 30安4.如图1所示,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正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底对桌面的压力为F a ,压强为p a ,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盖对桌面的压力为F b ,压强为p b ,则 ( )A F a = F b p a < p bB F a > F b p a = p bC F a = F b p a = p bD F a < F b p a < p b5.如图2所示,一块长方体橡皮放在水平桌面上, 现沿竖直方向向下切去1/4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 ( )A 可能不变B 一定不变C 一定变小D 可能变大6.如图3所示是A 、B 、C 三个体积完全相同的物体静止在水中的情景,从图中可以判断出,受到浮力最大的是 ( )A A物体B B物体C C物体D 浮力相同7.将重为4牛的金属实心小球轻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若溢出水重1牛,则小球所受到浮力的大小 ( )A 一定为1牛B 可能为3牛C 一定为4牛D 可能为4牛8.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ρ甲>ρ乙>ρ丙。
若在甲、乙、丙三个正方体的中央分别施加一个沿竖直方向的同方向的力(所施加力的大小小于正方体的重力),使三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仍大小相等,则所施加的力的大小 ( )A 一定是F 甲<F 乙<F 丙B 一定是F 甲=F 乙=F 丙C可能是F 甲>F 乙>F 丙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a) (b)图1图2 图39.在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2012年下学期期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岳阳县一中2012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联合考试澧县一中物理试题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吴学进审题:葛虎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没有选全得2分,选错得0分,共48分)1、一个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回到出发点,在此过程中,路程和位移大小出现的最大值分别是A.2πR,2πR B.0,2πRC.2R,2R D.2πR,2R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加速度为2m/s2, 它的意义是A.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两倍B.物体在任一秒末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C.物体在任一秒的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D.物体在任一秒的位移都比前一秒内的位移增加2m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情况一定存在的是A.在第1、2、3s内位移之比为1:3:5B.如在第1、2s内位移分别为1m、2m,则第3s内位移是3mC.它的加速度是均匀增加的D.相同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越大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越大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时,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时,速度大小可能不断变大5、在x轴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2t2,这个物体在2s末的速度为A.4m/s B.6m/s C.8m/s D.10m/s6、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由于受到的水平拉力不同,A做匀速运动、B做加速运动、C做减速运动,那么它们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关系是A.F A>F B>F C B.F A<F B<F C Array C.F A=F B=F C D.不能比较大小7、如图所示,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A.F1增大,F2减小B.F1减小,F2增大C.F1和F2都减小D.F1和F2都增大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梯正在减速上升,在电梯中的人处于失重状态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9、关于站在田径场上静止不动的运动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0、某同学沿着直杆匀速攀上又匀速滑下,设匀速攀上时他所受摩擦力为F1,匀速滑下时所受的摩擦力为F2则A.F1方向向上,F2方向向下,F1> F2B.F1方向向下,F2方向向上,F1< F2C.F1,F2方向均向下,F1= F2D.F1,F2方向均向上,F1= F211、停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内,用绳子AB、BC栓住一个重球,绳BC呈水平状态,绳AB的拉力为T1,绳BC的拉力为T2。
2012上海物理试卷和答案(word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单色光照时某种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A.频率B.强度C.照射时间D.光子数目2.下图为红光或紫光通过双缝或单缝所呈现的图样,则()A.甲为紫光的干涉图样B.乙为紫光的干涉图样C.丙为红光的干涉图样D.丁为红光的干涉图样3.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现象是()A.电离现象B.光电效应现象C.天然放射现象D.α粒子散射现象4.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A.“光子说”本质就是牛顿的“微粒说”B.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小C.一束单色光的能量可以连续变化D.只有光子数很多时,光才具有粒子性5.在轧制钢板时需要动态地监测钢板厚度,其检测装置由放射源、探测器等构成,如图所示.该装置中探测器接收到的是()A.X射线B.α射线C.β射线D.γ射线6.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 N,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向成30°角,分力F2的大小为30 N.则() A.F1的大小是唯一的B.F2的方向是唯一的C.F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D.F2可取任意方向7.如图,低电位报警器由两个基本门电路与蜂鸣器组成,该报警器只有当输入电压过低时蜂鸣器才会发出警报.其中()A.甲是“与门”,乙是“非门”B.甲是“或门”,乙是“非门”C.甲是“与门”,乙是“或门”D.甲是“或门”,乙是“与门”8.如图,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滑块A、B叠放后一起冲上斜面,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A上表面水平.则在斜面上运动时,B受力的示意图为()二、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9.某种元素具有多种同位素,反映这些同位素的质量数A与中子数N关系的是图()10.