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答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时练习含答案

1白鹭第一课时一、读拼音,写词语。
sè sù shì yí bái hè zhū lù()()()()wàng shào yùn wèi jìng xiá ēn huì()()()()二、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语。
()的结构()的长喙()的歌()的诗()地站立()地飞翔三、补全课文内容。
1.的配合,,一切。
2.那雪白的,那,的长喙,,增之,,,黛之。
第二课时一、写出下列语句的修辞方法。
1.在清水田里()2.晴天的清晨()3.但是白鹭本身()4.白鹭实在是()二、读句子,写出下列加点儿词语的近义词。
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3.然而白鹭,忘却()4.晴天的清晨,孤独地站立,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三、课文表达了对白鹭的什么情感?()A.喜爱之情B.厌恶之情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色素适宜白鹤朱鹭望哨韵味镜匣恩惠二、流线型铁色优美孤独自在三、1.色素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2.蓑毛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铁色那青色的脚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一忽则嫌黑第二课时一、1.比喻 2.拟人 3.反问 4.比喻二、1.精致 2.适合 3.忘记 4.孤单平稳悠闲三、A2落花生第一课时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biàn pián】方便()便宜()随便()便捷()【kōng kòng】空间()天空()空地()空白()二、连一连。
1.花生长得ǎi xiǎo(),但它好处很多。
2.妈妈fēn fu()我们把这mǔ()地翻一下。
三、选一选。
1.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是()。
A.借景抒情 B.借物喻人2.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几部分内容?()其中详写的是()。
A.种花生 B.收花生 C.吃花生 D.议花生3.你认为花生有着怎样的品质?()A.默默无闻 B.不计名利 C.朴实无华 D.外表体面第二课时一、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2022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详细答案课件

2768 5536 5.8 1 2 8
2.8×6.25 = 17.5
6.2 5 × 2.8
5000 1250 1 7.5 0 0
课本43页 练习十 1. 计算下面各题。
2.07÷0.023 = 90
0.023
90
2.0 7 0 207
0
1.23÷0.03 = 41
41
0.03 1.2 3 12 3 3 0
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
练习十
.
五年级上册
课本43页 练习十 1. 计算下面各题。
40.32÷24 = 1.68
1.6 8
24 4 0.3 2 24 163 144 192 192 0
111÷0.3 = 370
370
0.3 1 1 1 0 9 21 21 0
课本43页 练习十 1. 计算下面各题。
6.92×0.84 = 5.8128
课本43页 练习十 2.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3÷0.03 ≈ 43.33
12
43.333… ≈ 43.33
6.509÷0.27 ≈ 24.11
12
24.107… ≈ 24.11
小于5,舍去
大于5,向前一位进1
0.68÷0.95 ≈ 0.72
12
0.715… ≈ 0.72
一个笔记本的价格是多少元? 买书后剩下的钱:83.2 - 62.4 = 20.8(元) 一个笔记本的价格:20.8÷4 = 5.2(元) 答:一个笔记本的价格是5.2元。
大于5,向前一位进1
课本43页 练习十
3. 下面是一所小学购买体育的清单,请把表格填完整。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名师来指导〕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了解诗的意思,反复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象诗的画面,最后抓住三首诗的具体景物将三首诗背诵下来。
默写古诗时要关注生字,注意较难字。
2.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答案大家找〕(1)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但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2)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把冰块穿起来当银钲。
(3)那小牧童横坐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小练笔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答案大家找〕示例:《村晚》改写夏末秋初,乡村的傍晚真美!雨过天晴,池塘里涨满了水,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小鱼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
池塘边的青草和水中的芦苇长得十分茂盛,有的尖叶上还滚动着晶莹剔透的水珠。
夕阳西下,与两座山相连接,这景色连同小桥和岸边的树木一起倒映在池塘中,随着池中细小的波纹晃荡着,起伏着。
柳荫下,慢悠悠地走来了一头黄牛,它拍打着尾巴,“哞哞”叫着,似乎在赞叹傍晚的美丽景色呢!仔细一看,牛背上还横坐着一个牧童,他头戴草帽,身披一件小褂子,腰间系一条棕色腰带,合身的短裤和那双草鞋搭配得恰到好处。
忽然,一阵稚嫩却悦耳的笛声传来,它时而婉转,时而悠扬,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似乎不成曲调,就这样无忧无虑地跳着,奔向前方。
小牧童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暮色里,只有那跳跃的笛音,仍然隐隐约约地在淡淡的暮霭里飞翔。
2.祖父的园子1.默读课文。
说说“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答案大家找〕“我”和祖父在园子里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水,“我”还在园子里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睡觉。
特别之处:祖父的园子里不但动植物齐全,而且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练习题答案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huǐmièbùkěgūliàng jǔshìwén míng zhòng xīng gǒng yuèjīn bìhuīhuáng毁灭不可估量举世闻名众星拱月金碧辉煌diàn táng tíng tái lóu géxiàng zhēng fǎng zhào shīqíng huàyìjiàn zhù殿堂亭台楼阁象征仿照诗情画意建筑màn yóu tiān nán hǎi běi bǎo lǎn fēng jǐng míng shèng jìng jièhóng wěi 漫游天南海北饱览风景名胜境界宏伟qízhēn yìbǎo bówùguǎn tǒng tǒng bān yùn xiāo huǐzuìzhèng奇珍异宝博物馆统统搬运销毁罪证fèng mìng máo dùn hóu lóng奉命矛盾喉咙二、交流平台。
读本单元的课文,我们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的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
如,了解了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历史背景,就更能体会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的伤痛和林升“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愤慨。
