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1和2
小班科学教案比较2和1

小班科学教案比较2和1一、引言在现代教育中,教案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工具。
一个好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整理教学内容,提供清晰的教学目标和步骤,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知识。
小班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对小班科学教案1和教案2进行比较,探讨它们的异同点,并分析其适用情况。
二、小班科学教案1的特点小班科学教案1注重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
它强调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科学现象,并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来探索和发现。
这种教案通常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教案中的活动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听力、言语、思考和创造力等综合能力,教师会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小班科学教案1的优点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观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小班科学教案1适合小班儿童的认知和学习情况,能够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精心设计,呼应其学习需求。
但是,小班科学教案1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教案的设计需要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调整和指导,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小班科学教案1注重学生在观察和实践中的体验,而对于具体的科学概念和原理的学习相对较少,这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全面。
三、小班科学教案2的特点小班科学教案2是一种以教材为基础的教学方式。
它注重教师对学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和讲解,提供一些严谨和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
教案中往往会给出一些案例、实验和问题等,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思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这种教案通常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教师会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互动交流。
小班科学教案2的优点是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知识的框架和体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教案中的案例和问题等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数字1、2的教案

认识数字1、2的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数学乐园》第一册,主要涉及第一章“可爱的数字”中的第1节“认识数字1、2”。
详细内容包括:数字1、2的读写、意义、在数轴上的位置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数字1、2,了解它们的意义,并在数轴上正确指出它们的位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对数字1、2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字1、2的正确读写、意义及其在数轴上的位置。
难点:理解数字1、2的抽象意义,并将其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联系起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数轴、挂图、磁性小白板。
学具:学生用数字卡片、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展示磁性小白板上的数字1、2,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意义。
(2)邀请学生上台演示磁性小白板上的数字1、2,分享他们的观察和猜测。
2. 新课内容(15分钟)(1)教师讲解数字1、2的正确读写方法,并在挂图上展示。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写数字1、2。
(3)教师通过数轴,讲解数字1、2在数轴上的位置。
(4)学生动手操作数轴,找出数字1、2的位置。
3. 实践环节(15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发一套数字卡片。
(2)各小组合作,用数字卡片拼出不同的数字组合。
(3)各小组汇报成果,全班交流讨论。
4.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例题:“小明有1个苹果,小红有2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3)教师讲解解答过程,强调数字1、2在生活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全班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难题。
六、板书设计1. 数字1、2的正确读写。
幼儿园数学教案_学习1和2

幼儿园数学教案:学习1和2教案标题:幼儿园数学——学习1和2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认识并能识别数字1和2。
2. 培养孩子们的数数能力和初步的计数概念。
3. 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 初步理解1和2的含义,如“一个”和“两个”。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1和2的形状和写法。