小球每隔0.2 s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为6 m/s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第1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个数为(g取10 m/s2)()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11.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B∶BC=1∶2,B点位于A、C之间,在B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当在A处放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时,它所受到的电场力为F;移去A处电荷,在C处放电荷量为-2q的点电荷,其所受电场力为()A.-F/2 B.F/2 C.-F D.F12.如图,斜面上a、b、c三点等距,小球从a点正上方O点抛出,做初速为v0的平抛运动,恰落在b 点.若小球初速变为v,其落点位于c,则()A.v0<v<2v0B.v=2v0C.2v0<v<3v0D.v>3v013.当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稳定电压时,通过该电阻的电荷量为0.3 C,消耗的电能为0.9 J.为在相同时间内使0.6 C的电荷量通过该电阻,在其两端需加的电压和消耗的电能分别是()A.3 V,1.8 J B.3 V,3.6 JC.6 V,1.8 J D.6 V,3.6 J14.如图,竖直轻质悬线上端固定,下端与均质硬棒AB中点连接,棒长为线长二倍.棒的A端用铰链固定在墙上,棒处于水平状态.改变悬线长度,使线与棒的连接点逐渐右移,并保持棒仍处于水平状态.则悬线拉力()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15.质量相等的均质柔软细绳A、B平放于水平地面,绳A较长.分别捏住两绳中点缓慢提起,直至全部离开地面,两绳中点被提升的高度分别为h A、h B,上述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分别为W A、W B.若() A.h A=h B,则一定有W A=W BB.h A>h B,则可能有W A<W BC.h A<h B,则可能有W A=W BD.h A>h B,则一定有W A>W B16.如图,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用不可伸长的细软轻线连接,跨过固定在地面上、半径为R的光滑圆柱,A的质量为B的两倍.当B位于地面时,A恰与圆柱轴心等高.将A由静止释放,B上升的最大高度是()A.2RB.5R/3C.4R/3D.2R/3三、多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4分.)17.直流电路如图所示,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源的()A.总功率一定减小B.效率一定增大C.内部损耗功率一定减小D.输出功率一定先增大后减小18.位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1作用下,做速度为v1的匀速运动;若作用力变为斜向上的恒力F2,物体做速度为v2的匀速运动,且F1与F2功率相同.则可能有()A.F2=F1,v1>v2B.F2=F1,v1<v2C .F 2>F 1,v 1>v 2D .F 2<F 1,v 1<v 219.图a 为测量分子速率分布的装置示意图.圆筒绕其中心匀速转动,侧面开有狭缝N ,内侧贴有记录薄膜,M 为正对狭缝的位置.从原子炉R中射出的银原子蒸汽穿过屏上S缝后进入狭缝N,在圆筒转动半个周期的时间内相继到达并沉积在薄膜上.展开的薄膜如图b 所示,NP 、PQ 间距相等,则( )A .到达M 附近的银原子速率较大B .到达Q 附近的银原子速率较大C .位于PQ 区间的分子百分率大于位于NP 区间的分子百分率D .位于PQ 区间的分子百分率小于位于NP 区间的分子百分率20.如图,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的两小球带有同种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 A 和q B ,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平衡时,两小球恰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细线与竖直方向间夹角分别为θ1与θ2(θ1>θ2).两小球突然失去各自所带电荷后开始摆动,最大速度分别为v A 和v B ,最大动能分别为E k A 和E k B .则( )A .m A 一定小于mB B .q A 一定大于q BC .v A 一定大于v BD .E k A 一定大于E k B四、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4分.)21. Co 6027发生一次β衰变后变为Ni 核,其衰变方程为________;在该衰变过程中还发出频率为ν1、ν2的两个光子,其总能量为________.22. (A 组)A 、B 两物体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沿一直线相向而行,A 质量为5 kg ,速度大小为10 m/s ,B 质量为2 kg ,速度大小为5 m/s ,它们的总动量大小为________ kgm/s ;两者碰撞后,A 沿原方向运动,速度大小为4 m/s ,则B 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2. (B 组)人造地球卫星做半径为r ,线速度大小为v 的匀速圆周运动.当其角速度变为原来的42倍后,运动半径为________,线速度大小为________.23.质点做直线运动,其s -t 关系如图所示.质点在0~20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 ;质点在________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6~20 s 内的平均速度.24.如图,简谐横波在t 时刻的波形如实线所示,经过Δt =3 s ,其波形如虚线所示.已知图中x 1与x 2相距1 m ,波的周期为T ,且2T <Δt <4T .则可能的最小波速为________ m/s ,最小周期为________ s.25.正方形导体框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框平面,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变化率为k .导体框质量为m ,边长为L ,总电阻为R ,在恒定外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导体框在磁场中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导体框中感应电流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五、实验题(共24分)26. (4分)为判断线圈绕向,可将灵敏电流计G 与线圈L 连接,如图所示.已知线圈由a 端开始绕至b 端:当电流从电流计G 左端流入时,指针向左偏转.(1)将磁铁N极向下从线圈上方竖直插入L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俯视线圈,其绕向为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2)当条形磁铁从图中的虚线位置向右远离L时,指针向右偏转.俯视线圈,其绕向为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27.(6分)在练习使用多用表的实验中(1)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①若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直流电流挡,此时测得的是通过________的电流;②若断开电路中的电键,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挡,此时测得的是________的阻值;③若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直流电压挡,闭合电键,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此时测得的是________两端的电压.(2)(单选)在使用多用表的欧姆挡测量电阻时,若()A.