我们还可以结合更多的资料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如,通过查阅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能更深入地理解作者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来。
如,读出《圆明园的毁灭》表达的(痛惜)之情、《少年中国说(节选)》表达的(壮志豪情)。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课《白鹭》一、朗读课文。
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答:白鹭美,美得像一首诗。
(1)白鹭的外形美,美得自然,美得恰到好处。
正如文中所说的“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减之一分则嫌,素之一忽则嫌,黛之一忽则嫌。
”白鹭的颜色和谐,身段匀称,这是一种自然朴实的静态美。
(2)白鹭的美还体现在与水田的和谐美,白鹭装饰了水田,水田包容了白鹭,正如文中所说的“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一种和谐、悠然的美。
(3)白鹭的美还是一种“澄清的美”,为乡村生活增添了具有生命的清澄。
正如文中所说的“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二、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第6自然段:清田独钓图。
第7自然段:清晨放哨图。
第8自然段:黄昏低飞图。
第二课《落花生》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答: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议)花生等内容。
二、从课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父亲的话提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特点。
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三、小练笔。
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人,他们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地作着贡献,用一段话写写你身边这样的人。
超完整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答案1、草原我会读:xuàn shuāi měng shùbōyū我会写:羞涩勾勒翠色欲流礼貌天涯襟飘带舞我理解:1、(1)一碧千里;(2)渲染;(3)勾勒;(4)翠色欲流2、(1)③;(2)①我会找:1、草原羊群2、河清澈明亮我判断:1、√;2、√我诊断:1、去掉“送进了”;2、把“柔软”改成“柔美”;3、把“尽管”改成“只要”;4、把“不但”改成“既”2、丝绸之路我会读:xiáníng róng bómóqiān yùchùbǐ我会补:栩栩计数富彩崇峻彩纷轮奂丝绸饱满我会填:1、矗立2、屹立3、挺立我会改:1、丝绸之路是一条伟大的路。
2、张骞(向汉武帝)介绍了情况。
我判断:1、×2、√3、√4、√我概括:1、栩栩如生2、不计其数3、崇山峻岭我理解:1.(1)画“就仿佛看到了……铃声……”(2)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我仿佛听到了国歌的雄壮,仿佛看到了战士们在战场浴血奋战。
2、B3、白杨我会写:边疆抚摸陷入清晰介绍我会填:介意中介简介介词新疆边疆疆界我会做:1、深思清楚挺拔2、出现脆弱坚定我会换:1、浑黄一体2、分辩3、抚摸4、挺拔秀丽我会选:1、挺立2、挺拔3、分辨4、分辩5、坚强6、顽强我会改:1、旅客望着卫士出神。
2、把“、鸡、鹅的”去掉。
3、没有这么大的伞。
4、爸爸不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我阅读:1、(1)不管不管总是A不管会遇到多少困难,不管会受到多少阻碍,我都会为了理想而坚持不懈的学习。
B不管你生活在哪里,不管你多大年龄,我们都要学习,因为学无止境。
(2)3 直生命力强坚强(3)表达自己要像白杨树那样扎根边疆的愿望2、(1)由小树联想到自己即将到边疆生活、学习的孩子,心中感到欣慰。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我会填:分外继狂及昂废食装裹翼杯以我会读:ráo jǐníng xièchěng záo我会选:1、不是……而是2、尽管……还是3、观测4、观察我会改:1、隧道贯通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后问题完整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后问题完整答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后题完整解答1窃读记XXX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一说作者在什么地方读书,在那儿读书有什么不便之处。
答:作者在紧邻饭店的一家书店里读书。
在那儿读书的不便之处有:饥肠辘辘的劳苦,腿酸脚麻的煎熬,担忧惧怕的痛苦。
2、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写了“我如饥似渴”地读书,抄写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答:(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体会: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写出“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2)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体会:“跨、踮、挤”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写出书店顾客很多,表现“我”想读书的急切心情。
)(3)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体会:写出我虽然饿得饥肠辘辘,但是读书让“我”得到了精神的满足、充实,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3、“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课文中有一些语句描写了“我”的这种心理活动,找出来多读几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答:(1)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适合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分,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
(体会:进书店看书时,书籍给我带来智慧、知识,我很快乐,但又惧怕被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
)(2)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体会:通过“我”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进行对比描写,写出“我”为雨天能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更表现“我”对读书的热爱。
)4、联系课文和生活理论,说说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
也是念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答:“吃饭长大”指的是身材的物资需求,“念书长大”指的是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材,而册本哺育的是灵魂,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的成长的人。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答案
一、第一单元
1.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答案:16厘米
2.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多少?
