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二-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7至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

福建师大二附中2018—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期中考物 理 试 卷(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下面所列举的物理学家及他们的贡献,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元电荷最早由库仑通过油滴实验测出B .牛顿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GC .法拉第首先提出了电场的概念且采用了电场线描述电场D .库仑总结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真空中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半径为r 金属小球,其中一个球带有+Q 的电荷,另一个带有-2Q 的电荷,当它们相距为d (d>>r )时,其相互作用力为F ,现使它们接触后,仍放回原处,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变为( )A .FB .F/2C .F/4D .F/83.下图是描述一给定的电容器充电时电量Q 、电压U 、电容C 之间的相互关系图,其中不正确的是图( )4.两电阻R 1、R 2的I-U 图象如右图所示,可知两电阻的大小之比 R 1∶R 2等于( )A. 3∶1B. 1∶3C.1 15.电解质溶液,如果在1 s 内共有5.0×1018个二价正离子和1.0×1019个一价负离子通过某横截面(元电荷电量e=1.6×10-19C),那么通过电解质溶液的电流强度是( )A .0 AB .0.8 A C. 2.4 A D. 3.2 A 6.如图所示,中子内有一个电荷量为e32+的上夸克和两个电荷量为e 31-的下夸克,3个夸克都分布在半径为 r 的同一圆周上,则3个夸克在其圆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为:( )A.2r ke B .23r ke C .29r ke D .232r ke7.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平衡后与电源断开. 两极板间的电压是U ,充电荷量为Q ,两极板间场强为E ,电容为C ,如果将两板间距离增大,引起变化情况是( ) A.Q 变大B.C 变大C.E 不变D.U 变小8.一只“220 V 100 W ”的灯泡工作时电阻为484Ω,拿一只同样的灯泡来测量它不工作时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于484ΩB .大于484ΩC .等于484ΩD .无法确定9.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电学知识后对电工穿的高压作业服进行研究,发现高压作业服是用铜丝编织的,下列各同学的理由正确的是( ) A .甲认为铜丝编织的衣服不易拉破,所以用铜丝编织B .乙认为电工被铜丝编织的衣服所包裹,使体内电势保持为零,对人体起保护作用C .丙认为电工被铜丝编织的衣服所包裹,使体内电场强度保持为零,对人体起保护作用D .丁认为铜丝必须达到一定的厚度,才能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 10. 下列关于电势和电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克服电场力做功时,电荷的电势能减少 B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能逐渐减小C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D .电场中场强越大的地方,电势也越高11.以下粒子都从静止开始经过相同电压加速后,速度最大的是( )A 、H11 B 、H21 C 、31H D 、e 42H12.P 、Q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位置,一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从P 位置沿电场线运动到Q 位置,其速度υ和时间t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此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可能是图中的 ( )二、双选题(每题有两个答案,每题4分,共12分)11.如图所示,实线为一匀强电场的电场线,一个带正电粒子射入电场后,留下一条从a到b 虚线所示的径迹,重力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点的电势高于a点的电势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C.粒子在a点动能大于在b点的动能D.场强方向向右13.一带电粒子射入固定在O点的正点电荷的电场中,粒子轨迹如图虚线abc所示,图中实线是同心圆弧,表示电场的等势面,不计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粒子带负电B、粒子速度C、粒子动能D、粒子电势能14. 如图所示,在绝缘的水平面上方存在着匀强电场,电场方向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带电金属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移动.已知金属块在移动的过程中,外力F做功32J,金属块克服电场力做功8.0J ,金属块克服摩擦力做功16J,则在此过程中金属块的()A.动能增加8JB.电势能增加24JC.机械能减少24JD.机械能增加8J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8分)16.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截成长度相等的三段,再将它们并联起来,测得阻值为3Ω,则此电阻丝原来的阻值为Ω。
2017-2018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福建师大二附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期末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沈壮海①文化自信问题,在当下的中国再次凸显为重要的实践问题和学术课题,这是历史、时代、现实多重因素促成的。