双手捏住两表笔金属杆,测量值将偏大B.测量时发现指针偏离中央刻度过大,则必需减小倍率,重新调零后再进行测量C.选择“×10”倍率测量时发现指针位于20与30正中间,则测量值小于25 ΩD.欧姆表内的电池使用时间太长,虽能完成调零,但测量值将略偏大28.(6分)右图为“研究一定质量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体积变化与温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粗细均匀的弯曲玻璃管A臂插入烧瓶,B臂与玻璃管C下部用橡胶管连接,C管开口向上,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水银封闭于烧瓶内.开始时,B、C内的水银面等高.(1)若气体温度升高,为使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变,应将C管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移动,直至________;(2)(单选)实验中多次改变气体温度,用Δt表示气体升高的摄氏温度,用Δh表示B管内水银面高度的改变量.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是()29.(8分)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某同学尝试用DIS测量周期.如图,用一个磁性小球代替原先的摆球,在单摆下方放置一个磁传感器,其轴线恰好位于单摆悬挂点正下方.图中磁传感器的引出端A应接到________.使单摆做小角度摆动,当磁感应强度测量值最大时,磁性小球位于________.若测得连续N个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单摆周期的测量值为________(地磁场和磁传感器的影响可忽略).(2)多次改变摆长使单摆做小角度摆动,测量摆长L及相应的周期T.此后,分别取L和T的对数,所得到的lg T-lg L图线为________(填:“直线”、“对数曲线”或“指数曲线”);读得图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为c,由此得到该地重力加速度g=________.六、计算题(共50分)30.(10分)如图,将质量m=0.1 kg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μ=0.8.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θ=53°的拉力F,使圆环以a=4.4 m/s2的加速度沿杆运动,求F的大小.31.(13分)如图,长L=100 cm、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一端封闭.水平放置时,长L0=50 cm的空气柱被水银封住,水银柱长h=30 cm.将玻璃管缓慢地转到开口向下的竖直位置,然后竖直插入水银槽,插入后有Δh =15 cm的水银柱进入玻璃管.设整个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大气压强p0=75 cmHg.求:(1)插入水银槽后管内气体的压强p;(2)管口距水银槽液面的距离H.32.(13分)载流长直导线周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kI/r,式中常量k>0,I为电流强度,r为距导线的距离.在水平长直导线MN正下方,矩形线圈abcd通以逆时针方向的恒定电流,被两根等长的轻质绝缘细线静止地悬挂,如图所示.开始时MN内不通电流,此时两细线内的张力均为T0.当MN通以强度为I1的电流时,两细线内的张力均减小为T1;当MN内的电流强度变为I2时,两细线的张力均大于T0.(1)分别指出强度为I1、I2的电流的方向;(2)求MN分别通以强度为I1和I2电流时,线框受到的安培力F1与F2大小之比;(3)当MN内的电流强度为I3时两细线恰好断裂,在此瞬间线圈的加速度大小为a,求I3.33.(14分)如图,质量为M的足够长金属导轨abcd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一电阻不计、质量为m 的导体棒PQ放置在导轨上,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PQbc构成矩形.棒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为μ,棒左侧有两个固定于水平面的立柱.导轨bc段长为L,开始时PQ左侧导轨的总电阻为R,右侧导轨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0.以ef为界,其左侧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右侧匀强磁场水平向左,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在t=0时,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垂直作用在导轨的bc边上,使导轨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求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及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2)经过多长时间拉力F达到最大值,拉力F的最大值为多少?(3)某过程中回路产生的焦耳热为Q,导轨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求导轨动能的增加量.一、1.A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用单色光照射某金属表面,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仅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2.B 紫光的波长较红光短,条纹间距窄,所以B 项正确,A 项错误;丙、丁均为衍射图样,所以C 、D 两项错误.3.C 电离现象是分子或原子转变为离子的过程,光电效应是电子脱离金属表面飞出的现象,α粒子散射是带电粒子相互作用发生的现象,以上三种现象中物质原子核均未发生变化,而天然放射现象中原子核发生了转变,所以C 项正确.4.B 光子并非实物粒子,其能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变化,每个光子的能量E =hν=hc,光的波长越大,光子能量越小,所以A 、C 两项错误,B 项正确.光子数很少时,光才表现出粒子性,D 项错误.5.D 四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只有它能穿透钢板,所以D 项正确.6.C 如图所示,F sin30°<F 2<F ,所以2 7.B8.A A 、B 一起冲上斜面,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又因为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所以A 项正确.二、9.B 质量数等于中子数与质子数的和,而同位素质子数是相等的,所以质量数A 与中子数N 的关系是图B.10.C 小球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经历时间t =20v g=1.2 s ,此时间内共抛出6个小球,所以第1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5个小球.11.B 根据库仑定律+q 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 =2AB kQq r ,-2q 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 ′=22BCkQ qr ,因为r AB ∶r BC =1∶2,所以F ′=2F. 12.A 小球落在b 点水平位移x 1=v 0t 1,小球落在C 点水平位移x 2=v t 2,因a 、b 、c 三点等距,则x 2=2x 1,由t知t 2>t 1,所以v 0<v <2v 0. 