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5.12.1鸟类 教案设计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21 鸟类 教案.doc

课题鸟类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班级时间 第 课时 教 学目 标知识目标 1. 阐明家鸽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 概述家鸽的主要特征。
3. 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能力目标 完成“家鸽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提高对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掌握科学实验 的基本方法。
重难n 重点 阐明家鸽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难点 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结构特点的过程 情析学分学法教方 教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导 入 方法1:(情境导入)当你漫步在田野或草地时,追 随鸟语仰望天空,空中展翅飞翔的鸟引起你无限的遐 想。
鸟为什么能飞上天呢? 方法2:(设疑导入)人类梦想能够飞行,借助于飞 机等飞行器,人类实现了梦想。
但是对某些动物来说, 飞行是它们的运动方式,你知道在空中飞行的动物有 哪些吗? 新 授 环节一:千姿百态的鸟类一、 知识点 1、 鸟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平胸类:如:鸵鸟。
企 鹅类:如企鹅。
突胸类:如家鸽等。
2、 鸟类的生活特性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二、 教学设想教师展示一组鸟类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结合教材 P80,思考下列问题:1、 图片中的鸟你认识吗?它们叫什么名字?2、 这些鸟类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它们的生活 习性与生活的环境有什么联系?3、 这些鸟类各有什么特点?三、 具体操作:集体备课个人备课教学流程新授环节二:一、知识点1、家鸽的形态特点(1)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2)羽毛分正羽和绒羽。
正羽适于飞行,绒羽用于保暖。
(3)家鸽的飞行器官是翼,不同的鸟类一展与身体的比例是不相同的?。
(4)家鸽身体肌肉较少,但是胸肌发达。
(5)家鸽胸骨、颅骨薄而轻,长骨中空,尾骨愈合二、教学设想面对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鸟类世界,你想过这个问题吗:为什么鸟类能飞起来?下面来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家鸽特点。
(利用家鸽标本进行探究并思考如下问题)探究内容:1、体形与羽毛(1)观察家鸽的体形,身体呈什么形状?这与它的飞行有什么关系?(2)家鸽体表被覆羽毛,有几种羽毛?它们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位于家鸽的什么部位?有什么功能?2、翼(1)用同样的力,扔纸飞机和同样的一张纸,哪一个飞得远?(2)鱼和家鸽身体都呈流线形,鱼为什么不能飞?(3)鹤鹑和家鸽都有翼,为什么家鸽能长距离飞行,而鹤鹑不能?量一量家鸽和鹳鹑的翼宽和体宽,比较它们的比例。
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5.12.1 鸟类8

初中生物七年级(苏科版)第十一章空中的生物第1节鸟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对家鸽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观察与探究,阐明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
(2)通过观察与比较,概述鸟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1)在对鸟类图片资料分析过程中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学会由整体到局部观察生物的方法。
(3)学会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
(4)通过网络课,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小组搜集整理鸟类的相关材料,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关注我国的珍贵鸟类资源,养成自觉的爱鸟护鸟行为。
(3)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情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有的适于在地面行走、奔跑,有的适于在水中游泳,还有的适于在空中飞行。
本章介绍的就是空中的飞行动物(鸟类、昆虫)的多样性以及它们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
我国是世界上鸟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本节以学生常见的“家鸽”为例,通过观察、测量、资料分析等方法,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不仅增强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使学生在体验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的同时,掌握鸟类的基本特征。
本节的重点是:阐明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
本节的难点是:对家鸽的观察分析。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课前准备教师:收集图片、视频、数据等资料,制作学习网站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分组搜集与鸟类相关的资料图片,制作成ppt,汇报展示。
五、教学过程探究: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特征演示:双击电脑桌面上的“学习网站”图标,点击相关链接开始探究。
要求:1、观察分析学习网站中的资料,探究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特征。
2、将探究结果简明扼要地记录在课本87页的表格中。
3、如有问题,可以在“讨论区”进行交流。
板书:1、体形:流线型2、翼:宽大3、骨骼:有的骨薄,长骨中空4、肌肉:胸肌发达5、呼吸: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6、消化:食量大,消化快7、循环:心肌发达,心脏有四腔问: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一系列特征分别对应哪个飞行条件?可见,鸟类能够飞行不仅仅是拥有翅膀这么简单。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2.1 鸟类 教案