②涤除仍客观存在的文化上的不自信,是一个现实课题。
中华民族有着早醒的文化自觉、骄傲的文化自视,曾长期饮誉潮头。
然而,近代以来接踵而至的外力犯侵,使得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不断遭遇重创。
在顽强抗争、拼搏、逐梦中站起来、强起来的中华民族,改变着现实命运,也改变着精神面貌、文化心理。
但漫长历史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其调适提升,绝非旦夕之功。
③要引导我们的文化自信由自发恢复走向自觉成长。
随着我们国际影响力的迅速提升,当下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也不断恢复、增强。
这是与民族振兴进程必然伴行的文化自信的自发恢复。
强调文化自信的涵养,就是要引导这种自发恢复,走向自觉成长。
一方面,要引导人们克服一时的虚骄、自负的膨胀等非理性的成分:但另一方面,更要引导人们认识当代中国向前向上的大局,认识增进文化自信之于文明重振、民族复兴的意义,促进国人民族自信、发展自信、文化自信的普遍性增进。
虽然我们的文化实力在不断增强,但文化的魅力还亟待增强。
④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构成,推进这样的文化建设,需要的是与之相应的文化自信。
这是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的本质所在。
⑤我们所要涵养的文化自信是立足当下、继往开来的文化自信。
辉煌璀璨的历史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底气。
但是,这种底气只有在旧邦新命的历史接续中、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当下实践中,才会更加充盈浩荡。
对本民族优秀传统的高扬,有助于我们持守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不过,现实中不同文化猛烈激荡,如果我们迎对现代的西方,只能求助于古老的传统,那即是对当代国人文化责任的逃避。
当代中华民族,不能做望“洋”、望“古”兴叹者,而要有承于古、强于今的雄心和作为。
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不分版本

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不分版本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不分版本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一、论述类文本〔此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那么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
《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表达为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
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局部,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讲故事的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福建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实验班)(学生版)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实验班)(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梅格与人格为什么梅花能够与人格如此胶合为一体呢?因为梅花的形象特征与某种道德评价的思想价值完全吻合。
首先是梅花的色淡气清。
清淡是对浓艳的否定。
浓艳为俗,清淡超俗、高雅。
而高雅脱俗,是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质索,所标榜的气度。
宋熊禾《涌翠亭梅花》言:“此花不必相香色,凛凛大节何峥嵘!”梅花之神,在峥嵘之“大节”,而不在表面之“香色”。
放翁《梅》诗也说:“逢时决非桃李辈,得道自保冰雪颜。
”颜色的清淡正与高士之“得道”契合了。
其次是梅姿的疏影瘦身。
戴禺说:“精神全向疏中足,标格端于瘦处真。
”梅花之影疏,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而梅花之瘦姿,则凸现了人的一种倔强,因而是人格坚贞不屈的象征。
清恽寿平《梅图》说:“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
”顽劲的树干,横斜不羁的枝条,历经沧桑而铸就的苍皮,是士人那种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决不向压迫他、摧残他的恶劣环境作丝毫妥协的人格力量和斗争精神的象征。
也正因为梅花具有此种不屈的品格,它才冲寒而发。
为了将美好的春天的信息,尽早报告给人间,梅花心甘情愿被雪礼葬,在所不惜:“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为传春消息,不惜雪埋藏。
”这种伟大的人格力量,真可感天地,泣鬼神!再次是梅花的景物陪衬。
梅花色淡,姿瘦,神韵高雅,而配合其环境的是月光、烟影、竹篱、苍松、清水和寒雪,这就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烘托出梅花的“高标逸韵”,收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宋杨无咎《柳梢青》云:“雪月光中,烟溪影里,松竹梢头。
”这就是梅花的陪衬意象群:寒雪、淡月、清流、薄(疏)雾、劲松、瘦竹。
其清一贯,其骨相通。
张道洽《梅花》诗云:“雅淡久无兰作伴,孤高惟有竹为朋。
”梅品之“雅淡”,梅格之“孤高”,惟有虚心、有节、耐寒、清淡的竹是它的友朋,诠释了陪衬的艺术力量。
唐朱庆余《早梅》诗更是将雪、露、松、竹与梅并在一起写,让人们受到最清幽、最高雅的浑融境界的视觉冲击:“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
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1).doc