13.D 根据Q =UIt =Uq ,通过0.3 C 电荷量时电阻两端电压U 1=11Q q =3 V ;由I =qt及U =IR 知相同时间内通过0.6 C 电荷量时,电阻两端电压U 2=2U 1=6 V ,消耗电能Q 2=U 2q 2=3.6 J.14.A 由题意知悬线右移至B 点时,悬线拉力的力臂刚好与拉力垂直,此过程中力臂逐渐增大,而重力矩保持不变,由力矩平衡条件知拉力逐渐减小.15.B 细绳被提升的质量为2hLm ,克服重力做功W =2h L mg ·2h =2h L mg ,因L A >L B ,若h A =h B ,则W A <W B ;若h A <h B ,则W A <W B ;若h A >h B 则可能有W A >W B 或W A <W B .16.C 设A 球刚落地时两球速度大小为v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2mgR -mgR =12(2m +m )v 2得v 2=23gR ,B 球继续上升的高度h =22v g =3R,B 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R =43R .三、17.ABC 滑片P 向右移动,电阻增大,电流减小,根据P =EI 知总功率减小;效率η=R R r +=11rR+,电阻R 增大,效率η一定增大;内部损耗功率P 损=I 2r ,电流减小,P 损一定减小;滑动变阻器初始阻值与电源内阻大小关系不确定,则输出功率的变化也不确定.18.BD F 1与F 2功率相等,即F 1v 1=F 2v 2cos α,F 2=F 1,则必有v 1<v 2,F 2>F 1,则可能有v 1>v 2或v 1<v 2,F 2<F 1,则必有v 1<v 2.19.AC 分子由N 到M 距离最远,所以到达M 附近的银原子速率较大,由沉积在薄膜上的原子分布可知,位于PQ 区间的分子百分率大于位于NP 区间的分子百分率.20.ACD 设两带电小球间库仑力大小为F ,由平衡条件m A g =F /tan θ1,m B g =F /tan θ2,由于θ1>θ2,所以m A <m B ;失去电荷后,两小球摆动到最低点时速度最大,设小球初始位置到悬点高度为h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gh cos θ (1-cos θ)=12m v 2,即v ,由于θ1>θ2,所以v A >v B ;由以上各式E k =mg h cos θ (1-cos θ)=·Fh tan cos θθ (1-cos θ)=Fh ·tan 2θ,θ1>θ2,所以E k A >E k B .四、 21.答案:6027Co →6028Ni +1-e h (ν1+ν2) 解析: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核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产生一个电子,衰变方程为6027Co →6028Ni+01-e ;每个光子的能量为hν,总能量为h (ν1+ν2). 22.A.答案:40 10解析:规定A 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总动量大小为m A v A -m B v B =40 kgm/s ;碰撞过程动量守恒:m A v A-m B v B =m A v A ′+m B v B ′,代入数据得v B ′=10 m/s.22.B 答案:2r /2解析:由2GMm r =mω2r 得r ,ω′=4ω,则r ′=2r ;由v =ωr 得v ′=4×2v =2v .23.答案:0.8 10 s 和14 s(在9.5~10.5 s 和13.5~14.5 s 间均视为正确) 解析:由图象知20内位移为16 m ,v =s t =1620 m/s =0.8 m/s ;6~20 s 内位移为15 m ,v =s t =1514m/s ,由图象斜率看出10 s 时和14 s 时最接近该平均速度.24.答案:5 7/9解析:由题图知λ=7 m ,若波沿1620x 轴正方向传播,v =1n tλ+∆ (n =2,3),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v =6n t λ+∆ (n =2,3),可能的最小波速v min =2713⨯+ m/s =5 m/s ;最大波速v max =3763⨯+ m/s =9 m/s ,由v =Tλ知最小周期T =max v λ=79 s.25.答案:F /m k 2L 4/R解析:导体框各边在磁场中受安培力合力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a =F m ;导体框中感应电动势E =tφ∆∆=L 2B t∆∆=kL 2,功率P =2E R =24k L R .五、26.答案:(1)顺时针 (2)逆时针解析:(1)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向上,感应电流由a 经G 流向b ,再由安培定则知线圈绕向为顺时针.(2)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向上,感应电流由b 经G 流向a ,再由安培定则知线圈绕向为逆时针.27.答案:(1)①R 1 ②R 1和R 2串联 ③R 2(或:电源) (2)D解析:(1)①多用表与R 1串联,测得的是通过R 1的电流. ②多用表与R 1和R 2串联,测得的是R 1和R 2串联的阻值. ③多用表测得的是路端电压,即R 2或电源两端电压.(2)双手捏住两表笔金属杆,人体与电阻并联,测量值将偏小,A 项错误;若指针向左偏离中央刻度过大,则要增大倍率,然后重新调零后再进行测量,B 项错误;测量值应为读数乘以倍率,C 项错误.28.答案:(1)向下 B 、C 两管内水银面等高 (2)A解析:(1)由盖·吕萨克定律VT=C 知气体温度升高,体积增大,B 内水银面将下降,为使气体压强不变,应将C 管向下移动,直至B 、C 两管水银面等高.(2)由盖·吕萨克定律知Δh 与ΔT 成正比,而气体升高的摄氏温度Δt 与升高的热力学温度ΔT 相等,所以Δh 与Δt 成正比,A 项正确.29.答案:(1)数据采集器 最低点(或:平衡位置,…) 21tN - (2)直线 4π2/102c解析:(1)磁性小球位于最低点时离传感器最近,磁感应强度测量值最大;连续两次通过最低点的时间间隔为2T ,所以t =(N -1)·2T,T =21t N -.(2)由单摆周期公式T =lg T =12lg L +lg2π-12lg g ,所以lg T lg L 图线为直线,lg2π-12lg g =C ,g =22410c π.六、30.答案:1 N 或9 N解析:令F sin53°-mg =0,F =54N 当F <54N 时,环与杆的上部接触,受力如图.由牛顿运动定律 F cos θ-μF N =ma F N +F sin θ=mg由此得F =m a g cos sin μθμθ(+)+=0.1 4.40.8100.60.80.8⨯(+⨯)+⨯=1 N 当F >54 N 时,环与杆的下部接触,受力如图.由牛顿运动定律 F cos θ-μF N =maF sin θ=F N +mg由此得F =m a g cos sin μθμθ(-)-=0.1 4.40.8100.60.80.8⨯(-⨯)-⨯=9 N. 31.答案:(1)62.5 cmHg (2)27.5 cm解析:(1)设当管转至竖直位置时,水银恰好位于管口而未从管中漏出,管截面积为S .此时气柱长度l =70 cm.由玻意耳定律得p =00p L l =755070⨯ cmHg =53.6 cmHg 由于p +ρgh =83.6 cmHg ,大于p 0,因此必有水银从管中漏出.设当管转至竖直位置时,管内水银柱长度为x ,由玻意耳定律得p 0SL 0=(p 0-ρgx )S (L -x )整理并代入数值后得75×50=(75-x )(100-x )解得:x =25 cm设插入水银槽后管内气柱长度为L ′,由题设条件得L ′=L -(x +Δh )=[100-(25+15)] cm =60 cm由玻意耳定律,插入后管内压强p =00p L L =507560⨯ cmHg =62.5 cmHg. (2)设管内水银与槽内水银面间高度差为h ′h ′=(75-62.5) cm =12.5 cm管口距槽内水银面距离H =L -L ′-h ′=(40-12.5) cm =27.5 cm.32.答案:(1)I 1的方向向左,I 2的方向向右 (2)I 1∶I 2 (3)001T a g T T g (-)(-)I 1 解析:(1)I 1方向向左,I 2方向向右.(2)当MN 中的电流强度为I 时,线圈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kIiL (11r -21r ) 式中r 1、r 2分别为ab 、cd 与MN 的间距,i 为线圈中的电流,L 为ab 、cd 的长度.12F F =12I I(3)设MN 中电流强度为I 3时,线框所受安培力为F 3,由题设条件有 2T 0=G2T 1+F 1=GF 3+G =02Tg a13I I =13F F =010T T g T a g (-)(-)I 3=001T a g T T g(-)(-)I 1.33.答案:(1)BLat I =20BLat R R at + (2)Ma +μmg +2212B L μ(+)(3) Ma mg μ (W -μQ ) 解析:(1)感应电动势ε=BL v导轨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v =at ε=BLats =12at 2回路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 I =BLv R 总=20122BLat R R at +()=20BLatR R at+(2)导轨受外力F ,安培力F A ,摩擦力F f 三个力作用.其中F A =BIL =2220B L atR R at +F f =μF N =μ(mg +BIL )=μ(mg +2220B L at R R at+)由牛顿运动定律F -F A -F f =MaF =Ma +F A +F f =Ma +μmg +(1+μ) 2220B L atR R at+ 上式中,当Rt =R 0at ,即tF 取极大值.F max =Ma +μmg +2212B L μ(+)(3)设在此过程中导轨运动距离s ,由动能定理 W 合=ΔE kW 合=Mas由于摩擦力F f =μ(mg +F A ),所以摩擦力做功 W =μmgs +μW A =μmgs +μQs =W Qmg μμ-ΔE k =Mas =Mamg μ (W -μQ ).。