2. 学习用手指表示1和2。
3. 进行与1和2相关的实物计数活动。
4. 理解“一个”和“两个”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和2。
2. 各种实物,如水果、玩具等,数量分别为1个和2个。
3. 白板和白板笔。
4. 计数游戏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数字卡片1和2,引导孩子们认识它们的形状和名称。
2. 讲解:通过手指演示,让孩子们理解1和2的含义,并尝试自己用手指表示。
3. 实践活动:分发实物,让孩子们进行计数活动,理解“一个”和“两个”的概念。
4. 游戏环节:设计简单的计数游戏,如找一找教室里有多少个“1”和“2”,或者将物品分成“1”和“2”的两组等。
5. 回顾总结:带领孩子们一起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确认他们是否能正确识别和理解1和2。
五、教学延伸: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们寻找和识别与1和2相关的事物,如一个苹果、两个香蕉等,进一步巩固他们的学习。
六、教学总结:本次课程,孩子们成功地认识了数字1和2,能够用手指表示并进行简单的计数活动。
他们对“一个”和“两个”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深化他们的计数能力和数字认知。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反应,了解他们对1和2的理解程度。
2. 设计简单的测试或游戏,如请孩子们指出哪些物品的数量是1或2,以此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3. 鼓励家长在家中进行复习和实践,反馈孩子们在家中的表现,作为教学效果的参考。
数学教案:学习1和2

数学教案:学习1和2和2一、教学目标:1. 认识数字1和2,理解它们的概念及意义。
2. 掌握数字1和2的读写方法,能够准确区分它们。
3.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初步了解数字1和2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数字1和2,掌握它们的读写方法和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数字1和2的概念及意义,能够准确区分它们。
三、教学准备:1. 一些数字卡片,例如1、2等。
2. 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例如一支笔、一本书、一个苹果等。
3. 学生用的数学练习本和彩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一些物品和数字,请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图片中有哪些物品?它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引出数字1和2的概念。
2. 知识点讲解与演示(15分钟)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和2,分别讲解它们的读写方法和意义。
例如,数字1表示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读作“一”;数字2表示两个物体或两个整体,读作“二”。
教师示范读法和写法,并请学生模仿。
教师进一步讲解数字1和2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出示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让学生用数字卡片来表示它们的使用数量。
例如,一支笔可以用数字1表示,一本书可以用数字1表示,一个苹果可以用数字1表示,两支笔可以用数字2表示,两本书可以用数字2表示,两个苹果可以用数字2表示。
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字1和2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互动环节(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游戏,加深对数字1和2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教师随机说出一些物品的数量,让学生用数字卡片来表示。
或者,教师随机出示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用物品来表示这个数字所表示的数量。
通过这些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练习环节(15分钟)教师布置相应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例如,教师出示一些写有数字1和2的图片,让学生用正确的数字来表示它们所表示的数量;或者出示一些数字,让学生用正确的物品来表示这些数字所表示的数量。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2和1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2和1在小班教学中,数学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针对小班数学教案,目前市面上有两种常见的版本:教案1和教案2。
本文将对这两种教案进行比较和评价,以帮助教师们选择适合自己教学需求的教案。
首先,我们来看看教案1。
教案1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教案1通常会将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并给出详细的教学步骤和练习题。
这种教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有助于学生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
此外,教案1还会提供一些教学活动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教案1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教案1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可能导致教学过程单调乏味,缺乏趣味性。
对于小班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的重要驱动力,如果教学内容缺乏趣味,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
其次,教案1在设计课堂活动和教学案例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节奏都有所不同,如果教案1只是提供了一个固定的教学方案,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教案2。