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50分)一、(24分,每题3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是()A.所怙.(hù)踯躅.(zhú)怆.然(chàng)早缫.而绪(sāo)B.偃.仰(yǎn)嫔.妃(bīn)麾.下(huī)一叶扁.舟(piān)C.修葺.(qì)戏谑.(xuè)剽.掠(piāo)鼎铛.玉石(chēng)D.肯綮.(qìng)渌.水(lǜ)病偻.(lǚ)沽.名钓誉(gū)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是()A.觑.得人如无物(觑:看)惟觉.时之枕席(觉:睡觉)春花秋月何时了.(了:终止)B.荠麦弥.望(弥:满)后秦击赵者再.(再:第二次)系.燕父子以组(系:缚、捆绑)C.尽态极妍.(妍:美丽)冀.其成立(冀:等到)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D.字.而幼孩(字:养育)妪每.谓余曰(每:经常)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遇:接触)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C.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洎牧以.谗诛D.亦各言其.志也其.然乎?其.不然乎?4、对下列加点字从用法上分类正确的是()①云青青兮欲雨.②忧劳可以兴.国③而刀刃者无厚.④不耻.下问⑤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⑦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⑧项王乃复引兵而东.⑨栗.深林兮惊层颠⑩六王毕,四海一.A.①/②⑨/③④/⑥/⑤⑦⑧/⑩B.①⑧/②⑨/③/④⑥/⑤⑦/⑩C.①⑦⑧/②/③/④⑥⑨/⑤/⑩D.①⑧/④⑨/③/②⑥/⑤⑦/⑩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楚人一炬,可怜..孤危..焦土B.可谓智力C.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D.不抑耗其实..而已6、下列各句在句式特点上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故不我若也A.戍卒叫,函谷举B.唯兄嫂是依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汉军至,无以渡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格律上看,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福建师大二附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段半期考试卷英语试卷(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班级姓名座号第一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How does the woman usually travel?A.By plane.B.By car.C.By train.2.What has the man been doing recently?A.Traveling in Sanya. B.Playing football. C.Sitting in the sun.3.How does Mike probably feel now?A.Disappointed. B.Worried. C.Happy.4.Who kept coughing in the cinema?A.The young couple. B.The old woman. C.The little boy.5.What will the man do next?A.Go to see a customer. B.Go to Mr Black‟s office. C.Start writing his report.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ere is the man now?A.In Beijing. B.In Tokyo. C.In New York.7.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A.He doesn‟t like traveling around.B.He didn‟t like his job in Tokyo.C.He likes teaching very much.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含解析)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名句默写(11分,每空1分)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虞美人》中描写词人遥望金陵宫殿,表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寓情于景,对生机盎然春色的描写,寄寓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忧伤。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中“____________”一句化用了“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和“送美人兮南浦”几句诗。
(4)《书愤》中最能体现陆游诗作“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个特点,且展现了两幅开阔、壮观的战场画面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人置身其中会迷失方向,突出这个庞大的建筑群的错综复杂。
(6)欧阳修《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说,聪明勇敢的人大多被他所溺爱的人或事物逼到困境,也正是我们常说的“玩物丧志”。