(word完整版)2012-2013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浦东新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测试高一物理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必做题l00分,附加题20分,满分共120分。
2.所有答案都写在相关的答题纸上,第22、23、24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3.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计算代入数值时g取10m/s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把正确的选项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作质点(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看作质点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加速度方向就是速度的方向(B)物体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一定越大(C)物体运动的速度随着加速度的减小一定减小(D)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一定越大3.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B)物体只有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扶(C)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时也具有惯性(D)物体只有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4.某人沿竖直杆匀速向上爬时,所受到的摩擦力为f1;沿竖直杆匀速向下滑时,所受到的摩擦力为f2。
则f1与f2的关系为()(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大小不等,方向相反(D)大小不等,方向相同5.A、B两个物体静止叠放在桌面上,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对A的支持力和B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B对A的支持力和A对B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A对B的压力和桌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A对B的压力和桌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6.一个小球从离地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离地l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位移的大小为()(A)5m (B)4m(C)3m (D)1m7.下列各物理量的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中导出单位的是()(A)牛顿(B)安培(C)米(D)千克8.如右图所示,甲、乙俩同学拨河,绳中间固定连接一个质量不计的弹簧秤,甲同学用320牛的力向左拉,乙同学也用力向右拉,此时绳与弹簧秤都静止,则弹簧秤的读数应为()(A)640N (B)320N(C)160N (D)0N9.物体以一初速度沿着光滑的斜面直线向上运动至一定高处后又返回。
2012-14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含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

2012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考生注意: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
试卷包括三四大题,第一、二大题为单项选择题,第三大题为填空题,第三四大题为综合应用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给分。
4、第一、二大题的作答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第三大题的作答必须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对应的位置(作图可用铅笔)一、单项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A)质量(B)体积(C)温度(D)亮度2.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的β射线是()(A)粒子流(B)质子流(C)中子流(D)电子流3.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s内,速度从3m/s增大到5m/s,方向不变。
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1m/s2(B)2m/s2 (C)4m/s2(D)5m/s24.下列图像中能反映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是图( )5.卢瑟福预言:在原子核内,除了质子外,还可能有质量与质子相等的中性粒子(即中子)存在。
他的主要依据是()s s v vO t O t O t O t(A)(B)(C)(D)(A)核外电子数与核内质子数相等(B)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C)核的质量大于核内质子的质量(D)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约是质量数的一半6.质量为m的物体A在地球表面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为F,质量为2m的物体B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物体B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A)2F (B)F (C)F/2 (D)F/47.如图,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用两段水银柱封闭一段气体。
能使气柱变长的措施是()(A)增大外界气压(B)减小外界气压(C)在U形管的左管滴入水银(D)在U形管的右管滴入水银8.如图,一物体通过细绳悬挂于O点,用作用于A点的水平外力F1缓慢拉动细绳,在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外力F1和细绳OA的拉力F2的变化规律是()OF2A F1(A) F1和F2都变小(B)F1和F2都变大(C)F1变小,F2变大(D)F1变大,F2变小9.如图,小球通过弹簧悬挂于天花板上,平衡时,小球停在O 点。
2012-2013学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