教案2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强调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操作。
教案2通常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
这种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同时,教案2还会提供一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然而,教案2也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教案2的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操作需要较长的时间,可能导致课堂进度慢,无法按照预定计划完成教学内容。
对于小班教学来说,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如果课堂时间不够充分,可能会无法覆盖全部的教学内容。
其次,教案2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指导和引导能力,否则可能会导致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迷失方向,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认识1和2教案精选7篇

认识1和2教案精选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合同协议、学习总结、生活总结、工作总结、企划书、教案大全、演讲稿、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 learning summary, life summary, work summary, plan, teaching plan, speech, composition, work plan, other information,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认识1和2教案精选7篇通过教案的写作我们可以吸取学生们的意见,这样才可以写出优秀的教案,作为教师的你,一定也在思考,如何才能写出一份优质的教案吧,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认识1和2教案精选7篇,感谢您的参阅。
1和2的中班数学教案

1和2的中班数学教案第一节:认识数字1和21. 教学目标- 认识数字1和2。
- 掌握数字1和2的写法和数量关系。
- 培养学生对数字1和2的敏感性。
2. 教学准备- 数字1和数字2的卡片。
- 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 相关练习纸。
3. 教学步骤a. 引入:- 教师出示数字1和数字2的卡片,让学生观察。
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些数字,以及是否知道这些数字有什么特点。
b. 认识数字1:- 教师指着数字1的卡片,让学生注意观察数字1的样子。
然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数字1,并让学生模仿跟着写。
c. 练习-数量关系:-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4个圆圈,然后让学生数数。
接着,教师再写下1个圆圈,让学生再次数数并指出圆圈的数量。
d. 认识数字2:- 教师指着数字2的卡片,让学生观察数字2的样子。
然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下数字2,并让学生模仿跟着写。
e. 练习-数量关系:-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5个方块,然后让学生数数。
接着,教师再写下2个方块,让学生再次数数并指出方块的数量。
f. 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数字1和2的特点和数量关系。
第二节:认识形状1和形状21. 教学目标- 认识形状1和形状2。
- 掌握形状1和形状2的名称和特征。
- 培养学生对形状1和形状2的观察能力。
2. 教学准备- 形状1和形状2的图示卡片。
- 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 相关练习纸。
3. 教学步骤a. 引入:- 教师出示形状1和形状2的图示卡片,让学生观察。
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些形状,以及是否知道这些形状有什么特点。
b. 认识形状1:- 教师指着形状1的图示卡片,让学生注意观察形状1的样子。
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形状1,并让学生模仿跟着画。
c. 练习-分类:- 教师在黑板上画两个圆圈,一个用红色涂色,一个用蓝色涂色。
然后,教师让学生指出红色圆圈和蓝色圆圈的不同之处。
d. 认识形状2:- 教师指着形状2的图示卡片,让学生观察形状2的样子。
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形状2,并让学生模仿跟着画。
学前班数学《上册1和2的认识》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学前班数学《上册1和2的认识》教案三篇》,供⼤家参考!篇⼀ 学习⽬标:理解1和2所代表的意义;认读和书写1和2学习重点:区别2和1;2>11<2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引导看图(图⾃备),认识数量1 1、图中有什么,每种东西有多少只桶、2个球拍。
) 2、说说图中的名称是什么 3、认识找⼀找,教室内的物体是2的有哪些) 4、引导看书上的图画,说说图中的物体各有多少,并把它 们与相应的数字连起来 5、书写数字:1和2 6、巩固练习:读给同伴听 活动⼆:引导交流,加深对1的认识 1、图上的东西每种有⼏个,幼⼉交流回答(苹果1个,梨2个) 2、谁多谁少,是1多还是2多(幼⼉回答1少2多) 3、教师说2⽐1多⼏,1⽐2少⼏(幼⼉回答多1少1) 4、我们可以⽤⼀个符号来表⽰,2>11<2,读作2⼤于1,1⼩于2.篇⼆ ⼀、设计意图 ⽣活中常听到⼩班幼⼉会随⼝说出1、2、3、4、5…,但让幼⼉实际来数⼀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数的和实际东西数量不相符,为了让⼩班的幼⼉感知并认识数字1、2、3,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对数的感知⼒、想象能⼒和同伴合作的意识,锻炼幼⼉的⼩⼿灵活性。
⼆、教学⽬标:1、让幼⼉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2、幼⼉学会⽤⼿指表⽰数字1、2、3。