【答案】 (1). (1)雕栏玉砌应犹在 (2). 只是朱颜改 (3). (2)映阶碧草自春色(4). 隔叶黄鹂空好音 (5). (3) 青枫浦上不胜愁 (6). (4)楼船夜雪瓜洲渡 (7). 铁马秋风大散关 (8). (5)高低冥迷, (9). 不知西东 (10). (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11).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如第一句中“描写词人遥望金陵宫殿,表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第二句中“寓情于景,对生机盎然春色的描写,寄寓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忧伤”,第三句中“化用了‘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和‘送美人兮南浦’几句诗”,第四句中“最能体现陆游诗作‘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个特点,且展现了两幅开阔、壮观的战场画面”,第五句中“写人置身其中会迷失方向,突出这个庞大的建筑群的错综复杂”,第六句中“聪明勇敢的人大多被他所溺爱的人或事物逼到困境,也正是我们常说的‘玩物丧志’”,根据这些提示进行默写。
福建省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行远级2017-2018学年高二上语文第一学段模块试卷(分值150分,时间120分钟)一、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分)(1,________。
(2)《滕王阁序》凭借虚写手法构想出目力难及之景,写出水边雁声的两句是,。
(3)李清照的《一剪梅》通过视觉、触觉的感受,点明时间已进入深秋的一句是。
(4)《陈情表》中用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说人应尽孝心的两句是,。
(5)《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陆游《书愤》中记述了25年前两次抗金胜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20分)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2分)A.屏.气摒.弃并.蒂莲秉.烛待旦B.黄鹂.黎.明霹雳.舞磨砺.意志C.驼.绒滂沱.拓.荒者脱.颖而出D.翌.日游弋.溢.洪道逸.兴遄飞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2分)A.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北冥有鱼,其名为鲲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而征一国者D.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此小大之辩也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生物..,高朋满座..之以息相吹也 B.千里逢迎C.问征夫..不许..以前路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5.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B.①而彼且奚适也?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①今臣亡国贱俘。
②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D.①问征夫以前路。
②云无心以出岫。
6.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决:快速的样子。
抢:碰,触。
之二虫又何知!之:这,此。
B. 宇文新州之懿范。
懿:美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宁:怎么,哪,哪里。
C.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与“富”相对,经济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师大二附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期中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一、课内基础知识(27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赍.(jī)发叫嚣.(xiāo)朔.(sù)风天理昭.(zhāo)然B.憎.(zēnɡ)恶契诃.(hē)夫精髓.(suǐ)锱.(zī)铢必较C.怏.(yànɡ)怏傩.送(nuó)颦蹙.(cù)咬文嚼.(jué)字D.寒砧.(zhān)轻鸢.(yuān)胆怯.(qiè)一蹴.(cù)而就2、下列各组词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沾辱讥诮付梓字斟句酌B.尴尬怂踊搠倒陈词烂调C.抿嘴岑寂征戍没精打彩D.酒馔迤逦蕴藉安然无恙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景翳翳以将入B、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C、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D、夙遭闵凶4、下列各句加点词古今相同的一项是:()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腹犹果然C.既窈窕....以寻壑 D.岂敢盘桓5、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襟.三江而带五湖B.屈.贾谊于长沙C.臣具以表闻.D.眄庭柯以怡.颜6、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其它三项的是:()A.园日.涉以成趣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C.而后乃今将图南.D.内.无应门五尺之僮7、下列句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的是()A.复驾言兮焉求 B.大王来何操C.田园将芜胡不归 D.莫之夭阏者8、下列“之”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是:()例句:鹏之.徙于南冥也A.悟已往之.不谏B.之.二虫又何知C.悦亲戚之.情话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门虽设而长关②举世誉之而不加劝B.①登东皋以舒啸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C.①背若泰山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D.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有鸟焉,其名为鹏二、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