2012-2013学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运动C.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不变D.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不变2.(★★★★)如图所示,一个弹簧振子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O点为平衡位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在A、B两点时动能为零B.它经过O点时加速度方向要发生变化C.它远离O点时作匀减速运动D.它所受回复力的方向总跟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反3.(★★★)关于机械波的认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机械波一定要有振源和介质B.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波向右传播时,介质上质点也向右迁移D.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在媒质中传播的波动也立即停止4.(★★★)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力的作用且发生了位移,这个力就一定对其做功B.功就是能,能就是功C.功的正负并不表示功的大小D.功有正负,能没有正负5.(★★★★)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是()A.气体很容易被压缩B.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后能合在一起C.高压密闭的钢筒中油沿筒壁渗出D.滴入水中的墨水向不同方向扩散6.(★★★★)地球绕太阳转动和月亮绕地球的运动均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绕太阳每秒运动29.79km,一年转一圈;月球绕地球每秒运动1.02km,28天转一圈.设地球的线速度为v 1,角速度为ω1;月球的线速度为v 2,角速度为ω2,则()A.v1>v2,ω1>ω2B.v1>v2,ω1<ω2C.v1<v2,ω1>ω2D.v1<v2,ω1<ω27.(★★★★)在下面列举的实例中(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的是()A.沿斜坡加速上行的汽车B.以2g的加速度向下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C.子弹射进放在光滑桌面的木块内D.斜向上抛出在空中运动的小球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反映,当温度升高,物体内部的每个分子速率均增加B.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反映,温度越高,物体内部的每个分子的温度越高C.封闭在容器的一定量的气体的体积等于这些气体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体积D.封闭在容器的一定量的气体的压强是由这些气体分子所受到的重力产生的9.(★★)如图,质量相等的两小球A和B,A球自由下落,B球从同一高度沿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当它们运动到同一水平面时,速度大小分别为v A和v B,重力的功率分别为P A和P B,则()A.v A=v B,P A=P B B.v A=v B,P A>P BC.v A>v B,P A>P B D.v A>v B,P A=P B10.(★★★★)如图,质量为m物体以速度v离开桌面,当它经过A点,所具有的机械能是(以桌面为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A.mv2B.mv2+mgHC.mv2+mg(H-h)D.mv2+mgh11.(★★★★)在一密闭的钢瓶内有一定质量的气体,能反映钢瓶内气体等容变化过程的是图()A.B.C.D.12.(★★★★)物体自由下落时,不计空气阻力,相对于地面的重力势能E p与下落速度v 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这一关系的是()A.B.C.D.13.(★★★)如图所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内用水银柱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温度不变,把管子以封闭端为圆心,从水平位置逆时针转到开口向上的竖直位置的过程中,可用来说明气体状态变化的P-V图象是()A.B.C.D.14.(★★★)质量为2kg的物体做直线运动,沿此直线作用于物体的外力与位移的关系如图所示,若物体的初速度为3m/s,则其末速度为()A.5m/sB. m/sC. m/sD.m/s二、填空作图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2分,共24分.)15.(★★★★)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用热力学温标可表示为 373 K.当水的温度从沸点下降到0℃时,温度下降了 100 K.16.(★★★)如图所示,一自行车踏脚大齿盘与后轮小齿盘的半径之比为2:1,则自行车行驶时,大齿盘和后轮转动的角速度之比是 1:2 ;若后轮半径为30厘米,当骑车人骑行时,使踏脚大齿盘以n=2转/秒的转速转动时,自行车的前进速度为 7.54 m/s.17.(★★★)如图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此时,在x=2.5m处质点的运动方向向下(选填:“向上”、“向下”或“向右”).若波速v=2m/s,从该时刻起经过1.5s,x=3m处质点通过的路程是 0.3m .18.(★★★)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高空某点自由下落,1秒末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200 瓦;若第2秒末物体的机械能为零,则开始下落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为 0 焦.19.(★★★)细绳的一端在外力作用下从t=0时刻开始做简谐运动,激发出一列简谐横波.在细绳上选取15个点,图1为t= 时刻的波形图(T为波的周期).在图2中画出t=时刻的波形图.20.(★★★)用F=50N的力拉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F的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o,物体的质量为10kg,若物体前进了10m,拉力F做的功为 400 J,摩擦力做的功为 -400 J.21.(★★★)一个小气泡从水底升到水面时,它的体积增大为原来的3倍,设水的密度为ρ=1X10 3kg/m 3,大气压强p 0=1.0X10 5Pa,水底与水面的温度相同,水的深度是 20 m. 22.(★★)在平直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v m后立即关闭发动机直到停止,v-t图象如图所示.设汽车的牵引力为F,摩擦力为f,全过程中牵引力做功W 1,克服摩擦力做功W 2,则:F:f= 4:1 ;W 1:W 2= , <!--BA-->, , <divclass="quizPutTag"> 1:1 </div>, , <!--EA-->, .23.(★★)气压式保温瓶如图,内有密封气体的体积为V,瓶内水面到出水口的高度为h.设水的密度为ρ,大气压强为P 0,欲使水从出水口流出,瓶内空气压缩量△V 至少应为.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24分.)24.(★★★)如图所示是在“用DIS实验系统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完成下列有关问题:(1)本实验中,采用的传感器是光电门(填写传感器名).(2)本实验中,先选取零势能面再进行实验,则零势能面位置的选取对验证摆锤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为常数无影响(选填“有”或“无”).