答案:4厘米
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它的宽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答案:20厘米
4.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它的宽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答案:24平方厘米
5. 一个圆的半径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答案:25.13厘米
6. 一个圆的半径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答案:50.27平方厘米
二、第二单元
1.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答案:24厘米
2.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多少?
答案:6厘米
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它的宽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答案:26厘米
4.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它的宽是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答案:48平方厘米
5. 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答案:31.42厘米
6. 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答案:78.54平方厘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答案:34.04 340.4 3.404 34.04 0.3404 0.03404解析:这六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就是积的小数点位置不同。
它们都是先按照整数乘法“148×23”算出积,再根据小数乘法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在积“3404”中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时,一定要数清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本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掌握的情况,又让学生感受到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2答案:><=<解析:这四道小题都要根据积和因数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
第一小题是7.3乘大于1的数,乘得的积比7.3大,所以应该填“>”;第二小题是4.9乘小于1的数,乘得的积比4.9小,所以应该填“<”;第三小题是5.43乘等于1的数,乘得的积就是5.43,所以应该填“=”;第四小题是2.8乘小于1的数,乘得的积比2.8小,既然比2.8小,那就更比2.95小,所以应该填“<”。
3答案:(1)(2.5×0.4)×0.77(2)(6.1+3.9)×3.6(3)2×8.5+0.02×8.5(4)0.25×4×12解析:这四道小题都是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对算式进行变换,根据运算定律对算式进行适当的变换是简便计算的重要基础。
解答本题时,首先要看清算式的结构和数据特点,看是否符合运算定律的基本形式?如果符合,可以直接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对算式进行变换;如果不符合,就要思考怎样将算式先变成符合运算定律的形式?第(1)小题符合结合律的形式,考虑到数据的特点,可以直接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变换。
第(2)小题符合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可以直接逆向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变换。
第(3)小题是两个数相乘,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形式,但可以将其中一个数“2.02”改写成“2+0.02”的形式,这样就可以正向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变换。
第(4)小题也是两个数相乘,可以将其中一个数“48”改写成“4×12”的形式,这样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变换。
4答案:(答案不唯一,略。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题,要应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填空。
答案有多种,根据21×6=126,可以有几种填法:1.26=2.1×0.6,1.26=21×0.06,1.26=0.21×6,1.26=0.021×60……根据14×9=126,又可以有几种填法:1.26=1.4×0.9,1.26=14×0.09,1.26=0.14×9,1.26=0.014×90……5答案:(1)10 (2)2 (3)3 (4)50解析:本题没有给出收费标准,只是提供了两组数据(1~4月份的用水吨数及相应的应缴水费钱数),需要学生从数据中进行尝试和推算,分析出每月用水量的规定吨数、基本收费标准和超过部分的收费标准,然后再来分段计算,解决小明家5月份应缴水费的问题。
选择1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时,学生首先要有整体感知算式、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应先观察每道算式中的因数和积,进行判断。
如,算式“0.11×0.027=0.0297”中,两个因数一共有五位小数,而积只有四位小数,所以一看算式就知道是错误的。
而算式“0.15×0.08=0.012”中,虽然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也不相等,但两个因数的末尾分别是“5”和“8”,那么积的末尾是“0”,已经去掉了,凭观察,算式可能是正确的。
同样,凭观察,算式“0.17×4.2=0.704”也可能是正确的。
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计算验证算式的正确与错误,同时也验证自己的观察、判断水平。
2、答案:B解析:0.98乘A的积小于0.98,根据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可以推出只有当A小于1时才能成立,所以,应该选择B。
3答案:C解析:本题是求积的近似数。
解答时要注意:①计算要仔细,要检查准确值的计算是否正确;②看清题目要求,按题目要求保留小数位数;③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时,所求得近似数末尾的“0”必须保留,不能随意去掉。
4答案:B解析: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时,首先要观察算式的结构和数据特点,看是否符合运算定律的基本形式。
算式“12.5×2.5×3.2”的结构是三个数相乘,数据中有两个特殊因数12.5和2.5,另一个因数3.2正好可以分解为“0.8×4”,而12.5和0.8可以“结合”成整十数,2.5和4也可以“结合”成整十数。
这样,就可以将算式先变换为四个因数相乘的形式,再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所以,应该选择B。