三、教学重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四、教学准备:1、卡通数字1、2、3。
2、数字1、2、3的⼤卡⽚以及相应图⽚。
3、魔术⼝袋,各⾊数量的塑料⼩胶棒、三⾓形、圆形、正⽅形。
4、各⾊数字1、2、3⼩卡⽚幼⼉⼈⼿⼀套。
5、数字⼉歌磁带。
6、⾃制数字箱三个。
五、教法 游戏法、情景法、练习法,赏识法。
六、教学过程: (⼀)导⼊主题,认识数字1、2、3 1、教师组织幼⼉⼀起玩⼿指游戏:“长长短短,⾼⾼矮矮,⼤⼤⼩⼩,宽宽窄窄,胖胖瘦瘦,咕噜咕噜1,咕噜咕噜2,咕噜咕噜3,我们⼤家⼀起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草药(Chinese tradional and herbal drugs):一些疗效较好的草药往往逐渐被中医所应用或作药材收购,于是又将中药和草药统称为中草药。
道地药材(famous-region drug):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断标准的体现。(10 min)
学习生药学的任务:
(一)准确识别、鉴定生药基源种类
生药种类繁多,来源复杂,对它们进行鉴定需要丰富的生药学知识。
(二)调查、考证生药资源
进行中药资源调查,摸清药用植物极其近缘种类的分布、生境、资源蕴藏量、濒危程度等,需要有广博的植物学、生药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三)制定生药或其制剂的质量标准,并对其进行品质评价
第一章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第一节生药的分类(15 min)
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生药的分类一般有:
1.按自然分类系统分类根据生药的原植物(动物)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和亲缘关系,按门、纲、目、科、属和种分类排列。此种分类方法的优点在于亲缘关系较近的生药在形态、内部构造、化学成分和功效方面常有相似之处,便于学习及掌握,同时也利于生药资源的开发。
成都医学院教案首页
级药学专业本科班任课教师:
课程
生药学
题目
第一篇总论绪论第一章生药的分类与记载第二章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
学时
讲授
3
实验
练习
行课时间
年月日第节至节
课次
第2次
教材
生药学,蔡少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
教具
ppt
教学
目的
要求
1.掌握生药记Biblioteka 项目和生药的拉丁名。2.熟悉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我国古代重要本草;生药的分类;生物的初生代谢产物与次生代谢产物。
5.其他分类法《神农本草经》按药物毒性和用药目的不同以上、中、下三品分类。现代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药志》等均按中文名的笔画进行分类编排。此种分类方法简单,易于查找,但各生药之间缺乏联系,生药学教材都不采用此种分类方法。
第二节生药的记载
一、记载项目(15 min)
1.名称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名、拉丁名、英文名、日文名。
动植物学名的词或词组有多种形式:①原植物(动物)的属名(第二格):如黄芩Radix Scutellariae (原植物Scutellaria baicalensis)牛黄Calculus Bovis (原动物Bos taurus domesticus);②植物(动物)的种名(第二格):如颠茄Herba Belladonnae (原植物)Atropa belladonna);③兼用原植物(动物)的属名和种名(第二格):如青蒿Herba Artemisiae Annuae,茵陈蒿Herba Artemisiae Scoporiae,羚羊角Cornu Saigae Tataricae;④原植物(第二格)和其他附加词:以说明具体的性质或状态,如:熟地黄Radix Rehmanniae Preparata,鹿茸Cornu Cervi Pantotrichum。
10.药理作用重点记述生药及其化学成分的现代药理实验结果。
11.功效包括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与用量等。既要记述生药传统的用药经验,又要记述现代医学方面的内容。
12.附注记述与该生药有关的其他内容,如相似品、混淆品、地方习惯用药和伪品的主要特征,以供鉴别、应用和研究时参考。
二、生药的拉丁名(10 min)
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指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传统药物。包括:中药材、中药汤剂和中成药(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中药材:一是指切制成的饮片,二是指供中药厂生产中药成方制剂或制药工业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的原料药。
②本草经集注: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增加了汉魏以后名医所用药物365种,共载药730种,对原有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此书是《神农本草经》以后有确切著作年代和作者的重要本草文献。
③新修本草:唐显庆4年(公元659年),由苏敬等22人,受政府指派编写而成。为我国第一部药典性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比欧美各国认为最早的纽伦堡药典(公元1542年)早883年,且流传国外。载药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
4.按功效或药理作用分类一是安照传统的中药功效进行分类,如把中药分为解表类、清热类、祛风湿类、利水渗湿类、温里类、理气类、止咳平喘类、活血化瘀类、消食类、祛虫类、补益类、止血类、镇痉息风类等;一是安照现代的药理作用进行分类,如分为解热药、活血化瘀药、强心药、抗菌药、或作用于胃肠道药、神经系统药、循环系统药等。此种方法有利于生药功效的学习及掌握。一般的中药学多采用此种分类方法。
生药的拉丁名通常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来自动植物学名的词或词组,第二部分是药用部分的名称。
药用部分的名称用第一格来表示:常见的有:根Radix、根茎Rhizoma、茎Caulis、木材Lignum、枝Ramulus、树皮Cortex、叶Folium、花Flos,花粉Pollem、果实Fructus、果皮Pericarpium、种子Semen、全草Herba、树脂Resina、分泌物Venenum等。
教学重点
难点及其
解决方案
重点:生药记载项目和生药的拉丁名。
难点:生药的化学成分。