(3)每次都准确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摆锤,改变传感器安装的高度,以同一零势能面测得四个不同位置的重力势能和动能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动能与势能之和(机械能)随测量位置的不同而不断减小,其可能的原因是:摆锤在摆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阻力.25.(★★)如图为“用DIS研究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装置图.(1)图中,实验器材A是压强传感器.(2)为了保持注射器内气体的温度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推拉活塞要缓慢和避免用手握住注射器封有气体的部分.(3)一同学在两次实验中测得两组不同的(p、V)数据,发现两组数据p和V的乘积明显不同.这两次实验中,已尽可能保持气体温度不变,则可能的原因是:注射器内气体的质量不同.(4)大气压强为p 0,注射器内气体的初始体积为10cm 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内气体体积在4cm 3到20cm 3范围内变化,注射器内部与外界压强差的最大值为 1.5 p 0.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8分.)26.(★★★★)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B、C相距20cm.某时刻振子处于B点.经过0.5s,振子首次到达C点.求:(1)振动的振幅和频率;(2)振子在5s内通过的路程及通过的位移大小.27.(★★★)如图1,在开口向上的气缸内,一个质量不计的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活塞截面积S=5.0X10 -4m 2,气体体积V 1=6.0X10 -5m 3.如图2,在活塞上施加一压力,缓慢压缩气体,压缩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当压力F=10N时,求:(1)气缸内气体压强p 2;(2)气缸内气体体积V 2.(大气压强P 0=1.0X10 5Pa,不计活塞和气缸间摩擦)28.(★★★)机车重50吨,在平直轨道上行驶,阻力为车重的0.01倍,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行驶1km,速度增至36km/h,此时机车达到额定功率并保持不变,求:(1)机车匀加速行驶时加速度多大?(2)机车的额定功率为多大?(3)此轨道上,机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29.(★★★)如图,AB为长直轨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o,BCD为曲线轨道,两段轨道在B处平滑连接,轨道均光滑.B、C、D三点离水平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 1=0.50m,h 2=1.75m 和h 3=2.00m.一质量m=0.20kg的小环套在轨道AB上,由静止释放,运动到B点时速度vB=6.0m/s.求:(sin37o=0.6,cos37o=0.8)(1)小环静止释放处离地高度多少?(2)小环从静止释放到达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多少?(3)小环离开轨道D处时速度v的大小.30.(★★)如图是一个遥控电动小车在水平直轨道上运动的v-t图象,图中2s~10s时间段的图象为曲线,其余时间段均为直线.已知小车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在2s~14s时间段内小车的输出功率保持不变,在14s末停止供电而让小车自由滑行,小车的质量为1.0kg.求:(1)小车所受到的阻力;(2)小车匀速行驶阶段牵引力的功率;(3)图象中2~10秒内小车位移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浦区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抽查高一物理试卷2013.6(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注意:1、答题请在答题纸上完成,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答题前,务必将姓名、班级、学号填写清楚;2、分叉部分,小题序号后标有字母A的试题,适合于完中及其他学校的考生;标有字母B的试题适合于区重点学校的考生;其它未标字母A或B的试题为全体考生必做的试题。
若A类、B类试题全做,阅卷时以B类试题计分。
3、本试卷计算代入数值时g取10m/s2。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A.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不变。
D.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不变。
2.如图所示,一个弹簧振子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O点为平衡位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在A、B两点时动能为零。
B.它经过O点时加速度方向要发生变化。
B O AC.它远离O点时作匀减速运动。
D.它所受回复力的方向总跟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反。
3.关于机械波的认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机械波一定要有振源和介质。
B.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波向右传播时,介质上质点也向右迁移。
D.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在媒质中传播的波动也立即停止。
4.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力的作用且发生了位移,这个力就一定对其做功。
B.功就是能,能就是功。
C.功的正负并不表示功的大小。
D.功有正负,能没有正负。
5. 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是…………………………………………( )A .气体很容易被压缩B .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后能合在一起C .高压密闭的钢筒中油沿筒壁渗出D .滴入水中的墨水向不同方向扩散6. 地球绕太阳转动和月亮绕地球的运动均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
地球绕太阳每秒运动29.79km ,一年转一圈;月球绕地球每秒运动1.02km ,28天转一圈。
设地球的线速度为v 1,角速度为ω1;月球的线速度为v 2,角速度为ω2,则……………………………( ) A .v 1 >v 2 ,ω1>ω2。
B .v 1 >v 2 ,ω1<ω2。
C .v 1 <v 2 ,ω1>ω2。
D .v 1 <v 2 ,ω1<ω2。
7. 在下面列举的实例中(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的是……………………………( )A .沿斜坡加速上行的汽车。
B .以2g 的加速度向下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
C .子弹射进放在光滑桌面的木块内。
D .斜向上抛出在空中运动的小球。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反映,当温度升高,物体内部的每个分子速率均增加。
B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反映,温度越高,物体内部的每个分子的温度越高。
C .封闭在容器的一定量的气体的体积等于这些气体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体积。
D .封闭在容器的一定量的气体的压强是由这些气体分子所受到的重力产生的。
9. 如图,质量相等的两小球A 和B ,A 球自由下落,B 球从同一高度沿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