第十二章空中的生物第一节鸟类一、设计思想根据《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是:鸟类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在践行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为学生创设丰富些学习情境和充分的学习交流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发现,设疑、质疑、解疑,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统一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表达,让他们能在成功中体验和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对学习的兴趣,以实现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鸟类》是苏科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教材首先选择了不同环境下的鸟类的图片,将学生带进了鸟类的王国,为学生总体认识鸟类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接着教材一家鸽为例,探究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
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入手,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在多方面比较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探究活动则是本节课最重要且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保护鸟类多样性中,重点突出了鸟类栖息地的保护,让学生理解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和保护生物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生物学课的学习,学生已储备了一定量的生物学知识,形成并提高了必须的学习能力。
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而言,对自然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但是逻辑思维不够缜密,提出问题、观察现象、分析综合容易肤浅单一,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巧妙地抛转引玉,既要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探究,又要为学生能在自由自在的探究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助一臂之力。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鸟类与飞行相适应的特征,形成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并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1、从生活实际经验引入课题假如这个暑假没有太多作业,让你和爸爸妈妈出游,你会乘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出行呢?能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直到一百多年前,人类才借助飞机实现了飞行的夙愿,然而自然界中会飞的动物早在几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你们知道自然界中哪些动物会飞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十二章第一节鸟类的学习,探索动物会飞的奥秘。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2.1 鸟类 教案

第12章空中的生物第1节鸟类(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鸟类”是第12章“空中的生物”的第1节。
教材首先选择了不同环境下的鸟类图片,将学生带进了鸟的王国,为学生总体认识鸟类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接着教材以家鸽为例,探究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
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入手,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在多方面比较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本节的重点。
探究活动则是本节最重要且有效的学习方式。
在保护鸟类的多样性中,重点突出了鸟类栖息地的保护,让学生理解人与动物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已储备了一定量的生物学知识,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教师依托此基础,可充分利用教材现有的图片和文字,并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前自主收集图文资料,课堂上大胆展示交流,以挖掘潜力,激发动力,锻炼能力。
七年级的学生虽然对自然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但逻辑思维不够缜密,提出问题、观察现象、分析综合容易肤浅单一,不能触及实质。
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组织引导工作,既要放心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探究,又要为学生能在自由自在的探究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助一臂之力。
鸟类与人类的关系,学生虽有接触,恐难深入。
爱鸟护鸟的思想可能更多的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
所以可通过具体人物事迹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尝试完成“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的活动;运用鸟类图片资料进行分析,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我国的珍稀鸟类资源,养成自觉的爱鸟护鸟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进行“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的活动。
五、教学方法:观察法、问题法、讨论法、科学探究法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软尺、家鸽实物、家鸽骨骼模型、肌肉分布照片等七、教学思路:感受鸟类之美-----探索鸟类飞行奥秘八、教学过程:。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5.12.1鸟类

鸟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阐明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
2、能力目标:
⑴、在对鸟类图片资料分析过程中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⑵、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形成乐于探索生命奥秘、勇于追求科学真理的优秀品质及团体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阐明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家鸽标本、家鸽骨骼标本
教法选择: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
纸飞机游戏在不做任何处理的前提下,试
着让这张纸飞起来,看看纸能
飞多远?
引导学生通过看到的现象思
考:
(1)、我们发现,同样的一
张纸,在折成纸飞机后,飞行
的时间和距离都大大的增加
了,这是为什么呢?
将纸折成纸飞机,并比较纸
和纸飞机飞行的速度和距
离。
学生思考,要在空中飞行更
长,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要减少空气阻力
(2)、要提供动力
通过学生熟悉
的纸飞机导入
新课,使学生
产生兴趣。
为
下面的学习打
下伏笔。
板书设计:
第1节鸟类
一、千姿百态的鸟类
二、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点
外形篇:体型、体表、前肢
内部篇:肌肉、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骨骼、消化系统教学反思:。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2.1 鸟类 教案

总课题第5单元第12章空中的生物总 3 课时第 1 课时课题第一节鸟类1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阐明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
2、概述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难点进行“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的探究活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设计展示家鸽外形、内部结构、生活习性、用途的课件。
准备挂图、图片等教学用具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鸟类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资料。
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课札记
一、引入:
当你漫步校园或田野时,追随鸟语仰望天空,最能引起忸怩注意
的是不是空中展翅翱翔的鸟儿?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鸟的世界。
视频展示:千姿百态的鸟类
二、教学过程:学生聆听、思考并尝试回
答
学生观看多媒体录像
多媒体视频展示
千姿百态的鸟类,
并创设问题情境,
能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热情。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2.1 鸟类 教案