解决方案: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讲授。
参考
资料
1.药用植物学,杨春澍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
2.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郑汉臣菜少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
实施
情况
小结
教研室主任签名:200年月日
成都医学院教案续页
教学过程、内容及时间分配
一、生药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15 min)
生药学(Pharmacognosy)是利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包括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药理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来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有效成分、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及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等的一门学科。
⑥本草纲目拾遗:清乾隆30年(公元1765年),赵学敏,对本草纲目作了一些正误和补充,共载716种。
⑦《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清道光年间,吴其睿编写,前者记载药物1714种,后者描述植物838种,记述了每种植物的形色、性味、用途和产地。附精细插图,尤其着重植物的药用价值与同名异物的考证,虽非药物学专著,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7.显微特征描述生药的组织(一般为横切面或表皮)、粉末的主要特征,一般附有生药显微特征图。在生药学教学中,生药的显微观察、显微特征的描述及绘图技术是重要的基本技能。
8.化学成分记载所含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的类别、含量、结构式、理化性质及其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及积累动态,作为理化分析的依据。
9.理化鉴定记载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所含化学成分做的定性与定量测定。包括应用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
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一篇总论
绪论
药物:凡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类的疾病,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称为药物。
生药(crude drug):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广义上生药包括一切来源于天然的中药材、草药、民族药材和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兼有生货原药之意。生药也称为天然药物(natural medicines)。
2.按天然属性及药用部分分类先把生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三类,然后再把植物类生药安照药用部位的异同分为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种子类、全草类、藻菌类及其它类。此法有便于学习和研究生药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有利于同学对生药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的学习及掌握。
3.按化学成分分类根据生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的类别进行分类。把生药分为糖类、苷类、木质素类、挥发油类、生物碱类、鞣质及多元酚类、甾体类、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酶类、有机酸类、无机化合物类、脂类、其他类等12类生药。国外的生药学一般也多采用此种分类方法。此种分类方法有利于研究和学习生药的有效成分及与功效间的关系,利于生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化学分类的研究。
利用植物学、植物化学、分析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对生药进行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并测定生药的浸出物、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的含量,以及对重金属、农药残留量、黄曲霉素等进行定量或限量检查,建立生药的品质评价方法。
(四)为中药材生产规范化服务
中药材要做到标准化,必须要使药材生产过程规范化与规模化,要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要求生产药材。学好生药学课程有关内容,将会为中药材生产的标准化,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打下一定的专业基础。
二、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15 min)
我国古代记载药物来源及应用知识的书籍多称为“本草”,由于所载药物大多为植物,有以草为本之意。
古代重要本草简介
①神农本草经:东汉末年,著者不详,为汉代以前的本草知识总结,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养命以应天,多服无毒,可延年益寿如人参;中品120种,养性以应人,无毒或有毒,能治病补虚,如白芷;下品125种,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如乌头、附子。
2.基源包括原植物(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称、拉丁学名及药用部位。
3.植物动物形态主要描述原植物(动物)的外观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
4.采制简述生药的采收、产地加工、干燥、贮藏和炮制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5.产地指出生药的主产地。
6.性状描述生药的形态、大小、颜色、表面特征、断面特征、质地、折断现象、断面特征和气、味等特点。