当它们运动到同一水平面时,速度大小分别为v A 和v B ,重力的功率分别为P A 和P B ,则…………………………………………………………………………………( ) A .v A =v B ,P A =P B 。
B .v A =v B ,P A >P B 。
C .v A >v B ,P A >P B 。
D .v A >v B ,P A =P B 。
10. 如图,质量为m 物体以速度v 离开桌面,当它经过A 点,所具有的机械能是(以桌面为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 ) A .221mv 。
B .mgH mv +221。
C .)(212h H mg mv -+。
D .mgh mv +221。
A 类题 (适合于完中及其他学校的考生)11A .在密闭的钢瓶内有一定质量的气体,能反映钢瓶内气体等容变化过程的是………()A .B .C .D .12A .物体自由下落时,不计空气阻力,相对于地面的重力势能E p 与下落速度v 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这一关系的是………………………………………( ) A .B .C .D .B 类题 (适合于区重点学校的考生)11B .如图所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内用水银柱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温度不变,把管子以封闭端为圆心,从水平位置逆时针转到开口向上的竖直位置的过程中,可用来说明气体状态变化的P-V 图像是………………………………………………( )A .B .C .D .12B .质量为2kg 的物体做直线运动,沿此直线作用于物体的外力与位移的关系如图所示,若物体的初速度为3m/s ,则其末速度为…………………………………………………( )P TTV tPPPPA .5m/sB .23m/sC .5m/sD .35m/s二、填空作图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13.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C ,用热力学温标可表示为________K 。
当水的温度从沸点下降到0︒C 时,温度下降了_______K 。
14. 如图所示,一自行车踏脚大齿盘与后轮小齿盘的半径之比为2:1,则自行车行驶时,大齿盘和后轮转动的角速度之比是___________;若后轮半径为30厘米,当骑车人骑行时,使踏脚大齿盘以n =2转/秒的转速转动时,自行车的前进速度为___________m/s 。
15. 右图为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此时,在x=2.5m 处质点的运动方向_________(选填:“向上”、“向下”或“向右”)。
若波速v =2m/s ,从该时刻起经过1.5s ,x=3m 处质点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_。
16. 质量为2kg 的物体,从高空某点自由下落,1秒末重力的瞬时功率为__________瓦;若第2秒末物体的机械能为零,则开始下落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为_________焦。
17. 细绳的一端在外力作用下从t =0时刻开始做简谐运动,激发出一列简谐横波。
在细绳上选取15个点,图1为t =T /4时刻的波形图(T 为波的周期)。
在图2中画出t =3T /4时刻的波形图。
图1 t =T/4图2 t =3T/4-A 类题 (适合于完中及其他学校的考生)18A .用F =50N 的力拉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F 的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物体的质量为10kg,若物体前进了10m ,拉力F 做的功为_________J ,摩擦力做的功为__________J 。
19A .一个小气泡从水底升到水面时,它的体积增大为原来的3倍,设水的密度为ρ=1×103kg/m 3,大气压强p 0=1.0×105Pa ,水底与水面的温度相同,水的深度是________m 。
B 类题(适合于区重点学校的考生)18B .在平直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v m 后立即关闭发动机直到停止,v -t 图像如图所示。
设汽车的牵引力为F ,摩擦力为f ,全过程中牵引力做功W 1,克服摩擦力做功W 2,则:F ∶f =______;W 1∶W 2=__________。
19B .气压式保温瓶如图所示,气压式保温瓶内密封气体的体积为V ,瓶内水面到出水口的高度为h 。
设水的密度为ρ,大气压强为p 0,欲使水从出水口流出,瓶内空气压缩量ΔV 至少应为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24分。
)20. 如图所示是在“用DIS 实验系统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完成下列有关问题:1)本实验中,采用的传感器是 (填写传感器名)。
2)本实验中,先选取零势能面再进行实验,则零势能面位置的选取对验证摆锤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为常数 影响(选填“有”或“无”)。
3)每次都准确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摆锤,改变传感器安装的高度,以同一零势能面测得四个不同位置的重力势能和动能数据。
分t /sv 1 2 3 4析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动能与势能之和(机械能)随测量位置的不同而不断减小,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右图为“用DIS 研究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装置图。
1)图中,实验器材A 是___________。
2)为了保持注射器内气体的温度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同学在两次实验中测得两组不同的(p 、V )数据,发现两组数据p 和V 的乘积明显不同。
这两次实验中,已尽可能保持气体温度不变,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气压强为p 0,注射器内气体的初始体积为10cm 3。
实验过程中,注射器内气体体积在4cm 3到20cm 3范围内变化,注射器内部与外界压强差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p 0。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8分。
)22. (6分)弹簧振子以O 点为平衡位置在B 、C 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B 、C相距20cm .某时刻振子处于B 点。
经过0.5s ,振子首次到达C 点。
求: 1)振动的振幅和频率;2)振子在5s 内通过的路程及通过的位移大小。
23. (6分)如图(1),在开口向上的气缸内,一个质量不计的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活塞截面积S =5.0×10-4m 2,气体体积V 1=6.0×10-5m 3。
如图(2),在活塞上施加一压力,缓慢压缩气体,压缩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
当压力F =10N ,求: 1)气缸内气体压强p 2;2)气缸内气体体积V 2。
(大气压强P 0=1.0×105Pa ,不计活塞和气缸间摩擦)图(2)图(1)A类题(适合于完中及其他学校的考生)24A.(8分)机车重50吨,在平直轨道上行驶,阻力为车重的0.01倍,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行驶1km,速度增至36km/h,此时机车达到额定功率并保持不变,求:1)机车匀加速行驶时加速度多大?2)机车的额定功率为多大?3)此轨道上,机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25A.(8分)如图,AB为长直轨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BCD为曲线轨道,两段轨道在B处平滑连接,轨道均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