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
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 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 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 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 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 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 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 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 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 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15分)压在信封里的钱申弓那一年,老主人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态,将我装进一个信封里,然后贴上8分钱邮票,将我投入信箱,我经历了飞机汽车的长时间颠簸,最后来到了新主人的家。
虽然在长途跋涉中我毫发无损,可我心里还是怨恨,同样是钱,别人可以换成一纸汇款单,让那薄薄的纸片穿州过省,自己免遭跋涉之苦,还可以光明正大地在市场里流通。
而我呢,变成了违邮品,一旦被别人截走,邮局概不负责。
虽说10元数额不大,可在当时也不是一笔小数啊,试想,8分钱一个鸡蛋,我可以换成100多个鸡蛋呢。
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塞进窄窄的信封里,混混沌沌地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更可恶的是,这天,当新主人从邮差手中接过信封后,随手一撕,还差点没将我撕裂。
不过我还真感谢他这一撕,让我一下子感受到了外面世界的美好:阳光那么灿烂,天那么蓝,水那么清,空气那么新鲜,我原以为,从此我就不再与黑暗作伴了。
可谁知道我想错了。
主人不知道是兜里钱多了还是出于什么,心事沉沉,对我不屑一顾。
严格地说,只是用那带着浓烈烟味的食指和中指将我夹着抽出来一下。
准确地说,还不到三秒钟,便又默默无声地将我塞回了那个信封里,随手将装着我的信封塞进了书柜里,身上还压上重重的一本书。
于是,我又回到了黑暗之中,而且被那重重的书本压得喘不过气来。
我沮丧地在仄逼和黑暗之中跨越世纪,躺了足足35年。
35年哪,它可以使婴儿变成了大人,可以使大人变成了老者,甚至可以由沧海变成桑田。
35年里,我的那些兄弟们,在活跃的市场里遨游,由一元变成十元,再由十元变成百元,百元变成千元,千元变成万元,一个个像滚雪球一样壮大。
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可也十分无奈,谁叫我这么不走运!我热切地期待着主人将我释放出来。
那一年,主人陷入了困境,晚上听到他和女主人在吵架,知道他的钱包里已经山穷水尽了。
我听得出来,是主人生意亏损了,好像是工厂倒闭了,而且,他的款都让一个女孩给卷走了,这是女主人跟他歇斯底里的争吵中透露的。
我想,是该我出山的时候了。
可是等呀等呀,主人就像是将我遗忘了一样,连压在我身上的书本也没动一下。
不但没动,我发现这段时间,主人发疯一样地买书,天天将新买回来的书往柜子里放,直压得我连呼吸都感到了困难。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困扰,主人潜心读书,虽然跟女主人时有口角,可也没啥大碍,慢慢地,好像他们又弥合了。
男主人的工厂东山再起了,心情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这晚,他在写字,女主人走进来念:财源广进,这四个字好!男主人又刷刷地写了一张:这个更好,鸿运高照!看得出来,主人已经度过了难关,生意走上了正轨,是家和事兴,还是事兴家和?还真有点说不清。
可有一个是肯定的,我只有继续压在书缝里,直到终老。
那一年,全民炒股,多少人一夜暴富,看得出来,主人也加进了这个行列。
我想,该是我出山的时候了。
而且有幸的是,主人被套住了,他的钱包又瘪了,甚至那一天女主人问他要10元钱买早餐,他也拿不出来。
主人在愁苦,我心里却乐:你越是没钱就越是要想到我吧。
可是我又错了。
主人彻底地将我忘记了。
后来发生一件事真让我痛苦欲绝,男主人因为炒股被套,企图能在赌场翻身,可谁知他的运气那么不济,越赌越输,欠了一屁股的债,无法解脱,从高高的楼上跳了下来。
女主人在哭,而我却没能出来送他一程。
呜呜,主人一去,我重出江湖便更没指望了。
直到很久以后的一天,我突然感觉到身上的压力轻了,一位爱好集邮的年轻姑娘将信封拿起,两只纤指伸进来,将我夹了出来:妈,快来看,这里有一张钱!女主人迈着龙钟的脚步来到书房,从姑娘手中接过我,混浊的眼里充满了泪水,这是你爸生前留下的……妈,我们有钱用了。
还用什么,过去这10元钱,可以买到100多个鸡蛋,现在连10个也不到了,还是留着做个纪念吧。
不,妈,从信里知道,这张钱是爸爸年轻时的一位年老朋友,临终前仓促间还给爸爸一笔钱的余款,在他遇车祸危急时刻爸爸曾用仅有的一笔钱救活了他的生命。
令人惊叹的是,为承载这张钱,信封上却不意间留下一枚价值无比的邮票,妈,这是一张猴票……如今可买下不胜枚举的、数不清的鸡蛋;而就这张十元钞版本,收藏价也已很昂贵,决不是100枚鸡蛋价格可比的……这些鸡蛋,也就像是当年那100枚鸡蛋,经过35年蛋生鸡,鸡又生蛋,蛋又生鸡,循环往复,硕果累累。
姑娘又重复一句。
哟,这是你爸爸积的善、积的德孵活了这些蛋和鸡。
女主人抚摸着我,终于说出了一句心里话。
13、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开头叙述老主人将一张10元钞票装进信封,贴上8分邮票,寄给远方的“新主人”,这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同时也起到设置悬念的作用。
B.女主人接过女儿从信封中夹出的10元钱时,“混浊的眼里充满了泪水”,这表明她对丈夫不幸离世的伤悼、悲痛以及对自己当年未能规劝丈夫的悔恨、自责。
C.在女儿眼中,爸爸遗留信封上的猴票以及那张10元钞版目前在市面上价格昂贵;她只看重它金钱增殖的一面而忽略其内涵的真善美,这是作者深为之惋惜的。
D.男主人曾经在年轻时用仅有的一笔钱救助了他的一位遭遇车祸的老朋友,后来这位老友临终前全部还清这笔钱,还特意在装钱的信封上贴了价值无比的猴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