教案设计这说明了什么?飞行时依靠风力还和()有关。
那鸟类为什么会飞呢?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寻找鸟飞行的秘密吧!二、寻找鸟类飞行的秘密1.寻找增加动力的结构1.1观察家鸽的胸肌你发现了什么?它有什么用?1.2观察家鸽的消化系统材料分析资料 1.雀形鸟1天吃的食物,相当于自身体重10%~30%,蜂鸟1天吃的蜜浆相当自身体重2倍。
1.5kg 的雀鹰,一顿吃0.8~1.0kg肉。
资料2.雀形鸟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形成残渣,1.5h 后随粪便排出,而绿头鸭只要0.5h学生分析发现了什么?1.3观察家鸽的循环系统学生尝试找到家鸽的心脏。
找一找有几个腔。
与其他动物的心脏比较。
学生黑板展示或者投影仪展示,学生自己简单叙述一下。
学生分组观察。
(4只生肉用鸽)胸肌最发达。
牵引两翅飞行。
继续分组观察,用解剖刀割开嗉囊,发现小麦种子没有什么变化,找到肌胃,剪开发现磨碎的玉米颗粒粉末等。
学生尝试找到家鸽的心脏。
学生5人一组,根据教材的文字来演示草原中草鼠鹰的数量变化。
四腔的心脏有什么优势?1.4观察家鸽的呼吸系统展示图片和“家鸽双重呼吸”视频。
2.寻找减轻重力的结构2.1观察家鸽的骨骼小组再分发熟家鸽的骨骼,请同学带好一次性手套,找到前肢骨和后肢骨,对着有光的地方照一照,有什么发现?再用手轻轻的掰一下,有什么发现?用老虎钳夹断前肢骨和后肢骨后有什么发现?头盖骨呢?与猪的骨头相比呢?2.2分析家鸽的消化系统资料1.雀形鸟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形成残渣,1.5h 后随粪便排出,而绿头鸭只要0.5h。
资料2.口内无牙齿,直肠短,排便频繁。
资料3.无膀胱,不能储存尿液,排尿频。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2.3家鸽的羽毛分量据实验发现,一只203.5g的小家鸽,羽毛总量大概8.4g,307g重的家鸽,羽毛大概28.5g.3.寻找减少阻力的结构家鸽的外形怎么样?对于飞行有什么好处?4.寻找借助风力的结构前肢演化成翼或者翅膀宽大的翼,能更好的依靠风力飞行。
5.12.1鸟优秀教学案例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本节课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关注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
2.强调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提醒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鸟类,运用所学知识。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绘制一幅鸟类特征示意图,并写一篇关于鸟类的小短文。
2.掌握鸟类的心脏结构、呼吸方式、体温恒定等生物学特性。
3.了解鸟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包括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质循环等。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鸟类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对鸟类特征的认知和理解。
2.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分析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鸟类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提问:“你们知道鸟类有哪些特征吗?”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学知识。
3.宣布本节课的主题:“鸟”,激发学生对鸟类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介绍鸟类的主要特征,包括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心脏四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章空中的生物
第1节鸟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明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
(2)概述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2. 能力目标
(1)在对鸟类图片资料分析过程中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学会探究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养成自觉的爱鸟护鸟行为。
二、教学重点:
阐明家鸽适应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
三、教学难点:
对家鸽的观察分析。
鸟类的呼吸方式。
板书设计:
资料:
1、孔雀
孔雀那小巧的头上像插着几朵翡翠花,展开的彩屏像一把巨大的羽毛扇,一个个黑环,黑、绿、黄相间,像是无数只大眼睛。
那漂亮的尾巴就像仙女手中的彩扇,慢慢散开,又像透亮的珍珠撒在它身上,高贵动人。
2、鹦鹉
分布在温、亚热、热带的广大地域。
羽色鲜艳,小巧玲珑,常被作为宠物饲养。
它们的”口技”在鸟类中十分超群,可以模仿人类的语言。
3、丹顶鹤
明朝和清朝给它赋予了忠贞清正、品德高尚的文化内涵。
文官的补服,一品文官官服绣,把它列为仅次于皇家专用的龙凤的重要标识,因而人们也称其为“一品鸟”。
长长的脖颈,细而长的腿,头顶上有一点朱红色,这块朱红色是椭圆形,身披白羽,性情高雅,舞姿优美。
叫声高亢洪亮。
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湖泊、芦苇等地,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4、蜂鸟
它是最小的鸟类,因飞行时两翅振动发出嗡嗡声酷似蜜蜂而得名。
体型小,体被鳞状羽,色彩鲜艳,并闪耀彩虹色或金属光泽;嘴细长而直,舌伸缩自如。
飞翔时两翅急速拍动,快速有力而持久;频率可达每秒50次以上。
善于持久地在花丛中徘徊“停飞”,有时还能倒飞。
它们薄而长的鸟喙很适合汲取花蜜。
5、鸵鸟
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鸟类,成鸟身高可达2 .5米,雄鸟体重可达150千克。
像蛇一样细长的脖颈上支撑着一个很小的头部,上面有一张短而扁平的、由数片角质鞘所组成的三角形的嘴,主要特点是龙骨突不发达,不能飞行,也是世界上现存鸟类中唯一的二趾鸟类,在它双脚的每个大脚趾上都长有长约7厘米的危险趾甲,后肢粗壮有力,适于奔走。
生括于非洲的沙漠草地和稀树草原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