5答案:B解析:本题是将小数乘法与正方形周长计算相结合的一道综合题,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正方形周长的含义,牢记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是“边长×4”,再利用小数乘整数进行计算。
在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时,要正确处理积的小数点,要先点上小数点,再去掉小数末尾的0。
答案:8.3×25=207.5(km),207.5 km>200 km,所以不需要中途加油。
答:他们中途不需要加油。
解析:本题是一道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解答本题时先要分析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油箱里有25升汽油”和“每升汽油可供汽车行驶8.3 km”两个条件,计算出汽车可以行驶的路程,再与小华家到姑妈家的路程进行比较。
本题也可以用估算来解决,每升汽油可供汽车行驶的路程超过了8 km,25升汽油可供汽车行驶的路程就超过了8×25=200(km),所以中途不需要加油。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小数倍的含义并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身高:3.2×1.1≈3.5(m),体重:4.5×1.2=5.4(吨)。
答:非洲象的身高约是3.5 m,体重约是5.4吨。
解析:本题以学生喜爱的大象为问题背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描述了亚洲象和非洲象的基本信息,用“非洲象身高约是亚洲象的1.1倍,体重约是亚洲象的1.2倍”两个条件,分别描述了它们身高的关系和体重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时用小数倍也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并且更为直观。
求非洲象的身高时,不需要它的准确值,只需要按“四舍五入”法求出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就可以了。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较复杂问题的能力。
答案:解法一:16.8×150+13.2×150=4500(元)。
解法二:(16.8+13.2)×150=4500(元)。
答:购进这些书一共需要4500元钱。
解析:本题是以“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关系为素材,以学校生活为背景的实际问题。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①理解题意,特别是要理解题目中“各150本”是什么意思;②弄清数量关系,特别是弄清题目中各个“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从题目中可以找到两种数量关系:一种是用童话书的总价加上故事书的总价得到两种书一共的总价;另一种是把1本童话书和1本故事书看成1“套”书,用1“套”书的单价乘数量(套数)得到两种书一共的总价。
根据这两种数量关系,就有了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答方法,并且可以将这两种解答方法进行对比,沟通两种解答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把长9.7 m看作9.9 m,沿长边铺边长0.9 m的正方形瓷砖,不超过11块;把宽5.3 m看作5.4 m,沿宽边铺边长0.9 m的正方形瓷砖,不超过6块。
11×6=66(块),用这种瓷砖把图书室铺满总共不超过66块,所以70块够了。
解析:本题是用估算解决问题。
用估算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根据本题的数据特点,将长边和宽边都估大,且都估成0.9的整数倍,这样很容易口算出铺满图书室需要瓷砖的块数总共不超过66,从而判断出70块够了。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迁移和推广,有条理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10+1.2×(15-4)+1.6×(50-15)=79.2(元)。
答:这位乘客应付车费79.2元。
解析:本题是一道分三段计费的实际问题,与教材上的例题(分两段计费)相比,题目提供的信息更多,分段的情况更复杂,增加了理解题意的难度。
但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基本方法是相同的,关键都是要理解题意,理解收费标准。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本题采用列表、摘录的方式呈现信息。
理解收费标准时重点理解两点:①分段计费;②一定路程以上,不足1 km,按1 km计算(即用“进一法”取整千米数)。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灵活应用商不变的性质,将一个数除以小数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能力。
答案:(1)49.6÷16 (2)135÷15 (3)270÷3 (4)6000÷12解析:这四道小题都是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式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算式。
将除数转化成整数是小数除法计算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转化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将除数转化成整数,就是将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几位;②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要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③当被除数的位数不够时,要在它的末尾用“0”补足。
这四道小题包括“位数够”和“位数不够需补0”两种情形。
第(1)(2)小题都是“位数够”的情形,第(1)小题将除数变成整数,小数点要向右移动一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一位即可;第(2)小题将除数变成整数,小数点要向右移动两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两位,并且将除数整数部分的“0”去掉。
第(3)(4)小题都是“位数不够需补0”的情形,第(3)小题被除数的小数点要向右移动两位,但它只有一位小数,要在它的末尾补上一个“0”;第(4)小题被除数的小数点要向右移动三位,但它是整数,要在它的末尾补上三个“0”。
考查目的:正确、熟练地计算小数除法,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能按指定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答案:算式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2.89÷3.60.80.800.80350÷14 3.6 3.57 3.571解析:本题是以表格的形式,将同一个算式保留不同的小数位数。
解答本题时,学生首先要能正确、熟练地用竖式计算小数除法,这是求商的近似数的基础;其次,用竖式计算时要整体考虑,每个横式只需列一个竖式即可,但要明确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最合适。
由于最多要保留三位小数,所以应除到被除数的第四位小数,再来按保留小数位数的要求,分别用“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